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散文
- 格式:ppt
- 大小:111.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单项选择题30年代的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其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选择一项:a. 梁遇春b. 郁达夫c. 丰子恺d。
何其芳正确答案是:何其芳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等。
选择一项:a. 《漂泊杂记》b。
《屐痕处处》c. 《湖上散记》d。
《西湖漫拾》正确答案是:《屐痕处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
选择一项:a. 《坟》b。
《呐喊》c。
《朝花夕拾》d. 《野草》正确答案是:《野草》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选择一项:a。
林语堂b。
穆旦c.冯至d. 梁实秋正确答案是:梁实秋以抒情和叙事为主的“美文”是在1919年8月才出现的。
《五峰游记》应属现代“美文”的发端,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a.李大钊b。
周作人c.冰心d.鲁迅正确答案是:李大钊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杂文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选择一项:a. 《二心集》b.《三闲集》c。
《而已集》d。
《热风》正确答案是:《热风》短论《美文》阐明了文艺性散文的文类品格,是新文学初期散文理论的重要标志,其作者是()。
选择一项:a。
鲁迅b。
李大钊c。
周作人d。
胡适正确答案是:周作人何其芳早期散文创作的代表是散文集()。
选择一项:a. 《画梦录》b。
《乌篷船》c. 《春醪集》d. 《宇宙风》正确答案是:《画梦录》《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作品的作者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的散文家、漫画家()。
选择一项:a. 梁遇春b.丰子恺c. 何其芳d。
丁西林正确答案是:丰子恺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的作家是()。
30年代的散文状况30年代,是散文创作的丰收期,散文在这个年代创作的文体意识进一步增强。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30年代的散文状况,供大家欣赏。
30年代的散文状况(一)三十年代,民族的自尊、血性在越来越具体的描绘中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趋向。
只有用大爱拥抱全人类的人,才能在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存在,彰显文化的价值。
鲁迅、刘半农、朱自清、冰心等面对时代与社会的茫然、苦难,已不写或很少写散文诗。
散文诗作为20年代的宠儿,在瓦解分化中沉淀成更加规范的散文诗,或分化出散文、杂文、议论文。
如鲁迅著名的杂文,朱自清、矛盾、冰心等人的散文。
现代散文诗与散文的苍茫精神时代与社会的变迁,不可避免在人文科学界、学术知识界打上烙印。
散文诗在动荡挤压中,成为标志民主、自由、平等的课题。
很多作家在叙事、议论、抒情中“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可见:“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
散文诗也不能脱离现实,偏安一隅。
冰心的《寄小读者》、《往事》等,充满着人文的关爱,同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
文笔婉约、清新、率真,与鲁迅作品风格形成鲜明对照。
而他们的情感、思想、目标,都是一致的,在散文诗的基础上,依赖自己的独特体会,以及生活、艺术阅历追问生命的终极意义。
30年代,如历史长卷中的一个折子,对于志存高远的中国作家,在思想、文学领域、艺术风格方面,都在不断实践中创新、完善。
散文诗在这个时期少了,却更加成熟了。
由此完善、发展的现代散文等,由形而下的物质层面,上升到形而上的哲思层面。
文以载道,鲁迅杂文的洗礼,让我们在深邃的历史中,看到所有封闭的思维,都可以面向世界打开。
这是历史的广阔,也是艺术的广阔。
是作家面对风云变迁的时代,以刀笔抒发壮怀激烈的情感,站在历史高度调整自己,使文学作品融入时代。
在与现实相通中,建立一种诗意的情感,把血性与温情统一起来。
现代散文诗与散文的互生一、意象、意境之间的互通“意”即作者的主观情感,“象”即寓意的艺术形象,“境”是二者融合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30年代散文在那个风雨飘摇的30年代,社会动荡,国家动荡,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努力奋斗。
城市的街道挤满了漂泊的流浪汉和无家可归的难民,他们带着饥饿和绝望的眼神,流离失所。
贫穷成为了他们唯一的伴侣,而希望则在黑暗的角落里微弱地闪烁。
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日子过得艰辛而无望。
纷争和冲突不断涌现,破碎的家庭和流离失所的孩子成为这个时代最深刻的映像。
