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经典代表作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莫言的经典作品解析和文学创作理念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巨匠,在文学创作上一直都有着独特的理念和风格。
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形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蛙》等作品。
本文将从莫言的经典作品角度出发,对其文学创作理念进行一定的解析。
一、《红高粱家族》作为1987年“文学十年”运动的重头戏,《红高粱家族》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小说以中国北方一个偏僻乡村为背景,讲述了以五个红高粱的命运为引子,展开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家族史诗。
通过对家族发展的叙述,作者用细腻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中国每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缺陷。
在表现手法上,莫言采用了荒诞、寓言和神话等多种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众多鲜明形象和传奇故事。
小说的主题是人的命运,家族命运,更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寄托。
莫言在小说中给予了红高粱五子极富人性的形象化描写,以此通过一个小家庭将中国人历历在目的情感状况和时代局限表达出来。
这种将小家庭、小人物与民族历史、现实社会联系起来的写作方法在莫言后来的作品中经常出现。
二、《丰乳肥臀》《丰乳肥臀》是莫言的另一部经典之作。
小说着重描绘了中国老百姓家庭明快生动的生活,通过对五代同堂女性丰乳肥臀的描写,反映了中国女性的命途多舛、奋斗历程和生命悲欢离合。
小说着重探讨了女性家庭地位、家族兴衰和社会变化的深刻内涵。
莫言试图让读者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想象世界和女性命运的变化。
小说中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对生命的崇敬、对女性的关注,是莫言笔下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三、《蛙》莫言最新的作品《蛙》是一部对当代中国草根年轻人生活的关注和呈现,莫言在小说中以一个小县城的所镇痛过镇出发,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和背景。
莫言以一家散居在农村的三代人为刻画主线,展示了走过一生的农民亲人的生活和命运,感情生活的沉浸和转向,这部小说展现了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的色彩。
小说中揭示了中国社会一些最为普遍的问题,揭示了社会的界限,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增加构思难度,人物个性明显鲜明,构思丰富。
红高粱叙事手法
《红高粱》是著名作家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山西一个农村家庭为背景,讲述了从清朝末年到抗日战争期间,家族内部的恩怨纠葛和社会变迁的故事。
小说的叙事手法独特,富有张力和感染力,下面我们来看看《红高粱》的叙事手法。
一、多角度叙述
《红高粱》是一个长达五十年的家族史,主角和配角众多,莫言通过多角度叙述,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每个人物的性格、经历和内心世界。
比如在小说中,莫言通过不同的人物视角来叙述同一个事件,让读者在多重叙述中感受到事件的复杂性和相对性。
二、回忆叙述
小说中大量使用回忆叙述的手法,主要是通过主角们的回忆,让读者了解他们的经历、情感和心路历程。
在小说中,很多重要的事件都是通过回忆叙述的方式呈现,比如主角阿香的成长经历、卫国战争的惨烈场景等等。
三、意象叙述
《红高粱》中的意象叙述非常丰富,莫言通过生动而有力的意象来描绘社会变革和人物内心的变化。
比如小说中红高粱的意象,就是对社会变迁的一个映射,同时也是对主人公们命运的一种象征。
四、夹叙夹议
小说中的夹叙夹议,是通过主角们的思想和言语,来对历史事件进行评论和评价。
莫言通过主角的夹叙夹议,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到小
说中,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红高粱》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多角度叙述、回忆叙述、意象叙述和夹叙夹议等手法的运用,使小说的叙述更加生动、具体而又富有深度。
莫言的主要作品《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皮》。
全新的历史观念,艺术手法突破了以往叙事方式和叙事框架,写抗日战争的同时渲染了原始生命力。
纵情歌颂了红高粱一样充满血性与反叛意识的民族精神。
首先,红高粱是一个整体象征意味,有巨大的阐述空间,既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食粮,又是他们繁衍生息的现实空间。
它内蕴着热烈、强悍、茁壮顽强的生命力,又象征着刚毅不屈坚忍牺牲的复仇精神。
高粱地里的野合、伏击、演出的是一幕幕的英雄活剧。
因此,红高粱象征着伟大的民族血脉和灵魂。
其次,歌颂生命意识和生命力。
批判了现代文明的退化和生命的衰微。
“我”已经被现代文明彻底阉割。
大脑里充满了机械僵化的现代思维,身体是被肮脏的都市生活臭水沟浸泡着,每个毛孔都散发着扑鼻的恶臭,退化成高粱地里的杂种高粱。
再次,标志着新历史小说的诞生,开创了一种新的叙事模式,心里是注意不关心历史本身,关心的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人道,人的异化问题。
因此,此书中,对抗日战争历史进行了颠覆,草根阶级成为抗日的主力。
第四点,叙事技巧上的突破,设置了亲缘叙事者的双重视角。
虽然运用第一人称,但讲述的绝非第一人称视角范围内的事“我”叙述故事以外的事,真正的故事讲述者是“我父亲”。
另外,创造了多过程的叙述方式,讲一个故事分叙几次。
每一次的叙述各有侧重,合成一个多义、复调、立体化的艺术实体。
打破了传统的一维线性叙事的局限。
《红高粱》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抗日故事。
以“我”爷爷余占鳌带着十四岁的“我”父亲伏击日寇为主线,插叙了爷爷和奶奶的爱恨纠葛以及日寇残害百姓的罪行。
作者以追忆的口吻,对永存在故乡高粱地上的那些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灵魂来了一次最酣畅淋漓的礼颂。
读罢《红高粱》,思绪便仿佛被浸透在一片灼人的红色当中。
这红,是高粱酒散出的浑浊香气,是罗汉大爷被日寇活剥人皮时的赤裸血性,是“我”奶奶中枪倒地时喷薄而出的鲜血,是火红燃烧着的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
作者笔下的高粱是有人性、有血性的,它会哭会笑,倔强地挺直着腰杆子。
莫⾔被诺贝尔奖提名的5本经典代表作,每⼀本都⾜以让你深省⼈⽣在莫⾔的⼩说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西⽅现代主义⽂学的影响。
有意识流⼩说的内⼼独⽩、⼼理分析、感觉印象、幻觉梦境等;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象征、神秘;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形;还有结构主义、象征主义等等。
