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主题班会
- 格式:pdf
- 大小:21.43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主题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诵读经典,让同学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班会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全体班主任、学生代表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致辞2. 诵读经典环节3. 交流分享环节4. 领导致辞5. 总结发言六、班会记录1. 班主任致辞班主任在致辞中强调了诵读经典的重要性,他指出:“诵读经典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同学们文学素养的有效手段。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用心去感受经典中的智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2. 诵读经典环节(1)学生代表朗诵《论语》节选首先,学生代表朗诵了《论语》中的经典篇章,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
同学们通过朗诵,感受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快乐。
(2)学生代表朗诵《离骚》节选接着,学生代表朗诵了《离骚》中的经典段落,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等。
同学们在朗诵中,领略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受到了楚辞的优美韵律。
(3)学生代表朗诵《三国演义》节选随后,学生代表朗诵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对话,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等。
同学们在朗诵中,了解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感受到了英雄豪杰的壮志豪情。
3. 交流分享环节在交流分享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了自己在诵读经典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有的同学表示,通过诵读经典,他们更加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有的同学表示,诵读经典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提高了自己的道德素养。
4. 领导致辞学校领导在致辞中肯定了本次班会的成功举办,并对同学们提出了希望:“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诵读经典,传承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设计品鉴经典,享受国学,传承文化,提高自身素养,增加文化底蕴。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的是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五篇,欢迎查阅!诵读经典传承文化班会教案1第一环节牛刀初试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
”比方有大本事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
也比方有力量的人刚开头工作就表现出才能本环节即所谓必答题。
重在考察大家对国学学问常识的把握。
我们会将预备好的必答题分为5组,由参赛小组按挨次分别在5组题目中进行选择每组中共有7道题目,题目类型以选择题为主。
每个小组选出1名代表,进行答题,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在本环节中,小组代表可以询问本小组其他同学,或者选择请电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环节结束后,将会有特约嘉宾对答错的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依据各小组答题得分状况,公布成果和第一环节名次状况其次环节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传奇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悟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后用“高山流水”比方知音或知己。
本环节即谁来比划谁来猜。
在国学学问积累的基础上考验大家描述力量以及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
本环节将会有3种难度可供选择。
即10分题20分题和30分题,每个分值的题目均为10个但难度不同,选择挨次按第一环节后名次倒序进行,即分数落后的小组先行选择,然后依次进行。
竞赛需要2名参赛队员完成,A通过肢体和语言进行描述,描述中不能使用口型,假如描述中消失屏幕上相同字即视为无效,下面的组员原则上不能进行提示和干扰。
规定时间为1分半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每组答题状况进行计分【如10分题,猜对一道得1分,20分题猜对一个得2分。
】第三环节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
古诗词主题班会
《诗词主题班会》
今天的主题班会特别特别特别特别地有趣,我们以古诗词为主题,展开了一场文学盛宴。
首先,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古诗词朗诵,有的选择了《静夜思》,有的选取了《登鹳雀楼》,还有的念起了《将进酒》,每一首古诗词都在同学们婉转的声音中,化作了一幅幅绚丽的画面,跳动在我们的眼前。
接着,我们进行了古诗词知识竞赛,同学们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在竞赛中,我们不仅考验了对古诗词的了解,更让同学们在激烈的角逐中,增加了对古诗词的热爱和认识。
最后,我们组织了古诗词创作比赛,同学们拿出笔和纸,在想象力的驱使下,创作了各种各样的古诗词。
有的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有的吟唱了对友情的珍视,更有的叙述了对未来的向往。
这些作品或清丽脱俗,或豪放潇洒,或感人至深,无不展现出同学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创造力。
在这场古诗词主题班会中,我们不仅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更加深了对古诗词的了解和热爱。
古诗词如同一座座历史的坐标,指引我们走进古人的思想世界,感受着古代文人的情怀。
班会结束之际,我们暗下决心,要继续学习古诗词,让这些古老的文字在我们心中永远流传。
关于唐诗宋词的班会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关于唐诗宋词的班会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关于唐诗宋词的班会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星梦压星河。
初唐的《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与之相对应的另一首唐诗,晚唐诗人唐温如唯一的传世之作《题龙阳县青草湖》,好像可以作为晚唐诗歌的一个清爽点缀。
关于,历史上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
这首诗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画像,读过之后诗人的风貌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日湖南汉寿。
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
试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为“洞庭”,是由于两水相连相通的原因。
这是一首极富艺术共性的纪游诗。
开首两句,诗人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奇妙地结合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在秋风飒飒、广袤无垠的洞庭湖上,泛起层层白波,让人不由想起白发湘君的形象。
传奇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了;而今萧瑟的秋景,也使漂亮的湘君一夜白发,洞庭秋色是多么触目惊心。
后两句则是对梦的描述,醉酒之后的诗人感觉似乎是在银河里荡波,梦境里留下的是无尽的惆怅。
布满浪漫主义颜色,笔调轻灵,无一粘笔,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诗人着意于真情实感的表现,并不拘泥于形貌,因而写来不拘一格,超尘脱俗。
古代写梦的诗歌不少,象这首诗歌写得清爽秀丽而又含蓄丰富,无论写景叙梦,诗境之缥缈奇幻,构思之新奇独特,为前人诗作少见。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中一青螺。
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许多,要写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是非常不易。
刘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配以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比方,把洞庭美景再现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古诗主题班会
《古诗主题班会》
今天,我们班开展了一次特别的主题班会——古诗主题班会。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并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因此,老师们决定通过这次班会的形式,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古诗。
在班会开始的时候,每个同学都带上了自己熟悉的古诗,我们围坐在一起,相互分享,互相学习。
有的同学朗诵了《静夜思》、《将进酒》等经典名篇,有的同学讲解了古诗的背景和意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诗的内涵。
