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6.90 KB
- 文档页数:1
331-《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基本参考书目:《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考试大纲:一、社会工作概述(一)社会工作的内涵1.社会工作的定义2.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3.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4.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二)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1.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领域2.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扩展(三)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与组织模式1.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2.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3.社会制度对实施社会工作的影响(四)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1.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2.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基本特点二、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1.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相关论述2.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3.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三)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2.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3.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四)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五)社会工作专业伦理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3.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的原则(六)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三、社会工作理论(一)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与分类(二)社会工作理论流派1.精神分析理论2.认知行为理论3.行为主义理论4.系统理论与生态系统理论5.标签理论6.沟通理论7.人文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8.马克思主义理论9.增能(增权)理论10.社会支持理论11.优势视角理论12.女权主义理论13.叙事治疗理论(三)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四、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一)社会福利的内涵、分类与功能1.社会福利的内涵2.社会福利的分类3.社会福利的功能(二)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1.社会福利作为人-资源-行动的综合系统2.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服务的传递体系3.社会福利模式对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发展的影响(三)当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建立与发展2.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的发展五、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三)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六、个案工作方法(一)个案工作的含义(二)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4.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特点5.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6.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7.家庭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8.叙事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三)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各阶段工作要求(四)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五)个案管理(六)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七、小组工作方法(一)小组工作的缘起、定义、特点与功能(二)小组的类型(三)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1.场域理论与小组动力学理论2.符合互动论与镜中自我理论3.社会学习理论(四)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1.社会目标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2.治疗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3.互动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4.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五)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及各阶段工作要求1.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2.小组工作过程3.小组工作各阶段的工作要求4.小组中的社会控制(六)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1.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2.小组工作的技巧八、社区工作方法(一)社区工作的定义、特点与目标1.社区工作的定义2.社区工作的目标3.社区工作的特点(二)社区工作的理论1.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2.社区工作的实务理论(三)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1.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2.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3.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四)社区工作的过程及各阶段工作要求(五)社区工作的技巧(六) 中国的社区工作1.中国的社区服务2.社区发展与社区建设九、社会(工作)行政(一)社会行政的涵义(二)社会行政的层次(三)社会行政的地位与功能(四)社会行政的内容1.社会服务的计划2.社会服务的组织3.督导与激励4.社会服务系统中的协调与控制5.评估与报告(五)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1.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构成2.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运作方式3.我国社会福利行政体系的特点十、社会工作督导(一)社会工作督导的定义和对象(二)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三)社会工作督导的过程、方式及技巧十一、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一)社会工作研究的涵义与功能(二)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与伦理1.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论2 研究和实务的关系3 社会性工作研究的伦理议题4 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过程(三) 社会工作研究的程序(四)社会工作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2.实验研究3.观察法4.访谈法5.个案研究法6.非接触性研究7.行动研究法8社会工作的项目评估十二、社会工作教育(一)社会工作教育的特性(二)专业化与社会工作教育(三)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考试科目代码:652一、考试要求社会学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303)社会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内容包含西方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概论(含与其内容相关的分支社会学知识)两个部分,这两门课程是社会学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课。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古典西方社会学理论、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和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部分,要求考生对西方主要社会学理论家或理论流派的理论体系有很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体系,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学概论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涉及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现象和问题,对社会学的这些基础性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一定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西方社会学理论部分(1)熟练掌握西方古典社会学理论家的主要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