《红⾼粱》这部电影曾红极⼀时,让⼈们深深记住了张艺谋和巩俐,⽽今再提《红⾼粱》,⼤家的脑海⾥⼀定会再多⼀个名字:莫⾔。
作为第⼀个获得诺贝尔⽂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他的作品打开了中国⽂学⾛向世界的⼤门。
在莫⾔的⼩说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西⽅现代主义⽂学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多⽅⾯的,有意识流⼩说的内⼼独⽩、⼼理分析、感觉印象、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象征、预⾔、神秘、魔幻;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形、荒诞;还有结构主义、感觉主义、象征主义等等。
在西⽅作家中,莫⾔最推崇两位,即威廉·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
莫⾔⼩说结构的最⼤特点就是不断的场景切换和时空颠倒,具有明显的空间形式⼩说的特征,与福克纳的风格遥相呼应。
⽽他引⽤神话传说以及动物⾓度叙事则明显带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彩。
2012年诺贝尔⽂学奖颁布时,诺贝尔⽂学奖评委会特别提及到莫⾔的五部作品,均已成为当下流传甚⼴的⽂学经典,今天,就为⼤家推荐这5本莫⾔经典代表作。
《红⾼粱家族》莫⾔最负盛名的⼩说,诺贝尔⽂学奖评委会认可的莫⾔代表作。
通过这部⼩说,莫⾔把他的“⾼密东北乡”安放在了世界⽂学的版图上。
据此改编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熊奖,⼩说原著⽐电影、电视剧更精彩。
酒神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完美结合,展现了底层百姓在受到世俗规则压迫时顽强的⽣命⼒,饱含强⼤的⽂学爆发⼒,是中国当代⽂学的典范之作。
《丰乳肥臀》《丰乳肥臀》是莫⾔最著名的代表作之⼀。
⼩说热情讴歌了⽣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朴素与⽆私,⽣命的沿袭的⽆与伦⽐的重要意义。
盘点莫言十部经典作品关注文学意义超越获奖之争 2012年10月11日17:43 新华网备受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因中国作家莫言(微博)能否获奖的争论,早已热火朝天。
在两家著名博彩公司诺奖赔率表上,莫言和村上春树分别占据头两名。
据法新社的报道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可能在二者中产生。
虽然关于莫言能否最终得奖众说纷纭,大家的热情居高不下。
但是冷静的思考一下,无论莫言是否最终获奖,毫无疑问,他都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都值得被阅读,被了解,被铭记。
本期策划将带您领略莫言的十部经典著作。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中国呆呆著名作家。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有剧作、散文多部;其中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文坛上具有广泛影响。
莫言和他的作品获得过“联合文学奖”(台湾),“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Laure Bataillin(儒尔。
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l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等国内外奖项。
【莫言十部经典作品盘点】《蛙》: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年: 2009年12月页数: 340定价: 27.00元丛书:莫言作品系列ISBN: 9787532136766【内容简介】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
莫言代表作品莫言代表作品莫言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本文为大家整理了莫言代表作品,仅供参考!莫言代表作品:《生死疲劳》《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小说《生死疲劳》获得第二届红楼梦奖和第一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在《生死疲劳》小说中,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
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驴、一世为牛、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一世为人……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
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莫言代表作品:《檀香刑》《檀香刑》是作家莫言沥胆苦心磨砺出的长篇历史题材小说。
在这部结构精巧、语色浓郁的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一起民间反殖民的斗争事件。
带头领导这起反殖民斗争的民间艺人孙丙最终被施以“檀香刑”。
作品以“施刑”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王朝政治没落中的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包括戊戌变法、义和团、外国殖民者的强取豪夺等等。
小说围绕着檀香刑的实施,将封建王权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凸显了专制权力作用于个体上的历史机制,成功地折射出专制权力赖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阴暗法则。
莫言最值得看的作品好看的书莫言代表作品有哪些为什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获得者会是莫言?此前中国从不缺优秀作家:王小波、贾平凹、余华……为什么偏偏是莫言?但也有人早在诺贝尔奖公布前,就说不读莫言,就无法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
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评委会曾评论:莫言先生的作品引导亚洲走向未来,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但究竟为什么是莫言?不妨从莫言经历和作品中找寻答案。
△莫言与日本小说家大江健三郎莫言生于1955年,山东高密东北乡,童年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饥饿、贫穷、疾病…最为艰苦的岁月。
这些岁月里他睹见那时的中国、乡村,贫穷、闭塞、冲突……也亲历了计划生育等影响中国的大事件。
他的题材发端于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
创作出《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等大量优秀小说既接地气,有极强的可读性,又在狂欢中不乏悲凉。
