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查字典辞书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5
古汉语通论:怎样查字典辞书一、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1、音序法:按读音顺序排列汉字 现代——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 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古代——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按一百零六韵排列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不知或读不准读音则不能检字2、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四角号码法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难于掌握实践:让学生察看工具书中的汉字排列法。
可利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不足:没有同音字的字无法注音。
如果同音字比被注音字还难认读,则无注音的作用。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毛——莫袍切m áo3、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错误:主观上强改字音,毫无根据。
实践:让学生查看《康熙字典》中的这几种注音方法。
利用教材中从《康熙字典》中所引的文字。
我国古代没有字典、词典的名词,对解释字词的工具书稱為“字书”。
清初敕编《康熙字典》之后,才有“字典”的名称。
“词典”的名称,则出现更晚。
字典:以收字为主,着重解释单字的写法、读音和字义的工具书。
常用的有:《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
词典:以收词为主,着重解释词、词组、成语、典故、人名、地名的工具书。
常用的有:《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清初的官修字典,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官修字典。
康熙认为“《字汇》失之简略,《正字通》涉于泛滥”,应有一部“善兼美具,可以奉为典常而不易”的字书来代替它们。
因此书“可以奉为典常而不易”,就命名为“字典”,后人因成书于康熙朝,一般又称之为《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的正文前有序、凡例、检字、辨似、等韵、总目等附录,正文后附“补遗”和“备考”。
第二章古汉语通论第一节怎样查字典辞书教学目的:了解“古代汉语”课程学习必须掌握的字典辞书。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应查哪些字典辞书?二、怎样查这些字典辞书?教学方法:讲授计划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一、什么是工具书?作为工具使用的书籍叫工具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要做好工作,必须先打磨好工具。
工具书是以其独特的“工具性”为人民服务的。
虽然工具书并不系统地讲述某学科的知识,我们也不能单单依靠工具书来增长学问;然而在我们读书,做学问,钻研问题时,工具书却是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
”在大学里学习,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工具和方法,培养独立钻研的能力。
学习古代语文化文,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工具书,才能解决阅读与研究中遇到的某些疑难问题。
二、工具书的检字法(一)音序检字法按照字音定出先后顺序来排列,有两种情况:1.按声母排列2.按韵母排列。
(早期排法)代表的书有:《广韵》宋代陈彭年编,分206韵,比他早的有《切韵》隋朝陆法言编。
《唐韵》唐孙愐编,主要解释字义,清代阮元的《经籍籑诂》,晋朱起凤的《辞通》。
也都是按韵母排列的。
音序法附有部首法。
(二)部首检字法这是最古的也是最常用的检字法。
按汉字的结构分成多少部首。
同一部首的字归纳在一起。
查字时先找到部首,然后按笔划数目(作部首的偏旁不计在内)由少到多去找。
遇到部首不太明显的字可以查检字索引。
第一个按部首排列的字典是东汉许慎写的《说文解字》,收九千多字,字体以小篆为正字,部首归纳出540个。
《字汇》明代梅膺祚著,收字三万三千多个,字形以楷书为准,将说文的部首进行了调整归并,变成214个。
《康熙字典》也是按部首排列的。
注意:《说文》字体采用小篆,而从《字汇》后采用楷书,楷书的笔势破坏了原来小篆的形体,楷书使用汉字方块化,笔势由原来近似于图画似的线条变成点画。
楷化后,有些本来不用的字形变成一样,例如:朔()育()朋(),有的楷化后变成不一样了,例如:赤()然()(分化现象),部首不再等于意符,(部首是指数中同一类的字里共有的最简单的那部分。
怎样查字典辞书●本讲介绍工具书最常见的编排体例、注音方式和释义方式,并选择几种重要的中文工具书,从它们的性质、体例、内容和特点等方面做介绍。
要求学生掌握以上内容,并能说出所举几种工具书的特点。
一、编排方式1、按照部首和笔画编排各字典辞书部首的设置不一定都是完全一致的。
《说文解字》依据小篆的结构,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
《康熙字典》依据楷书的偏旁,分为214个部首。
新《辞海》以简化字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为依据,分为250个部首。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则设置200个部首。
