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放大器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193.64 KB
- 文档页数:5
音频功率放大器
音频功率放大器,又称音频功率增强器,是一种用于改善音频信号能量和声音音量的
设备。
它可以将输入的音频信号放大,从而可以提高放大器的音量,增强音质,从而改善
音频性能。
此外,音频功率放大器还可以用于增强低音频信号,使其达到扬声器的功率有
效范围,并有效抑制高频失真。
音频功率放大器可以用于连接各种类型的设备,例如CD播放器、笔记本电脑、MP3播放器等,以便从这些设备中收集音频信息,然后将其转换为一种可以放大的电子信号。
放
大器利用一种叫做交流电变换技术(ACTR)的电压增益设备来将音频信号放大,然后将放
大的信号发送到一个额外的设备上,例如扬声器,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信号。
音频功率放大器通常有几种不同类型的配置可供选择,包括整流放大器、操作放大器、衰减放大器和直流放大器等。
根据需要,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功能的放大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此外,利用正确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设备也可以获得更高的音量和更出色的音质。
音频放大器工作原理
音频放大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将输入的低音频信号放大到能够驱动扬声器产生清晰、高音质的音频信号。
它主要由输入阶段、放大器阶段和输出阶段组成。
在音频放大器的工作过程中,首先将低音频信号输入到放大器的输入阶段。
输入阶段通常由一个耦合电容和一个直流偏置网络组成。
耦合电容会将输入信号的直流分量隔离,并将交流信号传递到放大器的放大器阶段。
放大器阶段是音频放大器的核心部分,它会对传递过来的交流信号进行放大。
放大器通常采用晶体管、管子或现在较常用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等器件来实现。
晶体管作为一种电子组件,具有放大电流的能力。
放大器会将输入的交流信号放大到一定的电平。
放大器的输出阶段负责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给扬声器。
输出阶段通常由一个电流放大器来驱动扬声器。
电流放大器会在输出端提供足够的电流来推动声音产生。
输出阶段也可以使用功率放大器来提供更大的功率。
整个过程中,音频放大器通过放大器阶段将低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电平,然后通过输出阶段驱动扬声器产生声音。
音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接收低音频信号、放大信号、输出到扬声器。
通过这一过程,音频放大器可以将低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水平,使其能够产生高质量的音频效果。
音频放大器工作原理音频放大器是一种用于放大音频信号的电子设备。
它通常用于音响系统、电视、无线电以及其他音频设备中,以增强音频信号的电压和功率,使其能够驱动扬声器产生更高的音量和更清晰的声音。
然而,为了更好地了解音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其电路结构和基本原理。
一、音频放大器的电路结构音频放大器的电路结构通常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输入级、放大级和输出级。
输入级用于接收音频信号源,放大级用于放大信号,输出级用于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到扬声器。
1. 输入级:输入级通常由音频信号源、耦合电容和放大电路组成。
音频信号源可以是从音乐播放器、电视机或无线电等设备中提取的音频信号。
耦合电容用于将音频信号传输到放大电路,以隔离直流偏置电压。
2. 放大级:放大级是音频放大器的核心部分,它通过使用晶体管、真空管或集成电路来放大音频信号。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增加信号的电压和功率,从而使其能够推动扬声器产生声音。
放大级的设计通常涉及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和电压增益,以确保输出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输出级:输出级负责将放大后的信号传递给扬声器。
它通常由输出变压器和输出管组成。
输出变压器能够将低阻抗的放大器电路与高阻抗的扬声器电路相匹配,从而实现信号传输和功率匹配。
输出管为信号提供足够的电流,以满足扬声器的驱动要求。
二、音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音频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不同的放大级将音频信号从较低的电压和功率放大到适合驱动扬声器的水平。
具体而言,它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 输入阶段:音频信号从音频源引入放大器的输入级。
输入级的任务是将音频信号传递到放大级,并将其隔离直流偏置电压。
2. 放大阶段:放大级接收输入信号并将其放大。
放大级通常使用晶体管、真空管或集成电路来增加信号的电压和功率。