都说他写人性有异于常人的深刻,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勇敢是什么,也明白真正的悲悯是什么。
”△由《红高粱家族》改编,张艺谋执导电影红高粱剧照他却自称只是“讲故事的人”。
作品语言平易近人,却令我们在看似平实的叙述中,却总能被戳中人心的痛感,直指人性。
可以说,他是罕见的最了解中国人性、历史、民间文化的作家,也是文学表达最生动、创作最多元化的作家。
但更多人爱读莫言,是因为其作品里,藏着中国人的人生大智慧。
小编深觉身为中国人,都应去读读莫言的小说。
那里有我们应去知晓的中国社会、文化、历史乃至人性的根。
读莫言,便推荐这套由莫言亲自与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打造的臻品,——《莫言长篇小说精选》独家授权,限量签章版,共6册。
当然,推荐读莫言,绝不仅仅只是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而是他讲故事实在精彩,情节环环相扣,极好的语言驾驭能力,一打开便让人手不释卷。
读完这些代表作,你便能深知诺贝尔文学奖为何青睐他:莫言独家授权六个故事,道尽中国人百样人生这6本书,每一本都经典都值得珍藏!1、《红高粱家族》莫言最负盛名的小说,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可的莫言代表作。
莫言的经典作品赏析莫言,中国当代作家,因其深刻的作品和对中国乡土文化的描绘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他的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让人们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感悟。
本文将以莫言的经典作品为题,对他的作品进行赏析。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作。
这部小说以中国北方一个农村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家族成员的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以家族的兴衰为主线,通过多代人的命运和情感纠葛,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沧桑和变迁。
莫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和人性的复杂,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人性的深刻。
《蛙》。
《蛙》是莫言的另一部代表作品,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中国文化大革命为背景,通过一个农村医生的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小说以医生孙少安的视角,描写了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艰辛和磨难,以及他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
莫言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敏感,揭示了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摧残和对人性的扭曲,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是莫言的又一部经典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小说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背景,通过一个女性的命运,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以女主人公的视角,描写了她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命运和情感纠葛,以及她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莫言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人性的敏感,揭示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莫言的经典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国乡土文化的丰富和人性的深刻,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迪和感悟。
莫言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也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作品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
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2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成就: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鼎钧双年文学奖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一名代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郭沫若,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陈忠实,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白鹿原》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苏童,作家。
江苏苏州人。
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
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有作品百十万字,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已婚男人》和《离婚指南》等。
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蜚声海内外。
《河岸》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舒婷女,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祖籍福建泉州。
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有较浓意味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引言莫言(Mo Yan),原名莫贵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家。
本文将介绍莫言获奖作品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红高粱家族》《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1986年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品。
这部小说以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农村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充满独特氛围和魅力的家族。
