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08:《劳动争议案件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劳动争议案件劳动者要素表( )深法民四初字第号重要声明1、为了帮助您更好的参加诉讼,保护您的合法权利,特发本表。
2、本表所列各项内容都是律师查明案件事实所需要了解的,请您务必认真阅读,如实填写。
3、由于本表的设计是针对普通劳动争议案件,其中有些项目可能与您的案件无关,对于您认为于您案件无关的项目可以填“无”或不填。
对于本表中有遗漏的项目,您可以在本表中另行填写。
4、您在本表中所填写内容属于您依法向律师陈述的重要内容,您填写的内容将作为律师起诉的相关事实依据请填写与案件相关的以下内容:一、入职时间:____年__月__日。
二、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间:____年__月__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写明“未签”)。
三、合同期满时间:____年__月__日。
四、合同约定的员工工作岗位:____________。
五、合同约定的每月工资数及工资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员工实际领取的每月工资数及工资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办理社会保险的时间和险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办的写明未办理社会保险)。
八、发生工伤时间:____年__月__日;工伤认定情况:______________。
九、住院起止时间:____年_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
十、医疗费数额:__________;假肢安装费数额:________。
十一、伤残等级鉴定时间:____年__月__日;鉴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受伤后至劳动能力鉴定前工资发放数额:_____。
十三、申请仲裁期限内的加班时间:正常工作日加班时间______小时、法定休息日加班时间_______小时、法定节假日加班时间_________小时。
十四、加班工资计算基数:______。
十五、应发工资金额:______,计算期间:_____,工资构成______,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______。
四、劳动法类(一) 常用劳动争议工资计算1. 制度工作时间年工作日:365 天-104 天(休息日)-11 天(法定节假日)=250 天季工作日:250 天÷4 季=62.5 天/季月工作日:250 天÷12 月=20.83 天/月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 小时2. 月平均工资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年工资总额÷实际发放工资月数工资总额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统制字〔1990〕1 号)及国资委2019 年1 月颁布《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具体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3. 小时工资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 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 小时);月计薪天数=(365 天-104 天)÷12 月=21.75 天。
4. 二倍工资差额二倍工资差额计算方式:当月已支付工资(含加班、津贴)÷31 天×当月上班天数。
二倍工资的起算从入职之日起第二个月的次日开始计算,最多支持11 个月。
计算标准不一,一般来说,以劳动者当月正常的工作报酬为准,包括加班费、奖金、津贴等(有些地方的法院不包括加班费、年终奖、补贴等,需要特别注意)。
另外需要特别提醒一下加班费的计算:有约定从约定(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没有约定的,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计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约奖金、津贴、补贴等项目不属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➀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 天×当月考勤天数➁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➂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 天÷8 小时×1.5 倍×平时加班时数➃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 天÷8 小时×2 倍×假日加班时数➄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 天÷8 小时×3 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➅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➆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➇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⑨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⑩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⑪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 100%5. 五险一金计算公式➀养老保险金=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➁医疗保险金=单位11%+个人2%;➂失业保险金=工资×0.5%(个人交纳比例)+工资×1.5%(单位交纳比例)。
2024年浙江省劳动关系协调员(中级)考试重点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劳动争议案件的统计报表广义上是指()根据有关部门要求对一定时期内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汇总统计形成的报表A、劳动争议处理机构B、劳动仲裁机构C、人力社保统计部门D、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参考答案:A2.下列关于劳动争议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劳动争议的主体是特定的B、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是唯一的C、劳动争议的内容是不限定的D、劳动争议只能由劳动者提起参考答案:A3.用人单位应当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的事项包括,()和重大事项决定。
A、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B、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C、直接涉及劳动者的规章制度D、企业规章制度参考答案:B4.()是指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通过规章制度结成的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所属群体D、参照群体参考答案:B5.下列不属于职工名册应包含的内容的是()。
A、劳动者姓名B、用工形式C、用工起始时间D、用工终止时间参考答案:D6.下列属于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是()。
A、有效原则B、诚信原则C、公正原则D、平衡原则参考答案:C7.下列情形无需应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裁员程序处理的是()。
A、某公司一次性裁减20人B、某公司一次性裁减30人C、某公司一次性裁员15人,该公司共130人D、某公司一次性裁员18人,该公司共200人参考答案:D8.以下关于企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选项,正确的是()。
A、是法定义务,不是法定权利B、是法定权利,不是法定义务C、既不是法定权利,也不是法定义务D、既是法定权利,又是法定义务参考答案:D9.当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发生冲突,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劳动合同时,适用于()。
A、企业优先原则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C、劳动规章制度效力优先原则D、劳动合同效力优先原则参考答案:D10.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具有几个方面的特点,其中不包括()A、从属性B、契约性C、临时性D、有偿性11.经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单位是()。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政策性问题的复函正文:----------------------------------------------------------------------------------------------------------------------------------------------------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政策性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4〕322号)河南省劳动厅:你厅《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若干政策性问题的请示》(豫劳裁便〔1994〕7号)收悉,经研究,现对其中有关问题函复如下:一、关于企业离退休人员从事有报酬的工作后,原单位停、减发退休费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加快,1984年以来各地根据国务院《关于严格执行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81〕164号)的精神,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放宽了离退休人员再就业的条件,其目的是扶持和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门路,使“老有所为”落到实处。