在放大过程中,放大器根据设计要求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并保持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输出阶段:放大后的信号通过输出级传递到扬声器。
输出级使用输出变压器将放大器电路的低阻抗匹配到高阻抗的扬声器电路上,以确保信号传输和功率传递的匹配性。
音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音频放大器是一种将音频信号放大的电子设备。
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增加音频信号的电压、电流或功率,使得可以驱动输出装置(如扬声器)产生更大的声音。
下面将详细说明音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音频放大器通常由前级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
前级放大器负责将输入的微弱音频信号放大到一定幅度并提升其电压,以便于后续的信号处理和放大。
功率放大器则负责通过进一步放大电流来驱动输出装置,将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
前级放大器通常采用放大器管(如晶体管、真空管等)来实现放大。
当输入音频信号经过前级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时,放大器管将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然后通过放大器管中的电流分配器增加电流的幅度。
经过放大之后,信号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电压值。
在功率放大器中,电压信号经过一个耦合器(如电容耦合器)传递给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
功率放大器通常采用功率管(如功率晶体管、功率放大管等)来放大信号。
功率管的特点是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从而能够输出较大的功率。
在功率放大器中,放大的信号经过功率管的放大作用,电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可以达到足够大的数值,来驱动输出装置产生较大的音响声音。
功率放大器通常还会添加一些反馈电路,以增加其稳定性和减少失真。
同时,功率放大器还会有一些保护机制,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等,以保护功率放大器和输出装置。
除了前级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音频放大器还包括一些辅助部件,如电源、滤波器、调节电路等。
电源为整个音频放大器提供电能,滤波器可以过滤掉输入信号中的杂音和干扰,调节电路则可以实现对输出音量的调节。
总之,音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输入信号经过前级放大器放大电压,然后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电流,最终驱动输出装置产生音响声音。
通过合理的信号处理和放大,音频放大器能够实现高质量、高保真的音频放大效果,为我们带来更好的音乐享受。
音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放大、零偏校准、反馈控制和保护等多个环节。
首先,信号放大是音频放大器的核心功能。
音频放大器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音频放大器是一种专业的音频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放大音频信号,以提高音频的音量和质量。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音频放大器的相关信息和使用方法,帮助用户正确使用该设备,确保获得最佳的音频效果和使用体验。
二、产品特性1. 高保真音频放大:音频放大器具有高保真的音频放大功能,可将音频信号放大至较高的音量水平,同时保持音质的清晰和细腻。
2. 多种音频输入方式:音频放大器支持多种音频输入方式,包括AUX、HDMI、光纤和蓝牙等,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输入方式。
3. 多通道输出:音频放大器支持多通道输出,可实现环绕立体声音效,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音频体验。
4. 调音功能:音频放大器配备了一系列调音功能,包括音量、低音、高音等调节,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和音频内容进行自定义设置。
三、安全注意事项1. 请在使用之前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2. 在使用过程中,请确保音频放大器离可燃物和湿润环境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发生火灾或触电等危险。
3. 请勿将液体或杂物溅入音频放大器内部,以免造成设备故障或电路短路。
4. 请勿拆解音频放大器或私自更改设备内部电路,任何未经授权的操作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或电击风险。
四、使用方法1. 连接音频源:根据音频放大器的输入方式,选择合适的音频线缆连接至音频放大器的输入接口,确保连接牢固。
