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已建成的跨江大桥及隧道(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27
上海隧道发展史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交通发达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而隧道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上海隧道的发展历史、主要隧道工程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上海隧道发展历史上海的第一条隧道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英租界和法租界之间修建了一条地下通道,方便两个租界之间的互联。
此后,随着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隧道的建设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黄浦江两岸以及市区各主要干道之间。
1963年,上海的第一座水道隧道——公交1号隧道正式通车,标志着上海隧道工程进入现代化阶段。
此后,陆续修建了多条隧道,包括东西翔泰大道隧道、杨浦大桥隧道、市北隧道等,有效缓解了市区交通拥堵问题。
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需求不断增长,上海的隧道建设也进入了新阶段。
2001年,上海地铁开始规划建设,地下隧道建设成为城市交通的重点发展方向。
至今,上海地铁已经建成了16条线路,其中包括多条地下隧道,连接了市区各个主要交通枢纽。
二、主要隧道工程1. 苏州河隧道苏州河是黄浦江的支流,连接了上海市区的浦东和浦西,在历史上一直是上海城市交通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市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启动了苏州河隧道的建设工程。
1998年,苏州河隧道正式通车,大大减少了浦东和浦西之间的交通压力。
2. 南浦大桥隧道3. 延安隧道延安路是上海市区的主要干道之一,连接了市区的东西两端。
为解决延安路交通拥堵问题,上海市政府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展了延安隧道工程建设。
2001年,延安隧道顺利完工,成为上海市区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之一。
三、未来展望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需求更加迫切。
未来,上海的隧道建设将朝着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隧道建设将继续围绕地铁线路的规划建设展开,更多地下隧道将连接市区各个重要交通枢纽。
隧道建设将更多关注环保、节能和智能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提高隧道建设和运营的效率。
夏金大桥简介
夏金大桥是上海宝山区规划中的一座大型跨江大桥,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夏阳公路与江阴路交叉处,是连接宝山与杨浦两区的重要通道。
夏金大桥北起上海宝山夏阳公路(S105)与江阴路
交叉口,跨越黄浦江后,南接杨浦滨江(S118),全长约1.4公里。
其中桥梁长度为867米,主桥长439米。
规划中的夏金大
桥连接了两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夏金大桥的建设对于完善宝山区和杨浦区之间的路网结构,增强区域间交通联系,推动两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提升黄浦江两岸地区整体形象、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夏金大桥于2008年9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9月
建成通车。
大桥为钢结构桥梁,主跨260米,总长439米。
其
中主桥为单跨450米的钢箱梁斜拉桥,两个主塔高分别为51.5
米和54米,主梁长291米。
大桥还设有人行天桥和非机动车通道等设施。
夏金大桥为“4+2+1”的斜拉桥结构形式,跨径布置为(260+2×200)m。
—— 1 —1 —。
松浦大桥松浦大桥位于松江县东南叶榭乡和车墩乡间的黄浦江上,在闵行西渡上游12.5公里处,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197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兴建上海石油化工总厂。
为配合石化总厂建设,同时结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便利两岸交通,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建造首座跨越黄浦江大桥,并辟筑车亭公路。
该桥下层供铁路列车过往,上层为公路行驶汽车。
铁路、公路出正桥后向上游分岔:铁路北接新闵支线,南达金山卫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公路北连北松公路,南通亭枫、南亭公路。
