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节能低碳行动实践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3
1.中联集团与中联水泥什么区别中联集团与中联水泥的区别:(1)成立的时间及地点不同。
中联集团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海西中心城市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CBD核心区;中联水泥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北京知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2号楼18层。
(2)经营的范围不同。
中联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同时涉足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管理、酒店投资与管理等行业的综合性集团企业;道中联水泥是集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骨料、水泥制品等制造及研发专、节能环保与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国家属重点扶持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
(3)企业的性质不同。
中联水泥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属于国企;而中联集团属于台港澳与境内合资的民营企业。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公司介绍2.南方水泥手下所有的公司鲁南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分公司枣庄中联水泥有限公司邢台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徐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青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泰山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德州中联大坝水泥有限公司日照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淅川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洛阳中联黄河水泥有限公司临沂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曲阜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卧龙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菏泽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连云港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宿迁中联水泥有限公司阜阳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西峡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日照中联港口水泥有限公司安阳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临沂沂东中联水泥有限公司菏泽中联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3.成武中联水泥公司怎么样原名为:成武宏伟水泥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山东菏泽成武县城关镇定砀路邮政编码:274200 公司简介:成武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于二O一O年七月二十六日,是山东成武宏伟水泥有限公司加入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后而得名。
成武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美丽的成武县文亭湖畔,北临定砀路,东临聊商路,西临菏兰高速,省道高速密集,交通便利。
集团公司概况: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合水泥”)成立于1999年。
是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香港证券交易所H股上市公司)的核心业务板块,集水泥孰料、水泥粉磨、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一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总工会关于表扬“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优秀集体和个人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全国总工会
•【公布日期】2012.05.03
•【文号】工信部联节函[2012]190号
•【施行日期】2012.05.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节能管理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总工会关于表扬“我为节能减排献一
策”活动优秀集体和个人的通报
(工信部联节函[2012]190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布署和相关文件要求,充分调动工业和通信业系统干部职工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2010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了“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
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提出了百万条优秀合理化建议,涌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经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省总工会审核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优秀合理化建议245条、优秀征文77篇、优秀个人146名、优秀企业120家和优秀组织单位17个。
为表彰先进,宣传典型,进一步推进工业和通信业“十二五”节能工作,现将“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优秀名单(名单见附件)予以通报。
希望受表扬的单位和个人不断创新,再接再厉,为节能减排再立新功。
各地主管部门和企业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全国总工会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附件:
附件2、
“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活动优秀征文名单
附件3、。
节能减排在工业制造中的实践案例有哪些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为工业制造领域的重要课题。
众多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在工业制造中成功的节能减排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汽车制造企业的能源管理优化这家汽车制造企业深知能源消耗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他们首先对整个工厂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监测和分析。
通过安装智能电表和传感器,实时收集各个生产环节的能源数据,包括电力、燃气、水等。
基于这些数据,企业发现涂装车间的能源消耗较大。
于是,他们对涂装工艺进行了改进。
采用了更先进的涂装设备和技术,减少了涂料的浪费,同时提高了涂装效率。
此外,优化了车间的通风系统,通过智能控制,根据生产需求自动调整风量,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在照明方面,企业将传统的灯具更换为节能型的 LED 灯,并安装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自然光照和车间的使用情况自动调节亮度。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该企业的能源消耗大幅降低,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二:某钢铁企业的余热回收利用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不加以利用,将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这家钢铁企业建立了完善的余热回收系统。
在炼铁环节,高温炉渣蕴含着大量的热能。
企业通过余热锅炉将炉渣的热量回收,产生蒸汽用于发电和供暖。
在炼钢环节,高温烟气也被收集起来,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进行热能转换。
此外,企业还对冷却循环水系统进行了优化,将冷却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用于周边居民的冬季供暖。
通过这些余热回收利用措施,该钢铁企业不仅减少了能源的外购需求,还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了碳排放。
案例三:某电子制造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这家电子制造企业将节能减排的理念延伸到了整个供应链。
他们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关注产品质量和价格,还将供应商的环境表现纳入考量。
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的环境认证,确保原材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