每个人都在寻找着一丝温暖和安慰,可是现实却残酷地将这些希望一次次地击碎。
然而,就在这个充满荆棘的时代,仍有一些人选择了坚守自己所信仰的事物。
他们心怀希望,勇敢地面对逆境,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创造着一片美好的天地。
街头巷尾的小摊贩们忍受着艰苦的生活,用自己的微薄利润支撑着家庭的温饱。
他们每天辛勤地工作,默默地坚守着,不为外界的动荡动摇。
他们清晨扛着沉重的货物走上街头,傍晚时分才疲倦地归家,和家人团聚,品尝着劳动带来的甘甜。
农田里,耕地的农民们用血汗浸透了自己的土地,他们靠着一双双坚毅的双手,让谷物在沃土中成长,为家人提供美味和营养。
夏日的阳光炙热,冬日的寒风凛冽,可他们从不退缩,他们知道成就需要耐心和毅力。
在学校中,教师们用思想的火炬点燃了学生们的未来之路。
他们无私地传授知识,激发学生的潜力。
尽管教育资源匮乏,学校简陋,但这些教师们坚定地相信,教育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他们把每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用爱和智慧指引他们的前行。
30年代的散文,不仅仅是述说一个时代,更是述说一种精神。
它告诉我们,在逆境和困难中,人类的良善和勇气是无穷的。
无论风云变幻,还是经济不景气,这些精神的力量将永远存在,引领我们走向希望的彼岸。
所以,让我们怀揣着希望,与那个30年代的人们一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光明和未来。
20世纪30年代散文20世纪30年代散文一杂文二论语派小品文三抒情散文四叙事散文五报告文学一杂文鲁迅杂文前期1918~1926年共4部《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后期1927~1936年共16部《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1932年黎烈文接编《申报·自由谈》在鲁迅杂文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杂文作家如瞿秋白唐弢徐懋庸聂绀弩巴人等二幽默闲适的论语派散文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等林语堂 1895-1976 福建龙溪人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35年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 1935年创办《宇宙风》 humour幽默谑而不虐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文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我怎样刷牙》《我的戒烟》等津津乐道于日常生活琐事幽默小品从容睿智轻松自然三抒情散文何其芳李广田吴伯箫郁达夫丽尼陆蠡缪崇群师陀沈从文等一李广田1906-1968山东邹平人《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画廊集·题记》我是一个乡下人我爱乡间并爱住在乡间的人们风格平实浑厚感情沉郁而略带苍凉有柔美之风《画廊》画呢自然都很合乡下人的脾昧他们在那里拣着挑着在那里讲图画中故事又在那里细琢细磨他讲价钱小孩子穿了红红绿绿的衣服仰着脸看得出神从这一张看到那一张他们对于《有余图》或《莲生九子》之类的特别喜欢老年人呢都衔了长烟管天气很冷了他们像每人擎了一个小小手炉似的吸着暖着烟斗里冒着缕缕的青烟他们总爱买些《老寿星》《全家福》《五谷丰登或《仙人对棋》之类也有人在那里讲论戏文因为大多数画是画了剧中情节那讲着的人自然是一个爱剧又懂剧的不知不觉间你会听到他哼哼起来了哼哼着唱起剧文来再没有比这个更能给人以和平之感的了是的和平之感你会听到好些人在那里低低地哼着低低地像一群蜜蜂像使人做梦的魔术咒语人们在那里不相拥挤不吵闹一切都从容闲静叫人想到些舒服事情就这样从太阳高升时起一直到日头打斜时止不断地有赶集人到这座破庙来从这里带着微笑拿了年画去二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以1936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画梦录》《刻意集》耽于幻想以独语体抒写寂寞孤独具秾丽精致之美后期《还乡杂记》《星火集》质朴写实《独语》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于是我的目光在窗上徘徊了天色象一张阴晦的脸压在窗前发出令人窒息的呼吸这就是我抑郁的缘故吗而又在窗格的左角我发现一个我的独语的窃听者了象一个鸣蝉蜕弃的躯壳向上蹲伏着噤默的噤默的和着它对长长的触须三对屈曲的瘦腿我记起了它是我用自己的手描画成的一个昆虫的影子当它迟徐的爬到我窗纸上发出孤独的银样的鸣声在一个过逝的有阳光的秋天里四叙事散文丰子恺夏丐尊等夏丐尊1886-1946浙江上虞人结集出版有《平屋杂文》其中《白马湖之冬》被台湾散文家杨牧誉为白话记述文的模范构思谨严含意深远笔法老到五报告文学出现了报告文学写作热潮高尔基《世界的一日》茅盾《中国的一日》80万字近500篇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了1936年5月21日中国各地的生活风貌邹韬奋《萍踪寄语》《萍踪忆语》夏衍《包身工》1936 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等思考题 1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提倡的幽默闲适散文 2阅读鲁迅杂文选出一篇你认为在今天仍然具有有现实性的杂文谈谈它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概述三十年代散文代表作家作品三十年代散文创作文体意识进一步增强,社会空前政治化,导致散文创作受到政治和党派的影响,在1928—1937年内结集出版的散文专辑有五百种左右,30年代散文空前繁荣兴盛。
