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完整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9
1 / 9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及完整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棹.zhào船 蛮横.héng 怒不可遏.è 接踵.zhǒng而至
B.眼眶.kuàng 彷.páng徨 挑拨离间.jiàn 拾.shè级而上
C.晦.huì暗 寒噤.jìn 强.qiáng词夺理 目眩.xuàn神迷
D.衍.yán射 浩劫.jié 纷至沓.tà来 纵横驰骋.chěng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让情况更加尖锐的是这些势力越来越锐不可当....并常常卷入法律制裁之中。
B.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上场比赛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C.十一黄金周,天南海北的游客齐聚北京游玩,故宫景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D.这栋现代建筑,在这个老社区里显得鹤立鸡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B.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C.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在本届世乒赛上,运动健儿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5、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 你的树 你的风
B.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C.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D.星光因你而闪烁/波光因你而摇曳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幸福的尺寸本是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每一寸幸福。
2 / 9 ①在此之后,你的脚丫已经不再长大,你的鞋子尺码已经固定
②所以,请学会丈量幸福,拥有一颗充满爱、充满自由、充满创造的心吧
③这正像脚上的鞋,穿着合适也就可以了
④童年的尺寸是一颗糖果的甜蜜,少年的尺寸是一次收获的快乐,青年的尺寸是一份创造的惊喜
A.③①④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7、古诗文默写。
(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
(2)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诗经》)
(3)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________________,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劝慰友人不要悲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游大林寺
白居易(唐)
余与河南元集虚①,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②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③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④今垂⑤二十年,寂寞无继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
3 / 9 (注释)①元集虚:唐代隐士,隐居庐山,善文会乐,与向居易交情甚好。②聚落:村落,村庄。③别造:别外来到。造,到访。④迨:至,到。⑤垂:将近。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山桃始花.
②历东、西二林,抵.化城
③因.与集虚辈叹且曰
④属.引凄异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自.遗爱草堂 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B.时节绝.晚 哀转久绝.(《三峡》)
C.余与.河南元集虚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D.于.是孟夏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4.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1.(1)开花;到达;于是;连接。
2.D
3.①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②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③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4.(1)大林穷远;(2)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香山野桃悄然开
黄亚洲
北京香山,今日风野。
4 / 9 沿着曲曲弯弯的碎石山径一路蜿蜒上山,耳边都是好风,如兽吼。满山的树杈与枝丫,互相打得啪啪响,更不消说未知何时一路绑于树干的那几十根指路红布条了,痉挛成癫狂状。我们几个上年岁的,各自在营地周围寻找避风地儿。要这么站在风口的话,人的骨头怕也会哗哗响了。
我顺坡往南,一直走,直至下到一个山坳,顿感风声已柔,便投着一块大石头坐下,歇口气。
才刚举头,便见着那飘飘抖抖的几株野山桃了。那是树还是舞蹈啊,我惊呆了。一树一树粉白色的花,落在眼里,真妖娆得不行。
花不大,远望有点像樱花,密密层层的。背景虽是瓦蓝的天,但一树看过去皆是粉白,很难见到星星点点的蓝。(A)山坡北面风吼起来的那一刻,滑下南坡的一股小小的风,也会吹得这几株野山桃腰肢大颤,那密密层层的花也就互相厮磨在了一起,那种无声的舞蹈真是热烈;(B)若是北面风声小了,那些秀丽的花顿时就在安静的阳光下庄重自强,少女般腼腆,纹丝不乱。
我站起来,慢慢向她们走过去,于是就见着好几只蜜蜂在花间忙来忙去——飞翔得连声音都没有,像是要把全部的气力都花在吸吮上。
这一隅无声的春景,叫我望得久久出神。幸亏香山今日风大,鬼使神差地让我下到一个不知名的山坳里,有了这场小小的叫人惊喜的艳遇。
感谢兽性发作的风,你啊,你把人性催出花来了。
我不知道世上有多少人相遇过这几株灌木形状的野山桃,相遇过三月的这些婀娜无比的粉色山桃花,还有花间的这一群闷吞独食的小蜜蜂。
显然,这几株俏丽的野山桃也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看见她们,她们知足,就在这不知名的山坳里,她们守着一小块蓝天和一方干燥而忠厚的土地,每年三月,准时来一次热烈的舞蹈,或者少女般腼腆地静立着,然后在蜜蜂的帮助下孕育夏日的小小的山桃,再然后,在寒流里剃发闭眼苦守,等待来年春天的抚摸,再准备一场少女的粉色舞蹈。甚至,多少年后,她们也会安安静静地倒下,让蜜蜂和蜜蜂的后代从此再也找不见她们。
当然,她们也有后代。她们的后代可能就成长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而一场悄悄的舞蹈也按照美丽的遗传密码,开始排练。
我今天要是没看见这些,一切也都在进行中。我今天偶然瞥见了她们,一切
5 / 9 也都没有被打乱。偶遇就是这么普通,也是这么惊心。
大家开始下山。一路上我还惦记着那一小群婀娜的野山桃。我想,其实,平凡并不是寂寞。平凡里也有舞蹈、蜜蜂与爱情,也有令人心满意足的生生不息,不需要多少人在意,也不祈求多少人抬举。有阳光,有风,有蜜蜂,也就一切都有了。
养在深闺人未识,或许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好吗?挺好。
今天,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5日,略有改动)
1.请按照顺序用原文中的词语写出作者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
惊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在上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3.文中画线句是用怎样的描写方式写风的?这里写风有什么作用?
4.“我就是一只蜜蜂,被风牵着,邂逅了一场少女的舞蹈,意外地被温暖了一番”中的“温暖”有怎样丰富的内涵?
2、海棠树里的张望
史铁生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侯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书包挂在房檐上。“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常独自呆愣,目光渐渐迷茫,渐渐空荒,透过老海棠树浓密的枝叶,不知所望。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着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糊得多快!”我在
6 / 9 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这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胡乱一洗了事。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拉——刷拉”,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拉刷拉”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得看不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
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回答:“您学那玩意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
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外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与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