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项目查看现场要点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113.00 KB
- 文档页数:9
1、看现场之前准备好资料清单和环评报告书的提纲,对照那些文本进行踏勘,仔细盘问业主污染源等敏感问题,最好能签委托书2、了解你环评目标周围环境,分析潜在环境风险,调查环境相关污染物及来源3、确定敏感点,拍一些照片,可以发放一下公众参与问卷调查。
4、了解项目周围的环境确定敏感点,如位置,距离,性质,规模等。
最好能拍些照片,进行公众调查5、新手的话,最好多带点资料,了解当地的污染源分布,水源是否污染,污染物的流向(物料衡算),周边的社会地理环境,周边的人文环境,周边的居民分布。
如果需要也带上相机,带上相关问卷,实地采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
做到有目的,有针对性。
该整改需整改。
现场踏勘一、目的与作用现场踏勘是环评工作外业的基础,环评人员以此获得第一手资料和直观认知并辨识建设项目选址与周围环境、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同时对环评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确立基本前提。
二、工作目标现场踏勘的基本目标是进行现状调查并对实际情形与书面资料进行对照和确认,确定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同时为提高环评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现场踏勘还要完成下列工作:1、相关方联系人与联系方式,如建设单位、可研编制单位、当地环保局开发科、监测单位等;2、索取基本资料,如现状分析所需的地理地质、气候气象、水文、功能区划、政府规划、社会环境等,又如已有的环境监测数据;3、确认选址具体位置、平面布置,选址选线周围的环境敏感点,拟定的水源和排放点、纳污水体,拟定的大气排放点和固废排放为止,厂址的土地性质和归属等;4、开展公众参与的相关事项,如环评公告与意见收集,环评简本公告与意见收集等;5、其他必要的事项,如安排环境监测计划或监测布点、当地环保局应出具的相关意见等。
三、准备事项:1、项目类别判断:有可研、可研在做、无可研;污染型、非污染生态型;新建、改扩建;建设方是否处于前置审批阶段;行业特点、产业政策明确与否;环评报告类别要求与专题设置与否等;2、政策法规研读:项目相关法律、环保审批机关要求、技术导则与方法、已完成的可研报告或项目建议书;3、资料清单准备:资料清单,包括:现状资料、规划资料、总量控制资料或环保意见、环境质量、项目周边敏感点资料、排放位置、监测数据。
施工现场环境检查记录日期:2024年10月20日地点:XX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查人:XXX检查项目:1.水、电、气供应情况2.施工材料的存放和保管情况3.建筑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情况4.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5.现场卫生状况是否良好6.噪音、粉尘、振动等环境污染情况7.工人的劳动保护情况检查结果:1.水、电、气供应情况检查发现,施工现场的水、电、气供应情况良好,供应正常,未发现任何问题。
供应管道和设备未见明显泄漏现象,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施工材料的存放和保管情况施工材料存放在专门的材料堆放区,堆放整齐有序,分类明确。
材料表面未见受潮、污染的情况,符合材料保管和管理的要求。
材料堆放区周围设置了警示标识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3.建筑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情况检查发现,工地内建筑垃圾、废弃物的处理符合规定。
专门设置了垃圾桶和废弃物收集区,建筑垃圾和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
废弃物收集区周边覆盖有防尘网,且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清理垃圾、废弃物,保持现场整洁。
4.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施工现场设置了临时围挡,限定施工区域。
围挡牢固稳定,防止外部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现场安装了警示标识,提示人员注意安全事项,并配备了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等。
未发现明显的安全隐患。
5.现场卫生状况是否良好检查发现,施工现场卫生状况良好。
现场有专门的卫生区域,工人定期清洁卫生,保持现场无积尘、无污染。
卫生区域附近有设置清洁用具和消毒液,方便工人进行卫生保洁。
6.噪音、粉尘、振动等环境污染情况在施工现场附近测量了噪音、粉尘、振动等环境污染指标,数据显示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施工过程中,工人佩戴耳塞、防护面具等个人防护设备,有效减少了噪音、粉尘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7.工人的劳动保护情况检查发现,施工现场工人的劳动保护情况良好。
每位工人都佩戴了符合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手套、安全鞋等。
施工现场设有休息区域和就餐区域,保证工人的合理休息和饮食,提供干净的用餐设备,并在休息区域提供饮用水。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检查记录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项目名称: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单位:XXXXXXXX公司监督单位:XXXXXXXX机构检查人员:(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背景信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划和施工必须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以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最小影响,维护生态平衡。
本次检查旨在评估施工单位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
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检查情况1. 建设工地周边环境管控措施- 检查情况:检查发现施工单位已经建立起建设工地周边的临时围挡,围挡上设置了明显字样,警示路人注意安全,防止因为工地施工而造成人员伤害。