2. 连接扬声器:将扬声器线缆分别插入音频放大器的扬声器输出接口,确保插入正确并连接稳定。
3. 开机调试:确认所有连接已经正确插入后,按下音频放大器的电源开关,待设备开机完成后,可以进行调试和设置。
4. 设置音量:根据个人需要,通过旋转音量旋钮或操作遥控器上的音量加减键,调节音频放大器的音量大小。
5. 调节音效:通过操作设备或遥控器上的低音、高音调节按键,按照个人喜好调节音频的低音、高音效果。
6. 选择音频源:根据需要,通过设备或遥控器上的源选择按键,选择想要播放音频的信源,如AUX、HDMI或蓝牙等。
音频功率放大器原理简介音频功率放大器
是一种能够将音频信号功率放大的电子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放大器电路中的晶体管或管子等电子元器件。
音频信号进入放大器,被放大器电路中的电子元器件放大后输出,达到音频的放大的目的。
功率放大器主要有两类:A类放大器和AB类放大器。
A类功率放大器的原理是将音频信号通过晶体管等电子元器件进行频率放大,激励出足够大的电流输出到负载电阻中,达到音频功率放大的目的。
A类功率放大器的优点是音质好、失真小,但功率效率较低。
AB类功率放大器是A类功率放大器加上一个偏置电压,使其能在某些运行情况下工作在B类放大器的状态。
AB类功率放大器的优点是功率效率高,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音质。
总而言之,音频功率放大器是将低功率音频信号转换为高功率输出的设备,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元器件进行功率放大。
不同种类的功率放大器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
前言:一部精美的手机,配上悦耳的铃声,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
手机声音音质的好坏对手机设计成功与否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功率放大器对音色的还原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就音频放大器(Audio power amplifier)在手机中的应用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音频放大器分类传统的数字语音回放系统包含两个主要过程:1、数字语音数据到模拟语音信号的变换(利用高精度数模转换器DAC)实现;2利用模拟功率放大器进行模拟信号放大,如A类、B类和AB类放大器。
从1980年代早期,许多研究者致力于开发不同类型的数字放大器,这种放大器直接从数字语音数据实现功率放大而不需要进行模拟转换,这样的放大器通常称作数字功率放大器或者D类放大器。
1、A类放大器A类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放大器的工作点Q设定在负载线的中点附近,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均导通。
放大器可单管工作,也可以推挽工作。
由于放大器工作在特性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所以瞬态失真和交替失真较小。
电路简单,调试方便。
但效率较低,晶体管功耗大,功率的理论最大值仅有25%,且有较大的非线性失真。
由于效率比较低现在设计基本上不在再使用。
2、B类放大器B类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放大器的静态点在(VCC,0)处,当没有信号输入时,输出端几乎不消耗功率。
在Vi的正半周期内,Q1导通Q2截止,输出端正半周正弦波;同理,当Vi为负半波正弦波(如图虚线部分所示),所以必须用两管推挽工作。
其特点是效率较高(78%),但是因放大器有一段工作在非线性区域内,故其缺点是"交越失真"较大。
即当信号在-0.6V~ 0.6V之间时,Q1 Q2都无法导通而引起的。
所以这类放大器也逐渐被设计师摒弃。
3、AB类放大器AB类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晶体管的导通时间稍大于半周期,必须用两管推挽工作。
可以避免交越失真。
交替失真较大,可以抵消偶次谐波失真。
有效率较高,晶体管功耗较小的特点。
音频放大器原理
音频放大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它可以放大音频信号的幅度,以增加音频信号在扬声器或耳机中的声音强度。
音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如下:
1.输入信号:音频放大器通常接收来自音频源(如音乐播放器、电视等)的低电平音频信号作为输入。
这些信号通常被表示为模拟电压波形。
2.预处理:输入信号首先进入预处理电路,以进行滤波、均衡
和调整增益等处理。
这些预处理步骤旨在消除干扰和优化信号质量。
3.功率放大:预处理后的信号进入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负责
将输入信号的幅度放大到能够驱动扬声器的适当电平。
功率放大器通常使用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或真空管等电子元件来实现放大功能。
4.输出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被传输到扬声器或
耳机中,使其能够产生更高的声音强度。