正桥桥型为连续钢桁架结构。
下部结构江中设3墩,共4孔;上部结构为96+112+112+96米,铆接三角形钢桁架连续梁,共长419.6米;中间支点及112米跨端支点均设6米高加劲弦两片;主桁中距6.02米,主桁节间为8米,钢梁宽6米。
桥面纵坡为2‰,桥下通航净空10米。
公路桥设计荷载为汽—20、挂车—100,全长1858.45米。
双车道,桥面宽9米,两侧各设宽1.5米人行道。
公路引桥南北两岸各有22孔,跨径均为32.7米。
桥梁除北岸0~5号桥墩及南岸4~9号桥墩各设半径800米曲线外,其他均在直线上。
直线段以3%下坡,曲线段则为2~3%弯坡竖曲线。
上部结构均为31.7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每跨5片,共220片。
正桥江中3座桥墩为直径1.2米钢管桩基础,上用吊箱围堰修筑高桩承台。
正桥两岸墩及公路铁路共用两岸各3座桥墩,采用直径为1.25米钻孔灌注桩基础。
铁路引桥墩台74座及公路引桥墩台38座,均为直径55厘米钢筋混凝土管桩基础。
正桥两端与引桥交接处建有塔楼,桥上设置照明、通讯、水电、提升站等。
桥头周围配有管理房、道路、小广场绿化及码头等附属设施。
松浦大桥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测设计处设计,大桥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
以铁道部大桥工程局为主承建施工。
1974年7月开工。
其中正桥3座桥墩由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负责施工,钢桁架由山海关铁路桥梁厂制造;公路、铁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及钢筋混凝土管桩,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南京桥梁厂制造;正桥公路车行道板及人行道板由上海市第七建筑工程公司和上海市市政工程公司建造。
杨浦大桥杨浦大桥杨浦大桥是一座跨越黄浦江的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
杨浦大桥,于1991年4月29日动工,1993年9月15日建成,历时仅2年5个月。
总长为7654米,主桥长1172米、宽30.35米,共设6车道。
602米长的主桥犹如一道横跨浦江的彩虹,在世界同类型斜拉桥中雄居第一。
设计师简介我国著名桥梁设计大师林元培,他是上海市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徐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以及东海大桥的总设计师。
林元培,男,福建莆田人。
曾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学会副主任。
现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他是中共十五大代表。
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
四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由于他在我国建桥技术方面的杰出贡献和突出成就,被授予国家设计大师,荣获1994年度茅以升桥梁大奖。
介绍杨杨浦大桥浦大桥是上海继南浦大桥之后建成的跨越黄浦江的第二座斜拉索公路桥,为世界主跨径最大的斜拉桥。
大桥全长7658米,主跨602米,净高48米,桥下可通5.5万吨巨轮。
两侧各有一座倒“V“钻石形主塔,高208米。
主桥面宽30.55米,设6车道,两旁设有2米宽人行道,并有电梯上下。
观光游览。
杨浦大桥挺拔高耸的208米主塔似一把利剑直刺穹苍,塔的两侧32对钢索连接主梁,呈扇面展开,如巨型琴弦,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
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大桥题写了桥名,他以88岁高龄登上杨浦大桥时感慨地说:“喜看今日路,胜读万年书!杨浦大桥犹如一道横跨浦江的彩虹,高达208米的塔柱似利剑刺破青天,无数根排列整齐的斜拉钢索仿佛一架硕大无比的竖琴迎风弹奏。
全桥设计精巧、造型优美、气势恢宏,是上海旅游的著名景观。
杨浦大桥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宁国路地区。
桥址离苏州河5.3km,离吴淞口20.5km,与南浦大桥相距11km。
该桥是市区内跨越黄浦江、连接浦西老市区与浦东开发区的重要桥梁,是上海市内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涵洞隧道工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在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涵洞隧道工程。
本文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案例,以展示我国在该领域的卓越成就。
一、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南京长江隧道工程是我国首座采用盾构法施工的过江隧道,全长约5.4公里,分为双向六车道。
该隧道工程自2005年开工,2009年竣工,历时4年多的时间。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的建成,极大地缓解了南京市区过江交通压力,对于促进南京两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上海人民广场隧道工程上海人民广场隧道工程是我国首座采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隧道工程。