此外,还就施工现场周围进行了扬尘管控,覆盖了三个方向,并安装了洒水设备,有效地减少了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结论:施工单位在建设工地周边环境管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较好地履行了环境保护责任。
2. 垃圾和废弃物处理情况- 检查情况:施工现场设有垃圾和废弃物分类收集点,分类设置了可回收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和普通垃圾桶。
检查时,发现分类收集点无明显异味、未溢出垃圾,并有工作人员定期清理回收垃圾和废弃物。
- 结论:施工单位在垃圾和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定期清理方面做得较好,有序有效地进行垃圾处理工作。
3. 电力设备和噪音污染控制- 检查情况:在施工现场检查时,我们发现施工单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周边居民免于电力设备和噪音污染。
电动机具和大型机械设备都经过隔音处理,并设置了噪音屏障。
此外,在施工现场安装了粉尘和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
- 结论:施工单位在电力设备和噪音污染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保护了周边居民的权益。
4. 水资源保护- 检查情况: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置了固定水源,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用水需求,且对回用水进行了处理并加以合理利用。
生态环境执法现场检查事项清单一、手续情况1、环评审批手续及环评报告。
豁免类项目要保留立项手续、营业执照、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目录、土地规划、镇区规划合法证明手续。
2、验收手续及验收报告;验收手续为自主验收的,必须保留公示合格最后一张复印件。
3、有多个项目的是否有超期未验收情况,原则上主体工程建成后开始调试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项目验收。
4、营业执照复印件5.排污许可证:登记类、简化类和重点类。
一定要把排污许可证全部打印出来,不要仅保留回执。
6.应急预案备案表。
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和运输单位及重点污染源需要办理。
二、涉水企业检查内容1、排污口规范化情况;原则上一个企业只有一个污水排放口和一个雨水排放口(知道雨水和污水管道走向,污水如何排放,雨水如何排放)2、生活污水化粪池及定期清理情况(知道化粪池位置、容量、清理周期);3、清理台账记录(清理日期、环保设施名称、清理数量、综合利用去向、故障维修内容、清理人签名)4、监测报告(进口浓度、出口浓度、去除效率);监测因子要全面,要与排污许可证上规定频次和监测内容一致。
5、生产循环废水和生活污水跑冒滴漏情况(发现有的擅自安装多个水龙头,污水直排现象,构成案件;还有的循环水和生活污水直排现象)。
生产废水定期清理,底部污泥晾晒,是否是危废等。
6、环保设施运行台账记录,包括运行台账、维修维护台账,加药台账记录等。
7、雨污分流情况,容易造成逃避监管方式违法排放水污染物案件(发现有的企业污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镇区污水管网内,雨污不分混放混排情况比较普遍,构成案件);8、涉及VOCs废水集输、储存和处理设施是否符合规定;是否采用密闭措施;是否对废水系统每6个月进行一次TOC 检测,并对泄漏源进行修复;是否开展LDAR检测修复工作;是否开展浮盘检查(比如:污水处理设施露天,未采取密闭措施;采用FID便携式监测仪器监测时现场有组织未采取措施超标);集输、储存和处理涉VOCs废水设施水面上方100mm处浓度大于等于200umol/mol时,必须加盖密封,出口和进口采用与空气隔绝措施,安装配套VOCs处理设施。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保检查记录一、检查时间:2022年10月15日二、施工单位: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工程名称:XXX工程四、检查人员:XXX环保管理部门检查过程及结果:根据环保管理部门的要求,本次检查旨在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本次检查的详细情况:1. 施工现场卫生情况:检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卫生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施工单位定期清理施工现场,垃圾袋和桶分类收集,符合环保要求。
建筑工地周围草坪整洁,无乱堆乱放现象。
2. 废弃物管理:检查人员核实了施工单位对废弃物的管理情况。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置了合理的废弃物收集区域,并配备了密封容器。
废弃物经过分类后及时送往专门处理场所,未发现废弃物乱倒乱堆的情况。
3. 水污染防治:检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水污染防治措施进行了检查。
现场设置的沉淀池和过滤装置正常运行,废水未直接排放入外部水体。
施工单位按照要求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未发现超标情况。
4. 噪音与振动控制:检查人员通过噪音测量仪器和振动检测仪器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施工单位已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 空气污染防治:检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扬尘防治措施进行了检查。
施工单位采取了湿式降尘、覆盖设施等措施,有效减少了扬尘对空气的污染。
环保设备运行正常,无超标情况。
6. 环境监测记录: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环境监测记录,施工现场的噪音、震动、空气质量等重点监测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总结:综合检查结果显示,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本次环保检查中表现良好。
施工现场环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各项指标符合环保要求。
希望施工单位在后续工程施工中继续保持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优化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管理,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完)。
施工现场环境检查记录施工现场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如下。
