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论文格式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 格式:pdf
- 大小:248.87 KB
- 文档页数:9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一、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工作,使学员进一步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提高其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及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根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教硕发[1999]07号文)和《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提出以下要求:1、论文选题应是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与管理有一定价值的题目。
2、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论文要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
3、论文形式可以是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或管理的专题研究;可以是高质量的;也可以是基础教育学科或管理的实验报告、典型诊断报告等。
4、论文撰写必须在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应广泛并有针对性地吸收国内外所研究题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
5、论文应做到体例结构规范,方法科学、合理,观点明确,阐述准确、清晰,并有一定的创造性。
论文格式应符合文体要求,论文字数不少于一万五千字(正文内容)。
6、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教育硕士研究生本人单独完成。
教育硕士研究生应参照以上要求撰写学位论文。
二、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印刷本)书写格式及应包含的内容学位论文应为在左侧装订的书本形式,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学位论文一律使用A4规格的尺寸,字体段落要求参照附件。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学位论文应按以下顺序编写):1、论文封面学位论文封面格式应严格按照附件的格式打印(可下载)。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论文题目同时要有中文题目和英文题目两种。
封面中的图书分类号可不填,空着。
封面书脊需竖排打印论文题目与作者姓名。
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体现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理论或见解。
为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做到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化,特作如下规定:一、学位论文各部分内容要求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用汉语撰写(外国语相关专业除外)。
硕士学位论文(包含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中职硕士等)字数一般为3—5万;专业学位论文(包含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字数为2.5万以上;博士学位论文字数为8—10万。
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分析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论文内容一般由13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扉页、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参考文献、注释、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1.封面:采用研究生学院规定的统一封面格式,封页上应填写论文题目、研究类型、作者姓名、年级、指导教师姓名、学科(专业)(指二级学科专业名称或专业学位方向)、论文提交日期、中图分类号等内容。
2.扉页:扉页内容包括论文题目、作者、申请学位类别和级别、学科专业、学位授予单位、指导教师、论文提交日期等。
3.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应简明概括论文的内容要点,包含论文的基本信息,体现研究课题的核心思想,明确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最终结论,并突出论文中具有创新性的部分。
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字数为10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为3000字左右。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的,用以标识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数量为3-6个,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基本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5.目录:目录是将正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
6.符号说明:用于说明论文中符号表示的意义及单位(或量纲)。
汉语国际教育在我国对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历经多个阶段的发展,汉语国际化也成为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里程碑。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从对外汉语、走向汉语国际教育,从汉语国际教育进入到汉语国际传播阶段,汉语教育也从语文教学以及第二语言教学中独立出来,注重汉语自身的发展,面向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
下面是汉语国际教育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第一篇:习语“V不C/了/得(N)”结构的整合度研究摘要:“V不C/了/得(N)”是带有一定评价或倾向性立场的规约性构式。
根据其内部结合紧密度和外部整体功能变异性,它们的整合度呈现低中高三级,每一层级内部均存在级差。
构式“V不C/了/得(N)”主要体现“因果关系距离”和“超常否定”两个认知语义范畴,动作行为的超常量和结果的偏离性之间的因果关系距离越近,整合度越高。
这一构式的概念整合层级性和词汇化程度存在正比关系。
关键词:“V不C/了/得(N)”; 概念整合; 因果关系; 超常量; 词汇化;The Hierarchy of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in the Idiom Construction "V+不+C/了/得(N)"DAI Ling-ling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hui UniversityAbstract:V+不+C/了/得(N) is a prescriptive construction with evaluation or tendentious standpoint. This paper specified three criteria in terms of their internal integration and external functional variation and analyses the hierarchy of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idiom construction "V+不+C/了/得(N)". The internal integration degree of the constru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low, middle, and high levels, and there are gradations within each level. Secondly, the structure generally expresses two semantic categories of "causal distance" and "supernormal negation". The closer the causal distance between the supernormal quantity of action and the deviation of result,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Finally, 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level is proportional to the lexicalization degree of the construction.一、引言“V不C/了/得(N)”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习语构式,其形义具有不可推测性。
