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配置对景观水体净化作用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作用与园林造景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植物,它们在水体中有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水体净化作用。
水生植物也是园林造景中重要的元素,它们可以为园林景观增添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从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作用和园林造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生植物的水体净化作用1. 处理废水水生植物具有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的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通过水生植物的吸收和累积,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可以得到有效去除,从而净化水质。
特别是一些对废水污染较为敏感的水生植物,如尖叶藻、田蓬等,它们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以及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使得水质得到显著改善。
2. 增加水体氧气含量水生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释放氧气,这样可以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水质。
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水生植物释放的氧气能够有效缓解水体的缺氧情况,维持水中生物的正常呼吸和新陈代谢,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3. 减少水藻滋生水生植物的生长可以有效地遮荫水面,减少光照的穿透,从而减少水藻的滋生。
水藻的大量滋生会使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质,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甚至会产生毒素对人畜造成威胁,而通过引入适当的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水藻的滋生,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由此可见,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引入适当种类的水生植物进行水体修复和净化,可以有效地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水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水生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1. 增加园林景观的多样性水生植物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点,在园林造景中能够为园林景观增添独特的魅力,增加园林景观的多样性。
水生植物不仅可以点缀园林水景,还可以为栖息其中的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丰富了园林景观的层次和立体感。
2. 调节园林环境水生植物能够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起到了净化环境的作用。
水生植物的生长对园林环境温度、湿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改善园林环境,提高园林景观的品质。
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城市水体净化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在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水生植物因其具有独特的富集污染物、吸收营养物质和改善水质的作用,成为了城市水体净化中的活性植物修复材料。
本文将对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水体净化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植物,如莲蓬、芦苇、荷花等。
水生植物对城市水体净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吸附污染物: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吸附水体中的废水、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 吸收营养物质:水生植物对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防止水体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
3. 改善水质: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水质环境。
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物修复作用,成为了城市水体净化工作中的重要资源。
二、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原则在城市水体净化中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选择能够发挥水生植物的最大效益。
那么,在选择水生植物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1. 适应性强:选择的水生植物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不同的水质环境中都能够良好生长,且对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耐受性。
2. 生长迅速:选择的水生植物应该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定的覆盖面积,以提高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
3. 净化能力强:选择的水生植物应具有较强的吸附污染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能够起到有效净化水质的作用。
4. 生态效益高:选择的水生植物应该能够提高水体的生态效益,促进水中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
在实际的城市水体净化工作中,根据水体的具体情况和污染物的种类,可以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进行配植,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及其在水体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姓名:柳骅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指导教师:夏宜平2003.6.1中文摘要求奎辍秘跫营造瘩倭豢鼹不霹袋缺懿要素,嚣虽还链有效遮净亿秘维持最戏水体豹水矮,溺戴硬究承生植物对承质弱保护露熙其蠢重要熬景蕊、生态意义。
本文在对浙江省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威用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以午屈莱、水葱、褥演等爨宥较懿观囊徐馕靛窳生攮镑海试褪,懿永生穰凌靛冷偬佟麓及本擞棱麓熬饶纯醚鬟黠摄观和承体自净能力黥影嚷进雩亍了研究。
结会巍态学原理及繁嫒堂态设计的原则,本文对水生植物在撩观设计中的虚用也作了探讨。
f结果表明:f1.调查露示,浙泷省爨有较丰富的承生植物瓷源。
除入誓栽培的植物外,在臻棒孛买有戏赏徐篷及净纯俸蔫靛辩堡或努生状态懿求生维嚣窳攘秘零冕瓣骞30多种。
除了目前常用的种类外,予斌菜、花叶水葱、泽泻、惫腥萆、苦蕈等水生稳物均买脊较大的应掰翦聚。
2.干藤菜对水体中的总磷(TP)有箍著的去除效果。
在O~O.4mg·L叫的"浓度藏围内,手屡菜檀株均生长懿好。
在试验黝30d是,对初始浓发为0.4mg吨q的模拟富营养他水傣,干髓菜对卵的去除率达98%以上。
在0.05mg·L叫瓢O.4mg·Lq的模拟富营养仡水体中,其去除速率均高于对照檬物风眼莲。
在最初lO天内,农体中TP浓度曼直线下黪,裘暖千斌菜具鸯“快速”吸收P的净化特性,并且象的P去除率与水体TP浓发虽难相关。
试验结果证灾,予斌菜对宿营葬化水体熏有较强的去除能力。
这也为干膳菜在园林永景中的_陂用掇供了实验和溅谂依据。
3.多种攘物优化懿鬣熊发挥不同植物的伉热,对水体水璇表现出较商的窘净能力r同时也有利予黼造率富的水体植物景观。