扬声器将电信号转化为音频声音,并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音频放大器根据其设计和应用目的可能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家用音响放大器通常具有多个音频输入通道和频谱分析等高级功能,而车载音频放大器可能更加紧凑和耐用。
这些放大器可能采用不同的电路设计和材料选择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总的来说,音频放大器通过提供足够的功率来放大低电平音频信号,从而增加音频系统的音量和清晰度。
它在音乐、电影、语音信号处理等领域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声音放大器工作原理声音放大器,又称音频放大器,是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放大音频信号的强度,以增加声音的音量和清晰度。
声音放大器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广泛使用,例如音响系统、电视机、无线电和手机等。
本文将介绍声音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组成部分和信号放大过程。
一、声音放大器的组成部分声音放大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音频输入:音频输入是声音放大器的接受声音信号的接口。
它可以是来自不同来源的信号,例如麦克风、CD播放器或音频接口。
2.预放大器:预放大器的作用是增加输入音频信号的电压幅度。
它通常由放大元件(例如晶体管或真空管)和电路配置组成,将输入信号转化为较高的电压。
3.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是声音放大器的核心部分。
它接收预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并将其进一步放大到足够的功率,以驱动扬声器或其他输出设备。
通常使用功率晶体管或功率放大集成电路来实现。
4.输出设备:输出设备通常是扬声器或耳机。
它们接收来自功率放大器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听觉的声音。
二、声音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声音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 音频输入:来自不同来源的音频信号被连接到声音放大器的音频输入端口。
这些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例如声音波形,也可以是数字信号,例如来自CD或MP3播放器的数字音频数据。
2. 信号放大:音频信号经过预放大器进行放大,增加其电压幅度。
预放大器通过使用放大元件和适当的电路来实现这一过程。
3. 功率放大:放大后的信号进一步传送到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使用更大功率的放大元件来增加信号的功率,并保持信号的形状和质量。
4. 输出设备:放大后的信号由功率放大器传递到扬声器或耳机。
这些输出设备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三、声音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解析声音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可以进一步解析为以下几个关键要点:1. 放大元件:声音放大器使用一种或多种放大元件来放大音频信号。
放大元件可以是晶体管、真空管或其他放大器件。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案与制作
一、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简介
二、原理
音频放大器采用一种称为“负反馈”的技术。
这种技术是指从输出端反馈输入端的一小部分,以抑制非线性的音频信号,从而改善信号失真。
负反馈将小部分信号重新发送回输入端,并将其与未受到反馈的输入信号混合,从而减少了输入信号的失真。
三、设计方案
1.首先,定义音频放大的输入和输出信号。
输入信号是音频源(如mp3播放器,CD播放器等)的音频输出,而输出信号是驱动扬声器的音频信号。
2.设计一款可以支持不同音频输入信号的放大器,要求输入信号的音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
3.设计出一个具有负反馈技术的复杂电路,实现放大器的音频信号放大功能,可以有效抑制信号失真。
4.确定所需要的元件,制定相关元件购买清单,并安排相关元件的采购工作。
5.安排面板绘制,将电路图放置在面板上,使组装更加方便。
6.组装完成,为放大器两端的输入输出连接接口,进行绝缘处理。
音频放大器的应用原理1. 引言音频放大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输入信号放大到适当的水平以供扬声器或耳机等音频输出设备使用。
本文将介绍音频放大器的应用原理,包括放大器的种类、工作原理及其在音频系统中的应用。
2. 音频放大器的种类音频放大器根据其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种类:•低功率放大器:适用于移动设备和便携式音频设备,如手机、MP3播放器等。
这种放大器通常使用低功耗的集成电路实现。
•低频放大器:用于放大低频信号,例如音乐中的低音频信号。
低频放大器通常采用电子管或晶体管作为放大元件。
•中频放大器:用于放大中频信号,例如广播接收机中的信号。
中频放大器通常采用晶体管或集成电路进行放大。
