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27
工程课程设计方案模板范文课程名称:工程设计原理与实践课程代码:ENG101学分:3课程类型:必修适用专业:工程专业授课学期:大三上学期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工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1. 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3.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4.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工程设计项目。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工程设计概论1. 工程设计的概念和特点2. 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工程设计的发展历程4. 工程设计的职业素质和道德规范第二部分:工程设计基础知识1. 工程图学基础2. 工程材料与构造3. 工程力学基础4. 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第三部分:工程设计实践1. 工程设计案例分析2. 工程设计软件应用3. 工程设计项目实训4. 工程设计作业与评估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解析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利用实验室设备和模拟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课程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作业,用于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4. 课程评估:通过考试、实训项目评估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工程设计原理与实践》参考书目:1. 《工程设计基础》2. 《工程设计案例与分析》3. 《工程设计软件应用手册》4. 《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教学评价:1. 学生出勤与参与(10%)2. 课堂表现与作业(20%)3. 实践操作与项目评估(30%)4. 期末考试(40%)课程安排:教学学时:48学时(32学时理论教学 + 16学时实践操作)教学周期:一学期教学方式:面授+实践操作教学场地:实验室课程实施计划:第1-4周:工程设计概论第5-8周:工程设计基础知识第9-12周:工程设计实践第13-16周:工程设计项目实训第17-18周:课程总结与考核课程总结: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模板参考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
2.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3.针对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4.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教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讨论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给学生基础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扩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确保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
2.作业: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正确性和提交时间,占总评的30%。
3.考试:进行一次章节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50%。
4.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小组项目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贡献度,占总评的10%。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
六、教学安排本章节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知识点得到充分讲解。
教学设计样本范文标题:探索自然界中的声音,声音的传播与变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声音的基本概念;2.掌握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和过程;3.探究不同材料对声音传播的影响;4.了解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的原因;5.理解声音的频率与音调、音量的关系;6.能够通过实验观察与实践探索声音的传播与变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声音的传播与变化的基本原理;2.声音的频率与音调、音量的关系;3.通过实验观察与实践探索声音的传播与变化。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通过播放不同材料产生的声音,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概念解释与学习(20分钟)a.定义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引起人耳听觉感受的波动。
b.声音的特点:声音有频率、音调和音量三个基本特点。
c.声音的传播:声音传播是通过介质的分子间传递声波振动的过程。
3.实验观察(30分钟)a.实验1:空气传声筒的制作与使用。
1)学生分组制作自己的空气传声筒。
2)使用传声筒进行实验,观察声音传播的过程与传感效果。
b.实验2:不同材料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1)学生选择不同的材料制作隔板。
2)将同样的声源放在隔板一侧,观察声音传播经过不同材料的变化。
4.理论讲解(20分钟)a.声音的频率与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b.声音的音量: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响亮。
c.真空中声音的传播: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因为声音需要介质传递振动。
