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六大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1
- 格式:doc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15
煤矿六大系统施工方案简介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具有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应用。
然而,煤矿的施工过程复杂且危险,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本文将介绍煤矿六大系统的施工方案,包括通风系统、供水系统、电力系统、瓦斯抽放系统、排水系统和运输系统。
通风系统施工方案通风系统是煤矿中保持空气流通和提供适宜工作环境的重要系统。
通风系统的施工方案应包括:1.测量矿井长度和交叉巷道尺寸,确保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
2.选择合适的通风机和风门,安装在适当的位置,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3.针对煤层中的瓦斯和粉尘等有害气体,设计安装合适的通风管道和过滤设备,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供水系统施工方案供水系统是为煤矿提供生产和工作所需的水资源的重要系统。
供水系统的施工方案应包括:1.水源的选择和调查,确保供水系统有稳定可靠的水源。
2.设计合适的供水管道和储水设施,确保水资源能够迅速供给到各个工作区域。
3.安装水泵和输水管道,保证水能够以适当的压力和流量供给到各个设备和工作场所。
电力系统施工方案电力系统是煤矿中提供电力供应的重要系统。
电力系统的施工方案应包括:1.测量和评估矿井及设备的用电需求,确保供电能力满足生产和工作的需要。
2.安装适当的变电站和配电设备,确保电力能够稳定供给到各个工作区域。
3.设计合适的电缆布线和接地设施,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
瓦斯抽放系统施工方案瓦斯抽放系统是煤矿中处理煤层瓦斯的重要系统。
瓦斯抽放系统的施工方案应包括:1.对矿井中瓦斯含量进行监测和测量,确保瓦斯处理设备的设计符合实际需求。
2.安装合适的抽放设备和管道,确保瓦斯能够有效地被抽放到安全的地方。
3.设计合适的瓦斯处理设备和排放管道,确保抽放和处理过程中瓦斯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排水系统施工方案排水系统是煤矿中处理井下水的重要系统。
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案应包括:1.对井下水流条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排水管道和设备的布置方案。
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煤参煤矿安全局下发的文件精神,建立完善煤矿井下“六大系统”,防范事故发生、降低事故危害程度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促进安全生产,我项目部现将六大系统基本现状和实施计划步骤汇报如下:一、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现状我项目部现在使用矿井安全监测系统为2011年3月份新配,投入运行时厂家对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各个数据操作等进行优化。
根据AQ1029-2007安全行业标准完善了井下采掘头面和其它主要地点的传感器设置:甲烷传感器、风速传感器、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负压传感器、开关传感器、断电控制器、开停传感器等井下均已投入使用,做到了实时监控。
在工地调度室内安装了主机和显示终端,实现了安全监控系统和生产调度系统联合值守,统一指挥且中心站实现了双回路供电,实现了双机备份。
在外网停电的情况下备用电源能正常投入使用,系统能在五分钟内完成自动切换。
严格执行瓦斯传感器的调校制度,确保传输到主机的数据准确可靠,严格执行瓦斯超限断电撤人制度。
每班要求瓦斯员用光学瓦检仪与瓦斯传感进行比较,二者数值不一致时,以高值为瓦斯管理、控制的数据。
当数据误差超过±0.2%时,需在8小时内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在此期间不允许任何人停用瓦斯断点设备。
每隔10天对瓦斯超限断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并作好记录,保证在瓦斯超限时,能够及时切断被控工作场所的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所有装设的传感器都应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设置其报警点、断电点、断电范围,并实行了挂牌管理。
矿安全监控中心能够及时反映监控场所瓦斯及其他环境参数的真实相对物理量,并及时填写各类内业资料,上报及审阅瓦斯日报表,数据做到真实准确;并能按规定保存各类监测数据至两年以上。
矿井建立了与公司瓦斯监控系统网络的连接,实现了瓦斯监控系统的数据共享,安全监控系统稳定、可靠。
2、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实施步骤按照《山西煤矿建立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作方案》的要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需要增补的分站、各种传感器、报警器等见“六大系统”计划表,具体增设的位置见监控设备增添计划图,计划于2011年12月底完成。
关于建设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总体规划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实行)》、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加快建立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及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建设完善地方煤炭主体企业所属煤矿和单独保留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总体规划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
为确保我公司“六大系统”建设目标如期按标准建设到位,特对我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做出总体规划如下:一、成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小组成员:“六大系统”建设完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电科,任办公室主任,各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每周向“六大系统”建设完善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办公室主任及时把反映的问题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六大系统”建设完善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协调解决,确保如期完成。