(2)熟练掌握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和学者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
(3)熟练掌握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兴起的背景、主要学术思潮和后现代社会学家的主要观点。
(二)社会学概论部分(1)熟练掌握结构维度的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阶层、制度等方面的现象和问题,清楚地了解社会构成的要素。
(2)熟练掌握过程维度的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变迁、社会发展及社会现代化等方面的现象和问题,清楚地了解社会变动的机制。
(3)在熟练掌握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基本知识、形成对社会系统运转全面而客观的认识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群体研究、组织社会学、社区研究、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等分支社会学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理论。
三、参考书目1、《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社会学教程》,王思斌,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考核目标重点在于:
1、社会政策学考核目标:掌握社会政策的内涵与本质,了解西方社会政策学的产生及其发展脉络,把握社会政策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明确学习社会政策学的意义,掌握并学会运用社会政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经济社会学考核目标:理解、掌握经济社会学的重要概念、基本理论与经验研究,明确文化与社会结构如何提供经济活动的运作原则与基础。
二、考试主要范围
考试范围或内容主要涵盖社会政策学、经济社会学。
(一)社会政策学考试主要范围
社会政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社会政策的决策体制、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异同、社会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西方社会政策的变革、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社会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等基本内容。
说明:相关社会政策分析方法暂不考。
(二)经济社会学考试主要范围
什么是经济社会学、从经济社会学到新经济社会学、经济行为、交换行为、消费行为、经济制度、企业与产业组织、劳动力市场、社会资本、文化网络与经济等。
说明:相关社会资本的测度、评估暂不考。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9 基础教学中心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637专业基础综合 1659专业史论基础 2936 和声分析与曲式作品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333教育综合错误!未指定书签。
937 教学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942 教育管理学错误!未指定书签。
945 综合英语21复试考试大纲23复试专业综合23音乐文学创作24音乐文学理论24现场演奏科目:音乐文学与音乐表演(弦乐科目)25现场演奏科目:音乐文学与音乐表演(钢琴科目)错误!未指定书签。
现场演奏科目:音乐文学与音乐表演(声乐科目)错误!未指定书签。
现场演奏科目:音乐文学与音乐表演(萨克斯科目)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育技术学综合28管理学原理29课程与教学论错误!未指定书签。
音乐文学创作错误!未指定书签。
音乐文学理论错误!未指定书签。
现场演奏科目:弦乐科目36现场演奏科目:钢琴科目37现场演奏科目:声乐科目38现场演奏科目:萨克斯科目错误!未指定书签。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育学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育研究方法44初试考试大纲637专业基础综合一、考试性质体育综合包括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两部分内容。
是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过运用基本理论合理地解释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现象和问题。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一)运动生理学(50%)考试内容:骨骼肌机能、血液、循环机能、呼吸机能、物质与能量代谢、肾脏机能、内分泌机能、感觉与神经机能、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儿少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
(二)运动训练学(50%)考试内容: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运动训练计划、运动队伍管理。
《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参考教材: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年版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版。
要求考生理解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了解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历史,掌握社会学、社会工作在观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上的视角、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思考中国社会及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本理论一、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功能.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社会工作的功能二、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我国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三、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伦理四、社会福利制度.福利的内涵及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和类型.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五、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知识基础.社会工作的理论.社会工作理论的知识基础六.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类行为.社会环境.人类成长七、社会工作过程.社会问题与社会干预.作为社会过程的社会工作.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八、微观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方法的分类.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九、宏观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十、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工作教育的要求和规范.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十一、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我国的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第二部分社会学基本理论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它内容的关系.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社会学与社会二、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人口与社会运行.环境与社会运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三、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社会运行.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四、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文化的含义及特性.文化的类型.文化构成与文化分析.文化的功能五、社会化与个体化. 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人的社会化.人的个体化六、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的过程.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社会角色七、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社会网络.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八、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研究概述.婚姻家庭社会学.性社会学.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九、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概述.社会组织目标.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组织理论与管理十、社区.社区概述.农村社区展.城市社区.虚拟社区十一、社会制度.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类型及功能.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十二、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分层概述.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社会流动十三、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社会变迁.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十四、城市化。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考试大纲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考试大纲涵盖了多个重要领域和知识点,以确保考生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1.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重要理论流派和实践模式。
