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防腐剂有什么
- 格式:docx
- 大小:15.94 KB
- 文档页数:2
防腐剂国标
1 什么是防腐剂?
防腐剂是指具有一定杀菌、抑制菌、霉、藻生长的化学物质,广
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农药等行业中,以保持产品的质量和
延长其寿命。
2 中国的防腐剂国标
2016年,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食品添加剂防腐剂
使用标准》(GB 2760-2014),其中规定了防腐剂的种类、使用范围、含量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该国标规定了以下防腐剂的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
1. 高锰酸钾:可用于茶饮料和水果饮料,最大使用量为50毫克/
千克。
2. 乙酰乙酸酯类:常用于糕点等面制品,最大使用量为
3.0克/
千克。
3. 苯甲酸及其钠、钾盐:常用于果脯、蜜饯、果汁等制品中,最
大使用量为2.0克/千克。
4. 山梨酸及其钾盐、钙盐:常用于饮料、蛋糕等食品中,最大使
用量为3.0克/千克。
5. 丙二醇脂肪酸酯:常用于罐头制品和熟食中,最大使用量为3.0克/千克。
3 防腐剂的危害
防腐剂虽然有保鲜的效果,但是过多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危害,如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反应等。
所以,在使用防腐剂的同时,要注意适量使用,不能过量使用,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结语
防腐剂虽然在食品等行业中应用广泛,但是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同样重要。
我们需要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健康,也要保证防腐剂的合理使用,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防腐剂有以下三种:1、食品防腐剂:苯甲酸及盐、脱氢醋酸钠、苯甲酸丙酯、丙酸钙、双醋酸钠、乳链球菌、纳他霉素、双氧水。
2、有机防腐剂:苯甲酸以及酸盐,山梨酸以及酸盐,对羟基苯甲酸的酯类等。
山梨酸、苯甲酸以及盐等基本都是根据未解离的分子来充分发挥杀菌作用。
两者都要转化为相对应的酸才能起作用,故称之为酸性防腐剂。
3、化学防腐剂:二氧化硫、亚硫酸酯和亚硝酸盐等。
亚硝酸盐能抑制肉毒素的产生,避免肉毒素的中毒,但主要是作为发色剂。
防腐原理: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种:一、是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
二、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
三、是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抑制其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的排除,导致其失活。
使用标准:谈到防腐剂,人们往往认为有害,其实在安全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副作用的。
我国防腐剂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应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
常用防腐剂简单介绍我国常用防腐剂的产品性能、防腐机理和使用范围等。
1、苯甲酸及其盐类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无臭或略带安息香的气味。
其防腐最佳PH为2.5—4.0,在PH5.0以上的产品中,杀菌效果不是很理想。
因为其安全性只相当于山梨酸钾的1/40,日本已全面取缔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有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二类;苯甲酸又称为安息香酸,故苯甲酸钠又称安息香酸钠。
苯甲酸在常温下难溶于水,在空气(特别是热空气)中微挥发,有吸湿性,大约常温下0.34g/100ml;但溶于热水;也溶于乙醇、氯仿和非挥发性油。
而苯甲酸钠在都使用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性状和防腐性能都差不多。
我简单介绍一下苯甲酸钠:苯甲酸钠大多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易溶于水(常温)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钠也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时5%的溶液杀菌效果也不是很好。
水果保鲜剂,你了解多少?一、认识保鲜剂现在无论春夏秋冬,在超市或水果摊上总能买到“光鲜照人”的各种水果。
