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44
第八章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是指在使用过程中,构件受到工作荷载作用时,保证其安全可靠地工作的一种验算方法。
该验算方法主要涉及构件的强度验算和变形验算两个方面。
首先,对于强度验算,需要计算构件所受工作荷载产生的应力和变形,与构件的抗弯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进行比较。
通常,构件的设计强度可以通过相应的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来确定。
例如,在抗弯强度验算时,可以根据规范中的受拉区和受压区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构件的最大抗弯强度。
然后,将该抗弯强度与施加在构件上的工作荷载产生的弯矩进行比较,以确定构件是否能够满足强度要求。
另外,对于变形验算,主要考虑构件在受荷状态下的变形情况,以确保构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
一般来说,变形验算主要包括挠度验算和裂缝宽度验算。
挠度验算需要计算构件在工作荷载下的挠度,与规范中所要求的挠度限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构件的变形是否满足要求。
裂缝宽度验算则需要计算构件在工作荷载下的裂缝宽度,与规范中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进行比较,以确保构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大的裂缝。
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情况,确定构件的荷载组合,并考虑不同荷载组合下的最不利情况。
同时,还需要注意构件的截面尺寸、钢筋配筋、混凝土等材料的性能参数等因素的准确性,以提高验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破坏或损坏,保证其安全、稳定和可靠地工作。
通过合理地进行验算,可以有效避免因工作荷载超过构件承载能力而引起的结构安全隐患,提高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总之,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是一项重要的设计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构件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并利用相应的设计规范和计算方法进行验算。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验算,才能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三、正常使⽤极限状态验算钢筋混凝⼟构件,除了有可能由于承载⼒不⾜超过承载能⼒极限状态外,还有可能由于变形过⼤或裂缝宽度超过允许值,使构件超过正常使⽤极限状态⽽影响正常使⽤。
因此规范规定,根据使⽤要求,构件除进⾏承载⼒计算外,尚须进⾏正常使⽤极限状即变形及裂缝宽度的验算。
(⼀)规范中,对正常使⽤极限状态的验算及耐久性的规定1.对于正常使⽤极限状态,结构构件应分别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或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影响,采⽤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S≤C (7-111)式中 S--正常使⽤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值;C——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要求所规定的变形、裂缝宽度和应⼒等的限值。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和准永久组合应按《荷载规范》的规定进⾏计算。
2.受弯构件的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影响进⾏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7-24规定的挠度限值。
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表7-24构件类型挠度限值吊车梁:⼿动电动 l0/500l0/600屋盖、楼盖及楼梯构件:当l0<7m时当7m≤l0≤9m时当l0>9m时l0/200(l0/250)l0/250(l0/300)l0/300(l0/400)注:1.表中l0为构件的计算跨度;2.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于使⽤上对挠度有较⾼要求的构件;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混凝⼟构件.尚可减去预加⼒所产⽣的反拱值;4.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0按实际息臂长度的2倍取⽤。
3.结构构件正截⾯的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
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不应产⽣拉应⼒。
⼆级——⼀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拉应⼒不应⼤于混凝⼟轴⼼抗拉强度标准值;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不宜产⽣拉应⼒,当有可靠经验时可适当放松。
第四节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主要是对构件进行裂缝控制和梁的挠度控制,以确保构件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功能要求。
在验算中,荷载效应采用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或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材料强度采用标准值。
一、裂缝控制验算(一)裂缝的成因、影响裂缝宽度的因素及减少裂缝宽度的措施( 1 )裂缝成因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可分两大类:一类为荷载直接引起的裂缝;另一类为非荷载原因引起的裂缝。
非荷载引起的裂缝,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下列:1 )温度变化;2 )地基不均匀沉降;3 )混凝土收缩,及其塑性变形;4 )钢筋锈蚀;5 )水泥水化热6 )水泥的碱液与活性骨料的化学反应。
( 2 )对于荷载引起的裂缝,影响其宽度的主要因素为:l )钢筋应力;2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3 )钢筋的有效约束区;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 3 )控制和减少裂缝宽度的措施:1 )合理布置钢筋;2 )采用合适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3 )采用带肋钢筋;4 )采用预应力技术。
(二)裂缝控制的目的( 1 )防护钢筋腐蚀,提高构件的耐久性;( 2 )使结构具有正常的外观,不引起使用者在心理上造成不安全和不舒适的感觉。
(三)裂缝控制等级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
它们是按构件的使用条件要求、其所处环境类别、钢筋对腐蚀的敏感程度及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来确定的。
( 1 )结构的环境类别分五类,见表 4 -3 所列( 2 )裂缝控制等级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宜产生拉应力,当有可靠经验时可适当放松。
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表 4 -4 的限值。
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1.国家和行业规范要求的验算: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验算需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规范要求,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
这些规范中包含了对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验算方法和要求,包括荷载和抗力的验算、变形和裂缝的控制等。
2.荷载验算: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应能承受其设计荷载的作用,在验算时需要考虑到各种荷载的组合,如永久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验算时需要根据结构的布置形态、构造特点和受力性能等确定荷载的作用位置和求和方式,并考虑不同荷载的组合系数。
