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程解读及产程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61
第九版新产程的标准
新产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开始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潜伏期为宫口扩张的缓慢阶段,初产妇一般不超过20小时,经产妇
不超过14小时。
活跃期为宫口扩张的加速阶段,可在宫口开至4-5cm时进入活跃期,最迟至6cm才进入活跃期,直至宫口开全(10cm)。
此期宫口扩张速度应为/h。
2.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
初产妇一般不超过2小时,经产妇不超过1小时。
3.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
一般不超过30分钟。
此外,新产程还强调了产程的个体差异和灵活性,不再过分强调时间标准,而是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来调整产程处理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母婴健康结局。
同时,新产程也提出了对产妇和胎儿进行连续性监测和评估的要求,以确保母婴安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医生。
新产程解读及处理原则一、基本概念1.临产:出现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的下降。
用镇静剂不能抑制临产(≥30″/5-6′,伴随宫颈容受性改变或先露部下降,不能抑制)。
2.第一产程(1)潜伏期: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 h;经产妇>12 h。
破膜后至少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12-18h,方可诊断引产失败。
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2)活跃期:以宫口扩张≥6cm作为活跃期的标志,此期宫口扩张速度应≥0.5cm。
活跃期停滞: 当破膜且宫口扩张≥6cm后,宫缩正常,宫口停止扩张≥4cm;宫缩欠佳,宫口停止扩张≥6cm。
活跃期停滞可作为剖宫产指征。
3.第二产程:(1)第二产程延长:硬脊膜外阻滞术:初产妇>4h,经产妇>3h;无硬脊膜外阻滞:初产妇>3h,经产妇>2h。
超过时限无进展包括:抬头下降、旋转。
第二产程延长可作为剖宫产指征。
二、新产程解读及处理原则1.第一产程(1)“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但不意味着潜伏期可以无限延长以及在潜伏期内绝对不做剖宫产。
对于人工破膜+静滴缩宫素且宫缩满意后,若4-6h完全无进展(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必须予以密切注意。
此时需要再次评估:胎儿大小、胎方位(必要时可通过彩超来提高准确性)、先露下降、产瘤及产妇骨盆情况,积极寻找产程进展缓慢的原因,警惕头盆不称导致的产程无进展。
(2)注意对产程进展的评估包括宫颈扩张和先露下降两方面。
(3)较长的第一产程与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升高相关,在高度怀疑宫内感染时,短期内不能结束分娩者应考虑剖宫产。
(4)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产妇年龄、体重(肥胖BMI≥30,第一产程相对较慢)、引产(较自然临产潜伏期更久)、无痛分娩(延长第二产程且增加阴道助产率)、胎儿性别(男性胎儿较女性胎儿活跃期更久)及胎儿体重等均会对产程有所影响,应综合分析。
新产程标准下产程观察与处理产程观察与处理报告日期:[日期]产妇姓名:[匿名]产程开始时间:[时间]产程结束时间:[时间]观察:1. 定时观察:对产妇的宫缩情况进行定时观察,并记录每次宫缩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强度。
2. 阴道检查:定期进行阴道检查,记录宫口开口的大小以及宫颈位置和软硬程度。
3. 胎儿监测:利用胎儿听心仪记录胎心率的变化,包括基线心率、加速和减速情况。
4. 血压测量:记录产妇的血压情况,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
5. 腹部触诊:进行腹部触诊,以确定胎儿的位置和娩出进程。
6. 羊水特征:观察羊水颜色、气味和量,检查有无胎便。
处理:1. 确定产程阶段:根据宫口开口大小和宫缩情况,确定产妇所处的产程阶段,如开口期、推胎期等,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
2. 保持产妇舒适:提供适当的体位调整、按摩和疼痛缓解措施,以减轻产妇的不适感。
3. 监测胎儿状态:持续监测胎儿的心率变化,确保胎儿的安全。
4. 维持产妇液体供应:根据产妇的口渴程度和尿量,及时给予液体补充,以维持产妇的水平衡。
5. 做好产妇护理:定期更换产妇的卫生巾和床单,保持产妇的清洁和舒适。
6. 准备接生器械:根据产妇的产程进展,提前准备好产程所需的器械和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7. 合理引导产程:根据产妇的情况,给予产程的合适引导,如行催产、人工破膜等。
总结:根据以上观察和处理,产妇的产程进展顺利,胎儿状态正常。
产程观察与处理过程中,产妇和胎儿的安全与舒适始终是我们的首要考虑。
适时的措施和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备注:此报告中的所有信息皆为匿名处理,不涉及任何真实姓名和引用。
[签名]。
各产程的概念及护理要点
产程是指孕妇从开始宫缩到产妇妊娠产妇和胎盘的全部排出为止,经历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过程。
