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美术作品鉴赏.ppt
- 格式:ppt
- 大小:5.50 MB
- 文档页数:73
1、古埃及:古王国时期埃及人塑造了狮身人面像及法老、诸神、贵族等众多的艺术形象,人物雕塑十分发达,主要用于丧葬。
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为使来世永生,除了保护好人的遗体外,还必须塑造与真人相象的雕像作为替代品,因此埃及的雕塑艺术既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表达了埃及人对永恒的追求。
〈〈萨夫拉狮身人面像〉〉〈〈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拉美西斯二世法老像〉〉2、两河流域: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西亚先民用自己的方式塑造了众多精彩的雕塑艺术形象,以亚述王朝的成就最突出,除了人物雕像外,还有大量的的表现战争、狩猎、动物等题材的建筑装饰浮雕,其中动物形象的塑造最成功。
古代埃及雕塑《阿布·辛贝尔神庙之雕像》,石像,共有四座,高约20米,大约创作于公元前1250年左右,现位于埃及第一瀑布以南二百八十公里处的尼罗河岸边。
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军事帝国最后一个强有力的法老,同时也是埃及历史上最热衷于建造纪念物的统治者。
他十分懂得艺术的感化作用,认为所修建的神庙是巩固自己统治的“永恒之石”。
公元前1300年左右,拉美西斯二世征服了在当时十分强盛的努比亚(现埃及境内),大量廉价的奴隶和财富源源不断地涌入尼罗河平原,国力空前繁盛。
拉美西斯二世在努比亚建造了好几座巨大的神庙,都以古埃及人崇拜的主神阿蒙命名,称为阿蒙神庙。
其中最雄伟、最特殊的是座落在阿布·辛贝尔的石窟神庙,它是埃及石窟神庙最有代表性的杰作。
神庙的正面塑有四个高大巍峨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它们都直接雕在崖壁上,高达20米以上。
在四尊雕像的正中,有一个贴在石像后墙上的神龛,里面供奉的是主神阿蒙;雕像的两腿中间和旁边站着包括王后在内的法老王族的小雕像。
雕像面向东方倚山而坐,仿佛直接从山崖中长出来一样,气势异常宏伟。
它们高居于尼罗河最高水位之上,尼罗河恰好在雕像面前拐弯,所以凡是在河上航行的人们,都能从远处看到这四尊正襟危坐、令人生畏的法老坐像,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埃及社会中最令人惊异的是一切都近于一成不变,艺术风格也相当稳定。
因为埃及法老拥有无上的权威,使古代埃及形成一个封闭的具有超稳定结构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艺术主要服务于统治者,艺术个性和创造精神被窒息了.另一方面,为显示法老的权威,同时让法老有永远享乐之地,埃及人修建了大量的金字塔、陵庙和神殿,雕刻了无数巨像。
它们都显示出永恒纪念性,使我们今天一看到这些金字塔和石雕就联想到了埃及的古老历史。
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画有着共同的程式: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根据人物的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或淡黄,头发为蓝黑,眼圈为黑色。
雕塑的程式在古王国就已形成,以后被当作典范沿袭下来: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干,正面直对观众;根据人物尊卑决定比例大小;人物着重刻划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面部轮廓写实,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几乎没有表情;雕塑着色,眼圈描黑,有的眼球用水晶、石英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的效果。
美术课程──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2009-05-11 00:12:52)标签:分类:美术资料(典故)杂谈〈大河之源-—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分为史前美术、古埃及美术和相关链接(两河流域墨西哥美术)三个部分。
史前美术部分,介绍现已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洞穴岩画和人物小雕像,了解分析艺术起源问题的几种主要理论。
介绍古埃及美术在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都有辉煌的成就,加深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概括地讲,不论是营建庞大的金字塔还是制作法老和贵族的人像,都是为了追求“永生”。
所以,古埃及美术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追求“永生”的艺术。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六单元主题二:古代绘画艺术赏析导语在古代,绘画艺术一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埃及的壁画到我国的山水画,古代绘画作品承载了当时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精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文明的古代绘画艺术中进行赏析,探讨其独特魅力和艺术表现形式。
一、古埃及绘画艺术1. 壁画的表现形式在古埃及,壁画是主要的绘画形式,常常出现在墓室、神庙和宫殿的墙壁上。
这些壁画以浓烈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著称,多描绘宗教仪式、农业劳作和战争场景,展现出古埃及人民的生活和信仰。
2. 艺术表现主题古埃及绘画艺术主要表现了对神话、宗教和权力的崇拜,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
艺术家通过绘画作品,将神话故事和王权象征巧妙地融入艺术创作之中,展示了古埃及文明的独特风貌。
二、我国古代山水画1. 我国山水画的发展我国古代山水画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题材,注重表现山水的空间透视和意境意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 艺术家的创作风格著名的山水画家如夏圭、文征明、郑板桥等,都以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技法在我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使山水画成为我国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品。
