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二单元检测题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惊讶.()馨.香()奇崛.()婆娑.()寂寥.()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就那缥缈的几声,但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

缥缈:

⑵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个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才高八斗:

⑶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

形影不离:

⑷他们就在黑不溜秋的柜子里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

黑不溜秋:

3.填空:

⑴《纸船——寄母亲》作者,现代著名文学家、儿童文学家。泰戈尔是诗人、作家,1913年获文学奖。

⑵谁言千里自今夕,。(薛涛《送友人》)

⑶,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下面句中括号内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他根据前人和自己观测的结果,认为()以地动学说来说明天体现象,一切困难()可迎刃而解,()托勒密的天动学说则有不可克服的困难。

A、即使也因此B、即使因此而

C、如果因此那么D、如果都而

5.某同学在与同桌互评作文时,做了如下评改,选出评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文:花园里的石凳上、田埂上,坐着几个捧着书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评改:“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学子”属于书面语。应删去“莘莘”,改“学子”为“学生”。)

B.原文:木工房里传来阵阵敲击声,那是木匠张师傅在修理课桌,他是一个心灵手巧、匠心独运的人。(评改:“匠心”指精巧的构思,“匠心独运”形容巧妙而独具一格的艺术构思,应删去。) C.原文:看到有几个小孩嬉笑着摘下花来,随手扔在地下,我怒不可遏地冲上去,奋不顾身地呵斥了他们。(评改:“怒不可遏”、“奋不顾身”词义太重,应修改或删去。)

D.原文:那几个小淘气手拉着手,蹒跚地走了。(评改:“蹒跚”形容走路缓慢摇摆,应改为“迤逦而行”,更能表现他们认错后的愧疚心情。)

第二部分:

(一)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是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前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同。

小时候,无论什么花,我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也得仔细地从绿叶里找细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6.选文的第一段中,哪一句话点明文章的题旨?

7.选文中,作者写了绣球、茶花、凌霄、叮咚等花木,起什么作用?

8.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有哪些?请至少归纳两点。

9.通过作者的描写,你能看出桂花有哪些品质?

(二)

关注父母

(1)我不是孝顺女,总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①,从不知感恩,还时常惹他们生气,顶嘴耍赖也不以为过。但有几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并觉得无论怎样的真情实意,只有表现出来才是最真实的。

(2)去年爸爸70岁生日,我送了一块语言报时表和两瓶酒给他。爱酒的他②要把那两瓶普通的花雕酒留下等远方朋友来时共享,手表则立马戴在手上。尽管自动报时声把他折腾得一宿没睡好,但平时遇到熟人他仍会乐颠颠地按一下,告诉人家是女儿送的礼物。一天,我见他不停地按表,就嗔道:“这样很费电池。”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咕哝:“我觉得就像你在告诉我几点钟……”我猛地感悟:这不仅仅是千金难买的慈父童心啊!

(3)去年,我心血来潮,忽然拉上母亲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歪打正着,那天是母亲的生日。看着看着,她打起瞌睡来。我捅捅她,问她好不好看。她没睁眼就答:“好看,好看,这么热闹的场面还是第一次看到呢!”尽管不识字的她把故事理解得南辕北辙,但这并不妨碍她事后与老姐妹反复津津乐道。其实,母亲无所谓电影内容本身,而在意女儿对她的关注。

(4)过年了,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父亲惊奇地问:“你发财了吗?”一句话问得我双眼③:我为父亲的知足而感动,为自己多年来对双亲的忽略而羞愧。曾几何时,做儿女的我们,习惯了对别人慷慨大方,而不善体恤父母,我们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而不愿为父母洗一只碗……下班回家,放松肢体,等待父母送饭莱上桌;在外受气回来,举止粗鲁,余波殃及双亲,使得父母赔上不少小心……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了等待父母的爱和关怀,而不知回报,哪怕是父母给予的千分之一。也许,父母之于我们,抚养的辛劳,成长的牵挂,是我们难以偿还的,但不要轻视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尊敬的举动,一点④和关注。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它会照亮父母的晚年。

