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越来越普及,在发展的同时,当前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经济管理专业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经济管理专业;问题;对策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高的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的能力,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应用科学,因此对于这一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在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要尤其注意这一点,能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得到更多的锻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现阶段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1.1.实践教学不突出,重理论,轻实践在目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中,教师经常是通过传授学生完整的经济管理理论体系,总体上来讲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学生的实践则是比较忽略,学校培养的目标也是研究型人才,而不是经济管理实用型人才,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框架,可能在理论知识上比较丰富,但是缺少将知识与现实环境相结合而适用于具体工作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社会所需要的,也正是一个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能力,而缺乏这种能力,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同感就会降低,不能有效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会让学生产生出专业无用的感觉。
1.2.缺乏“双师型”教师,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不够很多老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专业实践经验不足,这类老师能传授学生经济管理理论框架,但是在学生的实践中则不能给予更多的指导,导致实践教学的质量不高,学生难以通过老师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1.3.学生实习合作型企业少,实习所学不够学生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但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实习不同于一般工科学生,一般工科学生进公司可以观摩公司技术流程,也能跟随公司项目,学习项目经验,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实习岗位可能接触公司机密,很多公司为避免机密泄露,对于这类专业的学生实习就容易流于形式,学生在实习中只能“打打零工”,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很不利的。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以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安排为例,分析了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于教师、企业、学生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实践教学经管类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第10条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
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指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关键。
我国本科教学质量在世界上是先进的,但是也有严重不足,最为突出的就是实践能力较差。
”国外大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无论是工程实习、项目设计还是科研训练、实验等,都与社会实际情况紧密联系,源于社会,用于社会,如英国工读交替的“三明治”模式、德国校企合作的“双元制”等工程实践教育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国外大学增加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给学生充分的实践训练时间,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独立或合作的设计过程中训练能力,如慕尼黑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所占课时比例约为 2∶1,其中仅设计一项就包括大约 75 学时的专题研讨、150学时的项目设计和3个月的毕业设计。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贯彻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环节注重自主性、研究性学习。
我国本科教育要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以我校商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为例,对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当前,随着经济管理类大学生依托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日趋受到重视。
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得到充分挖掘,缺乏实践活动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建立一个更合理、更有效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概述】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指在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学习过程中,采用有效的实践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从课堂教学开始,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融合,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加强项目类课程。
其次,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实习课程为桥梁,以实习活动为载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尝试、实践和总结,让学生有机会锻炼和提升实践能力。
此外,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创新实践,建立实践教育平台,支持学生组织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
【理论依据】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基于实践教育理论提出的一种培养模式。
实践教育理论认为,实践是学习最有效的形式,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坚持以实践为本,又要坚持将实践与理论融合,并将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才可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学习效果。
【实施方案】基于以上理论提出一下实施方案:一、建立实践教育平台,支持学生自主参与实践。
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及社会资源,将企业分门别类地开展联合实践、签约实践及比赛实践。
二、重视实习课程,加大实践活动的力度。
将实践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提高。
三、注重创新实践,建立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支持学生团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结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特有的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成为实践型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建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从课堂教学、实习活动和创新实践三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支持,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经济管理学院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经管学院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探索了“课程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培养+校外专业调研”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课程特点,研究并尝试了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自主合作学习、场景模拟以及计算机模拟实验等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与用友软件公司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实施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拓展了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的人才培养途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外专业调研实践活动;培养了师资队伍,增强了教师从事教学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能力;带动了学生社团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一、创新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
课题组成员积极探索课堂实践教学方法,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研究并尝试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自主合作学习、场景模拟以及计算机模拟实验等教学方法。
如在《ERP手工沙盘模拟实训》和《ERP创业实训》课程学习期间,组织学生先了解企业的整体概况,在仿真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整体经营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把握和理解,并对给定的企业进行实际运营管理,较系统地对企业经营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高质高效地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在《财务软件应用》课程教学中,将理论讲解与计算机模拟操作相结合,该课程直接上机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主要的财务软件操作方法,熟悉会计核算流程和方法,增强实际操作技能。
对于一些比较容易理解、难度不大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先自学,分组合作学习,各组选出代表上台讲解,由教师进行补充、点评。
这种方法既使学生学习了课程内容,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归纳、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沟通与合作能力;教学效果直观生动,深受学生欢迎。
二、拓展了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的人才培养途径
我院现与用友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和杭州阿里巴巴集团等达成了开
展顶岗实习、项目研究、人才培训、技术服务、信息交流等多项合作内容,并正式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协议;积极地开展了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拓展了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的人才培养途径。
三、有效推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在积极地开展实践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将学生社团活动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
在经管学院专业教师的大力协作下,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尤其是经管学院多次参加用友杯ERP沙盘
模拟经营大赛,并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大奖;每年举办“华德杯”ERP校际邀请赛,比赛规模大,参赛队伍覆盖全省,通过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各专业积极组织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经管学院学生曾多次在哈尔滨轴承集团、用友股份等公司进行开展实地调研和实习活动,增强了学生了解社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
通过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经管学院专业学生重视实践的理念已经逐步形成,学生积极利用各种实践活动锻练自己,增长才干,应用经济和管理学理论观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增强。
多名学生在黑龙江省大学生在哈尔滨市创业大赛活动中获奖。
在全校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学生踊跃参加,表现突出,有多名学生分别多项知识竞赛等活动中获奖。
学生毕业论文实际应用类选题占比较高,有关经济管理应用研究的论文133篇,占总数的71.7%,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明显增强,这些旨在提高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活动反过来又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各专业教师尝试开展了各种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这些成果的取得对于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增强经管类专业所培养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尤其是对于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以及实训方案的规划设计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