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高考高三模拟联考-地理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8
2024届山东省高三三模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卷共15小题。
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地区位于华北板块中部,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石炭系-二叠系砂岩、粉砂岩和页岩,侏罗系各类喷出岩。
下图示意该地区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地表出露情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从奥陶纪到石炭纪,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下降沉积-抬升侵蚀-下降沉积 B. 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水平挤压.C. 下降沉积-水平挤压-抬升侵蚀D. 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抬升侵蚀2. 图中花岗岩()①切穿了背斜核部②切穿了向斜核部③晚于侏罗纪形成④晚于二叠纪形成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土壤容重是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
祁连山北侧某地区,海拔2500-3300m的植被随着坡向变化,由山地草原过渡到山地草甸,最后转变为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也随之不断增大。
下图示意该地区南、北、西及西南四个坡向的土壤容重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地区内植被类型存在坡向差异,其主导因素是( )A 土壤湿度 B. 大气降水 C. 土壤温度 D. 地形地势4. 推测代表该地区北坡土壤容重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广东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按照区位条件和空间关联,将近30年广东省形成发展的不同行政单元村镇聚落体系划分为四种类型,代表不同村镇聚落所处的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等。
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考前仿真测试地理试卷2024.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服务业与城市人口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演进,是推动服务业发展、深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
1995- 2015年,福建省的城市人口分布重心与服务业分布重心均位于福建省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
图1示意1995-2015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的聚集系数,图2示意1995- -2015 年福建省城市人口和服务业分布重心演化轨迹。
据此完成1—2题。
1.1995- -2015 年,福建省城市人口与服务业分布集中度的差异表现为A.两者的分布集中度发展趋势相反B.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变幅更大C.服务业的分布集中度高于城市人口D.城市人口的分布集中度增速较小2.下列最能解释福建省服务业与城市人口分布重心演化轨迹特征的是A.东北部的服务业区位条件最为优越B.服务业在大城市的分布集中度更高C.2000-2005 年西部迁人大量农民工D.1995-2000年两者的发展最为协调海洋工程装备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中使用的各类装备,种类多,规模大。
其中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是目前全球海洋油气开发的主流生产装置。
与固定式石油生产平台相比,FPSO的油气水生产处理能力与原油储存能力更强,可适用于浅海、深海与边际油田。
目前全球服役的一大半FPSO都是由中国制造。
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种类丰富的原因是()A.海域辽阔,海况复杂B.承接国际产业转移C.政策引导,人才注入D.国际市场需求量大4.与固定式石油生产平台相比,FPSO①机动性灵活性强②抗风浪能力强③适用海域范围小④受地质条件影响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大气降水进入森林系统后,林冠会对降水形成林冠截留(截留率=截留量/降水量)。
一、选择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春节,2023 年春节成了名副其实的“黄金周”,迎来了疫情后的“最强开门红”。
小明一家利用春节长假去希腊观光旅游,于2023 年1 月21 日5:00 从上海乘飞机出发,16 小时后到达希腊首都雅典(下图),游览了众多著名景点后于 1 月27 日返回上海。
据此完成1~2 题。
1.到达雅典时当地时间是A.1 月 21 日 15:00B.1 月 21 日 9:00C.1 月 22 日 3:00D.1 月 20 日 15:002.小明在希腊旅行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当地盛行偏北风B.昼长渐长,日出东北方向C.森林落叶现象明显D.温度适宜,昼夜温差不大大气降水进入森林系统后,林冠会对降水形成林冠截留(截留率=截留量/降水量)。
某科研小组收集了六盘山北端叠叠沟流线华北落叶松林2020-2022 年间80 场降水数据,并在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取样以测定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烘干土质量/烘干前体积)、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可综合反映土壤的生产力水平。
下图示意该流域华北落叶松林的林冠截留量与降水量的关系,表 1 示意2020-2022 年5-10 月的林冠截留量,表 2 示意不同造林密度下土壤各层物理性质。
据此完成3~4 题。
3.林冠截留与降水量的关系是A.截留量随降水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B.降水量越大,林冠截留量增幅越大C.5 月份降水量最小,截留率最小D.10 月份截留率小与叶面积变化无关4.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下的土壤A.腐殖质含量不影响土壤容重B.总孔隙度随造林密度增加而减小C.综合生产力水平在 1407 株/hm²时最高D.含水量在低造林密度时最小巴斯海峡是分隔塔斯马尼亚岛与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的海峡,最窄处宽约240 千米。
海峡中有很多岛屿,其海水流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