其实,这多是水果保鲜剂的“功劳”,它们常被涂在水果的表面,从而减缓水果的腐败变质。
水果使用保鲜剂是国内、国际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常用水果保鲜剂有苯甲酸、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碳酸氢纳、乙氧基喹啉等,还有山梨酸钾、双乙酸钠、乙酸钙等保鲜防腐剂。
二、常用保鲜剂及各类水果“保鲜”方法1.常用的保鲜剂按其作用和使用方法有以下八类:(1)乙烯脱除剂通过抑制乙烯发生,防止后熟老化。
包括物理吸附剂、氧化分解剂、触媒型脱除剂。
(2)防腐保鲜剂利用化学或天然抗菌剂防止霉菌和其他污染菌滋生繁殖,防病防腐保鲜。
(3)涂被保鲜剂通过隔离抑制呼吸,减少水分散发,防止微生物入侵,如石蜡、虫胶、油质膜等。
(4)气体发生剂可催熟、着色、脱涩、防腐,如二氧化硫发生剂、卤族气体发生剂、乙烯发生剂等。
(5)气体调节剂能产生惰性气体,抑制呼吸,如二氧化碳发生剂、脱氧剂等。
(6)生理活性调节剂通过调节果蔬的生理活性,降低代谢,如抑芽丹、苄基腺嘌呤等。
(7)湿度调节剂调节湿度,如蒸汽抑制剂、脱水剂等。
(8)其它类保鲜剂如烧明矾等。
2.各类水果“保鲜”方法(1)苹果类水果。
苹果常用的保鲜剂叫做甲基托布津。
原药为无色结晶,不溶于水,为苯骈咪唑类广谱性杀菌剂。
常用于苹果,也可以用于香蕉、柑橘、菠萝、哈密瓜、甘薯等的防腐贮存。
一般采用浸蘸或涂布处理。
对人、畜、蜜蜂、鱼类毒性低。
(2)梨类水果。
梨常用的保鲜剂是虎皮灵(乙氧基喹啉),属于抗氧化水果保鲜剂。
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就是用虎皮灵配成2000~4000mg/kg的药液,直接把药液喷到包装纸上,制成保鲜纸。
可防止鸭梨贮藏中的生理病害——黑皮病的发生。
(3)桃子类水果。
桃子通常使用的保鲜方法是防腐保鲜法,用质量分数为0.1%的苯菌灵悬浮液在40℃的温度条件下浸泡25 分钟,可起到预防桃子的腐烂的作用。
苯甲酸钠防腐剂原理(一)苯甲酸钠防腐剂什么是苯甲酸钠防腐剂苯甲酸钠防腐剂,也被称为苯甲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中的防腐剂。
它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和药品的保鲜期,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工作原理苯甲酸钠防腐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防止食品和药品的腐败和变质。
具体来说,苯甲酸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1.抑制微生物酶活性:苯甲酸钠可以抑制微生物体内一些关键酶的活性,使微生物无法正常进行代谢和生长。
这就阻断了微生物的能量供应,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2.破坏微生物细胞膜:苯甲酸钠可以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失去完整性和稳定性。
微生物细胞膜的破坏导致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异常,进而导致细胞死亡。
3.改变微生物环境pH值:苯甲酸钠可以改变食品和药品中微生物的生存环境pH值,使其无法适应和生存。
微生物对特定的pH值有一定的耐受范围,若超出范围则会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苯甲酸钠在食品中的应用苯甲酸钠作为一种有效的防腐剂,在食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的应用方式包括:1.果蔬制品:苯甲酸钠常被用于水果和蔬菜制品的保鲜和防腐处理,例如腌制黄瓜、果酱等。
它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2.饮料和罐头:苯甲酸钠可添加于各种饮料和罐头中,抑制其中微生物的生长,防止产品变质。
常见的应用包括碳酸饮料、果汁、啤酒等。
3.面包和糕点:苯甲酸钠在面包和糕点制作中被用作防腐剂。
它可以延长面包和糕点的保质期,保持其新鲜和口感。
安全性问题虽然苯甲酸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中,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它的使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主要的问题包括:1.过量使用:长期过量摄入苯甲酸钠可能导致一些健康问题,如肝脏损伤、肾脏损伤等。
因此,在使用苯甲酸钠防腐剂时,需要控制使用量,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2.过敏反应:个别人群对苯甲酸钠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山梨酸钾(防腐剂)与水果的梨无关,山梨酸(钾)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推荐: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较小,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价格较贵,不少国家已开始逐步用它取代苯甲酸钠。
