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冀教版-历史-⼋年级下册-优化设计第6课为巩固新中国⽽奋⽃优化设计第6课为巩固新中国⽽奋⽃例1、下列诗句,描写了抗美援朝的是()A、钟⼭风⾬起苍黄,百万雄师过⼤江B.⾦沙⽔拍云崖暖,⼤渡桥横铁索寒C.谁敢横⼑⽴马,唯我彭⼤将军D.雄赳赳,⽓昂昂,跨过鸭绿江D点拨:此题易误选C项,因为这⾥提到了彭德怀,⽽抗美援朝是由彭德怀指挥的。
尽管C项赞扬的是彭德怀,但那是长征刚刚结束后,⽑泽东写的,不可望⽂⽣义。
加强课外阅读,对相关⽂学作品有⼀定程度的了解,是解好此题的关键。
1、(2006年,湖南中考)英雄邱少云为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被⼤⽕吞噬,壮烈牺牲在()A、北伐战争战场上B、抗⽇战争战场上C.解放战争战场上D.抗美援朝战场上D点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志愿军将⼠们以⾼度的爱国主义和⾰命英雄主义精神,谱写了⽆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邱少云的事迹就是其中⼀例。
2、下列⼈物曾被作家魏巍称作“最可爱的⼈”的是()①狼⽛⼭五壮⼠②董存瑞③邱少云④黄继光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B点拨:此题考查对抗美援朝时期英雄⼈物的了解,解答此题,⾸先弄清楚“最可爱的⼈”是专指中国⼈民志愿军的,然后⽤排除法解答此题。
其中,狼⽛⼭五壮⼠是抗⽇战争时期的英雄⼈物;董存瑞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物、只有邱少云、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物。
例2、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地制度被彻底废除是在下列哪⼀事件后()A、颁布《天朝⽥亩制度》B、⼟地⾰命兴起C.制定《中国⼟地法⼤纲》D.⼟地改⾰完成D点拨:正确解答此题,⼀要理解封建剥削⼟地所有制度的含义;⼆要看清限制词“被彻底废除”。
封建剥削⼟地所有制主要是指地主⼟地所有制。
前三项内容都触及这种制度,但只是在局部地区或某⼀历史时期对封建⼟地所有制进⾏过改⾰或调整,封建⼟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则是在新中国成⽴后。
1950年中央⼈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共和国⼟地改⾰法》,到1952年底,⼟地改⾰基本完成,表明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措施新中国成立后,那可真是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啊!就像一个刚刚学步的孩子,得小心翼翼又坚定地迈出每一步,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先来说说土地改革吧!这就好比给农民们送上了一份超级大礼包呀!农民们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终于真正属于他们自己啦!他们能不开心?能不积极生产?这一下子就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那是蹭蹭往上涨啊!这就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你说,这土地改革重要不重要?还有镇压反革命运动,那可真是大快人心啊!那些个反革命分子,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准备出来咬人一口。
不把他们揪出来,老百姓能安心过日子吗?当然不能!所以呀,镇压反革命,就是为了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让大家都能放心大胆地去追求美好生活。
这难道不是必须得做的吗?抗美援朝就更不用说啦!那是新中国的一场伟大的保卫战。
美国佬都打到家门口了,我们能坐视不管吗?绝对不行!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让全世界都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啊!难道不应该被我们永远铭记吗?再看看我们国家进行的一系列经济建设举措,修铁路、建工厂、发展农业……这一桩桩、一件件,不都是为了让国家变得更强大,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吗?这就像是在给新中国这辆大车不断加油、保养,让它能够跑得更快、更稳。
这新生的人民政权啊,就像一棵小树苗,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浇水施肥,它才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而这些巩固政权的措施,就是那最好的养料。
我们的先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作为后来人,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努力奋斗,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鲜血和生命的英雄们。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
虽然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课型:新授课审核:历史组
班级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了解抗美援朝的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使学生理解
自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抗美援朝的经过
难点:中国政府派自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三、课堂学习
公布《》
军队
司令员
战斗英雄、
结束签订《》
4、经过:
上甘岭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战绩?
5、战斗英雄:
讨论:这些英雄身上体现出哪些精神?
三)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
四、巩固练习:
1、1905年悍然指挥所谓“联合国军”侵略朝鲜的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2、上甘岭战役发生在()
A、抗日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3、1905年,美帝国主义派海军到中国
海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干涉我国内政。
4、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
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
5.请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图1 图2 (1)图1反映的是哪个重要法令的颁布受到农民欢迎?
