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长江解说词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7
《话说长江》解说词《话说长江》解说词第一回--------------------------------------------------------------------------------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处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
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的奔向太平洋。
长江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但是他依旧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想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那么,长江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究竟如何呢我们准备从长江的源头开始,顺流而下,逐段介绍长江的千姿百态以及长江流域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古往今来的变迁发展。
在这第一回里,我们打算对长江的总体形象和长江的身世做一个粗略的介绍,是大家对长江有一个大概印象。
我们更热切地希望朋友们看完了这套节目后,能够激起一腔美化中华大地的热血——有如长江之水,惊涛拍岸!那么有多好啊。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
它由西到东,流淌在祖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
在以前的地理教科书里,说长江的长度是5千多公里,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获得了比较确切的数据——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
从长度来讲,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
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接纳了7百多条支流。
它们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
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是黄河流域面积的两倍半。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江有很多叫法。
起初,就叫江;后来叫大江。
《话说长江》解说词(24)走向大海《话说长江》解说词(24)走向大海“一叶飘摇扬子江,白云尽处是苏洋”,这是南宋文天祥写的两句诗,所谓苏洋就是指的长江口的江面。
七百年过去了,长江口还是这样水天一色,烟波浩渺。
我们离开黄浦江来到长江口。
哎呀,长江的胸怀如此开阔,长江的气量如此宏广。
有时候长江口的景色会让人产生一种奇特的幻觉,好像朵朵白云在水里漂浮流动,而条条船儿在天上竞渡、远航。
好,让我们先从上海说起吧。
上海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上海港,但是没有黄浦江,也就没有近代的、现代的上海港。
黄浦江上停泊着这么多的轮船,它们就像一幢幢别墅,又好比一座座厂房。
可在这些建筑群里竟然没有一座高楼大厦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黄浦江的出口是长江,长江口呢堆积了横七竖八的明洲和暗沙,大轮船被它们挡住了进出的航道,哪还能进得了黄浦江呢。
是啊,这不奇怪。
当1200多年前,杜甫写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的时候,别说没有上海这个城市恐怕也没有黄浦江。
据记载,那时候,上海还在海里呢。
正是长江从上游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泥沙,在古代长江口沉淀堆积才使上海这块土地从大海里冒了出来,但是长江孕育土地的能力并没有因此而衰竭而休止。
喏,这里是黄浦江和长江的汇合处名叫吴淞口,吴淞口外就是极目皆水,水外围天的长江。
长江每年从上游夹带着大约5亿吨泥沙奔向东海,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跑到长江口内外就停止不前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把长江和黄河做个比较吧。
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流入太平洋,可它们在中下游的水面落差相距甚远。
黄河从郑州到入海口600公里落差是92米,长江从武汉到入海口1200公里,落差只有12米。
这样以来海潮对长江水流的顶托作用就比黄河大得多了,以至于远在600公里之外的安徽境内还能感觉到它的影响。
这样以来,长江下游尤其是长江的河口段水流的速度就大大的降了下来,因此大里的泥沙入不了海,就在江水和海潮、淡水和咸水互相推来推去、进行着旷日持久拉锯战的地段沉淀了下。
话说长江解说词的分析话说长江解说词的分析和一张图画就写成了不朽的《岳阳楼记》,这使人联想到养育范仲淹长大的太湖,它的风貌和性格跟洞庭湖一定有许多共同之处。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有趣的是,太湖里有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里的君山原先也叫洞庭山,洞庭湖就是因洞庭山而得名的。
唐代诗人刘禹锡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洞庭湖比作一个白色的银盘,而把峻秀的君山看作是银盘中的一枚青螺。
