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理论一、填空题1.需求必须具备和两个条件。
2.需求包括需求和需求两种。
3.需求表是表明某种商品的与之间关系的数字表格。
4.需求曲线向倾斜,它的斜率为负值,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方向变动。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方向变动。
6.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随其价格的下降而。
7.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的移动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
8.供给必须具备和两个条件。
9.供给包括供给和供给两种。
10.供给表是指表明某种商品的和之间关系的表。
11.供给曲线向倾向,其斜率为正值,表明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方向变动。
12. 一般来说,商品的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随其价格的下降而。
13. 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位置的移动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
14.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低于其均衡价格时,其需求量供给量,市场上将出现现象,价格将趋于。
15.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方向变动,均衡数量方向变动。
16.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方向变动,均衡数量方向变动。
17.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零,那么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量。
18.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方向变动。
19.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方向变动。
二、单项选择题1.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2.市场需求曲线通常是指( )A.市场上所有最大购买者需求曲线之和B.政府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C.市场上所有个人需求曲线之和D.与横轴垂直的曲线3.如果牛肉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不变,那么猪肉的需求将会()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4.如果汽车价格上涨,汽油价格不变,那么汽油的需求将会()A.增加B.减少C. 不变D.不能确定5.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该商品为()A.低档商品B.替代商品C.互补商品 D.高档商品6.如果X产品价格下降引起Y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 )A.X和Y产品是替代商品 B.X和Y产品是互补商品C.X为低档商品,Y为高档商品D.X为高档商品,Y为低档商品7.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大米的需求曲线移动()A.消费者收入增加 B.大米价格上升C.白面供给量锐减D.白面价格上升8.垂直的供给曲线表示( )A.在一固定的价格无限制地提供某种产品 B. 该行业被垄断C.价格与供给量成反方向变化D.价格的变化对供给量没有影响9.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大豆的供给曲线移动()A.大豆的市场价格提高 B.大豆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C.大豆的生产成本降低 D.大豆获得丰收10.假定羊肉供给不变,牛肉供给减少,这将导致()A.羊肉的需求曲线右移B.牛肉的需求曲线右移C.牛肉的需求曲线左移D.羊肉降价11.假定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料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A.供给曲线朝右下方移动B.供给曲线朝左上方移动C.需求曲线朝右上方移动D.需求曲线朝左下方移动12.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价格下降13.良好的生长环境或许会()A.降低玉米产量 B.使玉米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C.提高玉米的价格D.使玉米的供给曲线向右下移动14.收入和偏好是()A.影响供给的因素; B.影响需求的因素,C.在经济分析中可以忽略; D.上述都不正确。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一、名词解释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吉芬商品消费者剩余二、选择题1.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为()A.大于0B.等于0C.小于0D.不确定2.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 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 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花()购买这支钢笔。
A .12 元B.36 元C.3 元D.108 元3.消费者收入增加可能会使()。
A.无差异曲线向右移动B.预算线斜率变小C.需求增加D.需求量增加4、理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A.总效用递减B.边际效用递增C.边际效用递减D.边际效用可能为负5.预算线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收入B.消费者收入和消费品价格C.消费者偏好D.消费者偏好、收入和消费品价格6.消费者剩余是()。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B.消费者消费不了的商品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与支付货币的总效用之差D.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7.无差异曲线的坐标分别为()。
A.两种消费品B.消费品和价格C.两种生产要素D.生产要素及其生产要素8.消费者预算收入为50 元,消费的X、Y 商品价格分别为5 元和4 元, 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 和5单位Y,X、Y 商品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 和20,为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
A.按原计划购买B.减少购买X 和YC.增加购买X、YD.增加购买X 减少购买Y9.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又称为()。
A.边际技术替代率B.边际替代率C.边际效用D.边际转换率10.商品的需求价格由()决定。
A.消费者收入B.消费者偏好C.该商品的边际效用D.该商品生产成本11、在生产者均衡点处()A.MRTSLK=PL/PK B.MPX/PX=MPY/PY C.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 D 以上说法均正确12、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X1X*=+5,收入效应X*X2=-3,则商品是()。
A、正常商品B、一般低档商品C、吉芬商品D、不能确定三、判断题1.在无差异曲线图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收入水平时高时低。
(需求曲线)单选题: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数?()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2.一般来说,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3.消费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
A.减少B.增加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4.如果商品A 和商品B 是替代的,则A 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5.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判断题:1.经济学上对某产品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拥有市场上的该产品。
()2.设需求方程为Qd=α-βP,在一个以横轴代表需求量,纵轴代表价格的几何图形上,β即为需求曲线的斜率。
()3.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多于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供给曲线)单选题:1.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导致( )。
