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四篇)
- 格式:docx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9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面巾纸,了解面巾纸的用途。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节约使用面巾纸。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面巾纸,了解面巾纸的用途。
难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节约使用面巾纸。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面巾纸样本,如纸巾、湿巾、棉柔巾等。
2. 准备一个干净的塑料盆和适量的水。
3. 准备画笔、彩纸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面巾纸样本,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 观察与讨论: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面巾纸的材质、颜色和图案,引导幼儿讨论面巾纸的特点。
3. 实验环节:教师将面巾纸放入水中,观察面巾纸的吸水性。
让幼儿亲手体验不同面巾纸的吸水性,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4. 创作环节:教师引导幼儿用面巾纸和水彩颜料制作简单的画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实验过程和创作过程,让幼儿说出自己对面巾纸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环节和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他们对面巾纸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不同种类的面巾纸,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2. 社区活动: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环保活动,如回收面巾纸等,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和实验?2. 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3. 教师是否成功地将环保意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幼儿认识到节约使用面巾纸的重要性?八、教学反馈:1. 家长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满意?2. 家长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认同?3. 家长是否觉得教学延伸活动具有实际意义?九、教学改进:1. 根据家长和幼儿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其更符合幼儿的需求。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纸巾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这个实验将展示纸巾的神奇之处。
你们知道纸巾有什么用途吗?请举手回答。
二、观察纸巾的特点那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纸巾的特点。
请大家拿出一张纸巾,把它展开并仔细看一看。
纸巾是由纤维构成的,触感柔软,有吸水性。
你们能感受到它的轻盈和薄弱吗?请用手指轻轻触摸一下,看看纸巾的质地。
三、纸巾的吸水实验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纸巾的吸水性能有多强。
请你们每个人准备一杯水和一张纸巾。
首先,将纸巾放在桌子上,然后慢慢倒入一些水,观察纸巾的变化。
你们能看到水渗透到纸巾上吗?请说出你们的发现。
四、纸巾的吸水原理那么为什么纸巾会吸水呢?通过前面的观察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纸巾是由纤维构成的。
纤维之间有很多微小的空隙,这些空隙可以容纳水分。
当我们将纸巾放入水中时,纤维会吸收水分,水分通过纤维之间的空隙传播,使纸巾变得湿润。
五、纸巾的吸水速度实验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实验,比较不同纸巾的吸水速度。
请你们每个人准备两张纸巾和两个杯子,将纸巾折叠成相同的大小,然后将其中一张纸巾放入第一个杯子中,另一张纸巾放入第二个杯子中。
在同一时间,将同样的水倒入两个杯子中,观察纸巾的吸水速度并进行记录。
最后,我们可以比较两个纸巾的吸水能力。
六、纸巾的其他实用功能除了吸水,纸巾还有其他的实用功能。
请大家想一想,纸巾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请举手回答。
七、纸巾在生活中的应用纸巾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途。
比如,在饭前饭后,我们可以使用纸巾擦拭口部,保持卫生。
在鼻子流鼻涕时,我们也可以用纸巾擦拭鼻子,方便清洁。
此外,纸巾还可以用来擦拭桌面、擦手和擦汗等。
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纸巾用途吗?八、纸巾的环保问题虽然纸巾在生活中非常方便,但是我们也要关注纸巾的环保问题。
纸巾一般是一次性使用的,使用后通常会被丢弃。
这样会增加垃圾的数量,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我们要提倡环保,提倡节约用纸,合理使用纸巾。
九、总结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了解了纸巾的神奇之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第一章:神奇的面巾纸一、教学目标:1. 认识面巾纸的基本用途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面巾纸的用途:清洁、擦拭、装饰等。
