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1
- 格式:ppt
- 大小:669.00 KB
- 文档页数:20
李大钊的故事李大钊的故事(一):专心学习李大钊在少年求学期间,就养成了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他家里有一只花猫,天真活泼,很惹人喜爱,他在空闲时常常逗它玩。
但是当李大钊做作业时,任凭小花猫在他身边“喵、喵、喵”直叫,甚至有时还伸出小爪子抓他,他却连看也不看一眼,仍旧做他的作业。
之后时间一长,小猫也习惯了,只要看到李大钊俯下身子看书或做作业,就躲得远远的,从不打扰他。
还有一次,李大钊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时,突然从窗外飞来两只麻雀,“唧喳、唧喳”地叫着,在窗台上打起架来,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还不时在窗台上打起滚。
此时,如果李大钊急忙伸手去抓,便可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逮住。
但是他动也不动,就像根本没看见似的,始终埋头写自己的作业。
由于刻苦学习,李大钊15岁时就中了秀才。
18岁时又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1916年回国后,用心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的故事(二):四岁认字李大钊出生前7个月,父亲李任荣就病逝。
出生后16个月,母亲周氏因感伤过度也相继去世,襁褓中的李大钊只能由年近七旬的大祖父李茹珍悉心抚养。
李大钊4岁时,李茹珍就教他背诗、认字。
他用硬纸做成二寸见方的认字卡,让李大钊在玩耍中,学得语言和文字知识。
开始,每一天有计划地让李大钊认一两个字,再到五六个字,之后发展到一二十个字。
由于严格的家教和早期的智力开发,李大钊到了五六岁时,就能熟读和背诵私塾里的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了。
6岁就能在门口的老母庙前读布告,被村里人喻为神童。
(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是否也应有计划?)李大钊的故事(三):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在李大钊故居,悬挂着他亲手书写的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这副对联最早出自明代杨继盛之手。
杨继盛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而惨遭杀害。
临刑前,他慷慨地写下这副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
关于李大钊的历史故事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关于李大钊的历史故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1.专心学习李大钊在少年求学期间,就养成了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他家里有一只花猫,天真活泼,很惹人喜爱,他在空闲时常常逗它玩。
可是当李大钊做作业时,任凭小花猫在他身边“喵、喵、喵”直叫,甚至有时还伸出小爪子抓他,他却连看也不看一眼,仍旧做他的作业。
后来时间一长,小猫也习惯了,只要看到李大钊俯下身子看书或做作业,就躲得远远的,从不打扰他。
还有一次,李大钊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时,突然从窗外飞来两只麻雀,“唧喳、唧喳”地叫着,在窗台上打起架来,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还不时在窗台上打起滚。
此时,如果李大钊急忙伸手去抓,便可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逮住。
可是他动也不动,就像根本没看见似的,始终埋头写自己的作业。
由于刻苦学习,李大钊15岁时就中了秀才。
18岁时又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2.尊重孩子有一年夏天,李大钊从北京回河北老家歇暑假,给孩子们每人买回一包礼物——笔、墨和方格字帖。
孩子们很是高兴,立即研墨展帖,端端正正坐在八仙桌前写了起来。
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是生平第一次临帖写大字,所以她左临一张,看看不像,右临一张,看看还是不像,气得她放下笔,躲到后院里偷偷地抹眼泪。
这时李大钊和妻子发现星华在哭,但摸不清她为什么哭。
妻子正要张口问星华,却被李大钊拦住了。
他说:“女孩子的心理是很难揣摸的,你要是问她为什么哭,她不会告诉你的,所以不要硬逼着问她。
”妻子莫名其妙。
李大钊接着说:“我记得在一本什么书上看过: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一不留神,用小刀划破了自己的手指,这个小女孩立即把伤口包了起来,生怕别人包括自己的爸爸妈妈发现,直到伤口长好了才给人看。
党史人物——李大钊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春,担任北洋法政学会编辑部长,负责出版《言治》月刊。
1914年春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
同年11月发表《国情》,成为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先声。
1915年2月,代表中国留日学生总会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反对日本提出的危害中国主权和独立的臭名昭着的“二十一条”。
6月编印《国耻纪念录》,积极开展反对袁世凯的宣传活动。
1916年春,撰写长篇论文《青春》,提出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传诵一时。
同时主编《民彝》杂志,宣扬民主和自由。
同年5月回国后,曾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甲寅》日刊编辑等职,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
1918年初,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新青年》杂志编辑。
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他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讲演和论文,阐述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成为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先驱。
1918年底和陈独秀创办着名的《每周评论》。
1919年主编《晨报》副刊,同时协助北京大学学生创办《国民》和《新潮》杂志。
5月,积极支持和参与五四运动。
7月,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
随后又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重要文章,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改良主义思潮。