5.实践探究(20分钟)a.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声音传播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等。
b.学生进行实验实践,记录观察结果,并就观察结果提出自己的解释。
6.总结与拓展(15分钟)a.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的频率与音调、音量有什么关系?b.提出拓展问题:请思考为什么在电影院中,声音通常是从前方传来的?四、教学手段与资源1.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实验观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讨论。
课程设计模板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某一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原则。
1. 学生为主体。
课程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 知识与能力并重。
课程设计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既要传授学科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灵活性与科学性。
课程设计要注重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调整,同时要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4. 教学手段多样化。
课程设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课程名称,XXX课程。
2. 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
3. 课程学时,XX学时。
4.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习要求,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
5. 教学内容,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安排,包括各个章节或单元的内容、重点和难点。
6. 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设计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
7.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设备、教学软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8. 教学评价,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和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四、课程设计流程。
1. 课程需求分析,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
2. 教学内容设计,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
3.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教学所需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5. 教学实施,按照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进行教学实施。
6.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课程设计效果评价。
大学课程设计样本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理解XX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科前沿。
技能目标:学生将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术素养,学会进行科学探究和学术写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科学研究的敬畏之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1-4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XX学科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和方法。
2.第5-8章:XX学科的应用,分析XX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探讨XX学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
3.第9-12章:XX学科的研究方法,讲解XX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法等,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4.课程末尾:学科前沿动态,介绍XX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经典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指导。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题目一: “教务管理系统之子系统——学院课程安排”●系统简介每个学期期中, 学校教务处向各个学院发出下各学期教学筹划, 涉及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时、班级类别(本科、专科、成人教诲、研究生)、班号等;学院教学主管人员依照教学任务和规定给出各个课程有关限制(如: 任课教师职称、上课班数、最高和最低周学时数等);任课教师自报本人授课筹划, 经所在教研室协调任可, 将教学筹划上交学院主管教学筹划人员, 批准后上报学校教务处, 最后由教务处给出下个学期全学院教师教学任务书。
●假设上述排课过程所有由人工操作, 现规定为上述过程实现计算机自动解决过程。
●限定条件(1)每位教师主授课程门数不超过2门/学期: 讲师如下职称教师不能承担学院定主课主讲任务。
(2)学院中层干部主讲学时不能超过4学时/周。
(3)本学期浮现严重教学事故教师不能承担下各学期主讲任务。
(4)本系统输入项至少涉及: 教务处布置教学筹划, 学院教师自报授课筹划和学院定关于授课限制条件。
本系统输出项至少涉及: 教务处最后下达全院教师教学任务书和学院各个班级下各学期课程表(可以不含上课地点)。