2024.1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2.D3.C4.A5.D6.B7.B8.C9.D10.C11.A12.C13.A14.A15.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5分)16.(12分)(1)乙地。
(2分)乙地地处山谷,夜晚时,谷地山风盛行,山风会导致谷地降温加剧(2分),且谷地地形闭塞,与外界热量的交换不通畅,冷空气常积聚在底部,容易加强辐射逆温(2分)。
(2)日出之后。
(2分)日出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和反射,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2分),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逆温逐渐消散(2分)。
评分细则:(1)乙地2分,若不回答地点或地点回答错误本题0分。
答出夜晚山风盛行/山风导致谷地降温加剧2分;答出与外界热量的交换不通畅,冷空气常积聚底部2分(2)日出之后2分若时间回答错误时0分。
答出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2分;答出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的大气2分17.(14分)(1)源于新疆、内蒙古西部和蒙古国等地的干暖空气,经过高原地形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2分),再加上下垫面多为高原、荒漠和草原,水汽较少,使得河套北部、西部地面常出现更加暖而干的空气(2分)。
而受夏季风影响,在河套及附近的南部、东部近地面多为明显的暖湿气流(2分),暖干和暖湿气团相遇时往往形成干线(2分)。
(2)干线两侧的空气存在显著的湿度差异,干空气比湿空气密度大(2分),因此干空气会向湿空气下方楔入,迫使湿空气沿界面爬升(2分)。
这个过程中,湿空气冷却并达到饱和,释放潜热,从而增强对流活动。
(2分)评分细则:(1)要点一:经过高原地形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要点二:下垫面多为高原、荒漠和草原,水汽较少,使得河套北部、西部地面常出现更加暖而干的空气;要点三:而受夏季风影响,在河套及附近的南部、东部近地面多为明显的暖湿气流;要点四:暖干和暖湿气团相遇时往往形成干线。
高考地理模拟试卷(山东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轨道交通是一种舒适、准时、高运输能力的运载方式。
多种轨道交通运输方式形成的交通网,能促进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下图示意某城市群轨道交通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城市群轨道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因素是()A.资源分布B.土地面积C.出行需求D.人口规模2.不同层级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的作用是()A.高速铁路实现城市间的客货运输B.城际铁路满足城市群的对外联系C.都市圈轻轨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区D.市郊铁路可以促进功能区发展3.轨道交通系统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有()①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①解决城市交通拥堵①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①提升次中心城市的服务等级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C 2.D 3.B【解析】1.城市群轨道交通主要以客运为主的公共交通网络,A不符题意;城市发展形态的人口规模方面决定了城市交通出行的总量,城市用地面积影响了居民出行时间和距离,即城市规模决定了城市的交通需求,从而影响到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但是两者并不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B、D不符题意;城市交通需求是居民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要程度,交通需求的大小,尤其是城市居民公共交通需求的大小,是决定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最直接和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C符合题意。
故选C。
2.高速铁路主要实现城市间的客运运输,A错误;城际铁路主要满足城市群的内部的联系,B错误;都市圈轻轨一是作为城市骨干交通模式,承担大量的公共交通客流;二是在城市经济活动密集的中心区域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三是作为快速轨道交通在城市特殊地区的延伸或加密,C错误;市郊铁路对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扩大有效投资等具有一举多得之效,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扩大公共交通服务供给、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齐鲁名校大联考2024届山东省高三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地理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汽车制造业依托全球市场形成了一大批巨型汽车企业。
这些企业重视创新且普遍采用纵向一体化创新模式(新产品从发明到设计到生产再到测试、包装乃至营销,整个流程都在企业内部进行),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行业龙头。
20世纪80年代后,巨型汽车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创新模式逐渐瓦解,越来越多地通过购买方式获得创新成果。
据此完成1~2题。
1.纵向一体化创新模式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巨型汽车企业A.产品结构复杂且零部件多B.生产结构单一且布局分散C.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D.上中下游产业环节较齐全2.推测导致巨型汽车企业纵向一体化创新模式瓦解的背景有①美国汽车制造业部分环节向国外转移①美国创新活动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发展①巨型汽车企业对行业市场的垄断程度增大①巨型汽车企业创新投资新产品的风险变小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流动人口在进入首次流入地后会发生再次流动。
某研究团队对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再次流动的空间选择进行调查,调查样本界积经过两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且首次流出地(户籍地)、首次流入地、再次流入地均为不同城市。
