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260例
- 格式:pdf
- 大小:110.19 KB
- 文档页数:2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逐渐发展为中晚期宫颈癌,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影响。
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西药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目前,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其中,西药主要用于化疗和靶向治疗。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等方式进行。
化疗虽然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但是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虽然西药治疗可以帮助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恢复健康,但是治疗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并及时告知医生有关身体状况的变化。
其次,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避免因化疗导致的身体虚弱。
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需要注意心理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
选择放化疗的患者也可以联合中医治疗,能够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预防病情反复。
因此,宫颈癌术后不做复发的情况,通常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综合判定。
中医治疗副作用小,具有稳定的远期疗效,在临床中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
中医治疗坚持扶正与祛邪并重,通过扶正固本类中药的使用,补充患者的元气,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改善患者的体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注重祛邪,抑杀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依托《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经典医学著作,并结合40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袁希福老中医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针对癌症患者机体内阴阳失衡的状态,灵活施以扶元气、消痰瘀、攻癌毒等方法,以修复受损的器官功能,缓解患者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与西医有机结合,以达到减毒增效,提高整体抗癌疗效的作用。
西药治疗是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然而,在治疗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中医与西医共同使用全面调理,对控制病情,减轻痛苦有更大的帮助,患者要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和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应对治疗,祝患者朋友早日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症疼痛56例临床探讨发表时间:2016-12-20T15:34:36.33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6年8月第8期作者:米成泉[导读]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效果。
湘西自治州肿瘤医院湖南湘西 416000【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晚期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8例。
参照组患者予以单纯西医进行止痛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苦参注射剂、中药封包红外线照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NRS、KPS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均P<0.05。
结论:对于晚期癌症疼痛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止痛有显著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晚期癌症疼痛;复方丹参注射液;中药封包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可为患者的睡眠、饮食等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
因此为晚期癌症患者选择有效的止疼方案尤为必要。
本文为提高该类患者的止痛效果,对我院近半年的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已经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作如下汇报:1 一般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数据此次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共计56例,病例抽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6年7月。
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0例、26例;年龄在37--7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8.6±3.9)岁;肿瘤分类:肺癌22例,胃癌21例,肝癌4例,胰腺癌2例,食管癌7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8例。
对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不存明显差异。
排除标准:将入组前使用其他止痛药物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神志不清患者予以排除。
中药联合奥施康定治疗60例肺癌患者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6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中晚期肺癌伴有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奥施康定)中药组(中药+奧施康定)每组30例,治疗1w。
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并记录疼痛分数;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记录两组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均明显减轻,奥施康定组NRS均数3.85,中药+奥施康定组NRS均数2.92,P <0.05。
结论中药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可以更好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中重度癌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标签:中药;吗啡;肺癌;癌痛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肺癌正以每年0.5%的速度在全球递增,肺癌死亡已居各种癌症死亡之首[1]。
疼痛是中晚期肺癌患者中最常见、最恐惧的症状之一。
本研究分别采用中药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奥施康定)和单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 奥施康定) ,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中重度癌痛,对比其疼痛、副作用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的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纳入标准:TNM分期为ⅢB-Ⅳ,疼痛评分>4分,年龄>18岁;末次化疗或疼痛部位的放疗治疗结束4w及以上,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者,能口服中药,并接受中药汤剂的患者。
排除标准:难以判断自身疼痛程度的患者。
1.2一般资料60例观察对象来源于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住院患者。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奥施康定组、中药十奥施康定组。
