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22.91 KB
- 文档页数:7
四年级上册总复习资料一、定义概念1、整数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边5、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顶点边6、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7、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8、用量角器量角:1、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角的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
3、0在左读外圈(0在右读里圈)。
9、锐角:小于900;钝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直角=900;平角=1800 ;周角=3600;10、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1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1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5、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图。
1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互相垂直。
17、梯形的高与梯形的上下底互相垂直。
18、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大全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1、线⑴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⑵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⑶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都是直的,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⑷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两种。
⑸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直线a平行于b,直线b也平行于a。
【性质】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平行线间垂直线段处处相等。
【画法】一合,二靠,三移,四画。
⑹垂线【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性质】过一点(直线上或直线外)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画法】一合,二过,三画,四标。
2、角(1)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度量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
记作"1°"。
(3)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4)角的画法一画线,二量角,三连线,四标注。
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的度数是15的倍数。
(5)角的分类①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②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③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④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180°。
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第一部分大数的认识一、数的产生1、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这样的数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数位与数级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别:数位有“位”字,计数单位没有“位”字。
3、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如:百万和万之间的进率是(100 ),一百万里有(100)个一万。
二、数的读法和写法1、读数读数的方法:先按四位一级的方法进行分级,从高位读起,每级都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或“亿”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如:304 2459 8762 读作:三百零四亿二千四百五十九万八千七百六十二2、写数写数的方法:找到“万”字或“亿”字,先分级,从高位写起。
确保每级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补0。
如:二千零九亿五千零三十万三千五百九十写作:2009 5030 35903、数的组成第一种:根据数位上的数来分析数的组成。
如:304 2010 是由(3)个(百万),(4)个(万),(2)个(千),(1)个(十)组成的。
第二种:根据数级上的数来分析数的组成。
如:304 2010 是由(304)个(万),(2010)个(一)组成的。
三、改写和省略(以“万”或“亿”结尾)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如:450000=45万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如:200000000=2亿2、省略看下一位数字“四舍五入”(0,1,2,3,4舍去,5,6,7,8,9进位)如:5 4340≈5万 5 6070≈6万 7 2002 3000≈7亿 4 5980 0000≈5亿1、一个数省略后是50万,这个数最大是( 504999),最小是(495000 )。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重点知识点-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例如读一个数时,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是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 去掉,同时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
2. 难点-对大数中每一位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特别是涉及多个0 的情况,如中间连续几个0 的读法和写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对进位和舍去规则的准确运用,以及近似数与准确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考点-读写大数,如给出一个大数要求正确读出或写出。
-比较数的大小,常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例如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或者根据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 重点知识点-面积单位的认识: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1 公顷= 10000 平方米,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比如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用公顷或平方千米。
-单位换算:能熟练地进行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例如,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乘进率100;把公顷换算成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 难点-建立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概念,因为这两个单位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直观感受。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以及准确进行单位换算。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 = 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
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
4、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
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
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适合用公顷。
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操场、教室等较小的面积适合用平方米。
如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0();5、长方形面积 = 长×宽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只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必备以下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总复习资料必备内容:
1. 数字理解和运算:
- 数的认识和读写
- 数的比较和排序
- 加减法运算及相关习题
- 乘法口诀表和乘法运算
2. 数量和计数:
- 小数的认识和读写
- 数的估算和进位
- 分数的认识和比较
- 分数的运算
3. 时间和日期:
- 时钟的认识和读写
- 时间单位和时间计算
- 闰年和年、月、日的关系
- 日期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4. 长度、质量和容量:
- 长度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 质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 容量单位的认识和换算
- 长度、质量和容量的问题解决
5. 几何形状和图形:
- 基本几何形状的认识和属性
- 直线和曲线的认识
- 图形的划分和分类
- 图形的问题解决和推理
6. 数据和图表: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图表的绘制和解读
- 数据的分析和问题解决
- 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概念
这些内容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内容,复习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习题和练习册进行复习和巩固。
同时,也可以使用相关的数学辅助工具,如尺子、天平、计算器等,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计算练习。
四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知识点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2.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3.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练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叫做数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
6.数位顺序表7. 数的读法(读法用汉字)1)先分级: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亿级的数、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或“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的几个0,都只读一个0。
8. 数的写法(写法用阿拉伯数字)1)先分级: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写法的共同点:都是从高位开始读或者写,都需要分级。
9. 数的大小比较1)通过数数位可以将比较数的大小分为两类:2)数位不同的情况,数位多的那个数大。
3)数位相同的情况,从最高为比起,最高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10. 单位的改写1)关于“整万数”:个级全为零的数为整万数。
改写为“万”作单位时:把个级上的零去掉,然后在后面加个万字。
如:250000=25万2)关于“整亿数”:个级和万级全为的数是整亿数。
改写为“亿”作单位时:把个级和万级上的零去掉,然后在后面加个亿字。
如:300000000=3亿11. 将非“整万数”或“整亿数”改写为“万”或“亿”作单位:用四舍五入法1)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万位,看千位上的数).如果千位上的数不足五就舍去,如果等于或大于五就向前进一,然后个级全变为零了。
如:234000≈230000=23万567890≈570000=57万2)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亿位,看千万位上的数)如果千万位上的数不足五就舍去,如果等于或大于五就向前进一,然后个级和万级全变为零了。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系统地数数1.1 数到100以内的数•数数的方法(逐个数、跳数、数得又准又快)•数100以内的数(从1数到100)•完数和完数的特点1.2 量的实际和实践•实际对象与已知量的对应关系•使用标尺量长•使用天平量重量•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第二单元: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2.1 多位数的认识•认识多位数•数字的位置和位的倍数关系•数字的读法和写法2.2 多位数的加法•竖式加法的计算方法•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估算2.3 多位数的减法•竖式减法的计算方法•借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判断第三单元: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3.1 图表的认识•认识统计图表(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统计图表的构成3.2 图表的制作•收集数据•绘制直方图•绘制折线图•绘制饼图3.3 图表的分析和应用•图表的信息提取•图表的数据分析•图表的应用问题第四单元: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绘制4.1 正方形、长方形和正三角形的认识•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长方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正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4.2 平行四边形和任意四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任意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4.3 单位面积的认识和计算•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单位面积的认识和换算•合理估算和应用问题第五单元:时间与日历5.1 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单位和读法•时钟的认识和读法•时间的计算和换算5.2 日历的认识和应用•年、月、周、日的概念•日历的编制和应用以上就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全册总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进行复习和巩固知识有所帮助。
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包括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相关应用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祝大家学习顺利!。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内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复习【知识点】1.大数的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3.数的大小比较方法:(1)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数就大;(2)如果位数相同,那么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4.数的改写:(1)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并写上“万”字。
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用“=”表示。
(2)省略尾数求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再写上相应的计数单位。
这样原数的大小改变了,所以用“≈”表示。
【例题】写出下面各数一千零三万零七百写作: 10030700五千八百零九万写作: 58090000三千万三千写作: 30003000八百万零三十写作: 80000301.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2.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3.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也就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十进关系.4.我国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5.万以内数的读法:①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②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 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 个位上是几就读几.③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0.末尾的0都不读.6.亿以内数的读法:(1)从高级读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7.万以内数的写法:①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②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 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 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就在个位上写几.③中间和末尾哪一位上有0,都要用0占位。