- 社会工作的伦理与道德原则:探讨社会工作的伦理标准和道德规范,如尊重个人权利、促进社会正义等。
- 社会工作关键概念:解释社会工作中的关键概念,如社会问题、社会正义、社会福利等。
2.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 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和框架:介绍社会政策的定义和涵盖的领域,如教育、医疗、福利等。
-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分析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的影响和作用,以及社会工作如何参与到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中。
3. 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 社会工作评估与干预:介绍社会工作的评估方法和干预策略,包括风险评估、需求分析、个案管理等。
- 社会工作团队合作:探讨社会工作中的团队合作原则、沟通技巧和冲突处理方法。
- 社区发展与社区组织:阐述社区工作的基本理念、策略和技术,如社会资本的培育、社区倡导等。
4. 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实践:- 儿童与家庭服务:讨论儿童保护、家庭干预和家庭支持等方面的社会工作实践。
-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介绍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救助制度,以及社会工作在福利和救助领域的角色。
- 社会法律与司法社会工作:探讨社会工作在法律应用和司法领域的实践,如调解、心理评估等。
5. 跨文化社会工作和国际社会工作:- 跨文化敏感与社会工作实践:介绍跨文化敏感的概念和其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如移民社工、少数民族服务等。
- 国际社会工作与发展:探讨国际社会工作的概念、目标和方法,以及全球社会问题和发展趋势。
6. 研究方法与实证调查:- 社会工作实证研究和社会工作实践:介绍社会工作实证研究的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技巧,以及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社会工作实践中。
以上仅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考试大纲的一些内容参考,实际的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社会工作硕士考试大纲一、社会工作基础知识1.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历史2. 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伦理原则3. 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4. 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二、社会工作实践技能1. 沟通与交流技巧2. 个案管理3. 小组工作4. 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5. 社会政策分析与倡导三、社会工作伦理1. 伦理决策过程2. 伦理困境与案例分析3. 专业责任与法律责任4. 多元文化与伦理四、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1. 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 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影响3. 社会工作在政策制定中的角色4. 当代社会政策议题五、社会工作研究方法1. 研究设计2. 数据收集与分析3. 研究伦理4. 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案例六、社会工作领域专题1. 儿童与家庭社会工作2. 老年社会工作3. 健康与医疗社会工作4. 精神健康与康复社会工作5. 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七、社会工作实践案例分析1. 案例研究方法2. 案例分析技巧3. 案例研究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应用八、社会工作职业发展1. 社会工作职业路径2. 社会工作职业认证与继续教育3. 社会工作领域的职业机会4. 社会工作职业伦理与自我发展九、考试形式与要求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或开卷笔试,可能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
2. 考试要求:考生应具备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能够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并遵守社会工作的伦理原则。
考生在准备社会工作硕士考试时,应重点复习以上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同时,考生还应关注社会工作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变化,以便在考试中展示出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准备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研讨会、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心行万里卷华南理工大学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卷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原理适用专业:社会工作(专硕)共 2 页一、辨析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1. 社会工作督导的模式主要包括成长与发展模式和学徒模式。
2. 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往往是相互抵触或对抗的,主文化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
3. 根据社会工作关于接纳的专业价值,意味着社会工作者总是要同意服务对象或其他人的价值。
4. 根据社会系统理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二、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50 分)1. 简述小组工作的功能。
2. 简述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
3. 简述个案工作者所需要的技巧。
4. 简述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
5. 简述社区与社会的联系与区别。
三、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1. 你如何理解社会工作在助人与维持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
2. “社会化”概念的内涵经过了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请论述社会化的理论视角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
心行万里卷四、案例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1. 志恒,男,是一名13 岁的初一学生。
志恒的父亲之前是一名海员,长期出海在外,一年在家时间不超过2 个月。
平日家里的日常生活照料均由母亲一人支撑。
母子关系也很亲密。
去年,父亲由于外出受伤的缘故,不宜再出海工作,从海员转为港口调度员。
今年,志恒更是有了一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妹妹。
近期,母亲发现志恒在家经常摔东西,并经常对父亲发脾气,甚至捏掐妹妹,认为妹妹的出生夺走了自己的母爱。
学校老师也反映,志恒这学期与同学的关系也不如以前融洽,甚至会欺负班里年纪小的同学。
为此,志恒母亲向社会工作者求助,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志恒正确处理好家庭和同学关系。
(1)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并结合社会群体的有关知识,分析志恒现在所处困境和产生以上偏差行为的原因。
(2)请从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的角度,选择个案服务的案主,并设计个案服务计划书。
2018研究生考试大纲2018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是指导考生准备考试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考试的科目、内容、要求以及考试形式等。
研究生考试通常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其中初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而复试则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
# 初试科目初试一般由公共课和专业课组成。
公共课通常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日语等),以及数学等基础学科。
专业课则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涵盖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形式通常为闭卷笔试,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外国语外国语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和翻译能力。
考试内容可能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和写作等部分。
英语考试通常包括英语一和英语二两个级别,难度和要求有所不同。
数学数学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知识。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 专业课专业课考试内容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而定,通常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要求,复习相关的专业书籍和资料。
