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著名的诗词及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著名古诗词鉴赏著名古诗词鉴赏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著名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著名古诗词鉴赏篇1《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词鉴赏: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技能。
如果我们在欣赏古诗词时能分析典故,那么下面的话题就容易理解了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长歌行译文及赏析3篇长歌行译文及赏析3篇长歌行译文及赏析1 长歌行乐府诗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的百川:河流。
译文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解题此选自汉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行(xíng):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衰:读"cuī".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ī"这个音。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
”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
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
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
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
经典的古诗词赏析大全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情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以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
一、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质朴的意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明月和故乡成为了作者寄托思念的象征。
二、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杜甫的名篇之一。
通过描绘秋天登高时的景色和内心的孤独感受,表达了对时代动荡和自身遭遇的痛苦和忧伤。
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无奈和绝望。
三、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
通过描绘草原的岁月更迭和一切万物生死的轮回,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感慨和人生的无常。
诗中的古原草象征着生命和历史的延续。
四、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豪放派诗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对名士倦于世俗权势和纷繁琐事的抱怨和无奈,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思考。
这首词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五、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
诗人通过描绘山川壮丽的景色,以及楼阁高耸的气势,抒发了对壮丽自然和人生追求的无限向往。
作品表达了人们对未知世界和未来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它们以优美的词句和精湛的意境赢得了后人的赞誉。
通过赏析这些古诗词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学的智慧和美丽,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集锦1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酬刘柴桑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及注释:作者:孟二冬译文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注释(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
人用:指人事应酬。
用:为。
四运:四时运行。
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
牖:窗户。
葵:冬葵,一种蔬菜。
穟:同“穗”。
畴:田地。
(5)不:同“否”。
(6)室:指妻子。
登:通“得”。
赏析:作者:佚名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
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清平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平乐·春晚》译文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
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
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古诗词原文及鉴赏7篇经典的古诗词鉴赏篇一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青山外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虽是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
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
唐诗宋词精选赏析(范文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唐诗宋词精选赏析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唐诗宋词精选赏析范文一》-中国古诗词首页唐诗宋词古诗考题诗词名句古诗名文古诗鉴赏元曲鉴赏文章阅读┃唐诗栏目李白的诗白居易的诗孟浩然的诗杜甫的诗王维的诗集李商隐的诗杜牧的诗柳宗元的诗王昌龄的诗韩愈的诗刘禹锡的诗韦应物的诗崔颢的诗岑参的诗集刘长卿的诗王勃的诗李颀的诗集元稹的诗集初唐四杰李贺的诗集张九龄的诗唐诗精选唐诗名句进入频道┃宋词栏目欧阳修词集苏轼的词范仲淹的词李清照词集辛弃疾的词柳永词集王安石诗词晏殊的词晏几道的词张先的词秦观宋词姜夔的词周邦彦的词贺铸的词陆游诗词吴文英的词宋词精选鉴赏宋词名句进入频道┃唐诗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全诗翻译与赏析朱庆余《宫词》“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全诗翻译赏析李商隐《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全诗翻译赏析杜甫《曲江二首其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诗赏析翻译许浑《塞下曲》“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赏析李商隐《日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移家别湖上亭《唐诗三百首视频朗读动画版》赏刘禹锡《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全诗翻译赏析进入频道┃宋词精选欧阳修《浪淘沙五岭麦秋残》阅读答案及赏析辛弃疾《最高楼》鉴赏苏轼《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全词翻译赏析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全文翻译及赏析辛弃疾《鹧鸪天送人》“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全词翻译赏析吴文英《风入松》宋词注释翻译及赏析“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文天祥《满江红燕子楼中》赏析史达祖《三姝媚》“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全词翻译赏析进入频道┃诗词名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全诗翻译赏析“凤凰不共鸡争食,莫怪先生懒折腰”的意思及全诗鉴赏吴丝蜀桐张高秋下一句及全诗意思赏析“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全词翻译赏析雪消门外青山绿,花发江边三月晴的作者出处及全文赏析“一帆暝色鸥边雨,数尺筇枝物外身”的意思及全诗鉴赏“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著名的古诗及赏析导语:我国的古诗非常多,那你都知道哪些著名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著名的古诗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著名的古诗及赏析101、《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点评赏析】《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02、《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赏析】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望庐山瀑布作者【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成对的黄鹂在新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青天上自由飞翔。
凭窗望去,西山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一幅画,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畅行万里的船只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车儿停下,霜染的枫叶红艳艳胜过二月的花。
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斜: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 坐:因为。
赏析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
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
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
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姑苏:今江苏苏州。
寒山寺:旧说在姑苏城西十里枫桥东。
【简析】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小升初必背古诗120首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
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
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此诗选自汉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
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
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
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
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
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
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
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