用撼水植物和浮叶、漂浮植物缀成的试骏浊l{投蘧挺水植物、浮时察漂浮殪狻、淀水攘物缀戏豹试验邈瑾魄蠹蒸蕈组成的单一爆次结构的试验池I爨能帮效地缝特水体TP、TN会量,其袋观媳激为丰寓。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正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水生植物对水污染的净化机理、水生植物在河湖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水生植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水生植物对农田污水处理的应用以及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将讨论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潜力、发展前景以及展望。
通过研究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及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生植物、水污染治理、净化机理、河湖水体、废水处理、农田污水、城市水体、潜力、发展前景、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生植物是一种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植物,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和生物吸附能力。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水体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寻找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水污染治理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探讨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为解决当前水污染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水生植物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促进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广泛应用。
1.2 研究意义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水质净化效率: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有害物质、降解污染物和改善水体氧气含量等途径,可以有效净化水体,提高水质质量。
2. 保护水生生态系统:水生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3. 节约治理成本:相比传统的水污染治理技术,水生植物具有成本低、可持续利用等优势,研究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
4. 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水体质量,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环球市场理论探讨/-113-浅谈园林景观水生植物的作用及配置应用孟 锐 王晓娇鄢陵县昊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水生植物泛指生长在水体环境中的植物。
我国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余种。
水生植物是营造园林水体景观的一种重要植物材料。
随着人们对其景观与生态功能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水生植物在园林水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此,本文主要对园林景观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及配置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水生植物;园林水景;配置应用水生植物因其形态优美、色彩丰富、种类繁多,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园林水景布置中,它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水源,是现代园林造景中必不可少的材料。
随着园林建设科学性和文化内涵的提高,为适应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型园林城市的目标,城市景观绿化受到政府及公众的重视,水生植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城市园林绿化日益发展,水生植物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水生植物的应用将不断扩大到公园景观、湿地保护、盆栽观赏、河道美化、水体净化、小区绿化等多方面。
随着近几年来园林建设的发展,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为此,通过对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作初步分析,以期为水生植物的选择和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一、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基于此,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全面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必须根据园林建设本身的需求,必须严格遵循园林景观水生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加大景观植物配置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为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可靠保障。
各种水生植物在水域中的合理布局,可以形成一幅波花相映、叶随水移的优美而独特的水生观赏植物景观,从而提升了园林的景观功能,强化了园林的景观效果,丰富了园林景观的内涵,增强了园林景观的魅力。
水生植物不仅可以观叶、赏花,还能欣赏映照在水中的倒影。
例如,荷叶青翠而洁净,波状叶缘更增添几分潇洒风姿,且荷叶的表面有一层蜡质,落在上面的水滴更有动感。
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城市水体净化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展开研究。
在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指出当前城市水体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其次阐述研究意义,指出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中的重要作用。
在分别从水生植物的选择标准、常见应用案例、生长条件及适应性研究、机制研究以及管理和维护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
结论部分将探讨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选择及应用研究,可以为城市水体污染治理提供重要参考,促进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保障人民健康和生态平衡。
【关键词】城市水体、净化、水生植物、选择、应用研究、生长条件、适应性、机制、管理、维护策略、应用前景、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水生植物的选择和应用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何根据城市水体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水生植物种类,成为研究的关键之一。
水生植物的生长条件和适应性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提高水生植物的适应能力和净化效果。