●题目二: “学校教材定购系统”●系统简介本系统可以细化为两个子系统: 销售系统和采购系统销售系统重要工作过程为: 一方面由教师或学生提交购书单, 经教材发行人员审核是有效购书单后, 开发票、登记并返给教师或学生领书单, 教师或学生可以到书库领书。
采购系统重要工作过程为:若是教材脱销, 则登记缺书, 发缺书单给书库采购人员;一旦新书入库后, 即发进书告知给教材发行人员。
以上功能规定在计算机上实现。
●技术规定和限制条件(1)当书库中各种书籍数量发生变化(涉及进书和出书)时, 都应修改有关书库记录, 如库存表或进/出库表。
(2)在实现上述销售和采购工作过程时, 需考虑关于合法性验证。
系统外部项至少涉及: 教师、学生和教材工作人员。
系统有关数据存储至少涉及: 购书表、库存表、缺书登记表、待购教材表、进库表和出库表。
《程序设计基本》课程设计------学生成绩排名系统第一章课程设计目和规定高档语言课程设计重要目是培养学生可以提高综合应用语言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训练,使学生能及时巩固已学知识,补充未学但有必要内容,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基本办法,熟悉程序开发全过程,提高综合应用语言能力。
高档语言程序设计重要任务是规定学生遵循软件开发过程基本规范,运用构造程序设计办法按照课程设计题目规定,分析,编写,调试和测试高档语言程序及编写设计报告。
1.1课程设计目1.巩固和掌握高档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概念;2.掌握基本程序设计办法;3.掌握开发软件所需需求定义能力;4.提高书写程序设计阐明文档能力;5.提高综合运用高档语言能力,强化编程和调试能力。
1.2 课程设计基本规定1.依照所给课程设计题目,分析课程设计题目规定;2.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写出详细设计阐明文档;3.编写程序代码,调试所编写程序使其能对的运营;4.设计完毕软件便于完毕和使用;5.设计完毕后提交课程设计报告;第二章课程设计任务内容2.1 考核内容2.1.1 编写C++语言程序●针对编写C++程序,应当重要考查下列内容:●与否符合题目规定,与否完毕了重要功能;●与否存在语法错误、逻辑错误及运营错误;●程序设计与否合理;●程序与否具备良好可读性和可靠性;●与否符合构造化程序设计所倡导基本理念;●顾客界面与否和谐。
2.1.2 课程设计报告●针对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应当重要考查下列内容:●程序设计报告内容与否全面,观点与否对的;●设计过程与否符合构造化程序设计办法基本原则;●层次与否清晰,语言与否通顺;●各种图表与否规范;与否具备良好程序设计习惯。
2.2 课题设计一种学生成绩排名系统,实现如下功能:1.具备对成绩管理功能(添加、删除、排序);2.具备对成绩记录功能(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3.具备按学号、姓名或课程名查询成绩功能;备注:成绩记录如下信息:班级、学号、姓名、成绩(百分制)。
焊接课程设计样本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使用焊接设备和材料,具备一定的焊接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焊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焊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原理;掌握焊接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了解焊接材料和设备的性能和选用原则。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正确操作焊接设备,进行焊接操作;能够分析焊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能够阅读和理解焊接图纸和技术文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焊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焊接基本原理、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设备、焊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具体安排如下:1.焊接基本原理:介绍焊接的定义、分类和原理,包括熔化焊接、压力焊接和钎焊等。
2.焊接方法:介绍各种焊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包括气体保护焊、电弧焊、激光焊等。
3.焊接材料和设备:介绍焊接材料的种类和性能,焊接设备的结构和原理。
4.焊接工艺:介绍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调整,焊接过程的控制和优化。
5.焊接质量控制:介绍焊接质量的检测方法和技术,焊接缺陷的产生和防止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焊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焊接技术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焊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和挑战。
4.实验法:通过动手操作焊接设备,使学生掌握焊接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焊接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Ti-Fe合金二元相图测定方法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材料工程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指导教师:职称:20**年** 月**日***学院教务处制***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攀枝花学院本科课程设计[Ti-Fe合金二元相图测定方法的设计]学生姓名:学生学号:院(系):材料工程学院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助理指导教师:二〇**年十二月摘要摘要相图是多相(二相或二相相以上)体系处于相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某物理性质(如温度)对体系的某一自变量(如组成)作图所得的图形,图中能反映出相平衡情况(相的数目及性质等),故称为相图。
二元或多元体系的相图常以组成为自变量,其物理性质则大多取温度。
由于相图能反映出多相平衡体系在不同自变量条什下的相平衡情况,因此,研究多相体系的性质,以及多相体系相平衡情况的演变,都要用到相图。