小说以红高粱为象征,通过家族成员的个人经历和命运展现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艰辛生活和人性的复杂性。
这部作品融入了魔幻现实主义元素,充满了想象力和寓意,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创作模式,为中国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丰乳肥臀》《丰乳肥臀》是莫言的另一部代表作品,也是他创作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该小说于1996年出版,讲述了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的苦难和抗争。
小说以女性形象为中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家庭纷争。
莫言通过描写女性的命运和心理变化,传达了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部作品揭示了女性在中国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和歧视,并为女性发声,成为了当时中国文学中的一股强势力量。
《蛙》《蛙》是莫言在201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也是其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之作。
这部小说以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为背景,通过一个普通山村医生的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小说以现实主义手法写就,文笔简洁,情感真实。
莫言通过医生角色的视角,揭示了中国社会中的腐败、贫富差距和道德观念的崩溃。
这部小说不仅让人们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引发了对医疗体系和社会现象的讨论。
莫言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莫言的获奖作品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在国际文坛上获得了高度关注。
他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考引领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潮流,并为中国小说塑造了全新的形象。
莫言的作品不仅在创作角度上具有创新性,同时也在文学题材和语言表达上具有独特之处。
莫言的作品探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莫言的简介及作品莫言是汉语写作群体辉煌星辰中最明亮的一颗,是一个深通艺术辩证法的文化魔术师,是一个将汉语的文学魔力发挥到更高境界的语言魔术师。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莫言的简介及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莫言的简介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他自19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2013年10月30日,中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大学“网络文学大学”开学,莫言担任该校的名誉校长。
2014年12月,莫言先后获颁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目前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童年经历莫言的童年正值中国近代史上最悲惨的一段时期,所谓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饿殍遍野,莫言曾在香港公开大学演讲时回忆道:“我们村里一天之内饿死了18人。
”莫言小学时便经常偷看“闲书”,包括《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青春之歌》《破晓记》《三家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莫言在小学五年级时因“”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主要从事农业,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
在“”期间无书可看时,他甚至看《新华字典》,尤其喜欢字典里的生字。
后来,莫言靠着《中国通史简编》这套书度过了“”岁月,接着又背着这套书走出家乡。
军旅生涯1976年莫言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期间,莫言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将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全部看过。
莫言代表作品莫言的童年正值中国近代史上最凄惨的一段时期,所谓的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饿殍遍野,莫言曾在香港公开高校演讲时回忆道:我们村里一天之内饿死了18人。
下面是我带来莫言代表作品的内容,欢迎阅读!《漠北苍魂》原文:眼前的漠北,恍惚间有一种莫名的熟识,一如我的前世今生,从没有离开、远行。
在痴迷的行伍诗篇里;破晓的怒云,伫立的孤城,铁青的万仞山,乱纷的霜草,寒甲夜戌的征人就像在眼前!那金戈交嘣,铁马嘶鸣,如怨如诉的羌笛,仿佛穿越了千古,在耳边铮鸣、游萦漠北的春天,来的晚些。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心情使然,春终究还是来了。
景色不像江南的妩媚、文弱,是另一种神韵。
桀骜的胡杨,如不耐新衣的的小子。
刺刺草,大漠里常见的植被,东一丛,西一丛,也黄绿的抢眼。
怪模怪样的光棍树,形如史前植物的梭梭,不愿孤独的沙漠之瑰,娇嫩的芦荟,还有紫柳、红柳等等等!让人感叹生命的坚忍!阳光透过云隙,泄下斑驳的色调,一场春雨后,绿绒似的草甸子变得珠光浮影。
还有不知名的小花,星星点点,仿佛在宣扬;我们也有春天!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若把江南比作一个低眉顺眼的小儿女,那漠北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是性格使然,还是吹了亿万年的风沙?我心中的大漠,苍凉、粗犷而雄浑,像一个不屑与自然邀宠的浪迹者不羁、张狂。
震怒时,飞石移山,漫天蔽日。
大有吞噬天地的气概。
沉静时,温婉如处子,红日沉肩,把远山、低云、清洼映得端庄倩丽,无限旖旎。
是谁,偷听得大自然的私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多么令人遐想的诗句,征夫白发,沙场醉卧。
多么怆凉浪漫的戏谑!走进历史,那一幕幕峥嵘,一声声让人血脉贲张的怒吼;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过河杀贼,还我河山饥餐胡肉渴饮血在铁蹄踏临时,如黄钟大吕,震撼了沉荷的巨龙,惊醒了昏睡的心灵。
我爱你,漠北,你不似江南的靡废、柔弱,注定会塑就华夏的伟岸奔放!我爱你漠北,爱你如民族脊梁般的虬劲刚毅!有关莫言语录举荐:1) 想你的时候有些华蜜,华蜜得有些难受。
二、莫言(一)总体特征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和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
