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操作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50.00 KB
- 文档页数:8
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更好地适应建设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我省中小学校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全省完全小学、初级中学以及九年一贯制普通学校(以下简称九年制学校)。
第三条本标准为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各项指标均为约束性指标。
第四条本标准仅适用于各地标准化学校的评定。
学校的基本建设仍以国家、省公布的有关定额标准为依据。
第二章规模和建设标准第五条学校规模及班额人数(一)完全小学宜设6班、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不超过45人。
(二)初级中学宜设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42班,每班不超过50人。
(三)九年制学校宜设9班、18班、27班、36班、45班、54班,小学段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段每班不超过50人。
(四)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小学每班不超过30人,初中及九年制学校每班不超过35人。
第六条校舍用房的组成(一)中小学校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
(二)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完全小学:设置普通教室;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教室等专用教室和仪器室等专业用房;图书馆(室)、心理健康辅导室、体育活动室和艺术舞蹈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专业用房。
初级中学:设置普通教室;科学(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教室等专用教室和仪器室等专业用房;图书馆、心理健康辅导室、体育活动室和艺术舞蹈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专业用房。
九年制学校:设置普通教室;实验室(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教室等专用教室和仪器室等专业用房;图书馆、心理健康辅导室、体育活动室和艺术舞蹈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专业用房。
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更好地适应建设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我省中小学校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全省完全小学、初级中学以及九年一贯制普通学校(以下简称九年制学校)。
第三条本标准为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各项指标均为约束性指标。
第四条本标准仅适用于各地标准化学校的评定。
学校的基本建设仍以国家、省公布的有关定额标准为依据。
第二章规模和建设标准第五条学校规模及班额人数(一)完全小学宜设6班、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不超过45人。
(二)初级中学宜设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42班,每班不超过50人。
(三)九年制学校宜设9班、18班、27班、36班、45班、54班,小学段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段每班不超过50人。
(四)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小学每班不超过30人,初中及九年制学校每班不超过35人。
第六条校舍用房的组成(一)中小学校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
(二)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完全小学:设置普通教室;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教室等专用教室和仪器室等专业用房;图书馆(室)、心理健康辅导室、体育活动室和艺术舞蹈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专业用房。
初级中学:设置普通教室;科学(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教室等专用教室和仪器室等专业用房;图书馆、心理健康辅导室、体育活动室和艺术舞蹈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专业用房。
九年制学校:设置普通教室;实验室(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教室等专用教室和仪器室等专业用房;图书馆、心理健康辅导室、体育活动室和艺术舞蹈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专业用房。
浙江省标准化学校评比标准浙江省标准化学校评比标准是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也是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指导。
标准化学校评比标准的制定,旨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浙江省标准化学校评比标准的主要内容。
首先,学校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是评比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校应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规划,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能够有效贯彻执行,实现办学目标。
其次,教育教学质量是评比的核心内容。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学业水平等方面的指标评估,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此外,学校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是评比的重要考量。
学校应建立科学、民主、法治的学校管理体系,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增强学校的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能力。
另外,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培训也是评比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最后,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设施也是评比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校应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设施,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等方面的建设,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条件。
总的来说,浙江省标准化学校评比标准是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综合评价,涉及学校的办学目标和规划、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设施等多个方面。
