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3
教学计划模板10篇 ⼈⽣天地之间,若⽩驹过隙,忽然⽽已,教学⼯作者们⼜将迎来新的教学⽬标,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学计划,就是在准备做教学计划吧。
相信⼤家⼜在为写教学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教学计划10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教学计划篇1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过程与⽅法 通过参与探究斜⾯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案。
教学重点:1、理解机构效率,2、探究斜⾯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
教学准备:长⽊板、⽊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
教学过程: ⼀、引⼊新课 ⼩明家最近买了⼀处新楼房,⼀单元⼆楼。
想把洗⼿间、厨房装修⼀下,需把沙⼦运到⼆楼。
请同学们根据需要,设计⽅案,选择器械帮助⼩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组选的办法最好? 1。
把沙⼦装⼊桶中,⽤动滑轮把沙⼦拉到楼上。
2。
在地⾯与楼⾯之间搭上⽊板,将沙⼦装⼊袋⼦沿着⽊板推到楼上。
⼆、新课学习 1、有⽤功和总功。
假如⽤动滑轮提升沙⼦,⽤学具展⽰提沙⼦的过程,学⽣观察思考。
想⼀想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对沙⼦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把我们所需要的功称为有⽤功。
对提桶所做的功,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功是我们不需要但是不得不做的。
⼯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称为额外功。
板书:有⽤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额外功:我们不需要但是不得不做的。
⼀共做的功等于什么?等于有⽤功与额外功之和。
我们把⼀共做的功叫做总功。
板书:总功:有⽤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斜⾯推沙⼦,有⽤功、总功、额外功各是多少? 有⽤功:250×6=1500J 总功:200×10=20xxJ 额外功:20xx—1500=500J 2、机械效率。
⼯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功在总功中所占的⽐例越⼤越好。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优秀12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
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敬业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较新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指导思想优秀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积极贯彻“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精神,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要求,引导幼儿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培养幼儿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幼儿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内容生动、灵活、开放。
强调科学、植物、动物、环境、科幻、思维创新和发明之间的联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它由九个模块组成:科学家的故事、植物、动物、资源与环境保护、气象与科学、科学与幻想、科学与生活。
根据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本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下:科技探究:了解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能够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
探索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
科学价值观:保持和发展求知、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索的欲望。
关心新事物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正确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互助合作、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保、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学习方法。
科学与技术:让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和宇宙世界的一些基本知识。
并运用知识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
三、教学措施a)开设生动的科技课,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学习。
b)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将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将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c)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计划6篇精品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4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4组教学内容(可参看目录)。
它们依次是:亲情树下我成长;成长的摇篮;交往是堂必修课;安全伴我行.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共有13篇课文,分4个单元。
第一单元分为三部分“家庭万花筒”“父母我特别的朋友”“我是文明家庭一分子”。
单元以小诗“倾诉的声音”导入,让学生通过读诗体味其意境,然后以老照片,时空隧道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亲情。
第二单元由三部分组成,前两课围绕“我以母校为荣”展开教学活动,最后一课以“母校以我为荣”展开教学活动,两层意思之间含有因果和递进关系。
第三单元也分为三部分,单元以社会交往的图片和散文引入,希望学生通过图意的理解和散文的体味对本单元的设计有个总体的把握。
最后一单元分四部分,从四方面“居家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户外活动安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通过活动学习一些安全知识,并使自己的自救、自护能力得到提高。
二、学情分析:家庭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港湾,欢乐的源泉;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学校教育;每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与父母、老师、同学以及与他人的交往;每个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充满诱惑,甚至危险,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小事是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等一切方面。
甚至危险。
帮助学生学会生活,使之真正为孩子的学习生活及成长服务,正成为小学品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大集体,在与孩子们接触中有了不少的了解,我发现他们有的觉得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家庭,对父母、老师有一颗感恩的心,有的孩子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家中不听父母的话,不尊重父母和老师的辛勤劳动。
在校也不是个文明学生,有一点儿小事就斤斤计较,没有一颗宽容的心。
有的孩子安全防范意识较强,能时刻注意安全,也有的孩子们安全意识淡薄,对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知之甚少。
教学计划模板5篇教学计划篇1【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是不等的;2.知道W总、W有用、W额外的含义,并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3.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及其计算方法,并利用上述实验探究的数据计算机械效率,知道机械效率点小于1;4.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找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机械效率的存在。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引入在使用简单机械提升或移动物体时,我们要对机械做功,机械又要对物体做功,那么我们对机械做功和机械对物体做功相等吗?二、新课(一)活动:以动滑轮为例,比较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
3.说明:①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是一个比值,所以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
②因为W有用总小于W总,所以机械效率η总小于1。