因此,企业离退休人员从事有报酬的工作后,原单位是否停、减发退休费,可按地方的相应规定执行。
二、关于职工被停工、停职检查期间扣发工资和生活费问题。
企业对违纪职工用停工、停职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有法律、法规依据,要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不能采取停工、停职检查期间扣发工资和生活费的作法。
三、职工被开除、除名或辞退后,企业不给本人通知书或证明书也不向待业保险部门转交档案的做法不符合《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二十条、《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第四条,以及《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第二条、第十一条规定的精神。
由此导致职工不能享受待业保险待遇发生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按《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第(一)项规定予以受理。
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企业负责赔偿。
四、企业强制性要求职工缴纳风险金、股金等做法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国际通行的入股惯例。
2021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1. 背景介绍2021年,全国各地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现出令人关注的态势。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深入探讨劳动争议案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概述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据2021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显示,全国范围内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裁员、加班工资、工伤赔偿等多种类型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均有所增加。
这反映了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3. 分析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影响因素a.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可能导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上升。
b. 法律法规:劳动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直接影响了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和处理结果。
c.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和解决也有一定影响,需要全面考虑。
4. 对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展望针对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中呈现的现状和趋势,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关系的监管和调节,促进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和谐与稳定。
也需要持续优化劳动法律法规,提高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效率和公平性。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和多方合作,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维护。
6. 总结和回顾通过对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的分析,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只有通过全面评估和深入探讨,我们才能找到更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措施,推动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
以上是我根据你提供的主题《2021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所撰写的文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7. 深入分析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影响因素a. 经济发展与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但同时也会受到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导致部分行业的就业需求减少。
附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统计表年月至年月填表单位(盖章):1 / 7填表人:电话:填报时间:年月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情况填报说明一、项目解释.上期结转:上一年度未办理完毕的行政复议案件数或者上一年人民法院未审理完毕的行政应诉案件数。
.地级市部门、县(市、区)部门:包括地级市、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
.行政审批:申请人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及非行政许可审批不服而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件数。
2 / 7.人事行政:申请人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出的涉及人事行政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件数。
.劳动监察:申请人对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作出的涉及其权益的责令改正、行政处理、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件数。
.养老保险:申请人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含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出的退休审批、养老待遇核定、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件数。
.工伤保险:申请人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含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出的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核定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件数。
.行政不作为:申请人认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其提出的除行政审批、人事争议、劳动保障监察、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事项外的保护合法权益的请求未予处理而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件数。
.被行政复议案件数:申请人向填报单位上一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并由省或地级以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作为被申请人的案件数。
二、平衡关系≥3 / 7=4 / 7附件:统计报表有关事项说明一、统计工作原则完成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情况统计工作中,需遵循三个原则,即“一个核心目的,两个重点反映”:核心目的是真实反映当期行政争议处理工作繁重程度;重点反映出当期行政争议案件多发的领域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的真实情况。
二、统计报表构成统计报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当期行政复议案件数(项目二至十六);第二部分:当期行政应诉案件数(项目十九至三十一);第三部分:包括三项子模板,即上期行政复议案件结转数(项目一)、当期被行政复议案件数(项目十七)、上期行政应诉案结转数(项目十八)。
2021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2021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在中国社会中愈发引起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领域的劳动关系逐渐复杂化,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问题日益突显。
对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统计分析对于了解劳动关系的状况、改善劳动法律制度、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就2021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进行全面评估,并从简到繁地探讨该主题。
一、2021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整体情况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
经过调查统计,全年共计发生劳动争议案件XXXX起,较上一年度增加了XX%。
