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选择统计图
- 格式:doc
- 大小:147.00 KB
- 文档页数:2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一、引言统计图是一种用于展示数据和信息的图形化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呈现数据的分布、趋势和关系。
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据类型、数据特点和数据分析需求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数据类型根据数据的类型,我们可以将数据分为两类: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1. 定量数据:定量数据是指可以用数字表示的数据,如年龄、身高、成绩等。
对于定量数据,我们可以选择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等统计图形进行展示。
2. 定性数据:定性数据是指不能用数字表示的数据,如性别、颜色、品牌等。
对于定性数据,我们可以选择饼图、条形图、柱状图等统计图形进行展示。
三、数据特点在选择统计图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数据的特点,以确保图形能够准确表达数据的含义。
1. 数据分布:如果我们需要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选择直方图或箱线图。
直方图能够反映数据的频数或频率分布情况,箱线图则能够展示数据的中位数、四分位数和异常值等信息。
2. 数据趋势:如果我们需要展示数据的趋势变化,可以选择折线图或面积图。
折线图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面积图则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数据的累积情况。
3. 数据关系:如果我们需要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选择散点图或气泡图。
散点图能够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气泡图则能够同时展示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四、数据分析需求在选择统计图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数据分析的需求,以确保图形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据。
1. 比较:如果我们需要比较不同组别或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可以选择柱状图或条形图。
柱状图能够清晰地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条形图则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数据的大小关系。
2. 占比:如果我们需要展示数据的占比情况,可以选择饼图或堆叠柱状图。
饼图能够直观地展示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堆叠柱状图则能够清晰地呈现不同组别的占比关系。
3. 关联:如果我们需要展示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选择散点图或雷达图。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一、引言统计图是一种直观、简洁、有效地展示数据和信息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选择统计图时,需要根据数据的性质、目的和受众群体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本文将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和需求,介绍常见的统计图及其选择原则,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柱状图柱状图是一种用长方形的高度表示数据的图表,适合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差异。
柱状图可以分为纵向柱状图和横向柱状图两种形式。
当数据类别较多时,可以选择横向柱状图,以便更好地展示数据。
三、折线图折线图是一种用连续的线段表示数据变化趋势的图表,适合于展示数据随时偶尔其他连续变量的变化情况。
折线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趋势和波动,便于观察和比较。
四、饼图饼图是一种用扇形的面积表示数据占比的图表,适合于展示各个类别在整体中的比例关系。
饼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比例,但当类别较多或者占比较小时,不宜使用饼图。
五、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散点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适合于展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分布情况。
散点图可以匡助观察数据的趋势和异常值,便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六、雷达图雷达图是一种用多边形的边长表示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适合于展示多个变量的相对大小和差异。
雷达图可以直观地比较多个变量的差异和相似性,但当变量较多时,图形会变得复杂,难以理解。
七、热力图热力图是一种用颜色的深浅表示数据密度和分布情况的图表,适合于展示大量数据的分布情况。
热力图可以匡助观察数据的集中区域和分散区域,便于发现数据的规律和异常点。
八、选择原则1. 根据数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比如,对于离散型数据,可以选择柱状图或者饼图;对于连续型数据,可以选择折线图或者散点图。
2. 根据数据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比如,如果要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可以选择柱状图;如果要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选择折线图。
3. 根据受众群体的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比如,对于普通大众,可以选择常见的柱状图和折线图;对于专业人士,可以选择更复杂的雷达图和热力图。
统计图的选择。
(教材第59~60页)1.能读懂条形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3.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感受统计的价值和作用,发展数据意识。
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难点:明确三种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
课件。
师:说说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我们学过的三种统计图,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比较合适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比一比谁学得最好。
【设计意图:做到“温故而知新”,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打基础。
】师: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召开。
下面三幅图是媒体报道奥运会时用的统计图,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小组讨论,并派一名代表将对这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讨论结果汇报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三幅统计图)学生看图后进行小组讨论。