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在北京会见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商讨筹建中国共产党。
同年秋发起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11月,建立北京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自1920年7月任北京大学教授,同时在女子高等师范、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任教。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创办《工人周刊》。
1922年8月在杭州参加中共中央特别会议,随后到上海会见孙中山,说明中共关于实行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简介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大钊的生平简介李大钊是早期共产党的领导人物,他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际关系,他从小生活在兵荒马乱充满战争的环境中,造就他宁死不屈坚强的性格,导致他对战争的抵抗,总是以忧国忧民的心怀去治理国家,抗议战争的爆发,他出生于普通的家庭,从小认真学习从天津学校渡海去日本京东学习政治学,那时的他就已经开始关心国家未来的发展了。
李大钊回国以后的他把自己所闻所见一点一点的付出给国家,积极筹备新文化运动,只是想让当时的人们接受一些新的改变,改变自己的封建和不足。
这场运动让国民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也算是成功了一半。
在很多人的鼓励之下李大钊不断的宣传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他不断地努力之下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忙,有许多的人在他的背后默默的支持,帮助着他。
在那么多人的帮助下新革命运动的战争打响了,爆发那么多新的文化革命,真正有效的是他为党献身的那年,38岁的他在刑场上毅然决然的走上刑场,他的所作所为只是想改变旧时的风俗习惯。
他说的一句‘我的死是因为反动派,代表着共产主义的灭亡,共产党万岁’然后就去世了。
他的死是伟大的共产党主义新的诞生,不是说有的死重于泰山,他的死也是不断鞭策人们取得胜利的动力。
李大钊的事迹说到李大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个伟大的人士,小时候我们学习语文课文就已经对他有所了解,读了更多的历史对他的事迹有所崇拜,了解的更加清楚,知道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的事迹一直流传到现在。
李大钊生于河北省,自己从小就努力学习,长大后拷进了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自己也是学习政治学,加上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学习了经济学。
后来又去日本学习,参加一些爱国运动,自己编写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红遍中国,因为这成为中国出名的爱国人士。
---------------------------------------------------------------范文最新推荐------------------------------------------------------ 追忆中国革命先烈李大钊的英雄事迹李大钊同志188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
那时,中国正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愈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灾难之中,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的边缘。
进入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曙光初现的变化。
李大钊同志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
1913年,他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
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
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
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1/ 6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他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1918年1月,李大钊接替章士钊出任北大图书馆主任。
在他任图书馆主任的5年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北大图书馆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因此,李大钊堪称为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者。
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新文化运动增添了内容,李大钊最早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著名文章。
他任图书馆主任后,开始注意收集有关马克思学说的书籍以及俄国十月革命以来的著作。
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大图书馆内设“亢慕义斋”(英文共产主义的译音),藏有中英文的马列主要著作60余种。
许多先进青年都以北大图书馆作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课堂。
图书馆还成了先进师生共同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场所,许多进步学生经常到图书馆和李大钊讨论各种新的思潮,听他介绍新的思想。
大家常常在此聚会,探讨中国的出路,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法。
青年毛泽东经杨昌济推荐,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员,每天在北大红楼第二阅览室登记与管理新到的报刊,为时约半年之久。
少年中国学会发起于五四爱国运动之前的1918年6月30日,成立于五四爱国运动之后的1919年7月1日,到1925年全国政治形势已经发生根本转变时自然消失,是五四时期成立最早、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一个团体。
李大钊是少年中国学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学会的灵魂人物之一,因而,研究李大钊少年中国主义的形成与转变,对认识李大钊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过程和了解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均有一定的意义。
