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唐诗遇见王羲之
- 格式:doc
- 大小:336.50 KB
- 文档页数:9
我眼中的王羲之作文篇一:高考作文人物类素材:王羲之高考作文人物类素材:王羲之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一、作家简介人物导语“唐诗,晋字,汉文章。
”文赋盛行于汉,诗歌辉煌于唐,而汉唐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则书家辈出,书体纷呈,在书法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王羲之,便是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代表人物。
由于其书法运笔达到了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境界,内心的情感于是能自然流露于笔端。
在江南三月天朗气清之际,王羲之点画之间让人感受到的是“思逸神超”。
让我们走进王羲之,走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走进王羲之的书法世界。
作家档案王羲之:321年——379年字号:字逸少;因担任过右军将军一职,故人称“王右军”籍贯:山东琅琊临沂人时代:东晋生平:幼时随家族渡江南下,定居建康(南京),住所就在刘禹锡诗中所言的乌衣巷(现在夫子庙一带)。
王家是仕族世家,王羲之的伯父王敦,王导,父亲王旷,都是东晋元老,“司马与王共天下”,权重一时。
由于门第的关系,王羲之早年入仕,颇为顺当。
但他生性恬淡,受魏晋玄学的影响很深,对仕途不很在意,而是流连山水,热衷于佛、道、音乐、书画。
父辈相继离世后,他在政治上连连失意,于是称病去职,定居会稽,专心书画。
作品: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集序》外,著名的还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
名望: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他完成了中国书法由古体的篆隶向今体的楷、行、草的化,开创了妍美俊健的书风,框定此后数千年中国书法的大致面貌,而被后人尊为“书圣”。
二、成名缘由贡献概述王羲之书法的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
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一种随心从化,恬淡平和的意境。
这和魏晋时玄理的盛行是分不开的。
玄学讲顺应自然,自由任情,“不滞于物”。
所以魏晋的名士,大多好山乐水,“放浪形骸”,倘佯自得。
王羲之也不例外。
并且他把这种玄远的风度,自觉或不自觉的,融入了自己的书法之中。
遇见唐诗为话题的优秀作文10篇(2)遇见唐诗为话题的优秀作文范文六唐诗是中国文坛最为辉煌的体裁。
它光诗夺目,它耳熟能详,它摇曳多姿,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走进唐诗,走进诗仙诗圣。
感受杜子美一泼豪墨写下的《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白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好一个豪情万丈的李太白,好一个文采出众的杜子美。
感受唐朝安史之乱时的民不聊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平明百姓生活艰苦,常有在街头冻饿而死。
而高门贵族的家中却飘出阵阵酒肉之香。
这体现出了统治者的无能和享乐之心。
感受李太白醉酒后写下的《将进酒》,已知诗仙也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感受青莲居士一人独自读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然后笑谈诗仙也怕孤独,也怕无人与已共醉。
走进唐诗,走进唐诗的战场,感受诗仙所做“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以感受战场之上风云涌起,血流成河的气势。
看一首王翰所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以现当时战场的凶险,当真是“天子一命,屠尸百里。
”啊!在贵族眼中,死几位百姓而已,以自己毫无关系,死就死吧!在古代人眼中,人命根本不是什么。
走进唐诗,走进两位知音之境。
感受诗囚贾鸟“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知音不求多,一位足矣。
能听懂自己的心声,就够了。
钟子期死后,伯牙绝弦。
这种至于知音知情,令人称赞,但世人又有几人能够有幸遇见此种知音。
走进唐诗,听诗仙诗圣吐露真情,感受历史沧桑。
走新唐诗,看血流成河,风起云涌,吐露真情,感受天子无情。
走进唐诗,问知音天下难觅,感受一知心人足以。
走进唐诗,是我今生永远的期待。
遇见唐诗为话题的优秀作文范文七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我就是不会作诗而会吟的那一个。
携诗而行,我仿佛看到河畔柳的婀娜多姿;略诗而走,我仿佛感受到游鱼的自在快活;悟诗而飞,我仿佛融然于遥远深巷的悠长;吟诗而旅,我仿佛陶醉于浣纱女的绝世吟唱……在唐诗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每一首诗歌就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教会我许多东西,让我受益匪浅。
赞美王羲之的诗句共20句
1. 书法领袖王羲之,篆隶楷草皆成就。
2. 书圣王羲之风范,笔墨天成气宇雄。
3. 王羲之手翰飘逸,墨香扑鼻梦溪楼。
4. 书圣王羲之风采,碑碣传世千秋。
5. 笔落千秋豪气壮,书场一世傲英雄。
6. 王羲之墨韵非凡,书圣一代传奇。
7. 真迹传世云蒙蒙,名垂千古永流传。
8. 书法宗师王羲之,笔下龙飞凤舞姿。
9. 笔墨潇洒书法圣,篆隶楷书卓越。
10. 青铜台上露雄姿,字字流畅似云烟。
11. 马如流水墨如云,字字飘逸心旷神怡。
12. 书风独立千古传,名垂青史笔底魂。
13. 钧天雕字观韵华,墨香溢彩展神工。
14. 笔舞龙蛇泼墨翰,千秋传世凌风华。
15. 一生书道传奇壮,字字珠玑展风姿。
16. 手摇长笺墨如云,妙笔丹青书千秋。
17. 挥毫泼墨展豪情,笔下丹青傲英雄。
18. 书法宗师传古今,篆隶楷书皆尽心。
19. 笔下风神飘逸壮,千古传世永不衰。
20. 青莲千叶展风姿,书道天成笔墨宜。
王羲之最经典十首诗1. 《兰亭集序》呀,那可真是经典中的经典!就好比夜空中最亮的星,耀眼无比。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描绘得多生动形象啊!每次读到,都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盛大的集会之中。
2. 《何如帖》也超棒的好不好!就像一杯醇厚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不审尊体比复何如”,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深深的关切,让人感动啊。