摘要本文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三所高校2015年-2019年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共970篇论文选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法、数量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整理分类,旨在研究三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特点。
本文分别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对三校论文的写作形式、写作内容进行了调查分析。
其中,论文形式主要分为专题研究、调查报告、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和教学实验五类。
论文内容则分为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以及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五个领域。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三校论文选题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注重材料分析和实证研究,但存在选题写作形式单一,研究领域集中,相似度高的问题,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都需要提高。
建议学校加强学生实践与论文写作之间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课程设置,结合自身特色,优化培养模式;加强对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丰富实践形式,完善实践环节。
建议导师加强对汉语国际教育不同研究方向的学习和了解,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跳出导师的研究方向,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学生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关注学术发展,拓宽研究领域;提高问题意识,积极参与实践;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拓宽选题思路,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对比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a total of 970 selected topics of theses on 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from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 from 2015 to 2019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sorts them through Survey research, Quantitative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ected topics of theses on MTCSOL of the three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orms and contents of the theses from two aspects of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The writing forms of the investigated paper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thematic research, investigation report, teaching design, case analysis and teaching experiment. The contents of the investigated papers are divided into five fields: Chinese teaching basis,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 topic selection in the three schools is practical and applicable, and also focuses on materi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s some problems, such as concentrated writing forms, concentrated research fields and high similarity of topic selection, which need to be improved in both scientific and normative aspects. It is suggested that schools should streng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sis writing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find out problems and solve them in teaching practice. Improve th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optimize the training mod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dissertation quality; Increase the variety of practice forms and improve practice link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entor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 of TCSOL,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find problem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actice, step out of the mentor's own specialty, and look for topics they are really interested in.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iteracy; Pay more attention to academic development, broaden the field of research; Improve problem awarenes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ractice; Combine their previous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broaden the field of topic selectio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Key words:MTCSOL; Master's Thesis; Contrastive Analysis; Topic Selection目录致谢 (I)摘要.............................................................. I I Abstract.......................................................... I II 第一章绪论 (1)1.1选题缘起 (1)1.2研究内容 (1)1.3研究目的及意义 (1)1.4研究方法 (2)1.5研究综述 (3)第二章三所高校论文选题的共时分析 (7)2.1 论文选题形式 (7)2.1.1 专题研究 (7)2.1.2 调研报告 (8)2.1.3 教学设计 (9)2.1.4 案例分析 (10)2.1.5 教学实验 (11)2.2 论文选题内容 (12)2.2.1 汉语教学基础 (13)2.2.2 汉语教学方法 (16)2.2.3 教学组织与课堂管理 (18)2.2.4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19)2.2.5 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 (20)2.3 小结 (21)第三章三所高校学位论文选题的历时分析 (22)3.1上海外国语大学 (22)3.1.1论文选题的形式 (22)3.1.2论文选题的内容 (25)3.2 华东师范大学 (28)3.2.1论文选题的形式 (28)3.2.2论文选题的内容 (31)3.3 复旦大学 (34)3.3.1 论文选题的形式 (34)3.3.2 论文选题的内容 (37)3.4 小结 (40)第四章三所高校论文选题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41)4.1论文选题方面 (41)4.2研究内容方面 (42)第五章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质量的建议 (44)5.1 学校层面 (44)5.2导师层面 (45)5.3学生层面 (45)第六章结语 (47)6.1研究成果 (47)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47)参考文献 (49)第一章绪论1.1选题缘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所以与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研究也不多见。