实际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合金,针对二元合金,要研究合金的性能,必须要知道其合金的二元相图,在测定相图前,准确选择、设计合理的测定方法非常重要。
建立相图的方法有试验测定和理论计算两种,本文采用试验测定的方法建立相图,首先配置一系列成分不同的Ti-Fe合金,然后利用热分析法测定这一系列Ti-Fe合金的相变临界点(温度),根据实验室中测得的大量实验数据,用Microsoft graph软件分别绘制出冷却曲线和温度—组成图。
关键词Ti-Fe合金,二元相图,测定方法,相图绘制ABSTRACThase II or phase II phase diagram is above the system when the system is in equilibrium State of a physical properties such as temperature on system consists of a variable such as mapping of the graphic, figure reflected in the number and nature of the equilibrium phase, it is called a phase diagram,phase diagram of binary or multiple system usually consists of arguments, most of its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temperature. Due to the system in phase equilibrium phase diagrams reflect multi - phase equilibrium under different arguments, therefore, study on the heterogeneous nature of the system,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 of the phase equilibrium of multiphase systems, phase diagrams are used. Actual widely used alloys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for a binary alloy, to examine the properties of alloys must know its binary alloy phase diagram, prior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phase diagrams, accurat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selection, design is important. Build phase diagram method of test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f two kinds, using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phase diagrams in this article, first configure a series of components of TI-Fe alloys, and then using thermal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hase transition point of a series of TI-Fe alloy ( temperature ),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data measured in the laboratory, with Microsoft Graph software drawing up of cooling curves and temperature - map respectively.Key words Ti-Fe alloys, binary phase diagram, determination method, the phase diagram drawing.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2)1.1 课题背景 (2)1.1.1合金 (2)1.1.2 钛合金 (2)2 绘制二元合金相图的原理 (3)2.1 相图的概念 (3)2.2 相图测定的基本方法 (3)2.3 绘制相图的原理 (3)3 Ti-Fe合金的简介 (4)3.1 纯钛 (4)3.2钛铁合金 (4)4 Ti-Fe合金相图的绘制 (5)4.1合金的配制 (6)4.2 步冷曲线的绘制 (7)4.3 热电偶工作原理 (8)4.4 Ti-Fe合金相图的绘制 (8)4.4.1 绘制热电偶工作曲线 (9)4.4.2 绘制相图 (9)5 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1绪论1.1 课题背景1.1.1合金合金是一种金属元素和一种或几种其它元素(金属或者非金属均可)熔合后而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课程设计模板参考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X》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课本中出现的XX个基本概念,理解YY个基本原理,学会ZZ个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AA%的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BB%的学生能够解决中等难度问题,CC%的学生能够解决复杂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本第1-3章: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介绍。
2.课本第4-6章:实例分析和应用。
3.课本第7-9章:进阶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4.课本第10-12章:实践操作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XXX》课本及配套练习册。
2.参考书:列出5本与课程相关的重要参考书。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占课程总评的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
2.作业:占课程总评的20%,包括课后作业、小论文、实验报告等。
3.考试:占课程总评的50%,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案例分析等。