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机制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深入探讨水生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为其管理和维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水生植物的选择标准、应用案例、生长条件和适应性、净化机制以及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探讨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城市水体净化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水生植物具有吸收和富集污染物的能力,可以有效净化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质,降低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水生植物在城市水体净化中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在不需要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实现水质净化的目的,为城市水环境管理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深入研究水生植物的选择及应用,探讨其在城市水体净化中的作用机制,制定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策略,对于改善城市水体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研究综述1. 引言1.1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研究综述的背景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水体污染的严重性以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水质净化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水生植物,希望利用它们的生态功能来改善水体质量。
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通过吸附重金属、降解有机污染物、调控水体富营养化等方式,有效地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研究表明,水生植物不仅可以提升水体的透明度和氧气含量,还可以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现象,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水生植物在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重要性。
对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相关研究成果也为水体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作用机理,探讨水生植物在水体中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富营养化物质的处理效果,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系统地总结和分析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影响机制,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促进水体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通过对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案例进行归纳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生植物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水体治理措施,提高水质生态环境的整体水平。
1.3 研究意义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而水资源的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环境问题。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研究,对于改善水质、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能够帮助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
这对于提高水质,减少水污染对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水生植物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调控作用对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和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作用水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水污染日益严重,如何有效地净化水质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幸运的是,大自然中存在着一种神奇的生物力量——水生植物,它们能够通过吸收有害物质和氧化反应来净化水体,促进水体中的微生物降解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改善水质。
本文将从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机制、常见的水生植物以及其应用案例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水生植物在水质净化中的作用。
水生植物对水质净化的机制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有害物质和氧化反应来净化水质。
首先,水生植物的根系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有效降低水体中营养物的浓度,避免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其次,水生植物的叶片和茎秆表面有丰富的细菌和真菌,这些微生物能够寄生在植物表面和根系附近形成特殊的微生物膜,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氧化还原反应。
此外,水生植物能够通过释放氧气来促进水体中的氧化反应,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有助于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常见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水生植物有着各自的生长环境偏好和净化效果。
石莲花是一种生长在水中的多年生植物,它具有很强的耐溶氧和耐营养缺乏的能力。
石莲花的根系能够释放出大量的黏液物质,有助于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藻类是另一类常见的水生植物,它们能够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氧气和有机物质,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起到抑制作用。
水生植物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案例水生植物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案例多种多样。
例如,在废水处理中,人们常常采用植物人工湿地的方式来净化废水。
通过植物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的根系、茎秆和叶片的细菌和真菌,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氮磷等污染物,提高废水的水质。
此外,水生植物还可以应用于生态修复中。
一些受污染的水体可以通过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引进并培育水生生物,从而恢复水体的生态系统,实现水质的净化和生态的修复。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生植物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它们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特性,能够有效地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负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水体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破坏和人类健康受到威胁。
人们越来越关注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中的作用和应用。
水生植物通过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负荷,促进水体中有害物质的降解和转化,从而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研究表明,水生植物能够有效地净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降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改善水质。
水生植物还能提供生态服务,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深入研究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机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水体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水质改善和生态保护。
