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宝洁公司带杠杆利率互换交易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34.88 KB
- 文档页数:4
第1篇一、案例背景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是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辛辛那提。
宝洁公司成立于1837年,主要生产和销售个人护理、家庭护理和美容护理产品。
在我国,宝洁公司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如海飞丝、潘婷、飘柔、舒肤佳、玉兰油等。
近年来,宝洁公司在我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
本文将针对宝洁公司在我国市场的一起法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在市场运营中规避法律风险提供借鉴。
二、案例简介2019年,我国消费者李某在购买宝洁公司生产的某品牌洗发水时,发现洗发水外包装上标注的保质期为三年,但实际生产日期为2018年。
李某认为宝洁公司存在虚假宣传行为,遂将宝洁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宝洁公司退还购买费用并赔偿损失。
三、案例分析1. 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宝洁公司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条规定,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业广告。
本案中,宝洁公司在洗发水外包装上标注的保质期与实际生产日期不符,是否构成虚假宣传?2. 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宝洁公司在洗发水外包装上标注的保质期与实际生产日期不符,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构成虚假宣传。
据此,法院判决宝洁公司退还李某购买费用并赔偿损失。
3. 案例启示(1)企业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广告宣传行为。
本案中,宝洁公司因虚假宣传行为被诉至法院,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和信誉风险。
因此,企业在广告宣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本案中,宝洁公司因洗发水外包装上的保质期与实际生产日期不符,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这提示企业要加强对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法律纠纷。
(3)企业应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
本案中,消费者李某因宝洁公司的虚假宣传行为遭受损失,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权益。
利率互换的案例及分析利率互换是指两个固定和浮动利率之间的互换交易。
在利率互换交易中,两个交易方同意互相偿付利息,基于相同的本金,但利息支付基于不同的利率类型。
以下是一个利率互换的案例及分析:假设有两个实体:公司A和公司B。
公司A发行了一笔总额为1,000,000美元的固定利率债券,利率为5%。
公司B发行了一笔总额为1,000,000美元的浮动利率债券,利率为LIBOR+2%。
双方决定进行利率互换交易,以平衡各自的利率风险。
在利率互换交易中,公司A同意向公司B支付5%的固定利息,并接收LIBOR+2%的浮动利息。
公司B同意向公司A支付LIBOR+2%的浮动利息,并接收5%的固定利息。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公司A和公司B在各自的债券上支付的利息金额。
公司A支付的固定利息为1,000,000美元×5%=50,000美元。
公司B支付的浮动利息为1,000,000美元×(LIBOR+2%)。
假设当前的LIBOR利率为3%,那么公司B支付的浮动利息为1,000,000美元×(3%+2%)=50,000美元。
利率互换交易后,公司A需要支付公司B50,000美元,而公司B需要支付公司A50,000美元。
通过利率互换交易,公司A可以实现利息支出的减少。
如果LIBOR利率上升,公司A会从利率互换中获得利益,因为他们只需要支付固定利息,而不会因为LIBOR上涨而支付更高的利息。
而公司B则可以减少利息支出风险,如果LIBOR利率下降,他们只需要支付固定利息。
但是,利率互换交易也存在风险和局限性。
首先,由于LIBOR利率的波动性,公司B可能需要支付比预期更高的利息,增加了其利率风险。
此外,利率互换交易需要双方进行长期合作和信任,因为交易需要在较长时间内进行。
在这个案例中,利率互换交易可以帮助公司A和公司B管理利率风险,并减少利息支出。
通过平衡利率风险,双方可以更好地规划和预测现金流,并获得更好的财务效益。
宝洁-信孚银行带杠杆利率互换交易案例自1996年以来信孚银行就一直是宝洁公司的主银行之一。
在1985——1993年一直担当宝洁公司债券发行的发行银行,并为宝洁公司提供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咨询服务。