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评比标准,不断完善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希望各学校能够按照评比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是指按照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的统一要求,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
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是教育部门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提高学校的整体素质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公平。
首先,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工作条件等措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学校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程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还要注重发展特色教育,推动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另外,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学校加强课程建设。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推动课程改革,提高课程质量,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此外,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是一项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提高学校整体素质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公平。
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课程建设,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希望全省各地的学校能够认真落实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2023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2023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1从我校申报参加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受检单位起,学校就在“一把手”何校长的带领下,积极地投入到了紧张而有序的迎检工作中。
回顾我们所做的工作,虽然充满了艰辛,虽然面临着各种困难,但是凭借着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凭借着我们对学校工作的那份热情,最终赢得了市区领导的好评。
市领导对我们所做的工作进行了的一句话肯定:“满含真情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一、领导重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在学校校长参加了区里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会议后,回到学校领导就召开了教导主任级以上领导班子会议,传达了市区文件精神,班子成员统一了思想,清楚地认识到此项工作对学校提高整体办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按照市、区教育局要求,学校成立了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进行了责任分工,各部门明确了工作职责,校长要求各部门按照标准化建设项目、内容及要求,逐条、逐项地进行自查,针对各自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
同时各部门也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以保证能够全面顺利地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区教育局指导、强化意识、措施得力。
在我校准备期间,区教育局督导室及各科室负责人员经常深入到我校对其负责的项目指标进行具体指导。
在区里的指导下,学校各部门负责人更加明确了各项指标的要点、内容,并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充实完善。
在区教育局检查组到我校初评时,对学校整体办学情况进行了严格地检查,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学校认真听取了指导意见和建议,班子成员更加重视,多次召开了学校主任级以上领导人员会议和全体教师大会,强化意识,制定了更加周密的计划,做了更加有效的部署,同时也到兄弟学校学习好的经验,不断地加强改进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学校先后投入三万余元,确保了工作更加有效地实施。
三、全校齐动、内外结合、力量增强。
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更好地适应建设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学校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我省中小学校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全省完全小学、初级中学以及九年一贯制普通学校(以下简称九年制学校)。
第三条本标准为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各项指标均为约束性指标。
第四条本标准仅适用于各地标准化学校的评定。
学校的基本建设仍以国家、省公布的有关定额标准为依据。
第二章规模和建设标准第五条学校规模及班额人数(一)完全小学宜设6班、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不超过45人。
(二)初级中学宜设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42班,每班不超过50人。
(三)九年制学校宜设9班、18班、27班、36班、45班、54班,小学段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段每班不超过50人。
(四)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学校,小学每班不超过30人,初中及九年制学校每班不超过35人。
第六条校舍用房的组成(一)中小学校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三部分组成。
(二)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完全小学:设置普通教室;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教室等专用教室和仪器室等专业用房;图书馆(室)、心理健康辅导室、体育活动室和艺术舞蹈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专业用房。
初级中学:设置普通教室;科学(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教室等专用教室和仪器室等专业用房;图书馆、心理健康辅导室、体育活动室和艺术舞蹈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专业用房。
九年制学校:设置普通教室;实验室(小学科学、初中理化生)、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教室等专用教室和仪器室等专业用房;图书馆、心理健康辅导室、体育活动室和艺术舞蹈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专业用房。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操作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1.25•【字号】浙教督〔2016〕7号•【施行日期】2016.0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操作标准》的通知浙教督〔2016〕7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创建和评估工作,增强评估的导向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在广泛征求意见和总结以往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省教育厅研究修订了《浙江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操作标准》(以下简称《操作标准》)。