亚硝酸钠(护色剂)不仅可以使肉制品色泽红润,还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目前还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添加剂替代它。
副作用:过量食入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更可疑的是有一定致癌性。
标准:亚硝酸钠可按GBl907国标生产作为食品添加剂,按GB2760规定量添加,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肉食中亚硝酸钠残留量在罐头中不得超过0.05克/千克;肉制品不得超过0.03克/千克。
世界食品卫生科学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人体安全摄入亚硝酸钠的标准为0-0.1毫克/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使用和食用,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D-异抗坏血酸钠(抗氧化剂)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评为“绿色食品添加剂”,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主要用于肉制品、水果、蔬菜、罐头、果酱、啤酒、汽水、果茶、果汁、葡萄酒等。
它能防止腌制品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
副作用:基本无害,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一系列的肠道与皮肤疾病。
红曲红(着色剂)天然红色素,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目前并未发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可以用在调制乳、冷冻饮品、果酱、腐乳、糖果、方便米面制品、饼干、腌腊肉制品、醋、酱油、饮料、果冻、膨化食品上,不允许用在生鲜肉或调理肉制品中。
速冻面点食品(汤圆等)糖精钠、甜蜜素、食品添加剂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甜味剂)糖精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又称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钠盐。
一般认为糖精钠在体内不被分解,不被利用,大部分从尿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
(果脯大量含有)副作用:致癌的可能性尚未完全排除。
标准:糖精钠的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婴幼儿食品中不得使用。
食品防腐剂的基本种类今朝中国只批准三十二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可归为以下几大类:(一)食物防腐剂的分类:⑴苯甲酸及其钠盐:未电离时苯甲酸抗菌作用较强,而且最适pH为2.5-4.0,适合于酸性食品。
苯甲酸钠的水溶性好,在酸性食品中可转变为苯甲酸。
苯甲酸主要抑制酵母和细菌,对霉菌的作用不大。
白的色彩颗粒或结晶粉末,无臭或略带安眠香的气味。
防腐机理:苯甲酸钠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蛋白质的接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到达防腐的目的。
其防腐最佳PH为2.5-4.0,在PH5.0以上的产品中,杀死病菌效果不是很理想。
因为其安全性只相当于山梨酸钾的1/40,日本已周全取缔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⑵对羟基苯甲酸脂类(尼泊金酯类):产品有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丁酯等。
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丁酯防腐效果最好。
我国主要使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丙酯。
日本使用最多的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尼泊金酯类防腐机理是: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使细胞内的卵白质变性,并能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
尼泊金酯的抗菌活性身分主要是分子态起作用,因为其分子中内的羟基已被酯化,不再电离,PH值为8时仍有60%的分子存在。
因此尼泊金酯在PH4-8时的规模内均有杰出的效果。
