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20
主备人:第八周第二节使用时间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3.理解汽化、液化的含义,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吸热致冷。
4.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摄氏温度的规定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②六种物态变化和吸热、放热情况。
③熔化、凝固、沸腾图像和特点。
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沸腾现象。
难点:①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液体沸腾的条件。
②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能判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1、多媒体展示雨滴、露珠、霜、雾凇、大雾、冰花等美丽的自然图片,配上语言旁白:有时我是雨,有时我是露,有时我是霜,有时我是雾,我会像孙悟空一样千变万化,大家知道我是怎么变得吗?二、专题复习1、物理学中通常把叫做温度,热的物体温度,冷的物体温度。
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
3、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摄氏度,分别用和表示,人的正常体温是读做,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做。
4、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还要看清温度计的。
5、正确使用温度计的几个要点:(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在液体中,视线要与。
6、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分度值为。
【专题二】对熔化和凝固的理解及应用:专题二知识点聚焦: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熔化,从变成的过程叫做凝固。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非晶体没有确定的。
同种晶体的和相同。
3、熔化热,凝固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热,但温度保持,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要热,但是温度。
教案: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学年:20232024学年版本: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第二章《物态变化》的复习课。
复习的主要内容包括:1. 物态变化的定义和分类: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物态变化的过程和条件:吸热和放热的过程,以及温度、压强等条件对物态变化的影响。
3. 物态变化的应用:如生活中的制冷、制热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和过程,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理解物态变化的条件,能够分析不同条件下物态变化的特点。
3.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和过程。
难点:物态变化的条件,以及不同条件下物态变化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冰棍融化、水蒸气凝结等,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和过程,以及物态变化的条件。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如冰棍融化的过程、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的过程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态变化的原理。
4.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5.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操作,如观察冰棍融化的过程、观察水蒸气凝结的过程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第二章《物态变化》1. 定义: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2. 分类: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3. 过程: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4. 条件:温度、压强等。
七、作业设计:(1) 冬天,室外的水管为什么会冻裂?(2) 夏天,为什么冰箱里的饮料会结霜?2. 请举例说明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 (1) 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体积膨胀,导致水管冻裂。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体系。
2、通过对物态变化条件及其应用的练习巩固、拓展延伸来找出规律,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和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构建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答生活中相关问题。
难点:运用物态变化的原理分析物态变化现象。
三、复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请完成下面的填空(2夯实基础请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⑴挂在室外的湿衣服晒干了熔化⑵夏天冰镇的矿泉水瓶外壁“出汗” 凝固⑶寒冬堆砌的雪人“消瘦”了汽化⑷点燃的蜡烛流下了“眼泪” 液化⑸初冬的早晨草地上出现的霜升华⑹冬天到来河水结冰了凝华四、典例赏析与变式典例1、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B、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C、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变式练习1: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于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典例2、“固体清新剂”放在厕所、汽车、饭店,能有效的预防感冒、清新空气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典例3、如图反应铅的凝固图像的是:A、B、C、D、变式练习2、小明用图4—11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时间123456789101112温度60、767、873、679、680、480、680、580、480、584、788、493、5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典例4、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