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二课堂教学考评办法a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二小教学工作考核办法为了全面评估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了以下的二小教学工作考核办法:一、考核内容1.教学质量:包括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调整、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等。
2.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技能的运用能力、教学素养的提升程度等。
3.教学态度:包括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度、对学生的关心和包容度、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度等。
4.教学成果:包括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改革成果、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思想品德等。
二、考核方式1.定期考核: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教学督导员对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和评估,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随机考核: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需要,随机选取教师进行教学观摩和评估,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
3.学生评估:定期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教师自评:教师按照学校要求,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自我评价,提出自我反思和改进措施。
三、考核结果1.优秀:教师在各项考核内容中表现出色,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2.良好:教师在大部分考核内容中表现出色,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较为满意。
3.一般:教师在部分考核内容中表现一般,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需进一步加强。
4.待提高:教师在多项考核内容中表现不足,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需要大幅度改进。
四、考核结果的意义通过考核可以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教师提供改进的机会和指导,促进教师的成长和进步。
同时,考核结果也可以作为评聘教师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保证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素质的提升。
二小教学工作考核办法(二)《二小教学工作考核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XXX学校内所有教师的考核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的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教学能力的考核、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等。
二小教学工作考核办法
考核内容:
1. 课堂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准备、讲解能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应用、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考核。
2. 学生管理能力:包括班级管理、纪律管理、学生激励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3. 教学素养:包括教师的仪表、形象、教育思想、教育态度等方面的考核。
4. 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包括对所教科目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考核方法:
1. 班级观察:学校可以选派专人对被考核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进行观察和评估。
2.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对被考核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包括学生满意度、听课感受等方面的反馈。
3. 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被考核教师可以提交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生作品等,作为考核依据。
4. 面试:通过面试,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践经验和应对问题的能力。
考核周期:
1. 短期考核:通常为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估教师在这一时期内的教学工作表现。
2. 长期考核:通常为教师进入新学校或部门时进行的考核,评估教师在较长时间内的综合能力和潜力。
考核结果使用:
1. 奖惩措施: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学校可以给予奖励和激励,例如加薪、晋升或表彰等;对于表现不佳的教师,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降薪、停职等。
2. 提供培训和支持:针对教师的不足之处,学校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其提升能力和改进工作。
3. 调整岗位:如果教师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学校可以酌情调整其岗位,使其在更适合的领域发挥才能。