一、工程概况本次检查的施工现场为_____项目,位于_____市_____区_____路_____号。
该项目为_____类型的建筑,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预计竣工日期为_____年_____月。
二、检查时间检查时间为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天气情况为_____。
三、检查人员本次检查由_____(部门)的_____、_____和_____组成。
四、检查内容及结果1、扬尘控制施工现场周边设置了连续、密闭的围挡,高度符合要求,围挡表面整洁,无破损和污渍。
主要道路和出入口进行了硬化处理,路面平整、无积水和积尘。
施工现场配备了洒水车,定期对道路和场地进行洒水降尘,洒水频率符合规定。
土方作业时,采取了湿法作业,避免扬尘产生。
裸露的土方和物料进行了覆盖,覆盖材料符合要求,覆盖严密。
2、噪声控制施工现场合理安排了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
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如搅拌机、电锯等,采取了有效的降噪措施,如设置隔音棚、安装消声器等。
施工现场边界噪声值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要求。
3、废水排放施工现场设置了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处理设施,位置合理,运行正常。
施工废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生活污水也经过处理后排放,不存在乱排现象。
4、固体废弃物处理施工现场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
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运往指定的垃圾填埋场。
危险废弃物,如废机油、废涂料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妥善处理,有专门的存放场所和处理记录。
5、环境管理措施施工单位制定了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和人员的环境管理职责。
对施工人员进行了环境保护的教育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保检查记录一、检查时间与地点检查时间:具体日期检查地点:工程项目名称施工现场二、检查人员检查人员姓名 1、检查人员姓名 2三、施工现场基本情况该建筑工程项目位于具体地址,总建筑面积为具体面积,目前处于施工阶段。
施工现场周边有周边环境描述,如居民小区、学校、商场等。
四、环保措施检查1、扬尘控制(1)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了车辆冲洗设施,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但冲洗效果有待加强,仍有部分车辆带泥上路。
(2)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处理,但部分路段存在破损,导致扬尘产生。
(3)土方作业时,采取了洒水降尘措施,但洒水频率不足,部分时段扬尘较为明显。
(4)现场存放的土方、砂石等物料采用了覆盖措施,但有部分覆盖网破损未及时更换。
2、噪声控制(1)施工现场选用了低噪声设备,但部分设备老化,运行时噪声较大。
(2)在靠近居民区一侧设置了隔音屏障,但高度不够,隔音效果不佳。
(3)施工时间基本控制在规定时间内,但偶尔存在夜间施工情况,未提前办理相关手续。
3、废水处理(1)施工现场设置了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但沉淀池清理不及时,影响处理效果。
(2)生活污水接入了市政污水管网,但存在个别管道渗漏现象。
4、固体废弃物处理(1)施工现场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但部分工人分类意识不强,存在混装现象。
(2)危险废弃物如废机油、废涂料桶等,设置了专门的存放区域,但标识不够清晰。
5、光污染控制(1)夜间施工照明灯具采取了防眩光措施,但仍有部分灯光照射到周边居民楼。
五、环保管理情况检查1、环保管理制度(1)施工单位制定了环保管理制度,但部分条款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不足。
(2)未建立环保管理台账,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记录不完整。
2、环保培训与教育(1)对施工人员进行了环保培训,但培训次数较少,内容不够全面。
(2)施工现场未设置环保宣传标语,环保氛围不浓厚。
六、整改措施及建议1、扬尘控制方面(1)加强车辆冲洗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冲洗效果。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
护检查记录
一、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检查记录施工单位: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
二、检查内容及结果
1. 垃圾处理
检查情况:现场是否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及时清理垃圾。
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 渣土管理
检查情况:现场是否有合理的渣土堆放区域,并是否采取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3. 排水处理
检查情况:排水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有无溢流、倒灌等现象。
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4. 大气污染控制
检查情况:施工现场是否采取措施进行大气污染防控,如喷淋降尘、防尘网覆盖等。
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5. 噪音控制
检查情况: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噪音扰民情况,是否采取有效措施进
行噪音控制。
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6. 施工污水处理
检查情况:施工现场是否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是否得到合理处理。
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三、问题整改
1. 发现的问题:
(列出具体问题,如垃圾未分类、渣土堆放无遮盖等)
2. 整改要求:
(针对每个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如立即进行垃圾分类、加强渣土遮
盖等)
四、检查意见