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2023年最新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诗词翻译及赏析8篇《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诗词翻译及赏析8篇《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诗词翻译及赏析(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春日》出自宋代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的面貌,春风吹得百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作者:佚名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诗词翻译及赏析(2)小古文微讲堂春日寻芳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小古文微讲堂。
我是最爱和小朋友一起读小古文了。
40首古诗词译文及赏析1、汉江临泛/ 汉江临眺唐代: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
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
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鉴赏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
“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
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
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
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
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
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
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
”说得很中肯。
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大林寺桃花古诗翻译及赏析16篇大林寺桃花古诗翻译及赏析16篇大林寺桃花古诗翻译及赏析(1)大林寺桃花-古诗-赏析2、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指花凋谢了。
3、山寺:指大林寺。
始:才;刚刚。
4、长恨:常常惋惜。
春归:春天回去了。
觅:寻找。
5、不知:岂料,想不到。
转:反。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题释】庐山有上、中、下大林寺。
中寺在锦涧桥北,是由晋僧慧远建;下寺即旧资圣寺,在锦涧桥西;此诗所指为上大林寺,遗址在今天的花径公园内,为晋代名僧昙诜所建。
大林寺之北为大林峯,传晋僧昙诜“杂植花木,郁然成林”,故峰名“大林”,寺也名“大林”。
今大林寺已废。
【译文】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赏析】该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
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
《别董大》高适唐诗鉴赏(最新10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该页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别董大》高适唐诗鉴赏(最新10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注释篇一1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3曛: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4莫愁:请不要忧愁。
5知己:知心的朋友。
6谁人:哪个人。
7识:认识。
8君:你,这里指董大。
9翮:羽毛。
10飖:摇曳。
译文篇二第一首:天空万里乌云,遮天蔽日,昏昏暗暗,北风吹来大雪纷飞,不要担心往后不会遇到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第二首: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译文:1漫天的黄沙把阳光遮得一片昏暗,天阴沉沉的,寒冷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不要担心你前去的地方没有知心朋友,天下哪个人不认识你呢!译文:2当我同友人分别之时,天空正满布黄云,以致于白天就象黄昏时那黯淡的天色。
就在这黄云遮天蔽日的高空中,雁阵正向远方飞着,好象是被吼叫的北风吹送着似的。
还有那满天的雪花纷飞,真使人触景伤情。
可是,朋友!请不要伤感,请不要因为风悲日曛而感到前路迷茫,孤寂无友。
要知道你善于弹琴,名满天下,谁人不识,不必忧愁没有知己,应该有相识满天下,到处有知音的乐观情绪。
别董大原文、翻译及赏析篇三别董大唐朝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译文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你呢?《别董大》注释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
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0篇)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敕勒歌》原文及翻译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
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
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
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
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
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
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
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
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
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雁儿落过得胜令·寻致争不致争朝代:元代作者:高克礼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
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海神庙见有他为证。
著名唐代古诗词赏析诗意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古诗词赏析,方便大家学习。
《鸟鸣涧》【年代】:唐【内容】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
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
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
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
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
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
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
“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
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
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
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
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
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
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
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荐】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雁儿落过得胜令·寻致争不致争朝代:元代作者:高克礼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
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海神庙见有他为证。
似王魁负桂英,碜可可海誓山盟。
绣带里难逃命,裙刀上更自刑,活取了个年少书生。
译文该争辩的却不争辩,已经说定的就要言而有信。
要论至诚我最至诚,不要你薄幸无情还有谁薄幸无情。
难道不知道举头三尺就有神明,忘恩负义的都会担当罪名。
海神庙的故事可以凭证。
像王魁负桂英。
想当初他曾经在神前海誓山盟,后来他负情,终于未能在女人手中逃却生命,自杀身亡的桂英女,最终处死了这个年少书生。
注释雁儿落过得胜令:双调带过曲。
又名《鸿门凯歌》。
致争:争气。
当罪名:担罪名,承当罪责。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文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
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
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里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著名的诗词及赏析
1
次北固山下王湾
2
3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4
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
注释:次:停泊北固山:在今镇江市北,三面临水,依长江而立。
6
潮平一句:意指水涨及岸,与岸齐平,亦见江面宽阔。
风正:顺风
赏析: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写长江两岸风景,并抒发乡思。
行7
8
客要走的路还远在青山之外,舟行驶在青山之间、绿水之上。
绿水初涨,原来9
很高的两岸变得和水面相平,以至于好像消失不见。
江面上正吹着顺风,但见江面上船帆高悬,正飞快的行驶着。
残夜未尽,太阳已经从东方大海中升起;
10
11
江南春早,还在旧年已经有春意了。
作者家在洛阳,旧年将尽,思乡念切,因12
生托归雁传书之想。
13
此诗一开头就着眼于江南的青山绿水;诗的第二联,寥寥十个字,写出了14
江南开阔的风景;第三联新颖精警,毫无雕琢之痕,其中寄寓着漂泊异乡的游15
子之情,并自然而然的引出了第四联。
16
山行留客张旭
17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8
注释:山光句:言春光里山中景致充满诱人的美丽。
云深处:云雾笼罩19
水汽浓重的地方。
赏析:此诗写赏春的客人担心阴雨,意欲中途归去。
诗人赋诗留客,告其
20
21
无需畏雨,因为深山幽谷原来就如阴雨般潮润,即使晴好天气,到得云深处仍
22
会衣衫轻湿,表达了诗人殷勤留客的情意。
23
山居秋暝王维
2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5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6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7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8
注释:浣(huàn)女:洗衣物的女子。
歇:消歇、凋谢。
29
赏析:这是一首写秋山风景的名诗。
30
诗的第一联点明诗人观赏这些风景的地点、时间。
地点:空寂的山中;时31
间:秋后的傍晚,刚刚下过雨。
雨后的空山空气格外澄鲜,山色也被秋雨洗的格外苍翠。
明月静静的照在山林之中,给整座山涂上一层洁白的颜色:清澈的
32
33
泉水在空山中潺潺流动着。
竹林里起了一阵喧哗,但立即又安静下来了,那是34
浣纱的姑娘回家去了;水中的莲叶荡漾开来,那是渔舟下水了。
虽是秋天,不复春天的繁盛,但睹此清秀之境,足可以隐居山中的。
35
36
这是一幅极深动人的山水画。
王维不愧为丹青好手。
他笔下的事物,色彩37
素雅:明月是皎洁的,泉水是清澈的;动静结合:竹喧、泉流、莲叶是动,月38
色是静;山水相映,明丽洁净。
这样的山水自然值得诗人陶醉其中了。
39
汇评:雅淡中有致趣,借用楚辞化。
(明唐汝询《唐氏解》)
40
随意挥写,得大自然。
(近人高步瀛《唐宋诗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