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中父亲参与的现状调查——以虹口伊甸卉幼儿园为例

  • 格式:txt
  • 大小:45.57 KB
  • 文档页数:5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家庭的需求,在教育节奏如此高速的当代,更需要家庭和校园紧密合作,于是一种新概念“家园合作”孕育而生,家园合作主要是针对幼儿教育而言的。具体来讲家园合作就是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幼儿教育的两个主体,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相互了解、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和幼儿园作用,在协同中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1]。
现在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到家园合作的建设中,并且许多国内教育领域内的专家们借鉴西方的经验结合现状亦开始针对家园合作的开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如许岩、张文新(2006)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西方父亲参与研究的脉络进行恶劣梳理,认为社会经济地位对父亲参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为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收入、职业等相关的因素。[2]同时刘秀丽、赵娜(2006)等专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我国幼儿养育中,父亲的投入严重不足,不仅仅体现在时间和爱方面,同时也体现在经济和物质方面。[3]
虽然我国幼儿教育在家园合作领域中不断探索与突破,对于父亲参与家园合作重要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但是由于受到地区教育资源的局限以及探讨的方向过于空泛,导致对于父亲参与家园合作的研究仍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董岩(2018)的论文《家园合作中的父亲参与研究》中[4],由于洛阳地区教育水平的局限,研究结论的普适性问题尚待进一步验证。
此外在先前的论文研究中,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内容过于空泛,没有具体的切分和维度,在回收问卷时往往存在结论方向不明确,问题与问题之间关联不紧密等问题,而本研究首先针对上海虹口的幼儿园为例,虹口区是我市教育高度发达地区,可以更好地得出普适性的意见以促进家园教育进一步发展。
综上原因本研究决定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以上海市虹口伊甸卉幼儿园幼儿父亲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幼儿园中父亲参与家园合作活动的现状展开分析与调查,让社会能更好地认识到家园合作中父亲参与的重要性,从论文本体到调查问卷访谈采用观念、频率、内容、交流方式和妨碍因素五个维度进行分析,五个维度相互作用,根据现状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来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分析找出父亲参与缺失的内在问题,丰富父亲参与家园合作的内容以及形式,协助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家园合作教育。
1.2研究目的
随着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不断重视,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其中父亲对于幼儿成长的作用长期以来都被

大家所忽视,完整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这其中就包括母亲的教育作用和父亲的教育作用,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父亲的角色能合理地正确地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对于幼儿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深度的扩展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本篇文章就父亲在家园合作中的重要性以及父亲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1.3研究意义
在国内已经有诸多学者对父亲在家园合作中的参与进行了研究,董岩(2018)认为我国幼儿园中多为女性充当教师和保育员的角色,孩子在亲子活动中心、早期教育中心等幼教机构接受教育时接触的也大都为女教师和女保育员,老师和父亲可能都会有一种不方便沟通的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与父亲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利于父亲参与家园合作。董岩(2018)的分析找出了一部分原因,但是仍然有局限性,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女教师和女保育员数量过多是导致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积极度不高的主要原因,父亲参与程度不高的不仅仅是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父亲自身的因素和家庭的因素等等,本文立足于现状,通过文献、数据、访谈等方式深度剖析父亲参与和家园合作,找出部分父亲没有积极参与幼儿教育的原因以及影响,为父亲参与家园合作找到合适的方法和路径。
此外,本研究致力于让父亲认识到自身角色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家园合作活动中填补幼儿教育中父亲的缺失,通过理论指导来增强父亲参与家园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最后,本研究立足现实状况,提出了具体的有建设性地建议,对于父亲在家园合作的参与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2文献综述
2.1“家园合作”的内容与影响
2.1.1“家园合作”概念界定
目前教育界中对于家园合作的定义可谓是卓尔不群,但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李睿彤老师(2015)的研究中指出:“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幼儿教育的两个主体,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相互了解、相互配合和相互支持,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和幼儿园作用,在协同中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3]。李燕老师(2010)认为家园合作是“在教育主体的选择上不再单一,将幼儿园和家庭都作为主体的施教模式,需要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紧密配合,可以表现在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配合,通过全方位立体的双向无障碍互动给幼儿提供一个更为体系地,更为专业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空间,让幼儿在身心各方面均衡全面地茁壮成长”[5]。
本研究从学术的角

度来看,家园合作是一种以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体系为依据,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搭建快速反馈通道来消除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幼儿在学习、认知以及技能等多个方面全面成长,这个通道总结起来就是“信息共享,同步教育”。
2.1.2家园合作的历史发展
家园合作的概念最早提出是源自于美国的家长教师协会(1897),美国家长教师协会(National 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是美国倡导儿童权利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协会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家长教师协会肩负着“通过家庭和社区与学校合作,真正激发所有儿童潜能”的使命,始终致力于改善每个儿童的教育和生活[6]。
美国家长教师协会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了《家长 / 家庭参与项目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Parent/Family Involvement Programs),21世纪初在历经近十年的教育实践之后,基于全新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原标准进行修订,颁布了新的《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Family-School Partnerships)。
二十多年来在家庭、社区与幼儿园的教育合作中《参与标准》与《合作标准》发挥着沟 通协作、践行承诺、正视差异、尊重个体和承担责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有效提升美国家园合作教育的效率意义重大。美国所提出的家园合作实质上是家庭通过参加与幼儿发展紧密联系的项目,以此提升幼儿发展的成就。
在我国家园合作的开展历史并不长,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幼儿园的教师们都在围绕家园合作实施推行全新的教育模式,但是在很多方面教师和家长还是存在着许多误区,所以家园合作在我国的实施道路可谓是布满荆棘,湖南师范大学的邓莉的《试论瑞吉欧教育对我国家园共育的启示》一文中谈到我国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幼儿观的误区,家长将成龙成凤的理想过早地压在幼儿肩上,教师眼中的幼儿是他的工作对象和教育对象(2)教师观的误区,我国教师常向家长下达强制性的家园合作任务,这难免引起父母的负面情绪。(3)教学过程的误区,我国幼儿教育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是不够的,互动式教育手段较为匮乏。
好消息是随着家园合作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学者将理论化为实践,通过各种家园互动载体和方法让家园合作逐步走向成熟,幼儿园更多地开展并提供家长参与的活动,大多数家长也做到了针对幼儿发展消除功利化思想,怀有最单纯美好的期望,并随时与幼儿分享。并且熟悉幼儿所在园所的运行机制,熟知监管该园所运行机制的法律法规;对自己与幼儿园合作的能力要满怀信心。
2.1.3家园合作的意义
我国