二、六大系统建设完善方案1、监测监控系统主管领导:具体负责人:建设完善标准及时间要求:严格对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进行排查,针对不符合标准的必须在2010年6月15日前整改到位。
(1)目前状况:各类传感器的安装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各类传感器的安装到位。
甲烷传感器的安装地点符合要求,采煤工作面安装位置:采煤工作面(采面回风巷距采煤工作面5至10米范围内)、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煤工作面回风流(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外此距回风上下山10至15米处)、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回风巷中部增加一个甲烷传感器。
掘进工作面安装位置:掘进工作面窝头5米范围内、掘进工作面回风流(掘进工作面外侧距采区回风巷10至15米处),掘进工作面长度大于1000米时,在掘进巷道中部增加一个甲烷传感器;采煤机、掘进机;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测风站内;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专用排瓦斯巷。
煤矿矿井六大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一、煤矿矿井六大系统概述煤矿矿井六大系统主要包括采掘、机电、通风、水文、安全、管理等六个方面,是保障矿井运行安全稳定的重要系统。
其中,采掘系统是煤矿生产的核心,机电系统是保障煤矿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内空气清新流通的重要部分,水文系统是防止煤矿水灾的关键,安全系统是保障煤矿工作环境安全稳定的必要条件,管理系统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正常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二、采掘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采掘系统是煤矿生产的核心,建设和整改工作应集中力量进行。
重点是加强矿井内采掘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严格执行矿井安全规程和制度。
同时应优化设备配置,配备先进的采掘设备,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还应在采掘现场设置检测监控装置,实现对煤炭、瓦斯等安全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三、机电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机电系统是煤矿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建设和整改工作应紧密配合采掘系统建设。
重点是对煤矿设施设备的更新、调整和改进,提高设备的效益和耐用性,增强煤矿设施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同时,应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修,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四、通风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内空气清新流通的重要部分,建设和整改工作应注重通风系统的完善和现代化。
一是应定期清理矿井内的积水和粉尘,确保矿井内环境卫生干净;二是应加强通风设备的投入,保证空气清新流通,防止毒气积聚;三是应建立完善的通风监测系统,对矿井内的空气流动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水文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水文系统是防止煤矿水灾的关键,建设和整改工作应强调防水措施的完善和改进。
首先,应建立全面的排水系统,确保矿井内及时排水;其次,应采用先进的防水技术和设备,如隔离墙、封堵剂等,提高煤矿防水能力;另外,应定期对抽水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转,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水灾事故的发生。
2023年煤矿矿井六大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一、背景介绍煤矿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煤矿矿井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进行系统建设和整改。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煤矿矿井六大系统进行建设和整改,提高煤矿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水平,确保煤矿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矿矿井六大系统1. 通风系统:改造煤矿矿井的通风系统,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井下通风畅通,减少因瓦斯爆炸和煤尘引发的事故发生。
2. 瞭望系统:完善煤矿矿井的瞭望系统,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和环境监测仪器,及时掌握井下的安全状况,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处理。
3. 排水系统:加强煤矿矿井的排水设施,提高排水能力,防止矿井涌水和水灾事故的发生。
同时,对井下的水质进行监测和治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塌陷系统:进行煤矿矿井的支护和加固工程,确保井下的地质稳定性,防止因地面塌陷导致的事故发生。
5. 防火系统:加强煤矿矿井的防火设施建设,增加自动灭火设备和防烟排烟设备,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并提高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6. 确保系统:建立完善的煤矿矿井管理系统,加强对矿井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矿井的正常运行和生产的安全性。
三、整改方案1. 通风系统建设和整改:对煤矿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和更新,提高通风量和通风效果。