2. 面巾纸的特点:柔软、吸水性强、易撕裂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颜色、图案的面巾纸若干张。
2. 准备一杯水、一些小玩具或物品需要擦拭。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面巾纸,引导他们说出面巾纸的用途和特点。
2. 实验1:软硬对比实验。
将一张面巾纸对折,再对折,让幼儿尝试撕裂。
观察幼儿的反应,引导他们发现面巾纸的柔软性和易撕裂的特点。
3. 实验2:吸水性实验。
将一杯水倒在面巾纸上,观察面巾纸的吸水情况。
让幼儿尝试用面巾纸擦拭杯子外的水,引导他们发现面巾纸的吸水性强。
4. 实验3:装饰实验。
发给每个幼儿一张面巾纸,让他们用彩笔或剪刀对面巾纸进行装饰,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收集幼儿的装饰作品,评价他们的创意和审美能力。
第二章:面巾纸的清洁功能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面巾纸的清洁功能。
2. 培养幼儿的卫生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巾纸的清洁功能:擦拭物品、清洁面部等。
2. 正确的清洁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杯水、一些小玩具或物品需要擦拭。
2. 准备一块干净的布。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面巾纸,引导他们说出面巾纸的清洁功能。
2. 实验1:清洁实验。
让幼儿尝试用面巾纸擦拭杯子外的水,观察他们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3. 实验2:正确的清洁方法。
示范正确的清洁方法,让幼儿模仿并进行实践。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评价幼儿的清洁方法是否正确。
第三章:面巾纸的创意用途一、教学目标:1.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导语:面巾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之一,然而,你知道吗?面巾纸还可以发挥出许多神奇的作用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面巾纸的神奇之处吧!一、面巾纸的材料与制作教学目标:1. 了解面巾纸的主要材料和制作工艺。
2. 掌握面巾纸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面巾纸、水杯、盆子、水、皂液。
教学步骤:1. 观察面巾纸的外观特点,感受其柔软轻盈的质感。
2. 让孩子们猜测面巾纸的主要材料是什么,并进行讨论。
3. 向孩子们展示面巾纸的制作过程:将纸浆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加工工艺后,形成了柔软且吸水性强的面巾纸。
4. 将一块面巾纸撕成小碎片,放入水杯中,添加适量的水和皂液,搅拌片刻后,观察面巾纸变化。
教学要点:面巾纸是由纸浆经过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柔软、吸水性好的特点。
二、面巾纸的吸水性实验教学目标:1. 观察面巾纸的吸水性能。
2. 培养孩子们的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面巾纸、水杯、盆子、水。
教学步骤:1. 向孩子们展示一张干燥的面巾纸,并让他们预测面巾纸的吸水性能。
2. 将一张面巾纸放入水杯中,观察面巾纸的吸水情况,记录下来。
3. 将一张面巾纸放入盆子中的水中,观察面巾纸的吸水情况,记录下来。
教学要点:面巾纸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可以迅速吸收水分。
三、面巾纸的擦拭实验教学目标:1. 观察面巾纸的擦拭能力。
2. 培养孩子们的实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面巾纸、纸板、彩笔。
教学步骤:1. 将一块纸板涂满彩色的颜料。
2. 用面巾纸擦拭纸板上的颜料,观察颜料是否被擦掉。
3. 将面巾纸反复擦拭,观察颜料是否完全擦掉。
教学要点:面巾纸具有良好的擦拭能力,可以有效清洁表面的污渍。
四、面巾纸的模型制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多张面巾纸、胶水。
教学步骤:1. 向孩子们展示一些使用面巾纸制作的小模型,激发孩子们的创意和兴趣。
2. 鼓励孩子们动手制作自己设计的小模型,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幼儿园中班
教案
本节课是一堂中班科学教案,以主题为“神奇的面巾纸”,通过实践活动和观察,帮助中班幼儿了解面巾纸的吸水性和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和观察,帮助中班幼儿了解面巾纸的吸水性。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
准备面巾纸和水。
准备实验材料和器具,如容器和滴管。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通过展示面巾纸和讲故事等方式,引起中班幼儿对面巾纸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神奇的面巾纸”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2. 实践活动:
教师组织中班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面巾纸的吸水性。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验材料和器具,引导幼儿们进行观察和实验,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面巾纸的吸水性,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3. 创作分享:
教师鼓励中班幼儿进行创作分享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素材,引导幼儿们用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进行表达,并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赞赏。
4. 总结和展示: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组织中班幼儿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收获,同时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赞美。
通过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帮助中班幼儿了解面巾纸的吸水性和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
通过实践活动和观察,幼儿们不仅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还提升了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第一章:认识面巾纸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面巾纸,知道面巾纸的用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面巾纸的外观特征,如颜色、质地等。
2. 讲解面巾纸的用途,如清洁面部、擦拭物品等。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颜色的面巾纸,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颜色。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使用面巾纸的经历。
第二章:面巾纸的吸水性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面巾纸的吸水性。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面巾纸的吸水原理。
2. 进行吸水性实验,让幼儿观察面巾纸的吸水效果。
教学活动:1. 向幼儿讲解面巾纸吸水的原理。
2. 准备一杯水和一些面巾纸,让幼儿进行吸水实验,观察面巾纸的吸水效果。
第三章:面巾纸的过滤作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面巾纸的过滤作用。
2.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面巾纸的过滤原理。
2. 进行过滤实验,让幼儿观察面巾纸的过滤效果。
教学活动:1. 向幼儿讲解面巾纸过滤的原理。
2. 准备一杯浑浊的水和一些面巾纸,让幼儿进行过滤实验,观察面巾纸的过滤效果。
第四章:面巾纸的折叠技巧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习面巾纸的折叠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讲解面巾纸的折叠方法。
2. 进行折叠练习,让幼儿动手操作。
教学活动:1. 向幼儿讲解面巾纸的折叠方法,如折飞机、折小船等。
2. 发放面巾纸,让幼儿进行折叠练习,鼓励他们创造不同的形状。
第五章:面巾纸的创意运用教学目标:1.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运用面巾纸进行创意制作。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讲解面巾纸在创意制作中的应用。
2. 进行创意制作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
教学活动:1. 向幼儿讲解面巾纸在创意制作中的应用,如制作手工艺品、绘画等。
2. 发放面巾纸和其他材料,让幼儿进行创意制作活动,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面巾纸的组成和制作原理。
2. 掌握面巾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 面巾纸的组成和制作原理。
2. 面巾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面巾纸、水、硬币等材料。
2. 实验器材:容器、放大镜、天平等。
3. PPT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经常使用面巾纸吗?面巾纸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面巾纸的组成和制作原理。
面巾纸由纸巾纤维、润湿剂和增韧剂组成。
纸巾纤维可以吸收水分,润湿剂可以起到保湿效果,增韧剂可以使纸巾更加柔软和韧性。
3. 实验设计(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面巾纸和一些硬币,并提出问题:如何使一张干的面巾纸迅速吸收水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实验方法。
4. 实验操作(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操作。
可以使用水滴在面巾纸上,观察其吸水速度;也可以将面巾纸浸湿,观察其吸水后的变化。
5. 实验记录与分析(10分钟)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观察和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面巾纸可以迅速吸收水分。
6. 应用与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吸水,面巾纸还能有哪些其他的应用?学生可以提出吸油、擦拭等应用场景,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7. 小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面巾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探究面巾纸的吸水速度与温度、厚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面巾纸的制作实验,探究纸巾纤维、润湿剂和增韧剂的添加比例对面巾纸吸水性能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面巾纸的组成和制作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奇妙的面巾纸》【活动目标】1.介绍面巾纸的纤维迈向特性。