师:从哪幅图能更加清楚地看出我国在第24~30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生:折线统计图清楚地反映了我国在第24~30届奥运会获金牌的变化情况。
师:从哪幅图能更明显地看出每一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生:条形统计图能明显地看出每一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的多少。
师:哪幅图能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生: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第29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
师: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讨论总结。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看法告诉大家?学生可能会说:•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效率。
】师:自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吧!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数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第一章:统计图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使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统计图。
1.2 教学内容:统计图的定义和分类。
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和用途。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1.4 教学活动:引入统计图的概念,解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展示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给定的数据集。
第二章:条形图的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条形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
使学生能够利用条形图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2.2 教学内容:条形图的绘制步骤。
条形图的解读方法和注意事项。
2.3 教学方法:讲解条形图的绘制步骤,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练习解读条形图,提供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2.4 教学活动:讲解条形图的绘制步骤,包括确定坐标轴、绘制条形等。
提供实际数据集,让学生绘制条形图并进行解读。
讨论条形图的注意事项,如标签清晰、坐标轴范围合适等。
第三章:折线图的绘制和解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折线图的概念和特点。
使学生能够绘制和解读折线图。
3.2 教学内容:折线图的定义和特点。
折线图的绘制方法。
折线图的解读技巧。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展示折线图的特点和用途。
讲解折线图的绘制方法,结合练习进行巩固。
3.4 教学活动:引入折线图的概念,解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讲解折线图的绘制方法,包括确定坐标轴、连接数据点等。
提供实际数据集,让学生绘制折线图并进行解读。
第四章:饼图的绘制和解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饼图的概念和作用。
使学生能够绘制和解读饼图。
4.2 教学内容:饼图的定义和作用。
饼图的绘制方法。
饼图的解读技巧。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展示饼图的特点和用途。
讲解饼图的绘制方法,结合练习进行巩固。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一、引言统计图是一种用来展示数据和信息的可视化工具,它可以匡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选择统计图时,我们需要根据数据的类型和表达的目的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统计图的选择原则和常用的统计图类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二、统计图的选择原则1. 数据类型根据数据的类型,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统计图。
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数量型数据、分类型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关系型数据。
对于数量型数据,可以选择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对于分类型数据,可以选择条形图、饼图、雷达图等;对于时间序列数据,可以选择折线图、柱状图等;对于关系型数据,可以选择散点图、气泡图等。
2. 表达目的根据表达的目的,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统计图。
常见的表达目的包括:比较、分布、趋势和关系。
对于比较的目的,可以选择柱状图、条形图等;对于分布的目的,可以选择直方图、箱线图等;对于趋势的目的,可以选择折线图、面积图等;对于关系的目的,可以选择散点图、气泡图等。
3. 数据量级根据数据的量级,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对于大量数据,可以选择堆叠柱状图、分组柱状图等;对于少量数据,可以选择简单柱状图、折线图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的精确度和可读性,避免图形过于拥挤或者信息不清晰。
4. 观众群体根据观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统计图。
对于专业人士,可以选择更复杂的统计图,如箱线图、热力图等;对于普通公众,可以选择更简单直观的统计图,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观众对统计图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避免过于复杂或者过于简单。
三、常用的统计图类型1. 柱状图柱状图适合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或者同一类别在不同时偶尔地点的数据。
它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差异和趋势,便于观众进行比较和分析。
2. 折线图折线图适合于展示数据的趋势和变化。
它可以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便于观众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
3. 饼图饼图适合于展示数据的占比和比例关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2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2 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2课《统计图的选择》。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选择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和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和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选择方法。