他曾经写过这样一首美丽的诗歌:“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中一青螺。
”君山虽小却有很多传说。
相传在4000多年前,舜帝在南下视察的时候死去了,他的两个妃子闻讯赶去吊唁,没想到在君山水断去路凭吊无处,于是扶竹痛哭,悲痛欲绝,她们的血泪洒落在君山的竹子上,斑斑点点,点点斑斑,因此在人世界就出现了君山斑竹,真所谓“当时血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上班”。
二妃真的投水了,人们在君山造了坟墓,盖了庙宇,只是如今已经无处可寻了。
君山南侧的柳毅井是后人根据唐代柳毅传说故事传说开凿的。
柳毅是个落第书生,在回家乡的途中碰到了一个牧羊女,她自称是洞庭龙王的女儿因受丈夫虐待被赶出了龙宫,她拜托刘毅捎带书信给龙王,盼能早日得救回龙宫,后来几经周折终于和善良的柳毅结为夫妻。
这柳毅井中的水清洌甘美,用这用沏茶别有一翻沁心的清香味儿。
君山不但有好水,而且有好茶。
因为君山茶叶的白毫犹如银针,所以这里的茶叶也就叫君山银针了。
在洞庭湖东侧的这条江,论景色并非甲天下,然而龙舟竞渡却在此江发祥,它就是屈原怀沙自沉的汩罗江。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两千多年前屈原满怀着对黑暗的憎恨,写完一生中的最后这首诗,告别人世,怀沙自沉了。
《话说长江》解说词(5)岷江秀色《话说长江》解说词(5)岷江秀色大家都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但是岷江每年的水量多达896亿立方米,比黄河多出一倍还不止呢!岷江的水是通过都江堰的内江滋润着川西平原和丘陵的。
如果把岷江的内江灌溉水系绘制成图的话,那么,它就像尼龙丝网兜一样。
金堂县西部是这个网兜兜底的一个节扣,岷江的内外江又在这儿汇拢了。
岷江陆续接纳了大渡河和青衣江,一直流到宜宾,汇入浩浩荡荡的长江。
岷江上游水流很急,从江源到都江堰,虽然只有300多公里的路程,但是,它的落差竟然有2000多米。
岷江发源于四川省和甘肃省交界的岷山脚下。
在这万山丛中有一个名叫九寨沟的地方。
有人把它比作天上的池,有人称它是童话里的世界。
呵,现在我们就在蓝天之下,雪山之中,沿着这条黑白分明的高山公路,去拍摄富有神秘色彩的风光。
其实,九寨沟也不是什么世外桃源。
据说,从前在这条山沟里有九个村寨,所以,人们就把这儿叫做九寨沟。
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藏族同胞,亦和祖国其它的家村一样,他们既用耕牛也用拖拉机耕耘土地。
我们中国的古老传统,历来是男耕女织,这里的妇女也同样善于纺织。
在这宁静的山沟里,孩子们也从心底发出了承前启后,、创造未来的声音。
春天的汗水凝结着秋天的果实,秋天的硕果又在人们的心中绽放着喜悦的花朵。
九寨沟的藏族同胞用传统的方式庆贺自己的收获。
是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受噪音的干扰,也体验不到大城市的喧闹所造成的烦恼。
可是在某个领域里,他们早就享受了自动化的乐趣了。
这水磨?呵,不错,水磨嘛,并不是九寨沟的独创,可是你注意到没有,转动着的磨盘不在上面而在底下。
这难道不是非常神妙的创造吗?来到这里,人们能够更多地,而且是多层次地领悟到古朴清新的价值,还有,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
九寨沟有许多高山湖泊,当地人把它们叫做“海子”。
它们静静地、静静地躺在深山老林之中,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污染。
您如果有机会在这些高山湖畔漫步,可能会情不自禁地从心底发出轻轻的呐喊。
话说长江解说词优缺点篇一:【话说长江】全版解说词【话说长江】解说词话说长江解说词目录第一回源远流长第二回巨川之源第三回金沙的江第四回四川盆地第五回岷江秀色第六回成都漫步第七回峨眉凌云第八回从宜宾到重庆第九回大足石刻第十回川江两岸第十一回壮丽的三峡第十二回长江第一坝第十三回荆江览古第十四回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第十五回从武赤壁到文赤壁第十六回庐山独秀第十七回瓷都景德镇第十八回佛教圣地九华山第十九回飞红滴翠记黄山第二十回古城南京第二十一回历史名城扬州漫话第二十二回镇江三山第二十三回太湖平原第二十四回黄浦江畔第二十五回走向大海第一回:源远流长您可能以为,这是大海,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
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的地方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
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地奔向太平洋。
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可他还是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像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
它从西到东,流淌在中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一点。
《话说长江》解说词《话说长江》解说词第一回--------------------------------------------------------------------------------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处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
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的奔向太平洋。
