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九系研究方向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13
第九讲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证实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1.牛顿生平简介牛顿(ISaaCNewton,1642-1727)1642年12月25日(新历1643年1月4日)出生于英国林肯郡沃尔斯索普村。
12岁进格兰瑟姆文科中学。
18岁进剑桥大学三一(Trinity)学院学数学。
24岁进入该校教师团。
25岁获硕士学位。
26岁任数学教授职位。
60岁(1703年)起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1727年3月20日(新历3月31日)逝世。
牛顿在科学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树立了一个里程碑。
2.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背景16世纪前亚里士多德的见解。
1586年比利时力学家斯台文(S.Stevin,1548-1620)的发现。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和抛射体运动的研究。
区分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
开普勒探讨太阳驱动行星。
1659年惠更斯由单摆摆动得圆周运动规律:向心加速度与速度平方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于1673年发表)。
j=V1/R(1) 1673年后英国科学家胡克(R.Hooke,1635—1702),哈雷(E.Ha1.1.ey,1656-1742)和雷恩(C.Wren,1632—1723)讨论太阳引力与行星距离关系。
行星1和行星2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满足:乃2/力2=&3//?]3 (2) 用行星的轨道速度为Vi=2乃Ri/Ti,V2=2JiR2/7⅛,上式代入(1)得7i∕72=Λι∕½∙7⅛2∕Tι2(2)式代入上式得:Ji∕√2=ΛI2∕Λ22(3)(3)式表明:太阳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1679)。
3.牛顿的研究(1)抛射体绕地球的运动(2)月球绕地球的运动V=2πR∕TR=384400km,T=T1..32天√=V2//?=4π2R∕T1(4) √=0.27cm∕s2月球处地球重力加速度历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g∕a=ι2/R2(5)g=981cm/s2, r=6371kmQ=0.27cm/s2o(3)行星绕日运动的推广牛顿用流量和流数理论(即微积分)作计算,推导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中科大量子信息科学专业中科大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设的一门前沿学科,涉及了量子物理、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领域。
本文将从量子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学科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量子信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融合了量子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它的研究对象是利用量子力学规律来描述和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量子比特。
相比传统计算机使用的经典比特,量子比特充分利用了量子叠加态和纠缠态的特性,具有更强大的计算和通信能力。
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量子计算机理论提出。
当时,物理学家们开始探索利用量子力学的性质来构建更强大的计算机。
1994年,彼得·舒尔推导出了著名的舒尔算法,证明了量子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实现指数级加速。
这一突破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量子计算的研究热潮,也奠定了量子信息科学的基础。
中科大量子信息科学专业作为国内较早开设的这门专业之一,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子和科研人才。
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量子物理基础和信息科学技能,课程设置涵盖了量子力学、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课程。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理论和实验的结合,深入了解量子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中科大量子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
其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了前沿科研领域的需求,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
此外,中科大量子信息科学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团队和学术交流活动。
未来,中科大量子信息科学专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随着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量子信息科学将会引领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中科大量子信息科学专业需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培养学生对新兴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学科交流和合作,推动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
中科大研究生219电路与系统080900专业课中科大研究生219电路与系统080900专业课一、前言作为电子信息工程的重要课程,电路与系统一直是中科大研究生080900专业课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习电路与系统不仅可以加深对电子信息领域的理解,还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基础知识到深入理论、实际应用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个人观点,探讨这门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基础知识1. 电路基本概念在学习电路与系统的课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电路的原理和运行机制至关重要。
2.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的理论是电路与系统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信号的特性和系统的运作原理,对于设计和分析电路具有重要意义。
三、深入理论1.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是电路与系统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放大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可以深入理解信号的放大过程,为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2. 模拟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在现代电子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学习模拟集成电路的理论与设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从而为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支持。
四、实际应用1. 电路设计与分析掌握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方法,是电路与系统课程的实际应用之一。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电路设计中,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信号处理与控制信号处理与控制是电路与系统课程的另一重要内容。
学习信号处理和控制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音频处理、图像处理等。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学习中科大研究生080900专业课中的电路与系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电子信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掌握电路与系统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电子领域中扎实基础,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路与系统的知识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个人观点: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一员,在学习电路与系统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中国科技大学考研专业目录数学科学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硕士考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0 数学分析 842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覆盖范围1) 数学分析:极限、连续、微分、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拟)微分中值定理、Taylor 定理及其应用;凸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极值问题、隐函数定理; Newton-Leibniz 、 Green 、 Gauss 和 Stokes 公式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一致收敛函数项级数的判别和性质; G 函数和 B 函数; Fourier 级数的常见性质2) 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线性空间线性映射与线性变换、二次型与内积 3) 解析几何:向量代数、平面与直线、常见曲面参考书目1) 动力系统2) 几何与拓扑 3) 数学物理 4) 代数与数论 5) 微分方程 6) 现代分析 7) 科学计算 8) 几何设计 9) 生物数学 10) 组合网络 11) 计算机图形学 12) 图像处理1) 《数学分析教程》,常庚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2) 《线性代数》,李尚志,高等教社3) 《解析几何简明教程》,吴光磊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考硕士研究方向试科目电路与系统 101 思电路与电子线路的考试范围包括电路基本1) 《电路》第5理论、线性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等三门版, 邱关源原著、课程内容。