奥施康定组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5.7±2.71)岁;疾病分期:ⅢB期18例;Ⅳ期12例;病理分型:鳞癌14例,腺癌12例,其他4例;中药+奥施康定组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2.8±2.34)岁;疾病分期ⅢB期14例;Ⅳ期16例;病理分型:鳞癌12例,腺癌15例,其他3例。
中西药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260例
陕西省中医医院介入治疗中心(710003) 邓有峰 张梅兰 张青霞
王惠川 王建安 孙建平
摘 要:目的:探索中西药结合治疗中晚期肿瘤的有效途径。
方法:采用岩舒注射液和化疗药物经动脉灌注治疗本病260例,并配合中药扶正培本,清热解毒等治则,其
中肝癌106例,肺癌98例,贲门癌31例,卵巢癌4例,胃癌15例,直肠癌6例,
结果:总缓解率肝癌71.7%,肺癌70%、贲门癌58%、卵巢癌75%、胃癌60%、
直肠癌50%,说明中西药联合灌注结合中药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效果优于单
纯西药化疗灌注。
主题词:肿瘤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岩舒注射液 治疗应用 补气药 治疗应用 清热解毒药 治疗应用 阿霉素 治疗应用
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中西药联合灌注介入疗法并辅以扶正培本、清热解毒的方药内服,获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具体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260例中男158例,女102例;年龄6~82岁,平均年龄59岁;全部病例术前经A FP检测,CT或病理检查。
肝癌106例,其中原发性肝癌85例,继发性肝癌21例;肺癌98例,其中中心型82例,周围型16例;贲门癌31例,胃癌15例,卵巢癌4例,直肠癌6例。
治疗方法 1 靶血管选择,肝癌为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肺癌为支气管动脉,贲门癌为胃左动脉,胃癌为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腹腔干、卵巢癌和直肠癌均为双侧髂内动脉。
2 灌注药物,先灌注阿霉素40m g~60m g,吡柔比星40m g~60m g,丝裂霉素12m g~20m g,顺铂40m g~60m g,卡铂300m g~400m g,足叶乙甙200m g~400m g,异环磷酰胺200m g,5-氟尿嘧啶750m g~1250m g,一般选用其中2~3种联合用药视肿瘤组织类型及疗效而定。
后灌注岩舒注射液20m l~40m 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m l~80m l,缓慢推注。
3 全部病例配合扶正培本,清热解毒中药内服治疗,常以黄芪30g,茯苓、白芍、女贞子、枸杞子各15g,人参、刺五加各10g,当归12g为主,再视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疗效标准 按1982年2月全国抗癌药物会议的抗肿瘤药物疗效通用标准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持续4周以上渗出液消失。
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50%以上,且无新病灶出现,渗出液减少。
稳定(N C):肿块缩小不及50%或扩大不超过25%,进展(PD):1个或多个病变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变。
治疗结果 生存期经治疗后生存期最短者为45d(死于消化道大出血),最长者5年零8个月,平均21.25个月,生存期在45d~6个月18例,6个月~12个月41例,12个月~18个月83例,18个月~24个月71例,24个月以上47例,不同病变部位患者疗效见表1。
表1 各部位疗效观察表
部位例数CR PR S P CR+PR%
肝癌10618513771.7%
肺癌98116814570.6%
贲门癌312215358.0%
胃癌15094260.0%
卵巢癌4031 075%
直肠癌6032150.0%
并发症判定:本组病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现根据抗癌药物副作物反应的分度标准[1] (W HO)见附表2
表2 抗癌药物主要副反应观察表
组别01234
WBC109 L145991600
血小板109 L1231251200
血红蛋白g L141932150
恶心呕吐1101262400
讨 论 岩舒注射液在化疗灌注中的作用:
攻坚散结汤治疗乳腺纤维瘤样增生150例
西安市碑林区红十字会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710001) 龚时霞 赵 波
摘 要:目的:探索活血软坚散结类中药配伍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
方法:采用自拟攻坚散结汤(丹参当归凤仙子赤芍青皮郁金橘核夏枯草海藻白芥子山慈菇
云苓)口服治疗乳腺纤维瘤样增生150例。
结果:总有效率94.66%。
提示本方
对乳腺纤维瘤样增生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疗效。
主题词:乳腺纤维性囊肿病 中医药疗法 复方(中药) 治疗应用 @攻坚散结汤 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药[剂] 治疗应用 软坚散结药[剂] 治疗应用
临床资料 本组15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19~45岁之间,平均年龄37岁;病程2~6年,平均4年;未婚25例,已婚125例;双侧乳房均为纤维瘤样增生120例,单侧乳房为纤维瘤样增生30例;月经不调者135例,月经正常者15例。
以上患者治疗前均经红外线扫描,确诊为乳腺纤维瘤样增生,排除乳腺纤维腺瘤及肿瘤。
治疗方法 攻坚散结汤组成:丹参30g,当归、青皮、白芥子、郁金各10g,凤仙子、赤芍、橘核、夏枯草、山慈菇、云苓各15g,海藻20g。
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500m l,分早晚空腹温服,经期停服。
1个月为1疗程,3个月统计疗效。
临床以
岩舒注射液的有效成份为苦参生物碱,而呈现较强活性的是其生物碱部分,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苦参生物碱有以下主要机能:①抗肿瘤作用,苦参抗肿瘤作用早有记载,1960年日本柴田承二等先后研究山豆根抗癌作用的有效成份,表明其抗癌成份为苦参碱[2],1960年美国国家化学中心(CCN2 SC)发表了对1217种植物抗肿瘤作用的药理筛选结果,表明狭叶苦参的50%醇提物对路易斯肺癌(L uw ls L ung Car)等癌种在小鼠身上表现了明显的抑制活性。
②升白作用,酒钢职工医院等对苦参生物碱的升白作用作了研究[3]。
表明:静脉或肌肉注射30m g kg的苦参总碱和100m g kg的氧化苦参碱对正常家兔外周血白细胞数有明显的升高作用。
③安定镇痛作用,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袁惠南等对苦参总碱的安定镇痛作用作了研究。
证明苦参总碱单独使用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与阈剂量吗啡合用,可明显增加其镇痛百分率。
综合以上三点,岩舒注射液与化疗药物合用,不仅提高抗肿瘤效果,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还可升高白细胞,降低化疗药物毒副性,并有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疼痛的功效。
中医扶正培本,清热解毒治则对化疗灌注的协同及降低毒副作用的意义:扶正培本法是指扶持正气,培植本源,用补益方药调节人体正气而言。
本组病例以黄芪、茯苓、人参、刺五加、女贞子、白芍、当归、枸杞子等味药为主,视患者具体情况加减。
黄芪可以刺激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IFN),刺五加多糖,茯苓多糖,人参多糖等均有良好的IFN促诱生作用[4],而人参三醇型皂甙女贞子,黄芪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促使白细胞介素(I L)产生的作用5],即扶正培本药具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
它们还有类激素作用,能保护骨髓,防止或减轻化疗的损害作用。
采用岩舒注射液和化疗药物联合灌注再结合中药扶正培本,清热解毒等治疗的治疗方法更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可明显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佩文.主编.恶心肿瘤并发症实用疗法.第1期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510~511
2 柴田承二山豆根抗癌作用的实验研究.药学杂志.81.1635.1961
3 酒钢医院.苦参生物碱对正常家兔升白作用的实验研究.放射医学(1).42.1982
4 里见信子.晚期癌的汉方药免疫疗法及并用免疫激活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1;42(1)∶120
5 山铺昌由.小柴胡汤对癌症患者末稍单细胞I L-I B、I L-6及G M-CSF产生功能的影响和汉医药会志1991;8(3)∶254
(收稿2002201219;修回2002204215)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