李大钊(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字守常。
河北省乐亭人。
1907年夏至1913年夏,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
1913年8月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在校期间与同学郭须静一起加入中国社会党,毕业后到北京参加中国社会党活动。
同月中国社会党领袖陈翼龙被杀,社会党被查封,李大钊逃离北京,避难于家乡乐亭县的祥云岛,后得到天津绅士孙洪伊的资助,赴日本留学。
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后,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
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
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
1916年5月回中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
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任经济、历史等系教授,参与编辑《新青年》,并和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推动共产主义。
1920年,和陈独秀酝酿组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同年10月,和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等一同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中共建党后,任二、三、四届中央委员。
1922年,李大钊根据共产国际指示,赴上海会见孙中山。
1924年,参与“国共合作”,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委。
李大钊曾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演说:“本人原为苏联党员、第三国际共产党员??。
”李大钊李大钊代表中共立场,公开向北京政府请愿,要求正式承认苏联政府,并且支持苏军驻兵外蒙古。
据北洋政府外长顾维钧回忆李激昂地声称“即使把外蒙置于苏俄统治下,那里的人民也可以生活得更好”。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与赵世炎等人在北京组织5万余人的示威。
李大钊因“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而被北洋政府下令通缉,遂逃入东交民巷俄国兵营。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参加了北京“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三一八运动。
李大钊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一个书香世家。
他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李如珍抚养成人。
1905年入永平府中学学习,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在校期间,他深受其老师、后为辛亥革命烈士白雅雨的影响,“目睹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激发了爱国热忱,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
辛亥革命后,因愤恨窃国大盗袁世凯的统治,于1913年冬,得到友人资助,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当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亡国条件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并担任总会的文牍干事,向国内寄发《警告全国父老书》。
这篇慷慨激昂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对国内人民的反日爱国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1916年5月,他提前中止了学业,怀着“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的激情,为创造一个新的“青春之中华”的事业,启程回国,到了上海。
同年7月,卖国贼袁世凯死后不久,李大钊应汤化龙、孙洪伊的邀请,到北京办报,担任《晨钟报》的总编辑。
他在报上连续撰写了10多篇文章,揭露军阀、官僚、政客的罪恶行径,引起了掌握该报实权的“宪法研究会”政客们的不满。
为了坚持真理,他断然辞职。
又担任《宪法公言》杂志的撰稿人。
在《甲寅日刊》上,他发表了诸如《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等许多篇反对军阀统治和封建文化的文章,“积极抨击以孔子为偶像的旧礼教、旧道德,向当时抬出孔子来维护自己统治的反动势力展开猛烈的斗争”。
7月,“张勋复辟”帝制,李大钊避走上海。
不久,张勋被赶下台,他又于11月返京。
1918年1月,经章士钊推荐,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随后还兼任经济学教授。
他到北大后,很快就参加了由陈独秀主办的、成为当时新文化旗帜的刊物《新青年》编辑部的工作。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李大钊受到极大鼓舞和启发,他在1918年下半年,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时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生平简介揭秘李大钊是怎么死的?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
七岁起在乡塾读书,1905年入永平府中学,1907年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青年时代,目睹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激发了爱国热忱,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夺后,开始发表文章,揭露军阀官僚的统治只是加深了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
1913年,含愤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
中国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亡国条件后,在日本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向国内寄发《告全国父老书》。
