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728.50 KB
- 文档页数:6
什么是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规律的自然科学。
它与有机化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化学这门学科。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无机化合物、矿物、岩石和生物体中的无机成分。
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无机化学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还为新材料、新药物、新能源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无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反映元素之间内在联系的表格。
元素周期律则是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规律性总结,它揭示了元素原子结构的规律性变化。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无机化学主要研究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氧化物、酸、碱、盐等。
3.矿物和岩石:矿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无机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物体。
无机化学研究矿物和岩石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4.生物体中的无机成分: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无机物质,如钙、磷、铁等。
无机化学研究这些无机成分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代谢规律,对于了解生命现象和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5.应用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新材
料研究、环境保护、能源开发、药物研制等。
研究无机化学的应用,可以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总之,无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内容丰富,应用领域广泛。
它为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资源和创造新物质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技术支持。
无机化学简介无机化学是研究除了碳元素之外的元素之间的反应、结构、性质和化合物的科学分支。
与有机化学不同,无机化学研究的是无机物质(没有碳-碳键或碳-氢键)。
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工程、环境和物理化学等领域。
以下是对无机化学的简要介绍。
元素和周期表在无机化学中,元素按照它们的原子结构、性质和周期性分类。
这种分类方式被称为周期表,由化学家Dmitri Mendeleev在1869年发明。
Mendeleev根据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它们排列成了一个表格。
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而列则称为一个族。
元素周期性地变化,这意味着它们的化学性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预测性的。
周期表上的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排列,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原子序号,它是该元素原子中质子数的总和。
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包括无机酸、无机碱、盐和氧化物等。
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不同,可以用于电子、光学、磁学以及各种形式的能源生产。
无机酸无机酸是指不含碳元素的酸,是无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化合物。
最常见的无机酸是盐酸、硫酸、硝酸、磷酸和碳酸酸等。
无机酸可被用于促进丝绸、棉花和纺织品的脱色和漂白、金属清洗和腐蚀以及其他消毒和杀灭细菌的应用。
无机碱无机碱是由含有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形成的盐和氧化物。
无机碱的最常见的例子是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钾(KOH)。
无机碱通常被用于化学反应,例如中和、沉淀和还原反应。
盐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由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形成。
其中最常见的盐是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和碳酸盐等。
盐可被用于增加热值、促进化学反应、清洗和晶体生长等。
氧化物氧化物是指含有氧元素的无机化合物。
其中最常见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硅(SiO2),它在许多工业和科学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氧化物也常被用于制造玻璃、陶瓷、水泥、电子电路板和纸张等。
结晶学结晶学是研究晶体形成、构造和物理性质的学科。
化学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不含碳的化合物和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
在化学领域中,无机化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而且对其他科学领域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无机化学基础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元素和元素的化合物。