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2. 生产者预期某物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则对该物品当前的供给会( )。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3. 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
A. 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 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 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D. 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4.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物品的( )。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弹性理论)选择题:1.若X 和Y 两种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2.3,则( )。
·习题解答一、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假如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某种蘑菇会致癌,则这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人们减少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因此其需求曲线会向左下方移。
2.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会下降,则该产品的供给将会减少。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当预计某产品的价格下降时,生产者会在价格下降前尽量多地生产产品,因此该产品的供给会增加。
3.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如果政府对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现金补贴,会使该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这与生产者生产成本减少或生产技术改善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是一样的。
4.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相同的概念。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二者是两个紧密联系却又不相同的概念。
需求曲线在某点的斜率为dP/ dQ,而需求的点弹性不仅取决于斜率的倒数值dQ/dP,还取决于P/Q。
5.假如某城市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则为了增加运输的收入,运输价格应该降低。
分析: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因为运输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2,说明运输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富有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因此要增加收入必须降价。
6.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分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会使供给量减少。
但当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减少。
二、选择正确答案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为常数。
A.个人收入B.其余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2.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外均保持常数。
A.土壤的肥沃程度B.技术水平C.棉花的种植面积D.棉花的价格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B.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4.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选择题1.随着公共汽车车票的价格上升,会出现公共汽车车票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B.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2.随着公共汽车票的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D.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互为替代品,替代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会跟着下降,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减少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3.随着汽油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C.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汽油和私人汽车互为互补品,互补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数量会增加,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增加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4. 随着养猪专业户的增加,会出现生猪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A. 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本题供给增加导致生猪价格下降,在较低的价格下消费者增加了生猪的需求数量,是需求量的变化。
5.随着商品房价格上升,商品房的()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解析:B.本题考察供给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供给数量的变化被称供给量的变化。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一、选择题1。
总效用达到最大时()A.边际效用为最大B。
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2。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 A。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C。
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D.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减少3.在以下情况中,实现了消费者均衡的是()A。
MUX/PX>MUY/PY B.MUX/PX<MUY/PY C。
MUX/PX =MUY/PY D。
MUX/PX =MUY/PY =04.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1.5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Y的边际效用应该是()A。
20 B。
30 C。
45 D。
555。
已知消费者的收入为50元,Px=5元,PY=4元,假设该消费者计划购买6单位X 和5单位Y,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60和30,如要实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A.增购X而减少Y的购买量B.增购Y而减少X的购买量C。
同时增加X和Y的购买量D。
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量6。
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A。
可以替代的B。
完全替代的 C.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7。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C。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相同D.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8。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他们的()A。
价格之比B。
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9。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
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D。
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的价格10。
当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变动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A。
