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水体景观的建筑与构筑物五
- 格式:ppt
- 大小:935.00 KB
- 文档页数:22
园林中名词解释∙园林:园林是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构筑物和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园林美: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题(山、水、植物)创造而形成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三度空间的风景美。
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
∙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与象征性,能表达出特定环境的功能内容。
∙动态景观:按一定观赏路线,综合考虑成景因素的点、线、面布局,系统地布置多种景点,让人们在行进中观赏连续运动变化的景物,步移景异,形成系列景观,如颐和园的排云殿∙静态景观:视觉空间相对静止,通常以定点观赏,一般要在人流比较几种,易停留的最佳观赏点来组织视点和景物之间的关系,如浙江的千岛湖。
∙实体:一些空间限制因,如山坡。
虚体:各实体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如山谷。
∙对比:把两种性质极端不同的形体组合成图画,显示出强烈冲击性而产生美感∙调和:把性质相同或类似的造型放在一起。
∙节奏:音响运动的轻重急缓形成节奏∙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和统一,产生运动中的秩序∙稳定:给人以安定舒适愉快的感觉,园林中常见体量上用下大上小。
颜色上浅下深,降低重心∙对称:保持景物均衡的一种形式(由中心设一种轴线,左右上下完全相同)对称的造型给人平静,舒适感觉(静止美),感觉庄重,严肃,有气魄,但显得呆板,不亲切∙均衡:轴线的左右两边造型不同,但份量感相同,感觉平均∙不对称均衡(拟对称均衡):造型也有安全感,由于造型可以任意变化,故造型生动活泼(动态美),广泛应用于自然式园林布置中∙比例: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长宽、高尺度是否合宜,(空间、形体、体量的关系)∙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包括:自然(习见)尺度、夸张尺度和亲切尺度∙空间:西方将空间表现为具有一定几何形象的关系,明确的景,东方则表现为不定的,模糊的或把有限空间象征为一种宏大的空间概念,对空间的理解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主配手法:就是要突出主景。
园林的概念: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一定的自然规律、工程技术和艺术规律,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建筑的布置,道路广场的布局,从而营造出一个供人们休憩、观赏、游览、居住的优美环境。
园林是由地形地貌、水体、建筑构筑物、道路、广场、植物、动物等构图要素组成,依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加工而成的有机整体。
有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古典园林);地形(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园路广场、园林小品(现代园林)土地:平地、坡地、山地、谷地、丘陵、峰、峦、坞、坪等各种地形。
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一池三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水体:河、湖、池、沼、涧、泉、瀑等静态、动态水体。
山水是构成园林骨架,也即园林的山水地貌基础。
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掩隔破对花木的选择标准,一讲姿态美二讲色彩美三讲味香亭:山上建亭临水建亭桥上置亭平地建亭各种园林体系1 东亚园林:以中国园林(如圆明园、颐和园)最为突出,其次为日本造园、朝鲜园林。
2 西亚园林:以波斯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印度莫卧尔园林、古罗马园林为代表。
3 欧洲园林:以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代表。
中国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
江南四大名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苏州狮子林、苏州沧浪亭。
意境表述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情况:1藉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山林之间。
2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再藉助于山、水、花木、建筑所构配成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述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3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境的特征做出文字的“点题”——景题、匾额、对联、刻石等。
“三山五园”:圆明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
浅谈园林水景设计及施工构造摘要:水景在园林中的运用与起到特殊的作用与效果,从景观营造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根据园林的整体格局以及水体本身在园林中的作用,充分地发挥水的园林特性,营造出亮丽、清爽和富有变化的水体景观。
