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三节常用的构思方法-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6.22 MB
- 文档页数:44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方案的构思方法—设计分析教案苏教版必修1一、教学内容分析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是整个技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同“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设计图样的绘制”,“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等组成设计过程的整体。
本章所讲的内容,是前面所学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和设计的一般原则在设计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并且都是在思维层面上的,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创造力的机会。
设计分析是技术产品设计的关键环节,是完成技术产品设计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在设计项目开始前,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分析,来决定整个设计过程。
可以说,没有对产品设计进行周详的分析,就不可能设计出满足人的需求的有创意的产品。
清晰的设计分析可以使设计方案更加有说服力,可以产生独具匠心的设计作品。
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设计分析”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分析的观念,并且设计分析的观念可以适用于其他很多领域,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
从本模块教学内容看,“设计分析”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前一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的继续和深化,又是后面“方案构思”的前提,是两者之间的桥梁。
二、教学对象分析初步体会和了解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对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了一定的理解;制定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对设计分析有一定的畏惧。
对设计分析的方法有点了解却又不十分清楚。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形象产品的分析理解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掌握设计分析的三要素2、过程与方法:(1)能对某个具体产品进行设计分析(2)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标准件(3)能制定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设计规范的设计方案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形成设计方案前对产品进行周详的设计分析的良好习惯(2)培养设计分析的中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验对具体产品设计分析的过程教学难点:对“物”、“人”、“环境”三方面关系的理解和具体的设计分析思路五、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讲授、问题探讨、案例分析、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实物展示等方法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新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第四章第2节《方案的构思过程》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第四章第2节《方案的构思过程》。
第四章方案的构思及方法,安排了三节内容。
三节内容围绕着“贫困山区的初中学生每天上学一般都要走很远的山路和夜路"这情境安排了七个任务。
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感知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方案的构思过程,常用的构思方法,进而促进学生技术意识的培养。
本节教学让学生运用一定的设计分析方法,梳理产品设计的一般关系,明确具体设计要求。
能根据设计要求制订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的设计方案。
通过比较和权衡,制订并呈现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的设计方案。
本节教学承载着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以"有些贫困山区因为电力供应不足等原因,时常出现停电现象"为情境导入,设计了"行设计分析,构思设计方案”和"比较、权衡设计方案"两个任务。
本节教学总共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分析设计因素;2、设计分析;3、方案的构思;4、方案的比较、权衡与细化。
本节是在前面第二章设计一般过程的一个过程,是第三章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的继续学习,也为以后的章节作铺垫。
教学内容主要功能是唤醒技术意识,以讲述、案例、活动为载体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运用一定的设计分析方法,梳理产品设计的一般关系,明确具体设计要求。
2.能根据设计要求制订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的设计方案。
3.通过比较和权衡,制订并呈现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的设计方案。
(二)核心素养技术意识:运用一定的设计分析方法,梳理产品设计的一般关系,明确具体设计要求,制订并呈现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的设计方案,并逐步建立与之关联的技术意识。
工程思维: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方案构思及比较权衡。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任务一寻找身边的人机关系什么是人机关系(1)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
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
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2)机的含义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任务二理解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1.高效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2.安全人们在操作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产品与人接触的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设计。
“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机”也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人机关系要具体化,才有利于分析。
人与门的人机关系示意图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案例分析】阅读:----铁锹作业效率(P79)【马上行动】(3分钟)请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中的人机关系。
1 奶奶使用遥控器看电视2 妈妈使用洗衣机洗衣服3 司机驾驶汽车4 木工用手锯锯木头5 同学们坐在凳子上【马上行动】说出“人坐在椅子上”时人和椅子间的人机关系(3分钟)思考:“铁锹作业试验”中改进了哪些具体的人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分钟)【思维碰撞】设计台灯,需要考虑哪些人机关以进教室为例,讲述人与门板、门把手、门框及门的颜色等构成的人机关系,分析人与产品构成的多方面多层面的人机关系。
利用小组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利用讨论得出设计要实现怎3.健康人机关系所追求的健康,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舒适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教材版本】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设计理念】方案的构思是技术产品设计的灵魂所在,技术产品的多样化及最优化都将在方案的构思及其比较与权衡中实现。