——指导老师:江国粹目录一、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项目背景 (3)1.3参考资料: (3)二、任务概述 (3)2.1目标 (3)2.2用户的特点 (4)三、需求规定 (4)3.1安全性 (5)3.2完整性要求 (5)3.3约束 (5)四、数据 (5)4.1数据描述 (5)4.2性能需求 (19)4.3其他需求 (19)五、物理描述 (19)5.1视图结构 (19)5.2存储过程 (20)5.3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26)六、总结 (27)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一、引言1.1编写目的编写本报告的目的是明确本系统的详细需求,供使用单位确认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并作为软件设计人员的设计依据和使用单位的验收标准。
1.2项目背景人工管理图书的手续繁索、效率低下给具有强烈时间观念的管理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学校图书馆缺少一套完善的图书管理软件,为了对图书的管理方便,因此必须开发图书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提高,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而采用手工管理图书的方法,不仅效率低、易出错、手续繁琐,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
为了满足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图书馆书籍,读者资料,借还书等进行高效的管理,在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前提下,特编此图书管理系统软件以辅助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开发软件名称:图书管理数据库系统。
项目开发者:电子学院学院软件学院系“图书管理系统”开发小组:张娟(080501131号,组长),陈路路(080501103号),张兵(080501140号)1.3参考资料:i.江国粹、魏树峰等,《数据库建模技术》,安徽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二、任务概述2.1目标本系统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给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借、还书带来便利。
本系统除了图书馆内管理的一般功能还外,还包括网上在线查询图书信息、查询本人的借阅情况和续借等功能。
目标还包括:✧减少人力与管理费用;✧提高信息准确度;✧改进管理和服务;✧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和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利用率;✧更简便、信息化程度更高的图书管理流程;2.2用户的特点✧本软件的最终用户是面向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和其它管理人员)、读者(老师和同学等),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以比较熟练操作计算机。
管理员和读者都是经常性用户。
✧系统维护人员为计算机专业人员,熟悉数据库、操作系统、网络维护工作。
维护人员为间隔性用户。
三、需求规定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管理员要为每个读者建立借阅账户,并給读者发放不同类别的借阅卡(借阅卡可提供卡号、读者姓名),账户内存储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记录信息。
持有借阅卡的读者可以通过管理员(作为读者的代理人与系统交互)借阅、归还图书,不同类别的读者可借阅图书的范围、数量和期限不同,可查询终端查询图书信息和个人借阅情况,以及续借图书(系统审核符合续借条件)。
输入学号、员工号或姓名,可查询该人的总借书情况(如书目、数量、借阅时间、超期情况、应罚额、实罚额、归还日期);输入书号或书目或作者,查询该书的情况(是否已被借、该书当前库存余数、该书被借阅数、该书的基本属性);各相关表的录入;读者借阅书或还书时登录有关信息,并作相关检查。
等等借阅图书时,先输入读者的借阅卡号,系统验证借阅卡的有效性和读者是否可继续借阅图书,有效则显示读者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核对。
然后输入要借阅的书号,系统查阅图书信息数据库,显示图书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核对。
最后提交借阅请求,若被系统接受则存储借阅纪录,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
归还图书时,输入读者借阅卡号和图书号(或丢失标记号),系统验证是否有此借阅纪录以及是否超期借阅,有则显示读者和图书的基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审核。
如果有超期借阅或丢失情况,先转入过期罚款或图书丢失处理。
然后提交还书请求,系统接受后删除借阅纪录,并登记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
图书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图书信息进行入库、修改、删除等图书信息管理以及注销(不外借),包括图书类别和出版社管理。
为系统维护人员提供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等通用功能。
3.1安全性✧系统应设置访问用户的标识以鉴别是否是合法用户,并要求合法用户设置其密码,保证用户身份不被盗用,造成损失;✧系统应对不同的数据设置不同的访问级别,限制访问用户可查询和处理数据的类别和内容;✧系统应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区分不同的用户,如区分普通管理员(负责一般的图书流通等),超级管理员。
3.2完整性要求各种信息记录的完整性,信息记录部分内容不能为空;各种数据间相互的联系的正确性;相同的数据在不同记录中的一致性。
3.3约束✧各表设置主键或用户自定义约束,控制录入的非法,如内容空或不符合客观情况✧各表设置外键等,已达到表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据的正确性。
四、数据4.1数据描述通过对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及其数据流图的分析,可以得出该系统涉及读者、图书、借阅和还书信息表等数据实体。