一般将产程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产程(开指期):从宫缩开始到宫颈开全为止的阶段。
此时,子宫开始收缩,宫颈逐渐变薄、颈管扩张,开指。
护理要点包括:给予妇女有足够隐私空间和安全感、提供舒适的环境;监测宫缩和胎儿的心率;观察宫颈的扩张情况;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保持有效的水分和营养摄入。
2. 第二产程(推产期):从宫颈开全到胎儿娩出为止的阶段。
此时,子宫收缩进一步增强,通过产道将胎儿推出。
护理要点包括:引导产妇正确的用力方法;监测宫缩和胎儿的心率;协助产妇采用合适的姿势;提供疼痛缓解措施;定期观察胎儿的头部下降和阴道开口。
3. 第三产程(娩后期):从胎儿出生到胎盘及其膜羊带排出为止的阶段。
此时,子宫继续收缩,将胎盘排出体外。
护理要点包括:观察子宫的收缩情况;监测血压和出血情况;鼓励母乳早期吸吮;提供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观察胎盘完整排出。
护理要点还包括:监测产妇的体征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安抚;维持清洁和卫生;协助产妇调整姿势;注意产妇膀胱充盈和排尿;解释和教育产妇相关的产程知识。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护理要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医护团队的指导来确定。
2022不同产程的观察、管理与异常处理(全文)分娩的过程分为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孕妇会出现规律宫缩的症状,随着时间推移宫缩症状持续的时间会加长、间隔的时间会缩短。
第二产程:是指孕妇宫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的时间。
第三产程:指的是胎儿娩出后。
新产程的意义现代产妇的分娩进程比既往描述的更缓慢;50%以上的产妇宫口扩张至5-6cm前,扩张速度并未达到1.2cm∕h ;活跃期宫口急剧扩张的起始点(拐点)常常在宫口扩张≥6cm以后;没有发现活跃期晚期即宫口有9cm 扩张至IOCm阶段出现明显的减速现象。
新产程定义的改变应用正常分娩时限的上限值(第95百分位数)来制作产程异常曲线帮助判断产程,而不是既往以偏离正常均值曲线(Friedman曲线)来判断:NICHD x SMFM和ACoG一致推荐6cm作为宫口扩张、活跃期的起点。
WHO (2018年)、中国(2020年正常分娩指南)推荐以5cm作为进入活跃期的标志。
第一产程1.摄入管理1、摄入管理指南推荐:鼓励孕妇口服补液来满足液体及热量的需求量,不需要常规持续静脉输液。
hMttemlogortrt IsUortoInMslatar M)1. VUMnCn WhO >rc at low nsk of requiring general ancsthcsn should have theCh(MCC to cat or dmk as dc⅞srcd <>r tolerated in Ub<Mir (1∙A)2、胎心监护电子胎心监测需要持续的临床评价,持续性电子胎心监护(EFM )能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脑瘫率低危妊娠妇女EFM并不能够改善结局。
2017年,美国妇产科协会推荐:低危型孕妇,第一产程每30min听一次胎心;第二产程每15min听一次胎心;高危型,分别为IOmin. 5min0 2014年,我国指南潜伏期每1-2小时听胎心,活跃期每15-20 分钟听胎心。
第一、二、三产程的分娩管理:20个要点7张图表,基于循证证据全面总结01第一产程循证推荐干预第一产程是分娩的第一阶段,是指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1.阴道消毒产程中用洗必泰进行阴道消毒,无论是通过冲洗还是阴道擦拭,与不消毒相比,都不能防止产妇或新生儿感染。
产后子宫内膜炎、新生儿GBS感染、其他感染和母婴HIV传播的发生率并没有通过这种干预措施降低(Cochane:3项RCT;3012名)。
综上所述,分娩时不推荐使用洗必泰进行阴道消毒(强推荐)。
2. GBS预防母体GBS定植增加了新生儿早发B组链球菌病(EOGBSD)的风险,该病是由于垂直传播引起的感染,与产前GBS阴性相比,新生儿败血症、肺炎和出生后7天内较少见的脑膜炎患病率增加。
产时抗生素预防(IAP)推荐用于GBS阳性妇女。
妊娠期GBS菌尿的,或前次妊娠新生儿GBS败血症的是IAP指征,无需筛查。
ACOG于2019年更新指南,推荐在妊娠36 0/7周到37 6/7周之间进行GBS普筛,对于前次妊娠GBS阳性此次妊娠GBS未知的作为IAP指征。
改变CDC先前推荐的35-37周妊娠筛查的理由是基于GBS培养的5周有效性,包括41 0/7周以上的分娩。
IAP应将青霉素作为GBS阳性的一线预防药物(500万单位负荷剂量,然后每4小时250万单位)。
证据表明在分娩4小时前给予青霉素,对预防EOGBSD较为高效,分娩2小时前给予青霉素也可以提供一些保护。
因此,必要的产科干预,不应仅仅为了在分娩4小时前提供抗生素预防而推迟。
这些干预措施包括催产素输注、人工破膜或计划剖宫产。
如果青霉素不可用,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也是可接受的替代药物。
“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推荐的IAP抗生素是基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即过敏反应或非IgE介导的反应,如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克林霉素药敏。
第一代头孢菌素(即头孢唑林)推荐用于青霉素过敏但风险低或严重程度不确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