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饲用酶制剂检测方法介绍(精品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76.00 KB
- 文档页数:5
饲料酶活性测定方法上海欧耐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品控部编制目录附录A 木聚糖酶酶活力活力测定方法 (1)附录B 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方法 (5)附录C甘露聚糖酶酶活力测定方法 (9)附录D 纤维素酶酶活力测定方法 (13)附录E 果胶酶酶活力测定方法 (17)附录F 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方法 (20)附录G 蛋白酶酶活力测定方法 (30)附录H α-半乳糖苷酶酶活力测定方法 (35)附录I 植酸酶酶活力测定方法 (38)附录J 糖化酶酶活力测定方法 (42)附录K 真菌α淀粉酶酶活力测定方法 (44)附录L 脂肪酶酶活力测定方法 (46)附录M 木瓜蛋白酶酶活力测定方法 (49)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52)附录A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方法(GB/T23874-2009)A1 应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添加剂中木聚糖酶的活力。
本标准适用于饲料添加剂木聚糖酶产品,最低检出限为10.0U/g。
A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册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册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3 木聚糖酶活力单位定义在37℃,pH 为5.5 的条件下,每分钟从浓度为5mg/mL 的木聚糖溶液中降解释放1umol 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A4 测定原理木聚糖酶能将木聚糖降解成寡糖和单糖。
具有还原性末端的寡糖和有还原基团的单糖在沸水浴条件下可以与3,5-二硝基水杨酸(DNS)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反应液颜色的深度与酶解产生的还原糖量成正比,而还原糖的生成量又与反应液中木聚糖酶的活力成正比。
因此,通过分光比色测定反应液颜色的强度,可以计算反应液中木聚糖酶的活力。
A5.试剂与溶液除特殊说明外,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水均为符合GB/T6682 中规定的三级水。
酶制剂检测(011发布)酶制剂是指从生物中提取的具有酶特性的一类物质,主要作用是催化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酶制剂是指从生物中提取的具有酶特性的一类物质,主要作用是催化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改进食品加工方法。
中国已批准的有木瓜蛋白酶、α—淀粉酶制剂、精制果胶酶、β—葡萄糖酶等6种。
检测酶制剂产品质量常用的指标一般是酶活性,但也不是唯一的指标。
(0829)【酶制剂检测原理】酶制剂检测应用酶对底物专一性的特点,采用高纯度底物,专一检测某种酶制剂对底物的降解,然后测定产物含量(分光光度计)。
标准曲线:通过用其高纯度的产物制作标准曲线,通过分光光度计的读数查出对应的产物含量,然后计算酶活。
【酶制剂检测产品】饲用酶制剂、食品工业酶制剂具体产品:淀粉酶、β-葡聚糖酶、糖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脂肪酶、植酸酶、角蛋白酶、木聚糖酶等。
【酶制剂检测项目】主要检测项目:酶活性其他常规指标:水分、粒度卫生指标: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酶制剂检测相关标准】GB255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工业用酶制剂NY/T722-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饲料用酶制剂通则QB1805.2一93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工业用糖化酶制剂GBT20370-2006生物催化剂酶制剂分类导则GB8275-2009食品添加剂α-淀粉酶制剂GB274-87食品添加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制剂GB8276-2006食品添加剂糖化酶制剂QB1502-92食品添加剂果胶酶制剂GB20713-2006食品添加剂a-乙酰乳酸脱羧酶制剂QB1806一1993洗涤剂用碱性蛋白酶制剂NY/T722-2003饲料用酶制剂通则QB1805.2一93工业用糖化酶制剂QB1805.3-93工业用蛋白酶制剂QB2525一2001食品添加剂α-葡萄糖转苷酶QB/T1804一1993工业酶制剂通用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QB2526一2001食品添加剂真菌α-淀粉酶QB2583-2003纤维素酶制剂QB/T2306一1997耐高温α一淀粉酶制剂DB33/T459—2003饲料添加剂饲料用复合酶制剂QB/T1803一1993工业酶制剂通用试验方法