2.体会面巾纸的奇妙,萌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育观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工作】面巾纸若干,拎提着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报纸、白纸、皱纹纸、布等。
【活动过程】一、游戏:提着一提着1.教师出具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必须和瓶子搞游戏,游戏的方法就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轻的瓶子给提着出来,不可以轻易用手提着,就可以恳请面巾纸去帮。
你存有什么不好办法?2.幼儿试试看、玩玩一玩玩,教师巡查。
3.非政府交流,应邀幼儿展现提着法,教师小结。
4.幼儿再次游戏。
5.非政府交流:为什么有的能够提着出来,有的在提着的时候面巾纸就割断了呢?6.分后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相同方向的卷法,再提着一提着。
男:顺着短边卷。
女:顺着长边册。
再交换尝试。
7.非政府交流:你辨认出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小)二、游戏:戳一戳1.导语:为什么用长边提着的时候就不断,而短边可以割断呢?其实面巾纸里中藏着秘密。
想要找出面巾纸的秘密吗?使我们去玩玩一个撕纸的游戏吧,先戳一戳短边,再戳一戳长边,看一看能够辨认出存有什么不一样?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演出指导。
3.非政府交流:存有什么不一样?(沿长边能够劈成条条,沿短边劈成碎片。
)4.阐明纸纤维的迈向特性:面巾纸里中藏着的秘密就是纸的纤维迈向(边谈边用记号笔搞上纸纤维的迈向记号)。
我们顺着纤维迈向把面巾纸套索绳,纸的纤维融合在一起,就能够共同抵挡外界扎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够提着起至瓶子了。
三、游戏:拉大尖头1.了解游戏玩法:扣一张面巾纸,先在纸的边边上戳一戳,选准纸的纤维方向,再卷一卷,制成面巾纸绳与桌子对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边玩边念儿歌:"拉大尖头,拉大尖头,姥姥家门口去看戏,你也回去,我也回去,大家一块儿去看戏。
"2.幼儿游戏。
四、联系实际,开拓思维1.师:面巾纸里存有纸纤维,除了什么纸也存有纸纤维呢?(幼儿来者报纸、白纸、皱纹纸,找寻里面的纤维迈向,并用笔搞上记号。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
1. 教学目标
•能够观察和描述面巾纸在水中的表现。
•能够理解面巾纸的吸水特性和打包饼干等食品过程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 教学准备
•面巾纸
•两个杯子
•水
•饼干或巧克力等小食品
3. 教学过程
3.1 导入环节
•让学生看一下手中的面巾纸,询问他们对它的了解,引导他们猜想面巾纸到底能不能吸水。
3.2 实验环节
•拿一个杯子,放入一些水,让学生用手触摸一下水面,探究一下水的感觉。
•然后请学生们将面巾纸放入另一个杯子中,观察观察它的表现,能否吸到水。
•接着,将面巾纸放入第一个杯子中,观察面巾纸在水中的表现,是否会吸水。
•最后,将面巾纸从第一个杯子拿出来,并用手轻轻拧干,然后重新放入第一个杯子中水中,观察观察它的表现。
3.3 总结环节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面巾纸的特性,如何变得湿润、吸水和干燥等。
•通过实验的过程,让学生理解面巾纸的吸水特性,并说明面巾纸
打包饼干、巧克力等食品的原理。
4. 拓展延伸
•制定课堂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张烟花画,并使用面巾纸控
制颜料流动的速度,来达到美观的效果。
•带领学生对比不同牌子的面巾纸,探究吸水性能、强度等特点。
•演示面巾纸的抗拉性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面巾纸的特性。
5. 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面巾纸的吸水性能、打包饼干等食品的应用,以及探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
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活动目标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报纸、白纸、皱纹纸、布等。
活动过程一、游戏:拎一拎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
你有什么好办法?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
男:顺着短边卷。
女:顺着长边卷。
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大)二、游戏:撕一撕1、导语:为什么用长边拎的时候就不断,而短边会断呢?其实面巾纸里藏着秘密。
想解开图腾网p图素材 面巾纸的秘密吗?让我们来玩一个撕纸的游戏吧,先撕一撕短边,再撕一撕长边,看看能发现有什么不一样?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沿长边能撕成条条,沿短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
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拉大锯1、介绍游戏玩法:抽一张面巾纸,先在纸的边边上撕一撕。