这一数据显示出,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增长迅猛,反映出我国劳动关系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二、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的原因分析1.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关系紧张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城市化进程加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快速扩张,这使得劳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敏感。
一些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企业以及用工管理不善,进而引发了更多的劳动争议案件。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经济差距也是导致劳动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法律制度和执行的不完善虽然我国有完善的劳动法律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着未正常缴纳社会保险、加班不按规定支付、单位内部职工福利不完善等问题,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劳动者权益,导致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加。
3. 劳动者权益意识的觉醒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劳动者对于自身权益的认识和维护意识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劳动争议,这使得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大幅上升。
劳动者的权益意识觉醒有助于推动劳动法律制度的完善,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知识普及和法治意识的提高。
三、对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上升的思考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上升一方面表明我国劳动关系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和执行力度。
另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上升也反映出了我国社会进步的一面,劳动者的权益意识逐渐觉醒,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有了更高的要求。
2021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原创版】目录一、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概述二、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分析三、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流程及维权建议四、结语正文一、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概述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是对我国一定时期内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汇总,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揭示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现状和趋势,为劳动保障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二、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分析根据 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出,2021 年我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这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劳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更多劳动者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劳动争议。
2.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一些行业和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导致劳动关系紧张,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上升。
3.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效率提高,仲裁时效缩短,使得更多劳动者愿意选择申请劳动仲裁。
三、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流程及维权建议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处理:1.调解:劳动者可以先向企业内部的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以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仲裁:如果调解不成,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3.诉讼: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劳动者可以在接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 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可以提供以下证据材料:1.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是证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依据。
2.工资支付凭证:如工资单、银行转账记录等,可以证明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情况。
3.工作时间、休息休假证明:如考勤记录、请假条等,可以证明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情况。
4.劳动保护、职业病诊断证明:如劳动保护用品发放记录、职业病诊断书等,可以证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受到的损害。
5.其他证明材料:如照片、录音、录像等,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事实。
2021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摘要:I.引言A.介绍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B.强调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增长趋势及原因II.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数据A.案件总量B.不同类型案件数量1.工资待遇纠纷2.劳动合同纠纷3.劳动安全卫生纠纷4.社会保险待遇纠纷5.其他劳动纠纷III.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原因分析A.劳动市场变化1.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2.疫情影响下企业裁员和降薪B.法律法规完善1.《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修订2.政策法规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加强C.劳动者维权意识提高1.劳动者的法律知识普及2.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增强IV.结论A.总结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的原因B.强调劳动争议案件对企业和劳动者的影响C.对未来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发展的预测正文:I.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增加,不仅对企业和劳动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反映出我国劳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根据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对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增长趋势及原因进行分析。
II.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数据根据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我国2021 年劳动争议案件总量为XXX 件,较去年同期增长XX%。
在各类劳动争议案件中,工资待遇纠纷、劳动合同纠纷、劳动安全卫生纠纷、社会保险待遇纠纷以及其他劳动纠纷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III.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原因分析A.劳动市场变化1.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劳动力市场中供求关系失衡现象愈发明显。
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违法用工、欠薪、不签订劳动合同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加。
2.疫情影响下企业裁员和降薪: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为降低成本采取裁员、降薪等措施。
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员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20题,每题1分,共120分)1.用人单位劳动标准实施效果的评价,从劳动关系的角度来看,不包括()。