在无机化学中,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类。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制备合金、电子器件等。
非金属元素则大多为气体或者固体,它们的性质与金属元素截然不同。
无机化合物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通过不同的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和键的类型,无机化合物可以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配合物等。
这些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氧化铁常用于制备磁性材料,碘化钾用于制备消毒剂等。
二、无机化学的应用领域无机化学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催化剂催化剂是无机化学中的一项重要应用。
许多工业过程需要使用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产率。
比如钌催化剂常用于合成氨的哈伯-波歇过程中,提高了产率和能量效率。
2. 无机材料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比如氧化铝被用于制备陶瓷材料和高温材料,氧化锌被用于制备光学材料和半导体材料。
无机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为其他领域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基础支持。
3. 药物无机化学在药物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些无机化合物被用于制备抗癌药物、抗病菌药物和对抗某些疾病的药物。
例如,白金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癌症。
4. 环境保护无机化学也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一些无机化合物被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水质净化和污水处理。
此外,无机化学还可以帮助减少工业废物的排放和处理。
三、无机化学的研究方法无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合成方法、分析方法和理论计算方法。
合成方法是无机化学的基础,通过调整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选择,可以得到不同的无机化合物。
例如,氧化法、还原法、置换法等都是常用的合成方法。
分析方法是研究无机化合物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手段。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不含碳氢键的化合物)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反应的化学科学分支。
它主要涉及无机元素、无机化合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包括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如金属氧化物、盐类、酸、碱等。
与有机化学不同,无机化学研究的化合物通常不含碳元素,而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主要由金属离子、阴离子和配位基团的排列方式决定。
无机化学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1. 化学元素:研究元素的周期性表现、原子结构、电子配置以及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晶体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配位化学:研究金属离子和配位基团之间的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4. 离子反应和溶液化学:研究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溶解度、酸碱中和等相关性质。
5. 固体化学:研究固体材料的结构、晶体缺陷、电导性等方面的性质。
无机化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如材料科学、能源储存、环境保护、
医药化学等。
通过对无机化学的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和掌握无机物质的特性,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无机化学的作用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和应用的科学,无机化学的作用广泛而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无机化学的作用。
一、无机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作用无机化学为材料科学提供了丰富的无机材料,如金属、陶瓷、玻璃等。
无机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能源等领域。
例如,金属材料用于制造机械、航空器和汽车等;陶瓷材料用于制作砖瓦、陶器和高温耐火材料等;玻璃材料用于制造窗户、容器和光纤等。
无机化学研究材料的合成、性质和应用,为材料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无机化学在催化剂领域的作用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无机化学在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机化学家通过合成特定的无机化合物,并调控其结构和表面性质,设计和制备出高效的催化剂。
催化剂在石油加工、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例如,贵金属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处理中起到净化作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石油加工和化学合成中起到加速反应的作用。