找准纸的纤维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纸绳与桌子对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边玩边念儿歌:“拉大锯。
拉大锯,姥姥家门口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儿去看戏。
”2、幼儿游戏。
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1、师:面巾纸里有纸纤维,还有什么纸也有纸纤维呢?(幼儿自取报纸、白纸、皱纹纸,寻找里面的纤维走向,并用笔做上记号。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面巾纸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幼儿的探究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面巾纸的吸水性、溶解性和过滤性。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面巾纸、水、颜料、杯子、盆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科学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幼儿对面巾纸的好奇心,进而引入今天的活动主题。
2. 基本部分:(1)教师向幼儿介绍面巾纸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教师演示面巾纸的吸水性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实验现象。
(3)教师演示面巾纸的溶解性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实验现象。
(4)教师演示面巾纸的过滤性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实验现象。
3. 拓展部分:让幼儿自己设计一个关于面巾纸的实验,并进行操作,分享实验结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让幼儿排队,拿好实验用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2. 实验阶段:(1)吸水性实验:将面巾纸放入水中,观察面巾纸的变化。
(2)溶解性实验:将面巾纸放入颜料水中,观察面巾纸的变化。
(3)过滤性实验:将面巾纸放在杯子上,倒入颜料水,观察面巾纸的变化。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直观地观察和理解面巾纸的特性。
2.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实验现象,发现面巾纸的特性。
3.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自己设计实验,操作实践,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仔细,积极思考。
3.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幼儿园中班上学期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面巾纸的来源和用途。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面巾纸2.水3.盆4.筛子5.汤匙6.白纸7.彩色笔教学内容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本次科学实验——《神奇的面巾纸》。
•“大家知道面巾纸是什么吗?它都有哪些用途呢?”•“你们有没有想过,面巾纸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观察面巾纸(10分钟)老师将面巾纸放在幼儿面前,让他们仔细观察和触摸。
•“大家注意看,面巾纸是什么颜色的?”•“用手触摸一下,它的质地是不是很柔软?”•“你们有没有发现面巾纸上有什么字或图案?”制作彩虹面巾纸(30分钟)1.每个小组分别拿到一张白纸和一盆水。
2.每个小组成员把自己选好的面巾纸撕成小块,放到盆里。
3.小组成员用汤匙把面巾纸均匀地搅拌。
4.小组成员用筛子过滤面巾纸汁液,把多余的水倒掉。
5.小组成员把面巾纸汁液倒在白纸上,可以做出美丽的彩虹色。
6.等到面巾纸干了之后,用彩色笔画画。
•“你们觉得这样做出来的彩虹颜色好看吗?”•“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用面巾纸做出来的颜色是彩虹色呢?”教师总结(5分钟)•“今天我们学习了面巾纸的来历和用途。
”•“通过实验我们制作出了神奇的面巾纸。
”•“我们还发现面巾纸做出来的彩虹色是由混合不同颜色的面巾纸汁液制成的。
”•“当我们合作,就可以做出一些令人惊奇的事情。
”反思通过这次科学实验,我发现幼儿们对于面巾纸的认识不是很深刻,他们没有想到面巾纸不仅仅是用来擦手擦脸的,它还可以被用来做实验。
在实施过程中,我还发现有些幼儿在制作彩虹面巾纸实验中并没有完全参与进去,甚至把自己的面巾纸汁液倒掉,或者只是看着别的同学做。
这时我就需要及时引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的参与都是必要的,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做出更好的结果。
通过这次实践,我也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得当。
下一次我应该更充分地考虑幼儿的特点和需要,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实验和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2)教学内容本次教学我们将继续探讨面巾纸的神奇之处,主要内容如下:1.面巾纸的吸水性实验2.面巾纸的拉力实验3.面巾纸的防水性实验教学准备准备好以下材料和器材:•面巾纸•测量杯•水•量杯•秤•杯子•叉子•平衡器教学过程1. 面巾纸的吸水性实验1.将一个面巾纸折成四份,放在桌子上。
2.用测量杯注入10毫升的水,并倒入一个空杯子中。
3.将一个面巾纸放入杯子中,让它充分吸水。
4.将充满水的杯子放在平衡器上,记录重量。
5.取出已经吸水的面巾纸,用秤量一下重量,并记录下来。
6.重复以上步骤,让另一个面巾纸吸水,并记录所需重量。