(1)E-R图A.分E-R图读者管理分E-R图管理员读者管理管理员编号姓名管理员类别编号性别电话管理员类别管理员类别编号管理员名称区分读者编号姓名读者类别编号性别出生日期办证日期已借图书数量读者单位读者类别区分读者类别编号读者类别名称可借书数量可借书次数逾期每天罚款金额丢失罚款倍数可续借次数管理员权限说明图书管理分E-R 图管理员管理员编号姓名管理员类别编号性别电话图书图书类别图书注销出版社读者读者编号姓名读者类别编号用户密码办证操作员联系地址已借图书数量联系电话借阅注销区分生产管理图书类别编号图书类别名称出版社编号EMALL联系电话联系人邮政编码出版社地址出版社名称图书编号注销操作员注销日期注销数量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入库时间入库操作员现存量借阅次数内容简介是否注销流通管理分E-R 图管理员管理员编号姓名管理员类别编号性别电话图书读者借阅管理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图书类别编号书架位置ISBN 作者单价出版社编号出版时间总数量读者编号姓名读者类别编号用户密码办证操作员联系地址已借图书数量联系电话借阅时间B. 基本E-R 图(优化)管理员读者管理员类别读者类别图书类别图书注销出版社区分图书借阅生产注销区分区分1NNMMNMNMMN1M1N借阅时间(2)运用关系设计理论,将概念模型转换,得到的逻辑模型——关系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带下划线的属性组合为主码8个实体类型的逻辑关系管理员(管理员编号,姓名,性别,电话,管理员类别编号)管理员类别(管理员类别编号,管理员名称,管理员权限说明)读者(读者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读者状态,办证日期,用户密码,办证操作员,已借图书数量,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入学时间,年级,专业,工作年限,单位,读者类别编号)读者类别(读者类别编号,读者类别名称,可借书数量,可借书天数,可续借次数,逾期缓冲天数,逾期每天罚款金额,丢失罚款倍数)图书(图书编号,名称,书架位置,ISBN,作者,单价,出版时间,总数量,入库日期,入库操作员,现存量,借阅次数,是否注销,内容简介,图书类别编号,出版社编号)图书类别(图书类别编号,图书类别名称,备注)图书注销(图书编号,注销数量,注销日期,注销操作员)出版社(出版社编号,出版社名称,出版社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EMAIL,备注)2个多对多联系类型的逻辑关系借阅(图书编号,读者编号,管理员编号,借阅时间,归还时间)生产货单(货单编号,图书编号,出版社编号,发货时间)(3)数据描述1.数据库文件文件名称初始大小增长大小最大文件大小数据库BookMager _Data.mdf 3 2 不受限制日志BookMager _Log.ldf 1 1 不受限制CREATE DATABASE [BookMager] ON PRIMARY(NAME= N'BookMager',FILENAME= N'E:\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1\MSSQL\DATA\BookMager.mdf',SIZE= 3 ,MAXSIZE= UNLIMITED,FILEGROWTH= 1024KB )LOG ON(NAME=N'BookMager_log',FILENAME=N'E:\ProgramFiles\Microsoft SQLServer\MSSQL.1\MSSQL\DATA\BookMager_log.ldf',SIZE=1 ,MAXSIZE= 2048GB ,FILEGROWTH= 10%)GoSp_helpdb BookMager 2.数据表(1)管理员(Manger)序号列名属性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标识主键允许空默认值说明1 MangerID 管理员编号varchar 100 0 是否2 Name 姓名varchar 100 0 是3 sex 性别varchar 10 0 是4 telphone 电话varchar 100 0 是5 TypeId 管理员类别编号int 4 0 是5 TypeId 管理员类别编号int 4 0 是USE [BookMager]GO/****** 对象: Table [dbo].[Manger] 脚本日期: 06/01/2010 08:57:45 ******/CREATE TABLE [dbo].[Manger]([MagerID]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 [Nam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sex] [varchar](1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telphon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TypeId] [int] NULL,CONSTRAINT [PK_Manger_1] PRIMARY KEY CLUSTERED([MagerID] ASC)WITH(IGNORE_DUP_KEY =OFF)ON [PRIMARY])ON [PRIMARY]GOsp_help [Manger](2)管理员类别(MangerType)序号列名属性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标识主键允许空默认值说明1 TypeId 管理员类别编号int 4 0 是否2 Type 管理员类别名称varchar 100 0 是否USE [BookMager]GO/****** 对象: Table [dbo].[MangerType] 脚本日期: 06/01/2010 08:57:19 ******/CREATE TABLE [dbo].[MangerType]([TypeId] [int] NOT NULL,[Typ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CONSTRAINT [PK_MangerType] PRIMARY KEY CLUSTERED([TypeId] ASC)WITH(IGNORE_DUP_KEY =OFF)ON [PRIMARY])ON [PRIMARY]GOsp_help [MangerType](3)读者(Reader)序号列名属性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标识主键允许空默认值说明1 ID 读者编号varchar 100 0 是否2 TypeId 读者类int 4 0 否别编号3 Name 姓名varchar 100 0 是4 Sex 性别varchar 10 0 是varchar 100 0 是5 Birthday 出生日期6 Statement 读者状int 4 0 是态datetime 8 3 是7 CreateDate 办证日期8 Password 用户密varchar 100 0 是码varchar 100 0 是9 Opterator 办证操作员10 LentCount 已借图int 4 0 是书数量varchar 100 0 是11 Address 联系地址12 Telephone 联系电varchar 100 0 是话datetime 8 3 是13 StartSchoolDate 入学日期14 Grade 年级varchar 100 0 是15 Specialty 专业varchar 100 0 是16 WorkYears 工作年int 4 0 是限17 WorkPlace 单位varchar 100 0 是USE [BookMager]GO/****** 对象: Table [dbo].