2. 重点:学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一个小调查,请大家拿出自己的铅笔,看一看、数一数,哪种铅笔的数量最多?哪种最少?2. 例题讲解:(1)条形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各种铅笔的数量。
横轴表示铅笔的种类,纵轴表示铅笔的数量。
(2)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各种铅笔的数量,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种铅笔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3. 随堂练习:请大家根据自己手中的铅笔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绘制。
4. 小组讨论:请大家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选择的统计图及其原因。
通过实际案例,我们了解到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选择方法。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六、板书设计1. 条形统计图:一目了然地看出各种铅笔的数量。
2. 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3. 扇形统计图:反映各种铅笔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家庭作业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绘制。
(2)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并写出其特点。
2. 答案:(1)条形统计图:清晰地看出各种家庭作业的数量。
合理选择统计图周奕生统计图是表示统计数据的图形,它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而备受人们的喜爱.画统计图是数据整理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在这三种统计图中要注意根据数据的特性进行灵活选用.一、如果表示的数据各自孤立,那么一般要选用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小长方形的高低来表示相应数据的大小,给人以清晰、独立的感觉,各种数据之间“楚河汉界”十分显眼,因此,当遇到各数据之间彼此独立的情况时,一般选用条形统计图.例如用统计图表示奥运会金牌得数前几名的国家或地区时,只能选用条形统计图,用其他两种统计图则不太合适.如果选用折线统计图,那么给人的感觉是各国代表队像是“亲密伙伴”,而实际上各国之间金牌争夺十分激烈,“很不友善”;如果选用扇形统计图,则会让人误以为所有金牌都被前几名国家或地区拿走了.同样地,用统计图描述某同学各科成绩时,一般也只能选用条形统计图.二、如果表示的数据具有连续性,那么一般采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够反映数据之间的连续变化趋势,给人的感觉是各数据之间绵延不绝.对于不断上升的折线,给人以蒸蒸日上的感觉,从而振奋精神,力争再接再厉.因此,如果想通过表示的数据了解某指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就采用折线统计图.比如表示某个同学一学期来若干次考试的成绩时,用折线统计图可以让他直观地看到学习是否进步以及进步的大小.此时如果采用扇形统计图显然就毫无意义了.再比如,处理公司生产业绩的数据时,采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对各个时间段内的业绩变化情况了如指掌.三、如果表示的数据要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那么一般应选用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来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它能直观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的大小.因此,如果想了解各部分所占总体的百分比,那么一般采用扇形统计图.比如,想了解全班期中考试各分数段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比例的大小,就应该采用扇形统计图.同样地,描述各个年龄段的人数比例,采用扇形统计图比采用其他统计图的效果都要好.例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产奶量的大小最为合适的是().从给出的四种统计图可知不同品种的奶牛有六种,选项A是扇形统计图,它所能表示的是各品种奶牛产奶量占全部的百分比的大小,不能表示出具体的产奶量;选项B用奶瓶替代条形,十分形象,但奶瓶的大小不统一,容易给人的错觉是B品种奶牛的产奶量极少,不足其他的十分之一;选项C是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各品种奶牛产奶量的变化趋势,但各品种奶牛是彼此独立的,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因此,用折线统计图不太合适;选项D直观表示出了各品种奶牛的产奶量大小.因此应选D.。
2统计图的选择第1课时统计图的选择课时目标导航一、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材第98~99页例2)二、教学目标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相关信息。
一、复习引入复习学过的统计图及其特点。
师: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生举手,点名回答)师: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呢?分别适合在哪种情况下使用呢?(学生小组讨论,点名汇报)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统计图的选用。
二、学习新课教学教材第98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98页例2)师:上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板书课题:统计图的选择)(1)解决问题(1)。
①分析统计表中数据的特点。
统计表中给出的是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的树木总量,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树木总量的变化情况。
②判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思考:用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出树木总量;用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树木总量,还能体现出各个年份树木总量的变化情况。
结论:可以用条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统计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
(2)解决问题(2)。
①分析统计表中数据特点。
统计表中给出的是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
②判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可以表示这些信息,但用扇形统计图能更直观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解决问题(3)。
①分析统计表中数据的特点。
统计表中给出的是各种树木的数量,这些数据具有独立性,数据间不存在相互关系。
②判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这组数据只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③追问:为什么不用其他的统计图?三、巩固反馈完成教材第99页“做一做”。