7.对两个面巾纸的重量进行比较。
2. 面巾纸的拉力实验1.将一个面巾纸折成四份,用叉子夹住其中一条边缘。
2.和一名同学一起,分别用两只手拉开面巾纸,记录下拉开的长度。
3.重复以上步骤,让另一个同学和你一起拉开另一个面巾纸,并记录下拉开的长度。
4.对两次拉力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
3. 面巾纸的防水性实验1.将一个面巾纸折成四份,用叉子夹住其中一条边缘。
2.将另一个面巾纸折成四份,放在桌子上。
3.用盛水的杯子,将一小部分水倒入其中一个面巾纸中。
4.包裹住含有少量水的面巾纸,让它在另一个面巾纸的中间。
5.将两个面巾纸一起拿在手上,可以发现包裹含水面巾纸的其他面巾纸是干燥的。
教学总结通过以上三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了面巾纸的吸水性、拉力以及防水性能。
面巾纸是一种非常方便实用的产品,不仅可以当作纸巾使用,还可以用于吸水、清洁等。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面巾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好好珍惜和使用。
参考资料无。
神奇的面巾纸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观察和描述面巾纸的特点;2. 探索面巾纸的吸水能力;3.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记录观察结果;4.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面巾纸;2. 一些水;3. 干净的容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块面巾纸,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问学生们对面巾纸有什么了解和观察到了什么。
2. 观察面巾纸(5分钟)让学生认真观察面巾纸的外观和质地,鼓励他们用手摸一摸面巾纸的表面,并描述它的感觉和特点。
3. 面巾纸的吸水能力(10分钟)给每个学生发一张面巾纸,并提供一些水。
请学生将面巾纸放在桌面上,用一小杯水轻轻地倒在上面,观察面巾纸的变化。
4. 实验记录(15分钟)学生们将观察到的面巾纸吸水的情况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述面巾纸的变化,比如变湿了、变软了等。
实验记录表:观察项目 | 实验记录------------------------------面巾纸前 |面巾纸后 |5. 结果讨论(10分钟)请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讨论面巾纸吸水的原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面巾纸吸水的原理是什么,并简要解释其中涉及的物理原理。
6. 实践应用(10分钟)让学生们探索面巾纸的吸水能力,并提出一个问题:“面巾纸的吸水性能是否与品牌有关?”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进一步实验。
7. 总结(5分钟)请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面巾纸的特点是什么?- 面巾纸的吸水能力与什么有关?- 学生们进行了怎样的实验探究?8. 作业扩展(1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家中使用的不同品牌的面巾纸,比较它们的吸水能力,并写一篇观察报告。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探索面巾纸的特点和吸水能力。
他们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的经验,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面巾纸》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面巾纸》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面巾纸》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面巾纸》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游戏的快乐。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报纸、白纸、皱纹纸、布等。
活动过程:一、游戏:拎一拎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
你有什么好办法?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
男:顺着短边卷。
女:顺着长边卷。
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大)二、游戏:撕一撕1.导语:为什么用长边拎的时候就不断,而短边会断呢?其实面巾纸里藏着秘密。
想解开面巾纸的秘密吗?让我们来玩一个撕纸的游戏吧,先撕一撕短边,再撕一撕长边,看看能发现有什么不一样?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沿长边能撕成条条,沿短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
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拉大锯1.介绍游戏玩法:抽一张面巾纸,先在纸的边边上撕一撕,找准纸的纤维方向,再卷一卷,做成面巾纸绳与桌子对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边玩边念儿歌:“拉大锯,拉大锯,姥姥家门口去看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块儿去看戏。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神奇的面巾纸哎呀,今天我们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们可真是有趣啊!老师给我们准备了一个神奇的科学活动——“神奇的面巾纸”。
你们知道吗?面巾纸可是有很多神奇的用途的哦!