(5)马上动手,给我们的父母一份关注,一份体谅,一份惊喜。

1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嗔()道歪打正着()妨碍()慷慨()

11.根据上下文语境,将下面词语填人文中①~④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A、缘分决意潮涌体察

B.本分决意潮湿体察

C.本分执意潮涌体贴

D.本分执意潮湿体贴

12.第二段中,“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咕哝”,不仅反映了慈父童心,而且因为女儿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的这件事,使父亲感受到了女儿的爱心,心中充满了感。

13.第三段中,“母亲无所谓电影内容本身,而在意女儿对她的关注”一句,“我”要表述的是什么?

14.第四段中,“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竟使父亲感到“惊奇”。父亲感到“惊奇”的原因是什么?

15.文中画线句“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揭示了儿女们的关爱对父母的迫切与重要,这样写的好处是。此外,本句还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这里排比的作用是什么?

16.本文通过三个事例,阐述了一个中心。请从文章中找出能反映主旨的关键语句,归纳整理后,连贯地写在下面。

(三)

难忘的八个字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变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的嘴巴怎么会变成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石头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这样的兔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肯定:除了家人以外,没有入会爱我,甚至没有入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温馨可爱,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他,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耳,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意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有人看你是否真捂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测试。每一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是“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右耳,然后把右手抬起来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地说道:“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7.请找出这篇记叙文的有关要素:

(1)时间:(2)地点:

(3)人物:(4)事件:

18.本文的主题是()

A.对教师“爱”的热情歌颂。

B.诅咒命运的不平。

C.抒发对教师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D.歌颂生活的美好。

19.对“我希望你是我女儿”一句理解正确的有()(多项选择)

A.表明伦纳德夫人已经识破了“我”的“作弊”,她希望“我”听清这句话。

B.表明伦纳德夫人十分理解“我”的“作弊”,并利用了“我”的“作弊”。

C.表明伦纳德夫人关注“我”已经很久了,她用关爱体谅着“我”,分担着“我”的痛苦。D.她对“我”的理解是瞬间的“一闪念”,而不是长时间关注的结果。

20.请找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比喻句:

作用:

21.文中说:“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请问:“我”原来对人生的看法是什么?那么现在呢?

22.对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第三部分: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⑴告诉你一个秘密

⑵带锁的日记本

⑶,你听我说

第二单元检测题答案

1.略2.略3.⑴冰心、印度、诺贝尔⑵离梦杳如关塞长⑶何当共剪西窗烛4.D5.D 6.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7.与桂花形成对比,突出“我”对桂花的喜爱之情。8.⑴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⑵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9.略10.略11.D12.幸福、快乐、满足、愉悦、欣慰等均可13.父母也希望得到子女的关心,而且父母的这种愿望很易于满足。14.答题的要点是:习惯了女儿多年来的举动,因而感到意外。15.形象、生动、具体可感。作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有利于作者抒发感情、增加表达的音韵节奏美。16.无论怎样的真情实意,只有表现出来才是最真实的。我们习惯了等待父母的爱和关怀,而不知回报,因此不要轻视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尊敬的举动,一点关注,要给父母送上一份爱心,一份惊喜。

17、上二年级时;伦纳德夫人的班级;“我”与伦纳德夫人;丑陋的“我”在耳语测验中意外地得到了伦纳德夫人的关爱。18、A19.ABC20.“这八个字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八个字”对于改变“我”人生看法的重大作用。21.原来是没有自尊,没有自信,没有希望——”没人会爱我,甚至没有人会喜欢我”;现在是拄到自尊与自信,看到了希望,毕竟有爱自己的人存在。22、A

