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教学以及关于做研究与写论文(陆俭明老师报告PPT)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05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第二节语言学的诞生与发展第三节语言学的分科1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一、什么是语言1、语言是我们所说的话。
汉语、英语、日语、德语。
一般的大众的理解2、语言是人类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功能角度的定义3、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和传播信息的媒介。
信息论角度的定义24、语言是认知的工具。
认知科学角度的定义A 空间范畴的语言化操场校园:操场上校园里火车车厢:火车上车厢里书架书橱:书架上书橱里“上”为二维方位词,“里”为三维方位词。
上述词语反映的“语言几何”问题,只有从认知对语言的影响的角度才能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可见,语言范畴的形成受到认知范畴的影响。
3B 色彩范畴的语言化不同语言中对光谱的切分汉语: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red orange yellow green blue purple利比里亚的巴萨语(Bassa)暖色ziza(赤橙黄)冷色hui (绿蓝紫)4C 词义的形成与语言的范畴化盐蛋咸蛋腌蛋腌制材料腌制结果腌制过程这些都反映了词义的形成的理据性及所包含的认知内容.D 语法的形式与语言的范畴化亭子在湖中心湖中心有个亭子目的物—参照物参照物—目的物“亭子”是感知的直接对象,称为目的物(figure)“湖中心”是感知的参照坐标,称为参照物(ground)目的物—参照物参照物—目的物6汉语名词性偏正结构的表达顺序湖中心的亭子*亭子的湖中心卢沟桥的狮子*狮子的卢沟桥用偏正结构表达两个物体的空间关系,采用“参照物——目的物”的认知顺序是汉语的一种优势语序。
范畴——整体整体——部分这是汉语名词性偏正结构的表达原则,反映了汉语“由大到小”的表达习惯。
正像汉语地址的书写顺序一样。
7二什么是语言学1 定义语言学是研究语言规律的科学语言的历史与人类一样漫长,但人们研究语言才只有几千年的历史.A . 基督教<圣经>关于人类语言起源的传说:人类何以会有我们现在这么多的语言呢?<圣经>解释: 上帝谴责人类罪过和妄行的结果.亚当的子孙示拿(shinar)建通天塔耶和华变乱天下人的口音,多种语言出现8B 古埃及关于语言起源的故事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图斯的<史记>载有一段埃及的故事:公元前六世纪埃及一法老突发奇想,决定用实验的方法考查哪种语言是最古老的.无人烟之地羊乳Bekos佛里基亚语“面包”得出结论9语文学PhilologyA 定义:为了阐发古代经典的经义而对文字\词汇\语法所作的研究,是经学的附庸,没有把语言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 又叫“前语言学”.B 四个重要的传统古印度巴尼尼<梵语语法> 公元前四世纪首次提出“动词\静词\介词\小品词”术语古希腊底奥尼修<希腊语法>公元前四世纪古阿拉伯西巴希维<书>首次提出“词根”术语11中国传统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解释文字的形\音\义目的是为了读懂古代典籍没有把语言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12第二节语言学的诞生与发展一语言学的诞生十九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的诞生.用历史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研究印欧语的亲缘关系.使语言学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3二语言学的发展1 索绪尔与现代语言学索绪尔(F.De Saussure),瑞士著名语言学家,1857----1913。
《语言学概论教案》PPT课件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语言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语言的本质、功能和结构,探讨语言的起源、发展和变化,以及应用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语言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和学科体系。
2. 掌握语言的本质、功能和结构。
3. 理解语言的起源、发展和变化。
4. 学习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5. 应用语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1. 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语言学的定义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语言学的学科体系2. 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功能语言与思维的关系3. 语言的结构语音结构语法结构语义结构4.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变化5. 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的重要学说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阐述、分析等方式,传授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学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语言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论文:评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术写作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学知识、理论和应用能力。
六、语言学的基本理论(续)6. 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核心思想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代表人物7. 功能主义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定义和发展语言的功能分类功能主义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8. 转换语言学转换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转换语法的基本概念转换语言学的主要贡献9. 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背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认知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10.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和观点社会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11. 定性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12. 