关键词:园林水景设计与施工1 水景介绍及设计水景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自然型,二是人工型。
水景工程基本是有土建池体、管道阀门系统、动力水泵系统、灯光照明系统、水质处理系统等构成。
水景的基本功能是供人观赏,因此它必须是能够给人带来美感,使人赏心悦目的,水景工程是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的产品,在施工方面要尽量完美的体现出园林水景设计者的用意。
2 水景施工主要工艺流程2.1 测量放线(1)从总平面图上找出定位点,并绘出本工程定位放线图,将主要数据标在定位放线图上(主要包括定位点的坐标、标高、定位点间的距离等)。
(2)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将其各主要控制点测出并固定好,控制桩四周用c20混凝土浇筑(可在定位点四周打三根钢管,再用三根同样的钢管将其锁住加以保护)。
(3)按照场内每个池群的外型、宽度、平面位置,测量放出基准点,按照网格图放置1000×1000mm网格控制线,根据图纸尺寸描放池体外型,在弧度较大处可适当加密测点。
2.2 土方开挖(1)由测量员进行定位放线,打入定位桩并采取保护措施。
同时测量出自然地坪标高,做出方格网图,以确定挖土深度和土方开挖量。
(2)基坑开挖前用白灰撒出开挖线, 基坑的放坡系数为0.3。
(3)土方开挖采用反铲式挖掘机进行基坑大开挖,机械开挖时基坑底留置200㎜厚的土方,留待人工清槽。
(4)土方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基底标高,避免超挖扰动基底土。
(5)坑底平面布置:主要考虑雨季施工时基坑内排水。
为保持场地整洁,干燥的施工需要,必须做到有组织地排除井内积水和场地积水,拟在基坑底设置集水井,每座水井设置1台d/50潜水泵将雨水排入市政管道。
(6)土方开挖:土方的开挖准备用机械与人工相配合的方法进行,对基坑土实行二次分层开挖,先用机械挖土至基础底标高+100~200mm,后采用人工挖土,同时进行余土清理,并严格遵照设计夯实度要求进行整平夯实。
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自然要素: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园林景观的基础,包括山脉、丘陵、水体、平原等地形特征。
地势的高低起伏、平坦或倾斜的程度对园林景观的营造和布局有重要影响。
2.气候环境:气候是园林景观的重要自然要素。
如气温、湿度、降水量等对植物的生长和景观呈现产生直接的影响。
3.水体:水体是园林景观中重要的要素,包括湖泊、河流、溪流和喷泉等。
水体可以使园林增添生气和动感,提供水源和水分供给,同时还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
4.植物:植物是园林景观的核心要素之一,包括大树、花卉、灌木、草坪等。
植物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还能提供阴凉和氧气,吸收有害气体等。
不同的植物种类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人工要素:1.建筑和构筑物:建筑和构筑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要素,包括亭台楼阁、桥梁、休憩设施、人行道等。
建筑和构筑物可以提供人们休憩和观赏的场所,丰富景观层次,增加空间感和立体感。
2.园林道路:园林道路是人们游览园林的重要交通工具,包括步行道、车道、自行车道等。
园林道路的设置和布局需要考虑交通流量、通行安全、景点连通等因素。
3.景观艺术品:景观艺术品是园林景观中的装饰要素,包括雕塑、石头、花坛、喷泉等。
景观艺术品可以增添园林景观的艺术氛围,丰富景观层次,提升观赏价值。
4.灯光和音乐:灯光和音乐作为园林景观的表现手段,可以通过不同的灯光色彩和音乐旋律调动人们的情绪,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景效果。
5.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包括厕所、休息亭、餐饮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等,为游客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便利。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
自然要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水体和植物;人工要素主要包括建筑和构筑物、园林道路、景观艺术品、灯光和音乐以及配套设施。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和融合,共同营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5要点大多数人们喜欢亲水的环境,一条小溪、一个人工湖,甚至一个瀑布,一个喷泉……,都能让人感到欢快、兴奋,从而减轻园林周围其它建筑物的凝滞感,使园林景观更加具有立体感。
下面建科园林景观浅谈一下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的5大要点,希望对您了解园林水体景观设计有帮助。
1、要注意园林水体景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在布局上追求回归自然的基本原则,切忌形似的模仿,需要园林设计者将园林建筑美与自然水体美相互配合。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遵循追求自然的原则,返璞归真,呈现出不规则、不对称的建筑格局,在错落有致的景观布局当中,自然的山水是园林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水体景观则是观赏和营造气氛的点缀物,植物配合山水自由的进行布置,道路回环曲折使人置身其中充分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从而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的交融境界。