根据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检查情况,对施工单位提出以下意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1. 整改期限:
(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整改难度确定整改期限)
2. 检查计划:
(确定下一次检查的时间和内容)
六、检查人员意见
检查人员签名:
日期:。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检查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日检查人员:XXX施工单位:XXX工程项目:XXX1. 环境概况在本次检查中,我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现场整体环境良好,无明显污染源和噪音源。
周边区域无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施工单位基本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操作,未发现严重违反规定的情况。
2. 垃圾处理施工现场垃圾分类得当,各类垃圾分别放置于指定的垃圾容器中。
未发现随意倾倒或堆放垃圾的情况。
施工单位在追求高质量施工的同时,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意识。
3. 污水排放施工现场的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污水经过初级、中级和高级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未发现污水直接排放至户外的情况。
施工单位能够及时清理和维修设施,保证施工过程中污水的正确处理。
4. 扬尘治理在扬尘治理方面,施工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工地内道路、场地均有湿洒作业,有效降低了扬尘情况。
周边区域未发现明显扬尘污染。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及时清理扬尘源,减少尘土扩散。
5. 噪音控制施工现场噪音控制符合规定。
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了对周边居民的噪音扰民。
机械设备使用时,施工单位加装了噪音隔音设备,减少了噪音产生。
6. 其他环境问题本次检查过程中,未发现其他严重影响环境的问题。
施工单位能够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环境问题,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良好环境。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检查,我对施工现场环境的整体状况进行了评估,施工单位在环境保护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意识和管理水平。
建议施工单位继续保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施工过程中环境的合理保护。
同时,我也呼吁相关监管机构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定期检查和监测,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共同维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现场监测要点分析摘要:通过对环保监测的认识,探讨了监测中的准备工作、现场监测和编制验收监测报告几个方面的要点内容。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现场监测Abstract: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onitoring of preparation, monitoring and monitoring report for examination of several aspects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e content.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eptance, on-site monitoring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环境保护法》中“三同时”规定环保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所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环保必须达标才能正式生产。
环保验收监测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是验证建设项目是否达标以及环评报告的结论是否准确的重要手段,因此环保验收现场监测必须全面、准确、客观和可靠。
笔者根据环保监测的认识探讨一下做好环保验收现场监测的要点内容。
1准备工作1.1制定勘察计划⒈弄清监测依据和项目内容监测依据主要是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据此明确建设项目的内容、性质、原料辅料的消耗、生产工艺、生产周期、污染类型、治理设施、环境影响、环评结论以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熟悉与验收监测相关的信息[1]。
⒉掌握项目的建设单位与时间注意项目立项、初设完成、环评完成、环评审批、动工、建成投运等六项内容的执行单位和时间点,判断项目建设是否存在“未批先建”。
⒊制定现场勘察计划按照环评报告以及国家省市部门的相关规定、标准规范等制定详细的勘察计划。
环评项目查看现场要点记录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环评项目查看现场要点记录1、环境现状调查(1)调查范围项目现场前详细阅读资料,了解项目情况,根据技术导则要求初步确定项目的评价范围,重点针对调查范围内的敏感点。
污染类项目:一般情况下,对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作详细调查,生态类项目:(2)调查对象及调查重点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敏感点和外环境。
敏感点调查调查范围内以下情况:重要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单位、珍稀保护物种分布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水生生物“三场”等居住生活区——居民点、学校、医院、疗养院、科研单位基础设施——变电站、高压线、车站地表水体——包括河流、水库、市政污水管网、城镇污水处理厂等饮用水源——河流型水源、水库、井泉、供水设施<自来水厂、提升泵站、输水管道>等其它:如林场、基本农田、养殖场、岩溶塌陷地带等外环境:项目周边的工矿企业(尽量调查其产排污情况)、公路、铁路、高压线及变电站、垃圾收集站、污水处理厂、危险化学品储库、周边用地规划及其它可能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外环境等。