善与恶、美与丑,大悲与大喜,梦幻与写实的交汇和复杂结合。
莫言以一种奇异的然而是新鲜的艺术感觉,重新认知我们民族的生命和文化心理。
莫言在文学创作上追求天马行空的自由境界,富有创新精神,使其小说呈现出奇特的想象性与神奇感。
(二)《红高粱》1.关于祖先的英雄传奇一个民间抗日故事和爱情故事,虽然是虚无缥渺的自由野性生命的民间神话,但写出了艰难的生存条件和充满野性的顽强生存,小说主人公们敢爱敢恨,敢生敢死,表现了原始生命力的主题,是对民族骁勇血性的理想状态的寻找。
成为新历史主义叙事的一个发端性的作品。
2.复合美感小说通过战争这一特殊的环境来开掘农民意识的正负两面。
“我爷爷”这批人“杀人越货,精忠报国”,有无拘无束的叛逆性格和土匪习气,又有除暴安良、抗御外侮的坚韧不拔的传统优秀品质。
小说展现的内容也善恶混杂,美丑交织,既充满血腥味,又富有神秘感。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开了描写丑恶的先河。
“罗汉大爷的头皮褪下,露出了青紫的眼珠。
露出了一棱棱的肉……”。
当代文学中的审丑意识最早出现在莫言的小说中。
《红高粱》中悲剧与反讽交织,它写的是一出悲剧,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悲剧,它不是在最悲恸之处引起人们的“悲悯”、“同情”、“崇高”的美感,它的“反讽”叙述,给人以一种新鲜的美学感受。
以轻松甚至幽默调侃的笔调写惨烈的死亡场面,使小说具有多义的审美意蕴。
在孙五剥罗汉大爷人皮时,作者用一种奇异的感觉来写这一场面:一方面是写罗汉大爷“一股焦黄的尿水从两腿间一窜一窜地龇出来”,“肚子里的肠子蠢蠢欲动,一群群葱绿的苍蝇漫天飞舞”;另一方面又写“父亲看到大爷的耳朵苍白美丽,瓷盘的响声更加强烈”。
前者近乎一种亵渎意识、而后者又掺杂着一种幽默调侃的意味。
在传统小说歌颂英雄的场合,《红高粱》却用这种前所未见的语调来写,逼视历史现场和人物的真实面目,逼视生活的“日常”性,真实性。
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及简介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大家可能已经对这位作家已经非常了解,我们今天在诺贝尔文学奖即将公布之际,不妨再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位中国作家,看看有哪些代表作品还没有读,可以去读一读。
1莫言诺贝尔获奖作品《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力作。
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兵荒马乱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心动魄的爱情。
《生死疲劳》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
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着的颂歌和悲歌。
《丰乳肥臀》200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檀香刑》中,莫言通过胶东半岛农民义军奋起抗击德国殖民军队的故事,把自己独特的“残酷语言”推到了极致,并在其中极富象征意义地植入了他自己故乡的地方戏种“猫腔”,并通过大量令人读之惊悚的例如“剐刑”等场景的具体描述,引发了读者的精神和生理的剧烈反响。
这部小说虽然语言叙事技艺高超结构饶有新意,但进入了纯粹“历史语境”,并未跟日常生活、日常情感发生密切关系。
《红高粱》《红高粱》叙述的主要是一支民间抗日武装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另外辅助与这次战争发生之前发生的余占鳌与“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在叙事人称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叠合在一起。
《红高粱》曾荣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红高粱》就是根据这本小说改编而成的,这不电影获第38届柏林电影金熊奖。
电影的获奖雨出名,进一步带动了很多读者去阅读小说《红高粱》。
《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
1985年在《中国作家》第二期发表的中篇小说。
《四十一炮》以九十年代初农村改革为背景,通过一个孩。
莫言作品出版时间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介绍莫言的代表作品及其出版时间,带领读者回顾这位文学大师的创作历程。
一、《红高粱家族》(1986年)《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该小说以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上世纪初中国农村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小说于1986年首次出版,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关注,奠定了莫言的文坛地位。
二、《大庄稼》(1995年)《大庄稼》是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作品之一。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家族的兴衰和农村的隐喻,展现了中国农村家庭与社会的变迁。
小说于1995年出版,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关注,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的经典之作。
三、《蛙》(2009年)《蛙》是莫言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他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一个村庄的传统医生为主人公,通过他的视角和经历,探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与城市的冲突与融合。
小说于2009年出版,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追捧。
四、《檀香刑》(2013年)《檀香刑》是莫言的长篇小说,以儿童贩卖和人口拐卖为背景,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黑暗面。
小说于2013年出版,并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这部作品在探讨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展现了莫言作为作家的独特才华。
五、《蛇鞭歌》(2019年)《蛇鞭歌》是莫言的中篇小说,讲述了农村父亲为了能让儿子上大学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和牺牲。
小说于2019年出版,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它以细腻动人的笔触,诠释了中国教育背景下的家庭困境与人性关怀。
六、《丰乳肥臀》(2019年)《丰乳肥臀》是莫言的长篇小说,是他创作的又一部代表作品。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妇女世代相传的家庭历程,展示了中国近百年的社会变迁和女性命运的演变。