3. 《快雪时晴帖》,哇哦,那简直是书法界的瑰宝呀!如同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又舒适。
“快雪时晴,佳。
想安善”,寥寥数字,却传递出无尽的美好。
4. 《丧乱帖》可不能不提呀!那强烈的情感就像汹涌的海浪,冲击着你的心灵。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5. 《平安帖》,多亲切的感觉呀,就像家人的问候。
“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平平常常的话语,却有着不一样的温暖。
6. 《姨母帖》也很厉害啊!如同一位亲切的长辈,给你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
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那悲伤的情绪扑面而来。
7. 《奉橘帖》,多有意思呀,好像是朋友给你送来一篮橘子。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多么生动有趣啊!8. 《初月帖》也很不错哟!宛如夜空中的一轮初月,宁静而美好。
“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简洁却又韵味无穷。
9. 《寒切帖》,那真的是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寒意呀!就像在寒冷的冬天里瑟瑟发抖。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知问为慰”,简单的话语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10. 《远宦帖》,简直是神作呀!如同一个远行者的诉说。
“省别具,足下大小问为慰。
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满满的都是思念之情呢。
我觉得王羲之的这些诗真的是太了不起了,每一首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让人百读不厌啊!。
我和王羲之度过的一天作文
一天,我练习书法时翻到了一本叫《兰亭序》的书法书,我很有兴趣就拿过来看,结果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那一瞬间,我感觉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古代,下一秒我睁大了眼睛,好奇的左看看、右瞧瞧,这时我发现旁边坐了一大群人,其中有一个老人神采奕奕,大约五十岁的样子,再仔细一看这不是王羲之吗?但是,他们在干什么呢?这时,我面前漂来一个小碟子,里面盛满了酒,一下子我明白了,他们在玩曲水流觞的游戏,把装酒的碟子放在水里,谁拿到就要把酒喝了再作一首诗,真不幸,我可不会作诗,不过,我会背诵诗,看我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顿时,掌声响起。
下一轮碟子飘到了王羲之那儿,他举起酒一饮而尽,略一思索想把今天的盛会写下来,只见他铺开纸墨,飘逸神骏的字就出现在人们眼前:永和九年。
我正欣赏这千载难逢的情景,突然我一惊,感觉被人推了一把,妈妈的声音传入耳朵,“你怎么在这睡觉?”原来是一场梦啊,真可惜!。
我与王羲之对话作文“哎呀,这笔怎么这么难用呀!”我一边嘟囔着,一边气恼地把手中的毛笔扔到了桌子上。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午后,我正在书房里练习书法呢。
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字,我心里一阵烦躁。
就在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道光闪过,我眼前居然出现了一个人。
我揉揉眼睛,仔细一瞧,哇,这不是王羲之吗?我惊讶得合不拢嘴,结结巴巴地说:“王……王羲之先生,您……您怎么会在这里呀?”王羲之微笑着说:“小娃娃,我听到你对书法颇有怨言,特来看看。
”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我写得太难看了,都没信心了。
”王羲之摸摸我的头说:“莫急莫急,书法可不是一日之功啊。
”我看着他,疑惑地问:“那您是怎么写出那么漂亮的字的呀?”王羲之哈哈一笑,说:“持之以恒,用心感悟。
就像那水滴石穿,岂是一朝一夕能成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那我现在该怎么做呢?”王羲之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说:“先从一笔一划练起,每一个笔画都要认真对待。
”我看着他写的字,那简直是太美了,就像艺术品一样。
我不禁感叹道:“哇,这字也太好看了吧,简直比我写的好一万倍都不止啊!”王羲之笑着说:“只要你努力,也能写出好字的。
”我用力地点点头,说:“我一定会努力的!可是有时候我就是觉得好难呀。
”王羲之看着我说:“小娃娃,你想想那爬山,一步一步往上爬是不是很累?但当你爬到山顶,看到那美丽的风景,是不是觉得一切都值得了?书法也是如此呀。
”我想了想,说:“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哦。
”王羲之鼓励我道:“对呀,所以不要怕困难,要勇敢地去挑战。
”和王羲之的这一番对话,让我重拾了信心。
我拿起毛笔,认真地写了起来。
我感觉自己好像充满了力量,一笔一划都写得格外用心。
当我再次抬起头时,王羲之已经不见了。
但我知道,他的话会一直激励着我。
我一定要好好练习书法,像王羲之那样写出漂亮的字!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做到!。
遇见古诗作文600字遇见古诗作文600字(通用35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遇见古诗作文600字(通用3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遇见古诗作文600字篇1在遥远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遇见了那朗朗上口的古诗词。
我漫步在古诗词中,感受着那四季美景与人间真情。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洒旗风。
”是杜牧描写江南春日的美景,写出江南春天的广阔。
“天街小雨润如酥,早色遥看近却无”又是韩愈描写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看着池塘外的荷花开了,夏日便来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描写了初夏来临的秀美景象,表现大自然亲密,充满生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赞美秋天深林的景象,向人们展现了秋日山林热烈的景象。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描绘了一幅冬日老渔夫孤独临江垂钓的景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常言道,诗人们的友情,也使我感受到情谊的厚重。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写出王昌龄对友人深切眷恋,又表现诗人品性高洁纯净。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送别诗写出诗人王维对元二的依依不舍之情,使人感觉情真意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王伦对李白那种朴实浓厚的感情。