该隧道工程全长1.6公里,分为双向四车道,于2001年开工,2004年竣工。
人民广场隧道工程的建成,有效地缓解了上海市中心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三、北京地铁4号线国家图书馆隧道工程北京地铁4号线国家图书馆隧道工程是我国首座采用暗挖法施工的地铁隧道。
该隧道工程全长1.2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
工程自2002年开工,2009年竣工。
国家图书馆隧道工程的建成,为北京市地铁线路增添了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进一步优化了北京市的交通布局。
四、重庆轨道交通环线一期工程重庆轨道交通环线一期工程是我国首条采用轨道交通方式连接多个片区的隧道工程。
该工程全长约18.5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
工程于2010年开工,2015年竣工。
重庆轨道交通环线一期工程的建成,大大提高了重庆市的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
五、广州珠江底隧道工程广州珠江底隧道工程是我国首座采用沉管法施工的过江隧道,全长约1.8公里,分为双向四车道。
该隧道工程于1990年开工,1993年竣工。
广州珠江底隧道工程的建成,极大地促进了广州市区过江交通的便捷,对于推动广州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我国在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著名的涵洞隧道工程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了典范。
上海黄浦江上的大跨度桥梁一、黄浦江第一桥—松浦大桥1974年开始动工,1975年铁路桥建成,1976年公路桥竣工通车。
主桥为连续钢桁架结构,三墩四跨:96+112+112+96m。
下面自黄埔江下游,溯流而上,加以介绍:二、杨浦大桥杨浦大桥是黄浦江上的第3座大桥,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大桥以其线条流畅、动感强烈的设计造型横跨浦江。
大桥1993年10月竣工通车,与上游的南浦大桥遥相呼应,相距11公里,是内环线高架连接浦东与浦西的过江枢纽,总长为7654米,跨径为602米,主桥长1172米。
桥宽30.35米,共设6车道。
杨浦大桥倒“Y”钻石形的主桥塔高208米,桥塔两侧各有32对共256根钢拉索将桥面凌空悬起,最粗索由直径7毫米的301根高强钢丝编成,重约33吨,最长的斜拉索为325米。
全桥斜拉索总长度约2万多米,总重量约2900吨。
全桥钢结构总重量约12600吨,梁与梁之间由30多万套高强螺栓连接。
邓小平同志在94岁高龄时特为杨浦大桥题写的桥名镶嵌在主塔三角区内。
杨浦大桥的设计日通过能力为4.5万辆机动车,离浦江水面为48米,桥下可畅通万吨级以上船舶。
三、南浦大桥黄埔江上第一座斜拉桥。
于1988年12月15日动工,于1991年12月1日竣工通车,位于浦西陆家浜路至浦东新区南码头之间的江面上。
总长8346米,主桥长846米,跨径423米,呈"H"形的主桥塔高150米,每座桥塔两侧各有22对钢拉索连结主梁,索面成扇形布置。
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字"南浦大桥"。
主桥采用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结构,设有6条机动车道,桥面总宽为30.35米,两侧各设2米宽的人行道,主塔内设电梯直达主桥。
通航净高46米,桥下可通行5.5万吨巨轮。
塔座基础选用直径914毫米、深达50余米的钢管桩群桩基础。
南浦大桥两岸引桥全长7,500米,其中浦西段引桥长3,754米,采用复曲线成螺旋形;浦东引桥长3,746米,采用复曲线长圆形与浦东南路相连并直通杨高路。
目前上海已建成的越江隧道有十二条,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黄浦江上越江设施的总体规模将达到99个车道。
其中外环线以内的越江设施中,隧道车道数将占到70%左右。
1、外环隧道图为上海外环隧道,2003年6月21日建成通车,是上海外环线北段穿越黄浦江的咽喉,全长2公里,共设8条机动车道。
其规模在当时居亚洲第一。
2、长江西路隧道(在建)图为上海市长江西路越江隧道位于上海市东北角,全长4912米,连接宝山区和浦东新区。
目前该区域仅有外环隧道穿越黄浦江,与最近的翔殷路隧道距离约10公里,而周围港区、码头密布,客货混行,交通拥堵现象十分严重。
随着上海航运中心地位的进一步确立,该区域的交通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长江西路隧道工程的建设将为缓解外环隧道、吴淞大桥的交通压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3、翔殷路隧道图为翔殷路隧道,是我国目前直径最大、距离最长、行车速度最快的越江公路隧道。
翔殷路隧道自上海浦西翔殷路、军工路交叉口起,连接浦西的中环线,越江后在浦东北路附近与五洲大道相接,隧道总长度约为二点六公里,其设计最高行车时速八十公里,双向四车道。