表1为首次和再次流动网络中出、入度排名前10的城市(出度和入度分别表示某城市输出人口和输入人口的强度;出、入度强度越大,排名越靠前)。
据此完成3~5题。
3.对首次人口流动与再次人口流动吸引力大小相似的直辖市有A.北京市和上海市B.北京市和天津市C.上海市和重庆市D.天津市和重庆市4.据表推测,与首次流动人口相比,再次流动人口A.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B.平均流动距离小C.东西向流动趋势明显D.流动空间范围大5.整体来看,再次入度排名靠前的城市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A.落户政策较宽松B.房价与收入之比较高C.第三产业占比大D.医疗卫生体系较完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40°N,75°E)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在2月某日连续两个课间测量了学校北墙上的一壁灯(包括支架)影子长度与高度变化。
山东省高三联考试题及答案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B. 昼夜交替C. 季节变化D. 时差现象答案:C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东南亚地区?A. 泰国B. 越南C. 菲律宾D. 印度答案:D3.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答案:A4.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A. 大连B. 青岛C. 武汉D. 厦门5.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答案:A6.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我国的陆上邻国?A. 俄罗斯B. 印度C. 日本D. 朝鲜答案:C7.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库木塔格沙漠D. 巴丹吉林沙漠答案:A8.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A. 北京B. 西安C. 洛阳D. 深圳答案:D9.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答案:A10.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我国的海上邻国?A. 日本B. 韩国C. 菲律宾D. 蒙古答案:D11. 我国最大的盆地是?A. 塔里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四川盆地D. 柴达木盆地答案:A12.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答案:A13. 我国最大的平原是?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珠江三角洲平原答案:A14. 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A. 深圳B. 珠海C. 海南D. 厦门答案:C15. 我国最大的瀑布是?A. 黄果树瀑布B. 壶口瀑布C. 庐山瀑布D. 德天瀑布答案:A二、综合题(共55分)16. 简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征。
(15分)17. 分析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分)18. 描述我国河流分布的总体特征,并讨论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4年3月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大源村是广州郊区的一个城中村,邻近服装批发市场。
2018年以来,大源村逐步把旧厂房改造为电商产业园,同时成立了大源电子商务协会,并构建了“政一校一企”三方合作平台。
图1为大源村由传统电商向新型电商转型示意图。
据此回答1〜3题。
2012年前后,部分电商从业者开始从市中心转移至大源村,逐渐形成以服装为主的电商产业链条。
个体电商从民房迁到电商产业园2020年,大源村电商直播基地建成,大源村电商产业逐步从传统电商向新型电商转型。
类型传统电商销售逻辑消费者寻找商品消费者祈物行为现有消费者T平台搜索一购买销售形式商品网页销督平台淘宝、天猫、京东、盒马、拼多多、苏宁、唯品会...类型新型电商销售逻辑商品寻找消费&消费者购核行为平台浏览一商品推送-*冲动消队-购买销售形式直播、短柳崎、图史分享销侈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微用.微布••…图11.促使大源村由传统电商向新型电商转型的主导因素是A. 政府协会组织的因势利导B.网络技术与新平台的发展C.交通物流仓储条件的便捷D.电商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2.大源村将旧厂房改造为电商产业园,首先影响到当地电商产业发展的A. 产业环境B.产业布局C.产业链条D.产业结构3.大源村电商产业园区吸引个体电商入驻的原因是A. 竞争压力小B.销售方式多C.供货渠道广D.产业规模大近地面臭氧(03)是大气中重要的二次污染物,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强太阳光照射下经光化学反应生成。
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地理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不含港澳台)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中国式现代化将长期同时面临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图1是1949—2023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图11.推断1949年以来,中国的人口数量迎来第二次增长高峰的最主要原因是()A.死亡率的下降B.出生率的上升C.国际人口迁入D.实施生育政策2.针对我国将长期同时面临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高生育支持水平B.保障有效劳动投入水平,提升人力资本水平C.出台鼓励国际移民政策,吸引国际人口迁入D.落实国家相关人口战略,释放老年人力资源软件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IT(信息技术)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的专业团队来承接业务的一种经济活动。
2006年深圳成为首批“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目前深圳已成为中国承接欧美等跨国企业软件服务外包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据此完成3-4题。
3.发达国家软件服务外包选择深圳的原因不包括()A.市场潜力大B.人才成本低C.技术水平高D.产业基础好4.软件服务外包对欧美等跨国公司的影响有()①促进企业的多元化发展②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③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④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维特雷(图2)是法国的一个小型古镇,人口仅2.8万,保留着大量中世纪建筑,被誉为“历史与艺术之城”。