【研究背景】部分为引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2 研究目的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研究一直是环境科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水体污染日益严重,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旨在通过对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机制和应用进行综述,探讨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水体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有着独特的作用,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水生植物的种类繁多,其对水体净化的机制和效果也各有不同。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水生植物的分类以及它们在水体净化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讨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我们还将分析水生植物对水体生态的影响,以及它们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1.3 研究意义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水体的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挑战之一。
通过研究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机制和应用,可以为解决水体污染问题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水生植物具有良好的吸收、吸附和降解水中有害物质的能力,可以有效改善水体环境质量,维护水体生态平衡。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开始重视建设精神文明。
其中,园林建设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园无水不活,水景在园林景观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合理的设置园林水景中的水生植物,既有良好的景色效果,还可以对园林中的水体进行净化,具有园林和生态双重作用。
基于此,本文就水生植物的作用、设置方案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为我国的园林水景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水生植物;园林水景;具体应用1 园林景观中为何设置水景水景是园林景观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景观角度,园林中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比如各种陆生植被景观,假山景观等部分,这些景观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这些都是静态的景观,而水景是动态的,科学的设置水景,一可以直接让园林景观更加灵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园林的整体档次。
第二,园林生态角度,一个独立的园林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水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水的园林很容易就会衰败,水景的设置则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园林能够作为一个为完善的生态系统,较为长期的维持。
第三,可以相互映衬,在设置园林中时,往往会设置一些假山之类的景观,这些景观往往需要搭配水景才能显得和谐。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中,水景是不可或缺的。
而水景的设置就需要则离不开水生植物,下文就详述一下水生植物对于水景设置的作用。
2 水景中水生植物的意义第一,景观意义,园林水景中设置水生植物能给人心旷神怡的心理感受,人们可以直接欣赏水生植物的花、叶,姿态,除此外,水生植物在水中的倒影也构成另一副美景,比如,水中种植荷花是十分常见的,水面上荷花摇曳生姿,绿叶相映成辉,水光潋滟中,分外美丽,颇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
水景中水生植物的设置,可以让水景增色不少。
第二,生态学的意义,园林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十分有限,再加上水体大多流动缓慢,如果不设置水生植物,水体中的污染物很容易就能积累而导致水体变质,水质恶化,从而破坏园林的整体美观,降低园林的档次。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研究综述【摘要】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是一种有效的生态修复方法。
本文通过对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中的重要性和作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在氮、磷等污染物净化机制、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在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结合水生植物的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分析了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重要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水生植物具有显著的净化效果,在水体净化中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水生植物的净化机制和生态学效应,以推动水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
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有望成为未来水环境修复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水生植物、水体净化、氮、磷、污染物、生态系统、水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适应性、净化效果、适用范围、研究方向、水污染治理、重要性。
1. 引言1.1 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重要性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净化效果已被广泛认可。
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盐和有机物质,减少水体中的富营养化现象,有效提高水质。
水生植物的根系可以吸附和降解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从而净化水体。
水生植物对水体中的浊度和微生物有很好的过滤作用,可以改善水质。
在生态学方面,水生植物还可以通过增加水生物的栖息地,促进水中生物的生长和繁衍,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生植物还能够防止水体中的藻类过度繁殖,避免水华的产生,保持水体的清洁。
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改善水质、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研究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机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深入研究水生植物的作用机制和提高其净化效果,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污染物的减排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深入了解不同种类水生植物对污染物的吸附、吸收、转化和降解等过程,为进一步优化水体净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及凋落物对水质影响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近几年来水生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净化中应用、对重金属的富集,并对水生植物凋落物腐烂分解对水体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概述,探讨了水生植物在水质净化应用中的利弊,并对水质净化过程中水生植物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水生植物;富营养化;重金属;克藻效应;腐烂分解0.前言我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和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尤为突出,在1996年,26个国家重点控制湖泊中,总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的已高达85%[1],对污染水体的治理和修复已刻不容缓。