高二政治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

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56分) 1、2020年11月29日,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10+1)在老挝万象举行,会议发表了《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这表明随着国际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无论是在贸易形式,还是在贸易规模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也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政治、文化联系,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在联系之中变化和发展 C、事物是不可变化发展的 D、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2、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在党的十六大代表中,我们可喜地看到有许多民营企业家,也被选为党代表。把民营企业家吸收进党内来,体现了() ①我们的党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坚持群众路线④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2020年12月1日第17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正在这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慰问医务人员和志愿者。胡锦涛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广泛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这表明()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③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④把握了事物的原因,也就把握了事物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一位干部总结出一套“雁阵法则”:大雁飞在天上,要有一只领头雁。领头雁不能飞得太快,不能脱离雁阵,否则就起不到领头雁的作用。领头雁飞得太慢,混在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下)第二单元测试A卷 姓名:班别: 一、算对一个得一个。(12分) 24÷4= 18÷3= 18÷6= 24÷6= 5×7= 21-17= 8×4= 18+12= 2×9+12= 4×4-4= 20-3×5= 26-8×2= 二、先想一想,再写算式。(6分) 1、把10朵花,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朵? ÷= (朵 ) 2、把18个西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 ÷=(个) 3、一个盒子里装有5个梨,7盒一共装几个梨? ×=(个) 三、填空。(22分) 1、15÷3=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也可以表示()里面有()个()。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2、把8朵花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朵。 把8朵花,每2朵扎成一束,可以扎()束。 8里面有()个2。 3、看图写算式。 ×=÷=÷= 4、根据口诀写出4个算式。 三五十五三八二十四 四、在○里填上“>”、“<”或“=”。(6分) 3×5 ○8 1×4○5 18+2○ 21 30÷6○6 18÷3○ 5 4×5○5×4 五、想一想,空格里应该填几。(5分) 被除数24 25 18 6 除数 6 5 4 商 3 4 1 六、列式计算。(12分) 1、12里面有几个6? 2、20能分成几个5? 3、除数是3,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4、6的5倍是多少? 七、有问题,我来答。(37分) 1、李老师有12枝铅笔, (1)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几枝?(5分) (2)如果平均分给5个同学,还剩2枝,每个同学分到几枝?(6分) 2、花瓶里有红、黄、粉、紫四种颜色的花,每种有6朵,一共有多少朵花?(5分) 3、体育室有18个乒乓球和12个羽毛球, (1)把乒乓球平均分给6个班,每班分几个?(5分) (2)每班分4个羽毛球,够几个班分?(5分) 4、有6个苹果,桃子的个数是苹果的4倍。 (1)如果每3个桃子放一盘,可以放几盘?(5分) (2)一共有10个盘子,放苹果用了2个,剩下的放桃子,平均每个盘子里放几个桃子?(6分)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 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 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C.存有就是被感知 D.天不变、道亦不变 2.世界万物形态各异,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性是 A.看得见、摸得着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多样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客观实在 B.发展 C.运动 D.规律 4.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有很多关于月亮的名言佳句,如“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动物只能在月光下从事它们的本能活动。这说明 A.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 B.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它和动物的心理有本质区别 C.人能反映事物,而动物则不能 D.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 5.36年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点,改变了人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对政府的政务由“不知”到“求知”,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①物质决定意识②实践是理解的来源和动力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④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 6.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意识决定存有的变化 B.意识反作用于存 有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存有决定意识 7. 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 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 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8.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期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自居易的这—理解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想问题办事情要: A.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发挥意识对事物的促动作用 D.从主观出发 9.古希腊哲学家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10. 某地几年前耗资上百万元修建的喷灌工程因为脱离当地实际,几乎成了摆设,当地群众称之为“废品工程”。这说明 A.意识对物质的发展都具有防碍作用 B.农民不懂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C.主观背离客观做法最终是要失败的 D只有准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1. 2013年6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工作方案》,据《方案》通报,因为轨道交通、城市路网尚未建成,而机动车数量和出行量持续上涨,北京仍面临严峻拥堵压力,今年底前,北京将扩大错时上下班范围,研究调整北京各级党政机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 1.30÷6=5,读作。 A.30除以6等于5B.30除以5等于6 2.20里面有4个。 A.10 B. C. D.16 3.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A.12÷ B.36÷ C.20÷ D.24÷6 4.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苹果可能有个。 A.B.C.3 D.35 5.二年班参加舞蹈队的同学站了5排,每排站6人,其中男生有9人,求女生有多少人。用算式表示是。 A.5+6-B.5+6-C.5×6-9D.5+6-9 二、我会填。 1、×5=1×=243×=18×4=20 五三十四十二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 里填上+、-、×或÷。