不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性能不变且毒性低于苯甲酸。
是一种广谱型防腐剂。
因为尼泊金酯类难溶于水,所以使用时先溶于乙醇中。
为更好地发挥防腐剂作用,最好将两种以上的该酯类混合使用。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一般用于水果饮料中,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一般用于水果饮料中。
⑶山梨酸及其盐类:要用于抑制霉菌和酵母生长,随pH的降低山梨酸的抑菌效果增强,一般6.5,未电离时抑菌效果好。
⑷丙酸盐:丙酸盐的抑菌谱较窄,主要作用于霉菌,对细菌作用有限,对酵母无作用,所以丙酸言常用做面包发酵和酪乳制造的抑菌剂。
在同一剂量下丙酸钙抑制霉菌的效果比丙酸钠好,但会影响面包的膨松性,实际常用钠盐。
防腐剂贮藏保鲜技术技术简介:防腐剂贮藏保鲜技术主要是借助化学试剂消除水果中微生物, 同时形成保护膜保护水果, 从而延缓水果变质速度, 延长水果保鲜周期。
防腐剂主要有SO2、亚硫酸盐、硝酸盐、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根据李文生等的研究, 对巨峰葡萄贮藏保鲜, SO2粉剂可使保鲜期延长至60 d; SO2片剂可使保鲜期延长至150 d, 且处理过后的SO2残留都在规定范围内, 是安全的。
根据董文明等的研究, 对丽江雪桃中华寿桃贮藏保鲜, 0.6 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ylene, 1-MCP)保鲜处理对保持雪桃水分有较明显作用, 1.8 μL/L 1-MCP 保鲜结合保鲜膜包装可以推迟雪桃呼吸高峰以及峰值, 延长贮藏保鲜周期。
葡萄在SO2保鲜技术处理下, 在保证口感和品质前提下能延长葡萄的保存周期。
但是, 此类化学合成防腐剂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存在可能对人体产生致癌隐患。
防腐剂种类及应用:1、柑橘类水果保鲜剂--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是白色晶体或白色粉末。
不过这种保鲜剂不会穿透桔子皮,所以只要不吃皮就行。
2、梨类水果保鲜剂--虎皮灵(乙氧基喹啉)虎皮灵属于抗氧化水果保鲜剂,这类水果常用的保鲜方法是用虎皮灵制成保鲜纸或直接把虎皮灵喷涂在梨子的表面。
虎皮灵会危害胃肠等消化系统、肉眼很难辨别是否使用了保鲜剂。
虎皮灵易溶于乙因此清洗梨子时要先用加了白酒的水清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苹果类水果保鲜剂--甲基托布津这种保鲜剂一般采用浸蘸或涂布处理,这种保鲜剂的去除可直接采取削皮的方式。
4、桃子类水果保鲜剂--防腐保鲜法用质量分数为0.1%的苯菌灵悬浮液在40℃的温度条件下浸泡25分钟可起到预防桃子的腐烂的作用。
因此此类水果保鲜剂的去除方法也以水洗为主、可擦去桃表皮的绒毛。
5、草莓类水果保鲜剂草莓很容易腐烂,所以它的保鲜方法有很多,通常采取用0.5%乳酸钙或0.5%乳酸钙+1%柠檬酸浸果防腐保鲜方法或者脱乙酰甲壳涂膜的涂膜保鲜法来保持果实的硬度。
常见防腐剂有哪些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常见防腐剂有哪些2010-07-18 23:40:04|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丙酸钙、双乙酸钠、乳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乳酸链球菌素、过氧化氢等防腐剂是用于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延长保质期。
防腐剂的防腐原理,大致有如下3种:一是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破坏其正常的新陈代谢,抑制酶的活性。
二是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干扰其生存和繁殖。
三是改变细胞浆膜的渗透性,抑制其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产物的排除,导致其失活。
谈到防腐剂,人们往往认为有害,其实在安全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是无毒副作用的。
我国防腐剂使用有严格的规定,防腐剂应符合以下标准:1.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2.不影响消化道菌群;3.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4.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5.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
我国到目前为止已批准了32种使用的食物防腐剂,其中最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苯甲酸钠的毒性比山梨酸钾强,而且在相同的酸度值下抑菌效力仅为山梨酸的1/3,因此许多国家逐渐用山梨酸钾。