同时,鼓励供应商采用绿色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水泥工艺的低碳施工方法和绿色环保实践水泥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然而,传统的水泥生产和施工过程却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其中碳排放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为了减少水泥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人们开始研究和应用低碳施工方法和绿色环保实践。
本文将探讨水泥工艺的低碳施工方法和绿色环保实践,以期推动水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泥工艺的低碳施工方法低碳施工是指在水泥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减少碳排放的一系列措施。
首先,可以从原料的选择入手。
传统的水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料包括石灰石和粘土,而这些原料的开采和加工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开发和应用一些新型材料,如活性粉煤灰、硅灰和高效固化剂等,这些材料可以替代部分传统原料,从而减少碳排放。
其次,采用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也是低碳施工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水泥生产过程中,旋转窑等设备的能耗较高,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大。
而现代节能环保的生产设备,如袋式除尘器和烟气脱硫装置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气和废水的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并在生产过程中回收利用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管理也是低碳施工的关键。
在水泥施工过程中,过度浪费和粗放管理是造成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
因此,应加强施工工艺和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避免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废料的乱倒,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能源浪费。
二、水泥工艺的绿色环保实践绿色环保实践是指在水泥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环境友好的措施,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首先,应加强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利用。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如果这些废物得不到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废物处理系统和资源回收利用机制,通过适当的处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并回收废弃物中的有用物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其次,在水泥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水泥企业节能降碳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同事们:
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水泥企业的节能降碳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积极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努力。
首先,我们在生产工艺上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我们成功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同时,我们对生产流程进行了精细化管理,有效控制了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我们加强了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能源管
理体系,对能源的使用进行了全面监控和分析,发现并改进了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了能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同时,我们还对节能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采用了新型的节能设备和工艺,进一步降低了能源消耗。
另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员工的节能减排培训和宣传工作。
通过开展节能减排
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了员工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促使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形成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交流。
与环保部门和科研机构保
持密切联系,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节能减排经验和技术,促进了我们节能减排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总的来说,我们水泥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地意识
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此致。
敬礼。
水泥企业节能降碳情况报告1.引言1.1 概述"水泥企业节能降碳情况报告"的概述部分:水泥企业是重要的工业生产企业,其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水泥企业节能降碳已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
本报告就水泥企业节能降碳的现状、措施和效果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展望,旨在推动水泥企业在节能降碳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促进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信息:本报告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篇报告的内容,并说明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将分为节能降碳的重要性、水泥企业节能降碳的现状以及水泥企业节能降碳的措施和效果三个小节,对水泥企业的节能降碳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结论部分将总结节能降碳的意义,给出对水泥企业的建议和展望,并以结束语作为结尾。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报告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水泥企业节能降碳的情况及相关问题,使读者对这一领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水泥企业节能降碳的情况,分析节能降碳的重要性和现状,探讨水泥企业采取的节能降碳措施和效果。
通过对比和分析,总结节能降碳的意义,并提出对水泥企业的建议和展望。
最终旨在为水泥企业提供相关的节能降碳政策和技术支持,推动水泥产业向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2.正文2.1 节能降碳的重要性节能降碳是指通过采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对于水泥企业而言,节能降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节能降碳可以显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水泥生产过程中所需能源消耗巨大,而整个行业的发展规模较大,因此降低能源消耗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节能降碳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
水泥企业积极推进节能降碳发布时间:2023-01-28T06:50:19.93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9月16期作者:余唯扬,万亮,王瑶,涂征宇[导读]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余唯扬,万亮,王瑶,涂征宇中国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7000摘要: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十四五”乃至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减排降碳、低碳发展都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
关键词:水泥企业;节能降碳;措施引言2021年1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推进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倡议书》,提出“水泥等行业要在2023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
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排放端和吸收端同时发力。
在排放端,要从源头减少排放源、降低排放强度,应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降耗等方面大力推进碳减排。