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陈鹤琴(陈鹤琴,1991)先生曾经说过,“幼儿教育不是家长也不是园区一方面可以胜任的,必要用两个方面的共同合作,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功效,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强化家园合作具有重要意义[7]。
第一,家园合作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李生兰(2006),孩子的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老师的表态,同样也取决于父母对孩子取得进步时是否能给出积极的态度[8]。调查发现,如若孩子们喜欢学某一门课,当他们回家后有人可以听他讲述自己的学习汇报,并给出积极的表态和鼓励,这会给孩子心理上极大的鼓舞。家园合作为孩子的学习成果分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老师及时反馈孩子学习情况让家人知晓,家人也可以第一时间给予孩子鼓励。
第二,家园共同合作能够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集宁师范教授闫三认为家园合作会将更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学校对幼儿良好行为方式的培养,家长和学校的距离越来越近,让幼儿的教育不在是单方面上的培养, 老师可以将一天中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告诉老师,在幼儿身上发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即时的的解决,老师和家长一同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家园合作有助于提高幼儿思想道德水平,在吴新悦(2007)的《幼儿德育方法再探》[9]中我们可以知道孩子在幼年时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也表现在模仿欲望上,家长的举动和言行都会对孩子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性格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如果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那就可以让幼儿好奇,好模仿,求知欲强,容易受外界的影响的特性充分释放。如若家长举止言谈文雅大方,孩子也会像父母一样,家长举止言谈粗鄙低俗,必然会对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总之,家园合作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定位,两者的作用都不能被取代或互换。幼儿园教师是经过专业的系统培训的从业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和儿童发展规律为幼儿制定学习计划,而家庭所具备的优势就是由血缘亲情带来的认同感和亲切感,两者相互结合,各自发挥长处,整合教育资源,就能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
2.2“父亲参与”概念界定与影响
2.2.1“父亲参与”的定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阅“参与”这一词的界定发现其中具有,“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的意味,它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亦可谓一种活动,一个过程。[10]“参与”按词性分类可分为名词和动词两种,作为名词,可解释为参加的动作或状态;用作动词时则指的是常与别人一起参与

某种事业、活动或者是有份参与其中。再从概念上来说,“参与”不仅包括了心理上的参与还包括了行为上的参与。而在本研究中对父亲参与家园合作的形式上来说,既有心理活动层面上,针对幼儿父亲对参与家园合作的观念、认识的思考和考察,也有从行为行动上对父亲有意识地参与幼儿园家园合作,参与幼儿成长发展,并对幼儿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过程的思考和考察[11]。
2.2.2父亲参与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父亲参与教育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创新能力、认知能力、想象力以及智力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幼儿期对于儿童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在该阶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得到快速的发展,从而使得幼儿初步的性格和世界观逐步形成[12]。
在幼儿时期的较早阶段,外部角色充斥在孩子的生活过程中,其中父母角色的作用最为重要。他们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同的作用,每一个人的影响力都是无法替代的。虽然母亲在幼儿阶段可以给予更多的生理照顾,而父亲要做的是参与到幼儿的小世界中,虽然在婴幼儿期,父亲给予孩子的关注时间要低于母亲,但父亲在这一阶段对幼儿的影响比母亲更加重要,在生活的各个维度上,父亲的影响力都要高于母亲。美国研究者将三十种行为指标作为参考,对缺失父亲环境下成长的儿童予以调研,也发现了相应的结论。在他们的研究之中,发觉相关儿童存在一定的抑郁症状,同时普遍有孤独的特征,整体上被称为“父爱缺乏综合征”。
弗洛姆(弗洛姆,2008)表示:“尽管父亲不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13]。斯宾塞(斯宾塞,2005)认为:“孩子在走向外部环境的时候,父亲是最重要的引路人”[14]。
不管是对于孩子的性格教育,还是情感教育,不管是智力方面的培训,还是品质方面的培养,父亲的作用都是无与伦比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身体素质、自我定位以及对于社会的认知方面都是由父亲主导教育并影响的而非母亲。蒲少华,卢宁,?卢彦杰(2012)基于相关研究发现,就男性成长而言,在早期同父亲产生的交互是否良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可以于相关交流中,获取男性社会生存的品质内容。而在这部分实践中,没有同父亲形成良好交互获释失去交互,那么就极易形成负面人格,父亲的独立、自信和勇敢等人格都是幼儿在三观形成过程中所必须学习的事情,绝大多数情况下父亲相较于母亲往往更加理性,所以更能发挥男性的优势,独立、勇敢、坚强等特点都会在父亲反复的教导与示范中被幼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