据介绍,该水下公路交通隧道的江中圆隧道长约一点五三公里,采用两台直径为十一点五八米的泥水平衡盾构进行掘进施工,圆隧道外径十一点三六米,内径十点四米,它是目前中国直径最大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
4、军工路隧道图为2011年,军工路越江隧道(东线)竣工通车。
军工路隧道,是上海中环线的组成部分为,南北走向,北起杨浦区军工路,向南穿越黄浦江后止于浦东新区金桥路,全长3050米,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
军工路越江隧道东线的竣工通车,成为2000年上海首个投入使用的交通配套重大工程。
5、大连路隧道图为大连路隧道,开工于2001年5月,采用盾构法施工的双向四车道隧道。
西接浦西大连西路,东连浦东东方路,全长2.5公里,通行净高4.5米,设计车速每小时40公里,设计最高车辆通行流量为单向每小时4854辆次。
松浦大桥: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东南部黄浦江上,连接车亭公路和铁路金山支线。
1975年9月11日铁路桥通车,1976年6月29日建成公路桥通车。
初名黄浦江大桥,1989年改名车亭大桥,1995年以松江县名首字加“浦”字改名松浦大桥。
(是上海黄浦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今天刚好是它44岁生日)
南浦大桥:是上海市境内连接黄浦区与浦东新区的过江通道。
1991年11月19完工,19 91年12月1日通车运营。
南浦大桥是中国上海市区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
(是上海黄浦江上的第二座大桥)
杨浦大桥:上海市境内连接杨浦区与浦东区的过江通道。
1993年9月15日2完工,1993年10月23日通车。
杨浦大桥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斜拉桥,大桥以其线条流畅、动感强烈的设计造型横跨浦江,成为上海的一个门户特征。
(是上海黄浦江上的第三座大桥)
徐浦大桥:是上海市境内连接徐汇区与浦东区的过江通道。
1997年6月24日通车运营。
卢浦大桥:是上海市境内连接黄浦区与浦东区的过江通道。
始建于2002年10月7日完工,2003年6月28日通车运营。
是世界上第一座全焊接钢结构拱型大桥,它犹如一道美丽的彩虹跨越浦江两岸,为上海市增添了新景观、新标志。
闵浦大桥:是黄浦江上第一次出现的双层斜拉桥。
它是作为上海连接虹桥和浦东两个国际机场的申嘉湖高速公路(S32)的关键性节点工程;也是世博会前落成的一项重大的市政配套工程。
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卢浦大桥、徐浦大桥——黄浦江上这四座大桥,都出自同一个总设计师——林元培。
上海长江隧道上海长江隧道,又称长江隧道,是连接上海市区和浦东新区的重要交通工程之一,也是中国首座长江沉管隧道。
隧道全长约6.7公里,分为南北两条隧道。
南隧道用于车辆通行,北隧道用于人行及自行车通行。
长江隧道于2009年建成通车,极大地方便了长三角地区的车辆通行和交通连接。
历史背景上海长江隧道的建设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市交通发展的需求。
当时,长江两岸之间的交通主要依赖于轮渡交通,交通拥堵、效率低效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修建一座连接浦东新区和市区的长江隧道的设想。
经过多年规划和筹备,长江隧道于2006年正式开工建设。
建设过程长江隧道的建设可以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由于长江水深大、潮汐变化大等因素,隧道的建设有着很高的技术难度。
为了建设长江隧道,工程团队采用了沉管隧道的建设方式。
先制作好沉管,然后运输到现场,沉入江底,最终完成隧道的建设。
隧道特点上海长江隧道采用了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监控系统等,确保隧道内的交通运行安全。
隧道通道宽敞,设置了应急通道和安全设施,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序疏散车辆和人员。
隧道运营长江隧道通车后,成为了上海市区和浦东新区之间重要的交通纽带。
每天都有大量的车辆和行人通过这座隧道,为长三角地区的交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长江隧道的运营已经持续了多年,成为了上海市区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展望随着上海市区交通的不断发展,长江隧道也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隧道的管理和运营也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未来,长江隧道有望成为更便捷、更安全、更高效的交通通道,为上海市民和长三角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以上是关于上海长江隧道的简要介绍,这座隧道不仅是一项交通工程,更是连接城市和地区的纽带,对于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江隧道能够持续发挥其作用,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遂桥结构工程桥梁建设在实现它的交通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发挥它更多的美学价值,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遂桥结构工程是哪一个呢?