③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性能优劣的物理量,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性能优良。
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所使用的机械工作时是否省力、及省力多少无关;与机械工作时的快慢程度无关;与机械工作时所完成的功的数量多少也无关.4.活动:①根据上述测量结果计算不同情况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②实验、讨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5.例题:(1)用定滑轮缓慢提升质量为20kg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20N,当物体提升2m时,求有用功、总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g=10N/kg)(2)由于在使用杠杆时的摩擦非常小,故杠杆是一种机械效率非常高的简单机械,若用一根机械效率为90%的杠杆将一个18.0kg的物体提升50cm,需要做多少总功?(g=10N/kg)三、学生总结归纳;四、课堂训练。
指出在捞水桶、用水桶打水、使用斜面时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学生讨论、总结。
学生活动:计算不同情况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实验、讨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提高它的机械效率?计算例题学生总结(可就所学的几种机械讨论)课堂训练【课堂训练】1.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你能区别有用功和额外功吗?2.什么是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大小可能大于1吗?为什么?3.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力且运动时,力对物体就做了功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快D.做功快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高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
教学计划(最新10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写一份教学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书包范文为大家带来了教学计划(最新10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学期教学计划篇一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根据我校学生实际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特点和目前本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我们的语文教学加强了日常教学和学科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从期末成绩可以看出,学生成绩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在学习兴趣,习惯,态度语文基础等方面校其他同学存在明显的差距。
二、教材分析我们采用人教版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
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
六个单元有阅读,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我觉得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一是比较全面的体现了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二是建立了具有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的“单元合成,整体训练”的新的语文教材编排体系;三是设计了比较完备的助学系统,利教便学;四是坚持了教学内容的质和量的统一,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
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
课文按照文体分类编排。
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教师教学计划范例与模板(精选4篇)教师教学计划范例一:课程名称:英语口语授课对象:高一学生授课目标: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流利度,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英语交流能力。
授课时间:每周两节课,共计36周。
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和问候用语2. 日常生活中的英语交流3. 旅游和购物英语4. 饮食和娱乐英语5. 学习和工作英语6. 环境和社交英语7. 口语练习和对话模拟教学重点:1. 听力和口语训练2. 词汇和语法的运用3. 对话和口语表达的流利度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示范2. 学生个别、小组和全体参与的活动3. 听力练习和角色扮演4. 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教学评估:1. 口语考试2. 课堂参与情况3. 课后练习和作业教学资源:1. 教材和课本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录音机和播放器4. 相关学习资料教学计划范例二:课程名称:数学授课对象:初一学生授课目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增强学生数学解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授课时间:每周三节课,共计36周。
教学内容:1. 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 代数和方程式3. 几何与图形4. 数据和统计5. 函数和图像6. 推理和证明教学重点:1. 基本概念和基础技能的掌握2. 解题方法和逻辑思维的训练3. 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和讲解2. 学生个别、小组和全体参与的活动3. 解题和推理训练4. 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情况2. 课后练习和作业3. 定期的测试和考试教学资源:1. 教材和课本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相关学习资料4. 数学模型和实例教学计划范例三:课程名称:物理实验授课对象:高二学生授课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授课时间:每周一节课,共计36周。
教学内容:1. 实验仪器和设备的认识和操作2. 基本物理实验和实验方法3.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4.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总结教学重点:1. 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技巧2. 实验过程的规范和准确性3.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和讲解2. 学生个别、小组和全体参与的实验活动3.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4.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展示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技巧2.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实验报告的内容和结构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2. 实验材料和试剂3. 相关学习资料4. 实验报告模板教学计划范例四:课程名称:音乐欣赏授课对象:初三学生授课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鉴赏力,增强学生对音乐表达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计划模板(通用26篇)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美术学科教研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全国教学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要认真总结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深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搞好基地建设,抓好课题研究。
二、主要工作(一)更新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1、进一步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更新教学理念,明确课改方向。
在改革的实践中进行理论探索,在实践积累中进行理论创新,在教改实践中反思。
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改革和创新,全方位地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提高教育教学认识。
开放教育观念、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空间、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育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
2、认真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搞好课改年级课教材的集体备课,并结合课堂教学组织观摩研究课。
3、学习有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推进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
