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塔里木盆地
- 格式:ppt
- 大小:11.66 MB
- 文档页数:33
人教版八下地理第八章第2节《塔里木盆地》基础知识讲解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要点1:沙漠和戈壁广布1.地理位置(1)相对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东到罗布泊洼地。
(2)纬度位置:40°N纬线穿过盆地中部,地处北温带。
(3)相对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戈壁和沙漠广布的地形:高山环抱,中部地势低平,戈壁、沙漠广布,在塔里木盆地有一片茫茫沙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流动)沙漠,盆地边缘是绿洲带。
3.极端干旱的气候: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4.河流: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水量较大,冬季部分河段断流。
5. 人口、城市和交通线(1)分布:主要沿盆地边缘绿洲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
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当地的人口、城镇呈环状分布在这些绿洲上,交通线也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山麓的绿洲地带,将各个城镇串联起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2)影响因素:水源。
要点2:沙漠和隔壁广布1.油气资源丰富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
2.油气资源的开发(1)开发不利条件: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交通不便,距市场远等,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
(2)开发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国家政策支持),万古荒原开始焕发勃勃生机。
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现状:目前,塔里木盆地已建设了十几座大型的油气田,并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1.出示塔里木盆地地图,读图,描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2.引导学生说出印象中的塔里木盆地景观是这样的?总结:沙漠、戈壁广布,人迹罕至。
3.出示塔里木盆地气候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征?追问:为什么?4. 合作探究: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出示图片:5. 我们还能见到这样的塔里木盆地景观6.引导学生合作探究:(1)读教材图8.18,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2)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3)图8.18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追问:这些公路是不是很快就会被流沙呢?出示塔里木盆地中公路实况图片。
提供图片: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2. 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交通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万股荒原开始焕发生机。
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引导学生合租探究:了解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
(1)找一找西气东输一线的起点和终点,经过了我国的哪些省级行政区。
并能读图找出经过的地形区。
(2)找一找西气东输二线的起点和终点,经过了我国的哪些省级行政区。
4. 提出问题:西气东输工程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归纳:对西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
对东部: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A.矿产B.水源C.地形D.交通2.下面所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说明塔里木盆地( )A.油气资源丰富B.是“丝绸走廊”C.降水稀少D.地势平坦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3~4题:3.西气东输线路不经过(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第11页共1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自然资源。
2.掌握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教学难点: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塔里木盆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2)提问: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其气候特点是什么?2.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
(2)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塔里木盆地的水资源、土地资源、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案例分析:分析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如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4)教师讲解:讲解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如生态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油气资源开发等。
3.巩固提高(1)课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活动:设计一份关于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方案。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关注塔里木盆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2.学生在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对塔里木盆地的地理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课后作业1.复习教材内容,熟记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及其开发。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近年来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3.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的关注程度。
八年级地理下册8.2《塔里木盆地》知识点+练习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气候: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又有高的山脉环抱,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称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3、这里戈壁、沙漠广布,人迹罕至,在盆地中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4、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他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当地人口、城镇和交通线的主要分布地区。
5、塔里木盆地蕴藏着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地天然气储量的1/4。
西气东输工程带动西部经济发展、有利于西部环境改善;缓解东部能源短缺、改善东部环境。
6、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时避免环境破坏,要加强绿洲环境保护。
一、单选题塔里木盆地这片看似干旱荒凉的土地却有着无限的生机,读图完成1-2题。
1. 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是我国长绒棉的主产区之一,当地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A. 夏季晴天多,光照强B. 劳动力充足C. 夏季高温多雨D. 气温年较差大2. 图中塔里木河汛期出现的季节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夏季——受地形因素影响,迎风坡降水多B. 冬季——气温低,降雪丰富C. 春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D.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读图回答3-4题3. 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其修建的原因最可能是A. 地形平坦B. 水源充足C. 油气资源丰富D. 城市、人口分布多4.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①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②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③能够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④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读塔里木盆地地形图,完成5-6题。
5. 该地的城市和人口集中分布在盆地周围的绿洲,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矿产B. 水源C. 地形D. 交通6. 关于该盆地的说法,错误的是()A. 位于我国第三阶梯上B.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C. 坎儿井是当地最古老的饮水工程D. 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甜美如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