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评定细则(试行)类别内容学分审核要求考核内容所得学分支撑内容摘要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3考核合格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0—3考核合格此模块认定不超过3学分,超过部分可自愿申请置换通识选修课学分。
职业技能训练全国外语过级考试及T O E F L、G R E、WS K考试2-5证书通过四级2分,通过六级(英语专业八级)3分,通过T O E F L、G R E、WS K考试各5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1-5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1分,计算机三级2分(非计算机类专业),四级5分,同系列以最高项计入学分。
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考试、专业技术水平考试1-3证书初级1分,中级2分,高级3分,教师资格证2分,在校期间要求至少获得1项职业资格证书,无显示等级的以初级算。
参加创新创业交流活动、现场招聘会、学术报告讲座。
0.1-2学术报告策划、总结、心得体会参加1次0.1分,累计不超过2分。
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0.3-22500字以上学习笔记参加一项0.3分,各项累加不超过2分。
创新创业实践各类科技成果奖、学科与技能竞赛0.5-6参赛记录及证书A类一等奖及以上6分/项,A类二等奖5分/项,A类三等奖4分/项,参与A类竞赛3分/项;B类一等奖4分/项,B类二等奖3分/项,B类三等奖2分/项,参与B类竞赛1分/项;C类一等奖3分/项,C类二等奖2分/项,C类三等奖1.5分/项,参与C类竞赛1分/项;D类一等奖2分/项,D类二等奖1.5分/项,D类三等奖1分/项,参与D类竞赛0.5分/项。
专利、论文(论著)、作品(含艺术作品)0.5-6专利证明、期刊、论著发明专利6分/项,实用新型4分/项,外观设计3分/项。
核心期刊及以上级别刊物(第一作者6分/篇、第二作者4分/篇、第三作者3分/篇);普刊中高校学报(第一作者4分/篇、第二作者2分/篇、第三作者1分/篇),普刊知网收录(除高校学报外)(第一作者2分/篇、第二作者1分/篇、第三作者0.5分/篇)2分/篇;出版论著(10万字以上)(第一作者6分/篇、第二作者4分/篇、第三作者3分/篇);作品校(市)级一等奖2分/项,校(市)级二等奖1.5分/项,校(市)级三等奖1分/项,校(市)级优秀奖或参与奖0.5分/项;省级一等奖4分/项,省级二等奖3分每项;省级三等奖2分/项;省级优秀奖或参与奖1分/项。
“第二课堂成绩单”评分细则荣获校级、院级“文明宿舍”3、2/人全年以最高分计,不累计加分。
荣获院级其他荣誉(如文明班级、卫生流动红旗等)3/人学术报告与讲座参加学校相关部门或二级学院组织的各类学术报告会、主题讲座3、2/场校级3、院级2,学年最高不超过15分军训参与军训表演1荣获“军训标兵”荣誉称号2荣获军训“优秀连队”荣誉称号1/人爱国主义教育参加线下升国旗爱国主义教育2全部参加得分,不以次数累加参加各级团组织举办的缅怀革命先烈爱国主义教育2参加各级党、团组织的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活动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好人好事受到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院系级表彰15、10、8、6、4思想成长类参加青年大学习2每学期参学率98%以上方可得分,不累计加分。
参与各级组织举办的各类征文、演讲、朗诵比赛等2/次提供参与此类活动的证明图片、文档、获奖资料(如有)等流活动计加分个人“返家乡”社会实践、青马班社会实践、日常社会实践类活动等返家乡社会实践,个人向社区(村)和“青年之家”报到,完成且有效果和意义,由校院团组织认定2-5由团组织认定,视服务效果给分,该项每学年不超过10分(必须提交完整实践总结,且志愿汇打卡、志愿服务时长不少于20小时)专业类社会实践需提供相关证明且且提供完整实践报告2-5由团组织认定,视服务效果给分,该项每学年不超过10分获得社会实践表彰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院级社会实践、调查等相关荣誉表彰15、10、8、6、4以最高分计,不累计加分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综合性竞赛(如:“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振兴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一项目获得不同级别的竞赛,不重复计算,按最高值计;同一项目获得不类别(级别)的获奖,分值可累计。
获得省级特、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25、20、15、10、8获得校级一、二、三等奖者及参与15、10、8、4获得院级一、二、三等奖者及参与10、8、6、3班级参与2由省部级及以上政府机关主办,具有行业权威性、学科性的重大竞赛获得国家级特、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25、20、15、10、8获得省级特、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20、15、10、8、6获得校级一、二、三等奖者及参与15、10、6、3获得院级一、二、三等奖者及参与10、8、4、2市厅级政府机构、各行业协会和学院主办的各类比赛获市厅级特、一、二、三等奖及参与18、12、8、6、4获得校级一、二、三等奖者及参与8、6、4、3获得院级一、二、三等奖者及参与6、4、3、2育比赛校级体育比赛获得第1名、第2-3名、第4-6名及参与10、8、6、3提供参与此类活动的证明资料院级体育比赛获得第1名、第2名、第3名及参与6、4、2、1提供参与此类活动的证明资料国家级文艺比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及参与25、20、15、10、8提供参与此类活动的证明资料省级文艺比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及参与20、15、10、8、6提供参与此类活动的证明资料市级文艺比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及参与18、12、8、6、4提供参与此类活动的证明资料校级文艺比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及参与15、10、6、3、2提供参与此类活动的证明资料或“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实时记录院级文艺比