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2014至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7
2014年高中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摘要高中如何复习一直都是学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2014年高中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题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1.(2分)C(A.磋/蹉,cuō;B.踱/度,duo;D.睽/揆,kui。
)2.(2分)C(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
A.津津乐道:形容很感兴趣地谈论。
其后不可带宾语。
B.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此处应改用“见缝插针”。
D.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情〉。
用在此处与全句感情色彩不合。
)3.(2分)A(B.成分残缺。
应在“针对近期矿难频发”后补上宾语中心词。
C.搭配不当。
“人气成为,营销对象”。
D.句式杂糅。
应删除“的目的是”或“旨在”。
)4.(4分)参考示例(每句2分):⑴屈原:冰冷的汨罗江水激荡出殉国明志的绝唱。
⑵莫言:火红的高梁地里渗透了民族尊严的血脉。
⑶袁隆平:金黄的稻穗上绽放着丰衣足食的希望。
⑷罗阳:光滑的甲板上放飞着海军强国的梦想。
⑸吴菊萍:柔弱的双臂托举出博大宽厚的母爱。
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24分)5.(3分)C(A.悲:思念,同情;督过:同义复词,责备。
B.胁息:屏住呼吸。
D.豫游:同义复词,巡游。
)6.(2分)C(④⑦⑨,古今同义。
)7.(2分)D(文中“间”作“至”的状语,“抄小路”的意思。
)8.(2分)D(②表现蔺相如的气愤,⑥表现蔺相如的英勇无畏。
)9.(3分)B(“想另寻办法巧取豪夺”,于文无据。
)10.⑴(3分)(任末)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四处求学)不怕路途艰难险阻。
评分建议:常,1分;负笈,1分;不远险阻,1分。
若整句译文不通畅,在正常踩点赋分基础上,扣1分。
⑵(3分)弟子(或:门生)敬佩他的勤学,另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
评分建议:悦,1分;更,1分;易,1分。
衡阳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B . 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必须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两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C . 小李在学习上很有一股钻劲,不管遇到什么疑难都要归根结底,弄个明白。
D . 欧洲人何以对千分之零点五的转基因稻米惶恐不安,这让美国人实在无法理解。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三角形如果有一边上的中线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匀称三角形”。
B . 从传统文化角度看,良好的家教不仅是中华文明中一种至为重要的精神财富,更是构建和谐家庭,搞好邻里关系的必备要素。
C . 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我国将把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由生均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以帮助经济困难家庭孩子完成学业。
D . 近年来,鉴于数字图书的发展及互联在线教育的持续火爆,使得智能教育泡沫进一步扩大,引起了教育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3. (2分) (2019高二下·宁德期末) 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 “吃我一棒!”涂涂一会爬到沙发上翻跟头,大喊“我是孙悟空”,一会又在地上敬礼,说“我当解放军,母亲给我买枪”。
(某小说片断)B .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国家间的贸易争端应以沟通磋商的方式解决,不能二话不说就喊打喊杀。
”(外交部记者发布会)C . “我刚在舅舅家坐下来,他就有事暂时离开了。
我很无聊,只好看看电视,玩玩手机。
”(小明与父亲的手机通话)D . “张老师即将退休,却仍然为培养我们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幸,万分感谢。
”(某校教师代表大会)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4.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一语文(含答案)本试卷三大题16小题,共4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在答题卡上。
3.笔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答案,再写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一、古代诗文积累和阅读(26分)1.在横线处补写出原文。
(8分。
每空1分)(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
(白居易《琵琶行》)(2),。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荀子《劝学》)2. 简述《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句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王维诗的什么特点?(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谒见B.无乃尔是过.与过错C.是社稷..之臣也国家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跌倒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于.其身也,则耻焉B.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C.既来之,则安之.彼竭我盈,故克之.D.昔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五十步笑一百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因为“先王以为东蒙主”。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8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
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
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②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③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错;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双倍折只是用一种语言,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状况。
④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
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⑤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在我们作计划、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任务时,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