从1993-1994年宝洁公司与信孚银行签订了一系列互换协议,这些协议有普通型互换又有复杂的杠杆互换。
1993年10月,宝洁公司就与信孚银行商议,希望用一个新的互换协议来代替目前将要到期的固定对浮动利率的利率互换协议。
在这个协议中宝洁公司收取固定利率而支付市场商业票据利率,可以减少40个基点的利息。
宝洁公司希望能获得相似的互换协议,并且能获得较低的利率支付。
对此,信孚银行为宝洁公司提供了三种选择:一个是普通型互换,两个是带有杠杆属性的互换。
经过商议和修改,宝洁公司选择了其中一个杠杆互换即5/30年收益关联互换。
1993年11月2日,宝洁公司与信孚银行签署了这份5年期的互换。
此互换为半年结算,名义本金为2亿元。
信孚同意向宝洁支付5.3%的年利率,同时宝洁同意向信孚支付的利率为30填商业票据利率的日平均利率减去75个基点再加上一个利差,利差在前6个月得支付期设置为零。
以后9期按同一利差在6个月后,也就是1994年5月4日设定,它被实质为等于当日5年期CMT利率和30年期国债价格的一个函数5=max{0,[98.5-30100}5.78%CMT 年期利率利差年期国债价格]/ 1994年由于美国的紧缩政策,造成了利率急剧上升。
到1994年5月4日,也就是设定利率的日期,5年期CMT 利率已经由5.02%上升到6.71%,并且30年国债价格为86.843,收益率为7.35%。
若继续此交易,宝洁公司的损失将超过1亿美元。
(二)、宝洁和信孚的交易动机分析对于宝洁(1) 最小化利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2) 在利率小幅上扬过程中,利差也会保持为零,且可以节约75bps ;(3) 美国利率持续下跌,宝洁认为将来还会惯性下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 2010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案例题目 宝洁公司利率互换案例分析课程名称 金融工程案例研究小组成员 朱雯杰 326滕菲 340孙泽源 316 学院(系) 研究生院专 业 金融学院金融学考试时间 2010-7-4宝洁公司利率互换案例分析一、 利率互换简介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 IRS 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同种货币的名义本金交换利息额的金融合约。
交换的只是不同特征的利息,没有实质本金的互换。
利率互换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利率互换是在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进行转换。
企业通常会以签订利率互换的方式,来管理风险。
现实中的利率互换一般并非由两个企业之间签订,而是两个企业分别和金融机构签订互换协议。
这样,企业可以省去寻找交易对手的成本,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同多方进行交易而达到风险对冲的目的。
交易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二、 宝洁公司利率互换损失事件概述1993年11月,宝洁公司向美国信孚银行(后为德意志银行收购) 购买具有对赌成分的利率互来降低融资成本。
但1994 年2 月联邦备委员会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 ,美国国债收益率随之上升,到1994 年4 月 ,宝洁接到了1 .57 亿美元的税前交易账。
1994年 1 0 月,宝洁以美国信孚银行未就交事项披露重要信息(比如如何计算4.9%LIBO 5.2% LIBO同情景下利率互换的支付额) 、错误提示交易风险、违背受托及顾问关系等由向辛辛那提市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认为信孚银行并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对宝洁有违反诚信的诈欺行为,主张与信孚银行的两项交易无效,请求免除因金融衍生交易所导致的债务以及惩罚性违约金。
宝洁公司在利率互换中的损失并不是个例,联邦纸板公司、吉布森礼品公司、空气化工公司同样在于信孚银行的交易中遭受大量损失。
这些事件导致公司的董事会对公司进行场外衍生品交易的重视,并重新对其风险管理战略进行审视。
第六章1. 基于债券组合的利率互换定价原理是什么?答:利率互换可以视为债券的多空组合。
记V 为互换的价值,fix B 为固定利率债券的价值, float B 为浮动利率债券的价值, Q 为互换协议的本金。
当前时刻为0时刻,利率互换协议约定中介银行在 时刻(1i n ≤≤ )收取固定利率利息K 美元,同时支付浮动利率利息。
如果将利率互换视为债券的多空组合,那么互换合约的价值为swap fix floatV B B =-这就是基于债券组合的利率互换定价原理。
2. 基于远期协议组合的货币互换定价原理是什么?答:利率互换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远期利率协议的和。
这种定价的过程有以下三步:1) 对决定互换现金流的每一个利率,计算远期利率2) 假设互换利率等于远期利率,计算互换现金流3) 设定互换价值等于每个互换现金流时点上FRA 净现金流的现值之和3. 简述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发展状况。
答: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自2006 年2 月正式启动以来,逐渐成为我国衍生产品市场的主要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场成员的关注。