现将《操作标准》印发给你们,并就做好下一步特色示范学校评估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要求1.要加强领导和统筹。
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指导普通高中学校认真总结这几年创建工作情况,制定和完善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课程方案和课程建设规划,把评估和建设结合起来,并按照建设规划逐年申报,积极、稳妥、有序地推动这项工作。
2.要严格规范操作。
《操作标准》是指导各地创建和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认真学习《操作标准》,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要求,指导所属学校做好创建工作。
省教育评估院和各设区市教育局要加强对评估工作过程的管理,严格依照《操作标准》,规范有序、客观公正地开展评估。
从2016年起,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的申报材料直接报省教育评估院,省教育评估院受理后,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和评估。
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的申报材料报所属设区市教育局,由各设区市教育局组织安排评估工作。
省一、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结果报省教育厅核准后发文,评估结果还将作为省教育现代化县和全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
附件2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细则(幼儿园)第一部分申报条件一、规范办学1. 近三年幼儿园无违规招生和违规收费情况;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体罚和变相体罚、歧视、侮辱、猥亵、虐待、伤害幼儿事件。
2. 幼儿园办园行为符合《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督〔2017〕7 号)。
二、办学条件3. 省一级幼儿园。
4. 幼儿园生均教育经费每年每生18000 元及以上。
5. 全日制幼儿园每个班级配备2 名教师、1 名保育员。
6. 幼儿园生均用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活动及辅助用房使用面积、办公及辅助用房使用面积、生活用房使用面积等达到江省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
7. 没有未经省级教育部门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而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整建制引进国外课程等问题。
三、师资队伍- 1 -8. 幼儿园能按规定确保教师工资总额的 2.1%(基础工资中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中的70%)和日常公用经费总额的10% 用于教师培训经费。
9. 幼儿园专任教师100% 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100%持有适用的教师资格证。
四、教育技术装备10. 幼儿园教育装备符合《浙江省幼儿园装备规范(试行)》。
11. 幼儿园符合智慧校园建设要求,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 2 -第二部分指标体系-3 --4 --5 --6 --7 --8 --9 --10 --11 -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细则(小学)第一部分申报条件一、规范办学1. 近三年学校无违规补课情况(公休日、节假日、寒暑假、课余时间等无课外补课);无违规招生和违规收费行为情况;无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无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在职教师无涉及有偿补课等行为;在廉政建设上,无违法违纪事件;平安校园建设达到4A 级以上,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教学事故,近三年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当年未发生侵害学生案件和学生欺凌事件。
2. 学校供学生使用的教学用书只能在规定目录范围内,严格按照年级学科教辅材料使用要求向学生推荐使用。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2年和2013年第一批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名单的通知【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浙教办评[2013]101号【发布部门】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3.10.14【实施日期】2013.10.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2年和2013年第一批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名单的通知(浙教办评〔2013〕101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的通知》(浙教办〔2011〕63号)和《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度标准化学校评定及抽查复核工作的通知》(浙教电传〔2013〕200号)的要求,在学校申报的基础上,经各设区市教育局组织评定验收、省教育厅组织抽查复核并公示无异议,2012年度和2013年上半年全省共有1257所学校(其中2012年度936所,2013年第一批321所)达到《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要求,被认定为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现分别将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2)。
被认定的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可以挂我省教育厅统一设计的牌匾,具体制作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自行统一安排。
附件:1.2012年度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名单2.2013年第一批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名单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2013年10月14日附件12012年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名单杭州市地区序号县(市、区)学校名称杭州市(132所)1上城区(6所)杭州市天长小学2浙江省杭州第十中学3杭州市抚宁巷小学4杭州市惠兴中学5杭州市高银巷小学6杭州市回族穆兴小学7下城区(7所)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8杭州市青春中学9杭州市启正中学10杭州市刀茅巷小学11杭州市文龙巷小学12杭州市长寿桥小学13杭州市京都小学14拱墅区(9所)杭州市建新小学15杭州市大关中学附属小学16杭州市和睦小学17杭州市大关小学18杭州市明德小学19杭州市文晖中学20杭州市文渊小学21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22杭州市大关树兰中学23西湖区(4所)杭州市转塘小学24杭州市十五中教育集团25杭州市学军小学26杭州市公益中学27萧山区(5所)萧山区第一实验小学28萧山区河上镇大桥中心小学29萧山区临浦镇第三小学30萧山区宁围镇第四小学31萧山区大园中心小学32余杭区(36所)杭州市余杭