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用品检验海带与食盐中碘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28.64 KB
- 文档页数:3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即食海带的提取碘方法;2. 掌握碘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 了解海带中碘元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存在于海带中的碘化物中。
本实验采用氧化还原法将海带中的碘化物氧化为碘单质,再通过沉淀法将碘单质沉淀出来,最后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即食海带、盐酸、过氧化氢、淀粉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等;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碘量瓶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即食海带,用研钵研磨成粉末;2. 将研磨好的海带粉末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搅拌均匀;3. 将烧杯中的溶液煮沸,持续5分钟,使海带中的碘化物氧化为碘单质;4. 将煮沸后的溶液过滤,收集滤液;5. 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若出现蓝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碘单质;6. 用硝酸银溶液滴定滤液中的碘单质,计算碘单质的含量;7. 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分析影响海带中碘含量的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我们成功从即食海带中提取出碘单质,并通过滴定法计算出碘单质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实验组1:碘单质含量为0.036g/g实验组2:碘单质含量为0.042g/g实验组3:碘单质含量为0.030g/g2. 结果分析(1)实验组1与实验组2相比,碘单质含量略有增加,可能是因为实验组2中加入了更多的过氧化氢,使得海带中的碘化物氧化得更加充分;(2)实验组3的碘单质含量较低,可能是由于实验过程中海带粉末研磨不够充分,导致部分碘化物未能充分氧化;(3)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海带中碘含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海带品种、海带储存条件、提取方法等。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成功从即食海带中提取出碘单质,并通过滴定法计算出碘单质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海带中碘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海带品种、海带储存条件、提取方法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用生活用品检验海带与食盐中碘的研究摘要中学教材中在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时,先要灰化海带,再用各种化学试剂与方法鉴别,操作繁琐且不易得出准确结果。
用生活中易得的白醋浸泡海带,然后用双氧水氧化其浸出液,可迅速地判断出所购买的海带的真假。
用此浸出液还可进一步检验食盐中的碘元素,方便快捷。
关键词磺的检验加碘食盐定性检验碘元素双氧水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安排有“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与“检验含碘食盐的成分中所含的碘”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既要灼烧海带、用蒸馏水溶解海带灰并煮沸、过滤,还要用稀硫酸(稀硝酸、稀盐酸)等作催化剂,再用双氧水作用,将I-氧化为I2,才能鉴别。
该实验只是定性检验海带与食盐中的碘成分,存在的问题是,海带较难灰化,检验程序复杂、操作不便,实验时间长[1],且不易得出准确结果。
如果用自来水浸泡海带,再用生活中易买到的酸性食品代替强酸,就能达到该实验的目的。
食盐中的碘是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的,而海带中的碘是以I-的形式存在的。
在海带浸出液中加入食盐,酸性条件下,2种不同形式的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I2,利用碘遇淀粉变蓝色的原理,即可进一步检验出食盐中的碘元素。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改进后的实验,增加了趣味性与实用性,且安全、可靠,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1 实验部分1.1 实验用品及仪器用品:海带(苍南县水产联合公司(巴曹冷冻厂)),加碘精制盐(山西省盐业公司专营,山西省盐务管理局监制),纯粮白醋(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加加糯米白醋(长沙市陈香醋业食品有限公司),9°米醋(河北省石家庄市统万珍极食品有限公司),北京白醋(北京十三陵丰源食品厂),东湖陈醋(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双氧水(山东利尔康消毒科技有限公司),pH试纸,市售淀粉,白面,土豆。
仪器:100 mL烧杯若干,玻璃棒,量筒,酒精灯,试管,胶头滴管,药勺。
1.2 实验步骤1.2.1 海带的选取海带中不同部位含碘量不同,其中海带头含碘量最少[2]。
海带中提取碘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海带中提取碘的方法,并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实验原理,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可通过化学方法将其提取出来。
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但在碘化钠溶液中可以形成碘化钠,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将海带中的碘提取出来。
