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并发症及对策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66
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液透析是一种帮助肾脏疾病患者排泄体内多余水分和废物的治疗方法。
然而,长期进行血液透析会增加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患者来说,减轻、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心血管并发症是指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的疾病,这些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肌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热休克、心律失常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患者及其家人需要特别关注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首先,患者应该定期复查。
血液透析患者每三个月需要进行一次完整的身体检查,如果需要,还需要进行其他专科的检查,如心脏、眼科等。
患者还需要通过饮食、运动、舒适的睡眠和避免吸烟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其次,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
高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高血压会增加患者患上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
因此,患者需要在每次透析前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下来,以便及时处理。
接下来,患者需要注重饮食。
透析病人的饮食控制至关重要。
饮食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需要定制,如限制食盐摄入,避免过多的蛋白质和磷酸盐等进食。
此外,患者可以适当地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来保障身体的健康。
最后,患者应该坚持适量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心、肺系统的功能,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可以选择自行散步等低强度的活动,但要注意运动时间和强度,防止过度疲劳。
总之,血液透析患者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并发症非常重要。
定期身体超级、监测血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提高身体健康。
此外,患者还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健康的心态。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欧传厢一、血管通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重要通路,如动静脉瘘或血管内置管。
通路问题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血栓形成、感染、狭窄等,这些问题会影响透析的效果。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查通路,避免使用受损的通路,注意通路的保养和清洁,避免感染。
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手段,但是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使用也会伴随一些并发症,包括:(1)感染:血管通路周围皮肤感染、血行感染等。
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2)血管狭窄:长期使用血管通路可能会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液流动,从而影响透析效果。
(3)血管瘤:血管通路过度使用后,血管可能会扩张形成血管瘤,从而影响透析治疗。
(4)凝血:血管通路周围的血液凝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透析治疗。
为预防这些并发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血管通路清洁:每次透析前,保持血管通路周围干净卫生,避免感染的发生。
(2)定期检查血管通路:定期检查血管通路的通畅性和血流速度,及时发现血管狭窄等异常情况,保证透析效果。
(3)避免过度使用血管通路:减少血管通路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避免血管瘤和凝血的发生。
(4)注意饮食和药物:透析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药物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和不良食品对血管通路的影响。
(5)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血液问题,避免血液凝固的发生。
二、低血压并发症及预防措施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前及透析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调整透析液的温度和浓度,避免过多的液体和钠离子的丢失,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可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1)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站立会促使血液往下流,导致低血压,所以要经常活动,休息一下。
(2)避免突然站起来:如果从坐位或躺位突然站起来,会导致血压骤降,引起眩晕和晕厥,因此应该缓慢起身。
(3)衣服不要过紧:过紧的衣服会阻碍血液循环,引起低血压。
·临床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党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0 引言肾衰竭作为肾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在近些年来看他的发病率确实呈逐年升高的一种状态。
在对于肾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透析来进行维持其肾功能正常运作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1]。
在近些年,对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最为常用的方式,也是透析治疗的方法。
不过在实际的临床应用过程中,这一方法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比如在用透析治疗肾衰竭的患者当中,其引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变高,引发的并发症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把本院两年内的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疾病患者作为参考数据,其人数为288人。
这288例患者均是接受过三个月以上的透析治疗,其年龄都在18岁以上,并且已经签署过相关的知情同意书。
相反,如果接受透析的时间小于三个月,本人并不同意参与到本次的调查研究中或者是在进行透析治疗之前就患有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患有较为严重的心力衰竭性疾病,或者是恶性的肿瘤等疾病,并且在进行调查的最近一段时间接受过手术治疗或者是输液治疗,除了这些情况患者不接受调查之外,还有一些患者是服用过一些免疫抑制剂或者是活动性炎性疾病的患者,也不在本次调查的范围之内[2]。
对心脑血管疾病设立的诊断标准有:经过检查之后,确诊其患者患有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心力衰竭等相关疾病的患者或者是需要进行血管重建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组,其成员有151例,男性137例,女性14例,她们的年龄平均都在61岁左右,年龄在47到72岁。
糖尿病肾病患者有58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有1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有152例,多囊肾有30例,肾盂肾炎有11例,狼疮性肾炎有4例,梗阻性肾炎有8例,患有其他性疾病患者6例。