《现代汉语词典》189部說文解字部首:今仍用:木巾目言金山水¡¡今不用:屾 shen1 秝li4 夰gao1說文以字本義歸部: 相(目) 看(目) 腳腿(肉¡ª肉) 朗朦朝(月¡ª月)康熙字典等辭書的 214 部:大部分與現代漢語詞典等同山木子日¡¡相當一部分與現代漢語詞典等異:①部首的歸屬與字本義密切相關:堂(土)旬(日)暮(日)省(目)眷(目)螣(虫)媵(女)席(巾)孝(子)②一些部首的寫法與現代漢語詞典等異:氵(水)扌(手)犭(犬)阝左(阜)阝右(邑)辶(辵)灬(火)忄(心)攵(攴)王(玉)衤(衣)艹(艸)刂(刀)③沒有簡化部首:依繁体字查检关于汉字的部首●部首最早是东汉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提出来的,他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聚集为一个大的部类,把这个共有的偏旁列于该部字之首,称之为部首。
首创了部首检字法。
一般说来,《说文》中绝大部分部首是独立的文字,都表示一定的意义,都可以标志本部字的本义所属范围。
关于汉字的部首注意部首、偏旁、形符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所谓偏旁,一般是指组成合体字的部件。
分析合体字,有的以左为偏,右为旁,上为头,下为底,内为心,外为框,中为腰,但一般不管其位置如何,通称为偏旁。
相:由“木”和“目”两个偏旁组成,岩:由“山”和“石”两个偏旁组成。
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怎样查字典辞书(1)按音序排列。
按拼音字母次序怕列,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序,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2)按部首和壁画排列。
(3)按编码排列。
四角号码检字法(一)《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编纂,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成的。
按部首排列,分为214部,部首又按十二地支,分成子丑乙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笔画少的部首排在前面,同部首的字再按笔画数目排列。
“一二子中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未,六在未申七仔酉,八九戌部余亥存。
”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这部字典的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
每字下面先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然后解释字义,每义之下一般都引古书为证,有时也有古注,很少有编者自己的见解。
道光七年(1827年),王引之作《字典考证》,纠正了它的引述错误2588条:1981年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订误》,共八类五千九百多条。
《中华大字典》是由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用部首排列,收字四万八千多个,比《康熙字典》多收了一些近代的方言字和翻译用的新字。
全书在体例方面,注音主要采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释义也比较简单,并采用了一些清人的训诂研究成果。
(二)《辞源》《辞海》《辞源》是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出版于1915年,编写者有陆尔奎、方毅等五十多人。
这是一部与词语为主,兼顾便可常识的大辞书。
这部书用的是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的214个部首,单字字头下大量收列古今的复音词和词组,先释单字,再释复音字。
单字先注音,后释义。
注音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的《音韵阐微》的反切。
释义基本上是先说明词义和用法,然后再引书证或综述引文大意,有的还引古注对书证进行解释。
“社”,“(一)土地神主也”是第一个释义,“(诗)以社以方”是引得《诗经》中的话作例证,“{疏}以后的话是唐代孔颖达对《诗经》”这句话的解释。
怎样查字典辞书讲义一、辞书源流简介字典辞书是工具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代汉语首先必须学会查阅字典辞书。
中国最早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字书系列有《玉篇》、《类篇》、《字汇》等,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解词义的辞书是汉代初年成书的《尔雅》。
中国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李登的《声类》。
二、字典辞书的编排与注音(一)编排方式排列法也是检字法。
目前常用的检字法有三种: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
这三种检字法各有优点,又各有缺点。
1、音序法:按汉字的读音顺序排列汉字。
在古代汉语的工具书中,也有使用平水韵排列汉字的先后顺序的,也有按照平、上、去、入古代的四声进行编排的。
这种检字法的缺点是如果不知道汉字的拼音,就会无法查检,而且,汉语同音字太多,一个字往往有几十个同音字,给查检也带来一定的麻烦,另外,方言区的人在查检汉字时,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直接影响了查检的速度。