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⑥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知道不久前,研究人员还认为,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
据称,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以为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如将任意分布在只剩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双语者的表现也比之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⑦双语者与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之间的另一种关键区别可能更为重要:前者具有更加突出的监控环境的能力。
衡阳县2014-201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衡阳县2014-2015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
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错误的一项是()A、忏悔(chàn)孱头(càn)料峭(qiào)刎颈之交(wěn)B、埋怨(mái)饿殍(fú)抹杀(mǒ)引吭高歌(kàng)C、粗犷(guǎng)梦魇(yǎn)阏氏(zhī)羽扇纶巾(guān)D、鸡豚(tún)悼念(dào)炽热(chì)鹬蚌相争(y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梳装诡计飞弛拾人牙惠B、窥视仓皇自诩冠冕堂皇C、惬意缱绻觊觎良辰美景D、谙习犄角沧桑山清水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没有出现久假不归的现象,确保了人们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B、此事间不容发,必须赶紧向上级汇报。
C、像他这一类靠着一些繁文缛节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
D、苏东坡的《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赤壁赋》更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都是天然句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某煤矿发生事故后,15名遇难者的家属提出了索赔要求,并要求公司尽快给予答复。
B、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工,就一定能够学好。
C、电视与电影经历了长时间的激烈竞争之后,逐渐突出了合流趋势。
D、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朗诵者,要能分析欣赏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前提;朗诵者,要熟练掌握标准发音和发声技巧,要善于正确地运用语调语气,这是表情达意的关键;朗诵者,要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中说话,要善于正确地发音、自然地表情,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重要条件;此外,朗诵者还,这是朗诵表情达意的基础。
湖南省衡阳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基础(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cì)造翠幄(wò)笑靥(yàn)前合后偃(yǎn)B.炮烙(lào)商贾(gǔ)歆(xīn)享沸(fú)反盈天C.扪参(shēn)猿猱(náo)跬(kuǐ)步迁谪(zhã)D.藩(pān)篱蜕(tuì)变曳(yě)兵残羹冷炙(gē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宽宏大量原形必露相形见拙重湖叠谳B. 雕粱画栋应接不遐磨牙吮血自鸣得意C. 冠冕堂皇礼尚往来轻歌曼舞五彩斑斓D. 走头无路买牍还珠舞榭歌台羽扇纶巾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这个贵族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B.至于说房地产没有交通领域腐败,那就更是五十步笑百步了,因为近些年房地产行业被揭露的腐败现象日趋增多,已有多个省市的高官因此落马。
C.15年前,他在深圳揭竿而起,凭着自己超人的智慧和胆识,在商海如鱼得水,现在已经成了拥有超过两亿元资产的民营企业家。
D.王熙凤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普京表示,俄中关系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成果显著。
俄方希望充分发挥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有力推进重大项目合作。
B.去年11月29日,中国空军查证并识别了进入中国防空识别区的外国军机,实现了对防空识别区内空中目标的常态化有效监控。
C.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的初衷是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让少数考分不够但某一方面拔尖的专才能够进入高校深造。
D.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高一年级联考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一、(18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苌.(cháng)弘化碧罪愆.(qiān)脍.(kuài)炙人口汗涔.(chãn)涔B.插科打诨.(hùn)古刹.(chà)怒发冲冠.( guān) 乞骸.(hái)骨C.羽扇纶.(guān)巾自诩.(yǔ) 户盈罗绮.(qǐ) 昧.(mâi )心财D.残羹冷炙.(zhì) 孱.(càn)弱前合后偃.(yǎn ) 狼居胥.(xǔ)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刎颈之交珠矶鳏寡孤独篆文B.吉凶倚伏暮霭声名雀起阑珊C.源远流长诓骗弑君纂位罪孽D.归根结蒂煴火冠冕堂皇蟊贼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大宋御河宋词乐舞以亭台楼阁、御河画舫为背景,以清歌伴舞、古乐演奏、情景剧等形式演绎宋词,给游客耳目一新....的审美感受。
B. 李泽厚先生学贯中西,对西方美学和传统美学的研究造诣精深,见仁见智....,写出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美的历程》。
C. 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D. 莎士比亚的剧作贯通古今,在浩如烟海....的纷繁场景中,上至王公贵族富豪名媛,下至平民百姓三教九流,各类角色都在舞台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几十年来,吴良镛上下求索,学以致用,践行“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营建了一批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建筑。
B. 我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