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位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7、大数的读法:可以先分级,再读数。
(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8、大数的写法:可以先分级,再写数。
(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9、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10、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11、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12、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或舍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难点资料(全本)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重点难点资料(全本)课程概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是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课程教材。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读法和表达、加法和减法运算、各类数字图形的认识等内容。
通过本册教材的研究,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技巧。
重点难点资料本文档汇总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重点难点内容,以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重点内容1. 数的读法和表达:学生要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包括从个位到万位的读法,并能正确地表达出来。
2. 数的比较:学生要能够比较大小,理解数字大小之间的关系,掌握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
3. 加法运算:学生要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4. 减法运算:学生要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5. 数字图形的认识:学生要认识并区分各类数字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并能正确地画出这些图形。
难点内容1. 大数的认识:学生可能会较难理解大数的读法和写法,特别是涉及到万、十万等大单位的数字。
2. 进位与借位:学生可能会面临进位和借位的问题,特别是在进行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时。
3. 数字图形的复合认识:学生可能难以区分复合数字图形,如由多个基本图形组成的图形。
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是一本重要的数学教材,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将掌握数的认识和表达、加法减法运算等基本数学技能。
重点难点内容包括数的读法和表达、加法减法运算、数字图形的认识等。
教师和学生可以参考本文档,更好地备课和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认识更大的数:学习大数的读写,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 乘法口算:通过口算训练,掌握乘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3. 角的度量:学习角的测量方法,了解角的基本性质。
4. 两位数乘法:学习两位数乘法的基本算法,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
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6. 统计: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7. 观察物体: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8. 秋游中的数学问题: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以上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角的度量(一)直线、射线和角1、知道射线和直线的特征。
易第一题:做个小判官:①射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②小明画一条长4厘米的射线。
()③直线不能量出长度。
()第二题:选一选:①一条()长5分米。
a、直线b、射线c、线段②直线和射线相比较()。
a、一样长b、射线长c、直线长d、无法比较中第一题:画一画:a、经过一点画2条射线。
b、经过两点画直线。
第二题:猜一猜:小明画了一条直直的线,一部分给纸盖住了,请你猜一猜他画了什么线?并说明理由。
难第一题:图中为中国象棋棋盘的一半,棋子“马”走的规则是沿“日”形的对角线走,例如:图中“马”所在的位置可以直接走到点A.B等处.若“马”的位置在C处,为了到达D点,请按“马”走的规则,在图10的棋盘上用虚线画出一种你认为合理的行走路线.第二题:如图,四点A、B、C、D,按照下列语句画出图形:(1)联结A,D,并以cm为单位,度量其长度;(2)线段AC和线段DB相交于点O;2、了解三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易第一题: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是直线,()是射线,()是线段。
第二题:中第一题:1、过A点画一条射线,再在这条射线上截取一段2厘米长的线段。
A·第二题:下面()是射线。
难第一题:数一数。
(1)右图中有( )条线段,( )条射线,( )条直线:第二题:号称“数学游戏界三剑客”之一的英国人利·欧也斯特·杜德尼(1857~1931)曾经设计了一把13厘米长,但仅有4个刻度的直尺(1、4、5、11厘米)。
别看这把尺只有4个刻度,但它能量出1~13厘米的所有整厘米的长度,你一定感到惊奇吧!那么你能试着利用这把尺量出1~13厘米所有整厘米的长度吗?3、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易第一题:第二题:中第一题:第二题:难难第一题:第二题:4、建立角的概念易第一题: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一、数与计数一、整数数位顺序表:1、要明确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三者的含义:数级是指: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我们现在学到的有3个数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数位是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
三者一定要区分清楚,做题时才不会混淆。
★易错题目:亿级中所包含的计数单位是(亿、十亿、百亿、千亿)。
万级中所包含的数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易错题目:(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每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3)每相邻的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3、数位表说数的组成:如10个一千万是一亿;一千万是10个一百万;100个十万是一千万;一亿里有100个百万。
4、大数的组成。
如:308 4000 0860是由3个百亿、8个亿、4个千万、8个百、6个十组成的;也可以说是由308个亿、4000个万和861个一组成的。
(注意:个数用小写数字,单位用大写)5、读大数时,遇到“读作”要写成大写的。
0的读法要特别注意,每级末尾0不读,每级开头与中间,不管有几个都读一个零。
具体步骤分三步:先分级;再从高级读起,读完亿级,要加“亿”字,读完万级要加“万”字;最后读一遍对照检查。
6、写大数时,要牢记两个数位: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写数步骤分三步:先看分几级;再对应数位分级写;最后读一读、检查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7、比大小儿歌:比大小,先分级,数位多的数就大。
数位相同从左比,数字大的数就大。
数字相同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来。
8、用一些数字排列最大的数或最小的数:做题方法:(1)排列最大的和最小的数时,遵循的规律是:没有0时,最大的数直接把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最小的数直接从小到大排就行了。
如果有0时,最大的数不受影响,0肯定是最小的数,排在最后一位;但是排列最小的数时,就要注意0不能放在最高位,那么我们只需把除0以外的数字中最小的数放在最高位,紧接着排0,后面的数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就能得出最小的数了。
第一章四则运算
第一节: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5.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第二节: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的运算,叫做除法。