A、职工职业技能和文化生活情况B、劳动合同的规范性C、企业绩效情况D、劳动基准法的遵守情况正确答案:C2.下列关于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说法正确的是。
A、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不存在延长工作时间工资B、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不存在延长工作时间工资C、实行缩短工作时间制的劳动者不存在延长工作时间工资D、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制的劳动者不存在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正确答案:A3. 一般来说,实施合理赔偿原则的原因主要有( )个方面。
A、3个B、5个C、6个D、4个正确答案:D4.我国劳动法规定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时间的劳动者不包括( )。
A、总经理B、长途运输人员C、门卫D、销售人员正确答案:B5.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书证的证据是()。
A、工资单B、企业规章制度C、录像D、书面劳动合同正确答案:C6.劳动争议立卷的归档步骤包括( )环节。
A、档案检查B、领导批示C、材料整理D、立卷审批正确答案:C7.下列关于劳动合同文本持有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B、为确保劳动合同文本不丢失,用人单位可代为劳动者保管C、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D、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正确答案:B8.当企业劳动规章规定的劳动者利益高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约定时,( )。
A、以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规定为准B、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C、由劳动者和政府部门决定D、由当地劳动者的平均利益确定正确答案:A9.下列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案卷装订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谁办案谁装订B、分正卷和副卷装订C、装订无顺序D、简单案件可合并装订正确答案:B10.若劳动争议诉讼的二审判决确有不妥之处,代理人员应当告知委托人依法申请再审或向()提出申诉。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一、基本信息1. 申诉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2. 性别:男女3. 年龄:______岁4. 民族:__________________5.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6.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7.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二、被诉单位信息1.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2.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3.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4.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三、申诉请求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此处详细说明您的仲裁请求,包括要求支付的具体金额、恢复劳动关系等)四、事实和理由1. 事实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法律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此处详细描述劳动争议的事实经过,并提供相关法律依据)五、证据清单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列出您提供的所有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出勤记录等)六、声明与授权1. 我确认上述所填内容均属实,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几个问题的复函正文:----------------------------------------------------------------------------------------------------------------------------------------------------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几个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7]15号)河南省劳动厅:你厅《关于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几个政策性问题的请示》(豫劳裁[1996]15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一、关于女性高级专家的退(离)休年龄问题。
凡是受劳动法律、法规调整的用人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国务院颁发的《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3]141号)、原劳动人事部《关于印发两个“说明”的通知》(劳人科字[1983]153号)的规定精神办理。
二、关于补发职工工资的时间问题。
同意你厅的意见,即:在处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时,如果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或人民法院的判决撤销了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决定,企业应从决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补发职工工资。
三、关于企业执行《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问题。
《劳动法》第二十五条是关于企业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的规定,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不是对劳动者的处分。
因此,企业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不能适用《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的有关规定,而应依照法律有关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执行。
四、关于信访部门受理处理属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案范围内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应否受理的问题。
我们认为,只要该劳动争议符合仲裁委员会受理条件,仲裁委员会应依照《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受理。
五、关于未经仲裁程序而直接进入诉讼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可否受理的问题。
2021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摘要:I.引言A.介绍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B.强调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增长趋势II.2021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A.概述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增长情况B.分析不同地区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C.探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的原因III.劳动争议案件增长的原因A.劳动市场的变化B.劳动法规的完善C.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IV.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的影响A.对企业和劳动者的影响B.对劳动市场的影响C.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V.应对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的策略A.加强劳动法规的宣传和培训B.提高劳动争议仲裁效率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正文:根据最新发布的2021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这一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2021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这一数字背后反映出我国劳动关系的日益紧张。
不同地区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东部地区的案件数量增长最为明显,达到了15%。
这可能与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劳动力市场最为活跃的地区有关。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随着我国劳动市场的变化,劳动者对于劳动权益的关注和追求也在不断提高。
其次,近年来,我国劳动法规不断完善,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维权依据和途径。