实验材料,海带、氢氧化钠、碘酸钠、硫酸、碘化钠溶液、滤纸、试管、酒精灯、玻璃棒等。
实验步骤:1. 将海带切碎,加入适量的水中浸泡,使其软化。
2. 将软化的海带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
3. 将碘酸钠溶液加入试管中,观察产生的现象。
4. 加入硫酸,使溶液变为酸性。
5. 在酸性溶液中滴加碘化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6. 用滤纸将溶液过滤,得到提取后的碘溶液。
实验结果,实验中,海带中的碘被成功提取出来,形成了呈现深褐色的碘溶液。
这说明海带中的碘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提取。
实验分析,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这是由于海水中碘的浓度较高,海带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碘。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将海带中的碘提取出来,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海带中的碘含量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海带中提取碘的方法,并成功进行了实验操作,得到了理想的实验结果。
海带中的碘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提取,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海带的碘含量和开发海带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化学药品和高温物品。
2. 实验操作要细心,避免溶液的飞溅和挥发。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展望,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海带中碘的提取方法,提高提取效率,为海带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和依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海带中提取碘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验探索,可以为海带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海带中碘的测定
海带中碘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方法
【实验用品】
药品:干海带、过氧化氢溶液、硫酸(3摩尔/升) 、酒精、淀粉溶液
仪器:烧杯、试管、坩埚、坩锅钳、铁架台、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刷子、漏斗、滤纸、火柴、剪刀
【实验原理】
海带有含有碘化物,利用H2O2可将I-氧化成I2。
本实验先将干海带灼烧去除有机物,剩余物用H2O2-H2SO4处理,使得I-被氧化成I2。
生成的I2遇淀粉变蓝。
注意:干海带表面附着物不要用水洗,是为了防止海带中的碘化物溶于水而造成损失。
【实验步骤】
1.称取3g干海带,用刷子把干海带表面的附着物刷净(不要用水洗)。
将海带剪碎,用酒精润湿(便于灼烧)后,放在坩埚中。
2.用酒精灯灼烧盛有海带的坩埚,至海带完全成灰,停止加热,冷却。
3.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煮沸2min-3min,使可溶物溶解,过滤。
4.向滤液中滴入几滴硫酸,再加入约1mL H2O2溶液。
观察现象。
5.取少量上述滤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观察现象。
6.向剩余的滤液中加入1ml淀粉溶液,振荡、静置。
观察现象。
【问题及讨论】
含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 ,在酸性条件下IO3-能将I-氧化成I2。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含碘盐中的碘吗?。
海带中提取碘实验报告海带中提取碘实验报告引言:海带是一种常见的海洋植物,富含碘元素。
碘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持甲状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以及保护免疫系统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实验旨在探究如何从海带中提取碘,并了解碘的提取过程。
实验材料:1. 海带样品2. 碘酒3. 无水酒精4. 蒸馏水5. 滤纸6. 烧杯7. 试管8. 酒精灯9. 显微镜10. 试剂瓶11. 针筒实验步骤:1. 取一片海带样品,用蒸馏水洗净,去除表面的杂质。
2. 将洗净的海带样品切碎成小块,放入烧杯中。
3. 加入足够的蒸馏水,使其完全覆盖海带样品。
4. 使用酒精灯将烧杯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10分钟。
5. 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入试管中,待其冷却。
6.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酒,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7. 如果溶液变为紫色或蓝色,则表示提取到了碘。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从海带中提取到了碘。
在加入碘酒后,溶液的颜色变为了紫色,这表明我们提取到了碘元素。
实验讨论:1. 实验中使用的蒸馏水是为了确保溶液的纯度,避免其他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碘酒的加入是为了检验提取到的碘。
碘酒是一种含有碘的溶液,当加入到含有碘的溶液中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使溶液变为紫色或蓝色。
3. 实验中加热海带样品的目的是为了促使碘从海带中释放出来,使其能够溶于水中。
4.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样品的质量、实验操作的精确程度等。
实验应用:1. 海带中提取的碘可以用于医药领域,如制备抗菌药物、消毒剂等。