3.抗力验算: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需要满足一定的抗力要求,如强度要求、稳定性要求等。
抗力验算主要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验算、构件的稳定性验算等。
强度验算时需要通过受拉区混凝土的抗张强度验算、受压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验算、钢筋的抗拉强度验算等来确保结构的强度满足要求。
稳定性验算则主要是针对构件的整体稳定性,如柱和墙等的稳定性验算。
4.变形和裂缝控制: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也要考虑其变形和裂缝控制。
在验算中需根据结构的变形和裂缝控制要求,计算出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变形,并与规范的限值进行比较,确保变形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极限状态验算需要进行详细的力学计算和受力分析。
通过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确定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受力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同时,还需进行紧固件的验算、接缝的设计和施工与应力调整等方面的验算和措施。
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是设计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合理和准确的验算,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验算,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第十章钢筋混凝土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与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需要进行极限状态验算,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章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1.概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仅需要承受荷载的作用,还要满足一定的变形要求,以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主要是验证结构在正常使用载荷下的强度和刚度,以及满足相关的变形要求。
2.验算的基本原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基本原理是结构在正常使用载荷下,钢筋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和变形控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强度验算:通过验算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包括钢筋的抗拉和抗压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等。
-变形验算:通过验算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变形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包括结构的挠度、裂缝宽度等。
3.验算的方法和步骤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方法和步骤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荷载计算:首先需要计算出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荷载,包括永久荷载、活荷载等。
根据设计规范的要求,确定荷载的组合形式和作用时间。
-材料的力学性能:根据钢筋混凝土的设计要求,确定使用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包括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强度等。
-构件受力计算:根据结构的平面布置和受力情况,进行构件的受力计算,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根据不同构件的要求,进行不同的验算方法和步骤。
-刚度验算:根据结构的变形要求,进行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刚度验算。
主要是验证结构的挠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不满足,则需要进行必要的刚度调整措施。
-强度验算:根据结构的强度要求,进行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强度验算,包括钢筋的抗拉和抗压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等。
如果存在强度不足的情况,则需要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
-验算结果的评估: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结果,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注意事项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合适的验算方法和步骤,根据具体的结构类型和受力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验算方法。
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1、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其使用功能及外观要求,按下列规定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1对需要控制变形的构件,应进行变形验算;2对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混凝土拉应力验算;3对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进行受力裂缝宽度验算;4对舒适度有要求的楼盖结构,应进行竖向自振频率验算。
2、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分别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或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验算:S≤C (3.4.2)式中:S——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C——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变形、应力、裂缝宽度和自振频率等的限值。
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的标准组合,并均应考虑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3.4.3规定的挠度限值。
注:1 表中l0为构件的计算跨度;计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0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2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件;3 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4 构件制作时的起拱值和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不宜超过构件在相应荷载组合作用下的计算挠度值。
4、结构构件正截面的受力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等级划分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标准值。