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9月联考试题高三地理2024.9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位于芝加哥(41°39'N,87°34'W)的某建筑玻璃外墙向内切入一定角度(如图)。
这样的设计在确保冬季采光增温的同时,可减少夏季阳光入射,从而降低室内空调能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按照题目要求的采光标准安装玻璃外墙,玻璃外墙与建筑墙立面的夹角为()A.18°13'B.41°39'C.65°05'D.71°47'2.∠L的值为()A.23°26'B.41°39'C.46°52'D.83°18'3.若在下列地区引入这一节能建筑,则玻璃外墙的水平倾角变化正确的是()A.迪拜(25°13'N,55°18^'E)变小B.伦敦(51°30'N,0°)变小C.巴黎(48°51'N,2°20^'E)变大D.莫斯科(55°45'N,37°36^'E)变大【答案】1.A 2.C 3.B【解析】【1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建筑向内切入的玻璃外墙最大水平倾角就是该地的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与所求地点的地理纬度),H=90°-(41°39'-23°26′)=71°47′,玻璃外墙与建筑墙立面的夹角与建筑向内切入的玻璃外墙最大水平倾角互余,因此玻璃外墙与建筑墙立面的夹角为90-71°47′=18°13',A正确,排除BCD。
聊城市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地理(一)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借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的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
国家“十四五”规划将建设韧性城市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城市走向韧性城市再走向韧性城市群,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对城市安全韧性内涵的理解,有长三角城市群研究者将城市韧性准则层划分为生态、工程、经济和社会四大维度。
下面各图示意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指数和综合指数时空发展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2011~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A.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城市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B.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程、生态指数稳步提升C.区域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指数逐年上升D.社会管理、医疗水平提升,社会指数增长幅度最大2.从空间分布特征看,长三角城市()A.韧性等级都有升高B.高度韧性城市主要位于长三角北部C.中低度和低度韧性城市没有变化D.韧性水平整体呈现由一线城市核心向边缘递减趋势3.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保障民生底线B.增强经济实力,缩小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群一体化D.扩大各城市人口规模,增加抗灾救灾力量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横断山脉中段,主峰海拔为5430m,高出附近的河谷约3500m。
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人口有7.3万,其中80%为藏族。
保护区内气候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形成河谷干热和山地严寒的特点。
山东高三高中地理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为“某地2月25日遥感影像分析处理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拍摄时间为当地A.4时30分B.9时30分C.14时30分D.16时30分【2】图示区域自然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和主要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形D.非地带性规律——洋流2.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已知图中最高点位于乙村的正南方。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B.图中规划公路的高差可能为180米C.公路穿过了山脊地带D.最高点能够看到山下的乙村【2】沿图中M--N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3.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大陆是A.亚欧大陆B.澳大利亚大陆C.非洲大陆D.南美大陆【2】图中纬度10°~20°地区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B.终年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3】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B.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C.纬度40°~60°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D.降水量空间变化受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4.读“我国1982~200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82~2007年,我国A.城市人口正逐渐减少B.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变化趋势相反C.城市化水平增速缓慢D.总体看,城市面积增幅大于城市人口增幅【2】图示信息显示,1982~2007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5.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前、后遥感影像图”。
山东高三高中地理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河南三门峡市、陕西渭南市和山西的运城市、临汾市,共同构成了一个三角区域,这片拥有5.8万平方公里土地、承载1700万人口的区域,能源、矿产、农业和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被称作“金三角”。