2008年2月18号,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正式开展。
近年来,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的规模不断增加。
2011年全年,我国利率互换交易笔数为20202笔,交易规模达26759.60亿元,占同期中国场外利率衍生产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97.87%、96.28%,同比分别增长73.51%、78.36%。
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交易品种也不断在增加,浮动参考利率主要有隔夜和三月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O/N 和SHIBOR -3M )、银行同业间七天回购定盘利率(FR007)、一年期定存利率、6个月和1年期的贷款利率。
自2010年保监会开启了保险机构投资利率互换的大门后,越来越多的券商也积极参与到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之中。
2014年7月1日起,按人民银行规定,金融机构之间新达成的符合条件的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均应提交上海清算所进行集中清算。
宝洁-信孚银行带杠杆利率互换交易案例自1996年以来信孚银行就一直是宝洁公司的主银行之一。
在1985——1993年一直担当宝洁公司债券发行的发行银行,并为宝洁公司提供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咨询服务。
从1993-1994年宝洁公司与信孚银行签订了一系列互换协议,这些协议有普通型互换又有复杂的杠杆互换。
1993年10月,宝洁公司就与信孚银行商议,希望用一个新的互换协议来代替目前将要到期的固定对浮动利率的利率互换协议。
在这个协议中宝洁公司收取固定利率而支付市场商业票据利率,可以减少40个基点的利息。
宝洁公司希望能获得相似的互换协议,并且能获得较低的利率支付。
对此,信孚银行为宝洁公司提供了三种选择:一个是普通型互换,两个是带有杠杆属性的互换。
经过商议和修改,宝洁公司选择了其中一个杠杆互换即5/30年收益关联互换。
1993年11月2日,宝洁公司与信孚银行签署了这份5年期的互换。
此互换为半年结算,名义本金为2亿元。
信孚同意向宝洁支付5.3%的年利率,同时宝洁同意向信孚支付的利率为30填商业票据利率的日平均利率减去75个基点再加上一个利差,利差在前6个月得支付期设置为零。
以后9期按同一利差在6个月后,也就是1994年5月4日设定,它被实质为等于当日5年期CMT利率和30年期国债价格的一个函数5=max{0,[98.5-30100}5.78%CMT 年期利率利差年期国债价格]/ 1994年由于美国的紧缩政策,造成了利率急剧上升。
到1994年5月4日,也就是设定利率的日期,5年期CMT 利率已经由5.02%上升到6.71%,并且30年国债价格为86.843,收益率为7.35%。
若继续此交易,宝洁公司的损失将超过1亿美元。
(二)、宝洁和信孚的交易动机分析对于宝洁(1) 最小化利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2) 在利率小幅上扬过程中,利差也会保持为零,且可以节约75bps ;(3) 美国利率持续下跌,宝洁认为将来还会惯性下跌。
宝洁公司的跨国投资案例分析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渗入到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的今天,工业品和服务跨越边境,充斥着我们周边。
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的四个载体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
关键字:宝洁跨国投资经营战略引言: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宝洁公司在跨国投资过程公司中采取了一定的经营战略,宝洁公司的成功,无疑是我们借鉴的一个很好的列子。
正文: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
又称国际公司或多国公司。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为了更好的抓住机会,迎接挑战,经营策略的使用尤为重要,成功的跨国公司则是我们很好的研究对象。
跨国公司的发展,不单只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增长,影响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也控制了国际技术的贸易个许多重要的制成品和原料贸易。
一、宝洁公司的跨国投资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
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堤,全球员工近110,000人。
2008年,宝洁公司是世界上市值第6大公司,世界上利润第14大公司。
他同时是财富500强中第十大最受赞誉的公司。