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清理和更换过期的过滤器和风机。
同时,建立瓦斯抽采系统,对矿井中的瓦斯进行抽采和处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2. 瞭望系统建设和整改: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和环境监测仪器,对矿井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录像记录。
建立矿井监控中心,设置报警系统,对矿井中的异常情况进行监控和预警。
同时,加强对井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3. 排水系统建设和整改:对煤矿矿井的排水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提高排水能力。
保持井下的水位在安全范围内,防止涌水和水灾事故的发生。
定期对井下的水质进行监测和治理,确保对环境的污染达到国家标准。
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一日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六大系统现状: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二、成立“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和方案实施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各部室、区队负责人具体分工:(一)监测监控系统由通风安全部负责,(二)人员定位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由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负责,(三)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由机运管理部负责,(四)紧急避险系统由机电管理部负责。
三、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目标要求(一)建设完善矿井检测监控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完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为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强化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监测监控系统中心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迅速采取断电、撤人、通知作业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二)、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设完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改造工作,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有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
进一步完善制度,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三)、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
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在自救器所能提供额定防护时间内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范围内建设避险硐室或救生舱。
祥云县山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怀宇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实施方案二0一二年二月祥云县山木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怀宇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和《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煤监〔2010〕152号)的文件精神。
为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能力,经矿务会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领会通知精神,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通过讨论研究。
特制定该建设规划和方案。
一、矿井概况我矿地处云贵高原,矿区内地势高低起伏,地面平均标高为+100m。
井田可采煤层为2煤层,系急倾斜煤层,煤层倾角平均为50º,厚度平均为2m。
煤层赋存扁豆状,地质构造相对复杂,褶皱发育较频繁。
井田可采储量约46.47万t;矿井设计年产量6万t,属小型矿井,服务年限为8a。
由于煤层受侏罗系地层变化,因此在矿井开拓方式中,综合比较采用平硐开拓,穿巷配壁式采煤法,炮采工艺;原主采C1、C2、C3煤层,现探采C1、C2、C3和C3极薄煤层,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一个掘进工作面。
二、“六大系统”现状1、监测监控系统:矿井装备有KJ70N-J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两套,并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要求,对井下风门安装有风门开启传感器,局扇及其它主要设备开停传感器;对井下采掘各工作面分别安装有甲烷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地面对井下瓦斯、井下温度、风速的动态监测监控。
并且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有专人负责,定期对各种传感器进行校检。
以确保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齐全、数据准确、处置迅速、监控有效。
2、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安装有上海秀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2309TP-SI型人员定位系统两套,全面覆盖矿井井下人员分布状况,实现了地面对井下实时监控和及时调度,做出准确指挥。
2023年煤矿矿井六大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煤矿矿井是煤炭生产的重要场所,为保障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对矿井的六大系统进行建设和整改。