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生撰写毕业论文须知(2007-3—20)一、撰写论文注意事项:1.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1。
1 Literature Review是学位论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在导论部分(导论的其他部分一般包括选题的缘起或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宗旨,本研究课题的创新点,研究方法或理论框架,论文结构安排等)。
学位论文如果没有Literature Review,人家就不知道你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从事本项研究,就会认为你根本就不懂如何搞研究。
1.2Literature Review应择要引述本研究领域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引用国内外学者在本研究领域的观点,并进行必要的综合分析和归纳,以表明你对你所研究的问题已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你的研究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推进。
(往年有些同学在Literature Review中确实引述了前人的不少观点,但往往与论文主要内容关系不很密切,也有同学引述他人观点按作者分段,每个作者单独一段,显得太机械,体现不出论文作者的综合分析能力。
可将相同或相近的内容或观点合并在一段或几段之内综述。
)1。
3 在Literature Review的结尾处应表明自己有什么观点或进行了何种综合分析.如有创新点,有自己有独立的见解、观点,哪怕只有一丁点,最好明确写清楚(如写明创新点在第几章、第几节)。
如没有特别的创新点,也可表明本论文重在综合分析,已把各家的观点、各书的内容综合在一起,比现有的专著、论文、教材更详细、更全面。
还可表明自己的分类体系与传统的体系有所不同,等等.总之,你需表明你的论文在哪一点上或在哪些方面胜过了前人。
这部分内容也可从Literature Review 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导论的一部分处理,以突出本研究课题的创新点或胜过前人之处。
2.Abstract摘要顾名思义是提供论文内容梗概,重点是结论,使得读者通过有限的字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点。
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指导(翻译学【学术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一、字数及引语字数: MA硕士论文一般在15000词至20000词之间(80-100页);MTI硕士论文一般在1万字左右。
博士论文一般在30000词至40000词之间(或50000汉字至70000汉字之间)(160-200页)。
引语(包括例子)严格控制在三分之一以下。
引语(包括例子)都必须标明出处。
二、论文结构1.封面(Cover)2.中文标题页3.英文标题页4.声明5.致谢(Acknowledgements)6.中文摘要及关键词7.英文摘要及关键词(Abstract, key words)8.目录页(Contents)9.正文(从“序言”/“Introduction” 到“结语”/“Conclusion”, 其中包含脚注)10.参考文献(Bibliography)三、基本格式1、A4纸张(21x 29.7cm)2、边距:上下边距各2cm;左边距:3.5cm;右边距2cm3、汉语字体:宋体;英语字体:Times New Roman4、标题字体:一级标题:三号字体,粗体二级标题:小三号字体,粗体三级标题:四号字体,粗体四级标题:小四号字体,粗体5、标题编码体系应采用:一、二、三……;1.2.3.……;1)、2)、3)……或者采用:1,1.1,1.1.1,1.12……2,2.1,2.1.1,2.1.2……17一行;四、封面五、中文标题页题。
1语译成中文后,宜在译名第一次出现时随文在括弧内注明原文。
中文论文中,外文人名应译成中文,第一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标明外文原名。
如:“第三章吉安·坎布里吉(Jan Cambridge)介绍了公共服务口译的现状,简要分析了该场合中译员的工作环境和压力以及此类研究的前景。
”5. 例句例句较多时,宜按例1、例2、例3……进行编号。
每例另起,空两格,回行时与上一行例句文字对齐。
6. 斜体外文的书名、期刊名、词典名、诗歌名、篇章名、电影名、船名等一律用斜体。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2013年)*本规定为建议格式,各方向研究生在确定最终的论文格式时,需听取导师的意见和建议。
一、项目论文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1.封面页1)学校研究生处网站提供下载,该封面页的所有信息统一用汉语。
2)专业:填写二级学科名称,例如: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与教学论、日语语言文学、学科教学(英语)、英语笔译)3)研究方向:按照培养方案所设定的方向填写,例如:(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与专门用途英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认知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翻译、(日语语言文学)日本语学与日语教育、日本文学、日本社会文化、(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英语教育、(学科教学专业)英语教学、(英语笔译)专门用途翻译、文学翻译,等.4)完成日期:2013年3月2.扉页(英文,见二)3.英文摘要(Abstract)页5. 中文摘要页6。
目录(Contents)页7。
正文(含结论)8. 致谢(Acknowledgements)页8。
参考文献(Bibliography)9.(尾注End Note页)10。
(附录Appendix页)11. 独创性声明12。
答辩委员会签名页有脚注的,脚注内容置于有关页的下方。
有尾注的,尾注另起一页,置于参考文献之前。
有附录(Appendix)的,各附录均须单独分页,置于参考文献之后.二、扉页(学校研究生处网站提供下载):论文封面题目统一使用汉语.封面后需要加扉页,用英语撰写。
格式如下:(此为样本,其中学位名称要与汉语封面一致)三、致谢页以Acknowledgements或“致谢”(如论文用汉语撰写)为标题,居中。
标题与正文之间双倍行距。
正文字号为小四号。
每段首行缩进2英寸。
四、英文摘要页以Abstract为标题,居中,字体为Times New Roman三号,粗体。
摘要内容部分长度为400词左右。
摘要页的最后部分为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指导意见(讨论稿)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反映在专业学位论文之中,应通过论文的撰写,使攻读本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进一步掌握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保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性以及论文内容和形式的规范,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质量,根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培养方案》精神,对学位论文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一、论文写作的总体要求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进行选题,须具有明确的汉语国际教育背景和应用价值,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专题研究等。
论文要求观点新颖明确,论证严密充分,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一定的学术价值。