4、圈一圈,填一填。 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是。 有份,每份有个。算式是。 5、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三、我会算。 1、2、列式计算。 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15里面有几个3?6的5倍是多少? 四、看图写算式。 1、 ×= ÷= ÷= 2、 0米 ?米?米?米 ?米?米 = 五、数学应用。 1、需要几个筐? 18棵 2、8只兔子,平均装在2个笼里,每个笼装几只?

8只兔子,装在2个笼里,一个装5只,另一个装几只? 3、把下面的风车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4、 每个同学分几瓶? 5、 小明用20元钱可以买几个小熊玩具? 3个球12元,小明想买6个球,应付多少钱? 请你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 201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 --------- --------- 一、填一填 1、把6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2、圈一圈,填一填。 一共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是。 一共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有个。算式是。 3、算式24÷3=8,读作,除数是,被除数是,商是。 4、把15个 5、一本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检测卷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检测卷

第二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喜怒哀惧是人类情绪的四种基本形式。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喜是积极情绪,而其他是消极情绪B.这些情绪变化主要受外部条件影响 C.通过情绪调节,可以将哀转变为喜D.意志坚强的人不会有情绪形式变化 2.冰心说:“对我来说,保持健康的方法,是在微笑中写作。我写了一辈子,心情总是乐观的。”这启示我们() A.拥有积极的情绪就一定能健康长寿 B.只有作家才能保持积极的情绪 C.积极情绪或良好情绪对人的健康和发展有利

D.人不要产生消极情绪,消极情绪有害 有位同学说:“每次考试,总怕考不好,辜负了家长、老师的期望,结果连会做的题 也不会做了,所以总考不好。”另一位同学 则说:“我每次都轻松上阵,因为我坚信只 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回答3、4题。3.以上两位同学的经历说明() ①不同情绪对人的能力的发挥会产生不同 影响②人只要处于正面的情绪状态,就能 超常发挥③负面的情绪状态会酿成悲剧 ④人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③4.老师送给第一位同学一句话:“不管一切如何,你仍然要平静和愉快。”这句话想告诉 他() A.情绪不随环境改变而改变B.应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 C.调节情绪有正确的方法D.情绪调

乙:“我的头发一天比一天少!” A.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B.负面情绪是无法调适的 C.要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D.过度忧虑会使人掉头发 7.全职妈妈可能因为带孩子而非常焦虑,但如 果把每个孩子看作是上天送给父母的礼物, 而父母正是在和孩子的“斗智斗勇”中看 到自己人格上的不足,得到第二次成长的机 会。意识到这点,就不会再为孩子的顽劣而 焦虑了。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改变认知评价B.转移注意C.合理宣泄D.放松训练 8.临近考试,很多同学会感觉焦虑、紧张,对 这种情绪我们应该学会主动调节。你认为以 下调节方法可取的是()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存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学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相应题号后的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 1.世界统一于物质与意识。( ) 2.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3.人脑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 4.“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 5.意识因其反映的直观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 ) 6.“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启示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 ) 7.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 8.个人未必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 ( ) 9.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谬误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则可以转化成真理。 ( ) 10.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推翻和超越自身。( ) 11.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 1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往往包含谬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3.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磁场、紫外线,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有 ①具有客观实在性②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 ③同为世界的本原④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2016年11月16日1时29分在北京门头沟区发生2.6级地震。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常态体现了()。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观点一致的是()。 A.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B.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6.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考古证实,古楼兰人神秘消失与大量砍伐树木密切相关,等到楼兰人认识到破坏森林造成严重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这告诉我们( )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一、给下列字母填上对应的大小写字母。 A( ) c ( ) K ( ) m ( ) T( ) G( ) Q( ) L ( ) v( ) y( ) 二、字词乐翻天。 1、小小书法家。 rè ài xué xiào liáng kuài fǔ mō zé bèi zì diǎn jǐng shuǐ dì yī tíng zhǐ tòng kǔ 2、比一比再组词。 第( ) 弟( ) 痛( )