下面让为大家介绍一下吧!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桥隧越江工程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位于上海东北部长江口南港、北港水域,是我国长江口一项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该工程的建成将改善上海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布局,加速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更好地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升上海在全国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
工程起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五号沟,经长兴岛到达崇明县的陈家镇,全长25.5公里。
一、工程之最“长”;;盾构一次性掘进距离长达7.5公里,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大”;;所采用的两台超大盾构的直径达15.43米,堪称世界之最;“深”;;大部分施工要在江底完成,而最深的隧道深度将达到55米。
在三年半的施工过程中,上海长江隧道建设者还在平均四十多米深的长江江底创造出单日单条隧道最快推进26米的新纪录,单条隧道每周最高拼装71环(142米),两条隧道每周最高拼装133环(266米),单条隧道每月最高拼装278环(556米),两条隧道每月最高拼装516环(1032米)等一个又一个施工建设奇迹。
二、三大特点1、工程投资量大,单体工程投资达到126.16亿元;2、工程规模大,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桥结合工程;3、工程科技含量高,桥、隧、轻轨三者结合,其中长江隧道工程使用的直径15.43米的盾构机的体量和连续推进7.5公里的距离都列为当今世界之最,工程建设中许多施工工艺在国内外首次使用。
三、世界之最隧桥规模世界最大。
上海长江隧桥总长度达25.5公里,由全球最大直径隧道和世界最大公路轨道合建斜拉桥组成,堪称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
盾构一次性推进距离最长。
在上海长江隧道建设中,两台超大型盾构一次连续掘进7.5公里,不设中间检修井,施工中轴线偏差在正负75毫米标准以内,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盾构直径最大。
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道工程综述(一)——长江隧道工程设
计
黄融
【期刊名称】《地下工程与隧道》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介绍了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工程的建设背景、规模和上海长江隧道建设的自然条件;阐述了工程总体设计方案,以及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大深度高水压管片防水、长距离隧道通风系统和防灾体系等关键技术方案;描述了两台Φ15430泥水加压复合盾构机的性能特点;叙述了隧道总体施工方案和盾构隧道施工正面稳定、大直径隧道抗浮、长距离施工测量、内部结构同步施工、咸淡交替土层环境条件下连接通道施工等长大越江隧道关键施工技术方案和风险预案措施.【总页数】7页(P2-8)
【作者】黄融
【作者单位】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工程辅航道桥设计
2.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105m钢-混凝土组合梁运输安装方案
3.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105m钢-混凝土组合梁运输安装方案
4.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钢结构防腐施工技术
5.二
航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大桥主墩防撞钢吊箱下水至220公里外的桥址(钢员箱由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第一拱——卢浦大桥(一)简介2003年6月28日,被誉为“世界第一钢拱桥”的上海卢浦大桥竣工通车,标志着这一跨世纪的建筑已从投资建设进入实用阶段。
连接上海市卢湾区和浦东新区的卢浦大桥在2000年10月开工建设,全长3900米,主跨550米,边跨100米,拱高110米,桥面宽度29.8米,是一座采用全钢结构、全焊接施工工艺的中承式提篮式拱桥。
主桥有六车道,引桥则分别是六车道、四车道航。
道净高46米,通航净宽340米,是继松浦大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奉浦大桥、徐浦大桥后黄浦江上的第六座大桥。
建成时该桥超越美国1977年建于西弗吉尼亚州跨径518米得NewRiverGorge大桥,成为钢拱桥中世界第一桥。
卢浦大桥建成后使南北高架延伸至浦东,并将内外环线连接,大大缓解了跨越黄浦江的交通压力。