王伦对李白的情啊,是比潭水还要深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送别诗,写出高适对友人的劝说,情感虽然十分直白,但却使人感到温暖。
在诗中,我认识到许多人生哲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告诉我们人们的高低地位不同,看待问题的性质也不同。
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有片面性,而我们要做的是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要超越小的范围有自己的主见。
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让我们虽处在逆境中但也要奋力向上的精神品质。
遇见古诗,真好作文初二65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遇见古诗,真好作文初二650字篇1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唐代诗人李白。
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欢交朋友。
我最喜欢李白的一首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也是一首家喻户晓且脍炙人口的古诗了。
当年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安徽泾县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以美酒款待他。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李白,继写送行者汪伦,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
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
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用忽闻而不用遥闻。
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
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
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深呢?耐人寻味。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
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的遗迹。
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等。
安徽最美古诗词,和我一起来遇见!遇见古诗,真好作文初二650字篇2作文开头:我最近发现了一件超级酷的事情,那就是古诗词!虽然它们是很多很多年前的人写的,但是读起来却意外的很有趣。
我和唐诗有个约会作文哎呀,我和唐诗的那个约会啊,简直就跟做梦似的。
那天阳光明媚得不行,我一早起来就觉得自己心情好到飞起,心里想着今天一定要跟唐诗来个亲密接触。
我这人平时就喜欢瞎琢磨些古诗词,特别是唐诗,总觉得那些诗人啊,一个个都像是穿越过去的段子手,能把日常的小事儿写得那么有意境,真是绝了!我收拾妥当,揣着本《全唐诗》就往公园里钻。
公园里头那棵老槐树下,是我跟唐诗约会的老地方。
刚坐下来,一阵微风就带着槐花香扑面而来,嘿,这氛围营造得,跟电视剧似的。
翻开书,李白的《静夜思》映入眼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这心里头顿时就跟被什么轻轻挠了一下似的,暖洋洋的。
你知道嘛,我小时候啊,也经常半夜醒来,看到窗户外面那片亮晶晶的东西,还以为是下雪了呢。
后来才知道那是月光洒下来的影子,那种感觉,就跟现在读到这首诗一样,说不出的亲切。
读着读着,我就想起上次去西湖边儿上玩,那时候天色已经晚了,湖面上飘着一层薄雾,远处的雷峰塔若隐若现的,美得不像话。
当时我就在想,要是能来一句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那该多应景啊。
可惜了,黄鹂没见到,倒是看到了一群野鸭子在水面上嬉戏,那画面也是挺逗的。
不过想想,就算是杜甫他老人家在场,估计也会被这场景逗笑吧?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地过去,我沉浸在这些诗句里头,好像自己也跟着那些诗人一起游历了一番。
读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气势,那景象,恍若我就站在高楼上,看着太阳慢慢沉下去,黄河水滔滔不绝地流向远方。
那一刻,心里头有种说不出的畅快,好像自己也跟着那股水流,把所有的烦恼都冲走了。
等我回过神来,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公园里的灯一盏盏亮了起来。
我合上书,抬头望向天空,星星点点的,就像古人笔下的诗句一样,散落在夜空中。
我忽然意识到,唐诗不仅仅是书页上的文字,它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感受,就能发现它的身影。
就像今天的约会,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安排,但那份来自心底的感动,却是实实在在的。
当唐诗遇见王羲之
2016-04-03 22:18
书圣之书法,心摹手追,平和自然。
而当流畅舒朗、矫健豪迈的唐诗,遇见王羲之笔势婉约、遒美健秀的晋韵墨迹,会有什么惊喜呢?
刘禹锡《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白居易《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刘禹锡《望夫山》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张旭《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杜牧《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李白《横江词》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杜常《华清宫》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