•高功率放大器:适用于音响系统和专业音频设备,例如音响放大器和专业音频放大器。
这些放大器通常采用多个高功率晶体管或电子管进行放大。
3. 音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音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信号处理。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1.输入信号传输:输入信号首先进入放大器的输入端口。
这些输入信号可以是来自麦克风、音乐播放器或其他音频源的电压信号。
2.放大元件工作:输入信号通过放大器电路中的放大元件进行放大。
放大元件可以是电子管、晶体管或集成电路。
放大元件通过调整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水平。
3.输出信号放大:放大的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后,输出到扬声器或耳机等音频输出设备。
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大小取决于放大器的设计和放大元件的工作参数。
4. 音频放大器在音频系统中的应用音频放大器在音频系统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以下列出了音频放大器在不同应用中的一些常见用途:•便携式音频设备:音频放大器用于放大低功率音频信号,以提供更好的声音质量和音量输出。
•家庭音响系统:音频放大器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的水平,以驱动扬声器产生高品质的声音效果。
•专业音频设备:高功率音频放大器用于驱动大型音响设备,例如舞台音响系统、剧院音响系统等。
音频放大器音频放大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将音频信号放大的设备。
它主要用于音频系统中的功放环节,起到放大音频信号、提升音频功率的作用。
音频放大器广泛应用于音响设备、舞台设备和录音设备等领域,为人们带来更好的音质和音效体验。
音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是将输入的音频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处理后输出。
放大电路采用信号放大器芯片或管路,根据输入信号的大小和特性来提供适当的放大倍数。
通常,音频放大器包括电源、输入电路、放大电路和输出电路四个部分。
电源是音频放大器的基础,提供所需的电能。
一般来说,音频放大器采用直流供电方式,通过稳压电源或电池供电,以确保放大器的稳定运行。
输入电路是将外部音频信号输入到放大器的部分。
它通常包括输入插孔、输入选择开关和输入电平控制电路等,用于选择输入信号源和控制输入信号的大小。
放大电路是实现信号放大的核心部分。
它可以采用传统的放大器电路、晶体管放大器、集成电路放大器等不同的结构和技术。
放大电路的设计要考虑放大倍数、频率响应、失真率等指标,以确保输出的音频信号质量。
输出电路是将放大后的音频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的部分。
它通常包括输出插孔、输出电平调节电路和保护电路等,用于调节输出信号的大小和保护放大器免受过载、短路等损害。
音频放大器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频率响应、失真率、信噪比、输出功率等。
频率响应是指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的放大程度,通常以赫兹为单位。
失真率是指放大器对音频信号的扭曲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信噪比是指放大器输出信号与背景噪声之间的比值,通常以分贝为单位。
输出功率是指放大器输出的音频功率,通常以瓦特为单位。
在选择音频放大器时,需要考虑不同的需求和使用场景。
一般来说,家庭音响系统需要较高的音质和声场效果,而舞台设备需要较高的输出功率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音频放大器的价格、品牌、售后服务等因素。
总之,音频放大器是音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放大音频信号,提升音质和音效体验。
选择合适的音频放大器可以满足不同需求,带来更好的音乐享受。
音频放大器简介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R 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输出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效率才会高。
音频放大器最早是由电子管放大器发展而来,为了满足需求,不断地加以改进。
效率越来越高,主要应用在TV、音响、笔记本电脑、PDA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音频功放的分类
A类放大器(也叫甲类放大器)
特点:
工作点Q设定在负载线的中心点附近,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均可导通。
如图1
可单管工作,也可以推挽工作。
失真度小,信号越小传真度越高。
工作效率较低。
图 1
B类放大器(也称乙类放大器)
特点:
静态点在(VCC,0)处,即在截止区,没有信号输入时,输出端几乎不消耗功率,在Vi 的正半周期内,Q1导通且Q2截止,所以,形成图2的输出端正半周正弦波;同理,当Vi为负半周时,Q1截止而Q2导通,结果形成输出端负半周正弦波,如图2虚线部分所示。