无机化学的研究为催化剂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三、无机化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作用无机化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例如,金属配合物在抗癌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铂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抗肿瘤药物,通过与DNA结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无机化学家通过合成和改进铂类药物,提高其抗肿瘤活性和选择性。
此外,无机化学还在生物成像、药物传递和生物传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无机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无机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无机吸附剂可以用于水和空气的净化。
无机吸附剂可以通过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化学还原等机制去除水和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和气体污染物等。
此外,无机化学还研究和应用催化氧化、光催化等技术,用于处理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无机化学在能源领域的作用无机化学在能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对于解决能源危机、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反应以及与生命过程的关系的科学。
它是化学中的重要分支,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一、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无机物质,即不含碳-碳键或碳-氢键的化合物。
无机物质包括无机盐、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等。
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无机化学的基本单位,指的是由相同原子数目的原子组成的一类物质。
常见的元素有氧、氮、铁等。
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氯化钠、氧化铁等。
2. 离子与配位化合物离子是在化学反应中参与电荷转移的粒子,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
离子化合物通常是由离子间通过电荷引力结合而成的,如氯化钠。
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氯化铜。
3. 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或电子转移而形成的力,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的共用而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离子间的电荷引力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
二、无机化学的分类根据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特点,可以将无机化学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 无机元素化学无机元素化学是研究无机元素的性质、合成以及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反应的学科。
它包括对无机元素的分类、周期性规律以及其化学性质的研究。
例如,氧化铁、氯化锂等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就属于无机元素化学的领域。
2. 无机物质的结构化学无机物质的结构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其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通过分析和确定无机物质的结构,能够深入理解其性质和反应机制。
例如,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某无机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以及与其磁性和光学性质的关系等。
3. 无机反应机理无机反应机理是研究无机化学反应的速率、动力学以及反应机理的学科。
通过研究反应机理,可以揭示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体和过渡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反应速率的控制和反应条件的优化。
无机化学介绍一、概述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分支学科。
通常,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相对,指不含C-H键的化合物,因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硫化碳、氰化物、硫氰酸盐、碳酸及碳酸盐等都属于无机化学研究的范畴。
但这二者界限并不严格,之间有较大的重叠,有机金属化学即是一例。
第一个重要的人造化合物是硝酸铵,利用哈柏法制备。
许多无机化合物可作为触媒(像五氧化二钒及三氯化钛)或是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物,像氢化铝锂。
无机化学的分支包括有机金属化学、原子簇化学及生物无机化学。
这些也是无机化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主要要找到新的触媒、超导体及药物。
二、基本资料中文名:无机化学外文名:Inorganic Chemistry研究:无机化合物的化学类型: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相对:有机化学三、历史由于在有机化学发展初期,所有有机化合物(如尿素和尿酸等)都是从生物体内取得的,而且它们的性质类似,因此取“有机化学”作为其名称。
其中的“机”字带有“机体”,“身体”的意思。
而与之相对便诞生了“无机化学”,用以指研究非生物体化合物的化学,当时主要包含从矿物如雄黄和方铅矿中制得的化合物。