湖南省衡阳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B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 . 山川相缪D .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2. (2分)选出下列划线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①顾计不知所出尔顾:考虑②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③大礼不辞小让辞:计较,讲究④越国以鄙远鄙:把……当作边邑⑤秦武阳奉地图匣奉:奉献⑥乃令张良留谢谢:感谢⑦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好,交好A . ①③⑤B . ②④⑦C . ①②④D . ③⑥⑦3. (2分)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不能喻之于怀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B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C . 及其所之既倦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D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4. (2分)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的句式不同()A . 当其欣于所遇B . 亦将有感于斯文C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5.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都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吾尝终日而思矣B .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 .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 . 吾从而师之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6. (2分)(2020·淮安模拟) 下面四首唐诗,各描写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如果按节令的时间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②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元都未日闲。
③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④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A . ④①②③B . ①④②③C . ④①③②D . ①③④②7. (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参考答案1-8. CDBB BDCC9.(1)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3)用来论证客观事物可以后天改造、改变的观点。
10.(1)五言侓诗“阴晴”(2)一是写景物的动态来表现人的“行”,如“浮云”“来往”是人行走时所见的物态,“洒衣湿”“吹袖清”显示了风雨兼程的行人形象。
二是写出了景物的层次来显现人的“行”,如“浮云”“荷雨”“日出”“山色”,都是诗人行走时依次看到的先后景色,诗人且行且赏,随着行程展现出一幅山间画面。
11(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2)剑阁峥嵘而崔嵬所守或匪亲(3)三杯两盏淡酒12青海弧菌青海弧菌液体多种重金属常见农药饮用水13-14:BD15含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种莲人生活的辛苦与欢乐,抒发了对种莲人的赞美。
作用: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16梦境是指不切实际的虚幻的境况。
在文中指的是“我”对采莲的劳动并不了解,其实种莲人家自有苦与乐。
17①运用对比的手法,指出采莲人用岁月和汗水抒写生活生命之诗,他们的生活不乏情趣,他们创造的美景更富有诗意。
②卒章显志,升华了主题,抒发了作者对种莲人的赞美,并提出劳动创造的美才是真正的大美的观点。
③与标题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18①拟人。
“那些经过悉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了莲花以人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莲花的美丽,同时也会为后文写种莲人的辛苦埋下伏笔。
②排比。
“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菜,既降火又提神。
”运用排比的修辞,写出莲全身是宝,寄寓了对莲的赞美,也暗含对采莲人的肯定和讴歌。
2013--2014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客观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1—5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忖度/揣度笑靥/梦魇敕造/赦免螳臂当车/安步当车B.朱拓/拓片孝悌/涕泪崛起/倔强否极泰来/臧否人物C.歆享/谙熟杜撰/酒馔炮烙/烙饼赵奢之伦/天涯沦落D.幽咽/凝噎石栈/饯别逡巡/疏浚多财善贾/余勇可贾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敕造惫懒寄明锁雕梁画栋度长挈大B.宫绦笑靥护身符揭杆而起振济灾民C.踌躇畏葸顺着眼弃甲曳兵分庭抗礼D.训熟炮烙拗不过沸反营天残羹冷炙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向鲁大海)你这么只凭,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②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罢工,反对我。
③因为和平的女神必须永远戴着它的荣冠,彼此的情感。
④天下真有这样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A.义气鼓吹沟通标志 B.意气鼓动沟通标致C.义气鼓动勾通标志 D.意气鼓吹勾通标致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C.过去的三年间,我市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多个旧区改造项目建成,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蓝图进一步明确。
D.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立春刚过,华北地区就出现了一次难得的降水,济南和省会部分地区雪量较大。
降雪虽然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但人们还是难掩心中的喜悦。
B.马来西亚交通部门从法国方面获得了新的卫星图像,显示南部走廊附近存在疑似物体,已将其转送给澳大利亚搜救协调部门。
衡阳县三中2014-2015年下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甲必考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龟.裂/龟.缩船坞./呜.咽偃.仰啸歌/揠.苗助长B. 槛.井/门槛.贮.藏/伫.立桀.骜不驯/命运多舛.C. 关卡./卡.片泥淖./绰.约振聋发聩./愦.不成军D. 伺.机/伺.候占据./倨.傲怏.怏不乐/祸国殃.民[【答案】A(B.应为“槛阱”,“贮”与“伫”均读zhù C. 应为“溃不成军”,“聩”与“溃”均读kuì D.“据”与“倨”均读jù)2.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地铁图书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车厢内向公众推荐免费电子书,组织定期主题文化活动,让一辆辆列车化身为一座座移动图书馆。
C.随着申办冬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涵盖空气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分工协作等内容的战略布局逐渐清晰。
D.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答案】 C(A项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影片《星际穿越》,不明确;B项语序不当,应是“定期组织”;D项搭配不当,“理解”与“魅力”搭配不当。
)3.下列日常情景中,语言表达正确得体的一句是()(3分)A.(某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令尊身体可好?令郎小学毕业了吧?B.(老王听说朋友要来访)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C.(某失主对送回自己失物的人)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拨冗登门致谢。
D. (某同学在班会上发言)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资料概述与简介