总结与回顾古代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了古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精髓。
古埃及的壁画以宗教信仰和权力象征为主题,呈现出古埃及人民的生活和信仰;我国的山水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古代绘画艺术在不同文明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貌,为人类艺术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个人观点和理解古代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内涵,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文化审美体验。
通过对古代绘画艺术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感受不同文明的魅力和智慧。
结语通过对古代绘画艺术的赏析,我们能够领略到不同文明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
古埃及美术——(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术)埃及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埃及是尼罗河的赐予”——尼罗河由南向北纵贯埃及,在红海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之间滋润出一条狭长的绿洲。
公元5000年左右,埃及社会出现了阶级的萌芽。
公元前4000年前后出现了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下埃及,建立了统一的专制王朝。
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君主,又是太阳之子,利用宗教的神秘力量来统治国家。
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公元前2686-公元前2182)、中王国(公元前2040-公元前1786)、新王国(公元前1570-公元前1085)三个统一时期。
一、古埃及美术的特点(国家政治体制→艺术形态)1.强调功利性。
古埃及艺术是为专制统治阶级服务的艺术,它严格服从统治者好大喜功的要求,要求艺术以神的形象来歌颂和美化王权的至高无上,树立法老的权威地位,表现王权神授的基本观念。
2.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意识和神性观念。
埃及美术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所有作品都与灵魂永生的观念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以突出宗教内容和神性意义。
埃及人对陵墓的建造和装饰、对尸体的保存特别关心,他们的艺术很多是为死者服务的,美术史家又把古埃及艺术称为“来世的艺术”。
3.程式化规范十分严格。
题材和表现方法上严格服从统治者的要求,从根本上决定了埃及艺术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和程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正面律。
4.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和长期的专制统治,埃及与其它文明地区隔绝,长期处于封闭的状况,因而艺术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总得来说是宏伟,壮丽,明确,稳定,既有严格的规范,又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5.严格的规范和创造法则使埃及艺术缺少更为生动活泼的作品和开放性的时代特征。
二、古埃及美术发展的三个时期古埃及美术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公元前2182),第三至第六王朝。
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壁画尚处在初期阶段。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公元前1786),第十一、十二王朝。
古代埃及工艺美术一、陶工艺1. 黑顶陶器2. 明地暗花彩陶3. 暗地明花彩陶4. 釉陶二、石工艺1. 化妆石板2. 内脏壶3. 灯具4. 装饰三、玻璃工艺1. 动物形容器2. 抽象形容器3. 首饰4. 人物形象四、金属工艺1. 宗教器具2. 首饰3. 棺具4. 陪葬品小结:就整体而言,古代埃及工艺美术注重装饰性的表现强调精神上的作用工艺作品的实用功能并非是最根本的目的大量的工艺制品不是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产生而是为死者能够在来世继续“享用”而存在纵观古代埃及的工艺美术始终充满着静穆、庄重、浑厚和遒劲的风韵同时伴随着浓郁的神秘主义色彩和宗教气息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石工艺:石材较匮乏,故小型石工艺作品较多,但有很重要的作品问世品种:1. 器皿(杯、碗、钵)2. 石碑(法典碑、界碑)3. 石印章风格古拙、典雅4. 护身符清新活泼5. 装饰、陈设品(祭器、建筑装饰、雕塑)古代波斯工艺美术金属工艺:为波斯工艺美术中成就最为辉煌的工艺品种特点:善以动物形态与器皿相结合,造型生动,大胆夸张,做工精细,材质丰富风格:豪华而典雅,强烈奔放前波斯时期:古朴典雅——铜器优阿克美尼德王朝时期:豪华壮观——金器优萨珊时期:优雅细腻——银器优内容:餐饮具、祭器(竿头装饰)装饰品、货币、马具翼狮形角杯、八曲长杯世界历史上一个大国首次施行统一的铸币制度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石工艺:成就突出特点:神像及建筑装饰多、实用者少,完全依附于宗教,体现宗教精神。
风格:造型优美、生动、线条流畅,注重节奏变化,创造了东方神像造型法则及标准,具有世俗性。
伊斯兰工艺美术陶工艺:早期伊斯兰陶工艺(9-10世纪)代表:白地多彩釉陶、白地多彩刻线釉陶西亚地区有着深厚的陶器制作历史传统,萨珊波斯时期的陶器已经独树一帜。
真正能够代表伊斯兰艺术风格特色的陶工艺还是要数9世纪以后,在阿巴斯王朝统治下的中东地区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白地多彩釉陶、白地多彩刻线釉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