这时,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他在《青春》一文中号召青年“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秽,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青春”。
他积极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当时抬出孔子来维护自己统治的反动势力展开猛烈的斗争。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大钊同志受到极大的鼓舞和启发。
他逐步明确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来,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
时年尚不足三十八周岁。
为纪念李大钊同志,发扬他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中共中央于1983年3月18日将他和他的夫人赵纫兰同志(1883年——1933年)的灵柩移葬于新建的李大钊烈士陵园。
以上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简介,接下来看看李大钊是怎么死的。
1927年4月28日下午2时,李大钊等20名革命志士被军车押解到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
执刑者为了延长他的痛苦,特别使用了“三绞处决”法。
敌人的所谓特别法庭,突然开庭判决:对大钊同志等立即处以绞刑。
敌人不敢举行公开的审判,而由所谓的安国军总司令部、京畿卫戍总司令部、京师高等审判所、京师警察厅所组成的“军法会审”,竟是偷偷地在警察总监的一间客厅里匆忙进行的。
当下午大钊同志等被解到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秘密杀害时,更是“马路断绝交通,警戒极严”,如临大敌。
李大钊: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冯 景 源提 要:李大钊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在此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李大钊的思想定格在《资本论》上,依据是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二是研究的方法是“从后思索”,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法?因为不是回顾他的生平,而是探索他思想的逻辑历程;三是李大钊思想转变的特征——“一个筋斗”的原因;四是在以上阐述的基础上,着重说明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上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资本论》 唯物史观 “一个筋斗” 共产主义作者冯景源,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深教授(北京 100872)。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作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深入探究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缅怀其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于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什么定格在《资本论》上,它的主要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一)李大钊生平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生于河北乐亭县。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回国后进入北京大学任教。
在宣传十月革命过程中,他的思想认识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是中观察与思考 2021年第12期“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先驱,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大钊是党成立后革命运动的重要领导者,他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掀起北方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他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力量,明确提出“中国的浩大的农民群众,如果能够组织起来,参加国民革命,中国国民革命的成功就不远了”。
李大钊教育的故事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下面是李大钊教育的故事,请参考!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李大钊教育的故事李大钊同志从小读书异常勤奋、刻苦。
在幼年时,便以才思敏捷、能文善诗着称于乡里。
他当时辛勤好学的一些故事,至今还在家乡传为美谈。
七岁时,祖父送他到附近黄瓜口村的一位塾师单子鳌那里读书。
当时,读书是为了应试科举,读的是四书五经一类,入学之始,还要先读一段蒙学。
大钊同志跳过了蒙学阶段,一入学就和较大的孩子们一起读“四书”。
这些宣扬孔孟之道的书虽然陈腐,但在当时大钊同志家乡一带,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所谓“新学”也还没有传过来,就只能通过这些书来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
大钊同志读书非常认真,他在同学中年岁最小,但却是最用功因而也是学得最好的一个。
放学了,别的同学全回家了,他还一个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背书,往往要老师几次催促:“耆年,回家去吧!”这才回去。
单子鳌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用功的学生,常常立在窗外,一面听着年幼的大钊同志帮助同学背书、破讲,一面不住地点头称赞。
大钊同志乳名憨头,少年时,名耆年,字寿昌。
耆年的学名就是这位老先生给起的。
耆年,是长寿的意思。
直到后来,单子鳌还常常对人说:“我教了一辈子书,生平最得意的学生,就是李耆年!”爱思考,爱发问,也是大钊同志幼年读书的特点。
就是对日常碰到的问题,他也不轻易放过,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有一次读书,问他表姑:“你看这念个啥?”“我不认得字呵。
”“你为啥不认得字呢?”“我没上过学呵。
”“你为啥不上学呢?”“我是个女的,又不考秀才!”但他还是一个劲地问下去:“女的,为啥就不念书呢?”……就这样,小小的孩子,开始接触到了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写作素材积累李大钊李大钊(1889-1927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他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筹建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推动成立中国共产党,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开展工人运动,领导革命斗争。