扇形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更直观。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统计图的选择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直观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1-2 《选择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1-2课《选择统计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方面,还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统计图在表示数据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从而能够灵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统计图在表示数据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讲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它们在表示数据方面的差异。
3.实例分析:通过一系列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绘制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并分析其特点,加深对统计图的理解。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一、引言统计图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匡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支持决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统计图的选择原则、常见的统计图类型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统计图的选择原则1. 目的明确:在选择统计图之前,需要明确想要传达的信息和目的。
根据信息类型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够更好地呈现数据。
2. 数据特点:了解数据的特点是选择统计图的关键。
例如,数据的类型(连续型、离散型)、数据的分布(正态分布、偏态分布)以及数据的关系(相关性、趋势)等都会影响统计图的选择。
3. 可读性:选择的统计图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能够清晰地传达数据信息。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统计图,以免造成信息传递的混乱。
4. 简洁性:统计图应该尽可能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图例、标签和注释,以免干扰读者对数据的理解。
三、常见的统计图类型1. 条形图:用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差异,可以水平或者垂直显示。
2. 饼图:用于显示不同类别的占比情况,适合展示相对照例。
3. 折线图:用于显示数据随时偶尔其他顺序变化的趋势,可以展示多个系列的变化。
4. 散点图:用于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5. 柱状图:类似于条形图,用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差异,通常用于展示离散型数据。
6. 面积图:用于显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可以展示多个系列的变化,并且可以显示总体大小。
7. 箱线图:用于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中位数、四分位数和异常值等。
8. 热力图:用于显示数据的密度分布情况,颜色的深浅表示数据的大小。
四、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 如果想要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差异,可以选择条形图或者柱状图。
如果数据是离散型的,可以选择柱状图;如果数据是连续型的,可以选择条形图。
2. 如果想要显示不同类别的占比情况,可以选择饼图。
饼图适合展示相对照例,但是当类别过多时,饼图可能不够清晰明了。
数学《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第一章:统计图的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统计图。
让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1.2 教学内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统计图的概念通过实例展示统计图的作用,如人口普查数据的可视化。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统计图来更好地理解数据。
1.3.2 介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展示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图的例子。
解释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1.3.3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数据集。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4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数据集,尝试制作并解释一张统计图。
第二章:条形图的制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制作条形图的方法。
让学生能够解读条形图中的信息。
2.2 教学内容条形图的制作方法。
如何解读条形图中的信息。
2.3 教学步骤2.3.1 介绍条形图的制作方法演示如何使用软件或手工制作条形图。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标签的清晰、图例的准确等。
2.3.2 解读条形图中的信息让学生观察一张已制作的条形图。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条形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2.4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数据集,制作一张条形图,并解读其中的信息。
第三章:折线图的制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制作折线图的方法。
让学生能够解读折线图中的信息。
3.2 教学内容折线图的制作方法。
如何解读折线图中的信息。
3.3 教学步骤3.3.1 介绍折线图的制作方法演示如何使用软件或手工制作折线图。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坐标轴的标定、曲线的平滑等。
3.3.2 解读折线图中的信息让学生观察一张已制作的折线图。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折线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3.4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数据集,制作一张折线图,并解读其中的信息。
第四章:饼图的制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制作饼图的方法。
选择统计图的评测练习
(为学生提供带有格子的画图材料纸)
1、下面两组数据,分别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说一说,画一画
2、我国五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如表所示:
山名泰山华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海拔(米)15241997187315003099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各座名山主峰的海拔高度。
3、某百货商场1994年~2002年营业额统计如下:
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该百货商场营业额的变化情况。
4、某气象小组的同学们记录了他们开学后每个月的降水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