以下是2023年煤矿矿井六大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
一、通风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1. 增加通风设备数量:在矿井的关键部位增设通风机和插入式风机,提高通风量和效果。
2. 安装智能化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矿井的通风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3.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对于通风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能力,使其能在遇到问题时迅速应对。
二、供电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1. 提高供电设备的带载能力:更新矿井供电设备,确保满足矿井的电力需求,防止因电力不足导致的事故发生。
2. 安装智能化断电装置:在关键设备上设置断电装置,当设备故障或超载时能自动切断电源,防止事故的发生。
3. 定期维护检修:加强对供电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排水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1. 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安装地下水位监测器,实时监测地下水位,便于及时采取排水措施。
2. 提高排水能力:增设水泵和排水管道,提高矿井的排水能力,降低地下水位。
3. 加强泵站管理:加强对泵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巷道支护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1. 加强巷道检查工作:定期对巷道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巷道的支护问题。
3. 提高巷道支护的技术水平:引进新的巷道支护技术,提高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加强巷道支护材料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选购、使用和存放巷道支护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五、防火防爆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1. 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矿井的关键部位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器,实现对火灾的及时监测和警报。
2. 加强防火巡检:定期开展防火巡检工作,发现潜在火灾隐患并及时消除。
3. 提高职工防火防爆意识:开展防火防爆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瓦斯抽放系统建设及整改方案1. 安装瓦斯自动监测装置:在矿井的关键部位安装瓦斯自动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矿井的瓦斯浓度。
一、监测监控系统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是提高煤矿应急救援能力和灾害处置能力、保障矿井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技术保障体系。
作为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之首的矿山安全监控系统用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基于煤矿、矿山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求开发的监测、监控系统系统满足行业的相关技术要求,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1。
1设计依据●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G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GB 10111—1988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 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MT 286-1992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T 899—2000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MT/T 1004-2006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2 系统构成下面结合实际案例对我公司的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介绍.我司为某煤矿企业提供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其一、煤矿工业自动化系统;其二、视频监控系统;其三、远程计量监控系统;其四、大屏幕显示系统.多个监控系统共享统一的系统平台,统一汇接到调度室,并通过统一的调度室大屏幕实现统一的、实时监测监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宣威市*******“五大安全避险系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宣威市*******2011年12月1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我矿“五大系统”建设步伐,按规定时限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各级验收,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制订我矿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五大安全避险系统”整治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组长:x(矿长)副组长:x(安全副矿长)xx(技术副矿长)xx(生产副矿长)xxx(机电副矿长)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二、整改内容及措施(一)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存在问题:1、中心机房无消防设施;2、地面中心站未实现双回路供电、2小时备用电源供电;3、未使用空调调温、无录音电话;4、未安装风门开停传感器、局扇开停传感器;5、所有传感器的控制未对应馈电;6、未编制完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监控系统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度;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安全监控系统值班制度;安全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安全监控系统故障报告制度;安全监控系统监测、监控异常上报制度;系统安全保障措施;7、未绘制:系统设备断电控制图;系统布置电子图;系统设备布置图;8、未完善设备管理资料:系统设备仪表台账;监控设备故障登记表;系统检修记录表;系统巡检记录表;传感器调校记录表;中心站运行日志;甲烷超限断电闭锁甲烷风电闭锁及故障闭锁功能测试记录表;安全监控设备使用情况月、季报表;实时安全监控系统示意图(标明井上下设置的分站、传感器的位置和传输线路等情况);系统及设备异常情况及处理报表。