区五常中心小学33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二小学34杭州市余杭区乔司中学35杭州市余杭区太炎中学36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二中学37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三小学38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39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40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中心小学41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五中学42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43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44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一小学45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塘南中心小学46杭州市余杭区仁和中心小学47杭州市余杭区云会中心小学48杭州市余杭区舟枕小学49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中心小学50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小学51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三中学52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学53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二小学54杭州市余杭区崇贤第二小学55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一小学56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三小学57杭州市余杭区博陆中学58杭州市余杭区崇贤中学59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中学60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一中学61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中学62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中学63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学64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中学65杭州市余杭区仓前中学66杭州市余杭区塘栖第二中学67杭州市崇贤第一小学68桐庐县(4所)桐庐县凤川初级中学69桐庐县石阜小学70桐庐县富春江初级中学71桐庐县毕浦小学72淳安县(11所)淳安县千岛湖镇南山学校73淳安县姜家镇中心小学74淳安县里商乡初级中学75淳安县姜家镇初级中学76淳安县汾口镇初级中学77淳安县大墅镇初级中学78淳安县文昌镇中心小学79淳安县里商乡中心小学80淳安县大墅镇中心小学81建德市(19所)建德市乾潭第二小学82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83建德市新安江第二小学84建德市新安江第三小学85建德市乾潭第一小学86建德市三河小学87建德市新安江第二初级中学88建德市寿昌初级中学89建德市马目中心学校(九年制)90建德市杨村桥初级中学91建德市李家初级中学92建德市下涯初级中学93建德市大慈岩初级中学94建德市安仁中心学校(九年制)95建德市杨村桥中心小学96建德市麻车小学97建德市莲花中心小学98建德市李家中心小学99建德市大同第二小学100富阳市(10所)富阳市受降镇中学101富阳市春建乡中心小学102富阳市坑西辅导小学103富阳市高坪辅导小学104富阳市南津中学105富阳市三溪辅导小学106富阳市富春大青小学107富阳市南安辅导小学108富阳市福光小学109富阳市松溪辅导小学110临安市(23所)临安市板桥镇三口小学111临安市天目山镇藻溪小学112临安市龙岗镇小学113临安市昌化初级中学114临安市衣锦小学115临安市晨曦小学116浙江农林大学附属小学117临安市锦城第四初级中学118临安市高虹镇小学119临安市横畈小学120临安市太阳镇小学121临安市玲珑小学122临安市太湖源镇青云小学123临安市天目山镇横塘小学124临安市湍口镇小学125临安市天目初级中学126临安市於潜第一初级中学127临安市昌南初级中学128临安市锦城第一初级中学129临安市锦城第二初级中学130临安市锦城第三初级中学131临安市锦南小学132临安市太湖源镇杨岭中心学校(九年制)宁波市地区序号县(市、区)学校名称宁波市(132所)1海曙区(8所)宁波市新芝小学2宁波市华天小学3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4宁波市尹江岸小学5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6宁波市高塘小学7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8宁波市海曙区南苑小学9江东区(19所)宁波市春晓中学10宁波市白鹤小学11宁波市通途小学12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13宁波市幸福苑实验学校14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小学15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16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17宁波四眼碶中学18宁波市江东区实验小学19宁波市东柳小学20宁波市荷花庄小学21宁波市黄鹂小学22宁波市李惠利小学23宁波市栎木小学24宁波市戎徐小学25宁波市曙光小学26宁波市朱雀小学27宁波市江东区第二实验小学28江北区(11所)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9宁波市庄桥中学30宁波市江北区广厦小学31宁波市修人学校32宁波市江北区实验小学33宁波市江北区庄桥中心小学34宁波市江北区育才实验学校35宁波市江北区费市小学36宁波市江北区红梅小学37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妙山小学38宁波市洪塘中学39镇海区(9所)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40宁波市镇海区三公司学校41宁波市镇海区湾塘小学42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43宁波市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44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45宁波市镇海兆龙学校46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47宁波市镇海区长石小学48北仑区(12所)宁波市北仑区江南教育集团小港实验学校49宁波市北仑区小港第三小学50宁波东海实验学校51宁波市北仑区实验小学52宁波市北仑区灵山学校53宁波市北仑区华山小学54宁波市北仑区长江小学55宁波市北仑顾国和外国语学校56宁波市北仑区三山学校57宁波市北仑区梅山学校58宁波市北仑区白峰中学59宁波市北仑区霞浦中学60大榭开发区(2所)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61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二小学62鄞州区(13所)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石桥小学63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中心小学64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中心小学65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德培小学66宁波市鄞州区洞桥中学67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岐阳小学68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望春小学69