然而,随着1828年弗里德里希·维勒成功由无机的氰酸铵NH4OCN合成了其同分异构体:有机的尿素CO(NH2)2,以是否为生物体来源作为区分有机无机化合物的标准便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依性质上的不同来区分这二者。
尽管现在有机化学仍主要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化学,而无机化学主要是研究不含碳化合物的化学,但是这两者都已经超越了以上的限制,例如:无机含碳的化合物有:二元碳氧化物、碳酸、二元碳硫化物、金属羰基化合物、碳卤化物、氰化物、氰酸盐、异氰酸盐、雷酸盐、硫氰酸盐、碳化物、光气、硫光气、简单的卤代和氰代烃,以及诸如三甲基胂之类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等。
有机不含碳的化合物有:很多13-17族的与烷烃类似的元素氢化物及衍生物,尤其是硅烷和肼及其相应的衍生物。
四、性质许多无机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以离子键结合。
无机化学的定义
无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无机物质的科学,包括它们的结构、性质、反应以及制备方法等。
无机物质是指不包含有机物质的物质,它们通常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可以是单质,例如氧化物、硫酸盐、氢氧化物等。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不仅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其他化学学科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它是研究无机物质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以及无机物质的制备方法等的科学。
无机化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学者们就开始研究大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质,并尝试着探索他们的性质。
到了17世纪,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无机化学,并发现了许多无机
反应。
在19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无机化学的研究也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很多新的无机反应被发现,新的无机物质也被制备出来,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材料。
在20世纪,无机化学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科学家们研究
出了许多新的无机反应,发现了许多新的无机物质,并在制备无机物质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无机化学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使之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人类需求。
总之,无机化学是一门负责研究无机物质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以及无机物质的制备方法等的科学。
它为化学学科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现代工业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材料。
学习心得无机的东西比较杂,并且比较松散,主要可以分为理论部分和元素化合物部分理论部分主要分为四大结构和四大平衡,以及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初步和溶液四大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配合物结构,晶体结构四大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离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如果你考物化的话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就不用看了,物化讲的比这个透彻得多,平衡的总纲以及溶液部分在物化里面也是讲的很详细;如果你分析化学学得好的话,四大平衡也可以少看很多,因为分析化学就是建立在四大平衡的基础上的(仪器分析不算,呵呵);而结构化学里面所涉及到的结构问题又比无机的四大结构深多了,同样如果你在这方面比较强,那四大结构又省了很多事.但是如果每门掌握的都不透彻怎么办呢?不要担心,无机的理论部分仅仅是是一个大纲性质的东西,也就是总结性的概括.所以每种理论都有,但是每种理论要求都比较简单,按照四大结构-四大平衡-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动力学初步-溶液的顺序自己仔细地过一遍也不是很难的事情,起码我感觉比自学有机容易多了,呵呵如果你的化学基础比较扎实,也不要在旁边偷偷笑,正所谓"结构决定性质",无机尽管理论比较简单,但是其精髓在于用简单的理论解释大量的现象和物质性质,在你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要能够灵活地把它们运用到平时见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解释.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无机的理论.总的来说无机的理论部分重点在运用.而无机化学的重点则元素部分,这个也是无机主要讲的东西以及无机的特点.首先建议周期表最好是背过,认识并且会写除f区以外的元素,镧系最好能背过,一些重要的比如说La Ce 也要知道的.个人感觉主族元素里面比较重要的是B,P,S,Sn,Pb,As,Bi,副族里Hg,Co,Cr,Mn,Ti,V,Cu等比较重要,下面分主族和副族元素分开介绍:第一主族里面要注意过氧化物,超氧化物,臭氧化物的结构和生成条件,焰色反应的火焰颜色(包括碱土金属和少量过渡金属的都要知道),以及碱金属的不溶盐;第二主族Mg,Ba最常见,同时也要注意焰色反应,对角线规则(主要是三对元素Li-Mg Be-Al,B-Si)首次在这里出现;第三主族注意B和Al, 铝热反应,Al的冶炼要注意K3AlF6的作用;B绝对是基础无机的重点元素之一,要注意它的多中心缺电子桥键的结构;第四主族里面C,Si,Ge,Sn,Pb都要比较熟悉.