在其并发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有108例。
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探究目的总结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
结果患者均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100%。
在护理后,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逐渐趋于平稳(P<0.05)。
结论对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患者及时发现心血管急症,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健康。
标签:血液透析;心血管急症;护理;抢救成功率;血压血液透析是临床上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其在尿毒症、糖尿病肾病等疾病中有广泛应用,但是不少患者的原发性疾病较为复杂,存在多器官功能衰竭状况,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脏器功能在减退,在疾病的影响下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1]。
有调查研究显示: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管急症的概率明显比非透析患者高。
而并发心血管急症又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5年3月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0.4±6.5)岁,其中尿毒症患者2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慢性肾炎患者11例。
在心血管急症上,其中低血压11例,高血压17例,心力衰竭29例,心律失常13例。
1.2 方法1.2.1 基础护理在行血液透析治疗前仔细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体重指数、运动感觉、视力、血压水平等基础信息,并查看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透析方案。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动静脉压力、跨膜压等的变化,观察透析器、循环管路的血液颜色变化等。
若发现透析器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是血液颜色变暗,则表明可能出现体外凝血现象,此时迅速冲洗管路,必要时可更换透析器。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HD)病人的数量在逐年增加[1]。
老年HD患者,由于其自身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的变化,引起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心血管并发症占老年透析患者死亡的首位[2]。
本文对我科1999年5月至2006年5月,67例HD中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老年患者,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7例,男43例,女24例,年龄65~88岁,平均72.8岁,透析时间:3 个月~6年半。
原发病:慢性肾炎29例、糖尿病肾病26例、高血压肾病11例、多囊肾1例。
1.2 方法与结果:采用瑞典GAMBRO_AK100、AK100U、95U血透机,碳酸氢盐透析液,4~5h /次,2~3次/周。
本组67例患者共血透2626例次,出现717例次心血管并发症,其中低血压3 76例次,高血压178例次,心律失常87例次,心力衰竭76例次。
通过对HD过程中的心血管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
没有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
2 主要并发症特点及护理对策2.1 低血压:患者在HD过程中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mmHg 以下,伴随出现打哈欠、冷汗、主诉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腓肠肌痛性痉挛、胸闷等症状诊断为透析低血压[3]。
HD过程为老年患者低血压发生率较年轻人高,耐受性差,危害性大。
部分病人发生低血压时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容易引起疏忽。
本组发生无症状性低血压患者78例次,3例患者血压下降至0。
有16例次在发生低血压的同时合并心律失常发作,6例次合并发生心力衰竭。
护理对策:加强HD过程中的巡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心率、心律、脉搏、肤色、活动和血压波动变化及临床表现,经常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每15 ~30min监测记录一次;精确计算超滤量,特别注意患者服饰重量的变化;泵速开始60ml/mi n,根据患者血压变化及机体反应,逐渐增至150~260ml/min;进行平稳、恒定的超滤;当患者出现低血压先兆症状时,立即测血压给予降低跨膜压,减少或停止超滤,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100~300ml,置于Trendelenberg体位,面罩吸氧3~5升/分。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血液透析过程中或在血液透析结束后数小时内发生与透析治疗本身有关的并发症称之为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
近几年,由于透析经验的积累、技术的改进及透析机、透析器等物品性能和质量的提高,一些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但部分并发症在临床上还是较常见的。
因此,为提高透析质量,确保患者透析过程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将讨论一些较常见及较严重的并发症第一节急性并发症一、透析低血压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分为发作性低血压( episode hypotension,EH)和慢性持续性低血压( sustained hypotension,SH)。
前者定义为患者基础血压正常或增高,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较透析前下降30mmHg,发生率为30%~40%;后者常发生于透析多年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通常不超过100mmHg,发生率为5%~10%。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还可以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较痛、肾血流量减少及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
低血压可造成透析血流不足,以致超滤困难,透析不充分。
急性肾衰竭时低血压可加重肾缺血性损害,延缓肾衰竭恢复时间,应尽量避免。
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中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其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所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越来越多。
而血液透析中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低血压,因此,在透析过程中应加强对老年患者血压的观察,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一)发生原因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1.与透析有关的因素超滤过快,过多;使用醋酸盐透析液;低钠透析液;残留消毒剂;体外循环量多,透析液过热。
2.自主神经功能素乱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病变较常见。
此类患者血容量减少时,动脉收缩能力也受损,导致心输出量下降,患者维持血压的能力也下降。
3.生物相容性差生物相容性差导致的低氧血症及变态反应对心血管功能有不良影响,导致低血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