罗先觉修订, 高覆盖范围参考书目 1) 集成电路与系想政治统设计理论 2) 智能信息处理 201 英1) 基尔霍夫定律及电路元件,电路等效变等教育出版社, 3) 嵌入式系统 4) 计算机应用语一换,线性直流电路分析,电路定理,正弦稳2021年 301 数态分析,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频率特性2) 《线性电子线与谐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路》第2版,戴5) 复杂系统与复学一杂性研究 808 电线性动态电路时域分析,线性动态电路复频蓓�`编著,清华大路与电域分析,二端口网络,电路网络分析基础,学出版社,2021年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子线路非线性直流电路等。
中科大研究生课程中科大研究生课程1. 概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全国重点大学,肩负着教育青年才俊、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把握国家主战场建设的重要使命。
研究生课程为科大学子们提供了一个求知探索的认知之地,其课程包括了传统学术学科和应用性研究专业。
2. 学科分布(1)人文社科:教育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法学、文化学及其他相关学科;(2)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及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等;(3)工学:化工与制药、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核工程及其他工程学科;(4)农业科学:农业生物科学及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及其他农业科学研究;(5)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药学、老年学及其他相关学科;(6)管理学:管理科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及其他管理学科;(7)艺术学:音乐学、美术学及其他艺术学科。
3. 招生方式(1)非博士招生:非博士招生主要以本科学历为准,依据申请者报考研究所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2)博士招生:此类研究生招生面向本科毕业生,也接受艺术硕士的报考。
博士研究生须参加统考、语言测试,通过成绩以及正式面试之后才能正式录取。
4. 教学特色(1)全面深化教育和研究:研究生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完善多样的课程体系、学科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氛围;(2)贴近社会:科大重视学研究的切实应用、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鼓励学生要有创新思维,以高水平的创新、内容深厚的应用为实践发展的后勤支撑。
(3)加强实践培养:通过实践实习,加深学生对学术理论及科研技能的认识和掌握;(4)突出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户外考察、实验教学、培训班等各种多样的实践实习活动,加强学生在社会责任感、综合能力、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培养。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2年拟招生总人数290人,包含以下专业:学科专业代码081000学科专业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报考条件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推免生、应届本科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专业介绍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涵盖: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和信息安全(081020)3个二级学科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毕业生主要去向:1)中科院及国家各部委所属研究所、2)高校及国家重点科研机构;3)国内外IT行业的知名企业;4)出国继续深造和工作。
各二级学科专业简介如下:通信与信息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有: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网、新型互联网技术、雷达系统、通信信号处理、光通信技术等。
本学科在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和地位,是中国3G、4G和超宽带通信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长期承担有国家863计划、国家973重大基础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与国内相关著名企业有着良好的科技合作。
信号与信息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有:语音信号与信息处理、图像和视频处理、遥感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统计与阵列信号处理、视觉计算、信息检索、医学信息处理、信息与网络安全等。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等一大批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重大奖励。
依托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实验室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密码学、通信、计算机与网络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本学科依托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信息安全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
主要研究方向有:网络与系统安全、入侵检测与病毒防范技术、密码学理论与应用、数字媒体内容安全、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和量子通信与信息安全等。
学科评估高校排名: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2007年)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总体目标是:从目前至2020年,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巨大的市场优势,结合测控技术的深化研究,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研究,掌握各类仪器仪表的设计、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满足国民经济、人民健康和国防安全在生产、科研、应用各个方面对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需求,减少进口,扩大出口,使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科技和产业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普遍缩短到3~5年;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科学仪器、医疗仪器、电测和计量仪器、各类专用仪器仪表、相关传感器和元器件及材料等领域约30%的产品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国内生产的仪器仪表在大工程的配套能力达到80%以上。
我国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科技研究方向建议从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个组成部分相互关系、共性问题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全局进行战略研究,建议学科领域科技研究方向为:新型传感器及信息获取技术;与国家重点工程相配套的过程控制系统和测控装备及其系统集成技术;精确制造中的测量控制技术及仪器仪表;微分析仪器及其关键技术;数字化医疗仪器及其关键技术;基于量子物理的计量标准系统。
1.新型传感器及信息获取、传感技术传感技术不仅是检测的基础,它也是控制的基础。
这不仅是因为控制必须以检测输入的信息为基础;并且是犹豫控制达到的精度和状态,必需感知,否则不明确控制效果的控制仍然是盲目的。
信息获取、传感技术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技术;新型传感器是发展高水平测量控制仪器仪表的基础。
传感技术已成为制约测量控制仪器仪表发展的瓶颈。
新型传感器及信息获取、传感技术主要是对客观世界有用信息的检测,它包括有用呗测量敏感技术、涉及各学科工作原理、遥感遥控、新材料等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传感器制造技术等。
信息融合技术设计传感器分布、微弱信号提取(增强)、传感信息融合、成像等技术、传感器制造技术涉及微加工、生物芯片、新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工艺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