病( ) 孩( ) 刻( ) 停( ) 亭( ) 歇( ) 渴( ) 沉( ) 亮( ) 3、照样子写一写。 例:交( 校)( 郊)( 较) 马( )( )( ) 包( )( )( ) 平( )( )( ) 三、句子化妆间。 1、照样子写句子。 (1)例:他唱起个来,像黄莺一样,真好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哥哥的手巧,又有力气,谁都比不过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1)爱妈妈的滴落的泪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么我好像儿子一个只看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双手 ( )的歌声 ( )的儿子 ( )的家长

( )的祖国 ( )的老师 ( )的妈妈 ( )的水桶 ( )的地方 五、找朋友(连线)。 高兴地跳着仔细地握顺利地点头紧紧地看兴奋地完成沉着地问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测试 题 https://www.doczj.com/doc/33555383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自主学习过程——课标内容具体要求】 1.懂得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知道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4.懂得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的道理。5.知道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6.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把握实践的含义。8.领会实践的特点。9.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0.了解真理的含义及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11.懂得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2.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自主学习过程——客观探查】 1.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夸大了 A.物质的作用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据报道,在一项持续进行了超过20年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冥王星的大气向外延伸的高度要远远超过人们之前的预计,并且在其大气中科学家们已经检测出了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这表明 ①自然界是统一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④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据报道,鸡和蛋先后之争持续已久,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老谜题终于有了谜底。通过对7 7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宣布谜题答案是先有蛋后有鸡。据此完成3~4题。 3.“蛋鸡之争”其实质上是争论物种起源问题。然而,无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都充分表明 ①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人的认识突破了物质存在的范畴③其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宗教神学观④划清了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界限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4.“蛋鸡之争”持续已久,最后通过对7 7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的研究,谜题答案才浮出水面。这说明 A.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 B.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反复性 C.认识由主观意识决定 D.认识的主体是客观世界 5.“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这两句诗,主要反映的哲理是 A.世界的物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C.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6.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中国孔子基金正式推出“孔子标准 像”后,引起了各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有人说 像,有人说不像。这说明 A.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随意性 B.人们认识对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C.“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 D.“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7.右面漫画《四面“楚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②物质是运动的,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③规 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必须尊重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④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3江苏)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 种叫做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9.2011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实施人工降雪。人工降雪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温度、辅之以人工喷洒 干冰,使雪花从云层中飘落。这表明 A.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自然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C.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 D.人们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 10.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说明 A.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是认识主体的纯主观感受 11.“缪勒莱耶错觉”强调当两个图形彼此接近时,视网膜上相邻的神经团会相互抑 制,从而使人产生错觉。如图甲,长度原本相同的两条线段会被误认为不同,若将两个图形错开(图乙),这种错觉效果会更加明显。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说明 A.意识具有反映对象的主观特性并不会使对象发生变化 B.意识能将客观事物植入人脑并进行加工和制作 C.真理性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 D.事物所处场所的变化必然会打破事物之间原有的平衡 12.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 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13.针对2011年春海南蕉农受损事件,2011年4月29日,海南省省长要求海南政府各部门重视发挥媒 体作用,有情况要及时通报,让媒体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第一手资料,减少负面报道对海南的伤害。这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错误地反映客观事物 B.负面报道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C.虚假报道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 调节和控制作用 14.右面漫画启示我们,办事情必须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规律客观性 B.要坚持物质绝对运动和相 对静止的统一 C.发挥意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 2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试题