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据分析法13. 语料库研究方法语料库的定义和分类语料库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语料库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八、语言学的重要学说14. 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比较语言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15. 语用学语用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语用学的重要理论和观点语用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九、语言的起源和发展(续)16. 语言的起源语言起源的多元假设语言起源的生物进化论观点语言起源的社会文化观点17. 语言的发展语言发展的内在机制语言发展的历史演变语言发展的社会影响十、语言的变化18. 语言变化的类型和原因语言变化的类型语言变化的原因语言变化的实例19. 语言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语言变化的规律语言变化的前景和趋势语言变化的应对策略20. 语言变化的应对与应用语言教学与语言变化语言规划与语言变化语言技术的应用与语言变化十一、语言学与语言教学21. 语言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实践的关联性语言学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影响22. 语言教学中的语音教学语音教学的重要性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语音教学的实践应用23. 语言教学中的语法教学语法教学的重要性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语法教学的实践应用十二、语言学与语言技术24. 语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语言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语言技术的应用领域语言技术对语言学的影响25.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CALL的定义和发展CALL的优势和挑战CALL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十三、语言学与语言政策26. 语言政策的概念和重要性语言政策的定义和目的语言政策对社会的影响语言政策制定的原则和过程27. 语言规划与语言保护语言规划的策略和方法语言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语言多样性的保护与促进十四、语言学与跨文化交流28. 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语言学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跨文化交流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跨文化交流的实践应用29. 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和要素语言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贡献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方法十五、语言学的未来发展30. 语言学的发展趋势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创新语言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31. 语言学的研究前沿当前语言学研究的焦点和热点语言学的新理论和新观点语言学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32. 语言学的学习与职业发展语言学学习的意义和途径语言学相关职业领域语言学家的职业生涯规划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语言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和学科体系重点:理解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掌握语言学的学科体系。
《语言学概论教案》课件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1.1 语言的定义与特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用于人类交流和思维。
讨论语言的普遍特征,如创造性、结构性、渐变性和文化性。
1.2 语言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方法介绍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强调其跨学科性。
探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描写性方法和解释性方法。
第二章:语言的本质2.1 语言与思维讨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探讨语言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分析不同语言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如语序和语法结构对认知的影响。
2.2 语言与现实探讨语言如何构建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包括概念化和范畴化。
分析语言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和文化差异。
第三章:语言的结构3.1 语音与音系介绍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如音素、音位和音标。
探讨音系学的原理,如音节、韵律和声调。
3.2 词汇与词义讨论词汇学的核心概念,如词汇、词根和词缀。
分析词义的性质和变化,包括词义的关系和词义的演变。
第四章:语言的使用4.1 语言与语境介绍语境的概念,包括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
探讨语境如何影响语言的理解和产生。
4.2 语言与交流分析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包括信息的传递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探讨语言交流的障碍和策略。
第五章:语言的变体5.1 方言与地域方言讨论方言的定义和分类,分析地域方言的形成和变化。
5.2 社会方言与语言变异探讨社会方言的概念,包括阶级方言、性别方言和年龄方言。
分析语言变异的原因和影响。
第六章:语言的演变6.1 语言演变的过程介绍语言演变的概念和原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
探讨语言演变的主要类型,如语音变化、形态变化和句法变化。
6.2 历史语言学与语言演变介绍历史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分析具体的历史语言演变案例,如印欧语系的发展和汉语的历史演变。
第七章:语言的接触7.1 语言接触的概念与类型讨论语言接触的定义和意义,包括语言借贷和语言替换。
分析语言接触的类型,如双语现象、语言融合和语言转用。
7.2 语言接触的影响与后果探讨语言接触对语言结构的影响,如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