一、1-5、DDADD
二、6-8、DBD
9(1)品德高尚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
(2)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雕刻一下便放弃,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不能被折断;雕刻并且持之以恒,就是金石也能被雕刻。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玉枕”,瓷枕。
“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2014—2015学年度期末考试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
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
《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
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
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
“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
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
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
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
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衡阳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 1、本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室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3、交卷只交答题卡,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否则计0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诗的意境意境一词的提出在唐朝。
日僧遍照金刚在《文境秘府论》里介绍唐朝的诗论,在《南卷’论文意》里有“夫作文章,但多立意”“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
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
这里所说的“意",同q晴”结合,即情意。
所说的“境’’,即境界,即把感情色彩附在景物上。
“以境照之”,即在境界上产生诗意,就可创作了。
托名王昌龄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目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日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三境就是意境,只是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
这里讲的物境,主要讲山水诗,要写出泉石云峰之美,这种美的观点在诗人的心里,诗人一定要处身于泉石云峰中,掌握了泉石云峰之美,看得透彻,了然于心,所以能够描绘出泉石云峰的形象。
所谓物境,主要有两点:一要看到山水的“极丽绝秀”,即山水之美;二要“形似”,描绘出山水的形象来。
因为写出了诗人心目中山水之美,是形象和美的结合,所以构成物境。
情境、意境同物境的分别,只是情境写出了“娱乐愁怨”,意境写出了“意志”。
其实这三者都是情景的结合,情和意也往往结合着,抒情里有意,达意里有情,写山水里也往往有情意,所以这三境都是意境。
刘勰《文心雕龙。
物色》里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
"诗人受到外界景物感触,这种景物互相连接是无穷的,所以称为万象,只要在视听的范围里所接触到的,着上感情色彩,产生诗意,都可构成创作。
衡阳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室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3、交卷只交答题卡,请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否则计0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诗的意境意境一词的提出在唐朝。
日僧遍照金刚在《文境秘府论》里介绍唐朝的诗论,在《南卷’论文意》里有“夫作文章,但多立意” “思若不,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
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即作文’’。
这里所说的“意",同q晴”结合,即情意。
所说的“境’’,即境界,即把感情色彩附在景物上。
“以境照之”,即在境界上产生诗意,就可创作了。
托名王昌龄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目物境。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日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三境就是意境,只是把偏重于写山水的称为物境,偏重于抒情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言志的称为意境。
这里讲的物境,主要讲山水诗,要写出泉石云峰之美,这种美的观点在诗人的心里,诗人一定要处身于泉石云峰中,掌握了泉石云峰之美,看得透彻,了然于心,所以能够描绘出泉石云峰的形象。
所谓物境,主要有两点:一要看到山水的“极丽绝秀”,即山水之美;二要“形似”,描绘出山水的形象。
因为写出了诗人心目中山水之美,是形象和美的结合,所以构成物境。
情境、意境同物境的分别,只是情境写出了“娱乐愁怨”,意境写出了“意志”。
其实这三者都是情景的结合,情和意也往往结合着,抒情里有意,达意里有情,写山水里也往往有情意,所以这三境都是意境。
刘勰《文心雕龙。
物色》里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
"诗人受到外界景物感触,这种景物互相连接是无穷的,所以称为万象,只要在视听的范围里所接触到的,着上感情色彩,产生诗意,都可构成创作。
参考答案
1-8. CDBB BDCC
9.(1)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3)用来论证客观事物可以后天改造、改变的观点。
10.(1)五言侓诗“阴晴”
(2)一是写景物的动态来表现人的“行”,如“浮云”“来往”是人行走时所见的物态,“洒衣湿”“吹袖清”显示了风雨兼程的行人形象。
二是写出了景物的层次来显现人的“行”,如“浮云”“荷雨”“日出”“山色”,都是诗人行走时依次看到的先后景色,诗人且行且赏,随着行程展现出一幅山间画面。
11(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剑阁峥嵘而崔嵬所守或匪亲
(3)三杯两盏淡酒
12青海弧菌青海弧菌液体多种重金属常见农药饮用水
13-14:BD
15含义: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种莲人生活的辛苦与欢乐,抒发了对种莲人的赞美。
作用: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16梦境是指不切实际的虚幻的境况。
在文中指的是“我”对采莲的劳动并不了解,其实种莲人家自有苦与乐。
17①运用对比的手法,指出采莲人用岁月和汗水抒写生活生命之诗,他们的生活不乏情趣,他们创造的美景更富有诗意。
②卒章显志,升华了主题,抒发了作者对种莲人的赞美,并提出劳动创造的美才是真正的大美的观点。
③与标题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18①拟人。
“那些经过悉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了莲花以人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莲花的美丽,同时也会为后文写种莲人的辛苦埋下伏笔。
②排比。
“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菜,既降火又提神。
”运用排比的修辞,写出莲全身是宝,寄寓了对莲的赞美,也暗含对采莲人的肯定和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