水生植物可以从水体和土壤中吸收和富集营养元素等用于生长,并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改变水体的理化性质,从各方面改善水质。
1.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1.1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N,P的去除作用水生植物可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水体和底泥中吸收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盐,维持水体营养平衡,金树权[2]研究了10种水生植物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的能力,表明不同水生植物的氮磷含量和水质净化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水体氮,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6.3%-91.8%,23.2%-94.0%,说明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能力是很明显的,与水生植物的净增生物量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周金波[3]研究了6种水生植物在低温和静水条件下的去除水体氮、磷的能力,结果表明金鱼藻和黑藻冬季停止生长,大聚藻、香菇草、鸢尾和黄菖蒲能正常生长且生物量有所增长,大聚藻、香菇草、鸢尾、黄菖蒲、金鱼藻和黑藻的TN净化增效作用分别为45.7%,39.6%,18.7%,16.4%,6.1%和-4.1%;TP净化增效作用分别为31.1%,30.1%,16.7%,9.9%,3.3%和-2.0%;说明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大聚藻和香菇草仍可作为优选水生植物在应用于各种生态净水工程中。
刘盼研究了紫叶酢浆草、凤眼莲、大薸3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对3种不同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水生植物配置对景观水体净化作用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市面积的逐渐扩大,绿化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城市园林绿化代表着城市的容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水生植物作为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必不可少的材料,起着十分重要的水体净化的作用。
近年来,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已经初步认识到了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重要意义,水生植物配置对景观水体净化作用的相关研究已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本文我们就将简要介绍水生植物配置相关问题,并对水生植物配置对景观水体的净化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水生植物;配置;景观;水体净化引言水生植物是景观水体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和防灾避难等多种作用,同时还可以给人们一种良好的视觉感受。
但是,在园林景观中的水生植物配置工作对整体的景观美感和水体净化作用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水生植物配置不当,不但会降低周围景观的视觉效应,还可能对水体净化作用造成影响[1]。
我们必须切实了解水生植物在促进水域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并結合目前水生植物配置现状和水域环境的变化规律,以求借助合理的水生植物配置达到改善水质,提高水体净化作用的目的。
1 水生植物介绍水生植物是指生存在水中的植物,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水生植物的种类也会有所不同[2]。
一般来说,可以对景观水体起到净化作用的水生植物主要指能够在水中和湿地土壤中生存的植物,其中主要为大型藻类植物。
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拥有高等水生植物300余种,丰富多样的水生植物构成了我国的水体景观。
2 我国水体景观水质现状2.1 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口问题、环境问题早已成为了有关生态学者非常头疼的难题。
城市建筑的不断开发,在提高人们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例如污水乱排乱放、垃圾随处成堆等非常不好的社会现象,对人们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而河流、湖泊等水体环境,因为管理力度不够,成为了许多不良企业排放污水的地方,严重影响了水体景观的水质。
水生植物配置论文景观水体净化作用论文摘要:在进行现代化城市园林建设时一定要关注水生植物的配置,应该立足现实,抓住重点,做好城市园林绿化的水生植物配置的规划与选择,实现绿色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重视,提供政策以及资金支持,保证水生植物配置与景观净化作用研究的顺利进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美丽景观植物以及良好的水体。
作为景观水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水生植物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感受之外,还起着净化水体的作用,是天然的水体净化器。
清澈见底的水体中间摇曳着几株绿色的植物,总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但是在进行园林建筑时如果水生植物配置的不适当,则会降低景观的美感。
基于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人们也格外的关注水生植物在促进水域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希望通过研究水生植物配置对景观水体净化的作用,以期能够认识水生植物对水域环境变化的反映,以此达到通过美化水生植物来改良水生生态系统,营造稳定的水体环境的目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能够利用水生植物的配置来改善水体,丰富园林景观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水生植物相关内容概述作为在水中生存的植物,水生植物有着自身的特性以及特有的功能,下文笔者将从水生植物概念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解水生植物的相关内容。
1.1 水生植物的概念关于水生植物的概念,有很多种说法,地区之间以及国别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都会有所差别。
如《植物群落学讲义》中是这样定义水生植物的:水生植物是生长在水分充足的环境中,而且有着周期性缺氧基质的植物;美国的《鉴别和描述管理湿地联合手册》则是这样定义水生植物的,认为水生植物是在水中生长的或者是至少凭借着水分充足的原因而能够周期性缺氧的大型的植物,水生植物与水生大型的藻类都包括其中,特别是生存在湿地和其它水生环境的植物。
本文关于水生植物配置对景观水体净化作用研究的水生植物主要指的是能够在水中或者是湿地土壤中生存的植物,其中大型的藻本植物占据主要部分,水生、湿生以及沼泽里面生存的植物都包括其中,也包括常年生活在水中以及长期在非常潮湿的土壤中生存的植物。
水生植物配置对景观水体净化作用探讨
作者:吴璐璐
来源:《现代园艺》2015年第02期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迅速发展的体现,也相当于城市的容貌,它有着净化空气,防灾避险等各种功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现代城市园林造景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水生植物也发挥着水体净化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公民环保观念的提高,城市园林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研究水生植物配置对景观水体净化作用的人越来越多。