该作于2019年出版,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总结: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位伟大作家,他凭借真实动人的作品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赢得了世界读者的喜爱和肯定。
十二个父亲中国作家莫言的重要作品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叙事风格闻名于世。
在他的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有许多重要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本文将介绍莫言的十二个重要作品,展示他作为父亲中国作家的卓越才能和文学贡献。
第一个作品是《红高粱家族》。
这部小说以红高粱为象征,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与变革。
通过不同代际的家族成员命运的叙述,莫言描绘了中国历史背景下的乡土情感与历史变迁。
第二个作品是《丰乳肥臀》。
这部小说以一个中国农村家族为背景,通过女性角色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性别问题、家族传承和历史变迁。
莫言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强大而独立的女性形象,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第三个作品是《蛙》。
这是一部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描述了中国当代历史中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莫言以生动细腻的叙事手法,描绘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扭曲和挣扎,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第四个作品是《檀香刑》。
这部小说以一桩连环杀人案为线索,揭示了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的黑暗与不公。
莫言通过对残酷暴力事件的描写,批判了封建道德和伦理观念对人性的扭曲和残忍,引发了对社会制度问题的反思。
第五个作品是《晚熟的人》。
这是一部讽刺小说,以幽默的笔调描绘了中国农村社会的种种荒诞和怪异现象。
莫言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夸张描绘,创造了一个荒诞的虚构世界,展现了对人性与社会现实的反思。
第六个作品是《蛇》。
这是一部以中国农村社会为背景的小说,通过对一个村庄的生活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善恶与道德的边界。
莫言以质朴的叙事方式和生动的情节,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伦理的失范。
第七个作品是《黄金时代》。
这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女性知识分子的成长经历和人生困境。
莫言以独特的叙事结构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个体在政治背景下的自我坚守和思想解放。
第八个作品是《悟空传》。
这是一部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西游记》为基础的小说,莫言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重新演绎了孙悟空的传奇故事。
[莫言作品集mobi]莫言作品集篇一:[莫言作品集]莫言最全的作品集引导语: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尔贝文学奖的作家,对于莫言的作品,你知道多少呢莫言作品集(大陆出版)1.《透明的红萝卜》(小说集) 作家出版社1986年3月2.《红高粱家族》(长篇小说)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3.《天堂蒜薹之歌》(长篇小说) 作家出版社1988年4月4.《爆炸》(小说集)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8年8月5.《十三步》(长篇小说) 作家出版社1989年4月6.《欢乐十三章》(小说集) 作家出版社1989年4月7.《白棉花》(小说集) 华艺出版社1991年10月8.《酒国》(长篇小说) 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2月9.《怀抱鲜花的女人》(小说集)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3月10.《金发婴儿》(小说集) 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11.《食草家族》(长篇小说) 华艺出版社1993年12月12.《愤怒的蒜薹》(天堂蒜薹之歌》修订本) 北京师大出版社1993年12月13.《神聊》(小说集) 北京师大出版社1993年12月14.《猫事荟萃》(小说集) 新世界出版社1994年10月15.《丰乳肥臀》(长篇小说) 作家出版社1995年12月16-20.《莫言文集》(1-5卷) 作家出版社1996年2月(《红高粱》、《酩酊国》、《鲜女人》、《道神嫖》、《再爆炸》)21.《会唱歌的墙》(散文集) 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12月22.《红树林》(长篇小说) 海天出版社1999年3月23.《红高粱家族》(再版) 南海出版公司1999年5月24.《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小说集) 海天出版社1999年9月25.《师傅越来越幽默》(小说集)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12月26.《酒国》(再版) 南海出版公司 2022年2月27-29.《莫言短篇小说》(1-3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老枪·宝刀》、《苍蝇·门牙》、《初恋·神嫖》)30.《莫言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31.《檀香刑》(长篇小说) 作家出版社2022年3月32.《战友重逢》解放军文艺社2022年8月33.《生蹼的祖先》(长篇小说) 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年9月34.《冰雪美人》(小说剧本集) 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年9月35-36.《中篇小说集》(上、下) 作家出版社2022年2月37.《红高粱家族》(东岳文库) 山东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38.《酒国》(东岳文库) 山东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39.《拇指铐》(短篇小说集)(东岳文库) 山东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40.《清醒的说梦者》(随笔集)(东岳文库)山东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41.《罪过》(短篇小说集)(东岳文库) 山东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42.《师父越来越幽默》(中篇小说集)(东岳文库) 山东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43.