分公司分布超过80个国家,产品销售超过160个国家,产品种类织物及家居护理、美发美容、婴儿及家庭护理、健康护理、食品及饮料等品牌约300个,员工数约140,000。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宝洁公司的成功背后,一定有个很好的经营策略在支撑着。
1837年,宝洁公司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堤市成立。
1859年,在公司创立二十二年后,宝洁年销售额首次超过1百万美元,公司员工发展为八十人。
利率互换案例利率互换,又称利率互换交易,是迄今为止金融市场开展最广泛、交易规模最大的衍生金融工具之一。
利率互换是一种衍生金融产品,其本质是一项交换利率现金流的协定。
通过利率互换,一方可以以固定利率与另一方交换对方的浮动利率付息义务,从而达到风险对冲或投资组合调整的目的。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个利率互换的案例。
某A国有企业于2018年6月发行了一笔10亿元人民币的债券,面值1万元,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5%。
该企业预计未来3年内需要支付的利息总额为500万元。
然而,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该企业担心利率上升,导致未来3年内支付的利息总额增加,从而增加了企业财务成本。
于是,该企业决定进行利率互换交易,以对冲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该企业通过与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合同,同意以固定利率向银行支付交换的利息,而银行则同意以浮动利率向企业支付交换的利息。
具体的交易条件是,企业支付给银行的固定利率为5%(与发行债券的利率相同),而银行支付给企业的浮动利率为基准利率(比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加3%。
利率互换交易发生后,企业继续按照票面利率支付债券的利息,即500万元。
但在同期收到的利息来自银行的利息则为5000万元(基准利率+3%),这相当于企业将债券的浮动利率换成了固定利率。
通过利率互换交易,企业在未来3年内能够确保所支付的利息总额为500万元,避免了利率波动带来的财务风险。
不仅如此,利率互换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其他的利益。
例如,企业可能通过利率互换来打破地域限制,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
以上述案例为例,如果该企业的债券发行在国际市场上,可能会面临较高的利率。
但通过利率互换交易,企业可以利用本国国内较低的利率来对冲风险,从而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
总之,利率互换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通过交换利率现金流,可以帮助企业对冲利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
同时,利率互换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其他的利益,如打破地域限制,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
如此,利率互换在金融市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概要美国信孚银行(BT)被其四名主要的客户——联邦纸板公司、吉布森礼品公司、空气化工公司和宝洁公司——起诉,它们宣称信孚银行对其从该银行购买的衍生产品的风险和价值有误导。
前三家公司的诉讼以9300万美元达成庭外和解,而宝洁公司价值1亿9500万美元的诉讼案,最终以宝洁公司获得7800万美元净收益的结果而获得解决。
然而,信孚银行所遭受的最持久的伤害是它的声誉。
回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孚银行(现在是德意志银行的一部分)在创新金融产品的营销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银行以其优秀的融资能力,及其在衍生品交易方面领先的风险管理倍感骄傲。
然而,在几个客户起诉该行在对其进入的衍生品交易中存在各种欺诈之后,信孚银行的声誉因此受到了冲击。
其中一些诉讼案已经在庭上或庭外得到解决,但是这花费了银行数百万美元,更严重的是可能长期损害了银行声誉。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根源似乎是信孚银行的客户认为,信孚银行不公平地利用它们在处理这些复杂的衍生产品上的相对的缺乏经验。
例如,这些案例当中曝光率最高的,宝洁公司与信孚银行进行了复杂的利率衍生工具交易。
这些交易表明宝洁公司押宝在交易期间美国利率将保持稳定或下降。
但是,如果利率上升,宝洁公司将损失大量的金钱。
此外,宝洁公司采取了20倍的杠杆,使得交易更加冒险。
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1994年一再提高利率,宝洁公司在这些交易中遭受了大量的损失。
宝洁公司因此对信孚银行进行了一项价值为1.95亿美元的起诉,声称该银行未能充分告知交易的风险。
信孚银行反驳说,它对宝洁公司不是一个咨询代理(或“受托人”)的角色,因为宝洁公司拥有其独自的外部专家对利率进行预测。
它还声称,宝洁公司在利用先进投融资技术方面很有声誉,其在这件事上声称无知令人怀疑。