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及参与10、8、4、2、1提供参与此类活动的证明资料或“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实时记录班级文体比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及参与4、3、2、1、1提供参与此类活动的证明资料或“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实时记录参加文体类汇演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院级等文体类汇演人员20、15、10、6、3提供参与此类活动的证明资料或“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实时记录参加文体类活动或讲座的工作人员和观众参加市级以上文体类活动或讲座的工作人员4/次提供参与此类活动的证明资料或“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实时记录,每学年累计最高不超过25分参加校级以上文体类活动或讲座的工作人员3/次参加院级以上文体类活动或讲座的工作人员2/次观众1/次个人获得奖学金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学金15、10、8个人所在集体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荣誉表彰10、8、6、4校级不得与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三好学生累加备注:工作履历模块中相关任职履历,由对应组织出具证明文件,相关奖项荣誉提供对应证书,提交审核。
二小教学工作考核办法
1. 教学能力考核:
- 课堂教学能力考核: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 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评价问卷或讨论会,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满意度和教学效果。
2. 教学质量考核: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素养、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估。
- 教案评审:对教师的教案进行评审,评估教案的合理性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 课程评估:对教师的课程设置进行评估,评估课程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 教学资源使用评估:评估教师是否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具等。
3. 教学态度考核:评估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认真程度和工作态度。
- 师德评估:评估教师的师德表现,包括对学生的关心、尊重、激励等方面。
- 教师团队评价:通过团队评价,了解教师在教学团队中的贡献和合作精神。
4. 专业知识考核:评估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学科教学能力。
- 学科考试:通过学科考试,评估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掌握程度。
- 学科竞赛:通过教师参与学科竞赛的表现,评估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
5. 个人发展考核:评估教师的个人发展情况和专业提升程度。
- 培训学习情况:评估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的情况和学习成果。
- 学术研究成果:评估教师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果和贡献。
以上考核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对于考核结果,可以采取定期评估、年度考核或不定期考核等方式进行。
同时,对于考核结果的反馈和改进,可以通过个别谈话、教研活动、培训指导等方式进行。
威宁自治县中等职业学校内部文件
第二课堂教师考核办法
第二课堂考核分总分10分,8-10分为优秀;6-8分为合格;6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一、奖励办法
1、第二课堂上课教师每次课给予40元课时费,参与管理的每次给予
20元课时费。
因威宁文化、电影赏析、普通话、学生人数达300
人该三门课给予100元课时费。
2、凡参与第二课堂上课并且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在年终绩效考核分
数中加5分,考核优秀者加10分。
3、第二课堂上课的老师算工作量。
若不满课时的老师一次课算2个课
时补充到常规课时;已满课时的老师不算超课时。
4、参与第二课堂上课并考核优秀的教师在学校评优进职称中学校给
予优先考虑。
5、参与第二课堂管理的教师,按照超课时量计算。
二、上课要求
1、请每位老师在9月24日前上交一份教学计划到艺术中心发送到
1017287053@,以作为期末考核的参考。
2、按时上课,迟到一次扣除第二课堂考核分数1分,(总分10分)。
3、按要求地点上课,方便管理查课,不可随意调换上课地点。
4、特殊情况请假请提前告知艺术中心。
5、缺课一次扣除当堂课课时费,并且扣除第二课堂考核分2分。
6、请假第一次扣除考核分0.5分,第二次扣除1分。
依次递升。
7、上课老师组织所上班级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一次考核分加2分,需要
有活动策划及活动图片。
第二课堂活动评价细则(2)
第二课堂活动评价细则
为了搞好我校第二课堂活动工作,打造我校的特色教育品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我校遵照第二课堂活动制度,特制订如下第二课堂活动评价细则。
1、做好活动安全工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安全问题及时上报德育处。
无视学生安全行为,一经查实,第二课堂评价为零,如出现安全事故,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置。
(5分)
2、教师认真填写兴趣班学生名单,添加转入和删除转班学生名单要经教务处同意,不随意清退学生。
(3分)
3、课前清点学生人数,对未到的学生进行跟踪落实,及时联系班主任,追查学生去向,做好学生出勤记录。
(2分)
4、在指定时间内学生能够及时到指定地点学习,不随意跑动,无在走廊或操场乱窜的学生。
(3分)