第二章供求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A 、均衡价格B 、市场价格C 、需求价格D 、最低价格2。
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问题是()A、消费者均衡B、厂商均衡C、价格D、供求关系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增加C 、需求量减少D 、需求减少4。
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将要下降,则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会(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A 、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B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 、商品自身的价格6。
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 、需求量B 、需求C 、价格D 、均衡价格7.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A 、向左方移动B 、向右方移动C 、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
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的需求量( )A 、增加30单位B 、减少30 单位C 、增加130单位D 、减少130单位9。
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A 、相同B 、不同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 、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10.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 )A 、正B 、负C 、0D 、111。
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A 、供给量增加B 、供给量减少C 、供给增加D 、供给技术12.生产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将下降,则影响该商品当前供给()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3。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习题)一、名词解释: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的变动供给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替代品互补品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二、填空题1.需求函数Q d=ƒ(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2.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恩格尔系数越( 小 );反之,则越( 大 )。
3.供给函数Q s=ƒ(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4.需求表或需求曲线表示(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
5.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6.蛛网定理说明(背离均衡点的)商品的供求数量和价格的变化。
7.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
8.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l的条件下,卖者适当(提高)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9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10.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11.蛛网形状取决于商品的弹性:如果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蛛网是( 发散的 );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蛛网是(收敛的)。
因此,农产品的蛛网形状是(发散的)。
12.化纤产品是棉布的(代替品),化纤产品价格下降时,要使棉布的需求量不变,棉布的价格会相应(下降)。
而汽车是汽油的(互补品),要是汽油的需求量不变,汽车涨价时,汽油的价格(下跌)。
13.要保持原有需求量,替代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而互补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三、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一条向()倾斜的曲线。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章____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2010级医药贸易同学分享⼀、单项选择题1、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
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B、汽油的价格提⾼,⼩汽车的销售量减少C、丝绸价格提⾼,游览公园的⼈数增加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其销售量增加2、供给规律可以反映在()。
A、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B、政策⿎励某商品的⽣产,因⽽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C、⽣产技术提⾼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3、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向变化,是因为()。
A、收⼈效应的作⽤B、替代效应的作⽤C、收⼈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D、以上均不正确4、对于⼤⽩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A、⽓候异常严寒B、政策限制⼤⽩菜的种植C、⼤⽩菜的价格下降D、化肥价格上涨5、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10-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12-2P后,均衡价格将()。
A、⼤于4B、⼩于4C、等于4D、⼩于或等于46、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
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销量减少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销量⽆法确定C、均衡价格⽆法确定,均衡产销量减少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销量减少7、如果商品A和商品B互为替代品,则A商品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8、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其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其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其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其互补品的价格上升9、如果⼀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需求的价格弹性()。
A、不同B、相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依切点所在的位置⽽定10、如果两种商品a和b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是-3,则()。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均衡产出或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2消费函数:指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惟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C=α+βy3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
ΔC表示消费增量,ΔY表示v 收入增量,则MPC=△C/△Y 凯恩斯认为MPC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递减,表示收入越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
4平均消费倾向: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APC表示。
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水平,则APC=C/Y5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以MPS表示。