1927年4月,李大钊不幸被捕。
在狱中,他备受酷刑,坚贞不屈,最后从容就义。
就义时,李大钊说:“我崇信共产主义,你们把我绞死,我的灵魂不死!革命不死!”精神实质:坚定理想信念。
对于这一话题,党和国家多次指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
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运用主题:可以用来论证“坚定理想信念”“善于组织领导”“加强思想引领”等观点。
示范:坚定理想信念(提出观点)。
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必修课。
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我们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
相反,如果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临阵脱逃,甚至背叛党的事业(正反论证为什么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到矢志不渝(阐述如何坚定理想信念)。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者。
1927年,他领导北方革命斗争时不幸被敌人逮捕。
敌人用尽各种残酷的刑法想让他屈服,放弃自己的信仰。
但他坚贞不屈,始终坚定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最后英勇就义。
李大钊虽然死了,但他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朽,永远激励后人前赴后继,披荆斩棘,不断开拓新事业,创造新辉煌(举例论证观点)。
我们要向李大钊同志学习,坚定理念信念,争做时代新人(得出结论)。
李大钊的名人故事李大钊的名人故事1李大钊又非常注重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心灵,用歌曲寓理于情,寓教于乐,使孩子在愉悦中受到教育。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稍有空闲,就将儿子李葆华、女儿李星华喊进书房,先要他俩将当时在学校学的歌唱给他听,孩子们高兴地唱起了喜欢而又熟悉的《校歌》:“啊,我们亲爱的孔德,啊,我们的北河沿!你永是青春的花园,你永是美丽的王国”李大钊听完歌,没有一句夸奖,只是幽默地说:“北河沿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我天天到北大去,都从那里经过,里面常泡着死猪、烂狗,臭烘烘的,怎么能说是孩子们青春的花园、美丽的王国呢?这个歌子太不现实了,这不是培养孩子们睁着眼睛撒谎吗?”接着,他就教孩子们唱《国际歌》。
他一边弹琴,一边用低沉的声音唱着。
他说,声音不能太大,让街上警察、暗探听见,他们会把我们逮起来的。
他不仅教孩子会唱,还把歌词大意讲解给孩子听,并且用家乡一位穷苦大伯一年辛苦到头,全家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例子,帮助孩子领会歌词的意义,加深印象结果,没教唱几遍,孩子们都会唱了,而且深深地爱上了这首珍贵的歌!李大钊的名人故事2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个故事,发生在他的少年时代。
李大钊的家乡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坑村,有个二流子,外号叫“堆厮”。
这人早几年在关东做买卖,赚下几个钱,不到三十岁,就回乡享起清福来,成天叼着个烟袋,提着个鸟笼,东游西逛。
这天,他摇头晃脑地来到李大钊家,把鸟笼子往门洞上一挂,就对人吹起牛来。
李大钊早就打心眼里讨厌这“堆厮”,他头一扬,理也不理地就出了屋门,在门洞里欣赏起小鸟来了。
多么可爱的两只小鸟啊!闪亮的羽毛,火红的嘴唇,婉转的啼声一下子把大钊给迷住了。
大钊目不转睛地看着看着,忽然觉得这两只小鸟太可怜了。
它们一天到晚生活在这小小的笼子里,多憋闷啊!想到这里,他趁门洞里没人,悄悄搬来一条板凳,站到凳上,打开鸟笼,把小鸟放走了。
两只小鸟刚刚忽闪着翅膀飞上蓝天,“堆厮”就来到了门洞。
他一看鸟笼子空了,猜想准是大钊放走了小鸟,就怒气冲冲地找到大钊的爷爷,非让他狠狠教训大钊一顿不可。
考证李大钊1 924年的苏联之行作者:李敏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1年第7期■李敏1924年6、7月间,李大钊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团长身份,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一行6人,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会后,代表团其他成员相继回国,李大钊继续留在苏联,在12月初启程回国前的近半年时间里积极从事参观、考察活动,宣传、介绍中国革命,争取苏联及各友好国家人民对中国革命的同情和支持。
长时间以来,关于这一段的史实文献,特别是声像资料,国内绝少见有收藏,诚为憾事。
为能弥补这一缺失,乐亭李大钊纪念馆于2009年7月特地组成4人考察团,专程前往莫斯科从事这一方面文献资料的采访、搜集工作。
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莫斯科电影档案馆等相关单位,采集并复制了一些李大钊当年在苏联从事革命活动的珍贵历史文献,其中包括一些图照资料和可视资料。
这些文献资料,对于更为准确、全面地了解李大钊1924年在苏联的革命活动史实,认识李大钊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所作出的丰功伟绩,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
现将初步整理出来的材料,简要介绍如下,以供研究工作中参考。
一、率团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4年6月17日至7月8日,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苏联的莫斯科举行。
中国共产党应邀组成代表团,前往参加会议。
李大钊为中共代表团团长。
代表团成员除李大钊外,还有王荷波、彭述之、刘清扬(女),以及时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的赵世炎、卜世琦二人。
李大钊等国内4人,前往苏联时还随身藏带了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签署的代表证书。
此外,代表团6名代表,还分别填写了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会议的代表登记表,并出席了会议。
多年来,不少文章中认为,当年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中共代表团成员中,还有罗章龙。
但从现在看到的参会代表团成员登记表资料中,未见有罗章龙的姓名。
李大钊曾于1924年率领中共代表团,出席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五次代表大会会议,这已是无可争议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