5、教师提前到指定地点上课,组织有序。
(2分)
6、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制订课时计划,课时计划有目标、重难点、活动过程、设计较多形式的训练内容、有小结、有课后作业。
(3分)
7、有活动教辅材料,多活动内容有指导价值。
(1分)
8、活动有组织、有安排、学生训练有序,出入排好队。
(2分)
9、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损坏公物公物照价赔偿,有意损坏公物按五倍赔偿。
(5分)
10、活动场地保持整洁,没有乱丢垃圾现象。
(2分)
11、通过调查,家长的满意度和学生的满意度均分要达到百分之八十。
(3分)。
小学第二课堂教学考评办法
伊金霍洛第四小学第二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第二课堂是教育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学校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学生学习活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是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拓宽学生智育渠道,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促进第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
第二课堂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
为了有效践行激情教育,加强对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增强辅导教师的责任感,提高第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第二课堂活动正常化、规范化,特制定伊金霍洛第四小学第二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第二课堂领导小组
组长:白毓宾
副组长:宋虎军丁世平马伟苏丽华
组员:韩飞常秀春王学平高鹏飞史艳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宋虎军兼任
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实施第二课堂活动,包括课程设置、场地确定、人员安排、课程开发、制度建设等;
2.每学期制定校级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对本学期第二课堂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科学总结;
3.指导第二课堂教师日常工作,对第二课堂教师考核评价,收集整理第二课堂档案,定期召开第二课堂教师会议;
4.协调班主任、第二课堂教师组建各第二课堂,确定小组成员。
加强第二课堂学生管理,及时监控学生出勤情况,处理第二课堂活动中突发事件。
对实施计划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处理;
5. 组织每个第二课堂小组每学期一至两次全校性竞赛或展示活动。
二、第二课堂教师考核及奖励办法
考核内容包括过程考核、成果展示(竞赛)两个部分。
其中过程考核80分,包括活动计划总结、教案(课程开发)、平时课堂运行等(确定每个第二课堂负责人基础分为80分,根据考评小组对以上项目的检查情况予以赋分,具体考核见《第二课堂量化考核细则》);成果展示(竞赛)20分,分为两部分:校级(14分)成果展示(比赛)和旗级及以上(6分)比赛,校级展示(比赛)以同项目或同系列按14、10、8分予以赋分,每学期进行一至两次全校性竞赛或展示活动;旗级及以上比赛作为加分项目(第二课堂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旗级及旗级以上比赛,获团体(个人)总分前六名分别加6、5、4、3、2、1分)。
学期末根据第二课堂考核结果将分三个等级在教师业务考核中分别加5、3、1分或5、1分。
三、第二课堂辅导教师职责
1.学期初制定详细的全学期第二课堂活动计划、进度计划;计划制定要有明确的目标。
协助教务处、班主任做好每学年第二课堂开学初学生人员的组建。
2.活动开展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定活动地点,保证每次活动时间及活动有效性。
3.建立学生活动考勤制度,各兴趣小组均应按照规定做好学生的登记和活动记录。
4.第二课堂教师要对自己的课程边开发、边实施,在自己的教学时进一步完善,力争在学期末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编辑出版。
5.课堂教学组织有序,形式多样,杜绝懒散,确保有效性。
每个第二课堂确立班委会,协助教师管理,能及时、具体做好台账记录。
6.期末认真做好活动总结。
交齐活动考勤、管理、成果等记录材料
7.如因学校其它活动冲突,暂停活动的应注明时间和原因并及时通知学生,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停止活动。
8.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做好本组学生成果记载。
9.爱护活动用具,活动后要清理好卫生,整理好教学设备。
10.每节课结束后辅导教师将班内学生列队送达至学生所在班级教室。
四、第二课堂考评细则
根据伊金霍洛第四小学周工作量规定,补充工作量分为第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公共事务管理三个岗位,第二课堂教师均由本校教师承担,不外聘教师,即第二课堂教师为除去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除去公共事务管理科任教师,第二课堂教师承担本班选修和必修课程教学。
六、第二课堂课程设置办法
将第二课堂课程分为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周一、二开展必修课程,周三、周四开展选修课程,其内容除上级部门必需的参赛科目外,在充分调研教师特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按年级设置课程,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
七、第二课堂学生确定
3-6年级学生全员参与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除田径、军乐、舞蹈队、小记者、合唱队等专业特长生指定外,其他学生全部自主选择,学校微调,每个学生只能选修一项第二课堂课程,不得双项或多项选修。
新转入学生根据自主选择、兴趣特长重新编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