B类放大器在两管推挽工作时,效率最高,可达到78%。
因为放大器有一段时间工作在非线性区域内,会产生较大的交越失真。
图 2
图 3 B类双端推挽放大器
AB类放大器(甲乙类放大器)
晶体管导通时间稍大于半周期,使用两管推挽工作,可以避免交越失真。
交替失真较大,可以抵消偶次谐波失真。
效率较高,晶体管功耗较小。
AB类放大器是为解决B类放大器在信号大小在-0.6V<Vi<0.6V之间时,Q1、Q2皆无法导通所引起的,因此,如果我们在Q1及Q2的VBE之间加上两个0.6V的电池,使输入信号在±0.6V之间大小时,Q1、Q2也可以导通(彷佛一个A类放大器有加上VBB偏压一般),以降低失真,
图 4 AB类放大器
D类放大器(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
将输入音频信号或PCM数字信息变换成PWM(脉冲宽带调制)或PDW(脉冲密度调制)的脉冲信号,然后用脉冲信号去控制大功率开关器件通/断音频功率放大器,也称开关放大器。
D类放大器有输入信号处理电路、开光信号形成电路、大功率开关电路(半桥或者全桥)、和低通滤波器(LC)等组成。
特点:
效率高。
发热少、功耗低
体积小
失真低、频率响应曲线好。
但存在EMI电磁干扰,可能会对手机RF部分或者天线部分产生干扰,降低手机灵敏度D放大器基本架构如图5所示,输入讯号经由脉波宽度调变器(Pulse Width Modulation)将音频信号调制成数字信号后,由功率晶体管(Q1,Q2)放大输出,再经由低通滤波器(Lf,Cf)取出原输入端的音频讯号送至喇叭输出。
图 5 D放大器基本架构
由于功率晶体管输入为一数字信号,Q1,Q2工作处于饱和与截止两个状态,因此Q1,Q2本身所消耗功率将非常小,提高整个放大器的效率,而使散热装置大幅减小进而在组件的设
计上可以大大缩小其体积。
各放大器的有点比较
D类放大器的EMI
EMI包括传导干扰CE和辐射干扰RE以及谐波。
来源:覆盖频段1MHz~1GHz 、250KHz-1.5MHz 高频开关信号、纳秒级边沿切换、过冲振荡。
EMS包括静电抗干扰ESD,射频抗扰度EF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抗扰度、电压暂降抗扰度。
EMI抑制措施:
1.扩展频谱调制技术,在更大的带宽内扩展开关PWM信号的频谱能量。
而不改变原始音频内容。
2.改变PWM开关信号的边沿速率。
信号以载波频率为中心,任何一个边缘都不是按周期重复,不仅维持了固定载波频率,边沿也不是以固定比率跳变,载波频率上的能量辐射得到极大的降低。
3.使用LC滤波器或者磁珠滤波器以过滤高频谐波。
中高功率由于EMI太强用LC滤波器,而小功率用磁珠处理即可。
4.PCB layout及器件摆放位置。
D类到扬声器线路不能太长,否则就是一天线。
音响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
额定功率
音响放大器输出失真度小于某一数值时的最大功率成为额定功率。
P o=V o2/R L,R L为额定负载阻抗;V o为负载两端最大不失真电压。
V CC通常根据V O来选定V CC≥2√2V O.
测量P O的条件: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音响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的频率f i=1KHz,电压V i=5mA,音调控制器的两个电位器RP1、RP2置于中间位置,音量控制电位器置于最大,用双踪示波器观测V i、V o的波形,失真度测量仪检测V o的波形失真。
注意:在最大输出电压测量完成后应迅速减小V i,否则会因测量时间太久而损坏功率放大器。
测量P o的步骤:
功率放大器的P o端接负载电阻R L(代替扬声器),逐渐增大输入电压V i,直到V o的波形刚好出现削波失真(或小于3%),此时对应的输出电压为最大输出电压,即可以根据上式算出额定功率。
音调控制特性
输入信号V i(=100mV)从音调控制级输入端的耦合电容加入,输出信号V O从输入端的耦合电容引起。
先测1KHz处的电压增益A VO=0dB,再分别测试低频特性和高频特性。
同样,测高频特性是将RP2的滑臂分别置于最左端和最右端,频率从1kHz至50kHz变化,分别测量对应的电压增益。
最后绘制出音调控制特性曲线,并标注与f L1、f X、f L2、f0(1kHz)、f H1、f H2等频率对应的电压增益。
频率响应
放大器的电压增益相当于中音频率f0(1kHz)的电压增益下降3dB时对应低音频截止频率f L和高音频截止频率f H,称f L~f H为放大器的响应频率。
测量条件:调节RP3使输出电压为最大输出电压的50%。
测量步骤:音响放大器的输入端接V i(约5mV),RP1、RP2置于最左端,使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f i从20Hz至50kHz变化(保持V i不变),测量负载电阻R L上对应的输出电压V O,用半对数坐标绘出频率响应曲线,并在曲线上标注f L和f H值。
输入灵敏度
使音响放大器输出额定功率时所需输入电压(有效值),称为输入灵敏度V S。
测量条件与额定功率测量相同。
测量方法:使V i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直到V o达到额定功率时所对应的电压值,此时对应的V i即为输入灵敏度。
噪声电压
音响放大器的输入为零时,输入负载R L上的电压称为噪声电压V N
测量条件同上
测量方法:输入端对地短路,音量电位器为最大值,用示波器观测输出负载R L两端的电压波形,用交流毫伏表测量其有效值。
整机效率
µ=P o/P C*100%
P o为输出额定功率;P C为输出额定功率时所消耗的电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