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头像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7.04 MB
- 文档页数:24
素描教案石膏头像托尔斯泰教案标题:素描教案-石膏头像托尔斯泰教学目标:1. 了解石膏头像的特点和素描技法的基本知识;2. 学习运用素描技法,以石膏头像托尔斯泰为对象进行绘画;3. 培养学生观察力、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石膏头像托尔斯泰的照片或实物;2. 素描纸、铅笔、橡皮擦、修正液等绘画工具;3. 教学投影仪或幻灯机(可选)。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教学投影仪或幻灯机展示石膏头像托尔斯泰的照片,让学生先观察并描述头像的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托尔斯泰作为文学巨匠的形象,以及他的重要作品和思想。
技法讲解:1. 向学生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法,如线条、阴影、透视等;2. 解释如何运用素描技法来表现石膏头像的形态、纹理和光影效果;3. 演示如何运用不同线条和阴影来描绘头像的细节和特征。
实践练习:1. 分发素描纸和绘画工具给学生;2. 让学生观察石膏头像托尔斯泰的照片或实物,用铅笔在素描纸上勾勒头像的轮廓;3. 引导学生运用素描技法,逐渐增加细节,表现出头像的纹理和光影效果;4.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线条和阴影来突出头像的特征和表情。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展示和评价环节;2. 让学生互相欣赏并评价彼此的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3. 教师也参与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石膏头像托尔斯泰形象的表现和艺术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选择其他著名人物的石膏头像进行素描练习,比较不同人物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方式;2. 组织学生进行素描头像创作比赛,鼓励他们展示个人风格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3. 在评价环节,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不断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石膏像素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膏像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石膏像素描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线条、明暗、质感等绘画元素表现石膏像素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石膏像素描的基本概念:石膏像素描是指以石膏模型为对象进行的素描训练,通过石膏像素描可以锻炼画者的观察力、表现力和造型能力。
2. 石膏像素描的工具材料:铅笔、橡皮、炭笔、画纸等。
3. 石膏像素描的基本技巧:线条、明暗、质感等。
4. 石膏像素描的步骤:起稿、勾线、加深、细化等。
5. 石膏像素描的欣赏与分析:欣赏经典石膏像素描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石膏像素描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明暗、质感等元素表现石膏像素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石膏像素描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步骤。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石膏像素描的过程。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经典石膏像素描作品。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石膏模型、画纸、铅笔、橡皮、炭笔等绘画工具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水杯等个人用品。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石膏像素描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石膏像素描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石膏像素描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步骤。
3.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石膏像素描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石膏像素描,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2. 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
九、课程进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解石膏像素描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步骤,第二课时进行示范演示和学生练习。
课时:2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让幼儿了解石膏头像的制作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习石膏头像的制作方法。
2. 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使石膏头像造型美观。
2.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团队协作。
教学准备:1. 石膏粉、模具、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材料。
2. 课件、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石膏头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石膏头像,它是由石膏和模具制成的。
”二、讲解石膏头像制作方法1. 教师展示石膏粉、模具等材料,讲解石膏头像的制作步骤。
2. 制作步骤:(1)将石膏粉与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2)将混合好的石膏倒入模具中,放置片刻使其凝固。
(3)取出石膏头像,进行修整。
(4)给石膏头像上色,用画笔描绘出五官、发型等。
三、动手操作1. 幼儿分组,每组分发材料。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1. 幼儿展示自己的石膏头像作品。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石膏头像的制作方法。
”二、创新设计1. 教师展示一些创意石膏头像图片,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创新设计自己的石膏头像。
2. 幼儿分组讨论,提出创意设计。
三、动手操作1. 幼儿根据讨论结果,进行石膏头像的创新设计。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新石膏头像作品。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石膏头像制作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
2.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创新设计石膏头像。
全国艺术等级考试素描九级课程第二讲《石膏头像马赛写生》教案本篇选自全国艺术等级考试,素描九级课程第二讲,石膏头像写生。
马赛曲战士是法国巴黎凯旋门群像浮雕《马赛曲》的局部,作于1832年-1836年,是19世纪初期法国著名雕刻家吕德的代表作。