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藕池小学70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汇头小学71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渔金学校72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中心小学73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中心小学74宁波市鄞州区樟村中学75余姚市(32所)余姚市梨洲中学76余姚市阳明中学77余姚市低塘初级中学78余姚市临山镇第二初级中学79余姚市河姆渡镇初级中学80余姚市鹿亭乡中心学校81余姚市花园小学82余姚市世南小学83余姚市姚江小学84余姚市同光小学85余姚市凤山小学86余姚市阳明小学87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88余姚市富巷小学89余姚市舜北小学90余姚市舜水小学91余姚市新城市小学92余姚市丰北小学93余姚市长安小学94余姚市帅康小学95余姚市舜耕小学96余姚市黄家埠镇横塘小学97余姚市黄家埠镇中河小学98余姚市小曹娥镇曹娥小学99余姚市马渚镇求实小学100余姚市牟山镇青港小学101余姚市三七市镇胜利小学102余姚市河姆渡镇车厩小学103余姚市河姆渡镇中心小学104余姚市陆埠镇洪山小学105余姚市梁弄镇湖东小学106余姚市陆埠镇洪山初级中学107慈溪市(13所)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108龙山镇实验小学109慈溪市鸣鹤初级中学110慈溪市庵东初级中学111慈溪市庵东镇西一小学112慈溪市周巷镇清风小学113慈溪市周巷镇第二小学114慈溪市周巷镇金穗小学115慈溪市第四实验小学116慈溪市龙山镇龙山小学117慈溪市文棋小学118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小学119慈溪市桥头镇桥南小学120奉化市(6所)奉化市西坞街道白杜小学121奉化市舒家小学122奉化市实验中学123奉化市居敬小学124奉化市锦屏中学125奉化市萧王庙街道中心小学126象山县(5所)象山县丹城第二中学127象山县丹城第二小学128象山县丹城第三小学129象山县贤庠镇中心小学130象山县实验小学131宁海县(1所)宁海县深甽镇中心小学132东钱湖旅游度假区(1所)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中心初级中学温州市地区序号县(市、区)学校名称温州市(46所)1鹿城区(2所)温州市鹿城区藤桥实验小学。
浙江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
浙江省教育厅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旨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
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这些评估标准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对于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师资力量是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校应该拥有一支高素
质的教师队伍,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评估标准对于教师的学历、职称、教学能力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其次,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也是评估学校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该拥有完善的教
学设施和良好的教学条件,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等。
评估标准对于这些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要求学校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要求,以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另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也是评估学校的重要内容之一。
评估标准要求学校应
该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这也是评估标准对于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之一。
总的来说,浙江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的出台,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和标准。
学校应该严格按照评估标准的要求,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推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2011.04.29)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2011.04.29)一、前言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的重要阶段。
为了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制定本基准标准以规范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二、学校办学目标2.1 学校办学定位2.1.1 学校定位明确,办学方向明确。
2.1.2 学校办学目标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发展规划要求。
2.2 学校办学特色2.2.1 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专业。
2.2.2 学校办学特色能满足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
三、师资队伍3.1 学校师资结构3.1.1 教师数量符合学校规模和实际需求。
3.1.2 教师专业结构合理、结构稳定。
3.2 师资队伍建设3.2.1 持续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2.2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
四、课程设置4.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4.1.1 课程设置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要求。
4.1.2 课程设置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发展需求。
4.2 课程实施4.2.1 课程实施落实到学校教学实践中。
4.2.2 制定教材选择和使用标准,确保教学质量。
五、教学管理5.1 教学管理制度5.1.1 学校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5.1.2 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得到贯彻执行。
5.2 教学质量监控5.2.1 学校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工作。
5.2.2 学校针对教学质量问题采取措施改进。
六、家校合作6.1 家庭教育支持6.1.1 学校加强家庭教育支持与指导。
6.1.2 学校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渠道。
6.2 社区协作6.2.1 学校与社区积极开展教育合作。
6.2.2 学校与社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1、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A。
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义务教育:指国家对在学制内的学生提供的由国家免费提供的教育。
- 标准化学校:指按照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规定的标准进行办学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