长江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但是他依旧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想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那么,长江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究竟如何呢?我们准备从长江的源头开始,顺流而下,逐段介绍长江的千姿百态以及长江流域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古往今来的变迁发展。
在这第一回里,我们打算对长江的总体形象和长江的身世做一个粗略的介绍,是大家对长江有一个大概印象。
我们更热切地希望朋友们看完了这套节目后,能够激起一腔美化中华大地的热血——有如长江之水,惊涛拍岸!那么有多好啊。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
它由西到东,流淌在祖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
在以前的地理教科书里,说长江的长度是5千多公里,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获得了比较确切的数据——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
从长度来讲,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
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接纳了7百多条支流。
它们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
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是黄河流域面积的两倍半。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江有很多叫法。
起初,就叫江;后来叫大江。
纪录片《话说长江》解说词[管理资料] 《话说长江》解说词《话说长江》解说词第一回--------------------------------------------------------------------------------为,这是大海,这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处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
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的奔向太平洋。
长江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但是他依旧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想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那么,长江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究竟如何呢, 我们准备从长江的源头开始,顺流而下,逐段介绍长江的千姿百态以及长江流域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古往今来的变迁发展。
在这第一回里,我们打算对长江的总体形象和长江的身世做一个粗略的介绍,是大家对长江有一个大概印象。
我们更热切地希望朋友们看完了这套节目后,能够激起一腔美化中华大地的热血——有如长江之水,惊涛拍岸~那么有多好啊。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
它由西到东,流淌在祖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
在以前的地理教科书里,说长江的长度是5千多公里,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获得了比较确切的数据——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
从长度来讲,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
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接纳了7百多条支流。
它们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
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是黄河流域面积的两倍半。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江有很多叫法。
话说长江解说词朗诵的理解体会和感受
这个话说长江解说词,能够让我们体会到长江奔腾不息,有一种惊涛的气势,气伟磅礴的力量,使人望而生畏。
它千变万化,一会水波如镜,一会巨浪翻腾,惊涛盖世。
气势非凡。
长江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我们付出了许多,如今人们滥伐树木,导致大地沙漠化,游客向长江里仍杂物,使河水浑浊不堪,我们不仅没有报答我们的母亲河长江,反而这样的破坏,这样下去会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糟糕。
解说词将历史翻天覆地的变化比作川剧中的变脸。
这一比喻既形象地展示了沧海桑田的改变,又将当地的人文内涵孕育其中,既准确又诙谐,既浓厚又通俗,值得借鉴。
《话说长江》解说词(4)四川盆地顾名思义,所谓盆地,就是说,它的形状像一个盆子似的——四周高,当中低,而且平。
这个盆子可大啦,它的面积多达20万平方公里,一般来讲,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才算是大盆地。
在我们国家,这样大的盆地除四川之外,还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从自然环境来说,在四大盆地中,要数四川盆地最多姿、最富饶了。
四川盆地的边缘是由巫山、大娄山、大凉山、邛莱山、岷山、米仓山兜圈子组接起来的。
