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
的运用
隐喻认知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隐喻认知理论是一种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它认为,人们在理解和表达概念时,会将抽象概念与具体的实物或现象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种隐喻的认知模式。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隐喻认知理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隐喻认知理论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词汇。
例如,当学生学习“ambition”这个词时,教师可以用一个比喻
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比如说,“ambition就像一艘船,它
可以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容易地理解
这个词的意思,并且更容易记住它。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隐喻认知理论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例如,当学生学习“diligent”这个词时,教师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个词,比如说,“diligent就像一只小老鼠,它总是努
力地在洞里挖洞。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词,
并且更容易理解它的意思。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隐喻认知理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例如,当学生学习“patience”这个词时,教师可以用
一个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词,比如说,“patience就像一只熊,它可以耐心地等待它想要的东西。
”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这个词,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隐喻认知理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利用隐喻认知理论,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词汇。
探析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
隐喻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词汇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旨在把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中,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和思维,提高学生对隐喻表达的理解与应用。
隐喻隐喻理论词汇教学思维一、引言词汇是语言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因素,也是语言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说过,“我们不能接受语法比词汇更重要的说法。
事实是,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然而,如果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
这就说明了词汇的重要性。
词汇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也是我们语言和思维的建构方式。
因此,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把隐喻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词汇教学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词汇。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来分析,探讨隐喻对词汇教学的作用及其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词汇教学。
二、隐喻及其相关理论从词源角度看,隐喻(metaphor)这词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meta”意为“从一边到另一边”;“pherein”的意思是“传达、传送”,二者合一意指用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认识另一事物的语言过程。
隐喻的基本作用就是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映射到另一事物的认知过程。
人们对隐喻的认识始于它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即用来比较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而这种比较是隐含的、不易觉察的。
通过对隐喻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了隐喻的认知本质,即隐喻的过程不仅是人类认知不可缺少的手段,更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础。
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创造性同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密切相关,隐喻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隐喻的创造和理解过程是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三、隐喻理论对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1.培养隐喻意识,全面把握一词多义隐喻及隐喻表达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语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概念隐喻理论是指语言中的一种隐喻现象,通过将一个概念或领域与另一个概念或领域进行比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或复杂的概念。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分析词汇的核心概念隐喻每个单词都有一个核心概念,而这个概念通常都可以运用到其他领域或概念中。
例如,单词“tree”(树)的核心概念是“生长”,可以将它与其他领域的“生长”进行比较,如“经济的增长”、“身高的增长”等等。
通过这种比较,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tree”的含义和用法。
二、建立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系概念隐喻理论认为,在语言中建立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系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找出词汇之间的隐喻联系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单词。
例如,让学生比较“waterfall”(瀑布)和“tears”(眼泪)之间的隐喻联系,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单词所代表的情感和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观念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了语言中的隐喻现象,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观念,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寻找词汇之间的隐喻联系,并在语言使用中灵活运用。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词汇串联、词汇比喻等练习来培养他们的概念隐喻观念和语言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单词的含义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词汇的核心概念隐喻、建立概念之间的隐喻联系、培养学生的概念隐喻观念等多种方法来实施这种教学。
2016.061.引言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为9000个左右。
英语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词汇量为6000左右,专四词汇量为6000-8000,专八词汇量约为10000-13000,整个大学期间的词汇量在9000个左右。
在四年专业课学习中如何习得9000多英语词汇对英语专业学生而言是个不小的难题。
为此,《英语词汇学》是为英语专业学生专门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
而大多数学生都忽略对这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反而投向五花八门的词汇记忆手册,这充分说明了《英语词汇学》专业课程已岌岌可危。