《透明的红萝卜》(中篇小说集)(东岳文库) 山东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44.《什么气味最美好》(随笔集) 南海出版公司2022年9月45.《英雄美人骏马》(影视剧本集)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22年9月46.《红树林》(影视剧本集) 花山文艺出版社2022年9月47.《司令的女人》(中篇小说集) 收获丛书2022年12月48.《拇指铐》(短篇小说) 江苏文艺出版社2022年1月49.《四十一炮》(长篇小说) 春风文艺出版社2022年7月50.《小说的气味》(演讲集) 春风文艺出版社2022年8月51.《丰乳肥臀》(长篇小说) 工人出版社2022年9月30日52.《写给父亲的信》春风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53.《十三步》春风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54.《藏宝图》春风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55.《红高粱》(影视版) 中国青年出版社2022年1月56.《民间音乐》春风文艺出版社2022年1月57-68.《莫言文集》12卷当代世界出版社2022年4月69.《莫言中篇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10月70.《红蝗》民族出版社2022年4月71.《筑路》民族出版社2022年4月72.《战友重逢》民族出版社2022年4月73.《白棉花》民族出版社2022年4月74.《牛》民族出版社2022年4月75.《欢乐》民族出版社2022年4月76.《酒国》春风文艺出版社2022年1月77.《复仇记》华艺出版社2022年2月78.《食草家族》上海文学出版社2022年6月79.《红高粱家族》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80.《短篇集上·与大师约会》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81.《短篇集下·火烧花篮阁》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6月82.《天堂蒜薹之歌》南海出版社2022年8月83.《会唱歌的墙》作家出版社2022年11月84.《红树林》现代出版社2022年8月85.《莫言作品精选》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5月86.《月光斩》(中短篇小说集) 十月文艺出版社2022年1月87.《莫言王尧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22年12月88.《檀香刑》(重温经典版) 作家出版社2022年10月89.《莫言北海道走笔》(与人合作)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12月90.《莫言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22年1月91.《生死疲劳》作家出版社2022年1月92.《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12月篇二:[莫言作品集]莫言作品中红高粱文学意象莫言以审美的态度,用文学作品演绎了高密东北乡那片生机勃勃、充满野性的红高粱,红高粱自此成为莫言文学诗意的栖居地。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2月17日生。
出身于农民家庭,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其间曾经到棉花加工厂做过临时工。
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
1997年10月转业到报社工作。
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莫言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他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莫言是中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
1980年开始创作,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庭》、《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等八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白棉花》等二十四篇,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枯河》、《拇指铐》等六十余篇,电影、电视、话剧剧本等多部。
代表作《红高粱》内容摘要:
1987年《红高粱》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
根据此小说改编并参加编剧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红高粱》,为莫言的成名之作。
书中创造了莫言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通过“我”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故事。
《红高粱》曾荣获第4届全国中篇小说奖,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
据此改编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红高梁》是莫言的成名作之一,是一部宣扬生命个性、赞美生命的中国新时期小说,它曾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并获得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轰动中外。
小说中所描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印象,散发的中国民族魂,无疑使这部作品具有了与以往“寻根小说”所表达的主题的相异性。
小说展现出的一系列独特意象:“颠轿”、“野合”、“敬酒神”等撼人心魄的情景,那方圆百亩随风摇曳、舒展活泼且情感热烈的棵棵高梁;那人迹罕至、充满神奇色彩的十八里坡;那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与血红的高梁……所有这一切,都能给我们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代表作《丰乳肥臀》内容摘要:
1996年《丰乳肥臀》获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
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
币的奖金。
该书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莫言的写作一直是当代中国的重要象征之一。
他通透的感觉、奇异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精神、汪洋恣意的语言天才,以及他对叙事探索的持久热情,使他的小说成了当代文学变革旅程中的醒目界碑。
他从故乡的原始经验出发,抵达的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隐秘腹地。
他笔下的欢乐和苦难,说出的是他对民间中国的基本关怀,对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