ΔS表示储蓄增量,ΔY 表示收入增量,则MPS=△S/△Y6平均储蓄倾向: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为:APS=S/Y7投资乘数:是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同KI表示投资乘数,△Y表示国民收入增量,△I表示投资增量,则KI=△Y/△I,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为KI=1/1-MPC,式中MPC为边际消费倾向。
8政府购买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比例。
以△g 表示政府支出的变动,kg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则:kg=△y/△g=1/(1-β)9转移支付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Ktr=ΔY/Δtr=β/1-β10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11平衡预算乘数:增加开支的同时,相应增加同量的税收。
即政府税收增加量等于政府购买增加量时叫预算平衡。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购买和税收以相同数量增减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动量的比率。
kb=kg+kt=1二、单项选择题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C )之时.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2.假设总产出是540美元,消费是460美元,而计划投资是70美元,在该经济中(B)A.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B.存货中包含有非计划投资C.存在非计划储蓄 D.非计划储蓄等于非计划投资3. 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B )。
A.将变大B.将变小C.不变D.不一定4.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50,自发投资增加10元,将导致( B )A.均衡收入水平有10元的增加 B.均衡收入水平有20元的增加C.自发消费水平有10元的增加 D.投资将增加20元5.总漏出大于总注入而造成的经济不均衡可通过以下哪一项来调整?( C )A.刺激投资的增加;B. 减少税收;C.A和B;D. 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6.在均衡的收入水平上,( D )A.非自愿的存货积累为零;B.计划支出等于实际支出;C.GDP没有变动的趋势; D.上述各项都正确。
7.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T为定量税,那么政府购买乘数是( D )A.0.8 B. 1.25 C. 4 D. 58.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T为定量税,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则均衡的收入水平将( C )A.保持不变 B.增加3美元 C.增加1美元 D.下降4美元9.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往往被认为是下列何者的增加所引起的( B )A.进口 B.意愿的自发支出 C.税率 D.私人储蓄10.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25,那么自发支出增加10亿美元将使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上升( A )A.2.5亿美元B.10亿美元C.250亿美元D.40亿美元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B)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B.国民收入增加,并引致消费水平提高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12.如果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B)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确定13.支出乘数的大小:(D)A.与总支出(AE)曲线的斜率正相关B.与总支出曲线的斜率负相关C.与总支出曲线的斜率不相关D.仅与边际消费倾向正相关14.经验表明长期消费函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B)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B.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D.平均储蓄倾向等于115.下面哪一种情况可以使得国民收入增加得最多?(A)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建设开支增加500亿美元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500亿美元C.个人所得税减少500亿美元D.企业储蓄减少500亿美元三、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变量的增加将导致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 ABDE )A.出口 B.投资 C.税收 D.储蓄 E.政府购买2.均衡产出的条件可以表述为(ACE )。
A.计划投资=计划储蓄B.计划的总支出=总产出C.企业的非计划存货为零D.实际储蓄=实际投资E.实际的总支出=总产出3.以下各项乘数效应相等的有(ABD )。
A.自发投资 B.政府购买 C.政府转移支付 D.出口 E.税收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
A.MPC+MPS=1B.APC+APS=1C.若APC递减,则APS递增D. 若MPC递减,则MPS递增E.MPC和MPS均递减5.当注入大于漏出时,国民收入如何达到均衡(ABD )?A.增加投资减少储蓄B.增加出口减少进口C.减少进口增加进口D.增加政府购买减少税收E.增加税收减少政府购买四、简述题1.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假定条件是什么?答:(1)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和对外贸易,只有家庭、企业两个部门;(2)企业投资是自主的,不随着产量和利率而变动;(3)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应量(短期内的价格粘性);(4)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即GDP、NNP、NI、PI、DPI 都相等。
2.乘数原理的作用条件是什么?答:四个假设:1,经济中存在生产力的闲置(失业、开工不足)2,价格水平不变(工资不变、物价不变)3,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无限4,由于总供给无限,均衡水平由总需求决定——总需求分析法3.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为零。
,在图中B线为没有计划投资点击查看大图时的需求线点击查看大图AD线和B线的纵向距离为i。
图中的45°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
45°线与B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
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如图所示;而在E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我们先看图13.2。
假设消费函数c=a+byd,税收函数T=T0+ty,如图13.2所示。
在图中,B线为没有计划投资时的需求线AD线和B线的纵向距离为i。
图中的45°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
45°线与B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
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如图所示;而在E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4.试在一张图上画出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决定同一均衡收入的两种方法。
五、计算题1.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意愿投资I=50(单位:十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意愿投资仍为50,均衡收入、消费、储蓄个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化后,乘数有何变化?答案:1.解:(1)均衡收入(Y)=(C0+I0-bi)/(1-c)=(100+50-0)/(1—0.8)=750,消费=100+0.8×750=700,储蓄=750—700=50。
(2)非愿意存货积累=800—750=50。
(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8)=100,比原来的收入增加1000—750=250(4)消费函数变化后:收入=(100+50)/(1—0.9)=1500,消费=100+0.9×1500=1450储蓄=1500—1450=50 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为2000,比原来收入增加2000—1500=500。
(5)消费函数从c=100+0.8y变为c=100+0.9y以后,乘数从1/(1-c)=1/(1-0.8)=5变为10,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