为了激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情,本文拟结合教材和教学实践,具体地探讨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启示以及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隐喻思维方面的一些做法。
2.概念隐喻1980年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在他们共同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隐喻理论。
他们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借用一个具体领域的经验来认识和理解另一抽象领域的概念。
人类每天所使用的语言及其认知系统都具有隐喻性的特征,用一具体事物理解另一抽象事物,即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
如LIFE IS A JOUR-NEY是借用“旅行”的相关知识来理解“生活”的。
他们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方位隐喻、实体隐喻以及结构隐喻。
2.1方位隐喻方位隐喻,指运用与我们的身体构造、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空间概念,诸如:上下、内外、前后、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表达另一个抽象的概念系统。
如英文中一些表示方位的词,如“up”,“down”,“in”,“out”、”front”、”back”等。
这些词通过人体的身体经验形成了人类上—下,里—外,前—后等最基本的意象图式。
这些图式在语言中被广泛地映射到人们抽象的心理范畴和社会范畴,构成“高兴是上,悲伤是下”,“地位高是上,地位低是下”等隐喻含义。
供教师使用2016.09由于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效率很低,没有掌握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因而作为英语教学者,我们有必要探讨更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概念隐喻法。
从国外的应用实例来看,通过概念隐喻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引进这种教学方法,从而为我国的英语教学贡献力量。
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加强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通过概念隐喻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英语词汇包含了两层含义,分别是基本含义与引申含义。
隐喻的兴起与应用让词汇的含义更加丰富和多层次化,从而出现了一词多义的情况。
在词汇的含义当中,基本含义是词汇含义的基本部分,其他含义是通过隐喻方式的应用间接引申出来的,而引申含义是不能离开基本含义而单独存在的。
因此,在英语词汇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英语词汇基本含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然后指导学生发现基本含义背后更多的引申含义,让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认识更加全面,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的效率。
比如在head 这一单词的讲授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先让学生知道“head ”的基本含义,即“头,头部”的意思。
然后再进行其引申含义的讲解。
首先,教师可以先列出有关“head ”的短语词汇,例如“the head of page ”,学生可以先简单地直译为书页的头部,适当理解后就应该懂得其一个引申含义就是“页眉”。
由此一来,不仅能够掌握单词的引申含义,还能同时掌握其引申含义的用法。
除此之外,“head ”的引申含义还包括“首领、总统“等,相关词组有“thehead of government ”。
2.重点区分英汉概念隐喻的不同概念隐喻在多个民族当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这说明概念隐喻不仅仅是各民族人民的一个共同认知,同时也是各个民族文化当中的一个共同的认知。
由此看来,隐喻应当是所有语言都具备的一种属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认识。
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年(3月号)摘 要:英语词汇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
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本文主要对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概念隐喻;教学效率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赵萍萍1.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也得到了更多的改进,概念隐喻在高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速度,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2.巧用概念隐喻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概念隐喻进行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改变传统被动听讲的方式,掌握通过概念隐喻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英语词汇量比较大,教师在教学中不可能给学生一一解释,而教师通过将概念隐喻促进词汇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应用概念隐喻自主学习高中英语的基本词汇、多义词、习语等,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习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收集一些隐喻表达。
例如,马在西方是一种奴役工具,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马的隐喻表达,如talk horse(吹牛)、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等。
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见识,又能够促进学生对词汇的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3.巧用概念隐喻融合文化内涵英语词汇演变过程较长,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在概念隐喻中引入文化内涵的知识,让学生能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词汇,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文化的差异性。
如在中国,鱼代表着吉祥富足,如鲤鱼跃龙门,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但在西方,鱼却被用于贬义,如a cool fish,是无耻之徒的意思。
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美满,如红红火火、红妆等,但在西方,红色往往与血、暴力联系起来。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概念隐喻理论是由美国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科夫(George Lakoff)与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他们认为语言不仅是用来表达概念和思维的工具,而且还能够塑造我们的思维模式。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单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种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常见的高中英语单词,例如"love"、"time"、"journey"等,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单词所隐含的概念。
"love"在中文中的表达有很多种,可以是"爱"、"喜欢"、"关心"等,这些词语都可以视为"爱"这个概念的隐喻。
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单词所代表的概念隐喻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我们常常使用"时间就是金钱"这样的表达,它暗示时间的宝贵性,使我们更加珍惜时间,更好地规划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隐喻。
教师可以用一张描绘"爱"的图片,然后鼓励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元素,并将其与"爱"进行联系。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单词所代表的概念。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进行概念隐喻的运用。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句子,要求学生根据概念隐喻的思维模式填写空缺部分。