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范表3.4.5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抗裂验算裂缝宽度验算变形验算2.抗弯刚度:截面抗弯刚度的物理意义是使截面产生单位转角所需施加的弯矩它体现了截面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B是一个随弯矩M增大而减小的变量)3.裂缝宽度取决于裂缝截面的钢筋应力σs裂缝间距l和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4.裂缝控制措施对轴拉或小偏拉构件及发生裂缝后会产生严重渗漏的构件应进行抗裂度验算对荷载引起的裂缝规定了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并进行验算对其他原因产生的非受力裂缝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5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结构在指定的工作环境中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随时间变化而仍能满足预定功能要求的能力单向板肋形结构:当梁格布置使板的长短跨之比b/h>=3时则板上荷载绝大部分沿短跨L1方向传递到次梁上因此可仅考虑板载短跨方向受力故称单向板双向板肋形结构当梁格布置使板的长短跨之比b/h<=2时板上荷载将沿两个方向传到四边的支承梁上计算式应考虑两个方向受力故称双向板平截面假定:截面上任一点应变与该点到中和轴的距离成正比及截面上的应变为直线分布5.可靠性和可靠度结构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的可靠性.结构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其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两大主要因素为:结构上的荷载效应和结构抵抗荷载的能力最小刚度原则(第八章)同号弯矩区段内弯矩最大截面处的刚度作为该区段梁的刚度,将变刚度梁简化为等刚度梁来计算挠度界限破坏远端钢筋σs→f y(εs→εy ),同时,近端边缘混凝土εc→εcu张拉控制力钢筋张拉时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1.混凝土徐变和钢筋应力松弛混凝土上应力不变,但其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的现象为混凝土的徐变应力松弛:在钢筋长度保持不变条件下其应力随时间增长而降低的现象结构的功能函数z=R-S=g(x1,x2,x3....)g(...)由所研究的结构功能而定如承载力变形或裂缝等,xi为影响该结构功能的各种荷载效应以及材料强度构件的几何尺寸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图在钢筋混凝土的共同作用下对梁各个正截面产生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u所绘制的图形材料抵抗弯矩图由钢筋混凝土共同工作对梁各个截面产生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u 所绘制的图形小偏心受压破坏混凝土先被压碎远侧钢筋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但都不屈服属于脆性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钢筋冷拉常温下对钢筋进行拉伸强度增加塑性降低适筋截面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混凝土压碎的截面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某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指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即极限状态偏心受压长柱的二阶弯矩偏心受压构件由纵向弯曲f英引起的附加弯矩Nf截面的延性从屈服开始至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以后承载力无显著下降期间的变形能力塑性内力重分布混凝土的碳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其他酸性物质渗入到混凝土内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二1.结构失效概率可靠指标及分项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构在规定条件下和时间内,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失效概率.在结构的状态概率曲线图内,峰值到极限状态轴线(Z=0)的距离可用变量的方差Х倍数加以确定,倍数愈大,则结构可靠度愈高,因此此倍数可用于描述结构可靠度,此倍数为结构的可靠指标.采用概率方法计算现行规范设计表达式中隐含的可靠指标,再根据可靠度的要求将其调整为能满足规定可靠度水平的可靠指标,即为目标可靠指标.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强度、配箍率及箍筋强度、纵筋配筋率1.结构或构件的极限状态有两类:结构整体或其一部分当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后,就不能完成结构某一预定的功能要求,这一特定状态即为极限状态.它分为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类极限状态.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状况考虑了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及偶然状况等三种.荷载效应组合考虑了基本组合(短期及长期组合), 偶然状组合等两种混凝土构件截面延性概念印象因素纵向钢筋用量材料强度箍筋的数量和类型受弯构件正截面适筋梁的受力各界特点图形构件截面的弯曲刚度与材料力学刚度区别特点计算单筋矩形截面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最大值 因素1. 单筋矩形截面梁受弯承载力为()c 2y y 20f f 5.0f bh M ρρ-= 当梁宽b 变化时 k k k M M ρ≈; 当梁高h 变化时k2k k M M ρ≈ 当配筋A s 变化时 k MM k ≈; 当钢筋强度f y 变化时 k MM k ≈ 当混凝土强度f c 变化时 k MM k ≈ 由于钢筋强度变化不是连续的,故应有影响单筋矩形截面梁受弯承载力的因素的影响程度为:cs y f b A f h ≥≥>>。
注:对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其相对粘结特性系数应按表中系数的80%取用。
7.1.3 在荷载准永久组合或标准组合下,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开裂截面处受压边缘混凝土压应力、不同位置处钢筋的拉应力及预应力筋的等效应力宜按下列假定计算:1 截面应变保持平面;2 受压区混凝土的法向应力图取为三角形;3 不考虑受拉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4 采用换算截面。
7.1.4 在荷载准永久组合或标准组合下,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的应力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应力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 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的应力7.1.8 对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在集中力作用点两侧各0.6h的长度范围内,由集中荷载标准值Fk产生的混凝土竖向压应力和剪应力的简化分布可按图7.1.8确定,其应力的最大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7.1.9 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进行正截面、斜截面抗裂验算时,应考虑预应力筋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ltr范围内实际应力值的变化。
预应力筋的实际应力可考虑为线性分布,在构件端部取为零,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的末端取有效预应力值σpe(图7.1.9),预应力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ltr应按本规范第10.1.9条确定。
条文说明7.1 裂缝控制验算7.1.1 根据本规范第3.4.5条的规定,具体给出了对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边缘应力、裂缝宽度的验算要求。
有必要指出,按概率统计的观点,符合公式(7.1.1—2)的情况下,并不意味着构件绝对不会出现裂缝;同样,符合公式(7.1.1—3)的情况下,构件由荷载作用而产生的最大裂缝宽度大于最大裂缝限值大致会有5%的可能性。
7.1.2 本次修订,构件最大裂缝宽度的基本计算公式仍采用02版规范的形式:此处,对轴心受拉构件,取β=1.1;对其他受力构件,均取β=1.0。
当配置不同钢种、不同直径的钢筋时,公式(3)中d应改为等效直径deq,可按正文公式(7.1.2—3)进行计算确定,其中考虑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配置不同的钢种,钢筋表面形状以及预应力钢筋采用先张法或后张法(灌浆)等不同的施工工艺,它们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将通过等效直径予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