2、要注意安全问题水景设计时,要注意防止渗水、漏水、漏电,水池深度应该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第4.3.2条,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米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米,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米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米。
3、要注意园林水体景观的层次感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布局上,主体要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利用水这一动态元素与周围的静景相结合,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效果,使得园林的环境空间在构成上显得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令人目不暇接。
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使人触景生情,达到情景交融,让人们在有限的园林中领略无限的空间,身处园中,感受真实自然的山水,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从有限到无限,天人合一。
4、要注意园林水体景观的视听感受现代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延续着古典园林设计的理念,并在动静结合上融入了现代化的手法。
例如使用灯光喷泉的设计方式,通过对喷泉的造型设计和灯光处理来体现园林景观、周围环境以及人文三者之间的联系。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园林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它不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见证。
在园林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掌握园林基本术语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普通人对园林的理解和欣赏。
下面将介绍一些园林基本术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园林。
1. 庭院。
庭院是指房屋周围的空地,通常由院墙、地面铺装、植物和装饰物构成。
庭院可以根据功能和风格的不同分为前庭、中庭、后庭等不同部分,是园林的基本组成单元之一。
2. 花园。
花园是以花卉为主要景观元素的园林空间,它可以根据花卉的种植方式和风格的不同分为中式花园、日式花园、英式花园等多种类型。
3. 林荫道。
林荫道是一种以树木为主要景观元素的线性绿地,通常用于交通道路两侧或城市公园内,可以提供阴凉和美丽的景观。
4. 水景。
水景是指园林中的水体景观,包括池塘、喷泉、溪流等,水景在园林中起着烘托景观、调节气候、增加生态价值等重要作用。
5. 园林雕塑。
园林雕塑是园林中的装饰艺术品,它可以是人物、动物、植物等形象的雕塑,也可以是抽象的艺术作品,用以丰富园林的艺术氛围。
6. 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是指通过种植树木、草坪、花卉等植物,改善园林环境,提高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和舒适性。
7. 园林规划。
园林规划是指对园林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包括功能分区、景观布置、道路设置等内容,是园林设计的基础工作。
8. 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是指园林中的各种自然和人工景观,包括植物景观、水景观、建筑景观等,是园林的核心内容。
9. 园林保护。
园林保护是指对历史文化园林和自然生态园林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以保持园林的原始风貌和文化价值。
10. 园林管理。
园林管理是指对园林进行日常养护和管理工作,包括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以保持园林的良好状态。
以上就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园林的相关知识。
园林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希望大家能够对园林保护和建设多加关注,共同为美丽的园林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景观设计的素材或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
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
其余是设计的要素。
一、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场地和基础。
地形地貌总体上分为山地和平原。
进一步可以划分为盆地、丘陵,局部可以分为凹地、凸地等。
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考虑生态学的观点,营造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同时,可以较少土石方量的开挖,节约经济成本。
因此,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观元素的基础。
在具体的设计表现手法方面,可以采用GIS新技术,如VR仿真技术手段进行三维地形的表现,以便真实地模拟实际地形,表达景观设计后的场景效果,更好地和客户进行交流沟通。
二、植被设计植被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素材之一。
景观设计中的素材包括草坪、灌木和各种大、小乔木等。