设计的关键在于构思,构思的关键在于科学的设计分析与恰当构思方法的应用。
一个完整的构思过程既是分析、构思、比较、权衡等思维活动相互辉映的过程,也是批判性相像、创造性思考、科学决策综合运用的过程。
方案的构思是设计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
以活动案例为载体,以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草图绘制、方案评价等学习策略为依托,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我体验中进行设计分析、方案的构思、方案的比较与权衡等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教学环节侧重点:设计作品赏析——构思方法学习——方案构思实践。
【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1)设计分析;(2)方案的构思方法;(3)方案的比较与权衡。
在逻辑上三部分内容相关性很强,体现设计过程逐步完善的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
三部分内容均为重点内容,它们的关系是互为基础的。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三部分内容结构合理,系统性强,案例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模式。
设计分析是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是完成设计构思的前提,合理周全的设计分析不但会使构思的目标更明确,使技术产品更经济、实用、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且为构思的多样化提供了平台。
本节紧扣“物”、“人”、“环境”三者关系从三方面对台灯设计进行分析。
方案的构思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设计想法,这就要借助一定的构思方法,第一节中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方案构思方法,使各种构思得以很好的呈现。
此为,本节通过台灯的几种设计方案比较与权衡,教会学生对构思方案进行一般的比较与权衡的方法。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方案的构思是技术产品设计的灵魂所在,技术产品的多样化及最优化都将在方案的构思及其比较与权衡中实现。
4.3《常用的构思方法》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常用的构思方法》。
下面我将从如下八个方面来阐述本节说课。
一、说教材《常用的构思方法》一课是选自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 第四章《方案的构思及方法》第三节课时的内容。
“常用的构思方法”一课主要介绍在构思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选择适合的方法构思,进行方案设计。
教材中以“台灯的方案设计”为情境,引发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形态分析法、联想法、设问法和仿生法。
此部分内容为后面第五章《设计图样的绘制》奠定基础,重点启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说学生(一)、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对生活有一定丰富的记忆力和观察基础,并且在学习上也养成了勤于思考,积极想象的习惯,这为本节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二)、学生已学过本章的前两节内容,在学习第三节常用的构思方法时,充分调动学生前面的知识和经验,运用讨论交流等方法,深入学习本节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一)、通过案例分析等活动理解形态分析法,联想法,设问法,仿生法等常用构思方法及其重要作用。
(二)、选择并尝试应用合适的构思方法,完成台灯的方案构思。
(三)、本节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素养2 工程思维”,应达到“水平1 初步进行设计方案的多因素分析”。
“素养3 创新设计”,应达到“水平2 能根据设计对象和现有条件制定解决技术问题的一个或多个单一方案”;“水平3 面对复杂的技术情境,多角度分析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所涉及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能制定符合一般原则和规范的多个构思方案”。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通过案例分析等活动理解形态分析法,联想法,设问法,仿生法等常用构思方法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的难点:选择并尝试应用合适的构思方法,完成台灯的方案构思。
五、说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展示法、讲授法、设问讨论法、实物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设计台灯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设计分析教师:同学们对台灯的设计分析非常到位,也整理得非常有条理,下面我们要根据设计分析以及《明确问题》一节中所提出的台灯设计的一般要求,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
学生分组活动:小组讨论并总结设计台灯需要的具体设计要求并制表记录。
3.构思设计方案教师:学会对产品进行设计分析之后,接下来要构思设计方案,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方案的构思。
学生活动:观察不同的台灯设计草图,读懂草图中所体现出的方案构思思想,选出一幅设计草图作为优选方案并进行讨论,完善小组的设计方案。
三、任务二:比较、权衡设计方案1.方案的比较和权衡①方案的比较学生活动:根据以上四个台灯设计方案的特点,分析分别满足哪些指标?实用美观创新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加工难易成本方案A方案B方案C方案D②方案的权衡教师:对台灯四种设计方案的比较,我们发现各有特点,我们必须根据设计要求与设计原则筛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请同学们讨论下哪一种台灯的设计方案最好呢?如果没有满意的方案,请尝试对方案改进。
学生:四种方案各有利弊,可以取长补短设计出更好的方案。
2. 方案的细化经过比较和权衡之后得到最佳的设计方案,接下来需要对方案进一步完善,例如产品及零部件的尺寸、结构关系、材料及标准件的选择、使用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方式、使用维护等。
3. 方案的呈现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呈现设计方案 四、课堂总结 1.明确设计一般要求2.人、物、环境三方面设计分析3.构思设计方案:梳理设计需求,呈现设计方案4.方案比较和权衡5.方案细化6.呈现详细设计方案(1)太阳能或插电充电 (2)支撑架与灯罩、 底座铰连接可折叠 (3)普通开关 (4)台灯底座平稳(1)仿生造型 (2)节能护眼光源 (3)可实现折叠方便收纳 (4)台灯底座只能夹持(1)节能护眼光源 (2)塑料材质(3)可实现折叠方便收纳 (4)台灯底座只能夹持 (5)触摸式开关(1)可以充电 (2)支撑架与灯罩、 底座铰连接可折叠 (3)触摸式开关(4) 线性光源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苏教版(2019)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1》
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发展
任务一追溯技术的历史
任务二展望技术的未来
本课综合与测试
二技术的价值
任务一体验技术与人的关系
任务二感悟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任务三探究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本课综合与测试
三技术的性质
任务一分析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与综合性
任务二辨别技术的创新性、复杂性与专利性
本课综合与测试
本章综合与测试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任务一厘清技术与设计的相互关系
任务二理解设计的丰富内涵
本课综合与测试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
任务一分析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设计的评价与优化设计方案
任务一评价台灯的设计过程
任务二评价设计的作品——台灯
任务三优化台灯设计方案
本课综合与测试
二技术作品(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
任务一归纳技术作品(产品)说明书的一般结构
任务二编写简单的技术作品(产品)说明书任务三探究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本课综合与测试
本章综合与测试
本册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