本文从我国园林建设中的水生植物配置现状出发,着重研究水生植物对水体净化的作用,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希望能为同种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水生植物;配置;水体净化;景观
作为景观水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水生植物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视觉感受之外,还起着净化水体的作用,是天然的水体净化器。
清澈见底的水体中间摇曳着几株绿色的植物,总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但是在进行园林建筑时如果水生植物配置的不适当,则会降低景观的美感。
基于水生植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人们也格外的关注水生植物在促进水域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希望通过研究水生植物配置对景观水体净化的作用,以期能够认识水生植物对水域环境变化的反映,以此达到通过美化水生植物来改良水生生态系统,营造稳定的水体环境的目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能够利用水生植物的配置来改善水体,丰富园林景观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水生植物相关内容概述
作为在水中生存的植物,水生植物有着自身的特性以及特有的功能,下文笔者将从水生植物概念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解水生植物的相关内容。
1.1 水生植物的概念
关于水生植物的概念,有很多种说法,地区之间以及国别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都会有所差别。
如《植物群落学讲义》中是这样定义水生植物的:水生植物是生长在水分充足的环境中,而且有着周期性缺氧基质的植物;美国的《鉴别和描述管理湿地联合手册》则是这样定义水生植物的,认为水生植物是在水中生长的或者是至少凭借着水分充足的原因而能够周期性缺氧的大型的植物,水生植物与水生大型的藻类都包括其中,特别是生存在湿地和其它水生环境的植物。
本文关于水生植物配置对景观水体净化作用研究的水生植物主要指的是能够在水中或者是湿地土壤中生存的植物,其中大型的藻本植物占据主要部分,水生、湿生以及沼泽里面生存的植物都包括其中,也包括常年生活在水中以及长期在非常潮湿的土壤中生存的植物。
1.2 我国水生植物种类
我国的水资源较为丰富,因此,水生植物的种类也相对较多,仅仅高等的水生植物就达到了300多种。
按照水生植物的趋同性来分,主要分为水生维管束植物和高等的藻类植物,不同种类植物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趋同性是由其生活环境而决定的,这属于大型的水生植物在生态学范畴的类群。
按照水生植物的形态来分,可以分为挺水、浮叶以及沉水这3类。
其中挺水植物主要是指扎根于水底,但大部分的躯干在水面之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灯心草、荷花等等。
浮叶水生植物主要是指叶子浮于水面的水生植物,代表性的有睡莲、药菜以及大藻等等,它们主要吸收微生物的代谢来进行水体净化。
沉水植物主要是指根部以及躯体都完全生长在水面以下的水生植物,如竹叶、陌上菜等等,它们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性来进行氮和磷元素的短期储存,从而有效地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情况。
2 我国水体景观的水质现状
现阶段,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污染物的排放逐渐增多,水生植物的多样性也遭到了破坏。
而且,在缺乏统一的规划前提下,很多城市的景观水体环境的生态压力非常之大,改善水体景观生态,净化水体的工作刻不容缓。
调查显示,我国有着90%以上的水体景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氮、磷等元素超标,水体需氧量以及生化需氧量都在急剧减少。
当污染达到一定的程度,水体景观便很难自主的维持生态的平衡,如果人们不进行治理的话,污染情况只会更加糟糕,而且治理费用也会不断地增多,最终只会造成恶性循环。
3 优化水生植物配置,促进水体净化的策略
3.1 优化水生植物配置的原则
3.1.1 就近原则。
就近原则是指水生植物的配置最好引进与原产地距离较近的水生植物,这样就使得海拔与纬度相近,那么生态环境就自然相差无几,日照时间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就不会差别很大,就可以达到提高栽培的成功率以及减少其适应环境的难度的良好效果。
3.1.2 步步为营原则。
步步为营原则是指水生植物配置不能一步到位,要注意植物习性类型的特点,要让新引进的水生植物慢慢地适应引进地的生态环境,如先引进一批水生植物,过段时间后如果有新水生植物死亡的情况在进行填补,如果可以引进对生态环境反应迟钝的水生植物则会是上上之策。
另外,还得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培育外来品种水生植物一定要谨慎,切不可盲目引进,要加强水生植物检疫力度,在引进外来物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认证,以此防止带有传染性的水生植物入侵。
做到尽早防治,解决后顾之忧,对于带有毁灭性病虫害危害的水生植物一定要早早销毁。
严格控制引种,只有在引种试验、驯化成功后,才能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整个过程中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3.1.3 注重成本原则。
引进外地水生植物,实现生态多样化,可以带来很好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当然也得注意成本。
所以,引进水生植物的养护管理费用就不能过高,那么引进的水生植物就得与引进地的生态以及绿化用途和方式相适应。
具体来说可以小面积种植,多次驯化,全方位鉴定、筛选,系统的总结管理规律后,再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3.2 促进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策略
要发挥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作用,一定要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情况。
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科学的研究与规划,相关园林工作者应该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积累各方面的资料,建立必要的档案和积累观察资料,遵循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适当引进一些观赏价值较高、并能在本市生长,或者经过驯化以后能在本地安家落户的植物。
再者,要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的具体规划,以及严格检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减少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
4 结语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大量的古诗词歌颂了水生植物的美,为后人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的背景下,一系列的城市问题也加重了水体的环境容量和生态载力的负担,生态系统所遭到的破坏日益严重。
在资源不断减少的今天,很多水生植物也难逃厄运,水生植物的种类急剧减少。
因此,在进行现代化城市园林建设时一定要关注水生植物的配置,应该立足现实,抓住重点,做好城市园林绿化的水生植物配置的规划与选择,实现绿色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重视,提供政策以及资金支持,保证水生植物配置与景观净化作用研究的顺利进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美丽景观植物以及良好的水体。
参考文献
1 段志勇,刘超翔,施汉昌等.复合植物床式人工湿地研究[J].环境污染
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8)
2 张运林,秦伯强,陈伟民等.太湖水体透明度的分析、变化及相关性分
析[J].海洋湖沼通报,2003(2)
3 自峰青,郑丙辉.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的生态效应[J].环境科学与
技术,2004(4)
4 江行玉,赵可夫.植物重金属伤害及其抗性机理[J].应用与环境生物
学报,2001(1)
5 孙刚,盛连喜.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生态工程[J].应用生态学报,2001(4)
(责任编辑王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