3.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4.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5.(1)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商=被除数÷除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余数=被除数-商×除数
第三节:括号
1.四则运算的意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2.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
号外的。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
括号里的,最后算中括号外的。
4.中小括号混合算,运算顺序要体现。
小括号里要优先,中括号里随后算。
括号里面全算完,中括号外最后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考点总结(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专项一数与代数(1 4 6)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整数数位顺序表
个级的数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
亿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亿”。
5.大数的读法:①从最高位读起,一级一级(从右边起四个为一级)往下读,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②读数前一定要先标出数级。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大数的写法:①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大数的大小比较:①先比位数,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②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8.大数的近似数: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要看它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即省略到哪一位就看它的下一位】①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为0。
②大于等于5,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为0。
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0不能作除数。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1.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
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与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尾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②因数末尾有0的,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
2.拓展多位数乘多位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
因数,积的末尾就要和那一位对齐,一般第二个因数是位数少的那个数。
3.常见算式:25×4=100,125×8=1000,24×5=120
4.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
积也要跟着乘几或除以几。
5.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
数,叫做总价。
价格问题: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6.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70
千米/小时,读作70千米每小时);行了几个小时,叫做时间。
行程问题:速度×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①看到除法,想乘法。
②被除数末尾有0时,可先算0前面的,再把0补上。
2、除法的性质:①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商也跟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③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商反过来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王不变,底下反。
)
3、180÷30读作:180除以30或者读作:30除180。
4、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2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3位。
(高位除)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商对正)③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余数小)
专项二空间与图形(2 3 5)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2、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1、线段、直线、射线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射线或线段。
经过任意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或线段。
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的符号用“∠”表示。
记作∠A,读作角A。
(2)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3)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
(4)角的测量方法:①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顶点重合(点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线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角的分类
①锐角:小于90°
②直角:等于90°(注意垂直符号)
③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
④平角:等于180°
⑤周角:等于36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6)画角的步骤是: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从0刻度线开始读数,在对应角度数用圆点标记。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7)两直线相交,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等于180°,相对的角度数相等。
(8)平角不是一条直线,周角不是一条射线,周角也不是最大的角。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5、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6、平行线画法:一贴(三角尺一直角边贴紧已知直线)二靠(直尺紧靠三角尺另一直角边)三移(三角尺沿直尺移动至已知点)
7、垂线画法:一贴(直角边贴紧所在直线)二移(另一直角边移至点所在处)三定(在已知点出停下运动)四画(沿三角尺另一直角边画射线)五检验
8、长方形画法:结合平行与垂直,可先画一组垂直。
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0、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画高线要用虚线,并做出垂足记号。
11、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12、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3、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4、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5、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16、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无数条高。
17、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还是平行四边形。
18、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4个直角。
正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边相等,4个直角。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梯形只有1条对称轴。
专项三统计与概率(7)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优点:能够直观快速的得到对应数量。
2、统计图作图步骤:
①写标题
②确定横轴和纵轴(横纵轴必须垂直),必须有箭头;
③确定图例和单位长度(当数量跨度较大时,可运用压缩轴)
④常用三角尺做条形统计图。
专项四数学广角(8)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
1、烙饼问题:最少时间=饼数×3
2、沏茶问题
3、田忌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