论文在选题上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
汉语国际教育实践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国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推广等,其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通用汉语教学和专门汉语教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的研究,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教学内容的应用研究、基于教学的汉外对比研究以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其他方面的研究。
对实践性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对理论性的排斥,恰恰相反,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应该在理论的指导下展开,而以汉语国际教育实践作为主题的论文,最终页必须将实践的内容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概念,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形成命题式的判断。
学位论文应做到立论正确、推理严谨、说理透彻、层次分明、文字流畅、数据可靠。
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15000字。
论文内容应有以下10 部分组成:(1)论文封面(包括论文题目、姓名、学号、导师(职称)、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等)(2)论文封面的英文翻译(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授权使用声明(4)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5)论文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6)论文目录(7)论文正文(8)附录(9)参考文献(10)后记二、论文的主要类型按照《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对论文选题和论文形式的要求,专业学位论文的主要类型有五种,即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和专题研究等。
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指导(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标题页:论文标题力求简洁易懂,题目字数不超过25字。
标题页的每一行文字均居中,一律为四号字,粗体显示。
见附件一(硕士学位论文标题页样式)鸣谢:行文语气要严肃敬重,内容须紧扣论文和学术的前后过程,切忌离题,避免主客倒置。
鸣谢页不须标注页码。
摘要:1、摘要必须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突出论文的创新点。
2、内容要少而精,一般不少于500字,切忌铺延漫谈。
3、页尾提供的关键词不宜过多,一般为3-5个。
关键词要能反映学术研究的关键连接点,以方便作相关课题的检索。
4、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见附件二(学位论文“摘要”式样)、附件三(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式样)目录页:目录分级(即子目录)不宜过粗或过细,按三级标题编写。
目录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两页。
编排目录页时,须用Word所提供的目录编辑工具进行操作。
见附件四(学位论文“目录”式样)正文:1、正文部分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
绪论和论文主体分章排版,章与章之间不可接排。
不论几级标题都不能单独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即标题排版中不能出现孤行。
2、每章的题目(总标题)用黑体小二号字,居中放置;正文一级标题用黑体小三号字,顶格放置;二级标题用黑色四号字,顶格放置;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引用的段落采用五号字,且必须左右缩进四个汉字。
3、行文要规范,在行文论述中,间接转述他人观点,亦须标明出处。
如果出处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全称,则以缩略形式标注,否则,需在脚注或尾注中作说明。
脚注或尾注等必须使用word所提供的相应工具来操作。
4、段首缩进两个汉字或四到五个英文字母,段与段之间不空行。
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总标题前不加“第***章”字样。
结论整个论文的总结,一般不超过两页。
参考文献:翻译图书类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序号] 作者名. 书名. 译者. (版次.):出版单位,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期刊类文献的书写格式:[序号] 作者名. 文章名. 期刊名. 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会议类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序号] 作者名. 文章名. 编著者. 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序号] 研究生姓名. 学位论文题目. 何种学位论文. 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码文献排列按英文字母顺序或汉语拼音顺序。
先列英文作品,后列中文作品。
文献序号顶格写,序号与作者名之间留有一定的空,空格距离视参考文献整体的排版效果而定,保证同一文献内换行时齐肩。
当作者为多人时,用逗号“,”隔开。
引用部分起止页码的书写格式是“起页-终页”,若仅为一页,写该页页码。
文献末尾不加标点。
英文文献中,第一个词首字母和每一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为小写。
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60篇,其中必须包含近三年的文献资料,外语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应有不少于10篇的外文文献。
见附件五。
常用标识码和对应的文献类型:纸质文献A (article from anthology) 论文集中析出文献C (collected papers) 论文集;会议录D (dissertation) 学位论文J (journal article) 期刊文章M (major work) 专著;普通图书N (newspaper article) 报纸文章P (patent) 专利R (report) 报告S (specification) 标准Z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CP (computer program) 计算机程序DB (database) 数据库EB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电子公告电子文献CD (CD-Rom) 光盘DK (disk) 磁盘MT (magnetic tape) 磁带OL (online) 联机文献组配标识C/OL 网上会议录CP/DK 磁带软件DB/MT 磁带数据库DB/OL 联机网上数据库EB/OL 网上电子公告J/OL 网上期刊M/CD 光盘图书N/OL 网上报纸全文字体:全部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 体,全部中文采用宋体。
全文行距:全部设为1.5倍行距,但正文中的段落引文设为单倍行距。
一体化对外汉语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开发的研究——基于日本公文式学习法成功案例的启示Series of Loose-leaf Textbook DevelopmentFor Guide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Foreigners: An Exploration Inspiration from the Successful KUMONLearning Method专业:届别:姓名:导师:摘要本文以日本公文式学习法为参照,通过对中日市场对外汉语教材的调查,分析了目前系列化对外汉语自学教材稀缺的现状。
本文结合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论述了如何将日本公文式自主学习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及对外汉语自学活页教材的开发。
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以日本公文式学习法为参照,通过对中国和日本两国出版社在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状况的调查,分析了目前系列化对外汉语自学教材稀缺的现状。