[Reader] 脚本日期: 06/01/2010 08:56:18 ******/CREATE TABLE [dbo].[Reader]([ID]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TypeId] [int] NOT NULL,[Nam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Sex] [varchar](1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Birthday]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Statement] [int] NULL,[CreateDate] [datetime] NULL,[Password]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Opterator]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LentCount] [int] NULL,[Address]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Telephon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StartSchoolDate] [datetime] NULL,[Grad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Specialty]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WorkYears] [int] NULL,[WorkPlac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CONSTRAINT [PK_Reader] PRIMARY KEY CLUSTERED([ID] ASC)WITH(IGNORE_DUP_KEY =OFF)ON [PRIMARY])ON [PRIMARY]GOsp_help [Reader](4)读者类别(ReaderType)序号列名属性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标识主键允许空默认值说明1 TypeId 读者类别编号int 4 0 是否2 Type 读者类别名称varchar 100 0 是3 LendCount 可借书数量int 4 0 是4 LendDays 可借书天数int 4 0 是5 MayLendCount 可续借次数int 4 0 是6 SetFinesDays 逾期缓冲天数int 4 0 是7 FinesPrice 逾期每天罚款金额float 8 0 是8 LostPrice 丢失罚款倍数float 8 0 是USE [BookMager]GO/****** 对象: Table [dbo].[ReaderType] 脚本日期: 06/01/2010 08:55:42 ******/CREATE TABLE [dbo].[ReaderType]([TypeId] [int] NOT NULL,[Typ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LendCount] [int] NULL,[LendDays] [int] NULL,[MayLendCount] [int] NULL,[SetFinesDays] [int] NULL,[FinesPrice] [float] NULL,[LostPrice] [float] NULL,CONSTRAINT [PK_Table_1] PRIMARY KEY CLUSTERED([TypeId] ASC)WITH(IGNORE_DUP_KEY =OFF)ON [PRIMARY])ON [PRIMARY]GOsp_help [ReaderType](5)图书(Book)序号列名属性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标识主键允许空默认值说明1 BookID 图书编号varchar 100 0 是否2 BookName 名称varchar 100 0 否3 LodgePosition 书架位varchar 100 0 是置4 ISBN ISBN varchar 100 0 是5 Writer 作者varchar 100 0 是6 Price 单价varchar 100 0 是7 PressData 出版时datetime 8 3 是间8 TotalCount 总数量int 4 0 是datetime 8 3 是9 LodgeData 入库日期10 Opertor 入库操varchar 100 0 是作员11 Remain 现存量int 4 0 是int 4 0 是12 LentOut 借阅次数13 IsExist 是否注bit 1 0 否销varchar 100 0 是14 DESC 内容简介15 TypeId 图书类int 4 0 是别编号varchar 20 0 是16 PressID 出版社编号USE [BookMager]GO/****** 对象: Table [dbo].[Book] 脚本日期: 06/01/2010 08:59:36 ******/ CREATE TABLE [dbo].[Book]([BookID]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BookNam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LodgePosition]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ISBN]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Writer]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Pric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PressData] [datetime] NULL,[TotalCount] [int] NULL,[LodgeData] [datetime] NULL,[Opertor]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NULL,[Remain] [int] NULL,[LentOut] [int] NULL,[IsExist] [bit] NOT NULL,[DESC]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TypeId] [int] NULL,[PressID] [varchar](2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CONSTRAINT [PK_Book] PRIMARY KEY CLUSTERED([BookID] ASC)WITH(IGNORE_DUP_KEY =OFF)ON [PRIMARY])ON [PRIMARY]GOsp_help [Book](6)图书类别(BookType)序号列名属性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标识主键允许空默认值说明1 TypeId 图书类别int 4 0 是否编号varchar 100 0 否2 Type 图书类别名称3 DESC 备注varchar 100 0 是USE [BookMager]GO/****** 对象: Table [dbo].