(二)设计考量卢浦大桥未建时,所在位置两岸都是工业建筑群,且处于市中心,间这样一座庞然大物似乎会破坏整个环境的平衡,显得格格不入。
但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建成这样一座跨江大桥又刻不容缓。
在建造时,设计师们必须设法让这座大桥融入周边环境,充分体现水、桥、人三者的和谐关系,同时也要兼具时代特征,成为上海市的有一个新地标。
也就是说,大桥的设计原则就是充分按照地形、地貌及四周环境考虑空间布局和结构型式,顺其自然,用既简洁朴素又简练高雅的格调来显示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其组成部分要有所不同,空间结构须新颖有层次感,让人感到变化丰富。
另外,该桥位于黄浦江之上,必然要求又独特巧妙的构型来衬托这条上海母亲河的自然美。
卢浦大桥的实际设计最终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大桥采用对比手法,以不同的部分相互之间的衬托来体现变化和突出。
在卢浦大桥的建筑造型设计中,设定了黄埔江江面上刚劲挺拔的塔身转向柔和活泼的弧形拱身时,产生的对比让人有了一种新奇之感,使整个构图更富趣味和变化。
另外,大桥体型十分简洁,杆件元素的运用的比较少,构图均衡又有韵味。
(三)构型卢浦大桥选用中承式拱桥桥型,在保证主航道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缩短主桥的跨度,结构的受力合理明显。
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工程简介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位于上海东北部长江口南港、北港水域,是我国长江口一项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桥起于隧道长兴岛登陆点,沿地面横穿长兴岛,由长兴岛东北部跨越长江口北港水域至崇明岛陈家镇,工程全长16.65公里(其中接线道路6.68公里,跨江桥梁9.97公里,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
上海长江隧桥(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位于上海东北部长江口南港、北港水域,是我国长江口一项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工程的建成将改善上海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布局,加速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更好地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升上海在全国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
工程起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五好沟,经长兴岛到达崇明县的陈家镇,全长25.5公里。
工程采用“南隧北桥“方案,即以隧道形式穿越长江口南港水域,长约8.95公里;以桥梁形式跨越长江口北港水域,长约16.65公里。
工程按高速公路标准,双向六车道,设计荷载公路I级,设计车速80-100公里/小时。
工程于1993年起开展研究,2004年下半年完成初步设计,2004年12月28日正式启动。
1、长江隧道工程。
隧道起于浦东新区五好沟,穿越南港水域在长兴岛西南方登陆,全长8.95公里,其中穿越水域部分达7.5公里。
隧道整体断面设计为上下的双管隧道,两单管间净距约为16米,沿其纵向每隔800米左右设一条横向人行联络通道。
单管外径为Φ1500厘米,内径为1370厘米,内设三条(3×3.75米)车道,双向即六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
隧道在浦东侧及长兴岛侧均设有敞开断矩形暗埋段及22×48米深约25米的工作井。
两台直径为Φ1543厘米泥水加气平衡盾构,从浦东侧工作井由南向北一次掘进至长兴岛侧工作井实现隧道贯通。
隧道工程共用混凝土819100立方米,使用钢筋152214吨。
南浦大桥介绍作文
南浦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境内,横跨在黄浦江上。
南浦大桥的桥长3919米,宽38米,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
南浦大桥于1992年11月8日动工兴建,1994年9月28
日建成通车。
它东起浦东新区川沙镇川杨河,向西跨越黄浦江后,止于南汇区惠南镇惠新港。
全桥共11个主墩、96根承台,其中9个主墩为三跨连续独柱墩。
主桥长约1321米,桥面总宽35.5米。
它的建成对提高上海的城市交通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和促进浦东对外开放、加快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南浦大桥建成后,成了连接浦东和浦西的重要通道。
每天,南浦大桥上都有很多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每天早晨,大桥上车水马龙;中午,车流滚滚;傍晚时分,人流如潮。
过了中午时分到了傍晚时分这段时间就更热闹了!你瞧!川流不息的车辆中有很多都是去南汇参加一年一度的“灯光节”的。
每到这时就会有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观赏这个“不夜城”。
—— 1 —1 —。