《生活与哲学》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真理与追真理 一、选择题: 1.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 A.阶级性B.反思性C.实践性D.科学性 2.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目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厦周边省市的海桩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据此回答3-4题。 3.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4.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A. 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 B. 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 C.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 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 联系 5.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6.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B.千虑一得C.百感交集D.三人成虎 7.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8.“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个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9.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④知是行之始

第二单元练习题集

1、小月:我们一共折了14只纸船,其中黄色的有6只。 小军:我折了8只。 小月折了多少只小船? 2、农民伯伯:我今天收了7棵白菜,14棵卷心菜。(1)白菜比卷心菜少几棵? (2)卷心菜比白菜多几棵? 3、下面是育英学校今年植树的棵数: 杉树:16棵柳树:9棵杨树:5棵 (1)杉树比柳树多几棵?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猪妈妈一家10口猪要过河,第一次猪妈妈送 5、老师:他们每人要栽13棵树; 小丽:我已经栽了9棵; 小冬:我还要栽6棵。 (1)小丽还剩几棵没栽? (2)小冬栽了多少棵? 6、一共有14人参加文艺会演。 (1)台上演唱的有9名同学,台下伴奏的有多少人?(2)参加会演的男同学有8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7、小明和小刚折红、黄两种颜色的飞机共15架。 小明:红飞机有6架。小刚:我折了8架。 (1)小明折了多少架飞机?1、小月:我们一共折了14只纸船,其中黄色的有6只。 小军:我折了8只。 小月折了多少只小船? 2、农民伯伯:我今天收了7棵白菜,14棵卷心菜。(1)白菜比卷心菜少几棵? (2)卷心菜比白菜多几棵? 3、下面是育英学校今年植树的棵数: 杉树:16棵柳树:9棵杨树:5棵 (3)杉树比柳树多几棵?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猪妈妈一家10口猪要过河,第一次猪妈妈送 5、老师:他们每人要栽13棵树; 小丽:我已经栽了9棵; 小冬:我还要栽6棵。 (3)小丽还剩几棵没栽? (4)小冬栽了多少棵? 6、一共有14人参加文艺会演。 (1)台上演唱的有9名同学,台下伴奏的有多少人?(2)参加会演的男同学有8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7、小明和小刚折红、黄两种颜色的飞机共15架。 小明:红飞机有6架。小刚:我折了8架。 (1)小明折了多少架飞机?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关于哲学的产生,正确的观点是()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的产生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2?关于哲学智慧的产生,说法不正确的是()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产生的 C.哲学智慧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实践中产生的 D.哲学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3.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B.哲学是十分高深的,与生活无关 C.哲学决定生活 D.哲学是生活之外的思想大厦 4.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对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真正的哲学()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与实践 ③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得与失、名与利 A.①③ B ?②④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哲学的任务是() A.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B.让人人都成为哲学家C?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 ?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7 ?哲学的本义是指() A.智慧B?追求智慧C?聪明D?真理 8?哲学犹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A.哲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科学 B?对普通百姓来说,哲学只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第二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二单元练习题(10月8日)学生姓名:家长签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luòyáng dùn shímái zàng xīhǎn shuāi lǎo dītóu zh?ji? 洛阳顿时埋葬稀罕衰老低头折节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一遍.(biàn√piàn)湖畔.(bàn pàn√)抹.净(māmǒ√)差.不多(chāchà√)低头折.节(sh?zh?√)眷.恋(juàn√quàn)唱和.(ha√h?)干涸.(h?√gù) 三、照样子写词语。 1.整整齐齐(AABB)模模糊糊、干干净净、恍恍惚惚 2.凉飕飕(ABB)光秃秃、蓬松松、绿油油、黑黝黝 3.顶.天立.地(带近义词)摇头晃脑、聚精会神、三言两语 4.悲欢 ..离合(带反义词)异口同声、取长补短、深入浅出 四、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颇.负盛名:A便;不正B很;相当地C略微;稍。(B) 2.低头折节.:A段落B节日C节操。(C) 3.风欺.雪压;A欺骗B欺负C压迫。(B)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珍藏收藏明智精密聪慧深刻 1.外祖父之所以(珍藏)着这幅图,代表着对祖国的眷恋。 2.我的父亲(收藏)了许多古玩。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辨。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1.“泊船瓜州”的“州”字是没有三点水旁的。(X) 2.“梅花魂”的“魂”的意思是“灵魂”。(√) 3.“小桥流水人家”出自于元朝名曲《天净沙·秋思》。(√) 4.“复恐匆匆说不尽”与“尽人皆知”中的“尽”意思相同。(X) 七、根据要求改换句子。 1.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改成陈述句) 外公,这是您最宝贵的画。 2.我始终不能忘记过去了的童年的往事。(修改病句) 我始终不能忘记童年的往事。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具体的物质形态 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 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2.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的许多宇宙间的物质新形态,比如像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等,在地球上有的已经有局部的发现,有的并没有普遍的存在。这些发现表 明() A.现象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 B.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 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 D.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往往成为科学进步的干扰因素 3.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4.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之所以强调要尊重劳动,从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生产力发展是客观的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5.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据此回答7—8题。 6.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后,已经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附答案)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I. 写出下列字母的大小写形式。 II. 找出与图片相符的单词。 ( ) ( ) ( ) ( ) ( ) III. 选出不同类的词。 ( ) 1. A. red B. black C. pencil ( ) 2. A. bag B. green C. book ( ) 3. A. morning B. nice C. afternoon ( ) 4. A. white B. apple C. yellow ( ) 5. A. orange B. duck C. dog IV. 看图片所代表的颜色,选字母或字母组合完成单词。 ed bl ck ange yell br wn V. 选择填空。 ( ) 1. Good morning, Miss Green. --- A. Good afternoon. B. Good morning. ( ) 2. This Mr Jones. A. is B. are ( ) 3. I b, d, c. A. am B. see ( ) 4. Show blue. a B c D