整改措施:1、购买消防设施并安装到位;2、购买大于2小时的不间断电源安装到位、再接一路电线到中心机房实现双回路供电;3、购买空调、录音电话并安装到位;4、装齐装足风门开停传感器、局扇开停传感器;5、购买远程断电装置让所有传感器的控制对应馈电;6、编制完善: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监控系统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度;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安全监控系统值班制度;安全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安全监控系统故障报告制度;安全监控系统监测、监控异常上报制度;系统安全保障措施;7、绘制并完善:系统设备断电控制图;系统布置电子图;系统设备布置图。
街洞矿业公司茶山岭煤矿“六大安全避险系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茶山岭煤矿技术办2013年7月11日街洞矿业公司茶山岭煤矿“六大安全避险系统”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根据公司6月14日对我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预验收检查的实际情况。
为加快完善我矿“六大系统”步伐,在规定时限内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各级验收,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如下整治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组长:周春山、陈桂龙副组长:冯友良、杨洪生、龙正文、刘建军、蔡隆军、陈红文、刘建华、陈建荣、邓金华、雷小清、刘水华、李定员、杨丰、雷冬根、叶小平、田站、陈志满、谷礼宜、陈定军成员:各连队队长及分管技术员二、整改内容及措施(一)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井下没有配备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井下监测分站主机安装备用电池,该项工作由胡雪明和刘光荣负责,7月底完成到位。
2、无矿领导分管安全监控管理机构的说明—矿建立监测监控管理组织机构(陈红文副矿长负责);3、没有安全监控设备故障期间的安全措施;—制定安全监控设备故障期间的安全措施(周孚明负责)4、没有安全监控设备按规定定期进行调试、校正的记录;—建立安全监控设备定期调试、校正的记录;(机电技术员周孚明负责建立记录台帐,调试校正工作由胡雪明、刘光荣负责)5、没有执行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建立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周孚明负责,7月31日前完成)6、-300西大巷掘进工作面进风回风流未安装甲烷传感器;—安装-300西大巷掘进工作面进风回风流未安装甲烷传感器(胡雪明负责,7月31日前完成)7、没有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上设置机载式甲烷断电仪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购买HSY-DJ4G型机载式甲烷断电仪4套由机电队负责安装(雷冬根、杨丰负责安排,8月10日前完成)8、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测风站未设置风速传感器及甲烷传感器;—采区回风巷、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测风站设置风速传感器及甲烷传感器的安装(胡雪明、刘光荣负责,8月10日前完成)9、部分通风机、局部通风机未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完善部分通风机、局部通风机设备开停传感器的安装(胡雪明、刘光荣负责,该项工作7月31日前完成)10、部分风门未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所有风门未设置声光报警信号;—按要求完善安装部分风门开关传感器(胡雪明、刘光荣负责),及风门声光报警信号(雷冬根、杨丰负责安排,机电队在7月31日前完成)11、部分采掘工作进风的分风口、采区进风、一翼进风、总进风巷道未安装高低浓度甲烷和风向传感器;—按要求安装采掘工作进风的分风口、采区进风、一翼进风、总进风巷道高低浓度甲烷和风向传感器(由胡雪明、刘光荣负责在8月10日前完成)12、部分工作面传感器没有符合悬挂要求。
—对部分工作面传感器按要求进行悬挂安装。
(由胡雪明、刘光荣负责在8月10日前完成)13、完善系统设备仪表台账;监控设备故障登记表;系统检修记录表;系统巡检记录表;传感器调校记录表;中心站运行日志;甲烷超限断电闭锁甲烷风电闭锁及故障闭锁功能测试记录表;安全监控设备使用情况月、季报表;实时安全监控系统示意图(标明井上下设置的分站、传感器的位置和传输线路等情况);系统及设备异常情况及处理报表等设备管理资料—该项工作由机电技术员周孚明和汤雄负责。
(二)紧急避险系统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整体设计和永久避难硐室设计未报属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完善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整体设计,并将其上报属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整改负责人:刘建军、蔡隆军,该项工作8月10日前完成)2、井巷中的主要巷道、岔道、紧急避险设施方位没有明显标示;—设计并做好紧急避险设施方位标示牌,在井巷中的主要巷道、岔道、紧急避险设施方位安装好(刘建军、蔡隆军负责,该项工作8月10日前完成);3、没有建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建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该项工作由蔡隆军负责,该项工作8月10日前完成4、没有定期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建立定期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的制度,并要有维护和检查台帐,—设备维护和检查由机电队负责,巡查牌板及台帐由周孚明负责;,该项工作8月10日前完成5、没有每天对紧急避险设施检查1次,未设置巡检牌版,未做好巡检记录;对紧急避险设施建立天巡查制度,设置巡检牌版,要求每天对硐室内设备检查一次,建立巡检记录台帐。