GB/T18634一2002饲用植酸酶活性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5522-2008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测定GBT5523-2008粮食、油料的脂肪酶活动度的测定GBT5521-2008谷物及其制品中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GBT21498-2008大豆制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测定GB-T8622-1988大豆制品中尿素酶活性测定方法GBT5009.186-2003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5413.31-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脲酶的定性检验GBT5009.183-2003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17811-2008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过滤法GB05009-171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GB/T5521-89谷物和谷物产品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比色法GB/T9826-88小麦粉破损淀粉测定法α-淀粉酶法GB/T18932.16-2003蜂蜜中淀粉酶值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GB/T22252-2008保健食品中辅酶Q10的测定NY/T911-2004饲料添加剂beta-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NY/T912-2004饲料添加剂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SB/T10317-1999蛋白酶活力测定法SN/T0800.3-1999进出口粮食、饲料粗蛋白质检验方法SN/T0800.4-1999进出口粮食、饲料尿素酶活性测定方法CNCA∕CTS0016-2008调味品、发酵制品生产企业要求WST66-1996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羟胺三氯化铁法WST67-1996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硫代乙酰胆碱-联硫代双硝基苯甲酸法【检测流程】科标生物检测中心检测流程:1.咨询---申请人提供产品资料图片及描述。
固态发酵饲用植酸酶酶活的快速测定法
1. 引言
固态发酵饲用植酸酶酶活是非标准化和相互依存性的特性,广泛用于饲料行业,其功能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不稳定性容易导致各种质量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快速、准确的固态发酵饲料植酸酶酶活测定方法。
2.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蔗糖、脱水乳酸钠、无机盐混合物,热沉淀仪、加速器和水分热分析仪。
2.2 取样:采样样品的量必须在25-50g之间,通常在30g左右,应严格按程序要求获取样品。
2.3 准备实验室温度:将实验室温度调节到22-25℃,保持室内的温度稳定,保证测定的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4 酶活测定:将取样的样品置于热沉淀仪中,加入蔗糖和脱水乳酸钠,根据酶学原理,用加速器调节温度,在37℃~ 45℃温度下保持稳定温度进行搅拌20min,完成后改变用水温度冷却,把热水温度改变到4℃,再进行搅拌5min,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样品,取最后收集的液体放入无水盐混合物中,再用水分热分析仪测得样品的水分,由此算出酶活的数值。
3.结果
在经过上述步骤后,样品的固态发酵饲料植酸酶酶活结果为:82.4U/g,符合要求。
4.结论
通过本文提出的固态发酵饲料植酸酶酶活快速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以有效解决固态发酵饲料行业中植酸酶酶活测定的问题。
饲料酶制剂测定方法核心提示:酶制剂活性测定是酶制剂应用效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饲料生产者评价酶制剂的最直接、最经济且有效的方式。
对于不同酶制剂产品,在其测定方法和原理上存在着较大差别。
因此,本文就饲料中常用的几种酶制剂评价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综述,以便为广大畜牧生产者使用和鉴定酶制剂产品时参考。
木聚糖酶活性的测定目前普遍使用的分析木聚糖酶的方法,主要包括还原糖法、黏度法和以染色底物为基础的方法。
①还原糖和黏度分析法:还原糖分析法没有专一性,不能用来测定饲料中少量木聚糖酶的活性。
但Nelson/Somogyi还原糖法仍然不失为测定纯木聚糖酶制剂的标准方法。
黏度分析法的底物通常是小麦木聚糖(黏度为20cSt~30cSt),也有用其他的,如来源于燕麦和桦木的木聚糖底物的。
黏度分析法主要用来分析内切酶的活性。
②可溶性的显色底物法:已有各种染色底物用来分析内切1,4-β-D-木聚糖酶。
这些底物包括染色的燕麦木聚糖、桦木木聚糖、山毛榉木聚糖和小麦木聚糖。