现代——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古代——平上去入四声按一百零六韵排列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科学方便缺点:不知或读不准读音则不能检字2、部首法:按汉字的部首归类排列汉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而且古代汉语中汉字的部首与现代汉语不同,许多汉字的部首也不容易辨认。
另外,要注意两点:(1)部首与汉字的偏旁不能相混:部首是统率汉字的一部之首,而偏旁是汉字结构中的一部分,在古代汉语中,左为偏,右为旁,上下左右合称为偏旁。
所以,部首和偏旁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2)各个字典的部首并不一样。
《说文解字》的部首有540个,而《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是200个,《康熙字典》的部首是214个。
3、号码法:按由汉字的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四角号码法、三角号码法、五角号码法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难于掌握四角号码检字法将汉字的笔划分成十种类型,每种类型取一个数字作代号。
笔形与号码的对应关系可以用口诀表示:“横1垂2,3点捺,叉4串5方框6,7角8八9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依照这个口诀,取汉字四角的笔形号码,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构成一个字的代表号码,再以代表号码数字的多少排列先后。
取角的规则:〈1〉能取复笔时尽量取复笔。
如“言”左上角取“亠”,不取“丶”。
〈2〉一笔取过一次,第二次作“0”,如“十”作4000。
〈3〉平行之笔取左右不取上下。
如“非”作1111。
〈4〉交叉之笔取上下不取左右。
如“中”作5000。
〈5〉“问”、“因”等字上面两角取外,下面两角取里。
如“问”作7760,“因”作6043。
〈6〉上盖下托之体取最高和最低之笔,如“宗”作3090,“石”作1060。
〈7〉同号的字太多时,取右下角上方最近之笔作第五角,即附角号码,如“唐”作00267。
四角号码检字法查字很方便,可以不管读音和部首,而且按照号码可以直接在正文中查检,但是这种检字法规则复杂,变形笔画多,掌握这种检字法本身就很不容易,不容易确定汉字的号码,而且,还要受到汉字是繁体字还是简化字的影响。
4、笔画法按照汉字的笔画的多少进行编排。
汉字笔画相同的,又根据横、竖、撇、折、点的顺序进行排列。
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不熟悉汉字笔画、笔顺规则的容易出错,另外,查检的速度也不快。
基于上述情况,尽量多掌握几种检字法,特别是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要做到比较精通,这样以音序检字法为主,辅以部首检字法,大体上可以解决在字典辞书中查检字词的问题。
(二)注音方式1.直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
格式是“某音某”。
例如《汉书·高帝纪》:“秦将章邯距破之。
”苏林注:“邯音酒酣之酣。
”这里使用的注音方法就是直音。
2.读若:读若是训诂术语,用来注音,亦可用来破通假字。
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
格式是“某读若某”。
例如《说文》:“哙,或读若快”。
3.反切:反切是训诂注音术语,简称“反”或“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声母和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
例如“练,郎甸切”就是取“郎”字的声母“l”与“甸”字是韵母和声调“iàn”合成“练”字的读音“liàn”。
在相切的两个字中,取声母的字叫做反切上字,取韵母和声调的叫做反切下字。
但是由于古今汉语语音的变化,大部分古注中的反切拼出来的音和今天的不同,还有的用现在的读音无法拼切。
4.注音字母注音:按照汉字的26个注音字母的顺序进行注音。
这种注音法是解放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检字法。
这种注音法的缺点是汉语同音字太多,一个字往往有几十个同音字,也带来一定的麻烦,另外,方言区的人在使用时,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直接影响了注音的效果。
这种注音方式的书写也比较繁难,但是已经比以前的平水韵或者反切注音要好多了。
5.拼音字母注音:按照汉字的汉语拼音使用的26个字母的顺序进行注音。
这种注音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注音法。
方言区的人在使用时,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直接影响了注音的效果。
6.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错误:主观上强改字音,毫无根据。
实践:查看《康熙字典》(或者《汉语大字典》)中的这几种注音方法。
三、古代汉语常用的字典辞书查检字音、字义的1 《说文解字》年代和作者:《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时期许慎著,约成书于公元121年,历时二十多年完成的。
性质:是我国第一部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字学著作。
体例:《说文》共分14篇(加上“叙”即为15篇),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了540个部首,全书采用部首编排法。