他的文字性格既天真,又沧桑;他书写的事物既素朴,又绚丽;他身上有压抑不住的狂欢精神,也有进入本土生活的坚定决心。
这些品质都见证了他的复杂和广阔。
从几年前的重要作品《檀香刑》到二OO三年度出版的《四十一炮》和《丰乳肥臀》(增补本),莫言依旧在寻求变化,依旧在创造独立而辉煌的生存景象,他的努力,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
《丰乳肥臀》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性”大书,是莫言进行民间史诗性书写的成功试验。
作家倾情把母亲描绘成一位承载苦难的民间女神,或者就是圣母玛利亚的化身。
但命运多舛,她生养的众多女儿构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的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和民间组织以及癫狂岁月下的官方权力话语发生了枝枝蔓蔓、藕断丝连的联系,并不可抗拒的被裹挟卷入20世纪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力量之间的角逐、争夺和厮杀是在自己的家庭展开的,造成了母亲独自承受和消解苦难的现实:兵匪、战乱、流离颠簸、亲人死亡以及对单传的废人式儿子的担心、焦虑,而她在癫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为更是鸟儿吐哺的深情……母亲是一种意象符号,是对他作品中“我奶奶”式女人的集合,同时也涵盖了“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莫言对民间苦难及其承受者的爱戴、同情和关怀。
代表作《蛙》内容摘要: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
小说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长信和一部话剧构成,讲述了姑姑——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在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时,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
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
“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
“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
“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
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蛙》是一部对中国当代乡村的现实看得很深、思考得很透的作品。
“蛙”到底象征着什么呢?那些不断鸣叫、有着旺盛的繁殖能力却又是如此“低贱平常”的生物,承载着莫言的深刻思考。
在这些思考的背后,则是对中国现代性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反思——这也是莫言小说的一贯主题。
小说的题材有着独特意义和相当的敏感性。
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在中国具有合法性和必然性,因为人口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的前提,而控制人口又是后发展现代国家实现艰难的现代转型的无奈但必要之举。
生育,是人的基本权利;而控制生育,又是人实现理性生存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曾经的半工业化的农业国家,也面临着国际上从“人权”角度而来的种种责难与批评,而在此国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更是由于文化、传统、伦理、政治、权力、金钱等各种因素而变得异常复杂。
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中,计划生育一方面被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进步事业”得到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则成为90年代以来主旋律乡土文学突出乡村基层政治尴尬现状和困境的点缀性情节。
于是,被不理解、不支持的农村群众撵得到处跑的“乡镇干部”形象,就在几分黑色幽默的喜剧色彩中,将计划生育政策与人性的冲突轻松地嫁接为“分享艰难”的主旋律阐释。
莫言的《蛙》显然不想漫画化、戏剧性地处理这个题材,也并不是要理论性地探讨、评判计划生育本身的功过是非,而是要把计划生育处理成一个精神事件和精神背景,以此来表现其对中国人的生存、生命以及精神和灵魂的影响。
代表作《檀香刑》内容摘要: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莫言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仓皇出逃为历史背景,用摇曳多姿的笔触、大悲大喜的激情、高瞻深睿的思想,活龙活现地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可歌可泣的运动、一桩骇人听闻的酷刑、一段惊人动魄的爱情。
《檀香刑》是作家莫言沥胆苦心磨砺出的长篇历史题材小说。
在这部结构精巧、语色浓郁的作品中,真实地再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一起民间反殖民的斗争事件。
带头领导这起反殖民斗争的民间艺人孙丙最终被施以“檀香刑”。
作品以“施刑”为主线,展示了中国王朝政治没落中的诸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包括戊戌变法、义和团、外国殖民者的强取豪夺等等。
小说围绕着檀香刑的实施,将封建王权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凸显了专制权力作用于个体上的历史机制,成功地折射出专制权力赖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阴暗法则。
小说刻画了一大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富有浪漫气质的戏班班主孙丙、具有正义感的高密知县钱丁、从京城刑部大堂告老还乡的刽子手赵甲以及他们的女儿、干女儿、儿媳妇孙眉娘、残酷而狡猾的政客袁世凯等等。
代表作《白狗秋千架》内容摘要:
1988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
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暖》获第16届东京
电影节金麒麟奖。
《白狗秋千架》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所发表的短篇小说全集之一,集结了莫言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创作发表的三十篇作品,其中《春夜雨霏霏》、《丑兵》、《黑沙滩》等七篇作品是首次结集出版,弥足珍贵。
莫言的短篇小说故事饱满,风格多样,好似从肥沃而丰富的中国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丰姿多彩的朵朵奇葩,既对乡村残酷现实的犀利揭露,也有对乡村纯朴爱情的感人描写,还有种种荒诞离奇却又逼真入神的传奇述说……这些作品的结集,可以让读者充分欣赏到莫言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以看到文学大家从事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