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接着,老师还指导我们写作古诗,让我们亲身体验古诗的魅力。
我们用自己的话语,写下了对家乡、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尽管不及古人的峥嵘文字,但我们也感受到了古诗带给我们的创作的乐趣。
通过这次古诗主题班会,我们不仅学习了古诗的文化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继续学习古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让古诗精神熠熠生辉。
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篇一:经典诗文诵读主题班会“诵读经典快乐成长”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一)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队员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事的良好习惯和尊敬师长,爱护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收集并背诵古诗文和三句半。
三、活动过程(一)引入并宣布本次活动主题主持人:同学们,从我们入学第一学期开展背诵古诗文活动到现在诵读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以来,诵读的声音便不绝于耳。
通过学习吟诵,使我们知道了祖国的山川河流,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品德修养。
今天我们班举行古诗文诵读主题班会,愿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伴随我们成长的良师益友。
(二)班主任简单介绍中国诗文同学们都知道,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它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因此,大家都爱听古诗文故事,爱诵古诗、背古诗。
(三)讲唐诗宋词故事、诵古诗1.课件播放师:遥望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重礼仪,德至上,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是古代传统的启蒙课本。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今天,我们悉心选择了这本书里的内容,作为我们本次活动的载体。
2.演示相关内容师:看到这些内容,我们便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责任,继承祖先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责无旁贷。
弘扬民族精神,作为龙的传人,我们义不容辞。
(四)学生诵读:相关内容(五)小结用来结束这次班会: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初。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六)班主任总结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在我们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了,它已经成为照亮我们前程的一盏明灯。
国学经典诵读课题主题班会三篇国学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内容提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本是我们这个民族引以为荣的文化,但是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却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连西方国家都纷纷成立了孔子学堂、孔子研究会、儒家思想研究学会,而我们的孩子在问卷调查中却不知道《三字经》是什么?孔子是何方圣人?长此以往,他们看着日本动漫卡通,穿着耐克,吃着肯德基、麦当劳,却忘记了我们的老祖宗,先人的文化香火将会逐渐地在他们身上无法延续,这体现在少年儿童身上的确是一种悲哀。
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开展国学诵读,就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在开展国学诵读活动中,我们注重发挥四种功能的作用。
1、环境熏陶功能。
2、发挥音像直观功能。
3、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功能。
4、发挥校本课程功能。
在活动期间,发现学生身上发生着变化:1、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2、道德修养得到完善。
3、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
主题词:中华传统文化国学诵读正文:一、问题的提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本是我们这个民族引以为荣的文化,但是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却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连西方国家都纷纷成立了孔子学堂、孔子研究会、儒家思想研究学会,甚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把《三字经》编入了《世界儿童思想道德丛书》,而我们的孩子在问卷调查中却不知道《三字经》是什么?孔子是何方圣人?长此以往,他们看着日本动漫卡通,穿着耐克,吃着肯德基、麦当劳,却忘记了我们的老祖宗,先人的文化香火将会逐渐地在他们身上无法延续,这体现在少年儿童身上的确是一种悲哀。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同样产生积极的影响。
比如传统的责任思想、节制思想、忠孝思想;再比如:重视教育,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创造了“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又比如: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这一方面比上欧洲西方国家的宗教和神论思想不知道进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偶像和神;再如:提倡以“礼”治国、注重诚信等思想。
五一班古诗朗诵主班会《与诗为伴》主题班会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2、分调动学生在班集体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强化作为班集体主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1、物色好主持人2、各小队组织熟练背诵古诗,根据诗意画好四季图,写好有关古诗的书法作品。
活动分步:开场:女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男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中华古诗文又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
女1: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男1: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2: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男2: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香郁的芳香。
女1: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男1: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女合: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文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朴质、真切的情思。
男合:今天,让我们徜徉在古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古文化。
男2: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女2: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第一部(闲情)1、播放独奏《渔舟唱晚》配词朗诵《春江花月夜》带入诗境女1:踏着暮色,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我们来到了春江,让我们一起欣赏《春江花月夜》。
2、看图诵诗女1:一曲《春江花月夜》,为我们展现了浩瀚幽邃、恬静多采的巨幅画卷。
男1:神奇美丽的四季风光,能不叫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神工?合:看,各小队的小画家们给我们带来了诗人笔下的自然风光图。
小队(1):(出示图)这悠悠碧波上昂首的白鹅,描绘了骆宾王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情景。
请大家齐诵《咏鹅》。
小队(2):大家看——柳枝翠绿,黄鹂啼鸣,这让我们想起了杜甫的《绝句》。
请大家齐背。
小队(3)小队(4)3、男1:四时风光美如画,诗人笔下的每一个季节都有其迷人的魅力。
第二部(友情)女2:在诗的形象中,我们欣赏着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
古诗词诵读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古诗学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检查;
2使学生从小了解我们祖国古诗文化的渊源和伟大,培养学生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学期初就开始学习古诗,要求学生每天会诵读一至两首古诗,并大致了解
古诗的含义。
三.活动过程:
1各个小小组通过选拔,推荐出参赛选手;
2参赛选手进行比赛前的抽签和准备;
3按照抽签顺序进行比赛
4宣布比赛结果,颁奖;
5小结: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我们一定要从小学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