看来这是一个失败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例子。
信孚银行着重于增加利润,对客户的对其业务至关重要的事实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即使没有任何的不诚信,但是它的服务没能使客户感到自己是被充分告知的,并使他们对合约放心。
利率互换案例范文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IRS),是一种金融工具,用于对冲或者转移利率风险。
它允许两个交易对手方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互相交换利率支付流,并且支付流的金额计算基于一个合同约定的固定利率和一个浮动利率。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个利率互换的实际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金融工具。
假设有一家公司A,它借款了一笔10年期的固定利率贷款,贷款金额为1000万美元,并且利率为5%。
然而,由于公司A的业务模式变化,它更希望获得一个浮动利率,以便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
与此同时,有一家银行B,持有多笔短期存款,利率为3个月美元Libor利率加1%。
然而银行B认为它需要一个固定利率来更好地管理其利率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A和银行B可以进行一笔利率互换交易来满足各自的利率需求。
他们可以达成以下协议:公司A以固定利率(例如5%)支付利息给银行B,而银行B以浮动利率(例如3个月美元Libor利率加1%)支付利息给公司A。
结算周期可以根据双方的协议来确定,通常为半年或一年。
此外,双方在合同生效前需要支付一定的交易费用。
通过这笔交易,公司A可以获得一个浮动利率,以适应其业务模式的变化,并且可以更好地管理利率风险。
同时,银行B可以获得一个固定利率,以更好地管理其利率风险。
这种利率互换交易使得双方可以更好地满足各自的利率需求,并且减少了他们的利率风险。
在这个案例中,利率互换起到了对冲利率风险的作用。
公司A通过利率互换获得了一个浮动利率,以适应其业务模式的变化。
银行B则通过利率互换获得了一个固定利率,以减少其利率风险。
双方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了交易,并在交易中达到了共赢的结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利率互换交易具有一定的风险。
例如,如果其中一方无法按时支付利息,可能会导致对方遭受损失。
因此,在进行利率互换交易时,双方应该进行充分的风险管理,并确保各自的能力和意愿来履行合同义务。
总结而言,利率互换是一种金融工具,用于对冲或者转移利率风险。
第1篇一、引言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是一家全球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成立于1837年,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
宝洁公司以其卓越的品牌、高质量的产品和全球化的经营战略,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
然而,在宝洁的发展历程中,也曾遭遇过诸多法律纠纷。
本文将解析宝洁公司的一起典型法律案例,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借鉴。
二、案例背景2009年,宝洁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名为“宝洁闪亮亮发乳”的产品。
该产品宣传具有去屑、保湿、滋养等多重功效,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在产品上市不久后,消费者陆续反映使用该产品后出现头皮瘙痒、红肿等症状。
随后,宝洁公司对产品进行了检测,发现产品中存在微生物超标的情况。
三、案例解析1. 产品质量问题本案中,宝洁公司生产的“宝洁闪亮亮发乳”存在微生物超标问题,导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生产者应当保证其生产的产品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不得生产。
因此,宝洁公司生产的“宝洁闪亮亮发乳”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的相关规定。
2. 广告宣传问题在产品宣传过程中,宝洁公司夸大了产品的功效,误导了消费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
本案中,宝洁公司的广告宣传存在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的相关规定。
3. 责任承担针对本案,消费者可以向宝洁公司提出赔偿请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消费者因商品或者服务质量问题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生产者、销售者要求赔偿。
因此,宝洁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 案例启示(1)企业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