碳氢化合物主要是放在有机里面了,无机主要是看它的氧化物和碳酸盐,这个比较简单.Si的考点的比较少,但是可以和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同时Si和Ge作为半导体材料应该和材料方面联系起来,并且这个地方要顺便复习一下晶体结构中的导带理论.Sn,Pb应该是重点考察的,二价Sn的还原性以及其在反应中价态变化导致颜色变化要很清楚,四价铅具有强氧化性也是要知道的.第五主族N,P,As,Bi重点,N的氧化物结构及合成,HNO3的还原产物都是比较烦人的东西;P的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和相互转化(主要是白磷和红磷的相互转化条件)以及磷的氢化物和含氧酸的性质也要知道.As的氧化物和硫化物小心识记,马氏试砷法和古氏试砷法要熟悉,Bi要关注正五价的强氧化性第六主族S是重点,硫化物的不溶盐及其颜色绝对可以烦死你,硫的含氧酸结构及性质也很多,带"矾"的硫酸盐要知道卤素属于高中元素,都比较熟悉,就不多说了.但是要小心卤素互化物和拟卤素的性质氢和稀有气体看看就好了这些是主族的主要内容,下面是副族第一过渡系绝对是重点中的重点,而里面又以Cr,Mn,Cu最重要,Ti,V,Co,Ni,Fe也是常考的,Sc我的印象里面貌似从来没有考过.... Cr,Mn颜色丰富多彩,价态变化多端,够看一段时间了,Fe和Cu可以说差不多重要,要注意不同价态元素的存在条件以及转化,Co和Ni的性质可以和铁类比,但是注意Fe,Co三价态稳定,Ni二价态稳定,同时Fe可以有六价,Ti和V注意下反应和颜色就好了,东西比较少第二过渡系和第三过渡系重点元素应该是Hg,Cd,Mo,W,Re,Ag,Pt,Au,Pt.Mo和W同多酸及杂多酸要知道,[Re2Cl8]2- 中存在δ键,其成键特点和对称性要知道.其它还需要关注的是俗名和化合物的对应关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定性鉴定(起码常见的,我上面提到的物质的定性鉴定要知道),特殊反应要记牢,顺便提醒一下,一些关于"第一","最","唯一","特殊"的东西要知道关于教材方面我看过三个版本,个人感觉北师大版的教材的分析得很透彻,讲解比较细致,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学;武大的无机很全面,东西比较多,每章后面有总结和专题小节,适合提高用;而大连理工的教材感觉平平,除非是指定教材,否则没有必要参考. 同时听枫版主推荐申泮文的无机也很有水平,适合提高用,感谢他的热心.以上只是个人学习无机的几点小心得,必定存在很多疏漏之处,在这里仅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还请广大研友以及化学爱好者们批评指正,把它补充完整,大家共同进步,如有疑问或者好的建议,欢迎回帖或者另开主体大家共同讨论再次感谢版主的支持和好的建议第一题:请说出什么是镧系收缩,镧系收缩的原因以及镧系收缩带来的影响(原子结构部分).答案: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总趋势呈现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镧系收缩。
镧系元素中,原子序数每增加1,4f轨道也增加1个电子,由于增加的4f电子不能完全屏蔽随之增加的核电荷,因而虽原子序数增加,有效核电荷递增,核对最外层电子吸引增强,致使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平均每个原子收缩1pm镧系收缩是周期系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1.它使周期表中镧系后面的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分别与第五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极为接近,造成Zr和Hf,Nb和Ta,Mo和W性质相似,难以分离。
2.它还造成Y3+半径(88pm)落在Eu3+(88.1pm)附近,因而Y在自然界中常与镧系元素共生,成为稀土元素的一员。
3.导致6s2惰性电子对效应 : 到汞,第六周期的内层价电子已经全部添满,内部形成稀有气体结构,由于6s2的一对电子具有非常好的钻穿效应(其能量比4f要低),所以导致这一对电子不容易发生反应失去,呈现出"惰性",因此叫6s2惰性电子对效应.可以用来解释Hg,Tl+,Pb2+,Bi3+是稳定的,而Hg2+,Tl3+,Pb4+,Bi5+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尤其是后面两个元素表现尤为突出),同时可以用来解释Hg 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原因,以及为什么+1价的Hg可以存在,并且是以双聚离子的形式存在;4.导致第八族的横向相似性大于纵向相似性,所以分成了铁系元素和重铂系元素.第二题:请比较四种分子结构理论的优缺点(最好能够先简述各理论的主要内容),并选用合适的理论来解释PCl5,(I3)-的结构,解释氧气分子的顺磁性,解释超氧根负离子(O2)-和臭氧根(O3)-能够存在的原因(分子结构部分)Ps:四种理论指的是价键理论(VB),杂化轨道理论(HO),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和分子轨道理论(MO)VB:共价键形成的时候最循最大重叠及电子配对的原理.它是最早的解释分子结构的理论,在早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成功的解释了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但是,它不能用来解释超8电子结构.HO:在成键过程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同一原子中几个能量相近的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可以进行线性组合,重新分配能量和确定空间方向,组成数目相等的新的原子轨道,这种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称为杂化,杂化后形成的新轨道称为杂化轨道.它可以很完美的解释绝大多数分子的空间构型和成键方式,但是它需要复杂的计算,并且不能解释氧气的顺磁性,氢分子离子等的存在VSEPR: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与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有关,价层电子对尽可能远离, 以使斥力最小,根据 VP 和 LP 的数目, 可以推测出分子的空间构型.它只是一个半定量的理论,专门用来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计算简单,比较准确,配合杂化理论一起运用效果尤为突出MO:分子轨道可以由分子中原子轨道波函数的线性组合(linear combination of atomic orbitals,LCAO)而得到.