由于处在群山环抱之中,自古以来,人们要出入四川就十分艰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以及“千古魂销蜀道难,畏途巉岩不可攀”的诗句,就是古人对四川交通的写照。
古时候,人们出入四川盆地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长江,一条是栈道。
出入四川盆地的这段长江又叫川江。
川江险滩密布,暗礁林立,而且水流很急。
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当古人冒着生命危险,驾着一叶扁舟,在川江上穿行的时候,是何等的艰难,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胆量是不行的。
栈道是古人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架设起来的路。
人们现在峭壁上凿出千万个洞,再把木桩打进石洞,然后在桩子上铺上木头,这才铺成了一条勉强供人行走的路。
其实,这样的栈道与其说是一条路,莫如说它是一条无与伦比的桥。
只不过这长而又长的桥,一头插在岩石里,一头悬在半空中。
这条栈道传说是诸葛亮下令修建的。
它从陕西省的勉县开始,越过大巴山,横渡嘉陵江,经过剑阁进入四川,到达梓潼,全场770千米。
以“天下雄关”著名的剑门关就是修建在这条栈道上。
古书《三国志》和《水经》对剑门关的险要形势都有记述,说它是历代兵家的必争必守之地。
但是描述最生动的要数李白了。
他在《蜀道难》一诗里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今天,我们已经找不到完整的栈道;但是,这些深深的石孔却很能够帮助我们想象和理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实情和意境。
多少仁人志士和千万四川人民,多么希望能够建成一条铁路,以便沟通“天府之国”和外界的联系。
说话长江解说词目录第一回源远流长第二回巨川之源第三回金沙的江第四回四川盆地第五回岷江秀色第六回成都漫步第七回峨眉凌云第八回从宜宾到重庆第九回大足石刻第十回川江两岸第十一回壮丽的三峡第十二回长江第一坝第十三回荆江览古第十四回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第十五回从武赤壁到文赤壁第十六回庐山独秀第十七回瓷都景德镇第十八回佛教圣地九华山第十九回飞红滴翠记黄山第二十回古城南京第二十一回历史名城扬州漫话第二十二回镇江三山第二十三回太湖平原第二十四回黄浦江畔第二十五回走向大海第一回:源远流长您可能以为,这是大海,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
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的地方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
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地奔向太平洋。
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可他还是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像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
它从西到东,流淌在中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一点。
在从前的地理教科书里,说长江的长度是5千多公里,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获得了比较确切的数据——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
从长度来讲,除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长江就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的支流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
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江有许多叫法。
起初,就叫江;后来叫大江。
如今的规范叫法是这样的:从源头到楚玛尔河口,叫沱沱河;从楚玛尔河口到玉树的巴塘河口,叫通天河;从巴塘河口到四川的宜宾,叫金沙江;从宜宾直到入海口,叫长江;长江的干流又分成上游、中游、下游。
话说长江解说词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8-9-20 09:37 | 提问者:plchuan 文章,或者解说词,不要视频和朗诵。
最佳答案您可能以为,这是大海,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
是啊!多么美丽,这也是长江!如果说是三级跳远的话,我们刚才从长江的入海的地方起跳,中间在三峡落了一脚,现在已经跳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了。
长江,就是从这里起步,昂首高歌,飘逸豪放地奔向太平洋。
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了,可他还是这样年轻,这样清秀!他总是像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
它从西到东,流淌在中国大地的中部,稍稍偏南一点。
在从前的地理教科书里,说长江的长度是5千多公里,近几年来,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获得了比较确切的数据——长江的实际长度是6380多公里。
从长度来讲,除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长江就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