本案中,宝洁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受损,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利率互换的定义利率互换是指双方同意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同种货币的同样的名义本金交换现金流,其中一方的现金流根据浮动利率计算出来,而另一方的现金流根据固定利率计算。
互换实质上改变了交易双方的债务结构。
利率互换双方只结算利息差额,因此风险比较低。
时间跨度一般是2-15年之间,有时在15年以上。
二、宝洁公司的简介宝洁公司始创于1837年,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
在日用化学品市场上知名度相当高,宝洁公司经营的产品包括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婴儿护理产品、妇女卫生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织物、家居护理及个人清洁用品。
三、互换的背景和原因1993年11月,宝洁公司向美国信孚银行(后为德意志银行收购) 购买具有对赌成分的利率互来降低融资成本。
但1994 年2 月联邦备委员会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美国国债收益率随之上升,到1994 年4 月,宝洁接到了1 .57 亿美元的税前交易账。
1994年 1 0 月,宝洁以美国信孚银行未就交事项披露重要信息(比如如何计算同情景下利率互换的支付额) 、错误提示交易风险、违背受托及顾问关系等由向辛辛那提市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认为信孚银行并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对宝洁有违反诚信的诈欺行为,主张与信孚银行的两项交易无效,请求免除因金融衍生交易所导致的债务以及惩罚性违约金。
宝洁公司在利率互换中的损失并不是个例,联邦纸板公司、吉布森礼品公司、空气化工公司同样在于信孚银行的交易中遭受大量损失。
这些事件导致公司的董事会对公司进行场外衍生品交易的重视,并重新对其风险管理战略进行审视。
四、互换分析和结果交易标的:2亿美元起始日期:1993年11月2日交易期限:5年对价方式:1. 每六个月,信孚银行向宝洁公司支付固定利率5.3%2. 每六个月,宝洁公司向信孚支付浮动利率:30天商业票据利率的日平均利率– 75bps + 利差交易利差:前6个月为零,以后期间固定在以1994年5月4日设定的利差利差=MAX{0,[98.5×≥5年期CMT利率/5.78%-30年期国债价格]/100}分析结果:5年期CMT:6.71%30年国债价格:86.843利差:27.50%支付的利率:CP + 27.50% - 0.75% = CP + 26.75%(年利率)每期要多支付:2675万美元;每年要多支付:5350万美元宝洁的避险操作:在1994年2月美联储上调利率之前,1994年1月双方修订了互换协议,利差决定时间变更为1994年5月19日,比原来预期美联储调息时间1994年5月17日晚了两天。
系统思考的工具-十大基模一、系统思考的工具——十大基模人们置身各种系统的变化之中,倾向于关注系统的某一片断而非整体,故有些问题得不到解决。
但系统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思考的框架,它通过一系列实用的工具——系统基模,认清变化的形势,从而有效地掌握变化,做出正确的抉择。
相同的基模在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生态学、管理方面一再出现,因此,也可以说,系统思考是一种跨越所有领域的以简驭繁的智慧,是一种复杂之中的简约之美。
人们常被“未觉察的结构”所困,因此学习看出“我们在其中运作的结构”,看出“杠杆点”之所在,便可以面对困难,找到更多隐藏着的“杠杆解”。
系统基模的核心是运用一定的图形符号简单明了地刻画影响问题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些因素之间构成一个个环路,通常称之为反馈环,这些反馈环又通过一定的因素和方式关联在一起。
在一个系统中,n个不同要素变量的闭合因果链序列为v1(t)→v2(t)→v3(t)→→vn1(t)→vn(t)→v1(t),它被称为此系统中的反馈环。
对于该反馈环中任一变量vi(t),若在给定的时间区间内的任意时刻,v1(t)量相对增加,且由它开始经过一个反馈后导致v1(t)量相对再增加,则称这个反馈环为在给定时间区间内的正反馈环;相对减少则称之为负反馈环。
正反馈环、负反馈环、时间延迟是构成系统基模的三个基本原件。
由于反馈环的类型、数量和关联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系统基模。
二、系统基模一览(1)饮鸩止渴基模(6)反应迟缓基模(2)成长上限基模(7)恶性竞争基模(3)舍本逐末基模(8)目标侵蚀基模(4)共同悲剧基模(9)富者愈富基模(5)意外之敌基模(10)成长与投资不足基模三、关于系统基模的构成1、何谓基模2、正环与负环二者是介绍、讲解基模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图形。
正环即“强化环路”。
“滚雪球”即强化环路的形象表示。
大多数时候,强化环路会有多重限制。
如:雪球越滚越大,但遇墙则止,遇河即化,遇天热也不行。
宝洁-信孚银行带杠杆利率互换交易案例
自1996年以来信孚银行就一直是宝洁公司的主银行之一。