但因苯甲酸钠价格低廉,在我国仍普遍使用,主要用于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
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小,可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转化为CO2和水。
从防腐剂的发展趋势上看,以生物发酵而成的生物防腐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以下简单介绍我国常用防腐剂的产品性能、防腐机理和使用范围等。
1,苯甲酸及其盐类,白色颗粒或结晶粉末,无臭或略带安息香的气味。
防腐机理:苯甲酸钠亲油性大,易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胞膜对氨基酸的吸收,并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其防腐最佳PH为—,在以上的产品中,杀菌效果不是很理想。
防腐剂( Preservatives)为了防止各种加工食品,水果和蔬菜等腐败变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来防腐。
化学方法是使用化学物质来抑制微生物,这些化学物质即为防腐剂。
防腐剂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不同:狭义的防腐剂主要指山梨酸、苯甲酸等直接加入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广义的防腐剂除包括狭义防腐剂所指的化学物质外,还包括那些通常认为是调料和而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如食盐、醋等,以及那些通常不直接加入食品,而在食品贮藏过程中应用的消毒剂和防霉剂等。
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的防腐剂是指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但食品中具有同样作用的调味品如食盐、糖、醋、香辛料等不包括在内。
作为食品容器消毒灭菌的消毒剂亦不在此列。
国外用于食品的防腐剂,美国约为50种,曰本约40种。
我国允许使用的防腐剂为32种。
为了很好地防止食品腐败变质,除了应选择适当的防腐剂外,还应注意发挥综合的食品防腐作用,诸如如食品的加工工艺,包装材料及功能作用,以及食品的贮藏、运输、销售条件等。
而重要的则是不断发展、应用更为安全,有效和经济的防腐剂品种。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析检测方法的发展,人们认识到过去使用的某些防腐剂,如硼砂、甲醛、水杨酸和焦碳酸二乙酯等,在对食品防腐的同时可对人体带来一定的危害而被相继禁用。
另一方面,某些新的防腐剂,如乳酸链球菌肽(Nisin)纳它霉素(Natamycin)等,由于其安全性更高且有效,而被人们进一步扩大使用。
与此同时,人们还在不断寻求发展新的更好的品种。
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防腐剂作用的特点,目前,人们正致力加强复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这既包括不同防腐剂之间的配合,又包括防腐剂和抗氧化剂之间的复配技术,与此同时还研制出不同的制剂与剂型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以下仅就我国许可使用的防腐剂品种,介绍如下。
(一)苯甲酸Benzoic Acid别名安息香酸分子式H7H6O2性状白色,具有光泽的鳞片状或针状结晶,无臭或略带安息香或苯甲醛的气味。
水果防腐剂有什么
现在每一个人都是很讲究绿色的饮食,绿色的水果的,在今天然而在水果或者是蔬菜上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农药残留物的,我们是不是在但是买了水果之后,放的时间比较短,放时间久了水果就会开始渐渐的就烂了,一半水果都是保存不了多久的,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保存水果的方法。
一、草莓
一般草莓采后硬度下降很快,植酸浸果法和几丁质保鲜法可以用来保鲜。
植酸是天然食品添加剂,可延续果实中维生素C的降解,保持果实中的含酸量。
几丁质能在果实表面形成一层半透明膜,从而减少营养成分下降,达到保鲜目的。
建议去除方法:在清洗草莓时,用清水冲洗并轻轻触摸草莓的表面即可除去大部分的保鲜剂。
二、柑橘
橙子、橘子、芦柑等水果,经常使用碳酸氢钠作为保鲜剂。
碳酸氢钠本身没有直接杀菌作用,但溶于水后会使水呈碱性,从而使水果表面的pH值升高,可以抑制喜微酸环境的青霉菌和绿霉菌的生长与繁殖。
同时碱液清洗了果面的残留污物和病菌,也间接减轻了腐烂率。
另外,柑橘类水果还经常使用涂蜡保鲜剂,这样可以隔绝氧气、微生物,具有增加光泽、减轻水分蒸发等作用。
建议去除方法:是使用碳酸氢钠还是涂蜡保鲜,保鲜剂一般
都无法穿透柑橘类水果的表皮,因此食用无需担心,去皮即可。
每一个人都是想让水果保持新鲜,而且还是和刚摘下来的一样,但是有很多卖水果的为了水果可以保持的时间更久,就会使用一些添加剂在里面,所以很多东西都是自己种的比较好,吃着也是比较放心的,而且还是纯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