主要代表作家有;鲁迅、茅盾、冰心、朱自清、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郁达夫、瞿秋白、唐弢、徐懋庸、萧红、何其芳、李广田、梁遇春、夏丏尊、宋之的等(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文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有:林语堂的《吾国吾民》文化含量较高,两脚踏东西文化,向人们展示了文化学者眼中的中国。
《生活的艺术》集中反映了林语堂的人生观念,《京华烟云》、《苏东坡传记》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本,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他认为应该“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独抒性灵”的“个人笔调”式散文,但引起了左翼文学的批判。
周作人和林语堂一样是现代散文闲话一派的宗师,出版《看云集》《风雨谈》等,但后续人生态度消极,走向堕落。
(二)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主张以战斗性杂文为武器与黑暗,落后势力进行批判和抗争。
主要代表作家作品:30年代成就最突出的是议论性散文,如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提出杂感这种文体要因鲁迅而变成文艺性论文,这一主张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鲁迅所开创的现代杂文传统。
还有,杂文双臂:唐弢《推背集》《海天集》其文笔犀利,又含有抒情气息,徐懋庸《打杂集》《不惊人集》。
瞿秋白《一种云》文章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仅有600字却高度概括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
、郁达夫的游记《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作者寄情山水,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国事、民事的忧虑之情,在艺术上他的游记文字优美、文笔清秀,很富有神韵。
此外,萧红《商市街》主要描写了萧红与萧军在哈尔滨的贫穷与饥饿;(三)“京派”与开明派同人的散文主要代表作家作品:京派的:何其芳《画梦录》主要描画了青年人青春期被压抑情感的表现和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厌恶、逃避和自我封闭,同时,也是30年代未找到出路的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必然痛苦。
第十五章30年代的散文●30年代的散文创作承传了五四散文对人生的探索和心灵的书写,要承传了五四散文风格多样化的传统。
同时在表现社会生活的容量和散文的体式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小品散文成就蔚然可观,杂文因鲁迅而大放异彩,报告文学也成为散文领域里面的新景观。
第一节30年代散文概述一、小品散文30年代在小品小文的写作上面取得较大成就的,有林语堂,郁达夫,丰子恺,夏丐尊等等作家。
●丰子恺丰子恺20年代初开始白话散文的写作,30年代出版了《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等等散文集。
他的作品取材普通的日常生活,探究人生,自然的奥秘。
他的散文透露了佛理和玄思,常用漫画式的独特的视角和幽默来表达,描写率真自然风格清幽淡远。
●论语派30年代,林语堂先后创办《论语》(《论语》半月刊创刊于1932年9月)《人间世》《宇宙风》等等这些刊物,他和周作人等提倡闲适小品,文学史上叫做“论语派”,他们认为小品的写作应该“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提倡闲适,性灵,幽默。
他们的作品因独树一帜而拥有广大的读者,但也受到了一些左翼作家的批评。
●游记游记在30年代也有新的成绩,其中郁达夫的《屐痕处处》《达夫游记》。
钟敬文的《西湖漫拾》《湖上散记》都是比较有特色的。
另外朱自清,郑振铎,王统照,李健吾等等的旅行杂记也比较引人关注。
那么在30年代还涌现出一批具有自觉艺术追求的青年散文作者,如何其芳,李广田,丽尼,陆蠡,缪崇群等等。
●李广田李广田曾经和何其芳,卞之林合出过诗集《汉园集》。
因此,他们三个人被称作“汉园三诗人”。
李广田还出版了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
他关注未受都市文明浸染的乡土的“画廊”,在记事,写景,状物里面捕捉健康的人性之光,风格平实浑厚,情感沉郁而略带悲凉,所以有比较鲜明的柔美的风格。
●丽尼丽尼的散文创作,他经历了从低吟悲风到高歌抗争的一种嬗变。
散文集《黄昏之献》,里面的作品是漂流者的低吟,《鹰之歌》里面的作品开始了书写战争的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