"他对学习很认真,每天都像一头奔跑的鹿一样_______(奋斗)"。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单词。
教师可以总结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思考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
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概念隐喻理论对于学习英语词汇有何帮助?使用概念隐喻的方法是否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以上方法,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单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浅谈概念隐喻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作用
摘要:隐喻作为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促进了概念隐喻理论,这一认知和语言的桥梁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启发学习者通过概念隐喻的认知功能学习词汇,提高词汇习得的效率。
关键词:概念隐喻;认知;词汇教学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的掌握运用情况以及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技能的培养。
关于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在外语教学和语言学领域得到广泛重视,英语词汇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受到了其他教学方法的促进,比如说认知教学法、词汇教学法等等,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我国的大中小学外语教学还不够系统和完善,仍然存在着诸如学习者词汇量不足、词汇记忆不系统等问题。
语言学家wilkins曾经说过:“我们不能接受语法比词汇更重要的说法。
事实是,没有语法就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然而,如果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
”由此可见,词汇学习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学生对于词汇量掌握的不足,尽管语法以及所掌握的第二语言极其出色,那么第二语言的交流也不能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进行。
在中国这样一个缺少第二语言环境的国家,词汇学习始终是众多英语学习者的巨大障碍,如何帮助学习者高效习得词汇,掌握词汇学习的策略成为许多语言学家和学者的研究课题。
随着20世纪80
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词汇学习的认知研究也日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大量实例证明概念隐喻理论能够帮助学习者培养积极的词汇思维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概念隐喻理论中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i.a.richards)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有些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可能所有的词都源自于隐喻。
隐喻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时期,传统修辞隐喻理论构成了20世纪30年代之前隐喻理论的主要内容。
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当属莱考夫和约翰逊,他们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成为隐喻研究中的重要里程碑。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
莱考夫在其著作中提出“隐喻的本质是以另一件事或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验”,“是从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mapping)”。
将认知域与映射概念引入隐喻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隐喻认知机制,即用源域(source domain)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具体的经验或概念的语义特征映射到目的域(target domain)中较陌生、抽象的概念上,隐喻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重要认知工具。
“隐喻无处不在,在我
们的语言中、思想中。
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
”按照莱考夫等人的理解,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我们概念系统中的概念隐喻。
例如,time is money 导致了一系列我们语言使用中的隐喻现象,i cannot afford the time.(我赔不起时间)time is precious.(时间是宝贵的)英语词汇的概念隐喻解读学者们通过观察大量语料后发现日常语言中70%以上的词语表达源自概念隐喻所体现的隐喻思维过程,隐喻把一个概念结构或意象投射到另一个概念结构或意象上去,从而人们可以用一个概念领域方面的词语去谈论另一个概念隐喻。
英语是一个多种语言的混合体,学习单词的词源为探索隐喻语义变化和发展提供了一个窗口。
语言使用通常反映了我们对所生活的世界基本领域的内在隐喻理解。
例如,词汇“snake”和“mountain”的首字母都与其所指称物体的形象颇为相似。
在“mount”中,“m”象征山的形状,“o”象征石头,“u”象征河流,“n”象征山洞,“t”象征树木。
一些学生很疑惑,表达“区别与其他个体的综合品质特征”的“character”一词如何能代表“汉字”这一意义。
这是因为汉字是象形字,它们的书写起源于自然界事物的品质特征,如:山,田,火,日,月,鱼,网。
再如英语中表示花名的两个单词“daisy”(雏菊)和“dandelion”(蒲公英),“daisy”起源于“day’s eyes”,因为花的形状如同圆盘,形像太阳。
“dandelion”起源于法语“lion’s tooth”,因为这种花的叶子上的荆棘如同狮子的牙齿。
历史的发展使人们忘记了这些单词的起源,但是这些花名的单词却是以隐喻方式构建起来的。
以people are plants 为例,从这一概念隐喻出发,就可以轻松了解“grow”一词既可表达“生长”(指植物),又可表达“成长”(指人);“trunk”既表达“躯干”又表达“树干”之意;“root”既有“根茎”又有“原籍”之意;“bear”既表达“结果”又表达“生孩子”的意思;“cultivate”有“耕种”又有“培养”之意。
通过对这一概念隐喻的理解,学习者看到age withered her. he is a green hand. 之类的表达时就会明白这是以植物来隐喻人的衰老和不成熟,体会学习语言的乐趣。
再以time is money为例解读一些关于时间的表达,“thank you for spending time with me.”“it costs time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it’s a waste of time to chatter about the useless things.”在上述句子中,关于时间的谓语动词分别是“spend”、“cost”、“waste”,而这些词的原始词义都是用来表达金钱的,学习者了解“时间是金钱”这一概念隐喻之后会深刻明白英语中这些惯用表达的内涵并牢牢掌握。
通过分析可见,用概念隐喻理论来指导词汇教学具有实际意义:第一,由于思维和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性思维在词汇构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所以追溯词源有利于分析词的构成和对词形的学习掌握;第二,概念隐喻理论有助于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扩展词汇,理解词义的变化和一词多义等现象;第三,概念隐喻有助于帮助学习者理解不同语境中词汇的意义,做到领会式的长久记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授对象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将概念隐喻理论同传统词汇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michuel lewis,《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putt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m],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7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3]
3.刘璇,《外语词汇学习中隐喻方法的实验研究》[j],us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volume 2, no.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