在1985——1993年一直担当宝洁公司债券发行的发行银行,并为宝洁公司提供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咨询服务。
从1993-1994年宝洁公司与信孚银行签订了一系列互换协议,这些协议有普通型互换又有复杂的杠杆互换。
1993年10月,宝洁公司就与信孚银行商议,希望用一个新的互换协议来代替目前将要到期的固定对浮动利率的利率互换协议。
在这个协议中宝洁公司收取固定利率而支付市场商业票据利率,可以减少40个基点的利息。
宝洁公司希望能获得相似的互换协议,并且能获得较低的利率支付。
对此,信孚银行为宝洁公司提供了三种选择:一个是普通型互换,两个是带有杠杆属性的互换。
经过商议和修改,宝洁公司选择了其中一个杠杆互换即5/30年收益关联互换。
1993年11月2日,宝洁公司与信孚银行签署了这份5年期的互换。
此互换为半年结算,名义本金为2亿元。
信孚同意向宝洁支付5.3%的年利率,同时宝洁同意向信孚支付的利率为30填商业票据利率的日平均利率减去75个基点再加上一个利差,利差在前6个月得支付期设置为零。
以后9期按同一利差在6个月后,也就是1994年5月4日设定,它被实质为等于当日5年期CMT利率和30年期国债价格的一个函数
5=max{0,[98.5-30100}5.78%
CMT 年期利率利差年期国债价格]/ 1994年由于美国的紧缩政策,造成了利率急剧上升。
到1994年5月4日,也就是设定利率的日期,5年期CMT 利率已经由5.02%上升到
6.71%,并且30年国债价格为86.843,收益率为
7.35%。
若继续此交易,宝洁公司的损失将超过1亿美元。
(二)、宝洁和信孚的交易动机分析
对于宝洁
(1) 最小化利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
(2) 在利率小幅上扬过程中,利差也会保持为零,且可以节约
75bps ;
(3) 美国利率持续下跌,宝洁认为将来还会惯性下跌。
对于信孚:
(1) 信孚银行是较早开始复杂衍生产品买卖的银行,在
1993年,该银行有31%的利润来源于衍生品交易;
(2) 信孚作为金融机构有较好的产品设计能力和风险控
制能力,并能通过寻找其他对手方,将风险予以对
冲或者转嫁。
(三) 合约分析
1. 合约内容
起始日期: 1993年11月2日
期 限: 5年
支付方式: 半年一付
本 金: 2亿美元
利差计算: 首个结算日不用支付利差,之后的四年半支付的利差数额固定,
其数额按第一个结算日(1994年5月4日)的数据由公式(1)计算确定修订条款:在双方均同意的情况下,可对合约进行修订
图2
2. 合约特点:
(1)浮动利率支付与商业票据利率相关联,而非与LIBOR相关联
(2)合约中使用的浮动利率为某段时间的平均利率,而非固定某一天的利率
(3)根据合约,宝洁公司每期都可获得固定收益,即1亿×0.75%,1994年5月之后,每期都需支付一个固定金额,即1亿×锁定的利差
(4)利差的计算公式
由利差计算公式可以知,该利差部分相当于一个嵌入式期权。
3. 利差支付分析
(1)嵌入式期权
A. 30年期国债的看涨期权,执行价视5年期国债收益率而定
5年期国债收益率越高,执行价越高,对期权的买方来说,期权价值就越高
B. 5年期国债的看跌期权,执行价视30年期国债的价格而定
30年期国债价格越低,执行价越低,对期权的买方来说,期权价值越高
(2)利差支付变化
A. 起始日利差 = -0.1703
宝洁公司只需支付低于30日CP平均利率75bp的浮动利率,正常情况下,30日国债平均利率比CP平均利率低25bp,因此,当利差支付为0是,宝洁公司可以低于国债利率50bp的成本进行融资
B. 首个结算日利差 = 0.2750
宝洁公司在未来的9个支付期内,每期将支付的利率为30天CP的平均利
30天商业票据单日平均利率– 75bp + 利差
5.30%
率加上26.75%;
(3)修改后的协议
1994年1月,双方对合约的条款进行的修改。
修改内容如下:
将利差的锁定日期延迟至1994年5月19日;
支付的浮动利率由从CP下浮75bp改为下浮88bp,这样宝洁公司每次可少支付$130,000,五年可减少支付的金额按照当时的利率进行折现后为112.9万美元;
结果:尽管浮动利率支付的下调为宝洁公司减少了支付,但是,利差锁定日期的延后,为合约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为5月17日将有一次联邦储备委员会例会,会议上将会讨论是否加息,如果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加息,则国债收益率将会随之上升,将会给宝洁公司带来损失(事实上,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于1994年5月22日上调0.25%)。
因此,合约修改的后果是,宝洁公司减少了现值为112.9万美元金额的支付,同时美国信孚银行持有的“期权”更加值钱。
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宝洁公司经过协商,最终还是选择分三次提前锁定利差支付。
1994年3月10日,锁定5000万美元的利差支付;3月14日锁定5000万美元的利差支付;3月29日锁定1亿美元的利差支付。
照此计算,平均下来,宝洁公司将面对的利率为30天CP平均利率上浮14.12%,经过计算,由于利差变化给宝洁公司带来的损失按当时的利率折现后,金额约为1.06亿美元。
超过本金的一半。
4. 收益损失分析
年收益率上限:0.75%(修改后为0.88%)
损失上限:在1994年5月4日锁定利差之前无法确定
5. 产品结构分析: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互换合约 + 以国债为标的的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