A. me B. I ( ) 5. How are you? --- A. Good morning. B. Fine, thank you. VI. 情景选择。 ( ) 1.向朋友介绍格林小姐时,你应该说: ( ) 2. 早晨见到老师时,你应该对老师说: ( ) 3. 见到朋友时,你应该问候朋友: ( ) 4. 当你要求别人把某特涂成绿色时,你应告诉他:( ) 5. 经朋友介绍,认识一个人后,你应对他说: VII. 读一读,给下列物品涂上相应的颜色。 1. I have a blue bag. 2. Colour the pencil green. 3. The pen is black. 4. Wow, a yellow ruler. 5. Colour the eraser red. VIII. 找出与图画对应的句子。 ( ) ( ) ( ) ( ) ( ) A. Good morning! B. Nice to meet you. C. Colour it green. D. How are you? E. This is Miss Green. A. Orange, orange. Sit down. B. Show me yellow. C. White, white. Touch the ground. D. Brown, brown. Turn around. E. Black, black. Stand up.

哲学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2分)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曾经作出过暗能量的假设。2020年8月23日,一个科学小组在研究中借助美国“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拍摄到了宇宙婴儿时期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证实了一个神奇得让人无法置信的图景:用以构成恒星、树木、人类的普通物质只占4%,另有23%的是诡异的暗物质,余下的73%则是暗能量。另外,中国和意大利的科学家也正在借助粒子加速器实验合作寻找暗物质的粒子。这些成就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物质基本结构的道路上无疑是一个光辉的里程碑。据此回答l。2题。 1.从哲学上看,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发现表明了( ) A.自然界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宇宙问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 B.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的 C.世界的本质只有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才能得以被证实 D.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2.从爱因斯坦的假设到现代科学的证实,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发现过程表明( )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D.科学实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 3.2020年8月,中国浙江沿海受到“云娜”台风的侵袭,在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战下,台风给当地造成的损失被降到最小;一个月后,风暴“珍妮”经过海地,造成600多名海地人丧生。海地是美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对森林的长期滥砍滥伐使海地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脆弱。中央气象台准确地预报了这次台风,