—该项工作由蔡隆军负责,该项工作8月10日前完成6、没有每10天对设备电源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没有每年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紧急避险设施功能测试制度及巡查记录台帐;—该项工作矿无资质,向报公司解决,由蔡隆军负责7、没有建立紧急避险设施的技术档案;没有建立紧急避险应急演练的档案;—该项工作由蔡隆军负责,该项工作8月10日前完成8、没有入井人员正确使用紧急避险设施及安全避险基本知识的安全培训记录、考试成绩、培训效果。
—入井人员紧急避险设施及安全避险基本知识的安全培训,并建立台帐(该项工作由安全矿长刘建军、蔡隆军负责,8月20日前完成)。
(三)压风自救系统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空压机的压力表、安全阀没有定期校准;上报公司技术部,请专业部门来进行校准;8月10日前完成2、压风自救系统的管路未采用无缝钢管;该项工作工程量大,投入费用高;如需整改必须重新设计。
3、矿井避灾路线上未敷设压风管路,未设置供气阀门;由机电矿长雷冬根、杨丰负责,8月10日前完成。
4、部分压风自救系统未安装阀门;由机电矿长雷冬根、杨丰负责,7月31日前完成。
5、压风自救装置的零部件连接不牢固;对井下所有压风自救装置检查一次,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雷冬根、杨丰负责),7月31日前完成。
6、采掘工作面爆破地点、撤离人员与警戒人员所在的位置未至少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按要求增设压风自救装置;(雷冬根、杨丰负责,7月31日前完成)。
7、未对井下压风管路采取保护措施;按要求进行悬挂,雷冬根、杨丰负责,8月10日前完成8、未制定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制度,未制定泵站司机、维护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设备检查、检修制度。
未明确负责压风泵站、管路和自救装置等设施维护、维修的部门和人员。
未建立设备台帐、设备故障记录表、巡查和检修记录;制度及台帐由周孚明负责完成,维修人员由机电队负责。
9、没有每周至少对压风系统进行1次全面巡检;每周对压风系统进行全面巡检并建立记录台账由机电矿长按区域确定责任人,机电技术员建立台帐,7月31日前完成。
10、没有压风自救管路布置图。
完善压风自救管路布置图,并打印存档由周孚明、汤雄负责7月31日前完成。
(四)供水施救系统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供水施救管道未接入紧急避险设施,未设置供水阀;按要求进行整改,机电矿长负责, 7月31日完成2、井下管网未在每个支管起点附近设置控制阀;按要求进行整改,机电矿长负责, 8月10日完成3、部分管道直径、阻力未通过计算选取,不能满足供水能力要求;机电技术员按要求进行计算选型,机电队负责整改;8月20日前完成4、地面供水入水口未安装过滤装置;按要求安装过滤装置;8月10日前完成,由雷冬根负责。
5、设有供水管道的各条大巷、上下山及顺槽每隔100m(带式输送机巷道为50m)未设置规格为DN25的供水阀;根据要求安装供水阀;机电矿长负责, 8月10日完成6、掘进巷道中岩巷每100m、煤巷每50m未设置规格为DN25的供水阀;根据设计要求安装DN25的供水阀;机电矿长负责, 8月10日完成。
7、主、副井筒马头门两端及采区各上下山口的15m以内未设置供水阀;按要求安装供水阀;机电矿长负责, 8月10日完成。
8、斜井井筒、井底车场、带式输送机大巷每隔50m处巷道内未设置供水阀;按要求安装供水阀;机电矿长负责, 8月10日完成。
9、部分供水阀未设置明显标注;设置标示牌并按要求进行悬挂 (机电技术员负责,7月31日前完成);10、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未安装供水阀门;按要求增设供水阀;机电矿长负责, 8月10日完成。
11、没有明确负责供水施救系统管理的部门和维护、维修人员;杨丰、雷冬根矿长负责安排12、没有建立健全确保系统能正常运行的岗位责任制、设备检查制度、设备定期检修制度等管理制度;建立确保系统运行的责任制度的健全机电技术员负责,在8月10日前完成。
13、没有每周至少要对矿井供水施救系统进行1次巡检;每周由机电矿长安排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检查,机电技术员建立台帐。
14、监测监控系统未能实现对供水施救系统的监测监控功能;对供水施救系统安装水压传感器;由胡雪明、刘光荣负责,8月20日前完成。
15、供水施救系统布置图与实际不符;完善供水施救系统布置图(机电技术员负责在8月10日前完成)。
(五)通讯联络系统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没有使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报公司专项计划,使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周孚明负责在7月31日前完成2、机房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处不具有防雷接地装置;按要求安装机房屋顶及入井通信电缆的入井口防雷接地装置(胡学明、刘光荣负责);。
3、没有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机电技术员负责);在8月10日前完成4、没有调度室24小时值班记录;建立台帐,机电技术员负责在7月31日前完成。
5、没有定期检查设备及电缆;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机电技术员负责),明确责任(机电矿长负责);6、系统通信网络结构图不完善。
完善系统通信网络结构图(机电技术员负责),8月10日前完成。
(六)人员定位系统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中心站无双回路供电;根据设计要求改设双回路供电(雷冬根负责),8月20日前完成;2、中心站未配置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中心站设置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胡雪明、刘光荣负责)7月31日前完成;3、中心站未使用录音电话;报计划增设录音电话;胡雪明负责在8月10日前完成。
4、中心站值班员未填写运行日志,未打印监测日报表,未报矿长和有关人员审阅签字;按要求建立台帐,周孚明负责在7月31日前完成。
5、识别卡未与矿灯、自救器同时保管、发放;按要求进行整改,刘建军负责。
6、部分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未设置定位分站;按要求设置定位分站;(胡雪明、刘光荣负责),8月20日前完成。
7、部分巷道分支处未设置定位分站;按要求进行整改(胡雪明、刘光荣负责)8月20日前完成。
8、没有填写设备故障的登记表;建立设备故障登记表;周孚明负责在7月31日前完成。
9、安全监测工未每天检查设备及电缆;建立台帐,按要求进行检查,汤雄负责在7月31日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