共收字9353个,重文(异体字)1163个。
全书的540部每部下的字按照“据形系联”的原则来编排。
该书的释字体例为:每字下先列小篆形体作为字头;其次解释改字的本义;然后用“六书”理论来分析字形的构造;个别字还有书证和异体。
举例见教材122页成就:(1)文字学上的;该书保留了大部分先秦字体,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们认识古文字的桥梁;(2)训诂学上;它保存了汉代以前的许多训诂资料,反映了上古汉语的词汇面貌。
对阅读古书很有帮助;(3)辞书编排上;它首创的“部首编排法”一直是后代编写字典辞书的主要体例。
局限:(1)对文字形体的解释穿凿附会。
一是因为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见到的金文也很少,所以对文字的形、音、义的解释欠妥。
(举例说明)(2)由于时代的局限(东汉时盛行敬天、信神、尊君、信阴阳五行)对一些文字的解说很荒谬。
(3)部首分得太琐碎,编得不太科学。
《说文》540部;仅少数部首是“据形系连”的,大部分无规律,同部中的字今天看来,大多无次第。
2、《康熙字典》年代和作者:成书于康熙55年,由张玉书、陈廷敬等30人编纂的,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
体例:全书采用部首编排法,分成214部,又根据十二地支分为十二集。
释字的体例是先音后义。
注音列历代主要韵书的反切,释义兼引古注。
成就:《康熙字典》在中国字典辞书编纂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代出版的字典辞书,无论是部首的设置还是编排体例,都脱胎于《康熙字典》、不足:1、注音用反切和直音;2、字的归类于当代通行的字典辞书不完全一样;3、没有标点;4、释义往往拘泥于古代原有的训诂,或不够准确,或失于简约。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年代和作者:1974~1975年,由当时北大中文系的王力、唐作藩等专家以及学生、工人共同编写而成。
性质:学习古汉语的小型专科性字典体例:字条按音序排列,以简体字作字头,字头后面的括号内标明繁体字、异体字等。
全书只收录古汉语中的常用字和常用义。
优点:该字典释义较准确,例句难点有解释,特别是【注意】和【辨】对学习古代汉语很有参考价值。
不足:书证多不考虑始见书,只求典型易懂,这不利于对词义的时代性的掌握;此外,以简体字作字头,查检繁体字有困难。
4、《汉语大字典》作者:由徐中舒主编,该书是由四川、湖北两省300多名专家、学者和教师经过10多年的努力编纂而成的。
性质: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字典,是一部大型汉语专用工具书。
体例:全书采用繁体字编排,新版的《汉语大字典》收楷书单子60370个,总字数超过1500万。
字形方面;在楷书的单子条目下,收录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演变,所收入的每一个形体都有可靠的拓片或实物为依据,不选用二手或三手材料。
字音方面;对收录的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标注出了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的反切,标注了上古的韵部。
字音方面;收入常用字的常永义和其生僻义。
成就:目前收字最多,字形规范,注音精准,内容完善,释义详备,查检方便。
不足:成书于众人之手,各字在释义、义项分合等方面的质量难免参差不齐,引文文字时有脱误。
查检词语和典故1、《古代汉语词典》作者及成书年代:由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汉语教研室全体教师和商务印书馆汉语工具书编辑室的几位同志集体编写。
性质:供读者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使用的中型语文工具书体例:见教材120页2、《汉语大词典》作者:由罗竹凤主编,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数百位专家编写而成。
性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词典体例:见教材120页。
3、《词源》作者及成书:《辞源》始编于1908年,1915年以甲乙丙丁戊五处版式出版。
1931年出版《辞源》续编。
1939年出版《辞源》正序编合订本。
建国后经修订,至1983年出版了修订本,它凝聚了几代学者的心血。
性质: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语文辞书体例:见120页。
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1、《助字辨略》作者:清代刘淇著,出版于1711年体例:全书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诗词、小说,资料比较丰富。
不足:此书对“助字”的分类,标准不一,名目繁多。
有的是从形式上分,有的是从语气上分,有的是从意义上分,内部体例也欠严密。
2、《经传释词》作者:清代王引之著,出版于1819年体例:全书按古声母排列。
它所收的虚字以经传为主,以子书和其他书的材料为辅。
东汉以后的一概不录,它的体例比较严密,引证博瞻,解说详备,有不少好的见解。
不足:它所使用的语法术语与今天的术语很不一样,初学者不易读懂,对虚词的分类也不如现在的分类科学,且收字太少。
3、《古代汉语虚词通释》见教材121页。
4、《佩文韵府》见教材121页其他专门性工具书见教材122页【思考题】1.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如何使用?2.查检字音、字义的工具书主要有哪些?说说它们的基本内容、编纂体例及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