(2)图2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课后记:。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进行的大体情况。
3、学生正确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4、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以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提到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本有关的材料,进一步掌握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学生通过讨论,加强对土地改革意义的认识。
3、学生讲述抗美援朝的有关故事,增强对材料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讲述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阅读这一时期历史的文章,观看有关的影片,深刻体会志愿军战士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不愧为“最可爱的人”。
重点难点:重点:土地改革的进行以及学习志愿军战士所体现出的精神。
难点:如何理解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景:首先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历史(播放《开国大典》片段)。
师:同学们知道刚才的短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是新生的国家还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你知道有哪些问题吗?生:①不法资本家还在兴风作浪,他们囤积出奇、哄抬物价;(物价不稳,人心就不稳,政权也就不可能稳定)②很多地区,广大农民所关心的土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耕者有其田”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中国农民的梦想。
然而,几千年来,广大贫苦的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种情况如不彻底改变,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得到巩固,农村的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人民就不能得到胜利的基本果实。
)③美帝国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的进攻也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
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保护我们所取得的革命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新生的政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大战前夜的较量重庆谈判的背景:中共(人民):争取和平民主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美国:扶蒋反共,企图独霸中国目的:国民党: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共产党:1.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避免内战;2.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教育人民。
时间:1945年8月—10月人物: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王若飞谈判焦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结果:签订了《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历史意义:签订《双十协定》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扩大了影响,团结教育了人民。
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1946年6月标志:蒋介石调集20多万大军,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性质: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一场反共反人民的战争第二课:转入战略进攻解放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地区: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重要战役:孟良崮战役作战方针:蘑菇战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原因:( 1 )敌强我弱。
(2 )能更好地运用灵活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
意义: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等指挥下,经过5个月连续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间:1947年6月30日人物:刘伯承、邓小平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区?1.首先大别山是离敌人最近的前沿根据地,可以牵制敌人的主力2.为了战略性的进攻需要第三课:战略大决战战役名称时间地点指挥者作战方针歼敌人数意义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东北林、罗关门打狗47万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为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淮海战役1948年11月─49年1月华东和中原刘、陈、邓、粟、谭中间突破分割歼灭55万使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解放军的铁拳平津战役1948年10月─49年1月华北林、罗、聂先打两头后取中间52万使华北、东北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总的意义: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奠定了全国解放的基础。
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种种困难重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政权。
首先,加强节约、农业生产和劳动生产,有效整体提高生产力,夯实
基础;其次,通过改革和调整经济体制、金融体制、财政体制、人民币体
系和市场调节,促进经济建设、改进政府组织形式,稳定日常经济安全;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道德和文化素质,加强统一思想;第四,防止外部侵略和内部动乱,更加强对外政策和军事力量的建设;第五,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实现
革命和改革目标;最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政治素质和领
导水平。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与崛起——略述宋庆龄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作者:姜嫚指导教师:韦经照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海口,571127﹞内容摘要:1949年8月28日,宋庆龄应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在邓颖超、廖梦醒①的陪同下,由上海到达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此后,她作为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为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巩固,呕心沥血,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贡献,宋庆龄,新中国的建设With the birth of new China and the rise of----Outlin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hinaSoong Ching Ling's contributionAbstract:August 28, 1949, Soong Ching Ling to be Mao Zedong, Zhou Enlai's invitation, accompanied by Deng Yingchao and Liao Mengxing, arrived in Beijing from Shanghai to participate in the CPPCC, and the meeting was elected Vice-Chairman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Since then, she as the main leaders of New China, People's Republic for the cre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worked hard an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Key words: contribution ;Soong Ching Ling;the construction of ①廖仲恺、何香凝的长女。
一、选择题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十﹒一”长假成为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旅游的时节,规定“十﹒一”长假依据的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B.占领南京,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C.西藏和平解放D.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2.新中国成立65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B.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大提高C.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D.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
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4.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D.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5.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开始于A.中华民国成立B.中国共产党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改革开放6.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英雄是()A.黄继光B.邱少云C.董存瑞D.罗盛教7.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多少周年?()A.49周年 B. 55周年C.65周年D.70周年8.建国初,我国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措施有①土地改革②抗美援朝③和平解放西藏④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9.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10.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共同纲领》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1.“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