我们要了解一下面巾纸的历史。
其实,最早的面巾纸是由埃及人发明的。
他们用棉花和亚麻制成了一种薄薄的、可以擦汗的布。
后来,这种布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用的面巾纸。
所以说,面巾纸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呢!
我们来看看面巾纸有哪些神奇的用途吧!我们可以用面巾纸来擦汗。
夏天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出很多汗,这时候用面巾纸擦一擦,就会感觉清爽很多。
而且,面巾纸还可以用来擦嘴巴,擦手心等等。
除了擦汗之外,面巾纸还有一个很神奇的用途,那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做实验哦!比如说,我们可以用面巾纸做一个小船,让它在水上漂流。
还可以用面巾纸做一个小风车,让它转动起来。
这些实验不仅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当然啦,面巾纸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它来做手工制品。
只需要把面巾纸折叠成不同的形状,就可以做出很多有趣的东西来。
还可以用它来做游戏道具。
比如说,我们可以把它剪成不同大小的碎片,然后让大家来玩“找碎片”的游戏。
总之呢,面巾纸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物品。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所以呢,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每一张面巾纸哦!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面巾纸的吸水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面巾纸的吸水性,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面巾纸、水、玻璃杯、色素、滴管。
2.环境准备:实验操作台、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面巾纸有什么作用吗?2.基本环节(1)观察面巾纸师:请大家拿出一张面巾纸,仔细观察它的颜色、形状和质地。
(2)实验一:面巾纸吸水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面巾纸能不能吸水。
实验步骤:①将一张面巾纸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
②观察面巾纸的变化。
③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面巾纸在水中慢慢吸水,变得湿漉漉的。
(3)实验二:面巾纸吸水速度师: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比较一下不同大小的面巾纸吸水的速度。
实验步骤:①准备两张大小不同的面巾纸。
②同时将两张面巾纸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
③观察两张面巾纸的吸水速度。
④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大的面巾纸吸水速度比小的面巾纸快。
(4)实验三:面巾纸吸水颜色变化师: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看看面巾纸吸水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步骤:①准备一张面巾纸,用滴管滴入少量色素。
②将面巾纸放入装有水的玻璃杯中。
③观察面巾纸的变化。
④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面巾纸吸水后,颜色会变得更深。
师:通过这三个实验,我们知道了面巾纸有吸水性,而且吸水速度和面巾纸的大小有关。
那么,为什么面巾纸能吸水呢?4.拓展活动师:我们知道了面巾纸的吸水性,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面巾纸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如何将面巾纸正确放入水中,并指导幼儿进行同样的操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正确执行。
2.观察与记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面巾纸的变化,并教会他们如何记录实验结果,如使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表示面巾纸吸水前后的状态。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四篇)
目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一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秋天的干果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秋虫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在哪里四
- 1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面巾纸
一
1、了解面巾纸的纤维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纸的神奇,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面巾纸若干,带拎把的瓶子(里面装水)人手一个,报纸、白纸、皱纹纸、布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拎一拎
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
你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试一试、玩一玩,教师巡视。
3、组织交流,邀请幼儿展示拎法,教师讲评。
4、幼儿再次游戏。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就断了呢?
6、分男女角色尝试面巾纸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
男:顺着短边卷。
女:顺着长边卷。
再互换尝试。
7、组织交流: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长边的承受力大)
二、游戏:撕一撕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