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0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的支流洋洋洒洒分布在甘肃、陕西、河南、贵州、广西和浙江。
整个长江流域的面积多达18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自古以来,人们对长江有许多叫法。
起初,就叫江;后来叫大江。
如今的规范叫法是这样的:从源头到楚玛尔河口,叫沱沱河;从楚玛尔河口到玉树的巴塘河口,叫通天河;从巴塘河口到四川的宜宾,叫金沙江;从宜宾直到入海口,叫长江;长江的干流又分成上游、中游、下游。
从江源到湖北的宜昌,叫做上游;从宜昌到江西的湖口,叫做中游;从湖口到崇明岛东面的入海口,叫做下游。
长江拥有700多条支流,其中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7条主要支流的年流水量都分别超过了黄河。
长江接纳了这么多的支流,还把我国四大淡水湖中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串联了起来。
犹如长藤接瓜,形成了庞大的长江水系。
长江每年把1万立方米的水注入浩无边际的大海,这可是相当于20条黄河的水量啊。
长江的水能蕴藏量多达2亿6千万千瓦,它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40%;在世界上,美国、加拿大和曰本的水能蕴藏量的总和刚刚赶上长江。
可是现在长江水能的蕴藏量却只利用了3%。
如果翻两番,那也只有12%,假如能达到90%,到那个时候,我国电力能源的供应情况将会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呀!长江江面宽阔,它的水运量占全国内河水运量的80%以上。
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起来,它可以顶替40条铁路呢。
而目前,还只是两条铁路的作用。
长江源远流长,水面辽阔,它是淡水鱼生儿育女、长大成才的好水乡。
噢,长江淡水鱼产量可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呢。
长江的上游和中游流域,尤其是云南北部和四川西部,有着许多森林,是我国第二个大林区。
如果大家都珍惜大自然的这个布局,而且不断的培育林木,那么,长江之水就会千秋万代地清清地流淌。
长江流域沃野千里,雨水充沛,气候适宜。
它拥有4亿多亩耕地,占我国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地。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棉花产量嘛占全国的33%以上。
长江流域居住着3亿多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从广义上讲,我国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同饮一江水”啊!长江流域矿藏、物产丰富,交通运输方便,粮食产量又高,所以,使长江流域出现了许许多多工业基础雄厚的大、中城市。
哦,您知道吗?长江流域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40%啊。
长江和黄河一起,共同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共同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长江还将为我们的中华大地的发展贡献无穷无尽的能量。
在人们以往的概念中,长江流域的文明史远比黄河流域年轻,所以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但是1965年在云南省金沙江畔元谋县的一次发现,对这个说法提出了异议。
专家们鉴定:在那里找到的两颗猿人牙齿化石,比黄河流域发现的猿人化石提前了一百万年。
就是说这个鉴定如果是确凿无疑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说黄河与长江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到了战国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和文化都已经相当发达。
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7千多件文物就是一个很有利的证明。
这套编钟是其中的一部分。
它们都是青铜铸造的,每个钟上都刻着音乐的铭文,一共2800字,可以说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音乐理论专著。
长期以来,我们祖先在长江广袤而连绵的两岸修养生息、艰难创业,把长江流域变成了肥美富庶的鱼米之乡。
是的,长江给我们的中华民族不知带来了多少福利,我们可以借一句老话来评价:长江可真是功德无量啊!但是,长江也和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他既有赫赫功绩也存在着缺点以至于错误。
从我国唐代到解放前夕的1300多年间,长江就曾经240多次发难,平均每隔五年就要发一次水灾。
不过,长江的差错永远湮没不了长江的功绩。
长江的灾害也已经随着东流的江水而成为历史了。
最近30多年来,沿着长江的干流和支流,人们已经筑起了3万3千多公里长的防洪大堤坝。
最近30多年来,人们已经在长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规模宏伟的桥梁。
最近30多年来,人们还在长江南北兴建了4万多个小型水库,5百多个中型、大型水库,蓄水灌溉、养鱼、放光。
在今后的岁月里,经过我们世世代代的不懈努力,长江给我们带来的再也不会是灾难,而永远是温暖,永远是力量!长江已经奔腾呼啸了几千万年,几千万年是何等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啊!正是这有着悠久而漫长历史的长江,与古老的黄河一起,共同孕育了我们文明的祖国。