——结合项目外环境情况,初步判断项目的选址合理性。
敏感点和外环境落实到平面布置图或地形图上,若无此图,则手工绘制草图。
标注其方位、距离、受项目影响因素及可能对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等。
(3)现场记录要全面针对项目将项目情况、周边环境情况等均采取摄像、照片等形式记录,调查内容尽量要做到详细,原则上照片数量不得少于30张。
2、企业基本情况调查(1)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调查了解项目所在地理位置;调查了解项目企业合法证明材料(企业法人证、企业营业执照等,矿山类需“五证”)、立项批文(或备案登记证;发改委等部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设计方案等)、规划用地许可证(或项目选址意见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或生态恢复治理方案,主要为矿山类项目)、土地利用有关文件、总量控制指标(即排污许可证)及原有环评批复、其它相关政府文件(例如会议纪要等)。
环保现场检查记录范文一、检查基本信息。
检查日期:[具体年月日]检查人员:我([姓名])和我的小伙伴[同事姓名]被检查单位:[企业名称]企业地址:[详细地址]二、检查内容与发现。
1. 企业外观与周边环境。
我们一到这企业门口,嚯,那招牌倒是挺气派。
不过旁边那堆垃圾可就有点扎眼了,就像白衬衫上沾了一大块墨渍似的。
企业外面的绿化带上也有些零零散散的塑料袋子,风一吹,跟那小彩旗似的飘来飘去,这可不好看啊,也不符合咱环保的要求不是?2. 生产车间情况。
走进生产车间,那机器轰鸣声可真够大的。
咱先看了看设备的运行状况,大部分设备看着还算正常工作。
但是呢,有几台设备下面就有点“漏油”的小毛病,地上油乎乎的一片,就像厨房没擦干净的灶台。
这油要是流到地上,渗到土里,那可就污染土地喽。
然后我们就看车间里的通风情况,本来车间里就有一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异味,可那通风设备就像个老态龙钟的老人,有气无力地转着,搞得车间里那股味儿啊,直往人鼻子里钻。
这工人师傅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得多难受啊,而且这异味要是飘散出去,周围的居民也得有意见啊。
3. 废水处理。
接着就来到废水处理区域了。
这废水池里的水看起来就有点浑浊,感觉像刚搅和过的泥巴水似的。
再仔细一瞧,废水处理设备旁边还堆着一些化学药剂的空瓶子,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扔在那儿,这要是不小心碰倒了,残留的药剂流进废水里,那废水处理不就白搞了嘛。
而且,废水排放口的标识也不怎么清晰,就像一个没写名字的路牌,让人看了一头雾水。
4. 废气排放。
说到废气排放,我们爬到企业楼顶去看那废气处理设备和烟囱。
烟囱倒是高高地竖着,可废气处理设备看起来有点简陋。
这就好比一个人光穿了件好看的外套,里面的内衣破破烂烂的,外表好看没用啊,关键得里面的废气处理达标才行。
我们还发现烟囱冒出来的烟有点发黑,这就像是在告诉我们,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废气没处理好就排出来了。
5. 固体废弃物管理。
在固体废弃物存放的地方,那场面也有点乱。
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现场监测要点分析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现场监测要点分析摘要:通过对环保监测的认识,探讨了监测中的准备工作、现场监测和编制验收监测报告几个方面的要点内容。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现场监测《环境保护法》中“三同时”规定环保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所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环保必须达标才能正式生产。
环保验收监测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的主要技术依据,是验证建设项目是否达标以及环评报告的结论是否准确的重要手段,因此环保验收现场监测必须全面、准确、客观和可靠。
笔者根据环保监测的认识探讨一下做好环保验收现场监测的要点内容。
1.准备工作1.1制定勘察计划⒈弄清监测依据和项目内容监测依据主要是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据此明确建设项目的内容、性质、原料辅料的消耗、生产工艺、生产周期、污染类型、治理设施、环境影响、环评结论以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熟悉与验收监测相关的信息[1]。
⒉掌握项目的建设单位与时间注意项目立项、初设完成、环评完成、环评审批、动工、建成投运等六项内容的执行单位和时间点,判断项目建设是否存在“未批先建”。
⒊制定现场勘察计划按照环评报告以及国家省市部门的相关规定、标准规范等制定详细的勘察计划。
勘察一般分为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的勘察;二是对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及措施的勘察[2]。
1.2现场勘察现场勘察要求如下:⒈勘查工艺流程。
现场听取建设单位技术人员讲解验收项目的工艺流程,查看从原料到产品的全部工序,检查生产运行记录、了解生产负荷,从实际情况核查与项目批复的设计要求是否相符。
⒉查看生产负荷。
企业必须提供近期试生产的定单、原料辅料用量、产品产量等原始生产记录。
邀请熟悉该项目的专家一起对现场进行勘查,防止企业弄虚作假。
⒊摸清污染源、治理措施及排放方式。
重点查看生产工艺中产污环节,每一环节产生的污染类型、污染因子、治理措施、处理处置状况、污染物最终排放去向。
现场环境保护检查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一、检查概况本次现场环境保护检查旨在评估现场的环境保护状况,以确保相关环境法规和标准的遵守情况。
检查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污染物排放、废物处理、噪音控制等方面。
二、检查内容和结果2.1 污染物排放控制根据环境保护要求,检查人员对现场的污染物排放设施进行了检查,包括废气排放口、废水排放口等。
经过检查发现,现场的排放设施运行正常,排放口处设置了适当的治理设备,并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
所有的排放物浓度均在法定标准范围内,未发现超标情况。
2.2 废物处理管理检查人员对现场的废物处理设施和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
现场设有专门的废物存放点,废物按照种类进行分类存放,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废物外泄或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检查中未发现废物管理方面的问题或违规行为。