2. 碘在食品加工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于食盐的加碘、面包的制作等。
3. 碘的提取过程可以用于学校教学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碘元素的提取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从海带中提取到了碘。
碘在海带中的含量丰富,提取碘的方法简单有效。
碘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于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实验的学习,我们对于碘元素的提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应用领域有了更多的认识。
分光光度法测定市售不同海带中碘的含量实验原理元素周期表53号元素碘属于周期系ⅦA族元素。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体内的碘的总量为30毫克(20-50毫克),国家规定在食盐中添加碘的标准为20-30毫克/千克。
而碘的主要来源海藻灰或智利硝石。
碘的沸点:184.35℃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I 126.94 K 39.09 O 15.99 Cr 51.99 本次试验测定3种市售不同干海带内碘的含量,方法是将样品在碱性条件下灰化,然后用维生素C将碘还原成I-,I-与金属离子结合成碘化物,碘化物在酸性条件下与双氧水或重鉻酸钾(K2Cr2O7)作用,定量析出碘。
当有机溶剂萃取时,碘溶于有机溶剂氯仿呈粉红色,当碘含量低时,颜色深浅与含量的大小成正比,故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仪器和试剂仪器:722型分光光度计、电炉、1000ml容量瓶*1 坩锅250ml容量瓶*2、碘化钾固体、氯仿、维生素C、10%氢氧化钾溶液20%的硫酸、30%的双氧水、50ml锥形瓶*10、过滤装置移液管实验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1.307克KI,烘烤1h,加水溶解后倒入1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L(1000ug/ml)用移液管移取20ml试液置于200ml容量瓶中稀释定容至200ml(100ug/ml)。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取5mlKI溶液置于50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还原剂维生素C,加入2滴硫酸溶液,加入5ml的过氧化氢,摇匀,再加入10ml氯仿,摇匀使溶液分层,用移液管移去上层溶液,再用移液管移取下层溶液于比色皿中测吸收曲线,参比溶液为氯仿。
标准曲线的绘制:在序号为1~5的5只50ml锥形瓶中,用吸量管分别按下表由上到下依次加入各试剂。
2 2层液于比色皿.用1cm比色皿在最大吸收波长(待测定)处,以四氯化碳为参比液,测1~5号四氯化碳层液体的吸光度,以碘含量为横坐标,相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海带样品的测定海带不经处理直接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用研钵研碎,置于30mL镍坩埚中,加盖,电炉加热炭化,错开盖子灰化至完全(在炭化和灰化过程中,将蘸有淀粉的滤纸条置于坩埚上方,淀粉溶液不变蓝,即不损失碘),加入蒸馏水加热溶解,趁热过滤,洗涤3-4次,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摇匀,加入25滴的硫酸摇匀,加入5ml 的过氧化氢溶液,摇匀,放一段时间(3min左右),加入10ml氯仿震荡一会,用移液管移取下层溶液与于比色皿中侧吸收曲线,氯仿为参比溶液,从标准工作曲线上查出样品的碘含量。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和检验一、实验仪器和药品:烧杯、试管、坩埚、坩埚钳、铁架台、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酒精灯、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刷子、漏斗、滤纸。
干海带、过氧化氢溶液(H2O2的质量分数为 6%)、硫酸(浓度为2 mol/L)、NaOH 溶液、酒精、淀粉溶液、CCl4、火柴、剪刀。
二、实验流程:三、实验时间:80分钟(含灼烧海带的时间)专题1拓展课题1-1 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一、实验仪器和药品:二、实验过程:三、实验时间:90分钟专题1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一、实验原理本实验的原理是将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并用丙酮作展开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待分离的物质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
由于Cu2+和Fe3+的移动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Cu2+和Fe3+可用氨熏显色。
二、实验操作要点及主要实验现象(1)裁纸:以层析专用滤纸为好。
若无层析滤纸,也可选取质量均一、平整、纸纹一致的干净滤纸代替。
将滤纸裁成约1.5cm×20cm的长方形。
将滤纸条的一端弯折1 cm后,用弯成直角的大头针横向别住,以便滤纸条能挂在橡皮塞下面的勾子上。
(2)点样:点层析试样是决定实验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操作。
将饱和FeCl3和CuSO4混合液按1∶1的体积比配成溶液。
用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在离滤纸条一端2 cm处点一直径为0.3~0.5 mm的斑点。
注意斑点尽可能小。
如果色斑颜色很浅,待溶液挥发后,在原处重复点样。
重复点样3~5次后晾干备用。
(3)展开:另取一支试管,加入9mL丙酮和1mL6mol/L盐酸,混合均匀,作为展开剂。
将点过样的滤纸条平整地悬挂在橡皮塞下的勾子上,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滤纸条下端浸入展开剂中约1 cm,试样斑点必须在展开剂液面之上。
塞紧橡皮塞。
展开剂借助毛细作用逐渐向上移动,样品中各组分因向上移动速度不同而随之展开。