长江,从青藏高原的涓涓细流,出千峡、纳万川,汇集成波涛滚滚的大江,横贯中华大地,万千姿态、雄伟壮观。
您滔滔东去的江水,浇灌着神州华夏;甘甜纯美的乳汁,养育着炎黄子孙。
赫赫功绩,无比辉煌!在您的两岸,有着数不尽的奇丽风光,江山如画!在您的两岸,有讲不完的历史陈迹,传说神话!古往今来,有多少著名的诗人,为您的魅力,寻访名胜、昂首歌唱啊!数千年间,有多少杰出的文豪,为您的风姿,写出了优美的篇章!长江,您硕大无比,既使是在遥远的太空,也能清晰地见致电您雄伟矫健、跳跃奔腾、永往直前的身影。
啊!长江,您是东方的巨龙,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您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第二回:巨川之源亲爱的朋友们,为了歌德巴赫猜想,全世界的数学家们都劳心焦思、绞尽脑汁。
素不知,为了长江的源头,几千年来,我国不知道有多少人历尽千辛万苦,甚至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我国有一部地理著作,名叫《禹贡》,在这本书里有着“岷山导江”的说法,这儿所说的“岷山”不是四川的岷山,而是指甘肃省天水县境内的一座山。
作者认为,长江就发源在这儿。
这个考证跟实际情况可差之千里啊。
因为这个地方,实际上只是长江支流嘉陵江的发源地。
到了明代初年,有一位名叫宗泐的和尚,他从西域取经归来的时候,途经昆仑山麓,于是认为昆仑山就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山北之水是黄河的源头,山南之水就是长江的正源。
到了明代末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历尽艰辛,到达金沙江畔。
他在《霞客游记》这本书里指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源。
很可惜,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这位伟大学者的考察范围只限于四川和云南,而示能深入青海,他连通天河都没有见到。
到了1720年,清朝的康熙皇帝也曾经派使臣考察长江之源。
这位使臣到达青藏高原以后,面对密如鱼网的众多河流,不知所以,只有望洋兴叹。
他在奏章里写到:“江源如帚,分散甚阔”。
这就是说,那里的河流多得就像扫帚一样,千头万绪,真不知长江的源头究竟在哪里?解放后,有关部门分多次组织力量,对长江源头地区进行测绘。
到1974年,终于在地形图上比较准确地标明了这个地区山脉和水系的情况。
可是,长江的正源到底是哪一条河?仍然没有得到最后的确认。
1976年夏天和1978年夏天,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又先后两次组织大规模的江源科学考察,对这个地区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调查研究。
我们中央电视台和其它几家新闻单位参加了这些科学考察活动,并且还拍摄了许多珍贵的镜头。
通过这些考察,人们终于找到了长江源头的准确民在地。
它在青藏高原的腹部,西面是乌兰乌拉山,东面是巴颜喀拉山,北面是昆仑山,南面是唐古拉山。
这是一块由西向东倾斜的高平原,长500公里,宽40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
在这块辽阔的高原上,存在着几十条现代峡谷冰川,这些冰川和周围的雪山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由于长年的日照,这些冰雪无声无息地在消融着,掉下一滴一滴的水珠。
在这个高原上,还有无数的泉眼,日夜不停地向地面冒出涓涓的泉水。
啊,这消融的雪水、冰水,加上泉水,就是汇合成大小不等、纵横交错的水流。
无所谓河,也无所谓溪,从而级成了长江源头的水系。
对于一些到这作做客的人来说,这儿永远是冬天,在最冷的时候,温度在-42℃,年平均平均也只有-4℃。
当武汉、南京的人们热得跳入长江畅游的时候,而在这里工作的人们,谁也没有那股勇气脱去鸭绒服,或者皮大衣。
俗话说“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从这个含义上来讲,这儿永远是六月的天,永远是小孩的脸,真的是说变就变了。
假如在这里进行气象实况转播的话,那只有请体育节目播音员张之、宋世雄担当现场报道员,速度才能跟得上。
著名文学家韩愈写过一首题为《初春小雨》的诗,诗里面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头两句的意思是说:时直初春,毛毛细雨湿润着大地,远远望去,好像已经是朦朦的一抹淡绿,而到近处一看呢,哦,远不是那么一回事啊!假如,韩愈也能参加我们的江源考察的话,那么,此情此景给他的灵感可能会完全相反了。
因为这里是“冰天雪地足下酥,百花近看遥却无”。
为了避免狂风的催残,同时也免得大量蒸发水份,所以这里的植物是茎短叶小。
然而,在同一天地里生活的动物们却与植物不一样。
它们多半都长得又高又大,而且特别能跑。
就拿黄色的藏羚羊来说吧,它们一旦发起疯来,呵,那奔跑的时速可以达到90公里呀。
在这样一个冰雪世界里,这些动物为什么能够而且还有这样大的能耐呢?据生物学家们分析,因为这儿的植物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纤维,这样,就为众多的动物提供了足够的生存能源。
在江源地区,还有不少湖泊,可以为白鸟水禽提供一个听不到噪音,受不到干扰的宁静的极乐世界。
许许多多的候鸟,在这里恋爱,在这里成亲,在这里发展成为一个又一个大家庭。
到了深秋季节,它们就带着在这里出世的儿女,到遥远的南方去旅行。
哦!这儿是鸟的天地,鸟的世界,鸟在这里主宰着一切啊!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楚玛尔河、当曲以及沱沱河的实际情形。
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山的东麓,在江源地区众多河流里,它的流域面积最广。
它流经许多湖泊和沙丘,最后,在曲麻莱县的西边汇入通天河。
当曲,在藏语里是“沼泽河”的意思,它发源于唐古拉山的东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