# 复试内容复试通常由面试和笔试组成,部分院校还可能包括实验操作、作品展示等环节。
复试内容不仅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还考察考生的学术潜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面试面试是复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常由导师组进行。
面试内容可能包括考生的个人陈述、专业知识问答、研究计划介绍等。
导师会根据考生的表现,评估其是否适合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笔试复试笔试内容可能包括专业知识测试、学术写作等,旨在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潜力。
# 考试要求考生在准备研究生考试时,需要全面掌握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同时注意培养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考试大纲会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对考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考生应根据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社会工作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和要求本大纲为社会工作专业插班生专门编写,作为考试命题的依据。
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的学习和考试,为其他课程打下一个理论基础,考察学生对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1.考试内容(1)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2)社会工作的内涵与构成(3)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4)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5)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6)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7)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8)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2.考试要求(1)了解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社会工作的领域;(2)掌握社会工作的定义;(3)掌握社会工作的要素。
(4)识记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5)掌握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6)掌握社会工作对社会秩序的意义。
(二)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与理论1.考试内容(1)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2)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3)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4)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5)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6)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7)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8)社会福利的内涵.分类与功能(9)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10)当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考试要求(1)了解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识记价值和反价值,掌握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掌握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与伦理,了解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议,掌握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2)掌握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功能,掌握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了解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整理归类。
(3)识记社会福利的定义,了解社会福利制度的分类与功能,重点掌握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识记福利国家的内涵。
(三)社会工作方法1.考试内容(1)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与历史发展(2)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3)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4)社会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5)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6)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7)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8)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9)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10)社区工作的理论(11)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12)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13)社会行政的内容2.考试要求(1)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要素,识记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掌握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大学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社会工作实务科目代码:437)一、考查目标《社会工作实务》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传统三大工作方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三大工作方法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过程,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设计社会工作方案,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个案工作约50分小组工作约50分社区工作约5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五)主要参考书目隋玉杰主编:《个案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刘梦主编:《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徐永祥主编:《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三、考查范围个案工作(一)考查目标系统掌握个案工作的原理、基本原则、技巧和主要理论派别等,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事实际个案的分析。
(二)考试内容1.个案工作原理个案工作概念、个案工作的基石、个案工作应用领域。
2.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人在情境中概念,人面临的情境,问题、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接纳与非评判,当事人的自决,保密。
3.个案工作者成功个案工作者的人格特质、工作员的自我了解,工作员的文化理解力,工作员的个人成长。
4、个案工作的技巧个案工作技巧的概念、会谈的技巧、记录的技巧。
5、个案工作过程初步结束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问题评估、确定目标和制定工作方案、执行计划、结案与评估。
6、个案工作的主要理论派别行为派治疗理论与方法、危机干预、家庭治疗。
7、儿童辅导儿童辅导的主要问题与应对方法,儿童辅导的注意事项。
8、青少年辅导青春期的社会适应问题,青少年辅导的主要问题,青少年辅导的常用方法,注意事项。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2] 考试科目名称:管理学一、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管理学原理占75分(50%)和管理经济学占75分(50%)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材料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系统掌握管理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理解企业管理运营的规律,理解管理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工具与方法。