[BookType] 脚本日期: 06/01/2010 08:58:41******/CREATE TABLE [dbo].[BookType]([TypeId] [int] NOT NULL,[Typ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DESC]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CONSTRAINT [PK_BookType] PRIMARY KEY CLUSTERED([TypeId] ASC)WITH(IGNORE_DUP_KEY =OFF)ON [PRIMARY])ON [PRIMARY]GOsp_help [BookType](7)图书注销(BookExist)序号列名属性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标识主键允许空默认值说明1 BookID 图书编号varchar 100 0 是否2 DropCpount 注销数量int 4 0 是3 DropDate 注销日期datetime 8 3 是4 Operator 注销操作员varchar 50 0 是USE [BookMager]GO/****** 对象: Table [dbo].[BookExist] 脚本日期: 06/01/2010 08:59:08 ******/CREATE TABLE [dbo].[BookExist]([BookID]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DropCpount] [int] NULL,[DropDate] [datetime] NULL,[Operator] [varchar](5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CONSTRAINT [PK_BookExist] PRIMARY KEY CLUSTERED([BookID] ASC)WITH(IGNORE_DUP_KEY =OFF)ON [PRIMARY])ON [PRIMARY]GOsp_help [BookExist](8)出版社(Press)序号列名属性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标识主键允许空默认值说明1 PressID 出版社编号varchar 100 0 是否2 PressName 出版社名称varchar 100 0 否3 Address 出版社地址varchar 100 0 是4 AddressCode 邮政编码varchar 100 0 是5 People 联系人varchar 100 0 是6 Telphone 联系电话varchar 100 0 是7 EMAIL EMAIL varchar 100 0 是8 DESC 备注varchar 100 0 是USE [BookMager]GO/****** 对象: Table [dbo].[Press] 脚本日期: 06/01/2010 08:56:50 ******/CREATE TABLE [dbo].[Press]([PressID]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 [PressNam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 [Address]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AddressCod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Peopl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Telphone]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EMAIL]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DESC]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ULL, CONSTRAINT [PK_Press] PRIMARY KEY CLUSTERED([PressID] ASC)WITH(IGNORE_DUP_KEY =OFF)ON [PRIMARY])ON [PRIMARY]GOsp_help [Press](9)借阅(LentBook)序号列名属性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标识主键允许空默认值说明1 BookID 图书编号varchar 100 0 否2 ID 读者编号varchar 100 0 否3 MangerID 管理员编号varchar 100 0 否4 LentTime 借阅时间datetime 8 3 否USE [BookMager]GO/****** 对象: Table [dbo].[LentBook] 脚本日期: 06/01/2010 08:58:13******/CREATE TABLE [dbo].[LentBook]([BookID]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ID]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Mager ID] [varchar](100)NOT NULL,[LentTime] [datetime] NOT NULL)ON [PRIMARY]GOsp_help [LentBook](10)(Actor)序号列名属性描述数据类型长度小数位标识主键允许空默认值说明1 ActorID 货单编号varchar 100 0 否2 BookID 图书编号varchar 100 0 否3 PressID 出版社varchar 100 0 否编号datetime 8 3 否4 ActorTime 发货时间USE [BookMager]GO/****** 对象: Table [dbo].[Actor] 脚本日期: 06/01/2010 09:00:06******/CREATE TABLE [dbo].[Actor]([ActorID]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BookID]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PressID] [varchar](100)COLLATE Chinese_PRC_CI_AS NOT NULL,[ActorTime] [datetime] NOT NULL)ON [PRIMARY]GOsp_help [Actor]4.2性能需求由于此开发项目针对图书馆,使用频度较高,使用性要求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