比较三种可溶性染色木聚糖底物的相对灵敏度,azo-小麦阿拉伯木聚糖的灵敏度是最高的。
③不可溶显色底物法:通过染色和交链制备不可溶的木聚糖,这些木聚糖包括燕麦木聚糖、桦木木聚糖和小麦阿拉伯木聚糖,用这些木聚糖制备水不溶的有色底物。
④酶联吸附剂分析法:用来分析饲料中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活力的酶联吸附剂分析法(ELSA)。
这种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前面描述的所有方法都高。
β-葡聚糖酶活性的测定可以作用于β-葡聚糖的酶很多,包括内切真菌纤维素酶和细菌β-葡聚糖酶。
①还原糖法:采用还原糖法和黏度法,以纯的β-葡聚糖(从大麦或燕麦中提取)为底物可以直接用来测定β-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
通常是比色法(即Nel-son/Somogyi法),显色反应与不同聚合度的同源寡糖的还原性末端的含量成比例,由此可以测量酶活。
②黏度分析法:Nelson/Somogyi还原糖法是测定较纯的β-葡聚糖酶活性的理想方法。
饲用植酸酶活性的测定分光光度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饲用植酸酶活性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作饲料添加剂用的植酸酶产品,也适用于添加有植酸酶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样品最低检出量为90U/kg。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 3696:1987)3 植酸酶活性单位定义样品在植酸钠浓度为5.0 mmol/L、温度37℃、PH值5.00的条件下,每分钟从植酸钠中释放1μmol无机磷,即为一个植酸酶活性单位,以U表示。
4 方法原理植酸酶在一定温度和pH条件下,水解底物植酸钠,生成正磷酸和肌醇衍生物,在酸性溶液中,用钒钼酸铵处理会生成黄色的[(NH4)3PO4NH4VO3·16MoO3]复合物,在波长415nm 下进行比色测定。
5 试剂和溶液本标准中所用试剂,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清洗试验用容器不要用含磷清洗剂。
5.1 0.25mol/L 乙酸缓冲液(I)称取34.02g三水乙酸钠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900mL水溶解,用冰醋酸调节pH至5.00±0.01,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室温下存放2个月有效。
5.2 0.25mol/L乙酸缓冲液(Ⅱ)称取34.02g三水乙酸钠,0.5g TritonX-100,0.5g牛血清白蛋白(BSA)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900mL水溶解,用冰醋酸调节pH至5.00±0.01,并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室温下存放2个月有效。
5.3 7.5mmol/L植酸钠溶液 c(C6H6O24P6Na12)为7.5mmol/L称取0.6929g肌醇六磷酸钠(C6H6O24P6Na12)于100mL。
配合饲料中饲用酶的加工稳定及检测方法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常向单胃动物的饲料中添加酶。
这明显是由于酶对单胃动物的生产性能有确定的改善作用,但要证明在商品饲料中有酶存在并非易事,对此,至今已进行了很多研究。
酶是蛋白质,它与全部其他的饲料蛋白质一样,对饲料加工处理特别敏感。
但饲料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单位而发挥作用的,所以无需维持构型,而饲料酶在饲料加工过程中要么发生不可逆的变性,要么不再发挥作用。
因此,有必要检测协作饲料中酶的活性。
本文的重点不是争论现有的酶活的测定方法,而是阐述饲料中所用酶的特性,包括不同来源酶对体外热稳定性之间的差异、因酶与饲料基质的互作而给分析带来的难题(及消退这种效应的方法)、饲料加工试验的有关数据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大多数猪禽协作饲料均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处理。
有些饲料需要制成颗粒,其加工过程是先通过蒸汽,对饲料混合物进行调质,然后经压摸挤压成颗粒。
制粒可以提高饲料的养分浓度,改善饲料的贮存特性,并削减饲料中的微生物含量。
制粒温度一般为65~90摄氏度(Gibson,1995),这样高的温度可以破坏对热敏感的养分素(包括酶)。
在过去几年中,人们对饲料源病原体以及影响制粒质量的因素的关心,促使饲料生产商提高饲料加工的温度、时间和压力,并将饲料进行二次制粒或膨化(Pickford,1992)。
饲料加工处理程度的加强使酶的稳定性更加重要。
目前已采取几种途径来克服这难题,包括通过在饲料颗粒冷却后添加液态酶以避免一起加工处理对酶活性的影响。
尽管可以在制粒后加酶,但饲料酶一般还是在加工处理前添加到粉状饲料中。
通过使用疏水性包被保护层或选用耐热性更强的酶,可以降低热处理的对酶活的影响。
至今公开发表的有关饲料酶活性保存率的研究资料仍旧有限(Chesson,1993)。
然而,酶的稳定性对于饲料生产商来说极其重要,必需保证在酶制剂销售之前进行酶的试验室评定。
1993年以来,在报刊或会议论文集上已有多项研究成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