4、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开发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
认真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刊物、提高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一切学习资源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
(二)改进教研方式,做好教学工作。
1、组织学科新教材的培训,组织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领会新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单元教学要求。
2、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美术学科教学建议》。
3、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日程安排第一月份1、召开全体美术学科教师会议,布置新学期教研工作。
2、一年级苏少版课标本教材以及四年级教材的培训工作。
3、美术学科协进组活动第二月份1、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研究课、教材教法研讨座谈。
2、学科常规调研。
教学计划模板汇总5篇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孩子对体育舞蹈的兴趣,增强体质、培养气质。
2、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孩子的舞台表现力和比赛的应变力。
3、学习新舞种恰恰舞。
二、教学任务1、学习恰恰基本步,六一节目编排2、一级考试三、教学内容1、恰恰基本步、达到动作规范2、六一节目编排四、教学步骤3月:身体恢复训练,恰恰原地转胯,横追步,前进后退锁步,古巴断步4月:利用所学步伐编排节目5月:纠正动作,达到集体舞的整齐度,尽量参加集体舞比赛6月:参加六一晚会,学习一级考级套路教学计划篇2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五班的安全课教学工作,本班有学生40人,他们来自全县各地。
刚进校门,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于尚未形成阶段。
他们对安全知识了解的太少,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2.让学生知道各种危险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3.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
三、教学措施1.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预防及应对措施,让学生从中真正感悟到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2.平时重视交通、饮食、体育、人身、用电等安全,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努力打造“平安班级”、“平安校园”,做到无意外事故发生,无学生人身伤亡。
四、工作任务和措施1.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学校和家庭合作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多讲多监督,提高学生的道路安全意识,掌握交通规则并时刻谨记并遵守。
2.多方协同,齐抓共管。
我校主动与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联系,密切配合,及时沟通情况,共同解决实施宣传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把此项工作与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结合起来,切实做好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聘请交警讲授交通安全课,向学生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
教学计划模板9篇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旅游业是本世纪一新兴产业,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特别是现代旅游服务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导游基础知识是一门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主要科目之一。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旅游管理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的作用。
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导游服务,了解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与基本操作技能,从而促进同学们综合能力的提升。
通过该课程学习,将为同学们进入旅游服务行业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当今服务现状和发展趋势。
2、了解导游服务中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导游讲解中的相关基础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1、牢固掌握导游服务规范和及导游的基本技能。
2、掌握导游服务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三、情况分析11级旅游管理班学生14人, 以女生为主。
本班学生在以前两学期学过了旅游概论、旅游地理,对旅游服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因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及实践操作,因此,对于导游服务的理论教学认可度不强,兴趣有待提升,部分同学的思想意识需进一步提升,因此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纠正学生错误的看法、提升学生基本素质是教育的基本目标。
本学期将通过生活点滴、学习过程,以理论结合实践,讲授配合实操等方法提升学员素质与认识。
四、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开展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
2、进行模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在教学课堂中模拟导游场景,以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3、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主动学习,培养专业综合能力。
“导游基础知识”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实训性教学课程,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岗位群的工作为依据,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在掌握导游服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并能通过各项实训操作,提升个人综合管理能力与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
教学计划五篇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大班的音乐课。
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
执教的班级学生音乐水平这学期明显好转,我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
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感受与鉴赏1.音乐表现要素(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阳光工程水产养殖技术第一期培训
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此次培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受训农民较全面地掌握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民淡水养殖技术水平,增强受训农民的技术应用示范带头作用,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初步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能致富的新型水产养殖专业农民。
二、主要知识和技能要求
(一)产业发展与现状
1、应知要点
了解全省渔业生产现状与产业发展趋势。
(二)池塘养鱼高产技术模式
1、应知要点:
(1)了解池塘养殖及养殖池塘建设;(2)了解常见养殖品种;(3)了解pH值、溶氧、氨氮、亚硝酸态氨、硫化氢对水生物动物的作用法;(4)了解微孔管底层增氧技术原理
2、应会要点
(1)掌握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池塘标准;清塘消毒;鱼种的选择及放养;饵料投喂;日常管理。
(2)掌握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新技术:微生态制剂调节池塘水质。
(3)掌握微孔管池塘底层增氧技术:微孔管底层增氧设施使用方法。
(三)名特优水生动物养殖技术
1、应知要点
了解黄鳝、泥鳅生物学特性。
2、应会要点
(1)掌握黄鳝养殖技术:水域条件;网箱的设计与布置;放养前准备;鳝种投放;饵料及投喂技术;日常管理;疾病防治。
(2)掌握泥鳅健康养殖技术:鳅池的选择与清整;放养密度;饲料的投喂;日常管理;起捕。
(四)鱼病防治技术
1、应知要点
了解常见鱼病的特征和特性;鱼病的诊断技术;鱼病的防治技术。
2、应会要点
掌握渔药的实用技术:正确区分渔药类型;正确选用药物;渔药的用药方法;渔药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培训教材
主要采用教材:《淡水鱼养殖》构建和谐新农村系列丛书,《淡水鱼高效养殖关键技术》农民增收百项关键技术丛书。
四、培训方式
采取理论讲解分析、多媒体视频演示,模拟现场讲解形式。
用农民容易接受的语言,由培训教师集中对农民进行面对面、互动式、手把手等行之有效的培训。
五、教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