在台风来临之前,浙江全省共转移40多万人.这说明( ) A.人们能认识和改变规律 B.规律具有客观性 C.人们能限制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减少损失 D.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据此回答4-5题。 4.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 )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旧事物终究是要灭亡的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5.人们对反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 ) A.意识能够决定物质 B.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D.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 6.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这就是说( )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B.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的又是意识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7.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讲,人是无法控制天气的。人类只能通过观察,了解、掌握天气变化规律来影响天气,趋利避害。人无法控制天气,这是因为( ) A.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57分) 1.鼠兔是典型的植食性动物,在青海三江源地区有广泛分布。在鼠兔最为猖獗的时期,鼠害面积占三江源生态 保护区的17%。从2005 年开始,该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人鼠战”,虽然消灭了很多鼠兔,但由此也带来了 负面影响——生物链的断裂。而今,我们对鼠兔不再“赶尽杀绝”,而是有了科学的控制,以保证三江源地区生 物链的完整性。这表明( B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 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 ③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创造规律的基本前提 ④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是错误的,④适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普 遍的,这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 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和利用规律,②适合题意;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是正确利用和创造规律的 基本前提,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2014 年第16 号台风“凤凰”(强热带风暴级)来袭,中央气象台9 月20 日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息。据此回 答下列问题。 2.人们能够根据台风预警信息,将台风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这说明人能够(B) A. 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B. 认识和利用规律 C.自由选择事物间的联系 D. 改变规律的客观性 试题分析: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这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能够根据台风预警信息, 将台风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就是利用规律的表现, B 适合题意;A、C、D都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 3.气象台报道台风“凤凰”将在温州登陆,最终却在宁波象山登陆。有时,气象预报也会出现失误,这是 由于( C ) ①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③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④人们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试题分析: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认识主体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及客观事物本质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有时,气象预报也会出 现失误也是由于上述原因,故②③适合题意;①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的反复性 4.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尽是不动没有,尽是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 C ) A.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B. 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 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解析】 试题分析:" 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尽是不动没有,尽是动也没有”体现了一切事物是绝 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所以C正确;A 只强调绝对运动, B 强调相对静止,不符合题意;D体现的是物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姓名:班级:日期:3.18 一、根据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1) 把()个梨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2) 把()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 二、圈一圈,填一填。 (1) 有()个苹果,每()个放在一个盘子里,共需要()个盘子。 (2) 每只小猴吃5个,能够分给()只小猴。 (3) 这些花要放在()个花瓶中。 三、动动小手画一画。 (1)

每只小熊分到5个,这些苹果可以分给几只小熊?能分给几只小熊就画几个△。 (2) 每2只和1朵花交朋友,这些共可以和几朵交朋友?请你画出来。 (3) 共12只 需要几个鸽房就画几个○。 四、1、有12个小朋友在做游戏。 (1)平均分成4组,每组()个小朋友。 (2)每4个小朋友一组,可以分成()组 2、16个珠子。 (1)平均分成2串,每串有()个。 (2)平均分成4串,每串有()个。 3、有12根小棒。 (1)平均分成3捆,每捆()根。 (2)平均分成4捆,每捆()根。 (3)平均分成2捆,每捆()根。 (4)平均分成6捆,每捆()根。 4、有20瓶矿泉水。 (1)平均分成4份,每份()瓶。

(2)平均分成5份,每份()瓶。 5、 有15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扣子,可以给()件衣服钉上扣子。 6、一共有10个西瓜。 (1)每只小猴搬2个西瓜,需要()只小猴子。 (2)有5只小猴来搬西瓜,每只小猴平均搬()个。 五、判断。 1.有24块饼干,每6块装一袋,可以装4袋。()2. 8÷2=4,读作:8除2等于4. () 3. () 4. 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 。() 5. 一瓶可乐要5元,10元可以买2瓶。 () 6. 把27个桃子平均分成9份,每份4个。 () 7. 姐姐有16本作业本,妹妹有8本作业本,姐姐给妹妹4本后, 两人的作业本同样多。() 六、填空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