在吸收端,推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降低碳排放。
此外还应大力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通过经济手段引导鼓励碳减排。
1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背景下,水泥行业的机遇《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建材工业形成与保障国民经济建设、满足人民高质量建材需求相适应的良性发展新格局;行业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行业在2023年前率先达峰,水泥等主要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产体系初步形成,生态宜业成为行业主流价值观,水泥、玻璃等主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三五”以来,建材工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现下降态势,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比2015年下降3.6%。
然而,建材行业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工业部门中仍然位居前三位,成为制约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瓶颈。
水泥行业节能节电实际案例一、设备运行优化节能实际案例1、河北曲寨矿峰水泥厂常用设备如下所示:(1)烧成车间,有煤预均化设备、煤磨机、转子称、预热器、回转窑、冷却机等。
(2)水泥车间,有水泥调配、辊压机、水泥磨、包装机等。
(3)生料车间,有石灰石破碎机、石灰石预均化用的堆取料机、生料磨机、各种计量皮带、皮带机、风机和循环水系统。
2、电能质量分析通过我司工程师对现场电能质量检测,发现水泥厂配电间存在三相不平衡、电压不稳定、谐波较大等问题。
3、电能优化节能设备通过安装我司定制的电能优化节能设备,水泥厂的三相不平衡、电压电流不稳定、谐波较大等问题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通过国标GB/T 25099-2010中的节电率试验对本产品进行节电率测试,达到10%左右的节电效益。
二、我司电能优化节能设备技术原理及独特性说明1、技术原理我司电能优化节能设备基本原理:应用电磁平衡、电磁感应以及电磁补偿原理,采用动态调整稳定三相电压、电磁储能以及特有的柔性补偿调节技术,根据用户电能质量的初步分析结果定制产品,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优化控制策略,从而达到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的目标。
2、独特性说明我司电能优化节能设备拥有 11 项知识产权的高科技节电产品,该产品通过了国家中低压输配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CMA)以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对安全性和节电率等 10 项内容的检测,并获得了欧盟(CE)认证,该产品的安全性和节电率得到了 160 多个不同类型企业的认可。
(1)我司电能优化节能设备独创的不断电一键无缝切换市电与节电状态技术,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反复多次测试验收节电率而不需要生产部门停电配合,用电系统或者电能优化节能设备出现任何特殊状况时,电流自动回到市电状态,解决了用户对节电率和安全性的疑虑。
该技术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传统用于变压器整体节电的装置设置了三到五个不同的输出档位,能起到一定的节电作用,在选定某个档位之后就一直保持同等的电能品质输出,不能随生产设备的变化输出最优化的电能品质,在外网有波动或者内网生产负载负荷有变化时需要整个系统停电才能调档,就像没有离合器的老式手动档汽车,选定一个档位之后,不管上坡下坡还是平坦道路,都只能一个档位开到底,要想换挡就必须停下来熄火手动换挡。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水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领域。
为深入挖掘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潜力,加快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支撑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20年降低3.7%。
2024—2025年,通过实施水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5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00万吨。
到2030年底,水泥行业产能布局进一步优化,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大幅提升,整体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结构更加优化,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二、重点任务(一)优化产业布局和产能调控。
严格落实水泥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严禁违规新增产能。
严格核定水泥项目备案产能,禁止以改造升级等名义随意扩大产能。
统筹地方资源禀赋、区域供需平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推动水泥行业集聚化发展。
鼓励水泥领军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新建和改扩建水泥项目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主要用能设备须达到能效先进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
大力推进破碎、配料、熟料煅烧、烘干、原燃料和产品储存运输等系统改造,支持预热器、窑炉燃烧器、篦式冷却机、原锤式破碎机、辊压机、风机、选粉机、输送机、除尘设备等整体更新换代,提升分解炉自脱硝及扩容、水泥磨粉、富氧燃烧等技术水平。
鼓励利用低阻高效预热分解系统、模块化节能或多层复合窑衬等技术,提高烧成系统能效水平。
实施高效粉磨改造,降低粉磨系统单位产品电耗。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要进一步提高水泥行业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等要求,逐步淘汰限制类工艺和装备。
2023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2023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一、背景引言2023年,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商业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企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也应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绿色低碳发展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3年的一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旨在为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优秀实践案例探析1. 公司A:节能减排,创新发展公司A是一家电子制造企业,在追求盈利的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
通过推行节能减排措施,如改造生产线、引进能效设备等,公司A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公司A还在研发方面下功夫,推出了一系列环保产品,赢得了市场的好评和认可。
这一实践案例告诉我们,绿色低碳发展需要企业不断创新和改进。
2. 公司B:循环利用,资源共享公司B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深知资源浪费对环境和企业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
公司B积极推行循环利用策略,如回收废料、再利用产品等,有效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公司B还倡导资源共享,与其他企业合作,在产生废料时相互协作,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公司B的做法告诉我们,绿色低碳发展需要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共享。
3. 公司C:发展绿色供应链,全球布局公司C是一家国际贸易企业,旨在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全球供应链中。
公司C积极寻找和引入绿色供应商,确保物料和产品的环保可持续性。
公司C还注重开展环境培训和指导,帮助供应商逐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应该从全球布局的角度思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全产业链协同。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2023年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优秀实践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在我看来,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创新和竞争的机会。
通过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发展绿色供应链等举措,企业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可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取得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