最后,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使得他们更加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增长,对企业和劳动者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企业来说,处理劳动争议案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对劳动者来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增加,使得他们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职场环境,也增加了他们维护自己权益的难度。
针对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长的趋势,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首先,加强劳动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最⾼法民⼀庭:劳动争议的11个指导案例12条意见(2019)最⾼⼈民法院民⼀庭是承担全国民⼀庭系统各类民事案件的审理和指导的审判业务庭。
其中指导下级法院开展好民事审判⼯作是最⾼⼈民法院民⼀庭的主要职责。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作为该庭主编的连续出版,从2008年起,除继续⽤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下级法院开展指导⼯作外,还办好《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使其成为对下指导⼯作的重要阵地。
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现辑取11则指导案例和12个指导意见供学习参考。
指导⾏案例11个▌01、劳动争议还是合伙争议?最⾼⼈民法院民⼀庭意见本案当事⼈之间就合伙企业向霍某发出除名通知书所发⽣的争议,实质上是作为合伙企业的常⽒三兄弟与霍某就霍某是否具有合伙⼈资格产⽣争议。
霍某的起诉,符合《合伙企业法》第49条的规定,⼈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并且按照合伙企业纠纷进⾏审理。
案情摘要及法院处理情况常某维、常某钢、常某继系兄弟关系,霍某系常⽒三兄弟的妹妹常某娟的⼉⼦。
2002年三兄弟各出资1/3合伙创办了制鞋⼚。
因常某娟丧⽗,霍某⼤专毕业,懂计算机,为照顾常某娟的⽣活,三兄弟决定霍某以技术及劳务⼊股占10%份额。
⼏年后,霍某私下开发⾃⼰的⼯⼚,利⽤了其掌握的客户资源。
常⽒三兄弟以霍某违反企业制度,将霍某除名,送达了除名通知。
霍某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除名决定⽆效。
⼀审法院认定本案属于劳动合同纠纷,霍某应当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驳回霍某起诉,⼆审法院认定本案属于合伙纠纷,撤销⼀审判决,指令⼀审法院审理。
------《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35辑▌02、解除事实劳动关系应给予经济补偿最⾼⼈民法院民⼀庭意见根据《劳动法》第28条的规定,只要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单位在解除与劳动者的合同关系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付经济补偿⾦。
通过事实确⽴的事实劳动关系与通过书⾯劳动合同所确定的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的不同形式,劳动者权利都应当平等受到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政法规的调整和保护。
2021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摘要:一、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概述二、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分析三、劳动争议案件类型及原因四、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及建议正文:一、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概述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是对我国一定时期内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的汇总与分析。
该表以年份为单位,详细记录了全国各地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及增长情况,对于了解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现状、分析劳动争议案件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分析根据2021 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到,2021 年我国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相较于往年有所增长。
这主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劳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以及劳动者维权意识逐渐提高等因素有关。
三、劳动争议案件类型及原因劳动争议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工资待遇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工资待遇方面存在分歧,如加班费、奖金等。
2.劳动合同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履行、解除等方面发生纠纷。
3.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方面存在争议。
4.劳动安全卫生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发生纠纷。
5.其他劳动争议:如女职工权益保护、职业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分歧。
劳动争议案件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用人单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违法用工现象时有发生。
2.劳动者维权意识提高,更加关注自身权益。
3.劳动关系双方沟通不畅,导致矛盾激化。
4.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不够,部分用人单位存在侥幸心理。
四、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及建议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调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2.仲裁: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3.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为有效解决劳动争议,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1.文书的基本知识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是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必须填写的法律文书。
劳动争议是指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发生的,有关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方面的争执。
劳动争议的标的是劳动关系中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争议的双方当事人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纠纷作出判断和处理的一种保护自我权利的方式。
其所作出的仲裁决定具有独立的法律约束力,如果当事人一方不自觉履行仲裁协议中规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可见,它的效力较之企业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要强得多。
2.文书的主要内容及制作要求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申诉人基本情况;②被诉人;③申诉内容;④承办人处理意见等。
制作要求参见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中的“说明”。
3.格式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登记表说明:①本登记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8条的规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12条的规定制定的。
②本登记表是为了准确记录申诉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的时间,便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对申诉书进行审查而供申诉人填写使用的。
③凡是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进行申诉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均须填写申诉登记表,经初步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争议案件,如果申诉人是口头提出的或者书面提出书写不符合要求的,承办人应向申诉人提供统一格式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并给予指导,同时填写《立案审批表》上报审批。
承办人初步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诉案件,如果当事人执意要求申诉,承办人仍应允许申诉并填写《立案审批表》报批。
④通过对劳动争议申诉登记表和申诉书的初步审查,对于那些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且案情比较简单,争议不大,双方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的劳动争议案件,承办人可以提供调解服务,并将处理结果在“备注”栏中予以记载,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统计工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