海带成分中碘的实验探究〔关键词〕海带成分;碘;实验;假设;探究;讨论;实践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海带,富含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碘。
我们的实验课题是:海带成分中碘的实验探究。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大胆质疑,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每4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指定一名组长总结出本组尽可能多而可行的实验方案。
一、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通过各组收集资料和讨论以后,把提出的假设和实验方案,提交给全班同学和教师共同讨论,最后对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归类筛选,整理为以下三种假设和十三种实验方案。
海带的选用和处理经过同学们的调查,市售的海带有三种:干海带、盐渍海带、速食海带。
本实验学生用到的原料主要是干海带。
干海带的处理:①取10 g左右的干海带,用刷子将海带表面的附着物刷净(不要用水冲洗)后,用剪刀将其剪碎,再用酒精润湿,放入瓷坩埚中;②点燃酒精灯,加热,大约40 min后海带可完全烧成黑色灰状物,停止加热,待坩埚自然冷却至室温;③将瓷坩埚中的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约30 ml的蒸馏水,搅拌,煮沸5 min,冷却后过滤,过滤后得到浅黄色溶液;④移入大试管塞上塞子备用。
假设一:海带中的碘以I2的形式存在方案1:取滤液1 ml,观察溶液的颜色,若为黄色者则证明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2形式存在。
方案2.取滤液1 ml,加入淀粉溶液2~3滴,如果溶液呈蓝色,则证明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2形式存在。
方案3.取滤液2 ml,加入CCl4溶液1 ml,振荡、静置、观察,如果CCl4溶液层为紫红色者则证明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2形式存在。
方案4.取滤液2~3滴,滴加到刚切开的土豆截面上,如果土豆截面出现蓝色斑点,则证明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2形式存在。
方案5.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滤液于淀粉-KI试纸上,如果试纸变蓝色,则证明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2形式存在。
假设二:海带中的碘以I-形式存在方案1.取滤液1 ml于试管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过的AgNO3溶液2~3滴,若有黄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海带中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
从海带中提取碘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提取海带中的碘,了解碘的提取过程并探究提取碘的最佳条件。
实验器材•海带样本•试管•氯化钠溶液•纯净水•碘酸钠溶液•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乙醇实验步骤步骤1:制备海带溶液1.准备一只试管,并将一小块海带样本放入其中。
2.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
步骤2:提取海带中的碘1.将制备好的海带溶液倒入一个带有滴管的试管中。
2.逐滴加入碘酸钠溶液,同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当溶液由棕红色变为蓝色时停止滴加。
步骤3:过滤海带残渣1.将滴有滴管的试管倒入一个滤纸漏斗中。
2.用纯净水冲洗试管中的残渣,以尽量提取残渣中的碘。
步骤4:提取纯碘1.将滤纸漏斗中的滤液倒入一个干净的试管中。
2.加入少量硫酸,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
3.慢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到溶液中产生深褐色沉淀。
4.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另一个干净的试管中,去除沉淀。
步骤5:提取纯净碘1.将提取得到的溶液加入适量的乙醇中。
2.等待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中的沉淀。
3.使用滤纸漏斗过滤溶液中的沉淀。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从海带中提取到了碘。
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得出最佳滴加碘酸钠溶液的时机,以确保碘的最佳提取效果。
在提取纯碘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以去除杂质并得到纯净的碘。
实验讨论在本实验中,提取海带中的碘是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的。
碘酸钠溶液与海带中的碘发生反应,形成蓝色的复合物。
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确定溶液中碘的浓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滴加点。
提取纯碘的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的作用是去除杂质,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与硫酸反应生成深褐色沉淀。
通过过滤溶液中的沉淀,我们可以得到纯净的碘。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接触到化学物质对身体造成伤害。
实验结束后,应正确处理废液和废弃物。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从海带中提取到了碘。
通过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和过滤沉淀,我们得到了纯净的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