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不仅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喜欢的各种空间,还可以改善住户的局部气候环境,使住户和朋友邻里在舒适愉悦的环境里完成交谈、驻足聊天、照看小孩等活动。
植被的功能包括视觉功能和非视觉功能。
费视觉功能指植被改善气候、保护物种的功能;植被的视觉功能指植被在审美上的功能,是否能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通过视觉功能可以实现空间分割,形成构筑物,景观装饰灯功能。
Gary O. Robinette 在其著作《植物、人和环境品质》中将植被的功能分为四大方面:建筑功能、工程功能、调节气候功能、美学功能。
建筑功能:界定空间、遮景、提供私密性空间和创造系列景观等,简言之,即空间造型功能。
工程功能:防止眩光、防止水土流失、噪音及交通视线诱导。
调节气候功能:遮荫、防风、调节温度和影响雨水的汇流等。
美学功能:强调主景、框景及美化其他设计元素,使其作为景观焦点或背景;另外,利用植被的色彩差别、质地等特点还可以形成小范围的特色,以提高住区的识别性,使住区更加人性化。
三、地面铺装地面铺装和植被设计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即:交通视线诱导(包括人流、车流)。
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点总结摘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体景观设计是重点的重点,对园林整体景观的效果影响非常大。
为了保障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性,需专门对园林水体景观进行设计。
本文将对园林水体景观设计的要点进行总结,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园林、水体景观设计、要点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也有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
水体景观设计不但是人们放松心情,享受绿色生活提供有效的载体。
而且对于绿化城市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园林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需结合工程的需要及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才能设计出更加完美的园林水体景观。
1、园林水体的景观特点1.1有动有静在设计中,如果能够将平静的水面,展现出来,那将能够给人以安逸、清澈的感觉和无限宁静的情怀。
如果有条件的,能够营造出飞流直下的瀑布更是能够创造出奔腾的动态,荡人心怀。
这种有动有静的景观特点,正是园林水景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
1.2有声有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入动态的水体景观,通过溪水的潺潺等这些模拟自然的声响,给人以美的听觉感受,构成了园林空间的一个主要特色。
在设计中,通过对水的自然色彩的设计,结合人工灯光,可以营造出当前所盛行的彩色喷泉效果。
1.3有扩大空间景观我们常常以“湖光山色”来形容自然山水美景。
在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通过水边的山体、桥石、建筑等都可在水中形成倒影,这样的倒影可以形成另一翻天地。
在园林设计中,很多中小型园林,为克服小面积的园地带来的视觉障碍,一般都会选择较大的水面集中在建筑周边布局,通过水面来起到扩大视域感的效果。
比如说,苏州的网师园中的水面,如果改成一片草坪,其效果将有很大差异。
2、园林水体景观的建筑与构筑物为了增加空间层次,实现在开敞的水面空间造景的目的,在园林中集中形式的水面设计,也需要根据园林规划的特点,采用分隔与联系的手法。
一般采用的形式主要有:岛、堤、桥、汀步、建筑和植物。
2.1岛岛是园林中景观中非常中央台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岛的设计可以对水面的空间进行各种划分,让水面形成各种有不同情趣的水域,而水面仍保持着连续的整体性。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要素分析摘要: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构建特征与哲学寓意,从建筑、叠石、理水、植物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阐述了其美学意境。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景要素;美学;意境1 引言中国古典园林构建,主要是在模拟自然山水基础上辅以建筑和植物,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体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各种造景要素的艺术化处理,充分体现出造园者文学艺术修养和哲学思想的至高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环境,园林中“景”的灵魂是山石、水体、植物、建筑等造景要素的有机结合。
2 多姿多彩的建筑园林建筑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具有错落有致、迂回曲折之特点,使得园林景中有景、园中有园,扩大和丰富了园林空间。
园林建筑主要包括廊、亭、堂、榭,阁等基木类型。
廊是有覆盖的通道,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可达到“引人入胜”、“步移景异”的效果;亭主要用来休息观景,兼做景点,由此可以欣赏到外界空间中的自然景物;堂可用于会客、宴请,也可以用作观戏或用作书房,往往成封闭院落布局;榭常在水面和花畔建造,藉以成景。
园林中的榭小巧玲珑,精致开敞,近可观鱼,远可眺望,是游览线中最佳景点;阁形体空透,是园林中最高的建筑,可供游人登高望景。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类型多样,园林建筑空间也非常丰富。