2.3 噪音控制为保护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检查人员对现场噪音进行了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现场噪音处于合理范围内,未发现噪音超标情况。
现场已采取一系列噪音控制措施,如设置隔音墙、控制机械设备噪音等。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综上所述,现场环境保护检查结果良好,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但是为了持续改进环境保护工作,建议以下措施:3.1 加强废物分类处理:进一步改进废物分类系统,确保废物得到正确处理和处置,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2 定期检修排放设施:加强对排放设施的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潜在的污染风险。
3.3 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加强员工环保培训,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相关要求的遵守。
四、总结通过本次现场环境保护检查,发现现场环境保护状况良好,各项指标符合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以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希望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积极采纳并实施这些建议,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注:本次检查记录仅提供给相关部门参考,不作为法律依据。
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要点环境管理体系现场审核记录中应描述从4.1到4.6的全部条款,不能漏审条款。
现场审核记录所填写的内容包括:现场审核到的符合和不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客观事实,能够为认证机构评价组织环境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证据,具体要求如下:4.1总要求简要介绍组织按标准要求建立了文件化的环境体系,体系中所确定的范围,体系运行和持续改进的情况。
4.2 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内容是否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遵守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制订的指导思想;如何贯彻实施;如何传达和为公众获取的途径;是否对适宜性进行定期评审。
4.3.1环境因素审核到的“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信息文件化的证据(抽数量不少于3个);观察现场评估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观察现场、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准则评估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的合理性;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更新的资料(一般在监审时)。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审核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程序”及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抽查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和文本的证据(抽数量不少于3个,记录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份数);对照环境因素评估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收集和识别的充分性以及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文件化的目标和指标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是否可测量、是否与环境方针相适应、是否考虑了法律法规和重大环境因素);环境管理方案是否与目标和指标相对应;检查环境管理方案是否规定了职责、方法和时间表,评估方案的可行性;检查方案的执行效果和目标、指标的达成状况。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组织为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了哪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技术和财力资源);组织内各部门的环境职能和岗位职责是否有明确规定,各级人员是否清楚这种规定;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是否清楚自己的职责。
4.4.2 能力、意识和培训程序文件的要求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重大环境影响的关键岗位能力要求及能力是否得到确认;对未满足能力要求的人员采取、实施了哪些措施(如培训等);采取措施有效性评价的证据;抽查了哪些人员的培训记录或资格证书。
环境工程项目检查记录项目名称:XXX环境工程项目检查日期:XXXX年XX月XX日检查人员:XXX一、项目背景本次环境工程项目检查是针对XXX项目进行的,该项目旨在解决XXX问题,以提升环境质量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项目的全面检查,旨在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
二、检查内容根据项目的设定目标和相关规范要求,本次检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施工过程管理及控制-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设置了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施工管理制度;- 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存在违规违章行为,如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 检查项目是否按照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进行施工。