由于受行政边界分割的影响,该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受到制约。
2014年3月,国务院批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对“金三角”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
图1示意黄河“金三角”区域。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金三角”四市区域合作的前提是A.空间上相互毗邻,自然条件相近B.资源结构相同,类型齐全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互补性强D.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优良【2】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是A.地处我国中东部结合处,位置优越B.临近大城市,经济基础好C.过境铁路多,黄河穿过,水陆交通发达D.资源丰富,能源充足【3】国务院批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的主要意义是①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新路径②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合作发展③推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④承接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四川盆地的中江县觉慧村是个以制作“中江挂面”出名的小山村。
该村为唐代北方移民聚集区,挂面制作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清代,相传至今。
“中江挂面”手工制作,天然晾晒,每年冬季是制作挂面的最佳时期,挂面细如发、口感与营养俱佳,该村及其周边居民多年来都喜食挂面。
历史上全盛时期,挂面作坊林立,产量很大,销往鄂、湘等省。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地处稻食文化区的觉慧村村民一直以挂面为主食的主要原因是A.挂面口感好B.挂面营养价值高C.移民文化传承D.挂面外形美观【2】与夏季相比,觉慧村冬季最适宜挂面制作,主要是因为冬季A.水质最好,水源充足B.光照、气温适宜,空气湿度小C.农村劳动力空闲时间多D.冬季风势力大,晾晒条件好【3】历史上全盛时期,觉慧村“中江挂面”销往鄂、湘依靠的运输方式主要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内河运输D.海洋运输3.黄河临河段地处河套平原,河床宽浅,河道横向变化幅度大。
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Ⅰ卷(共15道选择题,共45分)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
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魔鬼营地”是A.甲 B.乙 C.丙 D.丁2.5月27日位于28°N的温州昼长为13时44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A.7:20以前 B.7:20—7:39C.7:40—8:00 D.8:00以后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
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
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位于A.45°N,110°E B.21°34′N,110°EC.45°N,130°E D.21°34′N,130°E4.这一天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一个地区的风受局地风与背景风的共同影响。
某气象研究团队选取河北崇礼山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两个冬季的气象观测资料,探究了山谷风的日变化特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草坪是城市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公园、广场、道路等绿化中普遍使用。
草坪草 可分为冷季型和暖季型,我国黄河以北地区多适宜冷季型草坪草生长,长江以南地区多适宜 暖季型草坪草生长。
图1所示为草坪补种场景。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影响我国草坪草选种最大的气候要素是A. 气温B.降水C.湿度D.光照 2•山东地区冷季型和暖季型草坪均有种植,但草坪养护要求较髙,其原因可能是①冷季型草坪,夏季病害多发 ②冷季型草坪,冬季易受冻害 ③腹季型草坪,夏季灌溉量大④暧季型草坪,冬季低温休眠甚至死亡珠峰自然保护区观测资料显示,该地区冰湖数童不斷增加,目前已超过1000个。
黑破 是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吸光性物质,观测发现,冰湖数量增加与黒碳物质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 性。
图2示意珠峰自然保护区1951—2018年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变化。
損此完成4〜5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2020. 6 A. ①®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山东种植暧季型草坪的地区, 为降低养护费用并保证四季常绿,最合理的做法是 A. 春季补种冷季型草种 B. 夏季补种暧季型草种 C. 秋季补种冷季型草种 D. 冬季补种暧季型草种4・近年来,珠峰自然保护区内冰湖数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降水增加B.大气温度升高C.植被覆盖率增加D.地下水补给增多5.目前珠峰地区的黑碳等大气污染物输入不断增多,推测其主要来源地是A.南亚地区B.中亚地区C.西亚地区D.我国四北地区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大量流出,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老人.儿童等留守人员。
在这些地方,人口的大量流出反而推动了当地留守人群从乡村迁移到县城和乡镇驻地居住, 进而提高了当地的城镇化水平。
有学者将这种城镇化过程称之为“生活•城镇化”。
据此完成 6〜7題。
6•“生活城镇化”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当地城镇有较好的静脉产业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 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最终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 和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