同时,通过对外汉语教材分类状况的研究,发现目前对外汉语界对教材的研究局限于课堂教材,以自学为主的对外汉语教材研究很少。
第二章日本公文式学习法理论基础探讨;首先对课外自主学习的内涵进行了解释,然后运用了克拉申二语习得等教学理论,详细论述了日本公文式学习法这种自主学习模式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依据以及相关教学理论对开发一体化对外汉语教学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的启示;第三章公文教材与三套自学教材及八套课堂教材的比较与分析;考察主要采用描写和比较的方法。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以此为基础探讨一体化对外汉语教学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开发的思路,及其在使用特点、使用流程、使用所需条件、编排上的注意点、体裁等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一体化对外汉语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的开发研究及样张设计;本文设计了生词学习、语法学习、阅读学习的三张样张,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样张的看法,同时调查了成人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以自学方式进行对汉语学习的看法。
从而进一步为今后的一体化对外汉语教学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开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第五章结论;总结全文研究工作,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并初步探讨本文将来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自主学习;公文式学习法;一体化对外汉语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附件三:学位论文英文摘要式样AbstractBased on Japanese Kumon learning method for reference, Through to China and Japan market survey of elementary TCSL textbooks, analyzes the present TCFL textbooks series. Based on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humanism psychology,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theory, 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 and with “learners as the center” the teaching method,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Japanese Kumon learning method, applied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Series of loose-leaf textbook for guided self-stud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the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with Japanese Kumon learning method, for reference, through two countries to China and Japan in TCFL textbooks press published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state, analyzes the present TCFL textbooks series. The present status of self-study and scarce Meanwhile, through the foreig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classification, find th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circle of classroom teaching material, similar to limitation to self-study of TCFL textbooks research rarely.The second chapter: Kumon learning method theoretical basis for extracurricular discussion, first self-study learning concept is defined, and then introduced the 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ies and other modern teaching theories and to develop these theories integrated to the Series of Loose-leaf Textbook Development for Guide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Foreigners;The Third chapter: Kumon materials compare with the three sets of self-study materials and the eight se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materials; Investigation mainly adopts the method described and compared. Through to classify and statistical data, thus obtains the corresponding conclusion. Explore integration based o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teering type self-study loose materials development ideas, and its characters, using processes in use, layout, use the conditions needed for attention point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aspects of the genre.The fourth chapter: Series of Loose-leaf Textbook Development for Guide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Foreigners and design the sample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principles this design learn new vocabulary, grammar study, read study of three tear sheets, an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understand a student sample, and investigated the view adult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and self-educated views of Chinese.The fifth chapter: Conclusion and points out t the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foreigners;Self-study;Kumon learning method, Seriesof loose-leaf textbook for guided self-study附件四:学位论文目录式样目录鸣谢................. ................. ................. ............................... ........... ... ...... .. (ⅰ)摘要................. ............................... ................. ................. .......... .......... ............. . (ⅱ)Abstract................. ................. ................. ..................... .............. ................. (ⅲ)第一章绪论...................................................................... ......... .. (1)1.1缘起...................................... ................................ .............. .. (1)1.2何谓“公文式学习法”.................................................. (3)1.3日中市场对外汉语教材的现状调查............. .. (5)1.3.1对外汉语教材的基本分类...................... ... ..... (5)1.3.2日本市场汉语教材的现状调查............... (5)1.3.3 中国对外汉语教材的基本情况及现状调查 (5)1.4关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文献研究现状......... . (6)1.5关于英语自学教材编写的文献研究现状.......... (7)1.6对中日市场调研后的反思.......... ................. .................. (9)1.7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 (10)1.7.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 (10)1.7.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 . (11)第二章日本公文式学习法理论基础探讨.......................... ..... ..... . (12)2.1自主学习的内涵.................................................................. ...... ..... . (12)2.2日本公文式学习法理论基础探讨.............................. ..... .... .. (14)2.2.1认知心理学与元认知..................................... ..... .......... . (14)2.2.2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 ..... . (17)2.2.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语言教育观.......................... ........ ..182.2.4Krashen(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 ..... ..... (20)2.3公文式学习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 .. (22)第三章公文教材与现有相关教材的对比与分析.. ..... ..... . (25)3.1研究材料................. ..... ..................................... ................. (25)3.2三套自学教材的对比分析...................... .......................................... . (29)3.2.1《公文式语文教材》的考察分析................... . (29)3.2.2《公文式日本语教材》的考察分析.............. ..... .. (32)3.2.3《Chinese in three months》的考察分析........ ..... . (34)3.2.4三套自学教材的比较分析...................... (36)3.3公文教材与八套课堂教材的考察...................... (39)1)对《中国语入门アタック25》的考察分析.................... ......... . (39)2)对《話す中国語》的考察分析........................... ........................... .. (40)3)对《ことばの旅》的考察分析........................... ........................... .. (41)4)对《中文听说读写》的考察分析........................... ........................... . (42)5)对《初级汉语课本》的考察分析........................... ........................... . (42)6)对《成功之路》的考察分析........................... ........................... (43)7)对《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考察分析........................... (44)8)对《速成实用汉语》的考察分析........................... ........................... . (44)3.4公文教材与八套课堂教材间的对比..................... ....................... ..... .. (45)3.5小结..................... ........................... ....... ..................... ......................... ..46 第四章一体化对外汉语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的开发研究........ .. (47)4.1一体化对外汉语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编写的思路..... (47)4.2一体化对外汉语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在编写上的注意事项 (48)4.3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 ..... ..... . (48)4.3.1教材的具体使用流程............ ..... ..... ..... .......................... ... (49)4.3.2使用该教材需具备的条件... ..... ..... ..... ..... ..... .................. . (49)4.4一体化对外汉语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的样张设计及分析..... . (50)4.5一体化对外汉语督导式自学活页教材开发研究的问卷调查....... . (51)4.5.1小结............................ ..... ..... ..... ................... ..... ..... ..... .. (51)第五章结语......................... ..... .......... ..... ..... ............................ ..... (52)参考文献.............. ...... ....................... ...... ............. ...... .................... ..... ....... .. (53)附录:学生问卷调查. .......... ..... ..... ............................ ..... ..... ................... ..... .. (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 ..... ............ .... ........ . (57)发表的论文.. ..... ............................ ..... .................. (57)参加的学术会议.. ..... ............................ ..... .................. ............. .. .. (57)附件五参考文献[1]Crystal, David.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Z]. 4th e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7.[2]He, A. W. Discourse Analysis [A]. M. Aronoff & J. Rees-Miller (eds.). The Handbook of Linguistics [C]. London: Blackwell, 2003.428-445.[3]刘珣.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再谈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1994(5):323-330.[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5]刘珣.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进一步探索[J].世界汉语教学1996(2):85-91.[6]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1993.[7]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8]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