3、能够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工具以及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考试内容管理学原理部分(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2、管理的基本职能;3、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和意义;4、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2、法约尔的经营管理理论;3、梅奥的霍桑试验和人际关系学说;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6、西蒙的决策理论;7、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8、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三)管理的基本原理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和意义;2、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3、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四)管理的基本方法1、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的特点与作用及正确运用法律方法;2、管理的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特点与作用及如何正确运用行政方法;3、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特点及如何正确运用经济方法。
(八)管理决策1、决策概念和分类;2、决策的原则与过程;3、决策的影响因素;4、决策的方法。
(九)计划与计划工作1、计划的概念及其内容;2、计划的性质;3、计划的分类;4、如何编制计划;5、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6、滚动计划法的优缺点;7、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和优缺点。
2018全国MSW专业课(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考纲[精选多篇]第一篇:2018全国MSW专业课(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考纲全国MSW专业课考试包括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两门。
考试指导范围如下:壹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及社会学基础知识两个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了解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假设;了解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把握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思路;理解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价值理念、理论基础、过程模式等。
一、社会工作概述1.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2.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3.社会工作的对象与服务领域4.社会工作的功能二、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1.社会福利思想2.社会福利制度3.社会工作的价值与价值体系4.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三、社会工作的理论1.社会工作理论的涵义及地位2.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3.社会工作的实践理论四、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1.人的发展、社会环境及其关系2.儿童发展与社会环境3.青少年发展与社会环境4.成人发展与社会环境5.老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五、社会工作过程1.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2.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六、社会工作教育1.社会工作教育与训练的意义2.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化3.社会工作本土化第二部分:社会学基础知识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功能,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社会学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视角与方法。
一、社会学的对象与功能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社会学的功能二、社会1.社会及其构成2.文化的类型与功能三、人的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及意义2.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与内容3.社会角色四、社会互动1.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2.社会互动的理论五、社会群体1.社会群体的涵义及类型2.初级社会群体3.社会群体的变迁六、社会组织1.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类型2.社会组织的结构3.社会组织管理七、社会制度1.社会制度的概念与类型2.社会制度的功能八、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社会分层的概念与功能2.社会分层理论3.社会流动九、社区1.社区的概念与要素2.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3.城市化十、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社会变迁的涵义与类型2.社会现代化的涵义与内容3.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十一、社会问题1.社会问题的涵义及特点2.社会问题的类型与成因3.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十二、越轨与社会控制1.越轨行为及其类型2.社会控制的概念与类型3.社会控制体系贰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2018年全国社会工作MSW考研考研大纲解析及考点答案内含331社会工作原理、437社会工作实务(共40页)参考书目考研大纲的所有院校通用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大纲考点答案一、社会工作概述1、社会工作的涵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相关概念:社会保障: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
社会福利:广义指改善社会成员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狭义指对社会弱者提供的带福利性的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起处境的活动。
性质:应用型的社会科学学科。
产生与发展: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历史背景: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两大阶级、社会运动、利己主义……)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实践基础】: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改良、革命)——1788汉堡救济制度,1852爱尔伯福市——19C末20C初,英,社会服务组织(失业、贫民,1869,慈善组织会社【协调政府与民间慈善救助】)、1884睦邻组织运动【社区、志愿者】)荷兰(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现代社工,实践产物(随着社会变迁进行的长期助人活动)发展:专业方法:19C末20C初,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教育发展,社会工作科学化,三大方法综合灵活运用。
目标模式:不就这、诊治——预防问题、发展能力。
中国社工发展:历史上缺乏——20C上半叶,社会学课程开设,社会服务活动——1949年后,行政性、非专业社会工作——改革开放后,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PS: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普遍社会工作;实际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经过社会工作培训,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采用社会工作方法的助人工作)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改革开放期特点(整体、渐进、非同步性);对社会工作者要求(回应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社会服务);组织模式(路径依赖,制度创新)提供模式(不同地域提供水平不同,本土性倚重)。
南开大学2018年《社会政策原理》考研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全日制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对社会政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掌握程度和问题分析能力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各项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1.具备社会政策的基础知识,包括社会政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
2.较好地掌握社会政策的分析方法。
3.熟悉国内外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其前沿问题4.具备较强的分析社会政策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用主观试题的形式,注重考生对社会政策基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强调考生的社会政策分析思路以及分析具体社会政策议题的能力。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I.名词解释1.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对社会政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较深入的了解。
2.题型要求考生解释跟社会政策基本原理相关的8个名词。
II.简答题1.考试要求该部分要求考生回答6个与社会政策基本原理相关的基本问题,要求言简意赅,思路清晰,凸显专业性。
2.题型要求考生简要回答社会政策原理方面的6个问题。
III.论述题1.考试要求考生应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分析社会政策的热点议题。
要求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文字通顺,用词专业,文笔优美。
2.题型要求考生分析社会政策热点议题2个。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