第二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一、选择题1.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人民政府颁布了()A.《土地法案》B.《中国土地法大纲》答案:C知识点: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至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它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选C。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
—1952年人民政府在农村中开展的重要改革是为了解决农民的()答案:D知识点:土地改革解析:分析:此题主要是对识记和分析层次能力的考查。
抓住“1950—1952年”“农村”,联系所学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便可确定正确答案是D项。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从时间可以判断得出。
3.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在()答案:B知识点:土地改革解析:分析:1950年6月,土地改革运动开始在全国农村展开,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时间。
4.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时间是()答案:B知识点:抗美援朝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
结合题干首先判断该事件应是抗美援朝,其起止时间应是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
故B项正确。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可以得出。
5.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出兵参战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答案:B知识点:抗美援朝解析:分析:此题旨在考查抗美援朝的原因。
中国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侵略威胁了中国的边境安全,国家面临外部的侵略。
故A项正确。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可以得出。
答案:A知识点:抗美援朝解析:分析:考查了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可以得出。
7.重温历史,缅怀英雄,下图中的人物是…()答案:C知识点:抗美援朝解析:分析:由图片进行判断的题目,首先要确定图片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人物或哪一事件,再进行解答。
第六课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
编写人:赵丽君时间:2012年3月7日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实验中学
[教学课题]
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抗美援朝、新兵种的组建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
(1)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3)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祖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学习他们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了解土地改革是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革命,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内容;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制度建设中的一项创新,理解它对于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教学重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农村的土地改革;民族区域自治。
4、教学难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问题;农村的土地改革问题。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第5课新中国的成立,提问学生关于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背诵。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是不是已经安全了呢?刚成立的新中国还面临哪些危机呢?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毛泽东做了他一生中最艰难的一次决定——抗美援朝,那么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呢?带着这着问题我们来看《为巩固新中国而奋斗》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背景:(1)1950年朝鲜内战的爆发,美国入侵朝鲜(观看地图,了解朝鲜分裂及朝鲜内战爆发的经过。
)
(2)美国干涉我国内政,并轰炸东北地区
(3)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援助
2、决策:参战
[活动一]讨论:你认为百业待兴的中国到底应不应该出兵与头号帝国主义国家——美国的直接冲突呢?
出示材料: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3、经过:(1)开始标志:1950年10,彭德怀任总司令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2)5次大规模战役(放映《抗美援朝》录相)
[活动二] 说一说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你都知道哪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呢?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邱少云、黄继光、毛岸英等,所体现的精神:志愿军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4、结果:中朝人民取得了胜利。
5、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二、新兵种的组建
1.海军:1949年4月23日开始组建 1950年4月海军司令部正式成立
2.空军:1949年11月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不久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三、农村的革命
(放映土地改革录相)
1、原因:原有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引导学生看42页小字)
2、文件: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政策:分批推进
5、成果:1952年基本完成,3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6、意义: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恢
复和发展。
四、民族区域自治
(1)民族状况文化上:形成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地域上: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2)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
(3)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4)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它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活动三]说一说:我国有几个民族自治区。
五、巩固练习:
1、“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A.百团大战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2、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抗美援朝时期英雄人物的专题网站,收录的历史人物包括()
①彭德怀②黄继光③邱少云④叶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图这个面带喜悦的农民,肩膀上扛着一个地界牌,上面写着:贫民王贵元分到十一亩土地。
这个情景说明当时中国实行的是()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国家土地所有制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歌剧白毛女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恶霸地主黄世仁逼死佃户杨白劳,又企图将其女儿卖掉。
喜儿逃居深山多年,头发全白,被农民传说为“白毛仙姑”。
八路军把她解救后,斗倒恶霸,喜儿获得翻身。
请回答
(1)是什么土地制度,迫使喜儿逃居深山的?
(2)这种土地制度何时在我国被彻底消灭的?标志是什么?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设想一下喜儿在1952年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5阅读下列材料,综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作出了强烈反映……
材料二以新闻和历史节目见长的美国公共电视台为纪念《朝鲜停战协定》签订50周年制作了一档特别节目,该节目的开场白强调:“战争在三年的酷暑和严寒中延续,面对不可预测的敌人,3.4万美军死亡、10万美军受伤、7140 人成为战俘、8000多人失踪……
材料三新华网北京2000年10月25日:首都各界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大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作出的“强烈反映”包括对我国采取了哪些军事行动?
(2)材料二中美国公共电视台制作的特别节目应该是在哪一年播出的?
(3)50年后的今天依然隆重地纪念这场战争,可见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版书设计]
新中抗美援朝军事
国政新兵种的组建
权的土地改革——经济
巩固西藏和平解放
民族区域自治政治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一班以复习导入,复习的时间较长,竟有学生回答不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令我汗颜;学生看书较多,最后教学匆忙收尾;在二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