《马赛曲》以当时法国人民奋起抵抗奥国侵略为主题,展示了法兰西人民保卫祖国的强大力量。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赏析素描石膏头像作品,使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观察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学习,让学生掌握石膏头像的表现步骤与方法,在写生过程中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会对未来艺术之路产生深远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运用线条对头像的形体特征进行概括归纳。
难点:掌握石膏头像马赛的塑造方法,把握虚实关系。
四、教学准备铅笔、橡皮、素描纸、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1.了解石膏头像马赛的故事——微视频导入石膏头像“马赛”的名字源于法国雕塑家吕德刻于巴黎凯旋门上的群雕作品《马赛曲》中的战士,浮雕《马赛曲》分为两个局部,上局部是一位象征自由、正义、胜利的自由女神,她右手持剑,左手高举,在号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冲去,张开的羽翼,飞舞飘动的衣裙和召唤性的内在激情,表现出急速的运动和奔放的革命热情。
下半部是一群志愿军战士,在女神的热情号召下蜂拥前进。
中心人物是一个有着大胡子的战士,他带着自己年轻的儿子一起参加战斗,少年依傍着父亲,走得更加坚决有力。
2.欣赏名家作品——图片展示3.素描九级课程石膏头像马赛写生的教学分析分析石膏头像马赛的形体特征,在绘画时可以长线条概括马赛的头像根本動势和五官比例。
思考并分析头发和胡子局部在绘画时怎么进行概括和梳理其中的黑白灰关系,思考前后的虚实关系处理,考虑整体比照,重点刻画五官,弱化底座。
4.学生实践经过思考分析,现在一起来实践写生。
此环节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讲解。
〔1〕构图打形全面观察、体会形象特征、选择作画角度、分析石膏像美之所在;分析其根本结构状态,预想画面效果。
写实素描-----石膏像,真人头像训练教案一概述(一)素描的基本概念:在绘画艺术中素描是指一切所有的单色绘画。
基本分为线素描和光影素描,线造型素描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特征,西方绘画也很讲究线的运用,但其特点和中国绘画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是由于使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目的取向易不同,有硬笔和软笔的区别。
线素描着重表现形体的形状和结构,光影素描表现形体受光后所产生的形态,立体空间关系等。
(二)素描的基本分类和学习的意义1 从绘画风格方面来讲,我们把它分为写实素描和意向素描。
一般来说写实素描是比较尊重客观实体的特征。
意向素描是比较强调画家本人的主观感受和想法。
2素描是绘画艺术造型语言的基础,除了色彩方面的内容外,素描包含了绘画造型艺术的一切基本法则、规律和要素。
因而,对造型的基础训练来讲,素描可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内容。
素描是绘画领域中一种独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样式,是一个独立的画种。
写实素描帮助我们解决造型艺术中诸多最为基本的问题,告诉我们如何画出你所看到的东西。
也可告诉我们如何去表现自己想要表现的感人的画面。
二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现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她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阶,分为:亮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成,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称为“五调”。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也有“石分三面”之说,阴、阳、背向,归纳出物象空间立体的表现规律。
写实绘画的写实训练首先要训练观擦方法,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态度,指引着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角度,而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角度又引导着视知觉在对物象中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效果。
使绘画变得丰富多彩,如以线带调子式、体面式、结构式、光影式等。
石膏像及人像灯光下基本明暗规律—顶光下1头顶处一般最亮,有极微妙的色调变化,对比极弱,但同样要反映形体关系。
其接近辉点处顺光面是最难画的色调。
2眉弓眼眶明暗交界对比很强,且很重,转折急。
3上眼皮交界线重且急,一般少过渡,下眼睑交界线多轻,且转折面有高光辉线。
眼窝要透明有深度。
4鼻头及翼的底面转折处交界线重且急,鼻梁交界一般不太重,但强调鼻骨刻画要有硬度。
5鼻底投影很重,对鼻子有很重要的衬托作用,但不是死黑,要重且透明,体现人中及唇的形及形体关系。
6上唇重,下唇亮,下颌结节两点重且转折急。
7两嘴角形体停处卡住,上唇投影打射在下唇上后要在影边有高光辉线,可以观察到。
因为那是一个急直朝向光源的面,辉线应附和形体关系,同时注意嘴角的深度,凹陷面。
嘴的强度要弱于鼻子的强度。
8颧骨稍重但不宜太重,大面积的脸的暗部应是暗部中的中间调,就如同鼻侧一样但比鼻侧重。
9高光亮强度由上到下依次递减,交界线明暗对比重强度由上到下依次递减,左右关系亦同,但要结合实际观察,不可硬搬。
10侧面石膏像亮面边缘线在无背景下多是细且力度高的线,不宜过于含糊,如画鼻梁,但近处转折线亦轻。
以上应结合实际观察,灵活运用。
观察感受始终是第一位。
石膏头像——伏尔泰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先分析作业,引导学生对石膏头像的几种理解,并进一步掌握伏尔泰石膏像的写生技法。
2.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分析事物和表现事物的造型能力。
二、教学重点:1.如何对石膏头像的几种理解。
2.怎样掌握伏尔泰石膏像的写生技法。
三、教学难点:伏尔泰石膏像的线条运用及表现。
四、教具准备:教师:伏尔泰石膏像五、总课时数:5课时六、教学过程:一、选评上次作业。
1、构图问题如何2、底座稳不稳如何3、主次关系如何4.明暗关系掌握如何。
二、复习:对石膏头像的几种理解:1.体块的理解:石膏头像是由许多几何形体所组成的。
面对一个石膏头像,我们要先用立体的、整体大块面的观点去表现,或可理解成一个方体,再安装上许多几何形体,最后形成一个石膏头像。
2.结构的理解一个石膏像要分出块面,还须理解石膏像的结构,找准体现脸部骨骼结构的几个隆起(骨点)。
如:额部四个隆起,上面两个是额节,下面两个是眉弓。
颌部两个隆起,颧骨两个隆起,鼻骨一个隆起。
额节眉弓颌部颧骨鼻骨3.整体的理解在作画时整体观察对象,这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如果我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会使画面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画头像的基本形时,就必须同时注意它与颈部和肩部的关系。
在整体关系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再求局部的精致变化。
画局部,看整体,反复交替,互相促进。
柯罗曾经说“我从来不急于画细节,我首先注意一幅画的大体和特征.....”三、伏尔泰石膏像写生步骤:1、构图、打外轮廓2、初定内轮廓3、丰富内轮廓4、画大体明暗5、深入刻画6、调整完成四、欣赏作品五、作业:一幅伏尔泰石膏像写生观察临摹的石膏人像作品注意:人像的特征和整体的动态、明暗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帮助有需要帮助的学生。
重点问题:比例关系、整体结构、大体明暗关系、反复调整、回到整体、概括完成。
六、学生继续完成作业,教室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现代社会要求青少年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而美术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