在布局上,由于受我国儒家、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园林建筑大多呈现出严格对称的结构美和迂回曲折、趣味盎然的自然美两种形式。
儒家讲中庸和谐,常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方法求得整体统一。
如避暑山庄荟萃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巧妙借用自然美以开拓环境美,给人以雄浑磅礴,自然天成,野趣横生的艺术感受。
道家主张返璞归真,任其自然,其建筑无论在情趣上或构图上都表现出曲折多变与自由灵活。
如苏州园林的雅致、婉约、内敛就深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
表现在造型上,园林建筑房顶多采用举折和房面起翘、出翘,如苏州拙政园的塔影楼造型如鸟翼舒展,飘逸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的曲线生动流丽。
园林景观水体设计的作用与形成园林景观水体设计的作用与形成在园林水景规划设计中,水景已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具有水的固有的特性,表现形式多样,易与周围景物形成各种关系。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园林景观水体设计的文章,欢迎阅读。
园林水体的用途:1. 园林水体景观。
如喷泉、瀑布、池塘等等,都以水体为题材,水成了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也引发无穷尽的诗情画意。
冰灯、冰雕也是水在非常温状况下的一种观赏形式。
2. 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音。
矿泉水具有医疗作用,负离子具有清洁作用,都不可忽视。
3. 提供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中最值得回味的是品茗饮茶,开门七件事,最后一件就是茶。
由茶而引发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水的评价:"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4. 提供生产用水。
生产用水范围很广泛,其中最主要是植物灌溉用水,其次是水产养殖用水,如养鱼、蚌等。
这两项内容同园林面貌和生产、经营是息息相关的。
5. 提供体育娱乐活动场所。
如游泳、划船、溜冰、船模等。
如现在休闲的热点,如冲浪、漂流、水上乐园等。
6. 提供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必须的环境。
如各种水生植物荷、莲、芦苇等的种植和天鹅、鸳鸯、锦鲤鱼等的饲养。
7. 交通运输。
较大型水面,可作为陆上运输的补充,如游艇、交通船等。
8. 汇集、排泄天然雨水。
此项功能,在认真设计的园林中,会节省不少地下管线的投资,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
相反,污水倒灌、淹苗,又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9. 防护、隔离。
如护城河、隔离河,以水面作为空间隔离,是最自然、最节约的办法。
引伸来说,水面创造了园林迂回曲折的线路。
隔岸相视,可望不可及也。
10. 防灾用水。
救火、抗旱都离不开水。
城市园林水体,可作为救火备用水,郊区园林水体、沟渠,是抗旱天然管网。
以上内容并不是面面俱到,每处园林水体,有其主要功能一二,其中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是园林景观的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之园林水景的设计在园林水景规划设计中,水景已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它具有水的固有的特性,表现形式多样,易与周围景物形成各种关系。
一、城市园林水景设计的类型园林水景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界水体模仿的偏自然风格的水景,如具有自然野趣的湖泊、湿地、溪涧、瀑布等,也有极尽人造之能事的人工水景,如散布在各个城市广场以及各类绿地中的五彩缤纷的喷泉、规则式水池等。
根据园林水体设计的动静关系,可以将园林中各类水景首先划分为静态水景与动态水景两大类。
其中,静态水景又可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混合式等类型。
规则式静态水景多为规则式的水池,有方形(北海静心斋)、长形(南京煦园);自然式静态水景则多为自然式的湖泊,如圆明园内的长溪,前、后湖等;混合式静态水景则既包括规则式又包括自然式。
动态水景,包括溪流、瀑布、溪涧、跌水、喷泉等。
二、水景在现实中的应用形式(一)点状空间的水景设计:点状空间一般可布置在居住区的楼间绿地,以水池为中心,形成一种向心的、内聚的空间特性。
水景形式可采用涌泉、小型喷泉或者结合小型的雕塑作水景。
整个水景的气氛不可过于喧闹,水面周围一般配以常绿的耐修剪的绿篱,修剪整齐以与人工水池相配,不采用落叶植物以免污染水面。
(二)线状空间的水景设计:线状空间的水景形式一般采用自然河体、人工溪涧。
利用水体的联系作用,各种不同要素都可以依水而建,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
由于线状空间的水面可起到系点的作用,从而使得各种不同的要素可以统一在水面的基底之上。
线状水面可根据不同空间采取多种分隔手段,小的水面可采用水陆相互萦回的方法,造成引人入胜和无穷无尽的幻觉。
相对集中的小块水面,则可以形成多个小局部的中心,使得空间丰富并富于变化。
在线状空间的水景设计中,可灵活运用汀步。
由于线状空间的水深有不同的变化,可根据水深的不同种植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浮水植物群落可以以莲、睡莲、菱角等一些水生植物为主。
挺水植物群落通常可由芦苇、香蒲、水葱、荸荠等水生植物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