2. 排放及污染物处理- 检查项目中的污染源,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并核对排放口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 检查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使用情况和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估;- 检查项目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当地环保要求,是否存在超标排放行为。
3. 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 检查项目是否建立和实施了环境监测系统,并核对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 检查环境监测数据是否按照要求进行采集、记录和报送,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检查项目是否建立了应急响应机制,并核对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安全生产管理- 检查项目是否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并核对其执行情况;- 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是否得到及时发现和整改;- 检查施工人员是否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并核对参与施工人员的培训记录。
三、检查结果根据针对该项目的全面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我们进行了记录和整理,并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具体情况如下:1. 检查中发现了施工现场存在控制措施不完善的情况,建议项目方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管理,并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环境意识。
2. 检查中发现了部分污染物排放超标现象,建议项目方增加相关治理设施,加强监测和数据分析,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环保标准。
环评项目查看现场要点记录
1、环境现状调查
(1)调查范围
项目现场前详细阅读资料,了解项目情况,根据技术导则要求初步确定项目的评价范围,重点针对调查范围内的敏感点。
污染类项目:一般情况下,对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作详细调查,
生态类项目:
(2)调查对象及调查重点
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敏感点和外环境。
敏感点调查调查范围内以下情况:
重要生态敏感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单位、珍稀保护物种分布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水生生物“三场”等居住生活区——居民点、学校、医院、疗养院、科研单位
基础设施——变电站、高压线、车站
地表水体——包括河流、水库、市政污水管网、城镇污水处理厂等
饮用水源——河流型水源、水库、井泉、供水设施<自来水厂、提升泵站、输水管道>等
其它:如林场、基本农田、养殖场、岩溶塌陷地带等
外环境:项目周边的工矿企业(尽量调查其产排污情况)、公路、铁路、高压线及变电站、垃圾收集站、污水处理厂、危险化学品储库、周边用地规划及其它可能对本项目产生影响的外环境等。
——结合项目外环境情况,初步判断项目的选址合理性。
敏感点和外环境落实到平面布置图或地形图上,若无此图,则手工绘制草图。
标注其方位、距离、受项目影响因素及可能对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等。
(3)现场记录要全面
针对项目将项目情况、周边环境情况等均采取摄像、照片等形式记录,
调查内容尽量要做到详细,原则上照片数量不得少于30张。
2、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1)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调查了解项目所在地理位置;
调查了解项目企业合法证明材料(企业法人证、企业营业执照等,矿山类需“五证”)、立项批文(或备案登记证;发改委等部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设计方案等)、规划用地许可证(或项目选址意见书)、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或生态恢复治理方案,主要为矿山类项目)、土地利用有关文件、总量控制指标(即排污许可证)及原有环评批复、其它相关政府文件(例如会议纪要等)。
矿山类项目还需调查矿区划定批复、储量核查批复、地灾批复、煤质监测报告、瓦斯等级鉴定书等。
(2)企业总平面布局
有企业总平面布置图的要对照核实(不一样的地方作出标注;尤其是矿山项目的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尤其要关注)
若无总平面布置图需现场对照手绘
(3)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环节
现场调查了解清楚整个企业的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环节,落实采用的原材料基本情况(名称、用量、厂家等)
污废水:产生废水的环节,结合材料使用情况落实可能存在的特征污染物;落实厂区内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情况(处理工艺、规模、运行出水水质、处理达标验收情况等);落实排水去向
废气:产生废气的环节,结合材料使用情况落实可能存在的特征污染物;落实废气源(名称、排放口规范情况及数量、排放口设置位置等)、排放方式(是有组织、无组织排放)、处理设施情况(处理工艺、规模、排放废气监测资料、处理达标验收情况等)
噪声:调查了解主要设备情况(数量、型号、布置位置)
固体废物:调查临时堆放场的情况
(4)企业环保制度执行情况
企业的环评情况及验收情况(针对老企业)、污染治理措施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情况、企业环保处罚及投诉情况等。
(5)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企业污染情况、生态破坏情况、周边居民的投诉等
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环境污染情况(本项目以外的其它环境问题)
项目现场调查表
项目名称:
调查日期:
现场踏勘人员: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表5 环境敏感点及外环境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