它可以完美地解释氧气的顺磁性以及氢分子离子等的存在,并能较好的解释各分子的成键情况,但是,它对于分子的空间构型不涉及PCl5,(I3)-用VSEPR或者HO解释,分别是三角双锥和直线型氧气的顺磁性用MO解释超氧根负离子(O2)-和臭氧根(O3)-也均用MO处理,因为其反键轨道没有占满,具有成键效应(建议版友自己画一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A. n=3; l=1; m=+1; ms=+1B. n=4; l=1; m=-2 ;ms=-1C. n=3; l=3; m=+1; ms=-1D. n=4; l=2; m=+3; ms=+12.下列原子轨道中具有球形对称的是:A. 3pxB. 3dz2C. 3sD. 3dxy3.下列离子中,外层d轨道达到半充满状态的是:A. Cr3+B. Fe3+C. Co3+D. Cu+4.根据镧系收缩效应,下列各组元素中性质最相似的是:A. Zr和HfB. Ru和RhC. Mn和MgD. Cu和Cr5.下列各对元素中,电离能大小错误的一对是:A. ILi < IBeB. IC < INC. IBe > IBD. IN < IO6.下列各对元素中,电子亲和能大小(绝对值)正确的一对是:A. Eea(C) < Eea(N)B. Eea(F) < Eea(O)C. Eea(F) > Eea(Cl)D. Eea(O) < Eea(S)7.下列金属离子中,属于(18+2)电子构型的是:A. Be2+B. Ca2+C. Zn2+D. Pb2+8.下列晶格能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CaO>KCl>MgO>NaClB、NaCl>KCl>RbCl>SrOC、MgO>RbCl>SrO>BaOD、MgO>NaCl>KCl>RbCl9.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其溶解度表示错误的是:A. Na2CO3 > Li2CO3B. Na2S > ZnSC. ZnCl2 > HgCl2D. NaHCO3 > Na2CO310.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大的是:A. HClOB. HClO2C. HClO3D. HClO411.下列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高的是:A. Na2SO4B. NaClO3C. NaNO3D. NaClO412.下列化合物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是:A. H2SB. H2OC. HClD. HBr13.下列化合物中属于CO的等电子体的是:A. N2B. NOC. O2D. O2+14. 下列化合物中,与卤素性质最相近的是:A. O2B. N2C. NO2D. (CN)215. 下列四种配位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A. Ag(NH3)2+B. Ag(CN)2-C. Ag(S2O3)23-D. AgCl2-16.COCl2 (∠ClCCl=120°,∠OCCl=120°)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A. spB. sp2C. sp3D. 不等性sp317. 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BF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A. 平面三角形B. 三角锥形C. 三角双锥形D. T字型18.都能形成氢键的一组分子是:A. NH3、HNO3、H2SB. H2O、C2H2、CF2H2C. H3BO3、HNO3、HFD. HCl、H2O、CH419.下列各物质可构成缓冲溶液的是:A. HCl和NH4ClB. HAc和NaAcC. H3PO4和Na3PO4D. CaCl2和Ca(OH)220.根据布朗斯特酸碱理论,下列各对化合物中不是共轭酸碱对的是:A. [Al(H2O)6]3+与[Al(H2O)5(OH)]2+B. H2PO3-与HPO32-C. NH3·H2O与NH4+D. FeCl3与FeCl221.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主要理由是:A. 高温下分子碰撞更加频繁B. 反应物分子所产生的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活化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 高能分子的百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2.对可逆反应,加入催化剂的目的是:A. 提高平衡时产物的浓度B. 加快正反应的速率而减慢逆反应速率C. 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D. 使平衡向右进行23.已知( )那么反应Zn2++Cu = Cu2+ +Zn 可以A. 正方进行B. 逆向进行C. 正向自发D. 平衡24.下列各组金属离子中,其还原性大小标示不正确的是:A. Pb2+<Sn2+B. Sb3+<Bi3+C. Co2+<Fe2+D. Ni2+<Co2+25.下列配位化合物中,属于外轨型的是:A. Fe(CN)63-B. Fe(CN)64-C. FeF63-D. Ni(CN)42-26.在1000℃、98.7kPa压力下硫蒸气的密度为0.5977g·L-1,硫的分子式为A、S8B、S6C、S4D、S227、反应CaCO3(S)= CaO(S)+CO2(g)在高温时正反应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298K时为自发,则逆反应的△rHθ与△rSθA、△rHθ>O和△r Sθ>OB、△rHθ<O和△rSθ>OC、△rHθ>O和△r Sθ<OD、△rHθ<O和△rSθ<O28、卤素单质中,与水不发生歧化反应的是A、F2B、Cl2C、Br2D、I229、臭氧是生物的保护伞,这是因为它A、有漂白的作用B、有消毒作用C、有毒性D、能吸收紫外线30、下列化合物中含多中心键的有A、B2H6B、B2O3C、Al2O3D、CCl431、下列卤素的含氧酸氧化能力最强的是A、HBrO3B、HIO4C、HClO3D、HBrO432、水晶是一种重要的宝石,它的主要化学组成是A、SiO2B、Al2O3C、BeO·Al2O3D、Mn8[BeSiO4]6S233、下列化合物中,在结构和性质上与CO2最为相似的是A、CS2B、N2OC、SO2D、ClO234、SO3分子中的离域 键是A、π34B、π44C、π45D、π4635、在八面体结构的氰配合物中,磁矩为0的中心离子可能是A、Co2+B、Mn2+C、Fe2+D、Ni2+1.金属化合物A是棕黑色的不溶于水的固体,将A溶解在浓盐酸中,变成溶液B和放出黄绿色气体C;C 通过热的KOH溶液被其吸收生成溶液D,D用酸中和并加入AgNO3溶液处理,生成白色沉淀E,E不溶于HNO3但可溶于氨水;如果B用KOH处理则生成粉红色沉淀F,将F用H2O2处理则变为A;将粉红色晶体B加热得到蓝色固体G和无色液体H,将G放入H中又重新得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